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曹顺庆对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贡献——以《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为中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0025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顺庆对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贡献——以《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为中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曹顺庆对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贡献——以《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为中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曹顺庆对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贡献——以《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为中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第期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N o 年月J o u r n a l o f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o fA r t sa n dS c i e n c e(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J u l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李伟昉(),男,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研究.曹顺庆对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贡献 以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 为中心李 伟 昉(河南大学 莎士比亚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摘要】著名学者曹顺庆围绕比较文学学

2、科理论建设,尤其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理论体系建设问题,推出了一系列自成一体的有影响的论著,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学术建树,奠定了他在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代表性论文成果之一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首次对中国学派“跨文化研究”理论特征及其基本方法进行了完整系统的理论阐述,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创建过程中形成的代表性理论文献,对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重温此文的贡献,对于我们当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与国际传播,无疑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启示.【关键词】曹顺庆;学派倡导者;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理论贡献【中图分类号】I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3、号】()C a oS h u n q i n gsT h e o r e t i c a lC o n t r i b u t i o nt o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o fC h i n e s eS c h o o l o fC o m p a r a t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 F o c u s i n go nAP r e l i m i n a r yS t u d yo nB a s i cT h e o r e t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M e t h o d o

4、l o g yS y s t e mo fC h i n e s eS c h o o l o fC o mp a r a t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L IW e i f a n g(C e n t e r f o rS h a k e s p e a r ea n dC r o s s c u l t u r a lS t u d i e s,H e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K a i f e n g ,H e n a n,C h i n a)A b s t r a c t:C a oS h u n q i n g,a f a m o u

5、ss c h o l a r,h a sp u b l i s h e das e r i e so fu n i q u ea n di n f l u e n t i a lw o r k so n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c o m p a r a t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e s p e c i a l l y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s y s t e mo ft h eC h i n e

6、 s es c h o o l H eh a sm a d e r e m a r k a b l e a c a d e m i c a c h i e v e m e n t s a n de s t a b l i s h e dh i s i m p o r t a n t p o s i t i o n i n t h e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 c o m p a r a t i v e l i t e r a t u r e i nt h en e we r a O n eo fh i s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p

7、a p e r s,AP r e l i m i n a r yS t u d yo nB a s i cT h e o r e t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M e t h o d o l o g yS y s t e mo fC h i n e s eS c h o o l o fC o mp a r a t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i s r e g a r d e da s t h e f i r s t c o m p l e t e a n ds y s t e m a t i c e l a b o

8、 r a t i o no f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b a s i cm e t h o d so f c r o s s c u l t u r a l s t u d i e s a d v o c a t e db y t h eC h i n e s e s c h o o l A s a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t h e o r e t i c a l d o c u m e n t f o r m e dd u r i n g t h e f o

9、u n d i n go f t h eC h i n e s e s c h o o l o f c o m p a r a t i v e l i t e r a t u r e,i t h a s i m p o r t a n tg u i d i n gs i g n i f i c a n c e f o rt h e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o fE a s t e r na n d W e s t e r n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 i n gt h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o ft

10、 h i sp a p e r i ss t i l l o fg r e a tv a l u e f o ro u r c u r r e n t c r o s s c u l t u r a l c o m p a r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C a oS h u n q i n g;s c h o o l a d v o c a t e;AP r e l i m i n a r yS t u d yo nB a s i

11、 cT h e o r e t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M e t h o d o l o g yS y s t e mo fC h i n e s eS c h o o l o fC o mp a r a t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t h e o r e t i c a l c o n t r i b u t i o n自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复兴伊始,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就开始成为众多中国学者的共同心声.如果在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上,首推一位倡导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创建最力的学者,无疑应该是

12、著名学者曹顺庆先生.近四十年来,他紧紧围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尤其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理论体系建设问题,推出了一系列自成一体的有影响的论著,特别是在国外著名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专著 比较文学变异学,把中国比较文学创新理论话语首次传播到西方主流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讨推向了一个更高更具创新性的阶段.这些卓有成效的学术建树,奠定了他在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中,作为他的代表性论文成果之一的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成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创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具有标志性意义.年过去了,我们不妨再来重温一下此文的贡献,对于我们当下的跨文化

