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不同药剂组合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0558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药剂组合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同药剂组合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同药剂组合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1-植物保护上海农业科技 曹斌,等:不同药剂组合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2023(4):131-132,136不同药剂组合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曹斌1 郁婷仙2 杨强3*(1平湖市独山港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平湖 314204;2平湖市新埭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平湖 314211;3平湖市植保土肥技术推广中心,平湖 314200)*为通信作者赤霉病是浙江省平湖市春粮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优质、高抗小麦品种缺乏,平湖市小麦穗期阴雨天偏多、气候潮湿,赤霉病病菌产生抗药性等,平湖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程度越来越重1。现阶段,较为优秀的赤霉病防治药剂为氟唑菌酰羟胺2、丙硫菌唑3等,近两年,市

2、场陆续推出了杀菌剂的复配剂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如“麦甜”和“麦甜”伴侣组合、杀菌剂TilMOR(戊唑醇+丙硫菌唑)等4-5。在此背景下,为筛选出对小麦赤霉病防效更好的低风险药剂,延缓赤霉病病菌抗药性的产生,降低赤霉病带来的经济损失,笔者特于2022年开展了不同药剂组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地位于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镇旧埭村,试验田土质为青粉泥,土壤肥力为中等水平,前茬作物为水稻。供试小麦品种为明麦133,播种时间为2021年11月20日。供试药剂为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250 g/L丙

3、环唑乳油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430 g/L 戊唑醇悬浮剂(拜耳股份公司生产)、40%丙硫菌唑 戊唑醇悬浮剂(江苏省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江苏东宝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拜耳股份公司生产)。1.2 试验设计试验依据施药组合不同,共设4个药剂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具体见表1。每处理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药剂处理小区面积为834 m2,清水对照小区面积为667 m2。试验于小麦初花期(2022 年 4 月 9 日)进行

4、第1 次用药,相隔 8 d(4 月 17 日)进行第 2 次用药,均采用担架式喷雾器均匀喷雾,每次药液喷施量均为450 kg/hm2,清水对照喷等量清水。试验期间,摘 要:为提高小麦赤霉病防治水平,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特选用4个不同药剂组合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第2次施药后30 d调查,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900 mL/hm2+250 g/L丙环唑乳油600 mL/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好,病穗防效为75.31%,病指防效为85.26%,且小麦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450mL/hm2+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450 mL/hm2处理和

5、40%丙硫菌唑戊唑醇600 mL/hm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 mL/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均在60%以上。关键词:小麦赤霉病;组合药剂;药效;产量中图分类号:S435.121 收稿日期:2023-02-13表1 试验处理方案除了供试药剂之外,各处理均未喷施任何杀菌剂,且小麦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1.3 调查内容安全性观察:在施药后,全程观察并记录各处药剂组合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900 mL/hm2+250 g/L丙环唑乳油600 mL/hm2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75 mL/hm2+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75 mL/hm240%丙硫菌唑

6、戊唑醇悬浮剂600 mL/hm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 mL/hm2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450 mL/hm2+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450 mL/hm2清水对照处理T1T2T3T4CK-132-理区的小麦生长情况,以确认供试药剂的安全性。药效调查:分别在小麦赤霉病显症初期(4月28日、第2次施药后11 d)、小麦赤霉病病情稳定期(5月17日、第2次施药后30 d)调查1次,每个小区均进行棋盘式取样9个点,每点面积为0.11 m2,调查记录各点的总穗数、病穗数及病穗严重度,计算病穗率、病指和病指防效。其中,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经反正弦平方根变换后使用 DPS 软件,采用DMRT 法

7、进行防效差异显著性分析。小麦赤霉病病穗严重度按下列分级标准进行分级:0级,穗无病;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以下;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1/2;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23/4;级,病小穗占全穗的3/4以上6。产量调查:在小麦收获期(5月20日),每处理区棋盘式收割取样4个点,每点面积为1.00 m2,调查有效穗数,然后每点随机连续取样30穗,经手工脱粒,调查每穗粒数、千粒质量,计算理论产量。2 结果与分析2.1 安全性经施药后全程观察,各药剂处理区小麦均未出现药害症状,小麦生长正常,表明供试药剂在本试验用量下对小麦生长安全,无不良影响。2.2 防 效由表2可知,据4月28日调查,处理T1对小麦

8、赤霉病的防效最好,病穗防效为80.00%,显著优于其他药剂处理;处理T3和处理T4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分别为53.33%和56.67%,两处理间病穗防效差异不显著;处理T2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为 36.67%,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处理T1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为77.78%,显著优于其他药剂处理;处理T2、处理T3、处理T4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分别为41.67%、52.78%、58.33%,3个处理间病指防效差异不显著。据5月17日调查,处理T1 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为75.31%,与处理T3间病穗防效差异不显著,但与处理T4、处理T2间病穗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T2、处理T3、处

9、理T4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分别为38.09%、69.42%、60.71%,处理T3、处理T4间病穗防效差异不显著,但均与处理T2间病穗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T1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为85.26%,与其他药剂处理间病指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T2、处理T3、处上海农业科技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4)表2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明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病穗率0.50%1.58%1.17%1.08%2.50%病穗防效80.00%a36.67%c53.33%b56.67%b病指0.1

