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某水泥有限公司余热电站及供热工程初步设计.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516462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PDF 页数:172 大小:1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水泥有限公司余热电站及供热工程初步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某水泥有限公司余热电站及供热工程初步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T-FY091 1 CXXXX水泥有限公司 余热电站及供热工程初步设计第一卷总说明及附图陕西XXXX电力设计有限公司2009年10月 西安本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由以下各卷组成:1、陕西XXXX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负责编制如下5卷第1卷总的部分第2卷消防部分第3卷环境保护专篇部分第4卷概算部分第5卷主要设备材料清册2、业主外委项目2卷1)电力系统部分2)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批准:审核:校核:编制:目录第一部分总的部分.1第二部分 总图运输部分.16第三部分热机部分.25第四部分运煤部分.56第五部分 除灰部分.63第六部分电厂化学部分.70第七部分 水工部分.76第八部分 电气部分.86第九部分 热工自动化部分.10。第十部分建筑结构部分.113第十一部分通风及空调调节.124第十二部分环境保护.128第十三部分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132第十四部分 节约能源及原材料.144第十五部分 施工组织大纲.146第十六部分运行组织及设计定员.155第十七部分存在问题及建议.157第一部分总的部分1.0概述1.1 设计根据 XXXX水泥有限公司2X4800t/d水泥及余热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及批复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文件;燃料供应及运输文件;取水批准文件;灰渣综合利用文件;本工程前期三方(XXXX水泥有限公司、中材南京水泥设计院、陕西 XXXX电力设计有限公司)会谈纪要;经过验证的工程地质资料、气象资料、地形图、燃料资料、水质资料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技术协议;XXXX水泥有限公司的体系运行文件(工程建设网络控制图);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法规、规范有效版本;据此,我院接受XXXX水泥有限公司委托,对XX水泥项目配套热电站工程进 行初步设计1.2 电站概况及性质XXXX水泥有限公司由XX集团投资兴建。XX集团是由我国著名民营企业 家刘永行先生于1982年创立,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民营企业。目前 已发展成为集农业、重化工业产业链等为一体的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XX农业板块现有80多家以饲料为主的子公司分布在中国大部分省、市、自 治区,同时在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有多家饲料公司。重化工板块涉足行业 包括有色金属、电力、矿山、生物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氯碱化工、建材和 XX源、新材料等。XX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既好、又快、还省”的投资道路,致力于打 造循环产业链,充分利用上、下游资源,变废为宝,梯度利用,具有节能、环保 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显示了很强的市场竞争力。XXXX水泥有限公司即是以XX理念打造的新型水泥企业,也是XX集团涉 足水泥行业的第一个项目,位于XX市丰都县湛普镇燕子村,东距丰都县城区约 23kmo厂区所在地丰都县位于XX市中部,处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毗邻丰 涪公路(S103省道),紧临长江,厂址附近规划建设有渝丰高速公路、沪蓉高速 铁路。通过这些便利的公路、水路运输,能够满足本项目所需的外部运输要求。