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老子》的象喻言道方式及其诗学意义.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0646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的象喻言道方式及其诗学意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老子》的象喻言道方式及其诗学意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老子》的象喻言道方式及其诗学意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 6 卷第4 期2023年0 7 月唐山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ngshan UniversityVol.36 No.4Jul.2023老子的象喻言道方式及其诗学意义王悦(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 4 1 0 0 0)摘要:面对“道”难以言明的困境,老子采用了“以象言道”的方式。“象喻”是老子特殊的言道方式,具体表现为:取引喻,以水、谷等自然之“象”形容“道”;执象悟道,由草木、婴儿等“象”体悟“道;以物观物,通过对“象”的整体直观抵达“道”之本质。这种言道方式是诗性的,对后世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催生了意象论及“以象喻文”话语方式,开启了对澄明本真之境的

2、审美追求。关键词:老子;象喻;诗性言说中图分类号:1 2 0 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6 7 2-3 4 9 X(2023)04-0087-06D0I:10.16160/ki.tsxyxb.2023.04.014The Way of Explaining Tao by Xiang Yu in Laozi and Its Poetic SignificanceWANGYue(School of Liberal Arts,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Abstract:Faced with the dilemma to explain“

3、Tao,Laozi adopts the method of describingthe Tao by means of Xiang(image).“Xiang yu is a special way of expressing the Tao inLaozi.It is expressed in the following ways:using analogies and metaphors,which de-scribes the Tao in terms of natural“Xiang such as water and grain;comprehending the Taoby me

4、ans of the Xiang,which understands the Tao through the“Xiang of grass,trees andbabies;observing object with object,which reaches the essence of the Tao through the ho-listic intuition of the Xiang.This way of explaining Tao is poetic and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on later literary production and criti

5、cism.It gives birth to the theory of imagism and the useof Xiang as a metaphor in the article writing,and opens up the aesthetic pursuit of clarityand authenticity.Key Words:Laozi;xiang yu(vivid elaboration);poetic expression老子五千言,词约义丰,包罗万象,学界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除思想内容外,其言道、悟道的方式也受到关注,研究者对此作出了诸多探索。综合来看,主要将老

6、子的言道方式分为隐喻、“负”的方法(以否定的表达形式言说)、意象性言说和超逻辑言说(以悟道者的身份跨逻辑直接推证)四种。值得注意的是,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AHSKZ2021D32)作者简介:王悦(1 9 9 7 一),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批评史。老子中频繁以“象”来言说超经验的“道”,描述宇宙的运行规律。“象”这种感性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形式,是一种以非理性、非逻辑的形式来感悟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王树人有创见地将此概括为“象思维”,指出:“道之不可道,不是绝对的,主要指用概念思维和常识思维不可道说。与此不同,如果用富于创造性88联想的诗体诗意

7、的语言,还是可以在描述中言道的。”1 1 0 9 老子“立象明道”,集中体现了“言”“意”与“象”的关系。张腾宇曾作专题论文缘象悟道托象喻道一一老子悟道、言道方式解析,着重分析了老子言道、悟道的“非常”之处在于对“象”的借助 2 。“道”难以言说,但可以通过“象”显现出来,“象”便成了“道”的寄托。不过,学界在考察老子之“象”时,往往将关注点放在“象”所表现的内容上,也就是“说了什么”,但对于象喻式表达本身,即“如何说”,关注并不多。鉴于此,本文拟通过梳理考察老子中的“象”来诠释其言道方式,进而深入领悟“道”之内涵与本质,并讨论“以象言道”这种表达方式的诗学意义。一、老子言“道之困境在老子哲学

8、中,“道”表示天地万物的本原。对于“道”,老子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3,突出了“道的不可言、不可名。首先,“道”本身是一种绝对性的存在。“道”具有独立性和永恒性,“寂兮寒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3 6 5。“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3 ,虚无缥缈,幽深玄远。“道”最大的特征便是“无”,“无状”,“无物”,无法通过人的感官体验到,超出了经验之域,超越了语言的限度和边界,不可用语言对此状,也难以通过平常的方法来把握。其次,“言说”总是会带有判断、界定的属性,而“道”“渊兮”“湛兮”,一旦用语言去判断界定,便会有局限,成了一个确切的概念。因此,有限的言语难以说明无限的“道”。

