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便民图纂》农事竹枝词吴地耕桑文化景观探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0087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便民图纂》农事竹枝词吴地耕桑文化景观探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便民图纂》农事竹枝词吴地耕桑文化景观探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便民图纂》农事竹枝词吴地耕桑文化景观探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8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Vol.52No.3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第5 2 卷第3 期June20232023年6 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便民图纂农事竹枝词吴地耕桑文化景观探微闫艳,闫凯(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 1 0 0 2 2)摘要便民图纂所收录的农事竹枝词,是竹枝词在创作题材上新的突破。邝播将楼琦嗨涩难懂的五言题诗改编为通俗晓畅的农事竹枝词,不但为吴地农民开展耕桑活动提供了阅读指南,还渗透着吴

2、地特有的民俗风情,发挥了劝化人伦、维护社会秩序的引导作用,是极具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本文以万历本便民图纂所收录的农事竹枝词为研究对象,从其中关涉的口语方言、劳作方式、风俗习惯、教化人伦四个维度,分析吴地桑耕文化与风土景观。关键词便民图纂;农事竹枝词;桑耕文化【中图分类号1 2 0 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1-7 6 2 3(2 0 2 3)0 3-0 0 1 8-1 2D0I:10.3969/j.issn.1001-7623.2023.03.002竹枝词原为巴人民间歌谣。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乐通载:“竹枝本出巴渝,其音协黄钟羽,未如吴声。有和声,七字为句。破四字,和云竹枝;破三字

3、,又和云女儿。后元和中,刘禹锡谪其地,为新词。更盛行焉。”1 1 9据孙杰 2 1 5 1 -1 4 5和莫秀英 3 1 2 1-1 2 7 论论证,唐代以刘禹锡和白居易为代表的作家群体,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创作竹枝词了。这一时期的竹枝词,歌咏民间风土和男女之情,已经具有明确的创作主题,对于竹枝词文体独立意义重大。宋代是竹枝词发展的阶段,在创作数量、文学手段、歌唱形式和文本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出现了劳动号子和针时弊之作。元代竹枝词虽未产生新的主题,但这一文体广泛传播到全国各地,开始出现竹枝词唱和群体。明代竹枝词日益通俗化,由文坛下移民间,与底层社会群众更加接近。明邝播编纂的便民图纂最早

4、收录的农事竹枝词,标志着明代竹枝词在创作题材上新的突破。书中共收录农事竹枝词3 1 首,包括1 5 首耕事竹枝词,1 6 首蚕事竹枝词。这些竹枝词浅显直白、通俗易懂,生动再现了明代中后期吴地劳动人民的农事生产活动的场景和风土人情,是研究明代吴地耕织文化弥足珍贵的文学史料。据郑振铎考证,明代便民图纂耕织图由宋楼耕织图所出 4 1 3 1 4。但邝播对楼耕织图题诗部分做了增删合并,他在题农务女红之图中解释原因说:宋楼旧制耕织图,抵与吴俗少异,其为诗文又非愚夫愚妇之所易晓,因更易数事系以吴歌。其事既易知,其言亦易入,用劝于民则从攸好。容有所感发而兴起焉者。人谓民性如水,顺而导之,则可有功。为吾民者,

5、顾知上意,向而克于自效也软 5 1 5 2。按邝播所言,在经历了数百年岁月变迁后,宋楼耕织图诗歌已不易被当地民众理解。楼诗表现的内容“抵与吴俗少异”,即传统的农耕生产模式并未发生大的改变,故而对原耕织图进行了“更易数事”与“系以吴歌”的适当改编,将原五言诗的形式改为更加通俗化的竹枝词。不但根据吴地农事生产现状增加了与时俱进的内容,而且契合吴地民众的文化心理,更加贴近当地日常生产生活,对推广和传播农事竹枝词发挥了重要作用。收稿日期 2 0 2 3-0 4-1 8【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通俗类书的文献整理及语言文学研究”(1 9 ZDA248)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闫艳,内蒙

6、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闫凯,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19闫艳,闫凯便民图幕农事竹枝词同吴地耕桑文化景观探微第3 期便民图纂以万历二十一年(1 5 9 3 年)于永清刊本最为清晰,此本插图精巧细腻,仪态万方。卷首版面上方镌刻农事竹枝词,版面下方镂刻农务女红图(即耕织图),编排形式上图文一体、图文互证,使农事竹枝词具有极高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也为吴地农民开展耕织活动提供了阅读指南。当前,学界研究主要集中于便民图纂农事竹枝词的源流、图像表达方式、生产过程分析,对其中体现出来的吴地耕织文化景观研究仍不够细致。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成

7、果,结合农书和方志等史料,围绕万历本便民图纂农事竹枝词的语体风格、生产内容、耕织风俗及社会功用等,进一步阐释其地域性桑耕文化。一、就俗避雅:农事竹枝词的语言风格在社会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明代中后期,民间化的趋势在哲学、儒学、宗教、文学等多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据谢欣论述,因为科举取士的刺激,政府放松了对人学及科举资格身份的限制,导致求学人数的增加和士人群体不断扩大,士人结构发生变化,庶民子弟日益占据主体。士人在数量上大幅度增加,是大规模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前提条件。读书人的群体不断扩大,除了士人和生员,大量的读书人也分布在民间社会。其中,有不屑仕进、以文学自娱来放纵性情、主动隐