XXXX水泥,生产采用新型干法预分解工艺,规划建设五条4800t/d熟料水 泥生产线,一期建设二条48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年产熟料298万t;年产水 泥400.00万t。建设范围自石灰石、砂岩矿山开采运输及破碎,辅助原料及燃料 进厂至水泥成品出厂(包括煤粉制备及输送)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码头等生产、生活 辅助设施。同时,配套建设水泥转机热功联动电站系统(B15MW背压供热系统 和工业汽轮机拖动系统)和余热发电系统(20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电站建设规模:余热电站系统新建2台ST和2台SP水泥余热锅炉,4台水 泥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配套1台纯低温余热双压20MW汽轮发电机组;水泥热 功联供系统新建2台150t/h高温高压CFB锅炉一用一备,配套1台B15MW汽 轮发电机组。汽轮机的次中温中压参数排汽供给工业汽轮机,由工业汽轮机驱动 水泥厂一期2台窑尾高温风机(2998KW)、2台收尘排风风机(1443KW)、2台 原料磨循环风机(3682KW)、1台水泥磨(3515KW)的运行。并留有扩建1台 240 t/h高温高压CFB锅炉和1台C25MW高压汽轮机的位置,一次规划,分期 建设。本期按2X150 t/h高温高压CFB锅炉及相关配套机组建设。本工程为水泥厂动力车间自备热电站,向水泥生产线供热和供电,须经常 满负荷运行,日利用小时达24小时,年利用小时按8000(二台锅炉)小时考虑。水泥厂用电缺额部分,由当地电网补偿。1.3设计范围与分工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下列项目:热电站区域内的总平面布置交通工程 原水预处理系统的工艺和土建 热力系统的工艺和土建 燃料供应系统的工艺和土建 除灰系统的工艺和土建 水处理系统的工艺和土建 供水系统的工艺和土建 电气系统的工艺 热工控制系统的工艺和土建 附属生产工程的工艺和土建 概算下列项目不属于本初步设计范畴之内:水源地的开发和建设(码头取水)热电站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精处理(主体院)水泥厂配套建设的llOkV变电站及llOkV送电线路 余热锅炉废气系统 工程地质 水文气象 环境影响报告书 专用码头 电力系统2.0 厂址简述2.1 厂址地理位置XXXX水泥有限公司位于XX市丰都县湛普镇燕子村,地处长江南岸,距丰 都县城区直距约12kmo热电站位于整个厂区的西南,自成一区。整个厂区依山布置,紧邻长江南岸。厂区地形西南高,东北低,最高处标 高约为305m(黄海高程系统),最低处约为161m,高差144m。热电站厂址的地形也为西南高,东北低,最高处标高为235m,最低处标高 为208m,高差27m。2.2 工程地质场地的地质构造简单,无岩溶、断层、地下洞室、滑坡等不良工程地质作 用,场地岩石地基稳定,可进行建筑。环境水对建物无腐蚀性,水文地质条件简 单。2.3 气象XX市丰都县地处西南内陆腹地,属亚热带气候区,雨量充沛,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多绵雨的特点。夏季平均气温27.4,八月温度最高可达42.2,冬季平均气温1.0,无冰冻期,年均降雨量1073mm左右,日最大降雨量 100.0mm,年日照时间1000小时左右。主要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8.5 C月平均最高气温28.5(8 月份)月平均最低气温7.2(1 月份)极端最低气温-1.8 C极端最高气温42.2 C年平均湿度79%年平均降雨量1073mm年平均降雨天数长江最高水位2.4交通运输168天175m本项目位于XX市丰都县湛普镇燕子村,距丰都县城区直距约12km。丰都 县位于XX市中部,处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人口 80余万。丰都县城有通 往相邻各县的干线公路和长江公路大桥;长江境内长47km左右,上下航运畅通。丰都县公路距涪陵区53km,距长寿区80km,武陵132km,距石柱67km,距忠 县72km,距垫江118km,距彭水县95km。水路距XX172km,距万州155km。厂 址毗邻丰涪公路,厂址附近规划建设渝丰高速公路、沪蓉高速铁路。2.5 水源本项目水源取自丰都县湛普镇燕子村山上水库及长江水,并建设有长江取 水专用泵船,因此生产用水有保证。补给水水质资料详见供水部分章节。2.6 煤源2.6.1 XX地区炭资源较丰富,并且外地水运煤炭也很方便。电站锅炉主要以燃烧 煤开石为主的劣质煤,其燃煤由总厂采购调度后供应电站备煤场。其煤质特性如下:名称符号单位设计煤种碳Car%45.28氢Har%2.63Oar%2.65氮Nar%0.83硫St.ar%5.15灰份Aar%38.46水Mt%5.0空气干燥基水分Wad%0.92挥发分Var%26.00低位发热量Qn et.v.ar(kc al/kg)kj/kg(3961)16585灰变形温度DT1200灰软化温度ST1340半球温度HT1360熔融温度FT1410本工程燃料耗用量为每年22.496t/a万吨(设计煤种)。