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实施计划所在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培养类型 非全日制专业领域 研 究 生 指导教师 入学年月 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年 月 说 明一、培养类型是指:全日制教育硕士、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二、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也可以是“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形式。三、本表一式四份,二份交学院,一份由指导教师保存,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四、全日制教育硕士应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由所在学院于第三学期初交一份给研究生处备案;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应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由所在学院于第五学期初交一份给研究生处备案。五、开题报告作为学位论文撰写和学位申请的重要
2、材料,应及时完成,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开题报告,应由学生提出申请,导师签字同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盖章后交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同意。一、 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 “乖孩子”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形式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其他1.选题的意义1.1问题的提出在我国很多父母和老师习惯用“乖”或“不乖”来评价孩子的一切行为表现,甚至把“乖孩子”作为“好孩子”的标准。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听话教育”始终贯穿在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当中,我们要求孩子:在家,要听父母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无论孩子其他方面表现如何,似乎只要听话,就能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喜爱,被评价为“乖孩子、好孩子”。然而
3、,听话的乖孩子就是好孩子吗?新华网报道,北京市朝阳区一所幼儿园教师虐童行为被曝光,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这所幼儿园小班 21 名儿童,均被老师不同程度地殴打,被打的部位包括头、背、膝盖和小腿,孩子们挨打之后还被威胁不能告诉家长。这些孩子的“听话、乖”让人心疼、难受。韩国“岁月”号客轮失事事件中,船上 300 多名学生中大多数仍按船方指示留在船舱中待命,最终与客轮一同沉没,一些没有听从指示的学生反而因此获救幸存。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是该教育孩子绝对服从老师、长辈或权威的指令,还是质疑不合理的要求?长期以来,“听话的乖孩子”总会得到人们的喜欢,得到更多的夸奖。我们要求孩子听父母老
4、师的话、不违逆大人、对成人的命令深信不疑地服从,但这却违背了孩子的本性。因为孩子在稍微懂事之后,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和自己的想法不同,却又强迫自己要听话,要做个父母眼中“乖孩子”时,孩子就只好压抑自己,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成为一个“乖孩子”,这会导致孩子出现内在的分裂,一边是父母老师的要求,一边是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当这两者出现矛盾冲突时,孩子若一味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要而迎合顺从父母老师的需要,就会产生心理问题。社会、学校、家庭普遍对那些后进生、调皮捣蛋的学生关注比较多,更多地认为他们存在问题,需要关注和进行教育转化,而对于乖孩子,他们会更多地觉得他们懂事、听话,他们不容易犯错,他们各
5、方面都表现不错,他们不需要老师和家长操心,甚至他们常常被老师和家长作为教育顽皮孩子的好榜样,在这种状况下,老师和父母都普遍对“乖孩子”的关注比较少。但近年来,“乖孩子”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是自杀的报道屡见报端。众人眼中的“乖孩子”反而常常会做出一些让人出乎意料的行为或举动,如因为父母批评几句而离家出走,沉迷于网络游戏,厌学,产生自闭、抑郁等心理问题。传统的以“乖孩子”作为“好孩子”教育标准的模式己经受到争议。我们教育孩子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关照、父母的欢心,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长为拥有健全人格和创新意识的人,一个心身健康的孩子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乖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不仅