8、居民间者 6 1 1。民间文人的活跃为文化向下层民众普及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形成了“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靡为高”的社会风气。屠隆认为,明代中期以来的竹枝词“情事琐,音调俚下”,类于“山樵唱”昌”2 1 5 6-1 5 7便民图纂农事竹枝词通俗化的语体风格,主要表现在直抒胸臆的俗化口语倾向和方俗语词的运用两个方面。(一)浅近直白:适用于指导农民生产宋楼耕织图虽是五言劝农诗,但阅读对象为士大夫文人,用词严谨,用典较多,体现出明显的文人诗特点,需要文化程度较高的读者才能看懂。邝播认为,楼诗“抵与吴俗少异”5 5 2 5,对吴地农民来说艰涩难懂,不易接受。为加强传播效果,邝氏“更易数事,系以吴歌”5

9、 1 5 2 5,使竹枝词朝着俚俗化方向发展,改变了语体风格。如浸种:溪头夜雨足,门外春水生。筠篮浸浅碧,嘉谷抽新萌。西畴将有事,耒随晨兴。只鸡祭句芒,再拜祈秋成。(楼琦耕织图诗浸种)7 1 7三月清明浸种天,去年包裹到今年。日浸夜收常看管,只等芽长撒下田。(邝便民图纂浸种)5 5 2 5浸种,是指播种前将种子浸于水中催芽。楼诗以对仗严整的“溪头夜雨足,门外春水生”首联起兴,道出岁时天气。颔联用“筠篮”“嘉谷”两个典故暗喻整个浸种发芽环节。“筠篮”出自宋杨万里晓过丹阳县“小儿不耐初长日,自织筠篮胜打闲”8 1 3 8 4“嘉谷”出自尚书吕刑“稷降播种,农殖嘉谷谷”9 6 3 6。颈联的“西畴将

10、有事”,源于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1 0 1 6 1。“晨兴”化用陶渊明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移,带月荷锄归”1 0 2 1 6。16。尾联的“只鸡”,指菲薄的祭品。南朝梁简文帝征君何子哲先生墓志铭载:“桥日只鸡,徐称素。”1 3 0 2 7“句芒”为木神、春神,古代传说中的主木之官,主管树木生长发芽。据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其帝大,其神句芒。”注日:“句芒,少氏之子,日重,为木官。”1 2 1 3 2 1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同样是抒发农民渴望丰收的强烈情感,楼诗明显文学色彩浓厚,不但有声有色地赞美了农村自然环境,还用典雅诗意的语言描述了浸种发芽的欣喜,为读者呈现出

11、优美的田园意境,引导人们用虔诚的祭祀方式祈祷丰收。诗中频频用典,对于普通读者十分困难。再看邝诗,上句“三月清明浸种天,去年包裹到今年”,直接道出“浸种”的具体时间和方式。下句“日浸夜收常看管,只等芽长撒下田”,用直白浅俗的语言指导农民“浸种”后应常加管护,种子发芽后尽快播撒进稻田里。整首诗仅四句,便将“浸种”生产流程交代清楚。近乎口语写成,没有使用典故,通俗浅显且易于理解。又如,大起:盈箱大起时,食桑声似雨。春风老不知,蚕妇忙如许。呼儿刘青麦,朝饭已过午。妖歌得绫罗,不易青裙女。(楼琦耕织图诗大起)7 1 3 6守过三眠大起时,再拼七日费心机。老蚕正要连遭喂,半刻光阴难受饥。(邝播便民图纂大起

12、)5 5 3 0大起,指家蚕三眠过后的成长阶段。楼诗首联“盈箱”,化用自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牌,不20: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 2 卷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惟是风云之状犬”1 3 1 5 4,描述家蚕大起时食量激增的场面;额联用拟人的手法,描述春天家蚕大起时蚕妇忙碌的场景;颈联展现农民农忙直到午后才能吃上第一顿饭,突出了妇女们照顾蚕时的忙碌状态;尾联“妖歌”化用唐张籍酬朱庆余“齐幼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1 4 4 3 6 2。“青裙”出自唐杜光庭仙传拾遗埔城集仙录张子房,其文载:“(张良)遇四、五小儿路上群戏,一儿日:“着青裙,人天门,揖金母,拜木公。”1 5 7 6 2

13、 诗诗中用“青裙”代指古代平民妇女的服装。以“妖歌”和“青裙女”之对比,慨叹绫罗绸缎的来之不易。再看邝诗,上句“守过三眠大起时,再拼七日费心机”,直接交代家蚕大起时间在三次蚕眠之后,提醒养蚕人要再继续费心七日。下句“老蚕正要连遭喂,半刻光阴难受饥”,描绘了喂蚕应注意的事宜,尤其在家蚕大起时,应注意连续喂食,不能让蚕遭受一点饥饿。同样,整首诗以近乎白话的口吻写成,没有刻意的用典,朗朗上口且通俗易懂。通过对比以上两个主题的竹枝词语言风格可以看出,楼诗结合白描、比兴等修辞手法,对农村田园生活大肆勾勒染,语言清丽洗练,文学性较强,近于田园诗。反观邝诗,语言浅近通俗,直白俚真,更容易被吴地农民接受。二者