由轮船通过专用码头 卸煤后送入输煤系统送入电站备煤场。2.6.2 热电站锅炉点火采用轻柴油,由地区石油公司供应。油质资料如下:油种。号轻柴油恩氏粘度(20)1.2-1.67E10%蒸余物残碳0.3%灰分0.025%含硫量0.2%水溶性酸或碱无机械杂质无水分痕迹凝固点0闭口闪点不低于65低位发热量40000kJ/kg3.0电力负荷、热力负荷及热电站容量3.1电力负荷XXXX水泥电力负荷近期最大约48.8MW,远期规划负荷将达123.8MW,近 期负荷如下表。荷 项总负荷拖动余热发电背压发电MWkWkWkWkW水泥厂一期42770180001260097283.2电力平衡水泥厂二期67030229002520012600小计1098004090037800223283.3热力负荷共负荷 运行方式热电站供电 kW电网供电 KW1 台 22M,1 台 15MW,21878108901 台 30MW,一台 18MW 发电机运行3780014330小计5967825220水泥线一期热负荷如下表:需要负荷 项目工业汽轮机进汽量平均(t/h)最大(t/h)台数窑尾收尘风机1.5MPa(a)蒸汽8.99.52窑尾高温风机1.5MPa(a)蒸汽1720.22原料磨循环风机1.5MPa(a)蒸 汽20.926.62水泥磨1.5MPa(a)蒸汽22.526.61合计116.1139.23.4热力负荷平衡共热负荷项目发电汽轮机额定(t/h)最大(t/h)台数CFB锅炉产汽量1501651背压汽轮机排汽1.7 MPa(a)蒸 汽1471601余热汽轮机补充汽1.5MPa(a)蒸汽43.9(最大)7.8(最小)1由上表显示,当一台锅炉正常运行时,即可满足正常生产用汽的需要,另 一台锅炉作为备用锅炉,满足供热负荷长期需求的高可靠性。3.5根据水泥线近期生产对电负荷和热负荷的需求,本期工程余热电站系统安装 4台水泥余热锅炉配套1台20MW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水泥热功联供系统安装 2台15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1台15MW背压汽轮发电机组,背压排 汽供应7台次中压工业汽轮机驱动水泥生产线的转机,同时预留1台240t/h高 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1台C25MW背压汽轮发电机组。机组规范如下:3.5.1 余热锅炉参数规范ST锅炉蒸发量:锅炉入口废气温度范围:330400 锅炉入口废气量范围:180000240000 Nm7h锅炉入口废气量设计取值:240000 Nm3/h锅炉入口废气温度设计取值:380 锅炉废气阻力:800 Pa锅炉入口废气压力:500 Pa锅炉废气成分锅炉废气入口含尘浓度:15 g/Nm3锅炉总漏风:1%锅炉设计出口废气温度:90 锅炉高压蒸汽段给水温度:104蒸汽压力(绝压):1.7 MPa(a)蒸汽温度:36010蒸发量:22.1 t/h锅炉低压蒸汽段给水温度:40 蒸汽压力(绝压):0.45 MPa(a)蒸汽温度:190104.23 t/h锅炉热水段给水温度:40 蒸汽压力:出水压力:3 MPa(a)出水温度:104出水量:50.4 t/h台数:2台SP锅炉锅炉入口废气温度范围:320-350 锅炉入口废气量计算值:330000 Nm7h锅炉入口废气温度设计取值:350 锅炉废气阻力:800 Pa锅炉入口废气压力:锅炉入口含尘浓度:80 g/Nm3锅炉总漏风:2%锅炉设计出口废气温度:217 废气特性(参考)氮N2:63%二氧化碳CO2:28%氧02:4%水份H2O:5%锅炉高压蒸汽段给水温度:104 1.7 MPa(a)蒸汽温度:325 10 蒸发量:26.8 t/h台数:2台352低温汽轮机参数规范汽轮机型号:NZ20-1.5/0.35额定功率:20 MW最大功率:23 MW额定转速:3000 r/min进汽压力(主汽阀前):1.5-2,0.3 MPa(a)进汽温度(主汽阀前):320+10.20 额定进汽量:94 t/h汽轮机额定排汽压力:7197.4%短路比(保证值):0.45直轴超瞬变电抗x d:10%顶值电压(保证值):2.0倍额定励磁电压励磁方式:静止可控硅励磁噪音(距外壳1米处):90%冷风温度:排烟温度:台数:25 135 2台355背压式汽轮机参数规范汽轮机型号:B15-8.83/1.7额定功率:14 MW额定转速:3000 r/min额定进汽量:125 t/h额定进汽压力:8.83+o-49_o,49 MPa(a)额定进汽温度:535+10.15 额定排汽压力:1.7 MPa额定排汽温度:340 回热系统:无台数:1台356发电机参数规范发电机型号:QF-15额定功率:15MW最大功率:18MW功率因数:0.8额定电压:10.5 kV额定转速:3000 r/min频率:相数:定子线圈接法:效率(保证值):短路比(保证值):直轴超瞬变电抗x d:顶值电压(保证值):励磁方式:噪音(距外壳1米处):冷却方式:旋转方向:台数:3.5.7工业驱动汽轮机参数规范进汽压力(主汽阀前):进汽温度(主汽阀前):台数:注:详见技术协议50 Hz3Y97.4%0.4510%2.0倍额定励磁电压静止可控硅励磁92 