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T+2595—2022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糜子 .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18003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0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T+2595—2022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糜子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14T+2595—2022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糜子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14T+2595—2022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糜子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14T+2595—2022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糜子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14T+2595—2022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糜子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01 CCS B 05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25952022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糜子 2022-12-08 发布 2023-03-08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4/T 25952022 I 目次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试验设置.1 5 田间试验设计.2 6 播种和田间管理.2 7 试验考察.3 8 收获和计产.3 9 品质分析.3 10 试验数据.3 11 试验报告.4 附录 A(规范性)糜子品种试验报告(模板).5 附录 B(规范性)糜子品种试验记载项目要求.7 DB 14/T 259

2、5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种业发展中心、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基因资源研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霞、宋红霞、王纶、王京霞、张璇、王笑、孙晶、陈虹、赵奎、李清华、薛希芳。DB 14/T 25952022 1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糜子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糜子品种试验的术语和定义、试验设置、田间试验设计、播种和田间管理、试验考察

3、、收获和计产、品质测试、试验数据、试验报告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糜子品种试验、认定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品种试验 在同一生态区内,选择多个有代表性的地点,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鉴定参试品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生育期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从而确定

4、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种植模式、生产推广价值的试验。3.2 参试品种 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稳定,具有符合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的名称,并已完成同一生态区连续两个生产周期的多点品比试验的品种。3.3 对照品种 品种试验的比对品种,在生产上或特征特性上具有代表性,应为通过审(认)定的品种。4 试验设置 试验点 4.1 4.1.1 试验点选择 DB 14/T 25952022 2 试验点应选择在糜子主产区,具有生态和生产代表性,技术力量、基础设施等试验条件能满足试验要求的地点。4.1.2 试验田选择 试验田应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力均匀

5、,肥力中上等的水、旱地,地力水平高于当地大田生产,远离建筑物、树木和高秆作物的地块。4.1.3 试验地茬口选择 试验地前茬一致,以玉米、豆类、马铃薯为宜,严禁连作。4.1.4 试验点数量 同一试验区组试验点数量原则上一般不少于5个,具体试验点数量由试验方案确定。试验品种 4.2 提供试验的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要求,不应对种子进行防病防虫药剂处理及微肥拌种、包衣等处理。对照品种 4.3 每组试验设置1个对照品种。对照品种由品种试验组织实施单位提出,在该生态区内具有较好适应性,并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适时更换。试验周期 4.4 品种试验不少于2个生产周期。5 田间试验设计 采用间比法

6、设计,小区面积不少于 33.3 m2,2 次重复,全区收获。试验地周围应设置保护行,保护行应不少于 4 行,区组间留 120 cm 观察道。6 播种和田间管理 播种前准备 6.1 试验地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精细整地,使地面平整细碎适于播种,播前根据种子发芽率、千粒重计算播种量,做到一次播种确保苗齐、苗全。播种方法 6.2 人工条播、人工穴播或机械条播,播种深度以3 cm5 cm为宜,播后及时镇压。同一试验点同一组试验采用统一播种方法。播期和密度 6.3 DB 14/T 25952022 3 同一试验点同一组试验的品种播期和基本苗应相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宜播期以土壤10 c

7、m处地温稳定在12 以上为宜,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亩基本苗一般春播区40 000株60 000株,夏播区70 000株90 000株。土壤肥力低时,应适当减少播量;播期晚时,应适当增加播量。田间管理 6.4 田间管理水平应当高于当地大田种植水平,及时施肥、排灌、治虫、中耕除草,虫害防治使用农药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但不对病害进行药剂防治,不应使用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进行田间操作时,应保证同一试点同一区组各品种、各重复间的各项管理措施一致,同一重复内的同一管理措施应在同一天内完成。各试点应配备防鸟网等防鸟设施。7 试验考察 在品种试验过程中,省品审办应当组织专家进行

8、试验考察,检查试验质量、鉴评品种表现,可对出现异常情况的试验点、参试品种提出处理意见。8 收获和计产 全区有80%的糜子穗部籽粒硬化,且具有本品种固有色泽时,收获,脱粒。晾晒、风干后称重计产,单位为kg,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9 品质分析 由试验主持单位统一组织,从不少于3个代表性的试验点抽取籽粒样本,交专业测试机构进行混样测试,检测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淀粉含量等指标。10 试验数据 记载项目和要求 10.1 品种试验调查记载按照附录A、附录B的规定执行。异常情况 10.2 遭遇自然灾害、极端天气(如干旱、高温、暴雨、大风、冰雹等)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倒伏、结实率过低等情况以及严重病虫害等影