9、不过,老子还是“强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3 6 5,用了五千余言来反复说“道”。“道”不得不说,而能“言”的“道”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这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于是,“道”能否说?又如何说?就成了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老子中很少有直接肯定判断的句子,大多是用“像”“似”这样的词语,例如“似万物之宗”“象(像)帝之先”3 1 2。或者以否定的方式即“正言若反”的形式来表达,例如“大道废,有仁义”3 4 6“大巧若拙”3 1 2 7。其实,老子讲“道 不可说,正是为了避免“道”被固定化、概念化。老唐山学院学报子的“不言”,并不是“什么都不说”或者“什么都不能说”,而是不给“道”下定义。即使语

10、言很难将“道”一一穷尽地表达出来,但还是可以用特殊的“言”来形容描绘“道”的。实际上,“言”“意”矛盾自古以来便是难解之题,人们一直在寻找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其中,“象喻”便是一种不容忽视、特殊的言说策略。“象”这一范畴可以一直追溯到先民的尚象意识,它被广泛应用于祭祀、农事、医学、战事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八卦便是通过“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4 1 5 7 2 而产生的。周人借卦象进行占卜,断定吉凶。周易意识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4 J563的问题,所以明确提出“立象以尽意”4 5 6 3,通过卦象来理解天意。诗经也擅用比兴手法,例如,首篇关睢由

11、睢鸠鸣叫求偶引出君子对淑女的期盼,以水中漂浮荡漾的荐菜比喻君子欲求淑女不得而动荡的心,象征了主人公对淑女的深切情感。左传乐记都以“象”比德,管子以“象”喻兵法,战国策借“象”说理,黄帝内经以“象”喻人之脉,等等,都是通过譬喻的方式进行言说。可见,“象喻”是表“意”的有效方法。老子中也有诸多“象喻”。王树人先生指出:“整部老子都是在阐发道,而阐发的方式则是以诗的语言筑象。”1 2 2“道”,说文释为“所行道也”5 ,表示路的意思,而路四通八达,延展深远。老子将世界的本原称为“道”,本身就是以“象”作比喻。老子还用“大象来形容“道”,认为“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3 1 6。此外,

12、老子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物象,以水、毂等“象”喻“道”,又以草木、婴儿等“象”洞察领悟“道”运行的规律。如此来看,“以象言道”是老子一个重要的表达方式。但如果我们追问“象”能否真正解决老子言道的困境?如何实现言道和悟道?这就需要作进一步分析。二、“以象言道”的具体方式老子虽然没有明确说明“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但显然用了“立象尽意的方法。第3 6 卷第4 期那么以“象”来比喻“道”,何以可能?又或者说是否合理呢?老子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朴散则为器 3 7 5。“朴”指没有被雕琢的木,是朴素的,因此,老子把“朴 作为“道 的代名词。“器”则是指客观的世间万物。当形而上的“道”发挥作用,散为形

13、而下的天下万物,便出现了“有”。老子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熄兮,其中有物。”3 5 5“道”生养万物,无形的大象生出有形的物象,而“有”“无 相生,反过来,有形的物象中也可以体现无形的“道”。“象”是对客观世界的物象、事象也就是“器”的墓状,它既是外部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概括,也是人的心灵对外部世界感性的把握。当对“道”的言说受到语言的限制而存在困境时,“以象言道”就成了将深不可测的“道”更加具象化,传达难言、超经验之“道”的方便法门。就言道过程而言,老子取“象”于物来譬道,通过执有具有“道”的属性和特质的“象”而悟道,借“以物观物”的直观方法抵达“道之本质。(

14、一)取警引喻老子谓,“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 1 8 4。“警”,在说文中便是打比方、比喻的184意思。以“象”比喻难以描的“道”及其运动规律,其中既有自然之“象”,又有人或事为“象”。不过,这并不代表任意事物都可以警喻“道”,具体的“象”与所要展现的“道”要具有深刻的相似性,如此便将能够体验到的具体事物与微妙难识的“道”建立起对应关系。例如,老子中出现最多的是“水”这一喻象。“水”之所以能喻“道”,是因为“水几于道”3 2 2,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水是生命之源,世间万物都离不开水;“道”也生养万物、蓄养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 1 2 0,“道”生出“气”

15、,也就是“无”中生“有”,事物会有阴阳两面,既对立又统一,从而衍生出更多状态,便有了世间万物。其二,水“处众人之所恶”“善利万物而不争”3 2,极富韧性,能够根据现实而改变自身的形态,所以“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3 1 9。这就符合老子所说的“道”的规律,“柔弱胜刚王悦:老子的象喻言道方式及其诗学意义“道 所具有的特质。再如,老子用“”“谷”等比喻“道”之虚而不枯竭,表达“有”“无”之关系。“”即为风箱,其中虚空,不断鼓动会有源源不断的风力。同样的,“道”看似是“无”,但发挥出来的作用也是源源不断、不穷竭的,即“用之或不盈 3 1 2。老子第十一章连用“车毂”“陶器”“户”三个比喻,说明有形的物带