14、无论在情感的流露上,还是语言的工丽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另外,相比于五言诗“二二一”和“二一二”的节拍,七言竹枝词“二二三”和“二二一二”的节奏感更加舒缓自然,便于底层劳动人民记忆传诵。总之,邝播自觉“就俗避雅”,将高深难懂的五言文人诗改作通俗易晓的吴地竹枝词,弱化了传统文学意义上诗词的审美价值,却突出了民间属性和社会功能,更加符合农事竹枝词“实用性”特点。(二)生动鲜活:吴方言拉近受众的心理距离为便于吴地农民接受,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和认同感,邝播在创作竹枝词时主动吸收吴地方言俗语,利用语言搭建起情感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使农事竹枝词具有更加亲切生动的地域性色彩,增加了吸引力和影响力。弗。宋朱熹偶读

15、漫记日:“浙人谓不为弗。”1 6 1 浙人谓“不 为 弗”,应当是指吴语中否定词读唇齿音 1 7 1 6 。明清吴语词典载“弗”字条日:“副词,表示否定。”1 8 1 9 2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释“弗”字:“不。用在动词、形容词或谓词结构前。“1 9 1 1 0 可见 弗 在词组中可表否定义。在农事竹枝词中,“弗”字共出现了5 次:秒田“摊弗匀时插也难”5 5 2“弗匀 者,意为不匀。春确“田家米白弗停春”5 1 5 2 7 禾和丝“煮茧丝手弗停 5 5 3 1,“弗停 者,意为不停。喂蚕“弗知几遍吃辛艰”5 5 3 1“弗知 者,意为不知。经纬“只费工夫弗费钱”5 5 3 1“弗费钱 者,意

16、为不费钱。此外,“弗”作为吴方言,屡屡见诸明清通俗文学作品中。如,明冯梦龙山歌弗骚载:“出名虎丘山到弗高,第一等快船到弗是摇”2 0 1 4;清曾朴擎海花第二回载:“低声凑近聘珠道:耐阿急弗急?聘珠一扭身放了盆子,一屁股就坐下道:“畴三话四,倪弗懂个。”2 1 7 邝播农事竹枝词多次用“弗”,很符合当时通俗文学的语言特点。落得。明清吴语词典中“落得”一词有两义:“其一,动词,即乐得”。其二,动词,用在动词前,指得到不好的结果。”1 8 1.4 1 5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释“落得”有四义:“其一,副词,只得;其二,某种场合恰合自己的心意;其三,指某种事因符合自己的心意而顺其自然;其四,副词,可以

17、。“1 9 1 2 1 5 可见,落得”有多重意义,须结合语境进行具体分析。以插蔚“落得”为例:“芒种才交插完,何须劳动劝农官。今年觉似常年早,落得全家尽喜欢。”5 1 5 3 1 折插,指插秧工序。插詩旨在劝教农民趁早进行“插”。诗中说今年的插蔚工作在芒种时已经完成,且早于往年,结果是“全家尽喜欢”,可以判断出此处“落得”乃“乐得”之意,因为较往年提前完成了“插”任务,方能乐得其中。此外,“落得”为“乐得”亦有其他文献为证。如,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二回宋江夜看小鳌山,花荣大闹清风寨载:“宋江那里肯要他还钱,却自取碎银还了。宋江归来,又不对花荣说。那个同去的人欢喜,又落得银子,又得身闲。”2

18、8 2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钱多处白丁横带运退时刺史当崩日:“推来推去,大家多不肯收进去,只便宜了这王赛儿,落得两家都取了,两人方才快活。”2 3 1 2 3 S因此,插之 落得”,可理解为吴语“乐得”之意。插。如,插蔚:“芒种才交插蔚完,何须21第3 期闫艳,闫凯便民图纂农事竹枝词吴地耕桑文化景观探微劳动劝农官。今年觉似常年早,落得全家尽喜欢。”5 5 2 7 指插,又称“蔚秧”,即指农民将秧苗从育的苗圃移入水田之中,是江苏一带的方言,清段玉裁谓“今江苏人移秧插田中日蔚秧”2 4 1 4 0。吴地插一般在芒种前后,如诗中所言“芒种才交插完”,便民图纂耕获类亦有“插秧在芒种前后,低田宜早以防水

19、涝,高田宜迟以防冷”5 1 3 之语,可与之相印证。然而,插主要抒发了农民较往年提前完成插秧工作的愉快心情,虽然诗中并未交代“插薛”的具体情景,但透过“插詩”图(图1)可清晰地看见吴地农民插的劳动场景:图中老少妇孺齐上阵,家庭集体下田劳作,每人都半挽着裤腿,手里都拿着长势茂盛的苗,按照一定顺序横向插秧,体现了整个“插”的组织方式。地边放着水壶水杯,树上挂着包裹,用以农闲休息所用。整幅图精致工丽,人物仪态万方,动作棚栩如生,既突出了劳作重点,又极富版画美感。响浪浪、闹丛丛。响浪浪、闹丛丛为ABB式,二者皆为形容词。明清吴语词典释“响浪浪”为:“形容词,(声音)响亮。”1 8 6 4 如,车序:“

