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字的书写,看似简单,实则还是需要用心,抄写时请注意字体要求“正楷”。【解答】答案: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点评】汉字书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之基础,在平时就要注意了解汉字的构成以及书写规律,掌握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2【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字形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解答】A有误,“愤笔疾书”中的“
2、愤”应为“奋”;B有误,“针灸”中的“灸”读“ji”;C正确。D“决窍”中的“决”应为“诀”;故选:C。【点评】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3【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解答】纠缠:相互缠绕,烦扰、搅扰;围绕:包围,环绕;纠结:意思是使陷入困惑或混乱状态;根据句意幸福是好的方面,用“围绕”更好,烦恼不好的方面,用“纠缠”更好。平庸:意思是指普通、寻常而不突出,碌碌无为;
3、平凡:指平常,普通;贫穷:缺乏物质财产的状态,没有什么钱财;根据句子意思应该先填“平庸”,最后填“贫穷”。故选:B。【点评】此题解答,可结合语境及具体词义辨析。4【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缺少主语,应删去“使”;B有误,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号角”;C正确;D有误,语言重复啰嗦,应删去“大约”或“近”。故选:C。【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
4、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5【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续仿写、补写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句段掌握其特点,如句式运用,修辞运用,语意表达等方面。【解答】此题解答,首先领会被仿句特点,句式上采用“这股清泉,也许是”这样的句式,同时要多方面理解“滋润”的比喻义。
5、答案:这股清泉,也许是困惑时突入脑海的一句话语。【点评】做此题一定要把握仿写句子的基本要求: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2、句式要统一。3、修辞要相同。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6【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记死背硬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注意明确作者的作品及主要内容以及艺术特色。【解答】ACD正确;B有误,水浒传中,宋江被赐毒酒后怕李逵聚众造反,坏了梁山泊的忠义名声,于是让李逵同他一起饮毒酒而死。在宋江坟前自尽的是吴用与花荣,不是李逵。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
6、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及其作品必须熟记。7【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解答】答案:(1)山岛竦峙(重点字:竦);(2)萧关逢候骑(重点字:候);(3)城春草木深;(4)百废具兴;(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重点字:婵)。【点评】复习时应注意: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7、才能记得牢。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8【分析】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解答】本题
8、考查对诗歌的赏析。ABC正确;D错误,突出诗人和妻子团聚时的气氛。故选:D。【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9【分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
9、语还是使用书面语。【解答】这里是劝说小宏同学要静下心来去迎接后面的考试,劝说内容要注意有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劝说的内容合理,修辞使用恰当,语言通顺。可以围绕好好休的重要性,进行委婉劝说。答案示例:小宏,先别着急,你的思路未必就错,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了,再纠结这个问题只会影响下午考试,现在应该好好休息,静心迎接下午的考试,好吗?【点评】劝告是一种常见的口语交际形式。劝告的关键在于双方要处于平等地位,要讲究一定的技巧,以达到告之以理、导之以行的目的。10【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材料一】讲共享单车规模(数量),【材料二】讲享单车
10、的便利、收费低廉,【材料三】讲共享单车给城市交通秩序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三者综合,即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广告语的拟写。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广泛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拟写广告首先要扣住主题,要善用修辞,同时最好能做到押韵。【解答】答案:(1)共享单车出现的原因,规模(数量);共享单车的利与弊(或共享单车的便利、收费低廉、环保以及影响交通秩序)。 (2)示例1:共享单车胆务你我,文明使用人人有责; 示例2:共享单车是公物,私改占用要不得。(符合题意即可)【点评】完成公益标语类题型,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11、二、阅读(满分45分)11【分析】【参考译文】【甲】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磨练其人心志,以饥饿和困乏考验其人身形,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目的就是要用上述这些艰难困苦来触动其人之心灵,坚韧其人之性格,增加其人原本没有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心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乙】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
12、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只有乐工(是所溺的成分)吗?【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意: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拂:违反、阻挠。句意:人常常犯错。过:过失,这里是错误的意思。句意:自满会招来损害。损:损失(损害)。句意
13、:谦虚能得到益处。益:益处。(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这/判断动词;B用的方法/的原因;C被/做、干;D均为“唯独”的意思。故选:D。(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拂,通“弼”
