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适当的悲伤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过度的伤心却可以证明智慧的欠缺。”这句话的意思是()A悲伤是一种不良情绪B情绪需要调控C我们只能悲伤,不能伤心D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悲伤2、交际问题一直是学生的“第二大伤心事”。心智不够成熟,使得中学生交友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你认为友谊中存在的误区有()不是所有的期待都能在友谊中得到满足 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竞争会伤害友谊 朋友相处可以没有或牺牲原则ABCD3、有人说:“书
2、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也有人说:“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这说明()学习是一个过程,其中有苦也有乐以前学习是很苦的,现在学习是快乐的同样的事情,心态不同感受也不同前者说法是正确的,后者说法是错误的ABCD4、“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友谊是()A一种心灵的相遇B平等的、双向的C一种亲密的关系D有原则5、“时代楷模”廖俊波把“民”字刻印在脑海,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靠实绩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只有牺牲个人利益才能实现生命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作出贡献提升生命价值的目的是赢得百姓口碑要在为人民服务中提升生命价值ABCD6、伴随着
3、生长发育,我们的心理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出现矛盾和困惑。导致我们出现矛盾心理的变化有()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说话声音发生变化ABCD7、近年来,“感动中国人物”已成为人们广泛学习的楷模。为了更好传递这些人物身上的正能量,我们必须()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身边小事做起,为自己着想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A B C D8、最近,妈妈发现小刚总是爱跟她唱反调,上课也总是跟老师顶嘴。小刚振振有词说这体现了批判性思维,需要保持和鼓励,对此你觉得小刚的做法是()A正确的,批判性思维就是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B错误的,批判性思维表现在对
4、不合理的事情说“不”,而非”唱反调“和”顶嘴“C正确的,批判性思维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D错误的,批判性思维对青少年危害极大,会导致他们更为叛逆9、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来依法维权。关于这两种手段,下列认识正确的有()非诉讼手段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打官司指的是诉讼诉讼通常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俗称“民告官”A B C D10、一位同学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这样说:“努力非常重要,要努力,但是不能用蛮力,不动脑、只复制别人的学习方法,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是不行的,要在努力中渗入对自己
5、的认识。”这告诉我们要()A端正学习态度 B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C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D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11、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青少年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往往因为一点误会而诱发冲突,甚至导致不良后果。下列能控制冲动的正确方法是()A合理发泄,我行我素 B冷静处理,注意转移C克制自己,伺机报复 D冷面相对,不理不睬12、“家长整天打麻将不管孩子;某酒店招收一批15岁的女服务员;学校将14岁的某同学开除。”以上三种行为,分别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下列哪方面的保护()A司法保护、社会保护、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司法保护、学校保护C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学校保护 D家庭保护、自我保护、
6、学校保护13、中国青年报载文指出,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护神,“不侵犯权利”是社会法律的底线。这种权利,如霍姆斯所言:就好比我可以挥动拳头,但是绝不能碰到另一个人的鼻子。这启示我们()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相辅相成的C有序的社会需要特定的规则 D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14、某地执勤民警发现驾驶员没有随车携带灭火器,依法对其开具处罚决定书。此时,被罚驾驶员发现并指出警车同样没放置灭火器。次日,当地交警支队发布“知错能改”通告,对警车驾驶员也依法进行了处罚。以此事件作为论据,能够证明的观点是()公民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者应成为守法的标杆 法律的权威
7、只能靠警察维护ABCD15、中国第一代钢琴家,88岁的巫漪丽老奶奶一生与钢琴为伴,凭借弹奏了59年的梁祝惊艳了世界,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艺术家的工匠精神。“若有真爱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老艺术家对音乐不变的执着启示我们()A只要长期做一件事情,就能惊艳世界B人生需要梦想,有了梦想就能实现理想C只有脚踏实地、全力以赴,才能实现理想D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社会需要确立理想16、某报针对“如何应对孩子叛逆行为”的话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93%的家长发现孩子在不同年龄段表现出了“不听话”“不愿交流”等问题。处理好青春期的心理矛盾,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向老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B自己也
8、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C听音乐或者打打球,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D坚持己见,与父母针锋相对17、“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其表达的理念是()崇尚自由 崇尚法治 权利重于义务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 B C D18、“没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就其大;没有细流,河海不能成就其深。”这句话告诉我们()A个人离不开集体B集体的力量由个人力量凝聚C集体是个体成长的园地D个人的利益非常重要19、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在我国,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认可后成为法律的,以下最可能
9、的是()A公序良俗B学者观点C宗教信条D网友呼声20、下列名言警句与自我认识的方式对应错误的是()A吾日三省吾身自我观察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与他人的接触、交流和比较中认识自我D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21、玫瑰香,却浑身长满了扎人的刺;种子虽小,却有让大力士瞠目的力量。启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每个人都有缺点,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在意自己的缺点ABCD22、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启示我们()应该珍惜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将使