dB空冷、闭式循环从汽轮机端向发电机看为顺时针方向1台1.5-2,0.3 MPa(a)320+i一20 共7台4.0设计指导思想及主要设计原则4.1 设计指导思想本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热定电、车间配属总厂的原则进行,要充分体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因地制宜、山地布置的设计指导思想,满 足国家环保标准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设计思路上要解放思想,积 极采用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在工艺系统和布置,结构和设备选型,方便生产 运行和施工安装,进行方案优化、简化厂房车间设计;在节水、节地、节能、减 人增效和控制工程造价等方面都要给予充分重视。4.2 主要设计原则本工程系XXXX水泥的余热电站和水泥热功联供电站,原则上不向电网 供电,与地区变电站之间设联络线,由变电站供电填补水泥公司用电缺额。本工程余热电站系统安装4台水泥余热锅炉配套1台20MW纯低温余热发 电机组;水泥热功联供系统安装2台15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1台 15MW背压汽轮发电机组,背压排汽供应7台次中压工业汽轮机驱动水泥生产线 的转机,同时预留1台24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1台C25MW背压汽 轮发电机组。日利用小时为24小时,年利用小时按8000小时(二台锅炉)计算。总平面布置按(1XNZ20MW)+(lXB15MWr+2X150t/h)+QXC25MW+1 X240t/h)进行规划,并留有再扩建的可能性。4.2.1 总图布置鉴于场地狭小、台阶多、高差大、四周受限,故采用了非常规灵活式布置格 局。站区由南向北将屋内配电装置一一主厂房一一机力冷却塔、化学水处理一 贮煤棚、碎煤机一一污水处理、中水回收利用及沉煤池布置在标高不同的台阶 上,并由西向东将主厂房、除尘器一引风机、烟道、烟囱及脱硫场地布置在两 个标高不同的台阶上。输煤栈桥由主厂房固定端接入除氧煤仓框架。且将净化站、蓄水池、泵房及燃油设施布置在独立的水处理区域;将拖动汽轮机冷却塔分散就 近布置。采用路网、管网、综合管架将其有机联接为一体。并利用台阶、边坡及 路网将各区自然隔离。该布置方案因地制宜、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管线短捷、节省用地。4.2.2 热机部分4.2.2.1 余热发电及背压发电系统余热发电系统中的余热锅炉依水泥线窑头、窑尾布置,余热发电汽轮机组与 背压发电系统合并于主厂房布置。主厂房整体构成2台炉,2台机。主厂房按三列式布置,汽机房、除氧煤仓间的跨度、各层标高等按能安装 15MW供热机组考虑,锅炉为露天布置,汽机纵向布置。主厂房A排至烟囱采用阶梯布置,A排至除尘器布置在235m台段,尾部烟 道、引风机、脱硫设施、烟囱布置在220m台段。汽轮发电机厂房拟采用露天布置,运转层以下至窗台采用彩钢维护,运转层 以上采用露天布置,汽轮发电机组采用独立的罩壳封闭。汽机房行车采用特种行 车,A排支腿直接落于运转层上。低温余热发电机组汽水系统按单元制设置,余热发电系统构成独立单元。高 温高压背压发电机组主汽采用单母管分段方式,其他汽水管道采用切换或单母管 方式,并为二期机组预留连接条件。余热发电系统和高参数背压发电系统分别采用低压和高压除氧系统,各自除 氧系统内的管道背压机汽水系统的辅机选型按B15MW进行配套,其他疏水排污系统及燃烧 系统辅机选型按锅炉出力为150t/h进行配套。锅炉烟风系统按150t/h CFB锅炉常规系统进行设计,每台炉设置3台称重 式给煤机、1台一次风机、1台二次风机、2台返料风机和2台吸风机,2台炉合 用一座钢质烟囱,钢烟囱的参数规格由主体院负责设计并考虑安装条件。每炉设置1台袋式除尘器,由于燃煤含硫量高,脱硫采用炉内脱硫和炉外脱 硫两种相结合的方式,由脱硫厂家进行单独设计。并为炉后脱硫预留建设条件。锅炉及炉后辅机系统全部采用露天布置,引风机不设检修起吊装置。电站区域的火油系统设计考虑尽量简化,考虑采用小容量地埋式储油罐。根 据锅炉设计要求,燃烧器上安装高能点火枪,点火系统采用自动控制,采用就地 操作或并入FSSS系统。4.2.3 输煤部分本工程燃煤由轮船水运至公司专用码头,码头卸煤后通过水泥线输送栈桥分 配给电站备煤场,再经电站输煤栈桥送至除氧煤仓框架。输煤系统的设备出力及碎煤机室、栈桥、转运站等布置均按2X150t/h+lX 240t/h锅炉容量一次建成。石灰石粉掺烧系统一并纳入炉后脱硫系统解决。4.2.4 除灰部分灰渣全部综合利用,采用气力除灰和干式机械除渣系统,设置一台干渣库,由厂内小型运输车辆之间运送至水泥线原料配料站;除灰系统不设灰库,灰由气 力输送管道直接输送至水泥线粉煤灰库。4.2.5 电站化学部分电站化学水采用反渗透+混床的工艺,考虑扩建二期机组用水,本期工程水 处理系统出力按100t/h进行设计。反渗透工艺程序接入到水处理系统PLC程序 控制系统内。锅炉补给水处理控制采用PLC程序控制CRT操作站。