20、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伍不做荒。”5 1 5 3 1 车序描述吴地农民通过翻车引水灌溉农田的场景,用“响浪浪”一词形容翻车府水的声音。在其他吴地文人诗文中“响浪浪”也出现过。如,清汪由敦雨中绝句载:“通宵卧听响浪浪,梦破旋惊枕算?。却有朝来强意事,飞尘不到读书沐。”2 5 4 7 以以“响浪浪”形容雨声,生动形象,俚趣自然。闹丛丛,明清吴语词典释为:“形容词。热闹的样子;闹哄哄。”1 8 1 4 1 如,春雄:“大熟之年处处同,田家米白弗停春。行到前村并后巷,只闻筛簸闹丛丛。”5 J528篇篇中描述了丰收之后吴地农民春米、筛米的场景。用“闹丛丛”形容筛簸筛米时发出

21、的声音,既符合农家筛米时热闹、和谐的场面,又能烘托出丰收时节的喜悦。同样,“闹丛丛”也常见于明代通俗文学中。如,明冯梦龙夹竹桃载:“时过秋来便是冬,姐儿房里闹丛丛。绮罗帐里,花颜酒容。欢呼陆博,开快抢红。”2 6 1 6 2 又如,清袁于令西楼记第四十出乘鸾载:“【越惩好】翠红庭院。翠红庭院。闹丛丛景趣饶。海棠花满树。从此夜放新葆。正欢娱笑高。正欢娱笑高。见坠沈沈粉墙西月挂树梢。”2 7 1 4 1-1 4 2 4结合上下语境,“闹丛丛”皆是喜悦、热闹、欢快的意思。竹枝词中嵌入的“浪浪”“丛丛”等叠音象声词,不但传达出吴地方言的乡土气息,而且惟妙惟肖,与实词融为一体,起到定韵的作用。事头。明清

22、吴语词典释日:“名词,事情。”1 8 3 5 2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事头 有三义:“其一,事情的件数;其二,事情,多指说话人不满意的或不愿意发生的;其三,主人,对家庭中雇佣的工人而言。”1 9 2 1 4 8 事事头”一词,见诸采桑:“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头分管两相当。”5 1 5 3 0 采桑描绘了吴地男女分工协作、采桑喂蚕的一幅生活场景图。按,邝播末句所言“事头分管”,即指男子采桑和女子喂蚕这两件事。“事头”为典型吴语词汇,在其他吴人文学作品中也较为常见。如,明凌濠初二刻拍案惊奇进香客莽看金刚经出狱僧巧完法分会载:“小子不敢明说寺名,只怕有第二个像柳太守的寻

23、踪问迹,又生出事头来。”2 8 1又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见土仪卿思故里,闻秘事凤姐讯家童载:“兴儿直蹶的跪起来回道:这事头里奴才也不知道。”2 9 9 2 1可见“事头”即事情之义。包裹。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释“包裹”有两义:“其一:用包把东西裹成一个包儿;其二:邮局裹寄的小包东西,包括小木厘等。1 9 1 0 7 浸种描绘了吴地农民在清明前后浸泡稻种的场景,其中的“包裹”一词,明显突破了目前辞书中“包裹”义项,具有典型的吴地特色,诗日:“三月清明浸种天,去年包裹到今年。日浸夜收常看管,只等芽长撒下田。”5 1 5 2 5 订诗中提及稻种需要包裹保存管理,但并未指明具体采用何种方式来包裹

24、稻种。便民图纂耕获类则对包裹稻种的方式进行了阐释:“收稻种,稻有梗糯常岁别收,选好穗纯色者晒干,抹去稗,筛簸净,用稻草包裹,每包二斗五升,或三斗。”5 5 3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粒稻载:“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3 0 1 7 和稻稿、麦稿即指水稻和麦子的茎秆。可见,此处的“包裹”不是用常见的布料或纸张、箱体包裹物体,而是吴地农民为保证稻种的通气性,22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 2 卷用稻草、麦草等包裹种子,使“包裹”一词具有独特的吴地稻作内涵。综上所述,邝播在改编竹枝词时全面考虑了吴地特殊情况,自觉就俗避雅,将嗨涩难懂的五言诗变为通俗易懂的七言竹枝词,力求向吴地农民构建一

25、个熟悉简单的劝农话语体系。较之楼原诗,口语化、方言化的农事竹枝词可以增强吴地农民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对于进一步传播和推广劝农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二、吴地生产方式的本土表达虽然邝播对楼旧制耕织图做了适当调整,但其农务女红图整体上仍然沿袭了耕织图的图文共建体系。图文相辅相成,互为参考,均体现出比较鲜明的吴地生产特色,(一)地域性特征明显的农田肥料如,下雍:“稻禾全靠粪浇根,豆饼河泥下得匀。要利还须着本做,多收还是本多人。”5 1 5 2 6下雍,指农田施肥环节。诗中“稻禾全靠粪浇根,豆饼河泥下得匀”讲解了稻田的施肥过程,即先下粪肥浇在水稻根部作为基肥,再以“豆饼”“河泥”作为追肥,均匀浇洒在根部,继续

26、保持土壤肥力。诗中提到稻禾的生产肥料主要有“粪”“豆饼”“河泥”等3 种。牲畜粪便是自古以来南北方通用的肥料,但河泥、豆饼却是江南地区的代表性肥料,这与当地河网纵横、沟渠分布的地形有关。河中淤泥含有大量腐烂的有机质,肥效持久且可以改良土壤,用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早在汉代就已经开始用泾水的河泥灌溉种植禾黍的农田。据汉书沟志载:“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季。”3 1 1 6 8 5吴中地区河网沟渠密布,利用河泥肥田具有天然优势。据十国春秋吴越武肃王世家载:“(天宝八年)冬十一月乙丑,梁改元贞明。是时,置都水营使以主水事,募卒为都,号日擦浅军”,亦谓之擦清;命于太湖旁置“擦清卒,四部,

