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分子化学习题-浙江大学.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519856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PDF 页数:52 大小:2.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分子化学习题-浙江大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分子化学习题-浙江大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分子化学习题-浙江大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高分子化学习题-浙江大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高分子化学习题-浙江大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选择与填空1、对于可逆平衡缩聚反应,在生产工艺上,到反应后期往往要在(1)下进行,(a、常压,b、高真空,c、加压)目的是为了(2、3)02、动力学链长v的定义是(4),可用下式表示(5);聚合度可定义为(6)o与v的关系,当无链转移偶合终止时,v和的关系是为(7),歧化终止时v和的关系是(8)。3、苯乙烯(S t)的pKd=4042,甲基丙烯酸甲酯(MMA)pKd=24,如果以KNH2为引发剂进 行(9)聚合,制备S t-MMA嵌段共聚物应先引发(10),再引发(11)。KNH2的引发机理(12),如以金属K作引发剂则其引发机理是(13)。4、Ziegler-Natta引发剂的主引发剂是(1

2、4),共引发剂是(15),要得到全同立构的聚丙烯 应选用(16),(a、TiC14+Al(C2H3)3,b、a-TiC13+Al(C2H5)3,C、a-TiC13+Al(C2H5)2Cl),全同聚丙烯的反应机理为(17)。5、已知单体 1(Ml)和单体 2(M2)的 Ql=2.39,el=-1.05,Q2=0.60,e2=1.20,比较两单 体的共辗稳定性是(18)大于(19)。从电子效应看,Ml是具有(20)取代基的单体,M2 是具有(21)取代基的单体。比较两单体的活性(22)大于(23)。当两单体均聚时的kp 是(24)大于(25)。6、阳离子聚合的反应温度一般都(26),这是因为(27

3、、28)。7、苯酚和甲醛进行缩聚反应,苯酚的官能度f=(29),甲醛的官能度f=?0)。当酚:醛=5:6(摩尔比)时,平均官能度=(31),在碱催化下随反应进行将(32),(a、发生凝胶 化;b、不会凝胶化)。如有凝胶化,贝iP c=(33)。当酚:醛=7:6(摩尔比),则=(34),以酸作催化剂,反应进行过程中体系(35)。(a、出现凝胶化;b、不出现凝胶化)8、聚乙烯醇的制备步骤是:在甲醇中进行(36)的溶液聚合,(37)。形成聚乙烯醇的 反应称为(38)。9、等摩尔的二元醇和二元酸在一定温度下,于封管中进行均相聚合,已知该温度下的平衡 常数为4,在此条件下的最大反应程度P=(39),最大

4、聚合度=(40)o10、聚合过程中产生诱导期的原因是(41)。体系内有杂质存在;引发剂尚未分解;单体耗尽。11、本体聚合往往采用分段聚合的工艺,目的是(42)。提高转化率;解决传热问题。12、丙烯月青-丙烯酸甲酯Q值分别是0.60和0.42,e值是1.20与0.60,而丙烯月青-a甲基苯 乙烯的Q值是0.60与0.9 8,e值是1.20与-1.27,这两对单体均能共聚的原因是(43)。Q 和e值相近的的单体或Q值相近而e值相差大的单体易共聚;这两对单体都是共辗单体。13、60下,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DCP D)的tl/2=lhr,LP O的tl/2=12.7hr,分 别用以引发聚合时,

5、如希望聚合速率差不多,则两者的用了用量应为(44)0两者用量一 样;DCP D用量应比LP O多;DCP D用量应比LP O少。14、温度对聚合反应的速率和分子量影响均较小,是因为(45)。聚合热小;引发剂分 解活化能低;反应是放热反应。15、本体聚合至一定转化率时会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这时体系中的自由基浓度和寿命将变得(46)。M.增加,工延长;M.增加,t缩短;M.减少,t延长。16、一对单体共聚时,rl=0.5,己=0.8,其共聚行为是(47)。理想共聚;交替共聚恒 比点共聚。17、某聚合体系用CS=19的链转移剂调节分子量,一次投料.则生成的聚合的分子量的变化 现象是(48)。聚合初期小

6、,聚合后期大;聚合初期大,聚合后期小;整个聚合过程 中一样大小。18、从聚合结构推测下列单体的聚合热G AH)的大小次序为(49)。CH2=CHC1CF2=CF2 CH2=CH-C6H5;CF2=CF2 CH2=CHC1 CH2=CH-C6H5;CH2=CH-C6H5 CH2=CHClCF2=CF2o19、偶氮二异丁睛的分子式是(50),英文代号是(51),分解反应式(52),DCP D的中文 名是(53),分解反应式是(54),分解活性是(55)比(56)大,它们在聚合反应中的作用 是(57)。20、聚合物是(58)的混合物,其分子量是一平均值,这种分子量的不均一性称做(59)。21、某一单

