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春风得意B如鱼得水C百炼成钢D草木皆兵2(3分)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物质,用我们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结冰时,分子静止不动C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改变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3(3分)具有“天下第一洞”美誉的织金洞是毕节市人民的骄傲,每年吸引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其中最具魅力的是洞内形态各异
2、的钟乳石,它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试问碳酸钙属于哪类物质()A酸B碱C盐D氧化物4(3分)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用手直接拿取砝码B用嘴吹灭酒精灯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pHD配制溶液时仰视读量筒内液体体积5(3分)氮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其中有一种为红棕色气体叫二氧化氮(NO2),此氧化物中氮的化合价是()A+1B+2C+3D+46(3分)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7(3分)生活中有许多盐,小苏打是其中一种,下列小苏打
3、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Na2CO3BNaHCO3CNaClDNaOH8(3分)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之一是“生态建设”,下列符合该主题的是()A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B为解决白色污染,将废旧塑料焚烧处理C人们富裕了,建议每家每户使用私家车D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泛伐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2分)9(3分)今年南方长时间降雨,许多地区发生了水灾,特别是在一些乡村,井水长期呈浑浊状,居民饮水受到影响,如果你生活在这些地区,如何将浑浊的井水净化,主要净化过程 ,检验这些水的硬度要用到 ,降低这些水的硬度,生活中最简便的方法为 10(2分)碳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4、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11(3分)如果实验室没有pH试纸,又要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性,可选用 试液来进行实验,该试液从 色变成 色,能确定其呈碱性12(4分)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由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 (2)20时,将50克甲溶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不饱和”溶液)(3)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 乙(填“”、“”或“=”)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13(9分)实验探究:(1)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A,B装置(如图1),回答
5、下列问题:装置A中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装置中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蜡烛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金属材料: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但也很容易生锈,写出预防你家铁锅生锈的一种具体做法 小明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铁片和镁片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请回答:小明根据“甲中产生气泡比乙快”得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 ,完全反应后,过滤,把滤液都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待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得到的溶液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与锌反应前溶液的质量14(7
6、分)如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备气体的一些仪器,按要求答题:(1)写出用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其反应基本类型为 ,收集装置为 ;(2)用装置B可以制备气体 (填气体化学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8分)15(2分)莽草酸(C7H10O5)是制取抗“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试求:(1)每个莽草酸分子所含原子数;(2)莽草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16(6分)200克某硫酸恰好与26克锌完全反应,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2)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2015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
7、,满分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春风得意B如鱼得水C百炼成钢D草木皆兵【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51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春风得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如鱼得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草木皆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
8、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3分)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物质,用我们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结冰时,分子静止不动C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改变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考点】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B9: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511: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51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516: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
9、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闻到花的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B、分子总在不停的运动,水结冰时,分子也在运动,只是运动速率慢了,故选项解释错误。C、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经混合后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分子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它们的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0、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3分)具有“天下第一洞”美誉的织金洞是毕节市人民的骄傲,每年吸引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其中最具魅力的是洞内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它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试问碳酸钙属于哪类物质()A酸B碱C盐D氧化物【考点】A9: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516: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有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
11、、盐、氧化物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3分)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用手直接拿取砝码B用嘴吹灭酒精灯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pHD配制溶液时仰视读量筒内液体体积【考点】42:测量容器量筒;43:称量器托盘天平;44:加热器皿酒精灯;4U: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531: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砝码一般是金属制成的,我们是手上有汗渍,能使砝码生锈,造成称量不准确;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燃灯内的酒精蒸汽及酒精,可能会导致爆炸的现象发生;C、测定pH,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D、读数时,
12、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解答】解:A、取用砝码要用镊子,用手取用砝码会使砝码生锈,造成以后称量不准确。故A错误;B、酒精灯应该用盖子盖灭,而不能用嘴吹灭,故B错误;C、测定pH,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pH试纸置于表面皿内,操作合理,故C正确;D、配制溶液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常用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5(3分)氮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其中有一种为红棕色气体叫二氧化氮(NO2),此氧化物中氮的化合价是()A+1B+2C+3D+4【考点】D6:有关
13、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191: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二氧化氮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6(3分)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考点】B6: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B8
14、: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131: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由题目中“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判断:该微粒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得失电子难易程度;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等。【解答】解:A、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微粒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个,故A正确;B、该微粒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故B正确;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说法正确,故C正确;D、根据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原子,而非离子,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
15、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7(3分)生活中有许多盐,小苏打是其中一种,下列小苏打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Na2CO3BNaHCO3CNaClDNaOH【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是碳酸钠的化学式,俗称纯碱或苏打,故错误;B是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故正确;C是氯化钠的化学式,俗称食盐,故错误;D是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故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常见物质的名称、俗称以及化学式的写法是解题的关键8(3分)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之一是“生态建设”,下列符合该主题的是()A
16、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B为解决白色污染,将废旧塑料焚烧处理C人们富裕了,建议每家每户使用私家车D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泛伐【考点】65: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79: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I6: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212: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水体中的磷元素、氮元素、钾元素含量过高时,容易导致水中的植物疯长,从而使水质下降解答;B、根据将废旧塑料焚烧处理易造成空气污染解答;C、根据使用私家车,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能够污染环境解答;D、根据森林能够防风固沙解答【解答】解:A、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时,磷元素会进入水体中,从而污染水源。故错误;B、将废旧塑料
17、焚烧处理易造成空气污染,故错误;C、使用私家车,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能够污染环境,故错误;D、植树造林能够防风固沙,有利于遏制沙尘暴的发生,故正确。故选:D。【点评】能源和环境问题是一个不能避免的问题,如何能够既实现了能源的合理利用,又能够不污染环境是目前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2分)9(3分)今年南方长时间降雨,许多地区发生了水灾,特别是在一些乡村,井水长期呈浑浊状,居民饮水受到影响,如果你生活在这些地区,如何将浑浊的井水净化,主要净化过程加明矾沉淀过滤通氯气,检验这些水的硬度要用到肥皂水,降低这些水的硬度,生活中最简便