27、凡七八千人,常为田事,治河筑堤,一路径下吴淞江,一路自急水港下淀山湖人海,居民旱则运水种田,涝则引水出田。”3 2 1 0 月所谓“擦浅”,清顾张思土风录释日:“开河不竭水而以器捞泥日擦浅。戈。”3 1 2 8 可见,“擦浅”即是打捞河滩淤泥。五代吴越设置“擦浅军”,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总论亦载:“唐末五代有擦浅夫、开江卒,以时潜治,水不为害,而民常丰足。”3 4 3 8 线综上,五代吴越所设置的“擦浅军”,是吴中地区寓兵于农、兵民合一的组织机构,主要职责是屯田务农、治河筑堤、运水导流。四部“擦清卒”在“常为田事,治河筑堤”的过程中,挖出的大量河底淤泥被用作了农田肥料。但此则材料只谈到了挖取河滩

28、淤泥的“擦浅”,并未提及河泥的采集与加工。关于河泥的采集加工流程,元王祯农书农桑通决集粪壤载:“又有泥粪于沟港内,乘船以竹夹取青泥,枕拨岸上;凝定,裁成块子,担去同大粪和用,比常粪得力甚多。或用小便,亦可浇灌,但生者立见损坏,不可不知。”3 5 1 7 2这里提到了“泥粪”制作工艺,即“夹取青泥”“枕拔岸上”,待其“凝定”,“裁成块子”,与“大粪和用”等5 个步骤。可见,打捞河滩淤泥只是制作“泥粪”的基础工作,河泥育肥是不能单独使用的,需要与大粪一起制成复合肥和用,这样才能成为“泥粪”。明袁黄宝劝农书渠阳水利山居言同样也记载了“泥粪”的加工工艺:“泥粪者,江南田家,河港内乘船,以竹为稔,挟取青

29、泥,锨拨上岸,凝定裁成块子,担开用之。”3 6 1 2 7 江南农家在河港内用竹稔“取青泥,锨拨上岸”,待其“凝定”后,“裁成块子”模样,“担开”使用。可见,以河泥为原料加工制作的“泥粪”,在元明两代依然保持着极为接近的制作工艺,这正是中国传统农业注重深耕厚植、讲究积淀经验的耕作方式。同样,豆饼作为肥料也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以豆榨油,最早始于宋代。利用榨油后剩下的渣并制成饼肥,是宋代产生的一种新的农田肥料。宋苏轼物类相感志载,宋代“种石榴树,以麻饼水浇,则花多”3 7 2 2宋陈勇农书善其根苗也记载秧苗施肥“用麻枯尤善”1 3 8 1 0。“麻枯”即指芝麻榨去油后剩下的渣淬。元代饼肥在北方广泛

30、使用,王祯农书和农桑辑要等农书中记载用“麻枯”和“麻糁”给农田施肥。(韩)崔德卿认为,江南地区广泛使用豆饼作为肥料,是明代中期以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当时棉花栽培日渐扩大,江南地区水田和蚕桑业投人的劳动力比重较大,肥料生产变得十分困难。豆饼不但23闫艳,闫凯便民图纂农事竹枝词吴地耕桑文化景观探微第3 期可以使土壤升温促进作物生长,作为追肥使用,而且对水田中各种莲、芡等湿地作物及甘蔗的栽培都有效果。因豆饼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在图1插萨 5 5 2 7下雍非常明确地交代了先用粪肥作为基肥,豆饼、河泥作为追肥的施肥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施肥工具和施肥方式,下雍并未提及,但在“下雍 图

31、(图2)中却被清晰地刻画出来:一是以“筐”盛肥料,由人力搬运;二是使用长柄木勺,在稻田中施肥,无疑弥补了下雍文字的缺漏。(二)鲜明的江南耕织生产程序耕田与秒田。如,耕田:“翻耕须是力勤劳,才听鸡啼便出郊。耙得了时还要秒,工程限定在明朝。”5 1 5 2 6 秒田:“耙过还须秒一番,田中泥块要匀摊。摊得匀时秧好插,摊弗匀时插也难。”5 5 2 6 自耕田“翻耕须是力勤劳”与“耙得了时还要秒”、秒田“耙过还须秒一番,田中泥块要匀摊”等句可知,“耕田”“耙田”与“秒田”是整个土地平整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主要目的是使田地中的泥块均匀摊开,为下一步插秧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从“工程限定在明朝”一句可知,平整

32、土地还讲究时效性。其中,耕田是为了翻松水田泥土,如“耕田图”(图3)所示:图中男子挽起衣袖和裤腿,在水田中驱牛扶犁前行。耙田则是为了匀碎土质,释放土壤肥力,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粒记载粑田的作用:“凡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然后施耙,则土质匀碎,而其中膏脉释也。”3 0 1 0-汉语大词典解释“膏脉”为“肥沃的壤”4 1 1 6 3。在经历了“三耕”以后,方才开展“耙田”,将土质均匀捣碎,释放土壤活力,提升土质肥力。此外,据耕田和秒田所言,稻田在耙过之后还需再秒一遍,秒田的目的是进一步摊匀土壤。那么,犁地、秒田的农具具体长什么样图3耕田5526图2下雍 5 5 2 6这一时期从北方大量流入江南地