6、关系到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良性运行,而且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得失。“乖孩子”的心理上的偏差,不仅反映了孩子自身在人格上的问题,也折射出了我们在社会要求、家庭教育模式、学校教育机制上存在的偏差,本研究拟通过关注“乖孩子”背后存在的心理问题,探讨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解析其形成的原因,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可操作性的教育引导对策体系。 1.2研究意义:1.2.1理论意义 (1)探讨“乖孩子”背后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析其形成的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因素,探讨对其进行有效教育引导的策略,有利于促进“乖孩子”的教育理论的完善。 (2)“乖孩子”作为特殊社会群体,同时也是社会的有机
7、构成部分,对“乖孩子”背后心理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必然会丰富和充实现有教育理论。 (3)对“乖孩子”心理问题的研究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论文研究成果对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理论的研究,也都具有完善和丰富的作用。 1.2.2实践意义(1)通过对“乖孩子”背后心理问题的探讨,促进家长和老师关注被忽视的“乖孩子”群体,促进家长和老师反思自己的教育和思维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促进这部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2)深入分析“乖孩子”心理问题的成因,是为了有效解决“乖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把握“乖孩子”心理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在实践转化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教育引导策略,这对于学校和
8、家庭教育如何在现实中有针对性地、有实效性地对存在心理问题的“乖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价值。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解决这部分孩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论文研究成果将会在实践中促进“乖孩子”自身的健康成长,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矫正提供借鉴和参考,使“乖孩子”自觉改变自我成为可能。 2.文献综述2.1乖孩子2.1.1 “乖孩子”的定义在新华字典中“乖”有两种基本解释:一是不顺,不和谐的意思。二是机灵,伶俐,如乖乖、乖巧,乖顺。在我国“乖孩子”多指小孩子表现好,听从教管;顺从,听话在线新华字典,2007。儿童在家庭中,如果在学习、勤劳、懂事三个方面有好
9、的行为表现,并且能够较多的顺从、孝顺父母,就会被父母评价为“乖孩子”丁浙英,2008 。综合以上观点,将“乖孩子”定义为, 在家庭和学校中,听从父母和老师的管教,顺从父母老师的指令和安排,在学习上态度认真端正,能认真完成学习任务,遵守学校纪律,在家能积极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在校能积极参与班级劳动,对人有礼貌,会较多地考虑别人的需要,很少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负面情绪。2.1.2“乖孩子”的行为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乖孩子”的行为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类: (1)顺从表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看来,只要是大人说的话,孩子就得认真听,大人提的要求,孩子就得绝对服从。顺从是“乖孩子”最突出的行为表现。尊师重道是被公认的
10、美德,家长普遍教育孩子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因此,孩子尤其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小学生往往把老师的话奉为绝对权威,很多孩子“唯师命是从”,听老师的话胜过听家长的。鲁迅先生曾经说:“中国的一般趋势却是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是一个好孩子”张丽,2005。Parpal和Maccoby等人提出:“顺从是指儿童对父母要求的服从”陈会昌、夏美萍,2006Susan Crockenberg则认为,儿童遵从父母的命令和要求,做出与其一致的行为就是顺从行为。虽然这些界定的表述有所差异,但本质是相同的,正如Kopp指出的,“顺从包括对成人要求的积极反应,或是长久的遵守一系列的规则”。即强调儿
11、童对成人命令或要求的听从、执行和配合。 互惠理论认为顺从有两种,一种是以互惠为基础的“接受性顺从”,另一种是“情境顺从”Maccoby&Martin,1983,此时儿童的顺从是出于情境的压力,如父母施以惩罚的威胁或许诺给予奖励等。对儿童顺从行为的研究大多从其与父母(特别是母亲)控制关系入手。考察父母的控制类型、父母的态度、情绪情感在顺从情境中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母亲过度控制,儿童可能会对此产生消极的反应Julia,Molly&Cynthia,1997。提出要求时的情境所具有的情绪氛围以及要求者和儿童之间关系所具有的情绪特征都能影响顺从。由于父母和儿童间的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Kochanska
12、,1997,儿童本身的一些气质特点也会影响父母的反应或是决定顺从的类型。这些研究从儿童的反应性、活动水平、畏惧感、努力控制方面考查,结果表明儿童气质、母亲控制、儿童顺从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其中儿童的气质可能在其中起到了一个调节的作用,影响母亲的控制策略和儿童的顺从类型Ujile, 1997。跨文化研究发现,日本和西方文化背景下自主性要求、反抗、自我发展等行为的表现方面有非常大的不同Ujile,1997。陈欣银等人在对中国和加拿大儿童的实验室观察研究后得出:中国儿童在自愿顺从上高于加拿大儿童,而加拿大儿童在情境顺从和反抗上要多于中国儿童。这可能是由于西方家长教育儿童协调个人需要和他人需要,而东
