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看拼音,写词语。x nki zox shuipi hui( )( )( )( )du penzhu rnkn kishn jin( )( )( )( )2下列加点字注音或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粗扩(gung)和蔼(i) 花团锦簇(c)B抵达(d)遮敲(b)参差不齐(cn)C绽开(zhn)怅然(chng) 混为一谈(hn)D称职(chng)余晖(hu)畏罪潜逃(qin)3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惊惶蟋蟀辨论凄凉B残爆革命猜想耽搁C领域彻底严峻匪徒D栅栏控致送葬饺子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于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为是其智弗若与
2、?曰:非然也。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A反问;比确;夸张B设问;拟人;夸张C反问;拟人;引用D设问;比喻;引用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B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D宁静的夏夜,繁星满天,明月高悬,我们在树下听故事。6“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3、” 文中省略号表示( )A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B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D表示语意的跳跃。7陈洁周末本想帮妈妈用洗衣机洗衣服,可是停电了,就陪妈妈去菜市场买菜了,适合表现这种情况的一项是()A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8用下列六个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美国舆论惊呼:“拳王自己打倒了自己。”美国拳王泰森称霸拳坛,击垮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对手。可见,视自己为对手,战胜和超越自己,是人生的十八盘,是最艰难的选择。不想,胜利和鲜花带给他的骄狂、麻木和纵欲,终而因罪下狱。一旦把千
4、山万壑踩在脚下,真正的对手便是自己了。人生如登山,只要高峰还在前头,人的脚步就不会停下。ABCD9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1)、句子运用了_的写法。(2)、仿照句子的写法,请你写一写放学后的校园。_10日积月累。(1)寒食十五夜望月写了_、_(什么节)的传统习俗。你还知道其他描写传统习俗的诗句有_,_(2)_,唤取归来同住。(清平乐)(3)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_”(两小儿辩日)(4)不要人夸好颜色,_。诗人在这句古诗中赋予了墨梅_品格。(5)在我们所学过
5、的课文中让我们了解了_的李大钊;_桑娜等。其中最令你难忘的是_因为_11根据下面一段话中的统计数字,请为这段话写一个结束语。最近,记者考察了某市繁华的商业街,对这条商业街的商业用字进行了调查,发现整个路段的747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多达118个,约占总数的16%,在这118个招牌中共有362个不规范字。由此看来,_文言文阅读。齐人攫金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官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时,不见人,徒见金。”注释鬻(y):卖。攫(ju):抓取。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清旦_因攫其金而去_ 徒见金_13、下列加点“
6、之”字与其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清旦衣冠而之市B适鬻金者之所C子攫人之金何D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_15、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_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根据以下一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吃饭八分饱还有两分用来吃药黑泽基典(65岁)下辈子也要在一起哦我对狗说延沢好子(56岁)老同学聚会互相鞠躬敬个礼都差点摔创花田薰子(78岁)材料二不知道何时鬓角已染霜,不知道何时颜容已沧桑。忽然怀念从前那些逞强,和懵懂无知的年少轻狂。一瞬间发现人生太短暂,一瞬间发现路不再漫长。还没腾出双乎拥抱自己,时光竟已走得这么匆忙!怎么刚刚学会
7、懂事就老了?怎么刚刚学会包容就老了?怎么刚刚懂得路该往哪走,怎么还没走到就老了?怎么刚刚开始成熟就老了?怎么刚刚开始明白就老了?怎么刚刚懂得时间不经用,怎么转眼之间就老?一歌曲一晃就老了材料三16、材料一中的三则被日本人称之为“银发川柳”的小诗,分别反映了老年生活面临的_、_、_等三个方面的无奈。17、材料1中的第二则和第三则分别运用了_描写和_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老年生活的百态。18、以下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材料二的歌词朴实真挚,充满了沧桑感,说出了很多老年人的心声:有对岁月流逝的叹息,有对青春不再的遗憾,也有对美好往事的怀念B材料一撷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细节:材料二则直指中心
8、,抒发情感。C虽然人已经老了,但是两则材料中都抒发了作者乐观向上、壮心不已的豪情?D材料二的结束部分用一连串的追问,反映了作者的痛惜、伤感和无奈等复杂的情感。19、从材料三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针对这一趋势,我国于1989年把农历九月九日定为“敬老节”,这一天本来就是我国传统节日_,民间原有_的习俗,现在又增添了感恩敬老的主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孙道荣这节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能写完整、写准确。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堂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
9、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妈妈的真实情况撰写。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老师说,性别。女。大家唰唰写下。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好像42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妈妈