7、体的聚合动力学研究结果是R p8iQ7M,说明其反应机理为(60)。22、尼龙-810是由(61)和(62)缩聚而成的,“8”代表(63);“10”代表(64)。其反应 机理是(65)。23、60时苯乙烯(S t)的 kp=1761/mol.s,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 kp=367 1/mol.s,由 此表明:自由基的活性是(66)比(67)活泼,而单体的活性是(68)比(69)小。24、链转移剂是(70),在聚合过程中可起(71)作用,故又称(72)。常用的链转移剂有(73)。25、烷基乙烯基酸能进行(74)聚合,原因是(75),异戊二烯连锁聚合三种机理均可反应,这是由于(76)。26、

8、悬浮聚合中产物的颗粒形态、粒度与(77、78)有关。27、出现自动加速时,高转化率下聚合常数的变化趋势kp(79),kt(80)o28、竞聚率是指(81),它的大小取决于共聚单体的结构,即由(82、83、84)三个因素决 定。29、乳液聚合时常用的乳化剂是(85),悬浮聚合的分散剂有(86、87)O30、自由基聚合中,欲降低聚合物的分子量可选择(88)聚合温度,(89)引发剂浓度,添 加(90)等方法。31、癸二酸和己二胺进行缩聚,所得产物称尼龙(91),属(92)。(a、体型缩聚;b、线型 缩聚)。如果官能团浓度CO O H=NH2=2moi/I,另力H入CH3coO H O.O lmol/

9、L总体积为IL,则过量分率q=(93),摩尔系数r=(94),反应进行到P=0.9 9时一,得到产物的聚合度Xn=(95)032、聚合物的化学反应根据(96)的变化,可以分为(97、98、99)三类。33、配位聚合的引发剂有(100、101、102)。要得到全同立构的聚丙烯应选用(103)为催 化剂;加入第三组分的目的(104)o(a、TiC14+Al(C2H5)3;b、a-TiC13+Al(C2H5)3 c、a-TiC13+Al(C2H5)2Cl),全同聚丙烯的反应机理有(105)与(106)两种说法。34、维尼纶的生产过程是:(1)(107)(单体)的甲醇溶液聚合,将(108)的醇解得(1

10、09),将产物经(110)到一定程度后去纺丝织布即成。35、双酚A与光气反应产物称(111)树脂,该聚合方法是(112),要求原料配比(113)。最后加入叔丁基苯酚的作用是(114)o36、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以S nC14-H2O为引发体系在CH2C12中反应,其聚合机理是(115),产物称(116)o37、某一单体的聚合动力学研究结果得R p8l0.7,说明终止机理为(117)o38、某一对单体M1-M2的共聚物的组成曲线如图。若起始原料组成为,起始共聚物组成为,与的大小关系是(118),随共聚反应的进行,共聚物组成变化方向为(119)(标在图上),若使共聚物组成比较均一,必须补加(120

11、)。39、苯乙烯和丁二烯容易进行理想共聚,这是因为(121)040、苯乙烯和丙烯晴在60下进行共聚,rl=0.40,r2=0.04,其共聚合行为是(122),在(123)情况下,共聚物组成与转化率无关,此时的组成为(124)。41、若一对单体共聚时rll,r2lo则单体Ml的活性(125)单体M2的活性。所以两单 体均聚时Ml的增长速率常数一定比M2(126)042、某聚合体系的配方为:苯乙烯50份,水100份,K2s408 0.1份,Cl2H25so4Na 5份,该聚合方法是(127),C12H25S O 4Na起(128)。聚合反应的场所是在(129)内,用(130、131)办法可以同时提

12、高R p和Xn。43、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以S nC14-H2O为引发体系在CH2c12中反应其聚合机理是(132),产物称(133)O44、聚合物的降解反应有(134)等,降解方式有(135),(136)和(137)。45、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分子量随转化率变化规律是,随转化率提高,自由基聚合的分子量(138),逐步聚合分子量(139),阴离子聚合的分子量是(140)。改错题判别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写上“十”,错的写上“一”,同时写出正确答案。1、乳液聚合时速度快,分子量高,是因为聚合过程中产生凝胶效应使聚合速度加快,自由基 寿命延长,分子量也就增大。()2、以二元酸和二元胺反应制得聚酰胺,

13、由实验测得1/(1-P)2与时间T成线性关系,则说 明该反应为二级反应。()3、三氯乙醛的聚合上限温度Tc=12.5C,在体系中单体的摩尔分率是0.1。如果在-78C下 聚合,可以制得高分子量的聚合物。()4、采用配位聚合法或定向聚合法制备聚合物,得到的都是结构规整的聚合物。()5、在线型缩聚反应中,采用官能团等当量比时,往往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很高,所以在反 应中要加入单官能团物质或者采用原料非等摩尔比,来降低产物的分子量。()6、丙烯睛和偏二氯乙烯在60下共聚,rl=0.9 1,r2=0.37,聚合过程中随转化率的提高,F1和fl将随之不断减少。()7、以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制备环氧树酯时,在

