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年藏族古典文学汉译史简述措毛吉增宝当周(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摘要 世纪 年代以来众多译者参与藏族古典文学汉译事业,涌现出大量翻译文本。这些藏族古典文学译作不仅继承原作文学特质,而且通过语言转换和文本重塑使藏族古典文学在汉语读者圈得到广泛传播,成为认识藏族文学和藏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促进了民族文学交流,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藏族古典文学;文学汉译;少数民族文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藏族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从文学发展脉络来看,藏族古典文学在吐蕃时期石刻碑文、赞普传记、民间传说、谚语故事
2、等具有地域民族特征的文学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外来佛经文学因素,从起初的口头传承到文字记录,再到作家文学,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学表达,尤其藏传佛教后弘期以来,不同宗教派别为弘扬自身教义,创作出诸多藏传佛教文学名著,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呈现出雪域高原特有的审美趣味。藏族古典文学的翻译是传播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更是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世纪 年代以来,藏族古典文学汉译事业取得显著成绩,涌现出大量翻译文本,这些译作继承藏族古典文学特质,极大地促进了藏族古典文学的流通、阅读、传播与接受,对促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深远意义。一、年新中国成立前藏族古典文学汉译 世纪初,随着反帝爱国
3、热潮高涨,内地许多学者进入藏族聚居区,一方面学习研究藏族宗教文化和风俗民情,另一方面考察边疆社会文化形态,其中许多有识之士关注到藏族古典文学并将部分作品翻译成汉文,为各民族文学交流事业打下了基础。如,法尊法师于 世纪 年代入藏学习藏语及藏传佛教,世纪 年代翻译了 那若巴大论师传 阿底峡尊者传 宗喀巴大师传 缘起赞等藏族古典传记文学文本及宗喀巴大师佛教诗作。刘立千翻译了 玛尔巴译师传 藏族政教史鉴和 续藏史鉴(节译本)等文史著作。这些译作不仅传播了藏族古典文学,更通过文学向内地传播藏传佛教思想,引起了相关研究者的关注。世纪 年代,仓央嘉措诗歌翻译成为藏族古典文学汉译重要领域,此时出现种汉译本。于
4、道泉大约在 年翻译了 仓央嘉措诗歌,并于 年以藏汉英对照本公开出版,开启了仓央嘉措诗歌译介传播之路。此后,刘家驹(又名格桑群觉)民歌体译本 西藏情歌、刘希武 仓央嘉措情歌、曾缄 六世达赖情歌六十六首等译作陆续出现,对当时仓央嘉措诗歌的传播产生一定作用。这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教育背景、职业特点、翻译经验、翻译动机等因素对译文进行不同程度的创造性改写,使其呈现不同面貌。如于道泉译本采用直译方式,讲究语言本意,注重原文内容重现。刘家驹译本比于氏译本更加通俗流畅,不像前者对原文作过多解释和说明,文本可读性较强。刘希武和曾缄采用中国古代五言体和七言体诗歌对藏语古典诗加以创译,打破源