4.2.6 电气部分设计范围以llOkV配电装置的出线电缆头为界,包括主厂房、辅助厂房内全 部电气部分。本工程发电机出口电压为10.5kV,每台机出口设置一段10kV主母线,采用 单母线分段形式,两台发电机经一台双卷变接入llOkV变电站,并网线为两回。电网连接方式为并网不上网。4.2.7 热控部分本工程采用机、炉集中控制,共设一个集中控制室,集中控制室及电子设备 间布置在除氧煤仓间8米运转层。电站控制系统采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分散控制系统DCS(包括DAS、MCS、SCS、FSSS)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机、重要辅机等进行 监控,运行人员在控制室以DCS为监控中心实现对机组的启/停、正常运行的监视,调整以及机组异常与事故工况的处理。根据工程具体特点,供热站和余热锅炉及发电部分系统相对独立,建设工期 要求不一致,运行特点和方式不同。故供热站和余热锅炉发电部分分别采用两套 DCS系统,两套系统之间通过通讯实现数据信息和资源共享。428水工部分水泥厂的取水及原水预处理系统统一由XX院会同码头设计院负责设计。原 水预处理采用竖流预沉池+反应池+斜管沉淀池+无阀滤池的处理工艺。原水预处 理系统出力按1800t/h设计。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规模为900t/h。低压低温余热发电机组(20MW)的循环冷却水系统采用带机械通风冷却塔 的二次循环系统。系统配备二台循环水泵和二台机械通风冷却塔。七台工业汽轮机的循环冷却水系统采用分台段合并布置,即窑尾高温风机和 窑尾袋收尘排风机循环冷却水系统集中布置于225米台段,配4台循环水泵和3 座机械通风冷却塔;原料磨循环风机循环冷却水系统集中布置于230米台段,配 3台循环水泵和2座机械通风冷却塔;水泥粉磨循环冷却水系统布置于208米台 段,配2台循环水泵和2座机械通风冷却塔。全厂补给水由电站供水系统统一考虑;电站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就近送入全 厂污水管网,由总厂污水深度处理站统一处理。4.2.9 建筑结构主厂房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排架体系,A排柱建至运转层,采用不等 高行车。除氧煤仓间为单框架,纵向为框架及抗震墙板结构。各层楼板采用钢筋 混凝土组合板。本工程采用天然地基,主厂房基础采用单独基础。烟囱采用钢制单筒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整板结构,钢质烟囱的制作和安 装由主体院负责。4.2.10 通风及空调部分主厂房的通风主要采用机械通风和空调相结合的方式,集控室及电子设备间 设置全年性中央集中式空调系统,以保证室内温、湿度要求。空调系统采用风冷 式恒温恒湿空调机组或风冷柜式空调机方案。5.0提高工程技术水平和设计质量的措施5.1 在遵循方案原则基础充分落实建设的各种条件,并进行进一步优化工作,严 格控制工程造价,为今后电厂安全、经济生产打好基础。若设计中执行某些条文 有困难或有突破之处(如汽机房露天布置),应事先提请业主方、设计方各级领 导研究,并做出指示性意见。5.2 设计标准确定恰当,做到中等适用、安全可靠、满足功能不浪费为原则。一 定要稳妥可靠地积极采用国内成熟技术。在远近期结合上,本期既考虑了当前地 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节约初期投资,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建投资地经济效益,并 对电厂的发展与改进留有余地,充分考虑电厂的发展条件。5.3 要重视电厂的总体规划和全厂总平面布置,从电厂的总体规划入手搞好工程 设计质量,认真贯彻电力建设“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的十二字方针。5.4厂区总平面布置根据生产流程要求,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特点,在满足 防火、安全、卫生、检修和环境保护等规定条件下,综合各种因素,统筹安排全 厂建筑物的位置,为电厂安全生产,方便管理,控制工程造价,节约用地传造条 件。做到紧凑恰当,经济合理,并能有效利用厂址的各项有利条件,使分区明确,满足施工的要求和为今后扩建方便提供条件,竖向布置及厂区排水通畅,并合理 地控制平衡土石方量。在总布置区域内,对所有建筑构筑物的配置做到工艺流程 合理,生产路线最佳,运行管理方便,又做到建构筑物群体相互协调,符合适用 美观的要求。总平面布置按三列式布置原则,使电厂生产工艺流程比较顺捷,有 利于电厂今后扩建和施工,灵活性较好。5.6 各工艺系统的出力与裕度和总的出力相协调一致,保证全厂获得最大的综合 出力,又能根据各工艺系统技术经济复杂的程度,扩建条件的难易,初期投资与 分期投资的经济性区分不同情况对待,切实做到节水节煤节电,并严格控制电厂 对环境的污染。