14、反应过程中要不断地测定反应程度。以防在 聚合釜内发生凝胶化。()8、阳离子聚合经常采取溶液聚合法,反应体系粘度小,因此在聚合过程中不会出现自动加 速现象。()9、工业生产上用丁基锂引发丁二烯,在非极性溶剂中进行阴离子聚合,制备低顺式聚丁二 烯橡胶。()10、ABS树酯是由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进行共聚得到的三元共聚物。()11、以三氟化硼为主引发剂,水为共引发剂,可以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阳离子聚合。()12、尼龙一66生产中,先将己二胺和己二酸制成尼龙一66盐,使两官能团等摩尔比,这样 可达到控制聚合度的目的。()13、典型的乳液聚合,配方中使用的乳化剂用量要大于其临界胶束浓度。()

15、14、氯乙烯聚合机理为自由基聚合,在生产过程中常采用调节聚合温度和控制引发剂浓度的 方法,来达到控制分子量的目的。()15、用Ziegler-Natta催化剂制得的聚合物都是定向聚合物。()问答题1、分别用自由基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引发体系使苯乙烯(蛇)和甲基丙烯酸甲酯(附)共聚,起始单体配比(3)0=0.5,共聚物中E的实测值列于下表。相应的Ffi曲线如图所示。帆与卜必用不同机理时共聚物组成编号引发体系反应温度()F,(mol%)1光60 993BP 060514K(液氨中)-30 15热130516Na(液氨中)-30 99试回答以下问题:1)指出每种引发体系所对应的反应机理。2)指出图

16、中共聚曲线应属何共聚行为?3)估算图中共聚曲线的竞聚率?4)试从单体结构上分析共聚物组成变化。2、某一单体进行稀溶液聚合要求初期聚合速率对M,I的级数,R p-MxIy,求X=?Y=?o请设计实验(指变化条件),并说明所得实验数据如何处理以求得R p与M,I级数。3、说明在涤纶与尼龙一66生产中,分别采用什么工艺来控制产物分子量。4、以AIBN为引发剂来引发苯乙烯溶液聚合,如不改变聚合温度,同时初期生成的聚合物的分 子量又保持不变,如何改变单体和引发剂浓度的办法,使初期聚合速度提高1倍?5、苯乙烯Mi和醋酸乙烯酯岫两单体不易共聚,试从多方面说明原因。已知:ri=55,r2=0.02,Qi=l.

17、0,Qa=0.026,ei=-0.8,e2=-0.22o6、如果某一自由基聚合反应的链终止反应完全是偶合终止,估计在低转化率下所得的聚合物的 分子量的分布指数正书是多少?在下列情况下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情况会如何变化?1)加入正丁基硫醇作链转移剂;2)反应进行到高转化率;3)向聚合物发生链转移;4)存在自加速效应。7、采用阴、阳离子聚合时,控制聚合反应速度和聚合物分子量的主要方法是什么?8、何谓分子量的多散性?如何表示聚合物分子量的多分散性?9、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何种情况下会出现自动加速现象?产生自加速的原因及其抑制自加速 出现的方法?试从转化率的大小比较丙烯情、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时

18、出现自动加 速现象的不同,并分析原因。10、何谓竞聚率?其物理意义是什么?试从下列两组单体的竞聚率定性讨论这两组单体共聚合所生成的共聚物中,两单体单元的排列方式。苯乙烯(Mi)和氯乙烯(M2)共聚:r(=17,r2=0.02;氯乙烯(Ml和顺丁烯二酸租仇)共聚:r,=0.9,r2=0o11、与线型缩聚相比,体型缩聚有什么特点?12、本体聚合的工业生产分两个阶段,先与预聚合到一定转化率,再进入第二阶段聚合。试解 释采取上述步骤的原因。13、聚氯乙烯生产中如何控制产品的分子量?为什么?14、试解释在氯乙烯聚合过程中加入少量丁二烯,会使聚合速率下降的原因。计算题1、将1摩尔的1,4-丁二醇和1摩尔的

19、己二酸反应,计算:1)反应程度到多少可停止反应,就可得到分子量7000的聚酯?2)如果有0.5%摩尔的丁二醇脱水成了烯烧,如果还是要求产物分子量为7000,反应程度应该是多少?3)如果有0.5 mol%的丁二醇脱水成了烯烧,反应仍进行到的反应程度停止,这样所得的聚酯 的分子量是多少4)上述两情况下所得的产物的分子量能恒定吗?为什么?5)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平均官能度f,当量系数r及过量分率q各是多少?2、苯乙烯在60,用AIBN引发聚合,测得R p=O.255Xl()Tmol/l.sec,=2460,如不考虑 向单体链转移;试求:1)动力学链长V是多少?(偶合终止)2)引发速率R i等于多少?3)