10、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妈妈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妈妈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儿有点弯曲什么的。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什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妈妈的腰杆儿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像每个人的妈妈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妈妈的,又好像不太像。老师说,请同学们再接着写,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
11、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辨认依据。班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就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过。最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而是大家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
12、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身影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20、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_20、说说文章开头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_22、第自然段的“”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的内容。请联系上下文,补写在下面。_23、体会第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_24、说说第自然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_25妙笔生花(一)心愿就像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播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请以“心愿”为题,写一篇作文。(二)题目: 的微笑提示:横线上可以写上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可以写
13、自己的老师、同学、朋友要求:从以上两题中任选个作文;注意感情真挚、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中心明确,书写工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要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450字左右。【参考答案】1 细腻 开凿 蟋蟀 徘徊 斗篷 骤然 慷慨 瞬间【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腻”“蟀”“篷”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C解析:C【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
14、,平时要多读,多练。A项:粗扩粗犷B项:遮敲遮蔽D项:称职chngchn3C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A辨论辩论B残爆残暴D控致控制4D解析:D【详解】略5C解析: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A错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这里意思变成了要事故再次发生“防止”与“不”相矛盾,应该改为“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B错误。搭配不当。应该将“分享”改为“分担”。C正确。D错误。重复啰嗦。“繁星满天”与“明月高悬”去掉其一。6A解析:A【详解】考查对标点的运用和作用的辨析。结合“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来看出自穷人中对桑娜的心理描写,这部分出于人物紧张害怕所出现的
15、独白,所以表示断断续续,选择A。7A解析: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名人名言以及谚语俗语的识记和积累,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辨析。根据语境的含义可以得出最符合的语句是A项。A项:“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摘自增广贤文上集解释: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只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符合题干的要求,想做的事情没做成,却意外做成了其他的事情。B项:“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思是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C项:“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谚语
16、,出自于古代佳句集锦增广贤文中的勉联。意思是到了实际要使用的时候,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事情的艰难。D项:“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8B解析:B【详解】略9 动静结合 同学们背着书包,满脸笑容地行走在路上,有些三五成群,结伴而行,互相说着在学校发生的趣事,互相追逐打闹,笑声传得很远很远。那些参天的大树苍翠欲滴,正挥动着枝叶跟同学们说“再见”呢!渐渐地,嘈杂的校园安静了下来,沉浸在暮色中。【详解】本题考查
17、静态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动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1)、“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这句话运用了动态描写手法,写出了河道上运动状态下的景象。“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运用了静态描写手法,写出了水面静止状态下的景象。这句话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2)、根据题干,仿写的句子要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写出放学后校园中静止状态下的景象与运动状态下的景象。要做到语意连