16、来了便利,而实际上发挥作用的是“无”的那部分,阐明了“无用乃大用”的道理。由此,我们就能理解老子所说的“无”,并不是指“零或者什么都没有,而是一种“负”的言说方法。“道”难以被把握,所以称为“无”。“道”是“有”和“无”的辩证统一,按老子的说法是“有无相生”3 J7。再有,老子说“道”是“众妙之门”3 ,用有形的“门”来比喻作为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的无形的“道”;用“烹小鲜”比喻自然无为的治国之道;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3 J6的自然现象比喻暴政不会持久;用“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3 J37来比喻“微妙玄通,深不可识”3 1 3 7 的为道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 J

17、66,老子取“象”于朴素的自然万物,形容深奥的道理,拓宽了言说空间,使得大家更加贴近玄妙的“道”,对“道”有了一个相对更加清楚的理解。(二)执象悟道老子中说“执大象,天下往”3 J91,这个“大象”便是“道”。“象”是沟通“言”与“意”的中介,也是展现“道”的媒介。执有“象”,才能执有“道”,沿着“象”体悟“道”,通过“象”达到事物的本质,从而获得智慧的启迪。例如,老子观察草木之“象”,发现“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3 1 9 3,归纳总结出“柔弱属于生长的一类,坚硬的都属于死亡一类”的道理。所以老子主张守柔处下,正所谓“弱者,道之用”3 1 1 3“绵绵89强”3 9 3“天下之至柔

18、,驰骋天下之至坚 8 1 3。其三,水的本质是沉静,不断回环往复、动荡之后,还是会慢慢澄净下来;“道”也是回环虚静的,“道”循环运动、生生不息,最终返回到根本。“水”和“道”在基本性质上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于是老子便用对“水的描述来形象地展现90若存,用之不勤”3 J18,“大道 虽然柔弱不争,但是它的作用不会穷竭。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老子中为何常用“婴儿(赤子)”这类比较独特的比喻了。“复归于婴儿”3 7 5 并不是“文明退化论 或者“阴谋论”,而是因为刚出生的婴儿“专气致柔”3 1 2 5,“骨弱筋柔”3 1 4 9,至柔至顺,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是“精之至”“和之至”的状态,符合老子

19、所提倡的柔弱之道。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透过福祸相倚的情形,老子观察到幸福的事未必不藏着祸事,而不好的事情中未必没有好的一面,总结出“世事都存在于矛盾的状态中,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的道理。老子深谱物极必反的规律,也就是“物壮则老”。所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瑞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3 2 3,“知止可以不殆”3 8 4,“知足者富”3 1 8 7。老子有着一双慧眼,细察自然和社会,深入思考其理,发现这些事物的状态、性质、运行迹象接近“道”的状态、性质和运行规律,从自然之“象”的运行法则中去参悟“道”的本质内涵。(三)以物观物“以物观物”强调的不仅是表象,

20、更重要的是消解主体自我,以澄明之心观照并超越具象的形而上的存在。老子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天下观天下。”3 1 1 4 7 不修道者只看到现在的身,也就是外在表面的形;而修道者明白其背后还有一个本真存在,所以修道者的心是流动的。因此修道者存,不修道者亡。“道”之无形无限使得人们无法通过日常的语言名状以及通过感官来认识“道”。“观是观察、看到,更是修心之观,当却肉身时,观照到的才是本真的本性。这种“观象方式可以说是老子体道悟道之根源。老子给“象”赋予了形而上的特征,具有了本体论意义,正所谓“大象无形”“无物之象”。“象”具有“道”的两个特点,即“大”和“无”。那么,“象”不仅是具体的物象,同

21、时也具有幽隐难现的特征。因此,“象”是以物观物得以实现的重要媒介。老子通过有形之“象”言“道”,再通唐山学院学报过超越有形之“象”的“大象”,领悟事物的本质,达到对玄之又玄的“道”的体认。在这里,老子提供了一种修养方法,即“涤除玄鉴”,也就是“致虚极,守静笃”3 1 3 6,要去欲、去妄,使心灵保持一种空明宁静的状态,这实际上就是以物观物。在老子看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3 3 1,人的智识、欲望、偏见会使人眼盲心滞,于是最后“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3 J3。老子取“象”于物,悟道于“象”,而最终还是要把这些“象”忘却,进入静定,