10、我们终生受益要学会学习,做学习的管理者坚持学习,掌握知识,能丰富和完善自我ABCD23、“在小溪里,鱼常感觉自己很大,到了大海,他才知道自己的渺小”,下列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名言是()A天生我材必有用 B人贵有自知之明C众人拾柴火焰高 D敬人者人恒敬之24、中学时代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成长。下列不属于异性同学间恰当交往的是()A元旦晚会结束后,几位男生把小梅送回家B女生小雅只跟自己喜欢的男生单独相处C男生进行篮球比赛时,女生到场呐喊助威D小芳和小军是班干部,他们经常在一起组织班级活动25、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在收获朋友们点赞的同时,也泄露了个人的
11、许多信息。省地各级公安部门多次发布信息提醒:个人信息需谨慎发布。对此,我们应该()为了保护隐私而拒绝上网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避其所短、扬其所长要增强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以法律己,尊重他人的隐私ABCD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特殊保护。(1)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关爱和保护的专门法律是什么?.(2)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原因何在? .2、 豆蔻年华,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青春期少男少女们往往精力充沛,是长知识长身体,也是形成独立人格、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青少年也有自己的烦恼,学习的压力、友谊的脆弱、感情的懵懂,这些变化让青少年的青春期出现不稳定的因素。但无
12、论如何,青春如初春,似朝阳,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1)青春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对我们的成长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3)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和矛盾心理?.3、“止于至善”是一种“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的纯洁;“止于至善”是一种“七尺之躯搏长空,信念何重身何轻”的奉献。“止于至善”者白日为善,夜来省己,心如明镜。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1)谈谈你对“止于至善”的理解。.(2)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至善”的追求。怎么才能做一个至善之人?.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3分,共26分)1、某校七年级(1)班的校园小记者随手拍下
13、了两组生活镜头,并加上了旁白。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召开了一次主题讨论会,请你参与完成后面的探讨。镜头一小丽独自一人,默默地坐在角落中发呆。旁白:小丽小时候被烫伤过,脸上至今还留有疤痕,她十分在意自己的外表,上课不举手发言,各种文体活动和集体活动都不参加,她认为自己的形象太丢脸了。镜头二音乐课上,小雪眉头紧皱,闷闷不乐。旁白:音乐课是小雪最不愿意上的课。因为她唱歌老跑调,她成天拿自己跟别人比较,感觉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找不到自己的优点,每天都郁郁寡欢。(1)请你为本次主题讨论会设置一个主题。.(2)在讨论会上,有人提出,接纳自己就是接纳并保持自己的缺点或缺陷,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3)针对镜
14、头一、镜头二中小丽和小雪的情况,为了让她们做更好的自己,请你向她们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请至少提三点建议)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年级的静静对自己作了这样的评价:“我身材苗条、长相秀美,性格外向,人缘很好,做事效率高,课后总能很快完成作业,成绩在班里也算可以,但是有时太在意同学对我的评价,所以觉得有些累,有时希望自己更加有主见,但经常以失败告终”材料二 静静的老师和同学对她的评价如下:责任心很强,能主动关心班集体建设,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性格热情开朗,乐于助人,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总是愿意原谅别人。学习方面马马虎虎,各科作业写的字比较潦草,最近学习成绩出现了比较大的下滑。请你根据
15、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静静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 .(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静静所得到的评价对她发展有什么样的帮助? .(3)请你从优点和缺点的角度,谈谈静静应怎样做更好的自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B2、D3、A4、B5、D6、A7、B8、B9、C10、D11、B12、C13、D14、B15、C16、D17、D18、B19、A20、C21、A22、A23、B24、B25、D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1)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16、,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2、(1)生理上发生急剧的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使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2)青春期的矛盾心理让我们烦恼,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积极面对和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3)正视自己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不因自己生理的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
17、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试青春期的矛盾心理;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3、(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2)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
18、则改之,无则加勉”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3分,共26分)1、(1)示例: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2)不同意。因为: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但我们在接纳自己的全部的同时,还要做更好的自己,不能明知自己的缺点却不做任何改变。(3)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2、(1)材料一体现静静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材料二体现静静可以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2)自我评价能帮助静静接受自己,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人评价有助于静静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的认识有助于静静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有助于促进静静与他人的交往。(3)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静静应该继续弘扬性格的优点,乐于助人,为班集体多做贡献。 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静静应该主动改正学习马虎、写字潦草的缺点,刻苦学习,加倍努力,尽快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