10、70.440.350.310.75病指防效77.78%a41.67%b52.78%b58.33%b病穗率4.75%11.92%5.89%7.56%19.25%病指1.364.642.543.329.24病穗防效75.31%a38.09%c69.42%ab60.71%b处理T1T2T3T4CK第2次施药后11 d(4月28日)病指防效85.26%a49.77%c72.53%b64.02%b第2次施药后30 d(5月17日)理T4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分别为49.77%、72.53%、64.02%,处理T3、处理T4间病指防效差异不显著,但均与处理T2间病指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2.3 产 量由表3

11、可知,与清水对照相比,各药剂处理的小麦产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其中,处理T1的每667m2产量最高,为394.26 kg,较清水对照增产11.61%;处理 T3 的每 667 m2产量为 378.55 kg,较清水对照增产7.16%;处理T4的每667 m2产量为377.41kg,较清水对照增产 6.84%;处理 T2 的每 667 m2产量为 365.06 kg,较清水对照增产 3.34%。3 结论与讨论本次试验期间,平湖市的气候条件不利于赤霉病大流行,小麦赤霉病属中等发生程度。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组合处理对小麦赤霉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处理间防效差异明显。其中,200 g/L氟唑菌酰羟

12、胺悬浮剂+250 g/L 丙环唑乳油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均显著优于其他药剂处理,且最终小麦产量也明显高于其他药剂处理,故该药剂组合可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首选;表3 不同药剂组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产量表现每穗粒数/粒33.4030.8731.6631.3630.53处理T1T2T3T4CK千粒质量/g43.043.043.544.442.1每667 m2产量/kg394.26365.06378.55377.41353.25产量较对照增加11.61%3.34%7.16%6.84%(下转第136页)-136-树中部结果处,随机采30个成熟果(果袋),拆袋调查果实发病情况,记录病果数,计

13、算病果率,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不同药剂防治效果的差异显著性分析。计算公式:病果率=(病果数调查总果数)100%;防治效果=(对照组病果率处理组病果率)对照组病果率100%。1.4 安全性调查施药后持续调查各处理桃树有无药害发生2-3,同时调查供试药剂对试验区野生动物、有益昆虫有无影响。2 结果与分析2.1 防治效果由表2可知,325 g/L苯甲 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对桃褐腐病的防效最好,为 75.03%;24%腈苯唑悬浮剂1 500倍液对桃褐腐病的防效次之,为68.73%;24%腈苯唑悬浮剂3 000倍液和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对桃褐腐病的防效相当,均为

14、62.54%;生物药剂10%小檗碱盐酸盐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桃褐腐病的防效最差,仅为50.06%。表2 各处理防治桃褐腐病效果比较注:防效数据后不同大写、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显著水平。各药剂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2.2 安全性经施药后持续观察,各药剂处理区的桃树均未出现药害症状,且未见供试药剂对试验区的野生动物、有益昆虫有影响。3 结 论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于桃果实套袋前1 d进行喷雾,在采收前期进行调查,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对桃褐腐病的防效最好,为 75.03%;24%腈苯唑悬浮剂 1 500 倍液对桃褐腐病的防效次之,为 68.73%;24%

15、腈苯唑悬浮剂3 000 倍液和 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2 000倍液对桃褐腐病的防效相当,均为62.54%;10%小檗碱盐酸盐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桃褐腐病的防效最差,仅为50.06%。同时,4种药剂对桃树及环境均无害。4 参考文献1 李世访,陈策.桃褐腐病的发生和防治J.植物保护,2009,35(2):134-139.2 李正.四种药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试验报告J.上海 农业科技,2019(1):120.3 王向前.6种杀菌剂对桃褐腐病的田间防效试验J.东南园 艺,2016,4(3):23-25.*上海农业科技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16、TECHNOLOGY 2023(4)含有丙硫菌唑的两个药剂组合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也较好。经综合考虑,可采用上述3个药剂组合进行小麦赤霉病防治,可在小麦初花期防治1次,间隔710 d进行第2次防治,并注意轮换用药,以延缓赤霉病病菌抗药性的产生。4 参考文献1 李兵,梁晋刚,朱育攀,等.我国小麦赤霉病成灾原因分析 及防控策略探讨J.生物技术进展,2021,11(5):647-652.2 朱昌稳,汪明艾,黄正银.氟唑菌酰羟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 效果及使用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21,41(12):47-50.3 曹小俊,丁海斌,王勇,等.丙硫菌唑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 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2

17、1,62(2):368-369.4 李深峰,朱唐霞,施慎年,等.麦甜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示 范J.农家参谋,2021(19):75-76.5 拜耳在加拿大推出杀菌剂TilMOR(戊唑醇+丙硫菌唑)J.农药,2020,59(12):91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 准化管理委员会.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GB/T 15796 201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上接第132页)调查总果数/个180180180180180180病果数/个8466516病果率4.44%2.22%3.33%3.33%2.78%8.89%防治效果50.06%Aa75.03%Aa62.54%Aa62.54%Aa68.73%Aa处理10%小檗碱盐酸盐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24%腈苯唑悬浮剂3 000倍液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24%腈苯唑悬浮剂1 500倍液空白对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