22、反观内视,从有形之“象”通往无形之“象”,进入“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之境,达到对超经验的“道”的体悟。这种状态还被描述为“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3 J12三、“以象言道”的诗学意义老子之“道”是永恒的、自然无为的,“象”的多义性、象征性能够更灵活地形容“道”,将宇宙的根本规律和各种复杂关系展现出来。可以说,老子这种诗性的表达策略相当成功。而“象”带来的虚拟性、不确定性也正是文学艺术所追求的境界。“以象言道”的诗性言说方式对后世文艺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以及尚“象”审美追求的底蕴。第一,“象”具有无限的宽泛性,带来了“文已尽而意有余”的审美体验,老子“以象言道”影响

23、了诗学意象论的形成与后世尚“象”的审美追求。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取象”思维,以大鹏、草木、蝴蝶等丰富的自然之象寓理,通过“厄言”“重言”“寓言”构筑了丰富的“象”世界,展现了其哲学思想。并且,庄子将“象”视作一种难以言说的直觉体验,在天地篇中说:“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6 于无形无声之中见“象”,这就是“道”的传达和展示。魏晋以降,人们开始关注“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王弼取庄子“蹄之喻”解释了“象”“言”和“意”的关系,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7 6 0 9。“意”即老子“本体论”所说的“无”,而“言”并不是直接通“意 的,需要“象”这一中

24、介来连接。所以,“意第3 6 卷第4 期以象尽,象以言著”7 1 6 0 9,“言 用来明象,“象”用来观意。王弼之论说进一步发展了老庄的“以象言道”,突出了“象”传达义理的重要作用,形成了“言一象一意”的言说结构。陆机也意识到“文不逮意”,不过他又讲“情瞳咙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8 。虽然陆机并没有自觉地使用“意象”,但他对艺术构思过程的讨论明显关注到了“物”与“意”的关系。到了刘这里,他在文心雕龙中的神思篇首次从美学角度将“意”与“象”合为一词,即“意象”,并将其作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9 1 8。二十四诗品镇密亦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1 0 诗学中“寓意于象”明显受到了“以象

25、言道”的影响。“道”不可言明,老子以“象”来形容“道”,形成“言一象一道”模式;在文学表达中,诗人借助“象”表达难言之“意”,构成了“言一象一意”结构。老子“以象言道”为意象论的发生提供了理论底蕴。第二,老子“以象言道”为后世文学创作及文论提供了一种诗性言说策略。文论家想要表达一些精微深奥的创作道理时,会遇到难以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难题,而“象”的模糊性、多义性能够将此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现。“以象论文”也成为作家传达情感、表现思想和升华主题的一种基本方式。老子常常取“水”之“象”来言说“道”,而文论家们也常常以“水”作为喻象来评论文学创作。如苏轼以水来形容自已文思流露的自然流畅、不可遏制之状态,

26、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汨汨,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文说)1 1 。又如,方孝孺借“江河淮海不同也,蓄水则同”(张彦辉文集序)1 2 比喻文章的文辞虽不同,但其在明道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以象言道”与“以象喻文”的共通之处就在于对“道”的传达,“以象言道”在古代文论中,就成了以“象”比喻为文之道。钟嵘在品评诗作时有言“谢诗如芙蓉出水”1 3 ,以“芙蓉出水”之“象”喻指谢诗文字清新;杜甫戏为六绝句中有“或看翡翠兰茗上,未鲸鱼碧海中 1 4 ,以翡翠飞于兰茗、追求鲸鱼于碧海之“象”描述雄浑诗风;严羽在沧浪诗话借“羚羊王悦:老子的象喻言道方式及其

27、诗学意义:91挂角”来形容高妙超脱的“意趣”,又以“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1 5 四个意象来进一步说明抽象的诗歌意境;谢榛在四溟诗话中用“镜花水月”来形容难以摹状的诗的韵味。到清时,朱庭珍的筱园诗话就是一部较为系统地使用“象”来表达其诗学理论的诗话,其中一些新奇的意象生动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想。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老子“以象言道”的诗性言说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后人的思维中,文论家们以诗性方式来揭示不可名言之理,不仅解决了言说的困境,同时也增强了表达的弹力与活力,拓宽了读者的想象空间。第三,老子“以象言道”提供了一种美学境界一一道境。上文分析的老子“以物观物”的言说方式,对“象”的