13、方家长更多要求儿童学会自控,学会关心集体的利益陈会昌、夏美萍,2006不顺从的研究。随着对顺从研究的发展,人们对儿童不顺从行为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转变。起初,不顺从被父母视为儿童最严惩的行为问题之一Forehand,1977。Patterson认为早期的不顺从易使儿童在与家庭成员交往时受压抑、同伴关系不好、学习成绩不好、违法以及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各种问题Patterson,1982。但是我们知道来自正常家庭的儿童也表现出很多不顺从,有报告显示10-11岁男孩的不顺从率为40%-50%Patterson&Forgatch,1987。这就很难说不顺从是儿童期的机能障碍。同时,有研究表明不顺从行为对儿
14、童社会性发展有积极的作用:(1)儿童在亲子关系中坚持自己的自主性;(2)儿童发展了用社会认可的方式表达自主性的社会技能和策略Kuczynsiki,Kochanska,Radke-Yarrow&Girnius-Brown,1987 (2)懂事表现懂事的基本解释是了解别人的意图或明白事理。懂事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懂事,是指脱离幼稚,懂得人事;广义的懂事,则是指通晓事理,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处理人生事务和人际关系,即知道应当怎样做人。大人嘴里的“懂事的孩子”,通常是那种对大人言听计从的孩子,他们严格遵守家长、教师订立的规矩,身体力行。他们就算成绩不是最优秀,学习态度也非常端正,常常成为老师
15、为其他小伙伴树立的榜样。因为“懂事”,这样的孩子常常会陷入过分追求完美的心理泥潭难以自拔。为了得到家长或者老师的赞美,他们就算处于众所周知的“青春反叛期”,也会表现得过分顺从。他们会把对家长的不满压在心里,甚至拒绝承认自己的不满情绪。太“懂事”的孩子由于整个童年期乃至少年期,都处于成人信条的“阴影”中,渐渐只能定格在墨守成规的人生道路上难以突破。他们长大后仍会显得有几分天真幼稚缺乏创新能力,最大特点就是“人云亦云”,他们甚至还可能缺乏健康人格。因为刻意追求成功,“懂事”孩子心理压力很大,长此下去容易缺乏自信,意志消沉,脾气暴躁,各个方面的进取心都可能遭到干扰乃至扼杀。为求成功,他们往往在学习时
16、过度透支体力和脑力,再加上沉重的心理压力,极可能引发各种没有明显病因的症状,其中包括头痛、肚痛、疲乏、消化不良、血压升高、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等,严重的还可能出现神经官能症和心理疾患。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期,本来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发展自己独立个性的必经之路。但太“懂事”的孩子,刻意压抑自己的观点与态度,也压抑了正常的心理发育,他们的“叛逆期”可能会姗姗来迟甚至从不出现。这些孩子在性格脾气、行为准则上,有时可能跟大多数小伙伴“格格不入”。比如:有的喜欢以“小老师”自居,老师不在场时爱对同学们发号施令;有的喜欢打“小报告”;有的自以为是,看不起小伙伴的“傻帽”表现。长此下去,他们可能明显不合群,朋友也
17、很少,早早就有了成年人才有的世故或孤傲的心态。在所有这些现象背后,极可能隐藏着“自己不被理解”的“苦衷”,时间久了。就可能导致性格怪诞或扭曲。美国的一些儿童心理教育专家提醒说,太“懂事”的孩子,容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失衡,更容易患上各种没明显病因的疾病,早熟少女甚至更易遭受性引诱而致“早孕”。(3)孝顺表现孝顺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国语楚语上:“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 晋代袁宏后汉纪安帝纪上:“观人之道,幼则观其孝顺而好学,长则观其慈爱而能教。”自汉朝公开标榜“以孝治天下”,孝不仅成为支撑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
18、神支柱,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发挥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使孝的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世界,积淀成民族的文化心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家庭教育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因此,能否尽心孝敬父母,顺从父母,关心父母,让父母省心,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也成为了“乖孩子”的重要表现之一。 (4)学习表现学习表现也是“乖孩子”行为表现的一个重要标志,他们多数学习成绩优秀,即使“乖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他们的学习态度也是非常端正的,他们会按照父母和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不违反课堂纪律。他们会把课余时间更多地放在学习上,而不是玩耍上。对“乖孩子”学习表现的重视程度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系:(1)与
19、传统文化有关,如古语有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2)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由于中国经济不发达,生存压力大,是个“学历社会”,行业流动性差,所以中国人往往把一生的幸福都压在某种职业上,选择面窄。中国父母认为学业成绩好,找到好工作,求得一生安稳,是一个人最好的出路。因此,中国父母的教育目的就是学业成绩优秀,能考上好学校,能获得高学历黄河清,2003。再也可能与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关。现实生活中,儿童往往也能够因为学习成绩优秀而“一俊遮百丑”。2.1.3“乖孩子”的文化背景 “乖”与“不乖”是我国特有的对孩子表现的评价,有时甚至成为唯一的判断标准,我国老师和家长特别地偏爱“乖孩子”,是有其特定