13、比较研究与国际传播,无疑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启示.曹顺庆先生之所以执着地致力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理论建设,就是痛感中国学术界长期深受西方理论话语的影响,导致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没有一套自己的文论话语,一套自己特有的表达、沟通、解读的学术规则”而处于失语状态,“患上了严重的失语症”.这种“失语症”,也是一种“严重的文化病态”.要从根本上彻底纠正离开西方理论话语就几乎无法说话的被动状况,就必须逐步摆脱西方的话语规则,努力建立自己民族的学术话语,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国际学术界真正发出自己的声音.由此可以看出,曹顺庆先生之所以提出并致力于中国学派创建的基础是对“失语症”现象的不满,也是他思考、规划比较文学中

14、国学派的逻辑前提与必然.那么,学派的意义何在呢?学派“是在同一个学科中由于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学术理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的学术派别.一个学派,就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学术共同体”.“只有稳定的学术共同体,才能把某种学说、某种理论、某种学术思想推向一定的理论高度,创造具有相对完整并付诸实践的、能够经得起经验的一种理论体系.单个人是没有力量完成这些的.”中国学者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其实就是在打造、促成一个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因为“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学术创新能力和文化自觉程度,体现了中国学者为世界学术作出贡献的远大志向”.因此,建立学派不是在学术界拉帮结派,更不是基于某种私利建立一个自我封闭、唯

15、我独尊的小团体.学派的意义在于对中国乃至世界学术发展的有力推动.有学派就有争鸣,学术争鸣是灌注学术生命活力的推进器.这从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的争鸣史实,也可以探知其中的规律.因此,年注定是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年份,也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理论构建出现重要突破的关键年.曹顺庆在当年第期 中国比较文学 杂志发表的长篇论文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是在总结中国比较文学大量研究实践经验、融汇了中外学者基本共识的基础上的集大成之作,被认为是“中国学派”的宣言书.该文首次对中国学派的“跨文化研究”理论特征和五种基本方法进行了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阐述,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创建过程中

16、形成的代表性理论文献,对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以百分之二十的篇幅讲跨文化理论特征,近百分之八十的篇幅阐析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及其内涵.可见其方法之重要,它是实现跨文化研究任务的具体途径,体现着中国学派跨文化研究的诉求.构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需要清晰阐明其自身的理论特征,而且需要从根本上界定区别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不同之处.曹顺庆先生认为,跨文化研究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学派的基本理论特征,乃是因为无论法国学派还是美国学派都同属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之树所生长起来的欧洲文化圈”,它们之间“没有面临跨越巨大文化差异的挑战”,也“从未碰到过类似中国人所面对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巨大冲突”.

17、因此,“这种跨越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与同属于西方文化圈内的比较文学研究,有着完全不同的关注焦点,那就是把文化的差异推上了前台,担任了主要角色”.在这一状况下,中国比较文学的使命就突出体现在“跨越”和“沟通”上.如果说法国学派跨越了国家界线的第一堵墙,建立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影响关系,美国学派跨越了学科界线的第二堵墙,沟通了无事实联系国家间的平行关系,那么中国则面临着第三堵墙,即东西方异质文化这堵墙.“正在崛起的中国学派必将跨越东西方异质文化这堵巨大的墙,必将穿透这数千年文化凝成的厚厚屏障,沟通东西方文学,重构世界文学观念.”总之,跨越中西异质文化“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生命泉源,立身之本,优势之

18、所在;是中国学派区别于法、美学派的最基本的理论和学术特征.中国学派的所有方法论都与这个基本理论特征密切相关,或 者 说 是 这 个 基 本 理 论 特 征 具 体 化 或 延伸”.此后,曹顺庆先生撰文把中国比较文学倡导的“跨越异质文化”的研究视为正在形成的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第三阶段,以区别于法国学派推崇“影响研究”的第一阶段和美国学派倡导“平行研究”的第二阶段.年他又发表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不仅对中国学派的特征作了进一步阐发,而且明确把以“跨文化研究”为特点的中国比较文学阶段正式命名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第三个发展阶段.他认为,提出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不是对此前学科理论的否定,而是在