5.7 在建筑艺术处理上,既能保持各建筑物平面与空间组织选型上的一致性,又 有重点,有主从,在统一中有变化,又有和谐。在建筑装修标准掌握上能恰如其 分,符合控制造价要求。5.8 设备应选择经过鉴定和运行考验的成熟产品,优先采用节能型和环保型,不 允许采用淘汰产品,制造厂家应是产品质量、信誉和价格方面的优先者。设备规 范书除对技术参数和性能、应遵循的法规、标准、规范(包括验收质量标准)、运行环境条件、供货范围等要求外,还应明确供应商提供质量保证,供货文件资 料的确认程序和进度,设备规范书应作为采购合同的附件。5.9 要重视施工和运行对设计质量的反馈意见,这是提高设计质量的重要措施。提出克服“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特别要解决好电缆沟,管沟排水问题和电缆 沟防火问题。5.10 各专业在设计时,应参考同类型优秀设计及参考设计,努力提高套用、活 用率,套活用图纸要注意核对套用条件,仔细进行校核,以免错误重复发生,套 用图纸应分级签署。5.11 做好院内外三结合,认真听取运行和施工单位意见,改进设计。5.12 控制工程造价,克服技术与经济两层皮,做到概算不超估算,预算不超概 算。6.0主要技术经济指数6.1工程总投资万元6.2工程每千瓦造价万元/kV6.3厂区挖方工程量17.50 XI04m36.4厂区填方工程量13.49 XI04m36.5厂区绿化系数20%6.6年发电量2.72 XI08kWh/a6.7年供电量2.18X108kWh/a6.8年对外供热量713600GJ/a6.9年均供电标准煤耗468g/kWh6.10综合厂用电率19.8%6.11发电厂用电率18.2%6.12 供热厂用电率 5.73 kWh/GJ6.13 全厂定员人数 96 人7.0 存在问题及建议7.1 三大主机已确定了制造厂家,各专业的主要辅机和设备均参照各类样本选择,建议在初设审定后,召开设备厂家与设计院的设计联络会,迅速开展辅机和设备 的招标工作,确定制造厂商,为下一步开展施工图设计奠定基础。7.2 对于二期的机组扩建规模,在初步设计审查会上应给予明确、并确定不改变,以便一期设计时为二期创造更多针对性条件。如二期预留的冷却塔位置,目前还 不能完全确定占地的大小等问题。7.3 建议在电站初步设计审查后,立即由业主和南京水泥主体院召开电力院、输 变电设计院、码头设计院、交通规划设计院等各设计单位,共同讨论该工程的设 计配合工作,使各单位间的设计工作更紧密、更高效。第二部分总图运输部分1.0概述1.1 设计依据1.1.1 XXXX水泥有限公司和中国国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水泥院)提供 的本工程初步设计设计补充文件、纪要及其他设计项目初步设计配合接口资料。主要设计原则会议纪要。以及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提供的最终设计配合资料。1.1.2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及国家有关规程、规范和最新规定。1.1.3 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1.2 电站性质及建设规模1.2.1 电站性质本工程系XXXX水泥有限公司水泥厂配套的余热电站及供热站工程,配套 建设水泥转机热功联动电站系统(B15MW背压供热系统和工业汽轮机拖动系 统)和余热发电系统(20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为新建工程。本期热电站工程建规模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新建2台ST和2台SP水泥余热锅炉,四台水泥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配 套1台纯低温余热双压20MW汽轮发电机组,水泥线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构成独 立运行单元;2)新建2台150t/h高温高压CFB锅炉一用一备,配套1台B15MW背压汽 轮发电机组,背压机排汽供给工业汽轮机驱动水泥厂一期2台窑尾高温风机(2998KW)、2台收尘排风风机(1443KW)、2台原料磨循环风机(3682KW)、1 台水泥磨(3515KW)的运行。3)预留有扩建1台240 t/h高温高压CFB锅炉和1台C25MW高压抽汽凝 汽式汽轮发电机组的位置,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热电站工程实施后,可使供热站形成热电联供的高效节能模式,水泥生产工 艺形成余热资源综合利用的热功联供循环经济生产模式。122建设规模规划容量为2XST+2XSP余热锅炉+纯低温余热双压1XNZ20MW汽轮发电 机组;2X150t/h高温高压CFB锅炉+1XB15MW背压汽轮发电机组;1 X240 t/h 高温高压CFB锅炉1XC25MW高压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本期建设规模为:2XST+2XSP余热锅炉+纯低温余热双压1XNZ20MW 汽轮发电机组;2X150t/h高温高压CFB锅炉+1XB15MW背压汽轮发电机组。