5、语文本的诗歌审美特征,呈现汉语古诗词韵味。概言之,世纪上半叶仓央嘉措诗歌种汉译本大致可以分为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译本与创意翻译产生的译本两种类型,而不同特色译本又折射出译者的不同身份特征,即学者型译者和诗人型译者。此外,译本中也存在文体变异情况,如刘家驹译本和于道泉译本把藏语诗歌译成现代汉语白话文,同时于道泉译本除正文外,还附有译者序言、小引、附录等部分,以此介绍藏族民俗风情、传播藏族文化,为后来仓央嘉措诗歌汉译与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年黄明信在 边政公论上发表藏族古典寓言小说 猴鸟的故事译文 猴鸟交涉记,这是藏族古典寓言小说汉译的开端。该译本引言中,译者对此书主要内容、翻译及版本问题进行评述
6、,为该小说的传播与接受提供了指引。此外,于式玉于 世纪 年代初在拉卜楞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时翻译了 玛尔巴传记中有关“达玛夺得”的相关段落,并将其收入 西藏大德 玛尔巴传中的“借尸还阳”故事一文中进行简要分析,为当时研究噶举派和藏传佛教提供了方便。纵观 世纪前叶藏族古典文学汉译成果,虽然这一时期翻译文本数量不多,但对藏族文学和藏族文化在汉语圈的传播无疑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此时仓央嘉措诗歌汉译不仅体现出多向度传播趋势,而且译本的多种形态更是凸显译者对藏族古典诗歌的接受和创译维度,这也加速了仓央嘉措诗歌的经典化进程,为其在此后藏族古典文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起到了推动作用。二、年藏族古典文学汉译新中国成立
7、后,随着我国民族政策的发展,包括少数民族古典文学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化引起众多文史学家和翻译家的关注,藏族古典文学翻译出版事业出现新局面,众多译本的出现对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产生了深远影响。藏族古典史传文学汉译方面,此时出现王沂暖 西藏圣者米拉日巴的一生(后改名为 米拉日巴传)和张澄基 密勒日巴尊者传两种译本,其中王沂暖译本完成于新中国成立前,该译本注重人物生动的行为描写、细腻的心理刻画、故事情节的戏剧性表达,但删除了传记中的大量偈颂,因此被称为“节译本”,该书于 年 月由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张澄基译本于 年由香港九龙佛教大乘经典编译所出版。张澄基一生致力于汉藏佛教翻译与研究工作,
8、其译本重视“作为佛教高僧传记的宗教性特质,以流畅通俗、阐明佛教修行大意为翻译原则”,广受佛教徒读者青睐。与此相比,王 年第期(总第 期)民族翻译沂暖从事藏语文教学、汉藏辞典编纂、藏文文献翻译与研究等工作,其译本追求文学性,语言表达简洁生动,对普通读者而言更为流畅。总之,米拉日巴传被翻译为汉语后让更多读者了解到了藏传佛教大师米拉日巴所处时代社会历史文化和宗教内涵。此外,年法尊法师翻译 宗喀巴大师传略十七颂(又名 宗喀巴大师赞),同年刊发于 现代佛学期刊,该颂系藏传佛教高僧喜饶嘉措大师于 年专门为西安广仁寺所写,其汉译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汉藏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的社会面貌。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前
9、藏族古典诗歌汉译主要集中在藏族古典格言诗歌和仓央嘉措诗歌领域。年王尧选译 萨迦格言并连载于 人民日报副刊,共选登 首,后经加工整理,于 年以 西藏萨迦格言选为书名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开启藏族格言诗汉译之先河。王尧的 萨迦格言译本语言简练,佛教典故和民间谚语翻译得当,极大地促进了藏族格言文学的对外传播,为后期藏族格言诗在不同语际间的转换打下了良好基础。仓央嘉措诗歌汉译方面,年苏朗甲错、周良沛译著 藏族情歌中收录仓央嘉措诗歌 首,同年 人民文学刊载仓央嘉措情歌选 首,年王沂暖出版 西藏短诗集中翻译仓央嘉措诗歌 首。这一时期仓央嘉措诗歌翻译“大多具有强烈的阶级意识,多选择一些不满宗教礼教对爱情束缚