19、其理论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和延伸.这个阶段不同于此前“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两个阶段的最关键之处,“就在于对东西方文化异质性的强调”.前两个阶段“都忽略了或有意遮蔽了东西方文化的异质性,因而形成了长时期的东西方文化和文论的隔膜,造成了东方文论异质性的丧失,比较文学研究无法真正具有世界性”.而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所代表的第三个阶段,“可以使比较文学研究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人为制造的一个个圈子中超脱出来,使之成为真正具有世界性眼光与胸怀的学术研究”.为消除歧义和误解,进一步强调“跨文化”是“跨越东西方异质文化”,曹顺庆先生把“跨文化研究”又调整命名为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曹顺庆先生提出,以“跨文化研究

20、”为基本理论特征的中国学派,形成了五大基本方法,即“阐发法”“异同比较法”“寻根法”“对话法”和“建构法”.他将这五大基本方法形象地比喻为构筑中国学派“跨文化研究”理论大厦的五根支柱.这五大基本方法彼此联系,相互支撑,统一在“跨文化研究”的特征下发挥作用.他分别对这五大基本方法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解读.他十分看重阐发法,将其视为中国学派“跨文化研究”理论大厦的第一根支柱.他认为,阐发法虽然是由台湾学者提出,但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早已出现在诸如王国维、吴宓、朱光潜等中国学者的学术实践之中,在中国比较文学中确实占有一定的地位.而且,针对台湾学者所提出的西化倾向明显的单向阐发法的不足,大陆学者基于民族文化

21、立场提出“双向阐发”加以补充丰富,相信“随着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阐发法 必将获得更进一步的完善”.他意识到,阐发法虽然没有直接显示比较,却因“跨文化”(跨中西异质文化)而产生了比较的效果,并成为中国学派独树一帜的比较文学方法论.他强调,阐发法“是在中西文化发展不平衡,中西文化交流与对话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学者着眼于西方文论,在相对被动的文化境遇中引进外国文论以阐发本国文学作品的一种结果,一种策略和方法”.之后,曹顺庆先生又撰文补充指出,阐发法之所以能具有比较文学的效果,关键“在于 文化,在于中西之间存在着的巨大的文化背景差异.当以一种文学理论来阐释另一文化背景迥异的文学作品时,这种跨文化

22、的阐释就在这文化背景的鲜明差异之中产生了类似比较文学的效果;尤其当阐释者怀有一种对西方理论加以 调整 加以 考验 和 修正 之目的时,这种基于文化差异的比较意识就更为鲜明和强烈”.因此,正是中国与西方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成为中国比较文学阐发法生成的深厚基础.“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真正抓住 中国学派 的灵魂所在.”可见,跨越异质文化决定着五种方法的走向,而阐发必然是从自身学术立场开始,既独立发挥作用,又通过后面四种方法呈现自身的功能.异同比较法是中国学派第二种方法.这一方法的重要特征即“立足于中国文学,以我为主地主动出击,主动将中国文学通过比较的方法推向世界”.所以它在跨文化异同平等比

23、较辨析中更关注“异”,这是区别于在同一个文明系统内进行平行比较的美国学派的重要特征.强调差异不仅是为了沟通,而且是为了互相补充,取长补短.作者延续了他在 中西比较诗学 中的观点:“相同之处愈多,亲合力愈强;相异之处愈鲜明,互补的价值愈重大.”第三种方法是寻根法,强调对不同文学背后文化差异的深层文化根源的探究,以避免浅层次的比附式研究.寻根的意义在于不能忘记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不仅是为了纠正西方人的偏见和曲解,更是为了在比较中加深对自身文化的深入认知,在借鉴中发展自己.作为第四种方法的对话法,较之异同法和寻根法,更为注重沟通.首先要力图找到“一种双方都能接受而又能互相解读的话语.这种话语既非西方话