14、,辅佐。恒,常常。句意: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重点词:之,结构助词,的。莫,没有。句意:全天下的英雄好汉,没有谁能够跟他竞争。(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甲】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乙】“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意思是: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所以该句也印证了【甲】文中所提出的观点。(5)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必须要在疏通文意,
15、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分析。题干中“防微杜渐”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所以,【乙】中“(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或者“夫病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国于所福”阐明了要防微杜渐的道理。答案:(1)违反、阻挠;过失,这里是错误的意思;损失(损害);益处。(2)D。(3)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全天下的英雄好汉,没有谁能够跟他竞争。(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夫病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国于所福)。【点评】“之”的用法: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与
16、民同游观之乐(之: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12【分析】全文紧紧围绕父亲的话语“天亮总是从自己的窗边开始的”一句话,通过记叙我的求学、工作艰难经历,从中告诉我深刻的人生道理:天道酬勤。文中刻画人物形象鲜明,尤其文中对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字里行间渗透着父亲的无奈、淡然与关爱的思想感情。【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中主要情节的能力。应依据选文段一第段叙述的内容分析概括。从自然段的内容分析,主要写了当我将考上重点高中的好消息告诉
17、父亲的时候,父亲却劝我读不化学费的师范;从自然段的内容分析,写我在上师范期间的表现,可是毕业后却被分配到乡村的小学工作。从自然段的内容分析,写我经过努力,圆了本科的梦想;第自然段,从“因为工作出色,我被调到县初中任教”“我站在“省优秀教师”的领奖台上”等语句分析,主要写我被调到了县城工作,并成为省级优秀教师。(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父亲的形象,可以结合文中描写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和父亲的表现分析出来。课结合文中第自然段中“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尽管父母从早到晚辛勤劳作,日子还是过得非常紧巴”,第自然段中的“父亲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该是你的,总是你的”;父亲看着
18、那一束束亮汪汪的阳光,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天亮总是从自己的窗边开始的”;“此时,父亲开朗的性格又回来了。”等语句分析分析父亲的形象即可。(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语句及其作用的理解分析。经分析,这句话属于自然环境描写。描写对象是我家的居住环境。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从烘托氛围或人物的心情及对情节发展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此句子主要写自己的居住环境,其中“四面透风”一词点明了环境的特点简陋,从侧面说明了我家生活的贫困状况,这自然使“我”产生了苦闷、难过的心情。再结合下文叙述的内容分析,这样的环境描写促使我努力 学习,想改变人生命运。将上述内容综合总结即可。(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的
19、能力。分析人物的心理需要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进行。A句,可结合上文中的“还是读师范吧,读师范不用交学费”“此前,我曾经跟父亲说过,我要读高中,考大学”这两处语句进行理解分析,表现了我的理想被现实,被父亲的主张打碎后的伤心,不理解的心情。B句,可结合“我分明看到父亲的眼里满是泪水。一个从来不把困难当困难的汉子,竟然在自己儿子面前,流下了如此无助的泪水”这句分析。这刻画了父亲的内心的痛苦、无奈。(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第句,句中的“干瘪”指干枯收缩的意思。“榨”一词,则说明是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效果。结合本段文字中的“为了让我和哥哥能够上学,大姐早早就抛下她心爱的书包,和父母一起
20、种地耕田,可是供我们兄弟二人读书的费用还是无法攒够”一句理解分析,这里主要是指我和哥哥上学消耗了家里的钱。第句,句中的“原则”是指最事情应该依据的准则。这里指“被告知遵照的是生源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再结合“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我原来真的是被安排在县城的,可又被别人顶替了”这句理解分析,这个词语属于贬义,是这个人为自己找借口。(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结尾语段的作用。从内容上分析,这句话写父亲说的“天亮总是从自己的窗边开始的”这句话对我人生产生的影响。经分析,本句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此段文字的作用。内容上,本段文字运用比喻的修辞,说明了只要勤奋就会取得成功。结构上,应起到深化中心,照应开
21、篇语题目的作用。答案:(1)“我”考上了县里重点高中,却只能读师范学校。“我”以全优成绩毕业,却被安置回村里的小学任教。“我”被调到县初中教书,成为省优秀教师。(2)贫穷、勤劳、老实本分、开朗(豁达)、坚忍(坚强)、爱孩子、教子有方的父亲。(答出6点即可)(3)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突出了“我”家居住环境的简陋,生活的贫困,烘托出“我”苦闷的心情,为下文“我”努力学习改变命运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4)A:“我”对父亲让“我”放弃读重点高中而去读师范学校的不满,不理解。B:“我”理解了父亲,知道了他的痛苦与无助。(5)“我”和哥哥读书花尽了家人竭尽全力挣来的钱。别人为顶替“我”而找的
22、借口。(6)总结全文,照应标题(开头),深化(升华)主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希望是永远存在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个人只要自己勤奋努力,就会取得成功。相反,要是在困境中看不到希望而放弃了努力,就永远不会成功。【点评】结尾语段的作用分析:内容上:点题或点明文章主旨,深化主题,揭示中心思想。结构上:总结全文,使全文结构完整;与开头相照应,首尾呼应。13【分析】选文以“雾霾天到底要不要运动?”开端,介绍了雾霾天需要运动的原因、运动场所、运动方式和效果;以逻辑顺序展开说明,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此题需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说明的内