10、的作品,而直接表现失恋或者宗教意味的诗都没有选取。但很多译者还是能够发现诗作的艺术性,称它们贴近民间,它们率真,热情,直白,也有着质朴无华的语言。”叙事文学汉译方面,沈桐清翻译了 郑宛达哇、王沂暖翻译出版了 西藏王统记 猴鸟的故事等藏族文史著作。西藏王统记约成书于公元 年,作者为喇嘛丹巴索南坚赞。此书共有 章,全面且系统地描述了吐蕃王朝历史,学术性和可读性兼备,是一部集历史、文学、宗教于一身的重要典籍。王沂暖先生在翻译时将该书重新缩编为十五章,针对原文众多神话传说,译者采用删除和加注的翻译方法,但整体上接近原文本,译文流畅耐读。此外,王尧译述的 藏剧故事集中收录 文成公主 卓瓦桑姆 智美更登等
11、八大藏剧故事概要,其中七个文本根据写定脚本翻译,一个文本根据口头采录材料翻译,这些藏剧故事汉译文本对后来藏族戏剧文学研究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总之,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藏族古典文学汉译作品逐渐增多,以 米拉日巴传为主的藏族传记文学、萨迦格言、仓央嘉措诗歌、藏剧故事等各类汉译本切实推动了藏族古典文学的译介传播。三、年藏族古典文学汉译改革开放后藏族古典文学汉译事业有了新气象,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一时期,敦煌藏文文献译注成为藏族文学和藏族史学领域重要学术方向。世纪 年代初王尧翻译出版 号敦煌藏文文献 吐蕃赞普传,该传记描述吐蕃赞普生平部分不乏文学特色,历史事件记录中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12、具有重要的文学艺术价值。王尧翻译时观照源语文本文体,强调古代叙事文学特征,不仅采用散韵结合形式,而且对一些文化负载词进行归化处理,既体现翻译对藏族传统文体的一种接续性继承,又顾及读者的文化接受背景。世纪 年代黄布凡也翻译了 和 号敦煌藏文文献。世纪末王尧和陈践翻译了 号敦煌民族翻译 年第期(总第 期)藏文文献 礼仪问答写卷、号(、)藏文 罗摩衍那的故事、号敦煌藏文文献等。此外,陈践还翻译了 号()敦煌藏文文献 松巴谚语和记述 孔子项托相问书的 号、号、号三篇敦煌藏文文献,这些文献的汉译给吐蕃文学研究提供了新材料,也推动了藏族古代文献的传播。藏传佛教高僧传既有浓厚的文学意味,又是了解古代藏族社会
13、发展不可或缺的历史材料,因此,藏族古典传记文学成为藏族历史文化和藏族文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资料。刘立千早在 年根据德格印经院 米拉日巴传版本完成了其汉译,然而当时没能及时出版,后来译者又根据西藏人民出版社 年版本进行修订整理,最终于 年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刘立千译本保留源语文本中的颂辞、赞文和缘起等部分,尽量还原源语文本的结构特征,同时译文语言简洁、通俗易懂,且在每个章节后加以注释,具有学者型翻译特点。此外,段克兴译 阿底峡尊者传,郭和卿译 至尊宗喀巴大师传,张天锁等译 玛尔巴译师传,多识洛桑图丹琼排译 热译师传,陈庆英、马连龙译 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传和 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陈庆英、马连龙、
14、马林译 五世达赖喇嘛自传,蒲文成译 七世达赖喇嘛传,许得存、卓永强译 六世班禅洛桑巴丹益希传,德庆卓嘎、张学仁译 汤东杰布传,杨世宏译 第一世嘉木样传、汤池安译 颇罗鼐传和 多仁班智达传,周秋有译 噶伦传,等等。藏族古典传记文学著作忠于历史且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对研究特定时期藏族历史文化具有重要史料价值。藏族古典传记文学翻译对译者有较高要求,译者不仅要深入了解原作者的创作动机,整体上把握文本风格,更要对历史细节有深入掌握。以上译著通过各种注释,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语境,努力减少读者的跨文化误读,体现了严谨的学术翻译特色。比如,翻译宗喀巴大师传记时,郭和卿以 年青海民族出版社藏文版 宗喀巴大