20、AIBN 60下的 3/2=16.6 hr,f=0.8,理论上需要 AIBN(以 mol/1 表示)多少?3、用2.5mol邻苯二甲酸酎与Imol乙二醇、Imol丙三醇进行缩聚在反应过程中通过测定树酯熔 点、酸值和溶解性来控制反应,试用Carothers方程和Flory统计法计算凝胶点,并从理论计 算出现凝胶点时的酸值(酸值是指中和1g树酯中游离酸所需的KO H的mg数)。4、已知BP O在60的半衰期为48小时,甲基丙烯酸甲酯在60c下的kp2/kt=lX10 2L/moLS。如果起始投料量为每100ml溶液(惰性溶剂)中含20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O.lgBP O,试求:1)生成2g聚合物需要

21、多少时间?2)反应的起始聚合速度是多少?3)反应初期生成的聚合物的数均聚合度。(60下85%是岐化终止,15%是偶和终止,f=0.80)05、单体必和M2进行共聚,50时匕=4.4,口=0.12,计算并回答:1)如两单体极性相差不大,空间效应的影响也不显著,那么取代基的共物效应哪个大?并解释。2)开始生成的共聚物摩尔组成此和血各占50%,问起始单体组成是多少?3)画出共聚物组成示意曲线,判别共聚行为。6、用邻苯二甲酸、乙二醇与甘油制备醇酸树脂,三种单体的摩尔比分别为1:0.4:0.4,计算该 体系的平均官能度,随反应的进行会产生凝胶吗?如出现凝胶,分别以卡氏方程和统计法计算 凝胶点。7、醋酸乙

22、烯以AIBN为引发剂在60进行本体聚合,其动力学参数如下:kd=l.16X10 5/s,kp=3700 1/mol.s,kt=7.4X1071/mol.s,M=10.86mol/1,I=0.206X10-3 mol/1,CM=1.9 1X10 o试求:当偶合终止占动力学终止的90%时,所得聚醋酸乙烯的数均聚合物?8、已知丙烯酸甲酯一氯乙烯共聚时,n=4,r2=0.06,丁二烯一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时的n=0.75,r2=0.25O 试求:1)画出两对单体共聚物组成曲线示意图,说明共聚合行为,并求出恒比点组成。2)丙烯酸甲酯一氯乙烯的原料组成70:30(mol分率)时,计算初期聚合物组成。9、用亚

23、麻仁油酸、邻苯二甲酸酎、甘油、1,2-丙二醇缩聚制备醇酸树脂,其原料摩尔比是1.2:1.5:1.0:0.7,要求计算:1)该体系的平均官能度f=?2)该体系能否发生凝胶化?3)如何使该体系产生交联?10、己二胺和己二酸在理想条件下进行聚合,试计算:2摩尔的己二胺和2摩尔的己二酸反应,另外加0.02摩尔的苯甲酸能否生成数均聚合度为150的聚酰胺?该聚合物的端基是什么?11、用2.5mol邻苯二甲酸酎与Imol乙二醇、Imol丙三醇进行缩聚在反应过程中通过测定树酯 熔点、酸值和溶解性来控制反应,试用Carothers方程计算凝胶点。12、当过氧化物A在惰性溶剂中,加热到60时,它以一级过程分解,在

24、1小时后引发单体B,5.O mol/1的起始浓度变为4.O mol/L试求:1)在下列体系中,在60c下,10 min后,有多少单体仍没反应?2)在10 min后,引发剂浓度是多少?该引发剂的半衰期是多少?该体系在 60时的参数为:kp=1.8X10 1/mol.s,kt=1.45X 107 1/mol.s,I=4.0X10 mol/l浙江大学19 9 8年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高分子化学一、是非题(16分)下列各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上v,错的写上X,并指出错误,同时写出正确答案。1、AG=O,聚合和解聚达到平衡时的温度叫聚合上限温度Tc。反应温度必须在聚合上限温度以下才能进行聚合反应,

25、若聚合温度超过Tc,则聚合就无法进行。()2、两单体的“=1.00,&=0.8,Q2=0.60,e2=l.20,由此可知两单体的共规稳定性是单体1大于 单体2,因此两单体的活性是单体2大于单体1,它们均聚时的kp是单体1大于单体2。()3、以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制备环氧树脂时,因制得无规预聚体,所以生产过程中必须不断测定 反应程度,以防发生凝胶。()4、根据自由基聚合速率方程式,/在聚合过程中口与M总是在不断降低的,因此聚合速度也随之下降。()5、尼龙-66生产中,先将己二胺和己二酸制成尼龙-66盐,使两官能团等摩尔比,这样可达到 控制聚合度的目的。()6、马来酸酎与苯乙烯的竞聚率分别是n=0.