18、的方法为煮沸【考点】75:水的净化;77:硬水与软水【专题】521:空气与水【分析】根据自然界的水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以及含有细菌等物质进行分析根据生活中常用煮沸方法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解答【解答】解:自然界的水一般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沉降,再进行沉淀,使颗粒大的先沉淀,然后过滤,将不溶物除去,最后通入氯气进行消毒杀菌检验这些水的硬度要用肥皂水来检验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煮沸方法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答案:加明矾沉淀过滤通氯气 肥皂水 煮沸【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10(2分)碳在过
19、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2CO2,该反应属于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考点】C7:碳的化学性质;E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523: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碳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答案为:C+O2CO2;放热【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
20、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11(3分)如果实验室没有pH试纸,又要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性,可选用无色酚酞试液来进行实验,该试液从无色变成红色,能确定其呈碱性【考点】9A:溶液的酸碱性测定【专题】525: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根据验证某溶液呈碱性,一般选用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如果实验室没有pH试纸,又要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可选用无色酚酞溶液进行实验,该试液从无色变成红色,能确定其呈碱性故答案为:无色酚酞;无;红【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验证某溶液呈碱性一般选用酚酞溶液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4分)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
21、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由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2)20时,将50克甲溶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填“饱和”、“不饱和”溶液)(3)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填“”、“”或“=”)【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专题】515: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在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0时,甲的溶解度是40g,将50克甲溶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40时,甲、乙两种物
22、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大于乙【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在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2)20时,甲的溶解度是40g,将50克甲溶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故答案为:饱和;(3)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大于乙;故答案为:;【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2
23、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13(9分)实验探究:(1)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A,B装置(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装置A中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B装置中的现象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蜡烛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灭火(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金属材料: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但也很容易生锈,写出预防你家铁锅生锈的一种具体做法擦干水分小明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铁片和镁片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请回答:小明根据“甲中产生气泡比乙
24、快”得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完全反应后,过滤,把滤液都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待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锌、铁,得到的溶液的质量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与锌反应前溶液的质量【考点】6P: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6Q: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85:金属的化学性质;8G: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523: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524: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分析解答;根据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分析解答;(2)根据防锈的方法:
25、保持铁制品的干燥、隔绝氧气等解答;根据氢前面的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快,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比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活泼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盐中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溶液质量将增大解答【解答】解:(1)将二氧化碳通入A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故答案为: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CO2+H2O=H2CO3;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二氧化碳可以灭火;故答案: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灭火;(2)铁制品干燥不易生锈,所以铁锅不用时将水
26、分擦净可防锈,故答案:擦干水分;氢前面的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快,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比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镁比铁活泼,所以镁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度快;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将把滤液都倒入同一个烧杯中,烧杯中含有硫酸镁和硫酸亚铁,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比镁弱,所以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锌又过量所以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锌和铁;活泼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盐中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溶液质量将增大,锌比铁相对原子质量大所以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增大;故答案:强;锌、铁;大于【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7、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金属的性质,综合性比较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4(7分)如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备气体的一些仪器,按要求答题:(1)写出用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其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收集装置为C或D;(2)用装置B可以制备气体CO2(填气体化学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考点】4O: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6C: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6L: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FA:反应类型的判定;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534:
28、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A是固固加热型,常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2)根据B是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可以制取二氧化碳解答【解答】解:(1)A是固固加热型,常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试管口无棉花,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也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2)B是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答案:(1
29、)2KClO32KCl+3O2 分解反应 C或D(2)CO2 CaCO3+2HCl=CaCl2+H2O+CO2;【点评】本题考查的常见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收集装置及反应原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关键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扎实基础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8分)15(2分)莽草酸(C7H10O5)是制取抗“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试求:(1)每个莽草酸分子所含原子数;(2)莽草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考点】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191: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每个莽草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30、解答】解:(1)每个莽草酸分子是由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莽草酸分子所含原子数为7+10+5=22个(2)莽草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10):(165)=42:5:40故答案为:(1)每个莽草酸分子所含原子数为22个;(2)莽草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2:5:40【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6(6分)200克某硫酸恰好与26克锌完全反应,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2)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考点】7U: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
31、简单计算;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19:计算题;194: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根据锌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由锌的质量可以求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及参加反应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设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Zn+H2SO4ZnSO4+H265 98 2 26g y x = x=0.8g y=39.2g(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8g;(2)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6%(3)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00g+26g0.8g=225.2g故答案为:(1)0.8g;(2)19.6%(3)225.2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质量分数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能力学生需正确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能正确运用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才能正确答题 第17页(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