电厂本期以两回110KV电压等级出线与系统联网。1.3 厂址自然条件1.3.1 厂址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厂址土地状况本项目位于XX市丰都县湛普镇燕子村,东距丰都县城区约23km。丰都县 位于XX市中部,处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与之相邻的县、市有:XX市涪 陵区、长寿区、武陵县、石柱县、忠县、垫江县、彭水县。工厂距区域变电站约 2.5kmo本工程所在的湛普镇有着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厂址毗邻丰涪公路(S103 省道),紧临长江,且厂址附近规划建设有渝丰高速公路、沪蓉高速铁路。丰都 县城有通往相邻各县的干线公路和长江公路大桥,长江境内长47km左右,上下 航运畅通。丰都县公路距涪陵区53km,距长寿区80km,距武陵132km,距石柱 67km,距忠县72km,距垫江118km,距彭水县95km;水路距XXI72km,距万 州155km。通过这些便利的公路、水路运输,能够满足本项目所需的外部运输要 求。余热电站及供热站工程项目位于该厂址中部,水泥厂一、二期工程场地之间。电站场地属长江三峡库区峡谷山坡地,厂址地形坡度较大,地面标高约在 195.00348.00m之间。自然坡度约24度左右。站区占地大部分属梯田及坡地和 少量村落。1.3.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详见勘察报告)a)抗震设防标准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抗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b)建设场地建设场地场区属剥蚀浅丘斜坡、河流阶地地貌。场地总体南高北低,自然地 形高差很大,自然标高最低约161m,最高约305m,最大高差达到144m。属二 类建筑场地。c)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场地的地质构造简单,无岩溶、断层、地下洞室、滑坡等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场地岩石地基稳定,可进行建筑。环境水对於物无腐蚀性,水文地质条件简单。1.3.3水文气象本区属属亚热带气候区,雨量充沛,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 多绵雨的特点。夏季平均气温27.4,八月温度最高可达42.2,冬季平均气温 1.0,无冰冻期,年均降雨量1073mm左右,日最大降雨量100.0mm,年日照时 间1000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18.5 C月平均最高气温28.5(8 月份)月平均最低气温7.2(1 月份)极端最低气温-1.8 C极端最高气温42.2 C年平均湿度79%年平均降雨量1073mm年平均降雨天数168天长江最高水位175m1.3.4 用地及建构筑物拆迁水泥厂(包括供热站)场地东西宽约800m,南北长约850m,总场地面积约 50hao区内植被发育较好,山脊地带植被繁茂,山坡及坡麓地带土地、居民稀疏 分布。厂区用地及建构筑物拆迁,由水泥厂统一征购赔偿。1.3.5 当地施工条件a)地方建材该地区有丰富的石、砂等地方材料,以及具有一定能力的砖、瓦加工厂。为 建厂提供了较好的条件。b)当地加工配制能力、大型机具供应情况及可供本工程使用的建构筑物电站所处地区的加工配制能力不能满足电厂建设需要,需在现场布置加工配 制设施。本地区无大型施工机具可供使用,需施工单位自行解决。当地有部分民 房可供租用,但还需自建部分临时建筑。c)交通运输厂址紧靠长江三峡库区黄金水道,S103省道由厂址通过,水泥厂还设计有 专用码头,交通运输方便。1.4 设计范围与分工1.4.1 余热电站及供热电站范围内的所有工艺设施、建筑及结构(含水工结构)设 计,包括:水泥余热发电系统(南京院负责余热锅炉本体的烟风系统设 计);供热及背压发电系统;工业驱动汽轮机拖动系统;热电站拟建电厂范围综合利用场地的总体规划设计,其中也包括燃料堆 场的布置;热电站厂内的取、排水设施;项目的工程投资概算;热电站设计必须满足国家环保、水土保持、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等的要 求。142设计分工:按最终确定的设计分工纪要执行,其中:余热电站及供热电站区 的围墙边坡、挡墙、踏步、护栏、道路、排水详图由业主统一考虑。总图设计 接口分界根据有关规定执行。1.5 余热电站及供热站总图运输主要设计原则经与业主XXXX水泥有限公司和中国国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水 泥院)等设计单位多次协商,最终确定余热电站及供热电站总图运输主要设计原则如下:1.5.1 全厂总体规划由中国国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水泥院)统一规戈L全面负责内、外部协调。