26、04,n=0.15,共聚时能生成交替共聚物。()7、用烷基锂作引发剂,可使四氢吠喃进行阳离子聚合。()8、某聚合体系的配方为:单体100份,水250份,BP 0 0.1份,聚乙烯醇2份,该体系进行的 聚合方法是乳液聚合,聚乙烯醇起乳化作用。()二、填空题(24分)1、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分子量随转化率变化规律是;随转化率增加,自由基聚合分子量(),逐步聚合分子量(),阴离子聚合分子量()。2、丙烯晴水相沉淀聚合时,反应一开始,就会出现聚合速率(),这种现象称作(),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3、可逆平衡缩聚反应,反应后期应在(),这是为了()。4、Ziegler-Natta引发剂的第一组份是()

27、,第二组份(),制备全同聚丙烯时,加入第三 组份的目的是()。5、癸二酸和乙二胺以等摩尔比进行缩聚,另外加入O LCO O HO.O lmol/L,总体积为1升,则过 量分率q=(),当量系数r=()o6、自由基聚合过程中,当出现自动加速现象时,在高转化率下聚合速率常数(指kp,kt)的变 化趋势是()。7、悬浮聚合中产物的颗粒形态、粒度与()有关。8、典型的乳液聚合采用()溶性引发剂,聚合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聚合速度增加是由 于(),第二阶段速度恒定,是因为(),第三阶段因为()而使聚合速度减慢。9、线型缩聚时常采用()和()的方法起端基封锁的作用,目的是达到()。10、过氧化二苯甲酰是

28、用于()聚合的引发剂,分子式是(),四氯化锡和水组成的引发剂 可用于()聚合,丁基锂是用于()聚合的引发剂。11、推导自由基聚合动力学方程时,运用了三个假定,这就是()。三、问答题(35分)1、指出下列各对单体能否进行自由基共聚?哪些是可以交替共聚?简单说明理由。偏氯乙烯和氯乙烯苯乙烯和马来酸酎异丁烯和丙烯氯乙烯和醋酸乙烯酯2、在氯乙烯悬浮聚合生产,丙烯酸甲酯乳液聚合过程中是如何调节聚合速率和分子量的?3、与线型缩聚反应相比较,体型缩聚有哪些特点?4、制备S 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可采用什么聚合方法?使用何种引发剂,简要写出反应步骤。5、乳液聚合的特点是反应速率快,产物分子

29、量高,在本体聚合中也常出现反应速率变快分子量 增大的现象,试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6、聚合物降解有几种类型?热降解有几种情况?聚合物老化的原因有哪些?四、计算题(25分)1、亚麻仁油酸、邻苯二甲酸醉、甘油、1,2-丙二醇缩聚制备醇酸树脂,其原料摩尔比是1.2:1.5:1.0:0.7,要求计算:(1)该体系的平均官能度7=?(2)该体系能否发生凝胶化?(3)如何使该体系产生交联?(4)当邻苯二甲酸酎:甘油:1,2丙二醇=1:0.4:0.4,此情况下体系会出现凝胶化吗?P c=?(分别用卡氏方程和统计法计算)2、某单体A在60,选用f=0.8的引发剂进行本体聚合,实验测得以下数据:A=8.3mo

30、l/L,R p=4.0*10 I1/2,元=835,I=0.001mol/L。试计算:(1)fkd和kp/kt,各是多少?(2)该单体的Cm=?(不考虑G)(3)如果存在向引发剂转移,试简述测定G的方法。浙江大学1999年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高分子化学一、问答题(35分)1、根据下列聚合物的热性能,指出它们在室温下处于何种聚集态,并说明它们各为何类合成材 料?聚顺丁二烯Tg=T07,丁然室温聚苯乙烯Tg=85尼龙-66Tm=260 C2、下列单体能否进行聚合?并指出聚合反应机理,简单说明理由。1)CH2=C(CH:l)cooch32)CH2=C(CN)23)CHz=CHO C3H74)

31、CH2=C(C1)5)CH2cHe山6)CH2=CH-CH=CH23、写出制备下列聚合物的反应方程式,说明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产品分子量和凝胶点?1)双酚A型环氧树脂2)光气法聚碳酸酯4、某一单体进行稀溶液聚合要求初期聚合速率M,的级数,即%求x=?,Y=?o请设计实验方案(指实验条件)并说明所得实验数据如何处理以求得R p与M、I级数。5、以AIBN为引发剂引发苯乙烯溶液聚合,如不改变聚合温度,同时使初期的聚合度保持不变,如何改变单体与引发剂浓度使初期聚合速率提高1倍?6、不饱和聚酯的主要原料为乙二醇,马来酸酎和邻苯二甲酸酎。这三种原料各起什么作用?它 们之间的比例调整的原理是什么?在树脂中