20、的文化背景的。 我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体系的核心,对中国传统基本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三纲指三种人伦从属关系: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为子纲,父不正,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三纲之观念来自法家,韩非子中讲:“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五常指五种儒家认定的人伦关系的原则:仁、义、礼、智、信。三纲与五常之间是不可分离的。三纲五常和名教观念,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三纲五常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
21、规范、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在道德层面,要求个体遵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父慈、子严、兄爱、弟敏”等伦理规范要求自己。这无形之中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奴性。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弟子规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弟子规中也强调“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中国以河谷平原为主的自然地理环境及随之而来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活动,使中国人呈现出温和、持中,思维方式较封闭、保守,易顺从的特点高殉,2008。在社会上听从国家,在家庭中听从尊长,从整体上讲二者又是一致的。顺从成了中国人的特色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孩子
22、在与父母的相处过程中,应以顺为先。这无形之中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因此,有人说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发展就是两个字“听话” 张丽,2005。2.2心理问题及产生机制所谓心理问题是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概念,是指由个体神经、生理变化、外界刺激或认识偏激而引发的在认知、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的各种心理失衡状态和异常现象。在康静梅等人的研究中认为心理问题是个体在应激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消极的内在心理状态。心理问题的根源是个体需要与个体认识到能满足需要的现实间的差距。当这种差距拉大,个体心理问题的强度也就相应增大,当然,人的需求往往不止一个,所以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多方面心理问题的总和。导致心理问题原因有公认的生物性、
23、个体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心理问题同样是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产物,因为社会环境刺激虽然要通过人的一定认识(即心理过程)才能发挥作用,但一切心理过程都脱离不开无所不在的社会文化土壤的滋养与培植。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心理问题。由于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后果也不同既意味着问题,又隐含着机遇:顺利解决问题,并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策略,就会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反之,如果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影响对社会的适应甚至自伤自毁,便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依据影响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心理失调、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由于人的心理是在动态中变化发展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发展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由心理健康状态过渡到心理异常或心理
24、障碍状态和由心理异常状态过渡到心理疾病状态是较为容易的;但由心理疾病状态转化到心理健康状态则是一个相对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健康的心理状态到出现心理问题要经过一个心理浮动与心理失衡的积累过程,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缓解,就很容易导致变态心理现象,出现心理疾病,而且整个过程中由病态恢复到正常状态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对于心理问题早期的预防和缓解非常关键。2.3“乖孩子”心理问题的研究近年来 “乖孩子”有心理问题,甚至自杀的报道屡见报端,如上海复旦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林森浩在父母老师眼中一直是优秀生,懂事的乖孩子,却因与室友黄洋关系不和,而