28、静观开启了澄明本真的审美世界。在老子的基础上,庄子提出“心斋”和“坐忘”两种达到虚静的方法,通过“静”定的修养,使心灵处于空明清净的状态,最终忘记自我的存在,达到与“道”合一的状态。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 就是典型的“物化”,庄子通过“蝴蝶”来体悟“道”,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达到一种物我统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老子所描述的道境。宗炳虽然坚持佛教立场,但是他提出的“澄怀味象”“澄怀观道”明显受到老子观道方式的影响。山水之“象”能够达到“畅神”的效果,是因为其是“道”的显现。这里的“道”与老子的“道”相同,指的是“自然之道”,需要以澄明之心进行体悟。“澄怀”即是老子所说的“涤除玄鉴”;“味”则是体悟

29、、品味,“味象”的目的就是“观道”。宗炳认为审美主体应该澄怀味象,由此,便将老子“以物观物”“涤除玄鉴”导向了美学。将老庄的“虚静”进一步发展的是刘,他在文心雕龙中将“虚静”引入文学理论当中,“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渝五藏,澡雪精神”9 4 9 3,进行文学创作,需要使自己的肺腑和内心世界澄澈干净,也就是“神思”“神与物游”,与自然对话才能生成审美意象。后来的文论家们由“象”延伸到了“象外”,不仅追求有形之“象”,还追求无形之“象”,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对意境的关注。如唐代刘禹锡讲“境生于象92外”(董氏武陵集序)1 6 ,北宋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提出“意与境会”1 7 ,等等。这些“意境”理论

30、所体现的美学特质,与老子的“道境”相契合。中国古代艺术特别注重对自然物象的体察和写照,通过观“象”而产生的艺术,绝对不是刻板的形似,而是体现宇宙万物内在精神的神似,一部作品如果达到了这种道境,那么从美学意义上看,它是成功的。四、结语“道”的本体是“无”,当要表达“道”时,便会显现出言与不言之间的矛盾以及“道”的言说困境。于是,老子采用了“以象言道”这种特殊的言道方式,具体表现为:取譬引喻,以水、谷等自然之“象”形容“道”;执象悟道,由草木、婴儿等“象”体悟“道”;以物观物,通过对“象”的整体直观抵达“道”之本质。象喻式言说不仅缓解了“道”和“言”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产生了

31、极其重要的影响,催生了意象论及“以象喻文”话语方式,开启了对澄明本真之境的审美追求。不过,老子中的“道”是否会被有形的“象”所限制呢?显然没有,在“以象言道”的同时,老子强调对“象”的整体直观,以敏锐的直觉和体悟臻于无限,缘“象”体悟“道”中真意,达成对最高智慧的理解。王树人指出:这种思维是“从整体出发的思维,其所说的象,与表象之象、形象之象的不同点之一,就在于它是整体之象。并且这个整体,还是动态的整体、创生的整体”1 8 。正是通过这种诗性思维方式,老子才洞见幽而未显的“道”,以“象”为喻描述和阐释“道”的内涵及其运行规律,将深不可测的“道”更加具象化,使其五千言诗意然。总的来看,考察老子中

32、的“象是探求老子思想的重要门径,可以让我们拨开“恍”的迷雾,更接近“道”之本质,对精深幽邃的“道”有更深入的理解。老子“以象言道”的诗性言说方式极具示范性,在文学批评领域得以运用和发展,并影响了中国尚“象”的审美追求传统,因而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这正是老子哲学经久千年不衰的魅力之所在。唐山学院学报参考文献:1 王树人.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1 2.2张腾宇.缘象悟道托象喻道:老子悟道、言道方式解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6(2):2 8-3 2.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I.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 0 1 1.4黄寿

33、祺,张善文.周易译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9.5许慎.说文解字 M.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2 0 1 3:3 6.6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M.北京:中华书局,1 9 8 3:3 2 5.7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8张少康.文赋集释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2 2 5.9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 M.济南:齐鲁书社,1 9 8 2.10祖保泉.二十四诗品校注译评 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1 8:1 1 6.11苏轼.苏文集 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 9 8 6:2 0 6 9.12方孝孺.方孝孺集M.徐光大,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 0 1 3:4 6 3.13曹旭.诗品集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1 1:3 5 1.14仇兆鳌.杜诗详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79:900.15严羽.沧浪诗话 M.郭少虞,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3:2 6.16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 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9:9 1 8.17何文焕.历代诗话 M.北京:中华书局,1981:421.18王树人.中国象思维与西方概念思维之比较 J.学术研究,2 0 0 4(1 0):5-1 5.(责任编校:冯兆娜)第3 6 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