33、区394157李伯重认为,自明代以后,河泥与绿肥、粪肥、饼肥并称为江南雍田的四种最主要肥料4 0 1 3 2图4秒田 5 5 2 6呢?竹枝词中并未交代。元王祯农书农桑图谱集载:“秒,疏通田泥器也。高可三尺许,广可四尺,上有横柄,下有列齿。其齿比耙齿倍尝且密。人以两手按之,前用畜力挽行。耕粑而后用此,泥壤始熟矣。”3 5 4 3 5 秒田要使用“秒”这种农具,秒齿比粑齿更加细密,借用耕牛的畜力来疏通泥田。“秒田”的阶段是在“耕田”“耙田”后进行的,结合“耕田图”与“秒田”图(图4)来看:图中男子均在水田中劳作,左手扶住农具,右手挥鞭赶牛。所不同的是将图3 中的犁具与图4 的秒具进行了替换。农具

34、的更换替代,表明了劳作阶段的不同,极大地还原了吴地农民耕田、秒田的实际劳动场景。“耕一粑一秒”技术是南方水田耕作的一套平整土地模式。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农事营治载:“南方水田,转毕则耙,耙毕则秒,故不用劳。”4 2 1 9 段志华认为:“北方的整地技术在齐民要术中已有耕后即耙,耙后又继之以栽的耕一耙一碎土保技术,移用于南方水田,乃转变为耕一耙一秒 的平田匀水技术,即使土块疏碎,田水深浅一致。”4 3 1 3 0 可见,耕田和秒田及“耕田”图和“秒田”图中所体现的“耕一耙一秒”整地模式,是典型的吴地水田稻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炙箔。如,炙箔:“蚕性从来最怕寒,筐筐煨靠火盆边。一心只要蚕和暖,囊里何曾

35、惜炭钱。5 1 5 3 1 炙箔 图(图5)刻画了吴地女子养蚕、喂蚕的情景。图中有三位女子和一个孩童,孩童伏案瞌睡,左侧女子在盆边观察,中间女子在24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 2.卷蚕箔前查探,右侧女子手持盆站在一侧,妇女劳作的场景栩棚如生。“炙箔”是古代的一种丝绸技术,是指在天冷时烧火给蚕加温,以避免其冻死。从“炙箔”图可以看出,明代在养蚕技术上采用方格簇,将蚕簇做成方格,使每格大小均等,蚕做茧时就只能占用一格的空间,所有的茧子就基图5炙箔5531楼炙箔诗载:“峨峨熱薪炭,重重下帘幕。初出虫结网,逮若雪满箔。老翁不胜勤,候火珠汗落。得闲儿女子,困卧呼不觉。”7 1 3 9 由

36、于家蚕生来惧寒,需要养蚕人煨火助暖。楼诗中提及燃炭炙箔,但未提及煨火的方式,邝诗中明确了是用“火盆”给蚕取暖。北魏贾思齐民要术较早记载了“炙箔”法:在上簇时,簇下“微生炭(火)以暖之,得暖则作(茧)速速”4 4 4 4 1“。但贾氏没有具体说明当时用何种工具煨火加温。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结茧明确记载当时用火盆为蚕室煨火:“蚕恋火意,实时造茧,不复缘走。茧绪即成,即每盆加火(炭)半斤,吐出丝来,随即干燥,所以经久不坏也。”4 5 1 4 5清高铨以吴兴地区湖州的栽桑养蚕方法写成吴兴蚕书,清汪日桢援引是书对“炙箔”法进行了描绘,湖蚕述擦火载:“一排火盆。火盆多寡,须视屋之大小,亦当酌量炭之大小。若

37、用江炭屑,或川炭屑,火虽旺却不生。盆宜垫高,令稍近棚,又宜密布。室大者二十盆,小者十八盆,火稍微即撇开面上之灰。使火长旺,如用近地之大炭。其火生,盆宜稀排。室大者十六,小者十四,离棚须稍远。昼夜在棚下照了一看,火力微旺,加减柴炭,一防火星飞爆,预为扑灭。”1 4 6 J53-54同样,清沈秉成蚕桑辑要蚕桑图说也载:“火盆火图7火盆图 4 9 2 5 6图6火盆式 4 8 1 3 7本上大小相仿,提高了茧体质量,还有使蚕茧保持清洁,防止污染的作用。“炙箔”就是在蚕上簇后,用炭火烘,也就是“出口干”的办法,从而提高蚕丝质量。可见,诗中提到“筐筐煨靠火盆边”的“火盆”是在蚕上簇后,盛放炭火烘烤蚕茧的

38、。图:称连下蚁图63100盆有大小两种,用黄砂盆盛炭火,凡山棚之下熏灼蚕身。及丝时烘煸丝。丝。”4 7 1 3 7 清方大湿桑蚕提要蚕事亦提到:“火盆有大小两种。结茧时山棚之下熏灼蚕身用大火盆,丝时车轴之后烘炙淫丝用小火盆。”4 8 1 2 5 6“炙炙箔”法在清代得到了改进,按照场地的大小选择火盆数量和大小;火盆中燃放的原料也增加到“江炭屑”“川炭屑”,甚至火盆材质也选择了“黄砂盆”之类的非金属盆。但是,烘干蚕丝使之快速出丝,提升丝质量的“炙箔”法初衷并无多少变化。综上所述,邝改编楼旧制耕织图并非出于偶然,而是根据明代中后期吴地生产活动的实际状况作出的适时调整。农务女红图与农事竹枝词结合的编