25、把实验室的剧毒氰化物带回寝室,放入饮水机中,导致室友黄洋中毒身亡。江南都市报2007年4月刊登文章江西初三男生留下遗书卧轨生前是个“乖孩子”,1991年出生的熊亚军在父母和老师眼中是“很乖”的那种孩子,学习成绩还可以,平时表现较好,初一时还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从来不去网吧上网和玩游戏,可是这样一个少年在2007年4月28日选择了卧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邱佩君,2007。那个拿硫酸泼熊的刘海洋, 他可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网上说,他因为“特别听话”,小时候邻居们送给他一个外号叫“妈说”。据说,他从小到大唯一的一件自己拿主意的事就是拿硫酸去泼熊。可见,我们很多父母和老师眼中的“乖孩子”也可能出现
26、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但总的来说,国内对“乖孩子”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也集中于心理问题儿童青少年的个案研究。部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乖孩子”从小接受的正面评价较多,遇到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差,是“乖孩子”产生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原因王益明,1994。也有专家在分析这些案例时,认为性格内向和过于严厉的家庭教养方式往往是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内向的人安静、好反省、谨慎,喜欢单独一个人玩耍,更多地接受社会禁忌,因此更受抑制和约束。内向的孩子一般习惯于听家长的话,习惯于服从,从而使家长觉得很乖。孩子明白,要成为一个被人关怀和尊重的“好孩子”,首先要成为一个听话、懂事的“乖孩子”。人本主义认为,儿童在寻求积极经
27、验的过程中,有了关怀和尊重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取决于他人江光荣,2005。大多数父母总是根据儿童的“表现”,即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乖孩子”的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儿童关怀和尊重。换言之,父母的关怀和尊重是有条件的,这种有条件的积极关注,促使儿童把这些价值观内化,将他们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当一个人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出现不一致时,心理问题就可能产生。舒闻铭,2007认为以听话、爱学习为特点的“乖孩子”虽然能让父母少操一些心,深得邻居和老师的喜欢,但是这样的孩子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他们进入大学和踏入社会后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文章中谈到这样一个例子“我曾经接待一个女大学生,是母亲陪她来咨询的,
28、她的问题是恐怖症,原来,这个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一直是妈妈和老师心目当中的宠儿。但她的社交能力很差,母亲由于婚姻失败,泛化到对所有男人不信任,从小就教育她不要跟男生来往,提防异性。读中学由于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心理问题表露不怎么明显,但上了大学,环境发生了变化,她的心理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台北县种籽亲子实验小学创办人李雅卿女士的 乖孩子的伤 , 最重一书中这样写道“乖孩子 , 常常得付出自信和自尊的代价来讨好成人。”“乖孩子”的创新能力常常受到置疑张丽,2005“乖孩子”与“不乖的孩子”比较,“乖孩子”更内向、温顺、更胆小,依赖性更强,而“不乖的孩子”更聪明、更有创新能力,则“乖”的孩子
29、可能具有稳定性、独立性低分特征,自律性的高分特征,而“不乖”的孩子常常被视为具有乐群性、聪慧性、敢为性、实验性、恃强性的高分特征。在个案研究中,多次提到造成“乖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过于严厉的家庭养育方式。但以上关于“乖孩子”心理问题研究的结论多是经验性的推导或是基于个案的研究结果。2.4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社会原因。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之中,是社会中的人,小学生也不例外,也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的。社会对小学生的影响既有直接的,又有间接的, 而且这种影响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陈月霞认为在社会环境中,最直接、最根本的影响就是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多地鼓励学生听话、顺从、孝顺
30、、懂事等,这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且社会对教育的评价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成长。(2)家庭原因。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始于家庭,其基本生活技能的掌握、社会行为规范的习得、性格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和作用。甘雨虹认为,家庭结构、气氛与家庭的管教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王国功也认为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细胞,也是人类成长的第一摇篮,是学生生活、学习、活动最主要的场所,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的影响源。(3)学校原因。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和认可非常重要,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甘雨虹认为:学校教育方面对心理