9、响时,应在15天内将有关情况说明和照片上报给主持单位,由主持单位统一报给省品审办。(单位不建议写具体单位名称,可以模糊)10.2.1 试验点异常情况处理 该试验点数据不纳入汇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a)田间设计未按试验方案执行;b)试验中1 个(含)以上小区数据缺失,无法统计;c)因自然灾害或严重病虫害,品种试验无法进行而中断;d)因人为因素影响试验质量和客观性、真实性。10.2.2 试验品种异常情况处理 DB 14/T 25952022 4 该品种数据不纳入汇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a)参试品种有50%以上试验点试验报废或严重缺苗等情况,该品种不参与汇总;b)试验品种在多个试验点田间表现纯度

10、低于99%,或者性状分离达到1%等情况。11 试验报告 试验主持单位及时汇总试验结果,撰写试验年度总结报告。对当年试验执行情况、试验数据汇总分析、品种进行评价并提出处理意见。有效汇总点次少于3个(含)的试验区组,整组试验的数据不进行汇总。DB 14/T 25952022 5 A A 附录A (规范性)糜子品种试验报告(模板)(年度:年 区组:)本报告一式三份,严格按试验方案中的品种序号填写,不得随意增减品种,字迹要清楚、工整,记载项目不留空。完成后承试单位留存一份,11月15日前报试验主持单位二份,试验主持单位审核盖章后上报省品审办一份。试验地点:县 乡 村 海拔:米 活动积温:承试单位:邮编

11、:承试人员:联系电话:小区长 米,宽 米,行数 行 前茬作物:基肥:播种期:月 日 播种方式:间定苗期:月 日 追肥情况:灌溉情况:田间管理:试验期间的气候情况及主要自然灾害:收获期:月 日 填报日期:年 月 日 品种名称 留苗密度 万/亩 出苗期 月/日 抽穗期 月/日 成熟期 月/日 生育期 天 亩穗数 万/亩 株高(cm)倒伏 率%抗旱 性 病虫害 DB 14/T 25952022 6 品 种名 称 穗长(cm)穗 型 穗粒重(g)千 粒重(g)粒 色 米 色 小区产量(kg)折亩产(kg)比ck%位次 1 2 3 平均 注:注:小区产量保留 2 位小数,其余数字保留 1 位小数。品种评

12、述与建议:承试人员签字:承试单位:(公章)年 月 日 主持单位审核意见:审核人签字:负责人签字:(公章)年 月 日 DB 14/T 25952022 7 B B 附录B (规范性)糜子品种试验记载项目要求 B.1 物候期 B.1.1 播种期:记载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下同)。B.1.2 出苗期:目测全区有50%以上的幼苗露出地面1 cm2 cm时的日期。B.1.3 抽穗期:目测全区有50%以上的穗子顶部露出叶鞘时的日期。B.1.4 成熟期:全区有80%的穗部籽粒硬化,具有本品种固有色泽时的日期。B.1.5 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期的总生育天数,以天表示。B.2 主要农艺性状 B.2.1 留

13、苗密度:在每个小区内,选出苗均匀,具有代表性的固定样点,并列3行,数清一平方米面积上的实际苗数,换算成每亩苗数,以万株/亩为单位。B.2.2 亩穗数:成熟前在调查留苗密度的样点上,并列3行,数清一平方米面积上的实际穗数。换算成每亩穗数,以万穗/亩为单位。B.2.3 株高:成熟前选有代表性的植株20株,量其主茎基节到穗基部(第一小穗分枝处)长度,求平均数,以cm表示。B.2.4 倒伏率:在倒伏情况下,记载倒伏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数(%),不倒伏记0。B.2.5 抗旱性:观察不同生育阶段在干旱情况下,植株的萎蔫程度及萎蔫的恢复速度,分强、中、弱三级。B.2.6 穗长:在调查株高的同时,量其穗基部到穗

14、尖端的长度,以表示。B.2.7 穗型:分侧穗型、散穗型、密穗型3种。B.2.8 穗粒重:成熟后,随机取样20穗,脱粒风干后称重取平均值,单位为g。B.2.9 千粒重:在测穗粒重的同时,从混合样品中数1 000粒籽粒,称其重量,重复两次平均,单位为g。B.2.10 粒色:分白、灰、黄、红、褐、复色6种。B.2.11 米色:分白、淡黄、黄3种。B.3 病虫害 记载病虫害的名称及危害程度,分轻、中、重记载。B.4.产量 B.4.1 小区产量:记每小区的实收产量,不准取样折算,以表示。B.4.2 比对照增减:以统一对照为标准计算。B.5 品种评述与建议 根据品种在本试验点的产量、生育期、抗性及其他性状的表现,对品种作出简要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