15、师传为底本,以高度忠实源语文本的翻译立场对原著进行直译,尽可能地保留原著原貌,并对藏传佛教教义和佛教人物加以详细注释,为读者无障碍阅读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郭和卿和刘立千分别翻译藏族历史文学名著 西藏王臣记,其中郭和卿译本在 年翻译完成,后来译者于 年进行修订后出版,该译文尽量忠实原文,而且包括大量注释,在呈现原文本来面貌的同时有深度翻译韵味;刘立千译本于 年代翻译完成,年由译者重新审定译本并增加注释,最终于 年出版。总之,藏族古典传记文学和历史文学的各类汉译本对藏族文学、历史、宗教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材料。世纪末藏族古典诗歌汉译仍旧集中于藏族格言诗歌翻译与仓央嘉措诗歌翻译。藏族格言诗翻
16、译方面,此时 萨迦格言出现何宗英译本、次旦多吉译本,以及王尧在先前基础上增补后形成的完整译本。此外,李延恺和唐景福选译 火喻格言 铁喻格言 宝论格言中的部分诗篇,耿予方翻译 格丹格言 水树格言 国王修身论三部格言诗作,李午阳、王世镇、郑肇中翻译出版 藏族物喻格言选,其中包括 木喻格言 首,水喻格言 首,火喻格言 首,铁喻格言 首,宝喻格言 首。贺文宣翻译 藏族格言故事选。总之,此时不仅翻译了一些藏族格言诗歌名著,有些翻译更是聚焦于格言中的比喻类故事,使藏族古典格言诗歌汉译呈现出不同风貌。比如,贺文宣的 藏族格言故事选以西藏人民出版社的 萨迦格言及注释和 格丹格言两个藏文本中的格言注释为底本,从
17、中选译 则格言故事,又将每则故事分成标题、格言诗、故事、评语、注释部分,除去为确切表达原义而增减 年第期(总第 期)民族翻译的部分字句和叙述外,基本采用直译方法,并在故事末尾加以简短评论,使内容整齐而流畅。其次,仓央嘉措诗歌翻译出现许多新译本。年毛继祖翻译仓央嘉措诗歌 首;年 西藏文艺选载仓央嘉措情诗译集 首;年王沂暖译本 仓央嘉措情歌收录诗歌 首;年庄晶编译 仓央嘉措情歌及秘传中收录诗歌 首;年出版的 中国歌谣集成西藏卷收录仓央嘉措诗歌 首。这一时期藏族古典小说汉译代表性成果有祝维翰译 出世法言莲苑歌舞,汤池安译 旋努达美传,宋晓嵇、萧蒂岩译 勋努达美,后两部译作系藏族古典小说名著 勋努达美
18、的故事的不同汉译本。另外,文论方面文国根翻译萨班贡嘎坚赞 智者入门中的诗学部分。综上,世纪末出现许多经典藏族古典文学汉译本,尤其诸多敦煌藏文文学文献和藏族古典史传文学译作的问世,为其多重解读和学术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仓央嘉措诗歌和藏族古典格言诗也有新译本。这些译本以通俗易懂又不失优美的语言将藏族诗歌的思想内涵如实传达给读者,不仅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也起到保护和传播藏族诗歌的作用,使藏族古典诗歌在中华民族文学中绽放其魅力,丰富中华民族诗歌之美。四、世纪以来藏族古典文学汉译 世纪以来藏族古典文学汉译继往开来,在文论翻译、传记文学翻译、格言诗歌翻译、寓言小说翻译等方面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文
19、论著作方面,赵康编译的 诗镜四体合璧和贺文宣翻译的 藏族诗学明鉴先后问世,这两部译作是印度古典文论 诗镜的转译本,既增强了对古代印度诗学理念的认识,也为理解域外文论中国化提供了参考。此外,贺文宣还翻译了才旦夏茸的 藏族诗学概论和东嘎洛桑赤列的 藏族诗学修辞指南,这两部著作是现代藏族学者继承藏族传统诗论的重要成果,其中有对古代文论 诗镜的注疏,也有作者自己的文学理解和相应的诗歌例子,反映出藏族学者对印度文论 诗镜接受的多个侧面,其汉译本的出现为藏族诗学在汉语圈的流通和汉藏文论比较研究提供了不少借鉴。藏族古典传记文学汉译方面,才让翻译 号敦煌藏文文献 印度高僧德瓦布扎事略和 号敦煌藏文文献 堪布善