31、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重智育,轻德育。教育方法不当。不良的校风。王国功也认为学校的校风、 班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明显的影响。概括的说,学校对小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学习时间多,德育活动少、与生活培养相关的活动少、自主性活动少、创造性活动少,忽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学校的校风、班风直接影学生的成长。不良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处问题。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差异,都按一个模式进行教学。(4)自身人格特质的原因自身性格是指人在态度和行为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不是先天赋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7岁左右性格己经基本
32、稳定。一项调查分析表明,凡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中,大部分人的性格属于内向不稳定型,属于粘液质或抑郁质,即他们的心理有一定的易损伤性和对生活事件的易感受性。其性格缺陷表现为:内向、心胸狭窄、抑郁性高、神经质、多愁善感又难于表露,自卑感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比较困难,活动范围狭小。所以,个体心理素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特殊的人格特征,是导致心理问题的内在因素之一。2.5 研究现状及创新 综上所述,国内对“乖孩子”的研究还存在着以下问题:(1)首先,在内涵界定方面,缺乏对“乖孩子”的内涵进行明确的界定,其次对于“乖孩子”背后的心理问题也缺乏系统性的研究,现有研究主要是基于有心理问题“乖孩子”的个案研究的结
33、果,研究方法单一,经验推导的多,量化研究的少,没有适合的有针对性的测量工具,缺少成熟系统的理论指导。(2)在成因分析方面,多数研究者对“乖孩子”背后心理问题的分析限于父母教养方式,而对导致“乖孩子”心理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因素分析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在主客观因素综合影响方面还有欠考虑。(3)在转化策略研究方面,多数研究者都能够充分运用教育引导转化手段,但在具体操作上缺乏明确的方式方法,而且在长效机制探索方面还存在着层次尚浅、操作性不强、功能性弱化等问题。 因此,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本研究拟采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在国内外有关研究理论的支撑下,探索父母老师眼中“乖孩子”背后存在的共性
34、的心理问题,通过查阅文献、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 “乖孩子”共性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乖孩子”心理问题的成因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自身人格特质的关系,提出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解决对策,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模式的完善。3研究设计:3.1研究假设 研究设想“乖孩子”群体存在共性的心理问题,由于“乖孩子”在努力达到父母和老师心目中的“乖孩子”标准,他们存在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要,不表达负面情绪,迎合和顺从的人际互动模式,依赖他人做决定,不接纳自己身上不被父母和老师认可的部分,行为上表现出被动攻击或自我攻击的现象。3.2研究对象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选取重庆市四所小学的学生为个案研
35、究对象。同时选取小学1-6年级的在老师眼中的“乖孩子”作为心理访谈对象。“乖孩子”的选择根据老师评价、父母评价和学生自评来决定,主要标准是学习态度好、勤奋,听父母和老师的话,表现顺从,懂事。同时通过对这部分“乖孩子”的班主任、授课教师、家长的访谈,了解在老师和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在学校和在家庭中的真实表现,以及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以及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遵循伦理性原则,隐去研究对象的真实姓名。3.3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中国式“乖孩子”背后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通过查阅文献、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父母、老师眼中的“乖孩子”进行分析,探寻其背后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以及这些心理问