32、加入苯乙烯起什么作用?其作用原理是什么?7、在自由基共聚合反应中,苯乙烯的相对活性远大于醋酸乙烯酯。当醋酸乙烯酯均聚时如加入 少量苯乙烯,则醋酸乙烯酯难以聚合,试解释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8、聚合物老化的原因有哪些?有些聚合物老化后龟裂变粘,有些则变硬发脆,试说明为什么?三、选择与填空(35分)1、a-甲基苯乙烯的Tc=25时对应的Me=2.6mol/L,则在下列条件()可能形成高聚物。(1)聚合温度25;(2)=25;(3)CF2=CF2 CH2=CHC6H52)CF2=CF2 CH2=CHC1 CH2=CHC6H53)CH2=CHC6H5 CH2=CHC1 CF2=CF215、悬浮聚合的主要

33、配方是(),聚合场所在()。四、计算题(30分)1、以过氧化二特丁基在60c下引发苯乙烯在苯溶液中聚合,引发剂浓度为0.01M,单体浓度为1.0M,测得初期聚合速率R p为分子量为104,00聚 已知60时苯乙烯的 kt=3.6*107l/mol,f=0.9。试求:1)60c下苯乙烯的总速率常数K,kp及引发剂的kd。2)该体系中聚合初期的自由基的平均寿命t。2、苯乙烯(限)与丁二烯M)在5c下进行自由基共聚时,其n=0.64,r2=l.38,已知苯乙烯和 丁二烯的均聚增长速率常数分别为49和25.1 l/(mol.s)。试求:1)计算共聚时的反应速率常数;2)比较两种单体和两种链自由基的反应

34、活性的大小;3)要制备组成均一的共聚物需要采取什么措施。3、用2.5mol邻苯二甲酸酎与Imol乙二醇、Imol丙三醇进行缩聚在反应过程中通过测定树脂熔 点、酸值和溶解性来控制反应,试问该体系会出现凝胶点吗?如有用Carothers方程和Flory 统计法计算凝胶点c浙江大学2000年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高分子化学一、填空题(22分)1、高分子化合物是指(),高分子材料是指()。2、具有()的树脂称热塑性树脂,而()的则称为热固性树脂。3、动力学链长的定义是(),可表示为(),聚合度石是指(),聚合度DP是指()。4、反应程度是(),转化率是()。5、自由基聚合中,欲降低聚合物的分子量

35、可选择()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和添加()等方法。6、共聚物分子链中序列是(),序列长度是(),序列分布是()。7、阳离子聚合机理的特点是(),阳离子聚合必须在()的温度下进行,原因是()。8、尼龙610由()和()聚合而成。二、改错题(12分)1、丙烯晴和偏二氯乙烯在60下共聚,n=0.9 1,r2=0.37,聚合过程中随转化率的提高,B和f.将随之不断减少2、在自催化缩聚反应过程中,由实验测得1/(1-P)2与时间T成线性关系,则说明该反应为二 级反应。3、以四氯化钛为主引发剂,甲醇为共引发剂,可砸12.谆 T恫柞?醒衾胱泳舞稀?4、两单体的5=1.00,e)=0.80,Q2=0.60,

36、e2=l.20,由此可知两单体的共辗稳定性是单体1大于 单体2,因此它们均聚时的kpi大于单体kpz。5、本体聚合的工业生产分两个阶段。先预聚合到一定转化率,再进入第二阶段聚合。这是为了 控制分子量。6、温度对聚合反应的速率和分子量影响均较小,是因为聚合热小。三、问答题(46分)1、乳液聚合的特点是反应速率快,产物分子量高,在本体聚合中也常会出现反应速率变快分子 量增大的现象,试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2、简单叙述下列聚合物的合成方法.(1)ABS共聚树脂;(2)丁二烯型液体橡胶(遥爪聚合物);(3)聚乙烯醇3、某一单体在某种引发体系存在下聚合,发现:(1)聚合度随温度增加而降低;(2)聚合度

37、与单体浓度一次方成正比;(3)溶剂对聚合度有影响;(4)聚合速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加。试回答这一聚合是按自由基、阳离子还是阴离子机理进行的?并简要说明原因。4、列举丁二烯进行顺式1,4聚合的引发体系和反应条件5、苯酚和甲醛用酸和碱催化聚合,原料配比,预聚合结构,缩聚时的温度条件和固化方法有哪些不同?6、当不活泼单体发生爆聚时,为什么只有加入少量苯乙烯就能阻止爆聚?7、解释下列现象:(1)自由基聚合过程中会出现自动加速,而离子聚合也同样是连续聚合,却没有自加速现象。(2)a-甲基苯己烯在30c聚合,即使处延长反应时间也难以提高转化率。(3)涤纶生产工艺到反应后期往往要在高温高真空下进行。(4)苯乙烯