24、语,亦非 本土 话语”.例如“从一些文学及文论的基本问题入手,以讨论基本问题作为对话的中介,就可以用不同的话语展开中西诗学的对话了.这样,可以不必强求对话双方采用同一话语,两种不同的话语同样可以讨论相同的问题”.其次,这种对话强调平等性,反对先入之见,反对文化的傲慢与偏见.而作为第五种方法的建构法,旨在通过“东西方跨文化的文学与文论的互相阐释,异同对比,文化寻根与互相对话的一步步深入”后,“最终导致一个重新建构世界文学观念的设想”.换言之,重新建构一种广采博纳、融通东西方文论长处的理想的世界文学观念.这种观念体现的是打破西方文论独霸天下格局的平等互惠的理想状态.这种构建可以借“理论架构法”“附

25、录法”“归类法”“融汇法”等具体途径进行有益的探索.正是由于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所进行的首次系统构建和详尽论述,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 一文立即在比较文学界产生了强烈反响.刘介民认为该文“最能代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特征”.代迅认为,该文的发表“表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已经开始站稳了脚跟,取得了理论上的制高点”.刘献彪也指出:这篇文章是“比较文学在中国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宣告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走向成熟”,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钱林森也强调该文“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基本理论结构和特征作如此清晰的总体框架勾勒,这在以往的讨论中还未见过”“确实是迄

26、今为止这一话题表述得最为完整、系统、最为深刻的一次”“尤令人耳目一新”.为此,他特别阐发三点.第一,中西比较文学研究就是“一种跨文化研究”“就是跨越东西方文化壁垒,追寻中国精神、中国灵魂”.第二,双向阐发法等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论,虽不能说是中国学者所特有的专用方法,却也“体现出中国学派所吁求的 他山之石 与 此山之石 所并用的特征”.第三,“跨文化研究是文化转型期整个比较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新阶段.”台湾著名比较文学学者古添洪也指出,曹文“体大思精,可谓已综合了台湾与大陆两地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策略与指归,实可作为 中国学派 在大陆再出发与实践的蓝图”.上述评论共同指出了曹顺庆

27、这篇长文在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过程中的理论贡献,以及在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今天重温此文,我们仍然强烈感受到它的学术冲击力,感受到它的学术视野开阔,问题意识突出,感受到它方法探讨之深入细腻,力透纸背,尤其感受到它对中国比较文学的性质、原则、精神与方向的敏锐而准确的把握和阐释.跨文化研究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基本特征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而成为共识.作为支撑跨文化研究大厦第一根支柱的阐发法,学界对其虽然仍有分歧意见,但它实际上却又一直被广泛运用于比较文学研究的实践中,不可或缺.更为重要的是,曹顺庆先生总结出来的阐发、异同比较、寻根、对话和建构等五大方法,都是在跨异质文化旗帜

28、下发挥作用的,首先都需要明确比较者阐发的立场与思维的方向,引导比较者在知道“我是谁”的前提下由自身走向他者,而不是由他者出发来界定甚至规定自己,没有自身的自觉,一切都没有意义.“本土文化立场是我们思考的起点与终点.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立场是触发思想的源泉和根本,而思考是源于外在触发物的碰撞而作用于内在需要的结果.思考只有根植 于 自 身 文 化 传 统 时,才 会 有 深 度 和 意义.”其次,在比较和寻根的广阔与纵深视域中更加自觉清醒地思考、确认自己的差异、特点是“从哪里来”的,其价值蕴含是什么,这些价值蕴含的当代意义是什么,今天与昨天、未来与当下有着怎样必然的逻辑关联等等,从而让我们更为客观