20、知识南喀宁布善知识传承略说两部早期藏文传记文学文献,释寂凡译 米拉日巴尊者传记:开显解脱与一切智之道 米拉日巴尊者全传:开显解脱与一切智之道 米拉日巴大弟子:热穹巴传记三部传记经典,张长虹译 大译师仁钦桑波传,马维光、刘洪记译 恰译师曲吉贝传,曲甘完玛多杰译 宗喀巴大师全传 热译师传,庄晶和华锐罗桑嘉措先后译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秘传,罗旦译 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传,卓尕次力、尕藏加洋译 博东班钦传善妙喜宴,扎西才旦译 至尊喜饶嘉措大师传圆满妙道之巅、罗桑旦增译 根敦群培大师传清净显相、华热索南才让译 毛尔盖桑木旦大师的自传,徐长菊、李梦馨译 大喇嘛菩萨贡巴饶赛略传大宝鬘,等等。另外,鉴于 世
21、纪末出版的达赖喇嘛传汉译本不全面且当时印数不多,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了历辈达赖喇嘛生平事迹资料丛书“雪山中的转生”,其中包括陈庆英译 遍知一切之上师根敦珠巴贝桑布传奇异宝串 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的十二功业 二世达赖喇嘛传,陈庆英、马连龙译 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传,冯智译 八世达赖喇嘛传,王维强译 九世达赖喇嘛传民族翻译 年第期(总第 期)和熊文彬译 十二世达赖喇嘛传。这些藏族古典传记文学汉译本的问世使藏族传记文学得到有效传播。这一时期藏族古典格言诗歌接续出现多个汉译本。萨迦格言汉译方面,年仁增才让和才公太汉译且附有约翰 达文波特()英译本的 萨迦格言藏汉英三语对照本出版,年萨迦班典顿玉、杨曙光
22、译 萨迦格言(藏汉双语版)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还出现从英译本转译的 萨迦格言汉译本,如李正栓、耿丽娟转译 雅言宝库,李正栓、赵春龙转译 普世智慧:萨迦班智达劝善良言宝库。其他格言诗作汉译方面,萧金松译 藏族格言诗水木火风四论译注,龙仁青译 水木格言和 甘丹格言,仁增才郎译 王侯美德论,拉萨河畔的密咒(边巴)编译 卡其帕鲁,李钟霖译 格丹格言诠释。此外,青海藏族研究会编译的 藏族格言大全既收录了王尧译 兄弟教诲录(又名 礼仪问答写卷)萨迦格言、耿予方译 格丹格言 水树格言 国王修身论等 世纪末出现的经典译文,更是组织人员翻译了 柱间史二卷教言类 世间哲理宝串 弟子箴言心要金箸 双制飘荡的
23、飞幡 风格言 明确表述与世间法相连的教诲月之格言经论 地的格言缠腰政教百光之宝鬘 教言慕塔娜之藤 山鸟有言等 余篇之前无汉译本的藏族古典格言诗作,其中包括自梵文译为藏文再转译为汉文的 般若百偈之篇 先哲教言智慧树 理规论典君子修养之篇等印度古典格言文本。可以说,这部著作集中体现藏族格言诗歌的整体面貌,使汉语读者能全面地认识藏族古典格言诗歌的内涵与特征。除此之外,仓央嘉措诗歌翻译出版事业欣欣向荣,其中既有对以往译本的修订本,也有不少仓央嘉措诗歌新译本。陈庆英、张子凌译 首 仓央嘉措情歌新译(收入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诗三百年),龙仁青译 仓央嘉措诗歌地理、龙冬译 仓央嘉措圣歌集,凡情与佛心 六
24、世达赖情诗编写组编译 凡情与佛心:六世达赖情诗选,羊本加编译 心儿随之而去 仓央嘉措诗歌新译,赤贡吾见才让译 情落人间:第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诗歌演绎等译本各具特色。比如,龙冬译本收录 首诗歌并“把仓央嘉措看成是一个特定历史环境中的青年的达赖喇嘛,从仓央嘉措的生活环境和政治际遇来理解他诗歌的含义,从而对他的诗歌作出新的翻译和新的解释”。另外,藏族古典诗歌汉译方面还有多识活佛编译 藏文名著选译,该作收录 世尊释迦牟尼赞 无量寿佛赞词 妙音天女赞 弥勒赞词梵天之冠 法王宗喀巴大师赞信德香水池等由宗喀巴大师、四世班禅洛桑曲吉坚赞、贡唐丹贝仲美、喜饶嘉措大师位藏传佛教高僧所著的 部经典诗歌文本译文。藏族古