18、贯,表述合理。10 寒食节 中秋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若有人知春去处 孰为汝多知乎?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向世俗献媚,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 沉着镇静 善良的 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 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把鱼汤让给战友,关心战友。【详解】本题考查课内古诗和课文人物的理解和分析。(1)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所写。全诗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这首诗描写了寒食节。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所写。全诗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
19、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这首诗描写了中秋节。结合自身积累,写出其他描写传统习俗的诗句。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这句诗描写了重阳节。(2)“唤取归来同住”出自宋代词人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原句为: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
20、解,因风飞过蔷薇。意思是:春天回到哪里了?四处一片沉寂,没有它的踪迹。如果有人知道春天去哪儿了,记得喊它回来与我们同住。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可那黄鹂千百遍地婉转啼叫,又有谁能知晓它的意思呢?看吧,一阵风起,黄鹂鸟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3)“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出自两小儿辩日。原句为: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意思是: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4)“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意思是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这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
21、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因此,诗人在这句古诗中赋予了墨梅不向世俗献媚,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5)十六年前的回忆讲述了我的父亲李大钊在形势和处境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坚持党的工作,被捕时处变不惊,法庭上镇定、沉着,被害后全家人无比悲伤。穷人描写了在一个浪涌风吼的夜晚,渔夫妻子桑娜在等候亲人归来时,出于善良和同情收留了邻居的两个孤儿,待渔夫归来,正和她的想法一致。因此,我们了解了沉着镇静的李大钊和善良的桑娜夫妇。根据题目要求,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个让最难忘的人物,并说明原因。如: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这篇课文讲述了老班长尽心尽力低照
22、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因为老班长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把鱼汤让给战友,关心战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11消灭错别字、规范书写,任重而道远。【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续写。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于原文做延伸。续写前,做到熟读原文,透彻理解全文旨意。如果原文以记事为主,续写部分应该是事件的自然延伸,做到中心事件不变,也就是依照原来的叙述角度,围绕中心事件来续写,或对事件进行归纳、总结。A解析:12、 清早 离开 只,仅仅13、A14、人都在那儿,你就抢别人的金子,这是为什么?15、不要因一时的鬼迷心窍而做出胆大妄为
23、、自欺欺人的事情。【分析】译文:以前有个十分想得到金子的齐国人,清晨穿戴好衣帽到市场上去。到了卖金子的地方,看到有人拿着金子,于是抢到那金子就走。差役抓到了他,问他说:“那么多人都在那里,你怎么敢抢别人的金子呢?”那人回答说:“我取金子的时候,没有看到人,只看见金子。”1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积累和理解。注意平时课内外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又要注意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判断实词具体的意思。清旦衣冠而之市:清晨穿戴好衣帽到市场上去。清旦:清早。因攫其金而去:于是抢到那金子就走。去:离开。徒见金:只看见金子。徒:只,仅仅。1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结合语境理解。A 不同。句意为:清早穿上衣服戴好帽子到了
24、集市上。之,动词,到。B 相同。句意为:到了卖金子的地方。之:的。C 相同。句意为:你怎么敢抢别人的金子呢?之:的。D 相同。句意为:我取金子的时候,没有看到人,只看见金子。之:的。1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在具体语境中翻译句子。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皆:都。何:为什么。句意:人都在那儿,你就抢别人的金子,这是为什么?15、本题考查主旨概括。本文很短小,讲述的是一个齐国人,当着很多人的面拿别人的金子。差役问他为什么如此大胆,他说:“我取金子的时候,没有看到人,只看见金子。告诉人们的道理就是:追
25、求物质财富,希望生活宽欲,是人之常情,但利欲熏心、见钱眼开,进而做出愚蠢野蛮的行动,就显得可笑而可恨。不要因一时的鬼迷心窍而做出胆大妄为、自欺欺人的事情。 C解析:16、 多病 孤独 体弱17、 语言 动作18、C19、 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渐渐增加,我国人口开始出现“老龄化”。 重阳节 登山【解析】16、本题主要对所给材料诗歌分析、鉴赏能力进行考查。首先需要进行阅读理解,其次,再结合题目具体分析,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思考句子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填入恰当的内容。材料一的第一首小诗“吃饭八分饱,还有两分用来吃药”。为什么吃药呢?肯定是生病了才要吃药,所以我们可
26、以推断出来,老年人多病。材料一的第二首小诗“下辈子也要在一起哦,我对狗说”。因为身边缺乏亲人的陪伴,只有狗陪着老人,所以他才会说,下辈子他们也要在一起。如果是亲人陪伴他的话,他肯定会说下辈子还要与他成为家人。材料一的第三首小诗“老同学聚会,相互鞠躬敬隔离,都差点摔创”。因为老年人那个时候已经体弱多病嘛,身体不是很好,身体协调与灵活度也不好,稍微有个磕磕碰碰都是很大的事情。17、本题主要考查对描写方法的识记与理解能力,以及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记忆描写方法的种类与使用方法。再根据诗歌内容抓住关键句的要点,体会句子想表达的内容,再加以分析。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下辈子也要