29、、全面、深入、理性地审视自己,唤起并树立起我们对自身历史与文化的自觉自信.第三,寻求平等对话,求同存异,既不崇洋媚外,又不夜郎自大,保持健康心态,尊重文化多样性,追求互补,和谐共生,文明发展.所有这些努力所体现的原则、彰显的精神与揭示的方向,都是为了构建平等对话、相互包容、多样互补、开放和谐的新型世界文学文论理念.值得一提的是,曹顺庆先生从关注差异到强调异质性和变异性的研究思路,从整体上反映了他在两大不同性质根本问题方面的探寻.第一,异质性不同于一般的差异性,异质性更为强调那种本质上的差异、结构上的根本差异,这就划出了大文化和小文化之分、同质性和异质性之别.中国学者主要是从大文化之间的异质性层

30、面(即不同文明层面)来看待差异的程度与性质,例如法国和美国在小文化方面各有不同,但在大文化上却具有同质性,同属于古希腊罗马基督教传统的单一文明圈;而中国与欧美之间,则存在着中西两大文明圈本质不同的异质性.第二,提出变异性是强调接受影响后表现出的不同,体现的是创新性.这就要求研究者不仅注意影响带来的相似性的一面,而且更要重视影响后的变异所透露出来的独特的创新品质.这两大方面都昭示着比较文学中国学派鲜明地迥异于法国学派的“同源性”和美国学派的“类同性”特征.当然,提出跨文化平等对话与互补,是在西方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强势语境中展现出来的美好愿景,前方的路虽然还漫长曲折,充满危机挑战,西方中心论的霸凌遮

31、蔽了过去诸多的世界历史真相,又让许多谎言演变成了文化的傲慢与偏见,但是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比较和对话中去一步步恢复、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让更多的人逐渐了解、认知历史真相,积极构建真正的文明理性、文化多样、尊重差异、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因为如此,曹顺庆先生新近发表 文明书写与文明互鉴重写文明史 文明互鉴与西方文论话语的东方元素 等论文,倡导以文明史实为基础重新书写文明史,从根本上将西方学者文明史书写中不实的文明观加以匡正,恢复符合人类历史原貌的东西方文明互鉴史实,充分揭示被遮蔽的包括中国文明在内的东方文明对促成西方文明诞生的历史性贡献;同时,在重写文明史中构建中国自主话语知识体系.这一倡导

32、无疑再次体现了曹顺庆先生用心构建中国学派的高屋建瓴的大格局、大视野和大追求,有力彰显了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希望在国际比较文学界真正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的强烈的共同心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笔者曾撰文指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自身发展的产物,也是比较文学学科意识不断走向自觉、成熟的体现,更是基于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然结果.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与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发展和进步就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和进步.”曹顺庆先生作为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中坚力量的代表人物,与其他同道一起,身体力行,殚精竭虑,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宽阔胸怀和创新勇气驰骋在中国及国际比较

33、文学的舞台上,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而义无反顾,耕耘奉献.【参考文献】S HUNQ I N GC AO T h eV a r i a t i o nT h e o r yo fC o m p a r a t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M B e r l i n:S p r i n g e r V e r l a g,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刘泽华,李振宏学派学术个性中国史观:关于“王权主义学派”问题的对话J南国学术,():李伟昉文化自信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建J中国社会科学,():孟昭毅中国当代比较文学三

34、十年 寻找文学性原点J广东社会科学,():曹顺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J中国比较文学,():曹顺庆“泛文化”:危机与歧途“跨文化”:转机与坦途 再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J中外文化与文论,():曹顺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J中国比较文学,():曹顺庆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J中国比较文学,():曹顺庆阐发法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J中国比较文学,():曹顺 庆中 西 比 较 诗 学 M北 京:北 京 出 版 社,:刘介民“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源头J中外文化与文论,():代迅世纪回眸:中国学派的由来和发展J中外文化与文论,():刘献彪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与比较文学跨世纪发展J中外文化与文论,():钱林森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与跨文化研究J中外文化与文论,():古添洪中国学派与台湾比较文学界的当前走向C/黄维樑,曹顺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垦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李伟昉论林纾对莎士比亚的接受及其文化意义J文学评论,():曹顺庆,刘诗诗重写文明史J四川 大 学学 报,():,曹顺庆文明互鉴与西方文论话语的东方元素J文学评论,():责任编辑:王作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