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范文稿.docx

上传人:马** 文档编号:517197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范文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范文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范文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范文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范文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范文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同志们:“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思考问题得出的结论,具有理论本源性、历史主体性、发展系统性和实践客观性。只有从源头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下面,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同志们参考。一、从理论的本源性看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习近平生态文明

2、思想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创新发展,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源头。只有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升到辩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中去理解,才能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更明晰的认识。一是关于“自然界是先在的和历史的自然界”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生产生活是以自然界为基础、为前提,每个人都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们的生存一直都离不开自然界,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我们都不能将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

3、,而是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自然,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自然。二是“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消逝着、循环着,是遵循规律并相互转化,是不断发展的过程。面对生生不已的大自然,要坚持以不变应万变,坚持生态优先,始终保持对大自然的呵护态度,善待大自然,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在全社会、全领域、全过程倡导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三是“用辩证思维认识自然界”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生态良好。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的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发生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

4、了科学指南。人因自然而生,无限索取只能一时痛快。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必须统筹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四是“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实践活动是认识自然界并改造创新自然界,让自然界更适应人类活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然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必将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坚持胸怀天下,用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共建繁荣、发展、清洁、美丽世界。二、从认识的主体性看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也是政治立场和根本态度问题

5、。站在什么样的立场看待人与自然,认识人与自然,就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与自然。站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的立场上,才能坚定自觉地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环境就是民生”等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彰显的就是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一是明白“为了谁”。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遵循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相互关系的客观规律,为了人类整体的和长远的利益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人类。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为了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为了造福人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

6、全感才会得到真正的增强。二是把握“依靠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人民既是自然环境的享受者,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既是生态环境的主导力量,又是确定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决定力量。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激发蕴含在人民群众之中的不竭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争取他们的支持,赢得他们的认同,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三是知道“成果由谁共享”。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

7、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才能不断保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坚持良好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人人平等共享绿色发展的成果,其本身内在就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平等性质。三、从事物的矛盾性系统性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把握客观规律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根本路径,蕴含着否定什么、肯定什么的鲜明态度,体现了运用系统观念、强化全局意识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实践。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本身就是矛盾的统一体,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质上也是为了解决认识和工作不相适应的矛盾。一是强化未来观。现实工作中,问题的产生大都是眼前与长远的矛盾纠葛,眼光长远,

8、自会迎来困境后的柳暗花明。党的十八大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一些地方牺牲环境发展经济,让以前的青山绿水成为了历史记忆。如今人们从“盼温饱”到“盼环保”,期望也越来越热切,面对时代课题,需要坚持胸怀全局,放眼未来,必须直面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站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高度,才能在未来书写出厚重的“绿色答卷”。二是强调协调性。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人是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高度相关的统一体,人类必须跟自然“共生、共存、共荣”和谐相处。要确立大自然观,走出“人类为中心”的误区,坚持适度原则、保护原则和节约原则,通过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全面协调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三是坚持系统性。系统观念就是运用系统思维来分析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处理事物发展的矛盾的方法。认识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是一个系统工程,坚持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治理,是加强生态保护的关键。必须把方方面面工作做好,才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出成果。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