收藏 分销(赏)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优化提升链接学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5224304 上传时间:2024-10-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优化提升链接学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1(2018高考全国卷T25)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 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解析:选 B。由表中信息可知,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官中低级官员和无官职记录者占大多数,这说明两宋时期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比较大,故 B 项正确。隋唐以后,世家大族的影响力逐渐消除,

2、可排除 A 项。材料不能体现宰相权力大小变化情况,可排除 C 项。祖辈、父辈无官职记录的宰相正是通过科举制度才成功走向仕途,可排除 D 项。2(2018高考全国卷T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解析:选 A。材料“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说明手工业者的自主性较强;但并不能说明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排除 B 项;只依

3、据四川一地史实不足以说明雇佣劳动已经普及,故排除 C 项;材料未涉及盐业专卖制度,故排除 D 项;四川一县就有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可以说明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 A 项正确。3(2016高考全国卷T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2-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解析:选 A。中国有重视记载历史的传统。由材料可知,史官对皇帝行为的记载影响皇帝的言行,故 A 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

4、都真实可信,B 项说法太绝对,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史官与君主间的矛盾,排除 C 项。宋太祖只是不愿史书记载其失误,故 D项错误。4(2016高考全国卷T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 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解析:选 B。A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 项正确,宋代的“不抑兼并”政策助长了土地兼并,因此租佃关系盛行;C 项与题干无关;D 项说法错误,宋代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5(2015高考全国卷T27)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5、 2 1 江苏 7 8 17 49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选 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表格信息。由表格分析,在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河南的状元人数多于江苏。而到了明清时期,江苏的状元人数远超河南。河南地处北方的中原地区,在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江苏地处江南,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故选 B 项。6(2014高考全国卷T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

6、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选 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中“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可知,B 项的结论错误。C、D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3-1(2019烟台模拟)北宋建立之后,“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这说明宋代()A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 B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C使军事权集中于皇帝 D加强对地方全面控制 解析:选 A。题干材料“北宋建立之后,除支度给用外,凡缗

7、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的信息,说明宋代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故选 A 项。宋代削弱地方的财政权,只是“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军事权和对地方的全面控制,故 C、D 项错误。2(2019泉州质检)元朝初年,政府废除科举制。1313 年,政府恢复科举制,采用蒙、汉分开考试,最终录取忽都答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为进士,蒙、汉各半。这反映了()A政府对科举考试内容进行创新 B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 C实行蒙汉平等的民族团结政策 D科举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解析:选 D。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元代“采用蒙、汉分开考试”的形式,没有反映出考

8、试内容的创新,故可排除 A;“采用蒙、汉分开考试”说明蒙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就不能说明“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故可排除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推行的不是民族平等的政策,故可排除 C;元代初年废除了科举制,后又恢复,说明了元代统治者不得不运用科举制这一政策来维护统治,从而反映了科举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故选 D。3(2019郑州模拟)唐代太学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宋代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这一变化有助于()A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 B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 D强化基层百姓德行修养 解析:选 B。从“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到“可招庶民的俊异者”可知,这一变化扩

9、大了招生来源,有利于优秀的庶民进入统治集团,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向心力,故选 B 项。皇权高度集中,不会向社会基层扩展,A 项错误;扩大招生来源,与“地方官员的权力”无关,C 项错误;只有“俊异”的庶民,才有资格参加招生,不能起到强化基层百姓德行修养的作用,D 项错误。-4-4(2019唐山模拟)南宋学者袁毂感叹:“昔之农者,今转而为工;昔之商者,今流而为隶。贫者富而贵者贱,皆交相为盛衰矣。”这说明当时()A抑商政策的取消推动了经济发展 B农业与工商业处于平等的地位 C社会流动冲击了原有的等级秩序 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农业的衰败 解析:选 C。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工与商、富与贫的关系在这一时期发生

10、了较大的变化,实质上说明了社会流动对原有社会秩序的冲击,故选 C 项。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A 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B 项错误;在古代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未造成过农业的衰败,D 项错误。5(2019赣州模拟)宋仁宗时规定,佃户迁徙无须地主开具证明,收获完毕,结清账目便可离开,地主不得无理阻拦。这意味着()A货币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 B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土地所有权、占佃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D佃户基本摆脱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 解析:选 B。通过“佃户迁徙无须地主开具证明,收获完毕,结清账目便可离开,地主不得无理阻拦”可知,佃户对地主的

11、依附关系明显减弱,故 B 项正确。6(2019长沙模拟)朱熹向宋孝宗提出了“恤民”“省赋”的主张。他说:“臣尝闻天下国家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省赋,省赋之实在治军。”朱熹意在说明()A仁义王道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B改善民生与治理军政相辅相成 C民本思想以轻徭薄赋为根本 D无为而治的观念利于国家统治 解析:选 B。根据题干材料“恤民之实在省赋,省赋之实在治军”可知,改善民生要减省赋税,减省赋税要严格治军,把改善民生与治理军政相结合,故选 B 项。材料“恤民”“省赋”体现了儒家“仁政”的理念,但不能反映“依法治国”,A 项错误;C 项忽视了材料“省赋之实在治军”的一面,排除;“无为而治”属于道家思想,D 项错误。-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提升训练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提升训练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三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三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检测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AB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检测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AB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后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后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后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后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后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后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