39、排方式,既符合吴地农业生产活动现状,又能为吴地农民的耕织活动提供生产经验和操作指南,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劝课农桑的效果。三、吴地风俗:拉近吴地读者群的适俗之作自明代中后期以来,民间文人关注现实、贴近生活,以民间视角记录历史、反映生活,他们“基于一种朴素的人文精神,尊重平民阶层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要,从民间社会中提炼人生价值尺度和道德模式,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也真正做到了为市民写心,为俗众立传的25闫艳,闫凯便民图基农事竹枝馆吴地耕桑文化景观探微第3 期这一文学走向大众的使命”6112邝播有意识地将吴地的风俗融人竹枝词之中,积极迎合吴地农民的文化心理,从而达到“因俗而治”。吴地农民在长期的

40、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集地域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唱山歌”“祀蚕神”与“桃柳汤”等风俗,兹论述如下:(一)唱山歌如,牵:“大小人家尽有收,盘工做来弗停留。山歌唱起齐声和,快活方知在后头。”5 1 5 2 7牵碧,指使用碧给稻谷去壳的过程。该篇描绘了吴地农民农事劳作时歌唱山歌的场景。上句“大小人家尽有收,盘工做来弗停留”,描述了粮食丰收之后,吴地农民米的场景。“盘工”,指通过人力或畜力牵引使盘转动米。“山歌唱起齐声和,快活方知在后头”一句则展现出了吴地农民秋收春米过程中,齐声唱和山歌的场景。一般而言,地域个性容易受到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的综合影响。吴人在劳作时很早就有唱山歌的风俗,据顾颉刚吴歌小史载

41、:“山歌,榜人(即舟子)所歌,吴(苏州一带)人多能之,即所谓水调也。”4 9 3 2 宋文莹湘山野录梁太祖封钱为吴越王载:“(吴越王钱谬)曾高揭吴喉唱山歌以见意,词日:你辈见侬底欢喜,别是一般滋味子,永在我依心子里。”5 0 1 3 6 明明叶盛水东日记山歌载:“吴人耕作或舟行之劳,多讴歌以自遣,名唱山歌”。”5 1 3 9 明陆容园杂记载:“吴中乡村唱山歌,大率多道男女情致而已。”5 2 1 1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苏州语言:“吴郡人口吻尤優薄,歌谣对偶不绝于时。”5 3 6 可见,吴地山歌以抒发情志、排遣情绪为主,内容涉及男女情致、劳动耕作、旅途舟行等多个场景,用词较为“優薄”,常有山歌对唱

42、的形式。明冯梦龙在忠实记录吴歌演唱原始形态和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搜集整理了明代万历年间苏州一带的民间歌谣,编纂成山歌挂枝儿两部民歌专辑,成为当时俗文学作品的代表。挂枝儿多表现市民阶层生活,以情爱题材居多;山歌则是真实反映农村乡野民众生活。如,挂枝儿牵挂载:“我好似水底鱼随波游戏,你好似钓鱼人巧弄心机。牵挂在心头也,放又放不下你。”5 4 8 5 哥歌词中把男女相恋时那种复杂难言的情感比作钓鱼人和鱼儿的关系,非常贴切。山歌烧香娘娘载:“春二三月暖洋洋,姐儿打扮去烧香。乡下人一味老实,城里人十分介轻狂。”5 5 5 8 歌歌词中可以看到,道教信仰已经成为当时普遍的民间信仰,以一个进城去烧香的乡下女子

43、的视角,对路上行人作了品评。在她眼里,乡下人老实,城里人猬狂,这种心理波动对于一个很少进城的乡下女子而言,显然十分真实。这些民歌作品突破了“吴声歌曲”五言四句的传统格律,开始有了叙事的雏形,特别适合市民的审美品位,因而当时“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5 3 6 4 7吴地是南方重要的稻作区,当地农民大多从事水田劳作,从春耕播种到秋收上仓,一年四季极为辛苦,为缓解繁重的劳动压力,协调身体节奏,农民们通过吟唱山歌提高劳动效率。正如牵篇后两句中所描述的,吴地农民齐声唱和山歌的风俗,无疑是他们农课之间的娱乐消遣,体现出普通民众在辛苦劳作中仍然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二)祀

44、蚕神如,祀谢:“新丝得谢蚕神,福物堆盘酒满。老小一家齐下拜,纸钱便把火来焚。”5 5 3 2可见,祭祀蚕神也是吴地风俗,常常是在蚕丝成之后进行的。吴地蚕民以福物、美酒作为祭品,感谢蚕神护佑,庆贺丝成功,这也意味着育蚕活动正式结束。祀谢篇体现出的蚕神信仰,是吴地人民长此以来蚕桑生产活动形成的文化习俗。农历三、四月为吴地集中养蚕的月份,俗称蚕月。在此期间,吴地蚕民有多种祭祀蚕神的活动,如叠鼓、焚香、歌舞等。据清袁景澜吴中岁华纪丽四月祈蚕载:“吴郡西山及太湖诸山村民比户壶豆肉,争向神祠叠鼓祈蚕。巫讴杂进,杯占年,小姑香默祝,童子舞柘跳跟,笑语喧哗,日斜人散。”5 6 1 4 2 道通过祭祀的方式,吴