36、题形成的具体原因,并分析其成因与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个人自身特质之间的关系,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参考资料。3.4研究内容探究在父母和老师眼中的“乖孩子”背后存在的共性的心理困扰,以及他们由此产生的情绪问题和采取的不良应对方式,从而了解他们存在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应对等方面的问题的种类和表现形式。同时探究其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影响、“乖孩子”自身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心理访谈提纲:(1)了解“乖孩子”的情绪状况,以及“乖孩子”对自己负面情绪的感受,他们是否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们会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你最近两周的心情如何?快乐
37、、开心?还是比较愉悦、平静?还是很烦恼、很痛苦(包括愤怒、伤心、抑郁、焦虑、害怕等)你会如何看待你烦恼的、痛苦的情绪?你是否不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你会如何应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例如:曾经想要大哭、大声喊叫、砸东西、经常坐立不安、想报复(伤害别人)、离家出走或者死了算了)你喜欢你自己的这种应对方式吗?当你感到愤怒时,你会如何看待你自己的愤怒?你对愤怒的感受是什么?你会直接表达愤怒吗?如果不会,你会如何应对你自己愤怒的感受?(2)了解“乖孩子”存在的心理困扰的种类和原因,以及他们应对自身心理困扰的方式方法。如果你有烦恼,你烦恼的事情有哪些?你会如何解释它们发生的原因?你采取了哪些方法来应对让你烦恼
38、的事?有效吗?若无效,原因是什么?你最烦恼的事情是什么?你烦恼的程度如何?已经持续多久了?是否已经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你对此做了些什么?(3)了解“乖孩子”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他们的影响。你家里的氛围一般是怎么样的?(很温暖?比较温暖?一般?不太舒服?很不舒服?)如不舒服,能否谈一谈具体情况?你与父母的关系怎样?你认为父母对你的期望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些期望?你希望你的父母如何对待你?你和父母的沟通状况如何?是否隐藏自己的感受?是否发表自己的意见?你与老师的关系怎样?你认为老师对你的期望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些期望?你希望你的老师如何对待你?当你的需要和想法与父母、老师的需要和想法
39、不一致时,你会如何处理?你会放弃你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去迎合父母和老师的需要和想法吗?在碰到问题时,你是会自己解决,还是会征求家长的解决问题的意见,依赖家人解决或逃避问题?你有好朋友吗?(没有朋友?有朋友但是不太亲密?有个几个亲密、要好的朋友)能否详细举例。你会如何看待你和朋友的关系?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你会主动寻求帮助吗?你会认为没有人能够求助,还是身边总有人会主动过来帮助你?(4)了解“乖孩子”的自我认知,他们对自己的接纳程度如何。你会如何评价你自己?你喜欢你自己吗?你觉得你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请举例。在你妈妈眼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你爸爸眼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你朋友眼中你是一个
40、什么样的人?在老师眼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同学眼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觉得你的生活总体来说是什么样的?未来是否有希望?有什么打算和目标?3.5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和问卷调查对“乖孩子”背后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了解这些心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在本研究的选题阶段、研究设计阶段以及研究进行中都用到此方法,通过广泛浏览大量中外文期刊、书籍,确保本研究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有所创新,实现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访谈法。通过对父母和老师眼中的“乖孩子”进行心理访谈,了解他们在乖的背后存在的心理困扰,存在的负面情绪
41、,同时通过和这些学生父母和家长的访谈,更全面地了解这部分孩子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感受,以及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个案研究法。选取这四所小学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该四所小学“乖孩子”的心理健康现状,日常表现和心理困扰,尽量获取第一手资料,归纳分析资料,发现父母和教师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善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提供建设性意见。问卷调查法。主要就是对这四所小学老师眼中的“乖孩子”的行为表现与他们的内心感受和心理困扰等这些方面进行实证调查。问卷设计上通过学生自评“乖”还是“不乖”,然后对自评为“乖孩子”和“不乖孩子”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他们在是否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要、是否表达负面情绪、人际交往