25、典小说和藏族戏剧故事文本方面,这一时期也有不少汉译本问世。藏族古典小说汉译集中于藏族寓言小说方面,赵国栋译 茶酒仙女,觉乃云才让译 智兔和出家人对话 牦牛、绵羊、山羊和猪的故事 茶酒仙女 禅师和老鼠 青颈鸟的故事 猴鸟的故事等 部寓言小说,基本呈现了藏族古典寓言小说的整体面貌。戏剧故事方面,赤烈曲扎以西藏自治区群艺馆汇编文本为底本完成八大藏戏故事汉译并结集出版 八大传统藏戏。另外,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青海人民出版社组织出版“中国藏戏八大经典丛书”,包括李钟霖译 文成公主 朗萨雯蚌 苏吉尼玛,尕藏译 智美更登 白玛文巴,马红武译 卓娃桑姆 诺桑王子,扎西译 顿月顿珠。总之,
26、世纪以来藏族古典文学翻译事业有了新发展,所涉文类增多,内容更加广泛,且 年第期(总第 期)民族翻译出现藏族文论和佛教高僧传记的诸多新译本。同时,藏族古典格言诗歌和寓言小说汉译在新世纪继往开来,在原有经典译文基础上,出现了诸多新的译作,极大拓展了藏族古典文学汉译格局,而众多新译本和复译本的出现也进一步推进藏族古典文学在中国文学场域中的流通与传播,加深了中国多民族文学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藏族古典文学体裁多样、形式各异,有着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百年来通过诸多翻译家的不懈努力,藏族古典文学作品汉译形成一定翻译规模,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培育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当然,由于译者
27、的能动性,以及不同译者的不同翻译策略和翻译目的不同,藏族古典文学汉译每种译本都有不同特征,它既继承原作精神价值,又具有自身独特鲜明的译作特征。可以说,这些汉译本一方面延展藏族古典文学文本活力,在传播藏族古典文学和文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体现译者的创造性和译本的自主性,形成独具一格的不同版本,以此促进少数民族文学的传承发展,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应有贡献。参考文献:陈一兰仓央嘉措“情歌”原作和汉语翻译问题初探 中国藏学,()索朗旺姆译者与译文:斋林旺多、于道泉、与 仓央嘉措诗歌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荣立宇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 天津:南开大学,宋珂君 米拉日巴传的
28、三种汉译本及其研究述评 明清小说研究,:胡晓兵,扎西才旦西安广仁寺 宗喀巴大师赞匾文摭拾 周伟洲西北民族论丛:第十四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栗军论仓央嘉措诗歌汉译文本的时代演变及艺术取向的变化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王尧藏剧故事集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朱萍,杨学义藏传佛教传记文学 至尊宗喀巴大师传研究 以两种汉译本为视角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王治国藏族典籍翻译研究:雪域文学与高原文化的域内外传播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李正栓,贾晓英藏族格言诗翻译史概览 民族翻译,()作者简介:措毛吉,女,藏族,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汉藏翻译。增宝当周,男,藏族,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责任编辑:吴云云)民族翻译 年第期(总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