38、与醋酸乙烯酯不能共聚。8、试述P MMA、P AN、P E、P V C四种聚合物进行热降解所得产物。四、计算题(20分)1、甲基丙烯酸甲酯用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在60进行聚合,现在其它条件(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不变的情况下,使聚合时间缩短到60时聚合时间的一半,求反应温度应是多少?(E d=124kJ/mol,E p=26.4kJ/mol,E i=ll.7kJ/mol)2、用2moi/L羟基酸(HO R CO O H)为原料进行缩聚反应,另外加乙酸0.02mol/L,试求过量分量q,当量系数r,如果反应进行到P=0.99时,所得聚合物的聚合度是多少?浙江大学2001年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

39、试试题高分子化学一、选择与填空(35分)1、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是用于()聚合的引发剂,S nCL+HzO可以引发单体进行()聚合,而AlCHsb-TiCL是引发()单体进行配位聚合的引发剂。2、尼龙-6以水为引发剂进行聚合的反应机理是(),以()为引发剂时,聚合反应机理是 阴离子开环聚合,碱可以引发环氧乙烷进行()开环聚合。3、苯乙烯(S t)的pKd=4042,甲基丙烯酸甲酯(MMA)pKd=24,如果以KNH2为引发剂进行()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应先引发(),再引发(),引发机理是(),如以金属K为引发齐IJ,则其引发机理是()。4、己知此和的孰=2.39,e尸1.05,Q2=0.60,

40、e2=l.20,比较两单体的共的稳定性是()大于(),比较两单体的活性是()大于()。两单体自由基的活性是()小于()。5、自由基聚合过程中,当出现自动加速现象时,在高转化率下聚合速率常数(指kp、kt)的 变化趋势是()6、阳离子聚合的反应温度一般都(),这是因为()。7、苯酚和甲醛进行缩聚反应,苯酚的官能度f=(),甲醛的官能度f=(),当酚:醛=5:6时(摩尔比),平均官能度为,=(),在碱催化下随反应进行将(),(a、发生凝胶化;b、不发生凝胶化),如有凝胶化,则P c=()o8、聚乙烯醇的制备步骤是():(1)在甲醇中进行()聚合;(2)形成聚乙烯醇的反应称 为()。9、等摩尔的二元

41、醇和二元酸在一定温度下,于封管中进行均相聚合,已知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在此条件下的最大反应程度P=(),最大聚合度=()o10、分别举出两种乳化剂和悬浮分散剂()。11、一对单体共聚时r,=o.5,n=0.8,其共聚行为是()。(1)理想共聚;(2)交替共聚;(3)恒比点共聚12、某聚合体系,用Cs=19的链转移剂调节分子量,一次投料,则生成的聚合物的分子量的变 化现象是()。(1)聚合初期小,聚合后期大;(2)聚合初期大,聚合后期小;(3)整个聚合过程中一样大小。二、问答题(35分)1、写出下列单体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式,指出形成聚合物的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和聚 合物名称。(1)偏氯

42、乙烯(2)异戊二烯(3)双酚A+环氧氯丙烷(4)己二胺与癸二酸2、为什么在缩聚反应中不用转化率而用反应程度来描述反应过程?3、乳液聚合的一般规律初期聚合速率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然后进行恒速期,再到后来聚合速率下降,试从聚合机理和反应动力学方程分析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4、比较高分子试剂、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基质的不同,各举一例说明。5、分别说明阳离子、阴离子聚合时,控制聚合速度和聚合物分子量的主要方法。6、试证明二元酸和二元醇的等摩尔混合物再外加酸的催化聚合反应中,P从0.98到0.99所需 时间几乎等于聚合开始P达到0.98时所需的时间。7、指出在什么条件下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与引发剂的级数

43、,单体浓度的级数为:4:,产1=1-2)/。严;&=二 与=【,产一5)/。三、计算题(30分)1、某耐热芳族聚酰胺的数均分子量是24116,聚合物水解生成39.31%(重量)对苯二胺、59.81%对苯二酸和0.88%苯甲酸,写出该聚合物的分子式,并计算聚合度和反应程度。2、已知过氧化二苯甲酰(BP 0)在60的半衰期为48小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60下 的kp2/kt=l X 10 L/mol.S。如果起始投料量为每100ml溶液(惰性溶剂)中含20gMMA和0.IgBP O,试求:生成2g聚合物需要多少时间?反应的起始聚合速度是多少?反应初期生成的聚合物的数均聚合度(60下85%是

44、岐化终止,15%是偶和终止,f=0.80)o3、苯乙烯(MJ与丁二烯(岫)在5c下进行自由基共聚时,其n=0.64,r2=1.38,已知苯乙烯和 丁二烯的均聚增长速率常数分别为49和25.1 1/(mol.s),试求;(1)计算共聚时的反应速率常数;(2)比较两种单体和两种链自由基的反应活性的大小;(3)要制备组成均一的共聚物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浙江大学2002年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高分子化学(乙)一、填空题(28分)1、线型缩聚控制分子量方法是()和()。2、本体聚合至一定转化率时会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这时体系中的自由基浓度将(),而自由 基寿命会()。3、具有可溶可熔性的树脂称为();