余热电站及供热站根据全厂总体规划既定方案,进行设计。1.5.2 余热电站及供热电站区用地:按最终确认的宽度(路中一路中)125m;长度(路中一路中)341.73m;水 处理区用地125X90m;工业汽轮机机力冷却塔就近在相应平台布置。1.5.3 余热电站及供热电站建设规模及规划容量本期新建2台ST和2台SP水泥余热锅炉+1台纯低温余热双压20MW汽轮 发电机组;2台150t/h高温高压CFB锅炉+1台B15MW背压汽轮发电机组及两 台窑尾高温风机、2台收尘排风风机、2台原料磨循环风机、1台水泥磨拖动汽 轮机;并预留1台240 t/h高温高压CFB锅炉和1台C25MW高压抽汽凝汽式汽 轮发电机组的位置。供热电站站区,一次规划,分期建设。1.5.4 余热电站及供热电站等总体规划根据中国国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水泥院)2009.9.22日提供的全厂 总体规划图进行规划布置。1.5.5 余热电站及供热电站等总平面布置根据相互协商确认的主要建构筑物布置格局及坐标位置进行优化布置。1.5.6 余热电站及供热电站等区域的竖向设计根据相互协商确认的台阶划分及标高进行规划布置。1.5.7 全厂管线及综合管架规划根据相互协商确认的走径、坐标、标高进行规划布置。158其它全厂公用设施:综合办公大楼、食堂、车库、贮煤场、空压机室等由南京水 泥院统一考虑。厂区绿化、围墙、大门、道路、挡墙、护坡、踏步、护栏、排水沟等要求及 型式由业主和南京水泥院统一考虑,余热电站及供热电站设计仅提供工程量及特 殊要求。2.0余热电站及供热电站总体规划根据中国国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水泥院)2009.9.22日提供的全厂 总体规划、场地特点、电厂规划容量、工艺要求及相互协商确认的主要原则进行 规划布置。2.1 设计采用的坐标及标高系统2.1.1本图根据甲方提供的1:1000地形图(或放大为1:500)进行设计,采取1954 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基准。2.L2为施工放线方便,全厂设A,B建筑坐标系统.建筑坐标系统与测量坐标的关 系为A300,B300相当于(X301200.000,Y462200.000)转角为X轴逆 时针旋转40.700 度为A轴。A,B坐标与X,Y坐标的换算关系如下:A=(X-X0)c o s9-(Y-Y0)sin 9+A0 B=(Y-Y0)c o s9+(X-X0)sin e+B0X=(A-A0)c o s6+(B-B0)sin 6+X0 Y=(B-B0)c o s6-(A-A0)sin 6+Y0A0=300 B0=300 9=40.700X0=301200.000 Y0=462200.0002.2 余热电站及供热电站站区方位完全同水泥厂建筑坐标系统方位一致。2.3 站区布置格局鉴于场地狭小、台阶多、高差大、四周受限,故采用了非常规灵活式布置格 局。主厂房固定端在北、扩建端向南,汽机房朝西、电气高压出线向南,进站道 路由南北两侧迂回与全厂路网联接。以适应全厂总体规划、地形及电厂工艺布置 和交通运输要求。2.4 电站出线电压等级及回路采用两回llOkv出线与地方电网联接。高压出线走廊向南,一、二期原料场 之间通过。2.5 燃料供应电站燃料采购及运输,由水泥厂统一解决.电站燃用秆石及原煤皮带由水泥 厂皮带栈桥转运站接引。2.6 电站除灰采用管道直接送至水泥厂原料库,磨细后做参合料使用。2.7 电站供、排水电站(包括水泥厂)水源取自长江三峡库区地表水,采用浮动泵船取水方案,经处理后向全厂供水。污水及工业废水经处理合格后,重复使用。雨水沉淀后自 流排入长江库区。3.0余热电站及供热电站站区总平面布置根据全厂总体规划场地及台阶规划既定条件和电厂规划容量、工艺布置及功 能分区要求进行总平面布置;3.1 站区总平面布置:站区由南向北将屋内配电装置一一主厂房一一机力冷却塔、化学水处理一 贮煤棚、碎煤机一一污水处理、中水回收利用及沉煤池布置在标高不同的台阶上,并由西向东将主厂房、除尘器一一引风机、烟道、烟囱及脱硫场地布置在两个标 高不同的台阶上。输煤栈桥由主厂房固定端接入除氧煤仓框架。且将净化站、蓄 水池、泵房及燃油设施布置在独立的水处理区域;将拖动汽轮机冷却塔分散就近 布置。采用路网、管网、综合管架将其有机联接为一体。并利用台阶、边坡及路 网将各区自然隔离。该布置方案因地制宜、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管线短捷、节省用地。3.2 供热站项目用地供热站区用地约4.27h m2(四周道路中下线内);水处理区用地(四周边坡 线内)约1.12h m2;引风机、脱硫、烟囱区用地约0.30h m2;共计约5.69h m2(未 计拖动机力塔用地)。单位容量用地指标0.948m2/kw。符合小型热电厂用地指标。3.3站区道路、地坪采用汽一15级,城市型C30混凝土路面,主干道宽6m,次要道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材料/保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