27、在一起哦我对狗说”这里就是典型的语言描写,提示语在后。动作描写是指通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等。材料一的“鞠躬”、“敬个礼”都是动作。1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阅读理解与分析的能力。首先要进行阅读理解,其次要进行具体的分析,抓住关键信息,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材料一撷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细节,表达了老年人体弱、多病、孤独的特点。材料二则直指中心,抒发情感。歌词朴实真挚,充满了沧桑感,说出了很多老年人的心声,有对岁月流逝的叹息,有对青春不在的遗憾,也有对美好往事的怀念。结尾部分还用了一连串的追问,更加反映了作者的痛惜、伤感和无奈等复杂的
28、情感。两则材料都没有抒发作者壮心不已的豪情,有的只是对岁月逝去、健康不再与亲情淡漠的遗憾。1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概括以及常识能力。学生要会看柱状图,知道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要注意看图例。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 (唐),全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学生平时可以多加积累一些这方面的诗词。【点睛】20、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大家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但是由于同学们从来没有关注过妈妈,作文课
29、失败了。20、交代事情的结果、说明事件的奇怪、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2、“我妈妈特别爱唠叨”“我妈妈很勤快,每天都要洗很多衣服,还要做饭、搞卫生”“我妈妈最疼我了,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23、“从来也没有”写出了孩子们潜意识里认为妈妈对自己的关心是理所应当的,而自己不需要关注妈妈,与上文中提出的对同学和明星穿戴的关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孩子们对妈妈的忽视。24、委婉地批评了孩子们对父母的忽视,殷切呼唤我们要怀着一颗关爱父母的心,从现在开始,及时回报父母。【分析】20、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阅
30、读全文可知,短文讲的是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大家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但是由于同学们从来没有关注过妈妈,作文课失败了。20、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开头段作用,统领全文,开篇点题,交代情节。22、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补充句子的能力。由文中“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妈妈很了解。”可知,省略号前面给出了答题提示“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故同学们议论的一定是妈妈的体貌特征。23、该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
31、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从来没有留意过妈妈的体貌。故体现了生活中对于母亲的忽视。24、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阅读短文可知,同学们对自己的妈妈关注过少,文中“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从中心角度阐述。批判孩子忽视父母的爱。25范文:心愿一千个追梦者,就有一千个如繁星一样的心愿。我有一个心愿,就是成为一名藏族人民。偌大的草原上解析:范文:心愿一千个追梦者,就有一千个如繁星一样的心愿。我有一个心愿,就是成为一名藏族人民。偌大的草原上,微风轻拂着草场。暖和的光芒照射在巴颜卡拉山上。今天,我和阿妈还有爷爷备上糌粑和热腾
32、腾的酥油茶。阿爸和哥哥准备给羊剪毛。藏獒则围着牛羊团团转,如同一个守护者。奶奶一年几乎见不着人,她总是去转山。仁青冈的雪总是很厚,行车都不方便。奶奶就在那厚积雪上撒盐巴,那雪便融化了,珍宝就出现了。中午时分,我跑向草场去喊他们吃饭,一进屋就闻到了酥油茶的甜香。“扎西德勒”,我对大家说。大伙坐在一起开始吃饭。我先喝了一口酥油茶,它可是藏民的宝贝。淡黄色的酥油茶,茶味、咸味、奶油味俱全,接着再吃一口糌粑,这真是人间绝味。若有些甜腻,再扯下一块风干牛肉,在嘴中咀嚼几次,那也是极好的。一回,乡长问我:“你愿不愿意去城里当手艺人”。我斩钉截铁地摇着头。“为什么,这是多好的机会呀”!“乡长,我热爱这片草原
33、,热爱巴颜卡拉山。我是山神的孩子,我要永远留在这儿。让草原越来越美,越来越好”,我骄傲地说。乡长还在做最后的劝说:“城里科技发达,你去那儿开开眼界。”“不!就因为城里科技发达而变得乌烟瘴气。草原多好啊,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我要保护草原,保护所有的生态。将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发挥到极致。”于是我就一直生活在草原上,与牛羊作伴。有山神的庇护。藏民们年年风调雨顺,快乐地过着他们质朴,简单又神圣的日子。这就是我的心愿,在那神圣的地方,过着属于藏族人民快乐的日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一)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心愿”为题,将自己的心愿写出来,“心愿”是心中的愿望,也许现在的心愿是努力学习,考
34、出好成绩;也许是爸爸妈妈能有更多的时间陪陪你;也许是空气和水不再被污染要把内容写具体,把情感自然真实地表达出来;可选择一种适合的方式表达,如记叙故事、写信、写日记等。题目自拟。开头:简单的介绍自己的心愿是什么。中间:具体的描述自己的心愿是什么。可通过一件事或一个人,介绍自己心愿产生的缘由,注意,心愿一定要积极向上,要现实。然后,写这个心愿有什么作用。再写你要怎么努力来实现它。结尾:总结全文,鼓励自己,为完成心愿努力学习。(二)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 的微笑”为题,将某人物的微笑描写出来,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父母的微笑包容了你的任性,老师的微笑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同学的微笑化解了彼此的矛盾,陌生人的微笑让你感受到了真诚都可以作为习作的内容。开头:可使用抒情的方式,简单说明自己要记叙的是谁的微笑。中间:在写的过程中,选材一定要典型,尽量做到文从字顺,写出真情实感,内容具体充实。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结尾:总结全文,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