45、地蚕民将内心情感传达给神明,祈求能够一直得到蚕神的庇护,保佑今后蚕事活动一帆风顺。祀蚕神的活动贯穿于育蚕的各个环节。据清程岱西吴蚕略赛神载:“蚕出火后始祭神,大眠上山,回山丝,皆祭之。”5 7 1 0 0 叶除成新丝,家蚕出火、大眠、上山也须祭祀蚕神。吴地举办祀蚕神活动,甚至形成了一股潮流。26第5 2 卷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邝妥善处理了吴地农民、农事与风俗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劝诚农民要勤于务本,不违农时,才能过上“大小人家尽有收”“福物堆盘酒满”的理想生活;另一方面巧妙地将“唱山歌”和“祀蚕神”的风俗融人农事竹枝词,再现吴地耕织劳动与风俗,与吴地农民的文化心理产生共鸣,实现因俗

46、而治、化民成俗、因势利导的治理效果。(三)桃柳汤下蚕是蚕桑生产的第一道程序,吴地下蚕的时间是在清明前后。如,下蚕载:“浴罢清明桃柳汤,蚕乌落纸细芒芒。阿婆把秤秤多少,谷数今年食几筐。”由于蚕是一种极其敏感脆弱的生物,在孵化蚕卵到成虫养护四十多天的时间里,蚕体变化极快,养蚕人要配合蚕体生长,全程密切观察和照顾看护。在下蚕之前,通常有浴种、暖子等过程,这是古人提高蚕种(卵)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将“浴蚕”作为一种神圣的图腾崇拜,后来随着科学选种意识的萌芽,历代蚕农在“浴蚕”的时间和方式等方面均进行了不懈的实践探索。从“由最初的河水(周家台出土战国秦简中记载的用淘米水的方法没有延续下

47、来),到南宋时改用朱砂温水,到金元时期用深井甜水,元代用雪水、药草木所熬之水,明代则用天露、石灰水、盐卤水,清人用温水、石灰水、芳草花卉水等 5 8 1 4 3-1 4然而各地习俗经验并不相同,从下蚕诗中可以看出,明代吴地下蚕前在清明时用“桃柳汤”浴种的风俗,也是建立在元代以来“药草木所熬之水”基础之上的一种浴蚕卫生方法。“桃柳汤”早期是作为道教的药方出现在文献中。宋代民间流行用“桃柳汤”治疗疟疾和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通常使用饮用和沐浴两种方式。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唐薛幽栖玄微集载:“预研朱砂雄黄细末,五月五日水调,用槐纸五斤,如小钱大,写天地日月星五字,捻作五圆,桃柳汤吞下,大治疾。汉三十代天

48、师虚静先生秘法。”5 9 2 3 1 朱宋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载:“桃柳汤一切诸痞,服诸药后皆可用此法也。右以桃柳枝各一握并到用水两大腕煎数沸,通手浴儿甚佳,浴毕用一青衣益之,痞虫自出。出。”6 0 1 卷1 2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也提到桃柳汤治疗小儿“五痞”:“治小儿五痞出虫。熊胆、朱砂、麝香、蛇胆、炒、瓜蒂各半两。右件药为极细末人研了,药令匀,用疆猪胆汁和丸如豆大,先用桃柳汤浴儿了,用粥饮下三丸,以青衣盖,当有虫出也。”6 1 9 3疾和痞均属寄生虫性疾病或慢性传染病,明代吴地人认识到这个药方的杀菌功用,积极吸收其对人体疾病的治疗经验,将其用作浴蚕,无疑是蚕业生产中的一种进步认识,通过桃柳汤杀

49、菌消毒,可以保证蚕种更加健康卫生,有利于顺利出蚕。清杨灿风广义初蚕下蚁法明确提到:“凡各省养蚕,下蚁之时不同:自秋分之日,日行南道,极南而返,故冬至之日,日复北行,所以温和之气,自南而渐及于北。广东立春,广东北极出地平二十三度半,在北道之内,故先暖。四川惊蛰,北极出地平二十九度半,故次暖于广东。江浙清明,浙江出地平三十度,江南出地平三十二度半,又次暖于四川者。今人不知其时,往往在清明日便暖蚕种,及其蚁出,桑叶未生,每饲以榆叶,不知蚕小受饥,终不能成丝。凡养蚕者,须在清明日取出瓮中所收蚕连,按上法用叶花水浴过,迁于无风温室中间悬挂”6 2 9 7,并配有一幅插图,如图8 所示。图中有称连下蚁图诗

50、:“清明浴罢桃柳汤,谷雨蚕出细如芒。阿婆把称定分两,量叶下蚁养几筐。”6 3 1 0 控按,下蚁即下蚕,蚁即蚕蚁。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其与农桑门中收录的下蚕几乎没有区别,只是个别语词有所变化。第一句将“浴罢清明桃柳汤”变成了“清明浴罢桃柳汤”,更强调了清明浴蚕的时间节点。由此可见,清明时节用“桃柳汤”浴蚕种的习俗已经深人人心,成为吴地重要的养蚕习俗。虽然缺乏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指导,当时的蚕种处理方式与方法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浴蚕”依然是先辈们遗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四、教化人伦:温和勤勉的江南民风为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明朝建立之初采取了诸如释放奴婢、限制僧人为僧、鼓励垦荒、推广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