42、中是否倾向于迎合、顺从他人、是否依赖父母老师帮忙做决定、是否不接纳自身的阴影面,是否有被动攻击或自我攻击行为这六个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3.6可行性分析:(1)本人有十五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有五年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善于和学生、家长、老师沟通交流,从多渠道收集信息,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能够具体细致准确的阐述论题。(2)本研究通过对“乖孩子”背后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的探讨,可以促进老师和父母对这部分孩子的关注,了解他们心理困扰背后的原因,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更适合他们的教育策略,为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3)本研究预期结果是“乖孩子”群体存在着共性的心
43、理问题,从而根据对这些共性心理问题原因的分析,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解决策略。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中,可能会有学生由于担心如实表达自己可能产生不好后果,从而做出虚假的回答,对此,我们需要更多地强调保密性、首先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同时从多渠道去收集资料,比如:从“乖孩子”的周围同学、授课老师、父母、朋友等多方面收集信息,更全面地了解访谈对象。4.论文框架:摘要1.选题的意义1.1问题提出1.2研究的意义2.文献综述 2.1“乖孩子”的定义2.2“乖孩子”的行为表现2.3“乖孩子”的文化背景2.4心理问题和产生机制2.5“乖孩子”心理问题的研究2.6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2.7研究现状及创
44、新3.研究设计3.1研究假设3.2研究的对象3.3研究的目的 3.4研究内容3.5研究方法 3.6可行性分析4.“乖孩子”心理问题的表现4.1情绪问题4.2被动攻击4.3压抑心理4.4自我价值感低下4.5迎合、讨好心理4.6依赖心理4.7回避行为4.8自我攻击4.9孤独心理5. “乖孩子”心理问题成因分析5.1社会因素对“乖孩子”心理问题形成的影响 5.1.1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 5.1.2社会价值导向和评价的影响5.2学校因素对“乖孩子”心理问题形成的影响 5.2.1教育观念的影响 5.2.2教育评价标准的影响 5.2.3管理方法的影响 5.2.4教育者自身的影响5.3家庭因素对“乖孩子”心理
45、问题形成的影响 5.3.1家庭客观因素的影响 5.3.2父母教育观念的影响5.3.3家庭教养模式的影响5.4自身因素对“乖孩子”心理问题形成的影响 5.4.1性格弱点的影响 5.4.2心理压抑的影响 5.4.3观念偏差的影响 5.4.4能力差异的影响6. “乖孩子”心理问题教育转化的实践探索 6.1“乖孩子”心理问题教育转化的基本原则 6.1.1系统性原则 6.1.2全面性原则 6.1.3及时性原则 6.1.4教育性原则6.1.5主体性原则 6.1.6发展性原则 6.2解决“乖孩子”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6.2.1社会环境对策 6.2.1.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网络 6.2.1.2
46、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6.2.2学校教育对策6.2.2.1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6.2.2.2改进教育方式方法 6.2.2.3改进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人格均衡发展6.2.2.4完善学校的心理辅导体系6.2.2.5提升教师自身心理素质 6.2.3家庭教育对策6.2.3.1教育的“去价值条件化”6.2.3.2父母改善教养方式和对子女报以适当的期望.6.2.3.3提升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6.2.4自我教育对策6.2.4.1鼓励“乖孩子”表达真实感受和想法6.2.4.2鼓励“乖孩子”表达负面情绪6.2.4.3帮助“乖孩子”接纳自己的阴影面 6.3做好“乖孩子”心理问题预防工作 6.3.1关注“乖孩子
47、”的情绪变化和日常表现 6.3.2借助心理测评,建立档案实时反馈 6.3.3对有心理问题的“乖孩子”及时干预结语参考文献附录后记附:部分参考文献1 宗蕊.乖孩子是不是好孩子.中国保健营养-乐活,2008(4)2林治波.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乖孩子.人民论坛,(3): 333王益明.当心“好孩子”.心理科学,19944张丽.“好孩子”“乖孩子”“坏孩子”一兼论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儿童观及其演变.教育导刊,20055陈会昌,夏美萍.近50年来关于儿童顺从行为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6李冬晖,陈会昌,侯静,父母控制与儿童顺从行为的研究综述心理学动态, 2001.7王茜,陈会昌.父母监控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对干预的启示.教育理论与实 践,2007.8侯静,陈会昌,陈欣银.中国家庭中的亲子互动行为与儿童行为抑制性的发展.心理科学,2005.9陈会昌,李冬晖,侯静,陈欣银.家庭游戏中的母亲控制策略与儿童顺从行为.心理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