45、而不溶不熔的则称为()树脂。4、聚合物是()的混合物,其分子量是一平均值,这种分子量听不均一性称作()。5、一对单体共聚时口=0.5,n=0.8,其共聚得为是()。6、马来酸酎难以均聚是因为(),但可以和苯乙烯进行共聚,原因是()。7、双酚A和光气缩聚反应得到的聚合物称为(),该反应的聚合机理是(),所采用的聚合 方法是()。8、亚麻仁油酸、邻苯二甲酸醉、甘油、1,2-丙二醇以摩尔比为0.8:L 8:1.2:0.4进行缩聚 制备醇酸树脂,该体系的平均官能度(),P c是()。9、配位聚合的引发剂有()。10、两单体的0=1.00,&=0.8,Q2=0.60,e2=l.20,由此可知两单体的共规

46、稳定性是()大于(),因此两单体的活性是()大于(),它们均聚时的kp是()大于()。11、乳液聚合的特点是(),它与一般的自由基聚合机理不同是因为()。二、改正错误,写出正确答案(12分)1、如果某一自由基聚合反应的链终止反应完全是偶合终止,在加入正丁基硫醇作链转移剂或在 反应进行到高转化率;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情况将会变窄。2、温度对某自由基聚合体系的反应的速率和分子量的影响较小是由于聚合热小和反应是放热反 应之故。3、阳离子聚合常采用溶液聚合法,反应体系粘度小,因此在聚合过程中不出现自动加速现象。4、a-甲基苯乙烯在30c聚合,延长反应时间可以提高转化率。5、烷基乙烯酸和丙烯情分别含有氧原子

47、和-CN基,它们都为吸电子基,所以这两单体能进行阴 离子聚合。6、选用烷基锂引发丁二烯在四氢吠喃溶液中进行阴离子聚合即可得到低顺丁橡胶。三、问答题(30分)1、试讨论丙烯进行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时能否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并分析其原 因。2、与线型缩聚反应相比较,体型缩聚反应有哪些特点?3、某一单体进行稀溶液聚合,求初期聚合速率对刈、I的级数,即 求x、Y,请设计实验(指变化条件)并说明所得实验数据如何处理以求得R p与M、I级数。4、试解释在聚氯乙烯聚合过程中加入少量丁二烯,聚合速率会下降的原因。5、要合成分子链中含有以下特征基团的聚合物,应选用什么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并说明反

48、应机理。(1)-NH-CO-;(2)-HN-CO-O-;(3)-0CH2cH;(4)-HN-CO-NH-5、利用热降解回收有机玻璃边角料时,如果在其中混有P V C杂质是,会使MMA的产率降低,质 量变差,试解释其原因。四、计算题(30分)1、将1.0*10%01的蔡钠溶于四氢块喃中,然后迅速2.0mol的苯乙烯,溶液的总体积为1L,如 果单体立即均匀混合,发现2000秒钟内有一半单体聚合,计算在聚合2000秒和4000秒时的聚 合度。2、尼龙T010是由1010盐中过量的二酸来控制分子量的,现要求尼龙T010的分子量为2*10M 问原料的配比该是多少?尼龙T010盐的酸值应该是多少?(以mg

49、KO H/glO lO盐计,反应程度 P=0.995)3、某单体在一定的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得到以下数据:实验温度,转化率,%聚合时间,min起始单体浓度,mol/L起始引发剂浓度,mol/L*10-3A60505001.002.5B80757000.501.0C60406000.801.0D6050?0.2510.0试计算实验D达到转化率为50%时所需的时间,并计算总活化能(忽略引发剂浓度的变化)福州大学2003年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高分子化学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在答题纸上作答)1、主要成分都含有高分子的一组是()A)色拉油、电木、涂料、淀粉;B)

50、羊毛、葡萄糖、胶水、橡皮;C)蚕丝、涤纶、纤维素、DNA;D)甘油、毛衣、光盘、皮鞋2、哪些单体不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A)CF2=CFC1;B)CH2=CCL;C)CH2=CCH3 CO O CH3;D)CHC1=CHC13、关于线型缩聚,下列哪个说法不正确?()A)聚合度随反应时间或反应程度而增加;B)链引发和链增长速率比自由基聚合慢;O反应可以暂时停止在中等聚合度阶段;D)聚合初期,单体几乎全部缩聚成低聚物。4、双基终止与单基终止并存的自由基聚合,聚合速度对引发剂浓度I的反应级数为()。A)00.5 级;B)0.5 级;C)0.51 级;D)1 级5、典型阴离子聚合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