23、容进行概括。第1段说明的是雾霾天需要运动的原因,第2段介绍运动地点,第3、4段介绍运动方式及效果。将上述内容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概括即可。(2)本题考查句子的表达作用。此类题可从该语句使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问题着手分析其作用。第3段画线句把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作比较,说明了高强度间歇运动的好处,说明方法上有作比较和列数字。(3)本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说明文中表修饰或限制作用的词语,通常起着使语言准确、严密的作用。“明显”起修饰作用,说明了高强度间歇运动对消耗脂肪的效果非常好,使语言表达很准确。(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运用的能力。此题可通过读文,筛选出雾霾天运动地点、次数、每
24、次时间、运动方法等相关信息,填入表格;考虑到小方是青少年,可进行高强度间歇运动,爷爷年纪大了,可进行中等强度运动。答案:(1)雾霾天里需要运动的原因、运动场所、运动方式及效果。(2)运用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突出地说明了高强度间歇运动的健身效率高,效果好。(3)起修饰限定作用,说明了高强度间歇运动对人体消耗脂肪的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4)小方:家里(或健身房等室内场所);1550分钟(1550分钟内均可);高强度间歇运动。爷爷:家里(或健身房等室内场所);35次(3、4、5均可);3050分钟(3050分钟内均可)。【点评】赏析说明语言的
25、准确性。(一)限制性词语有1、限定时间:目前、迄今为止、不久的将来、已经一向、渐渐等。2、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稍微、更加等。3、表示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4、限定数量:之一、多、有余、很少等5、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大面积、总共、少数等。6、表频率的词语:一般、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具体分析:1“可能、大约、左右”起限制作用,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xxxx只是估计,但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2“在当时”在限定时间,只说明了xx在当时是xxx,但现在不是,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3“几乎”限制作用,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极个别特
26、例,说明xxxx差不多是xxxxx,这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极个别特例,说明xxxx差不多是xxxxx,这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4“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xxx大多xxxxxx,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换成“总是”表明xxxx一定表示xxxxxx,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5“通常”起限制作用,表示xx是一般情况,表明还会有特别或例外的情况。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一般”起限制作用,表示xx是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6“之一”限制作用,表明xx只是其
27、中的一种,不是唯一的,去掉后,就成了唯一的,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7“据测定”限制作用,表明数据的来源,有科学依据。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8“按照他的计算”限制作用,表明数据的来源,使文章语言表达更准确,更具有科学性。9“有些”是指“有一部分”的意思,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不是所有的xxxx,这体现了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10“大面积”一词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表明不排除在小范围内有例外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大多数”从范围上限制,说明不是全部,体现了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11“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xx大多xxx,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换成“总是”表明
28、一定xxx,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2“广泛”限制范围的作用,表明范围广,删去后不能体现广的程度。该词从程度上体现了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3“最早”中的“最”,限制时间的作用,表明时间早的程度,该词从程度上体现了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4“充分”限制时间的作用,表明最大限度,该词从程度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5“一定”限制作用,表明有限,该词从程度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三、作文(满分50分)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14【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需补充自己认为简单的对象。可以实指,比如学习其实很简单,做饭其实很简单等。可
29、以虚指,比如幸福其实很简单,坚持其实很简单等。本文的写作思路比较宽泛,取材也贴近学生生活,在创作时,一定要体现出这一对象的简单之处,对其重点刻画或论述。【思路点拨】文首以题记的形式点明题旨,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文中则写人记事,围绕“简单”来展开故事情节,因为题目中有其实一词,所以应表现自己一开始认为很难,最后明白其实很简单的过程。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为题目是“其实很简单”,这是一种心理体验,所以要写到心理体会,所以心理描写是不能少的,而且最好是有一个专门的段落来写心理描写。在
30、文章的开头,最好要写到“简单”二字,在文章的结尾,最好有“其实很简单”这句话,来再次点题,避免跑题的嫌疑。【解答】【例文】幸福其实很简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幸福观。妈妈的幸福观很简单:不需要穿金戴银,不需要荣华富贵,只要父母身体健康,丈夫事业有成,儿女乖巧,闲来织织毛衣,饭前锅碗瓢盆叮当响,饭后一家人说说笑笑,邻里和睦这就是妈妈的幸福。爸爸的幸福观很朴实:只要父母能安度晚年,妻子开开心心,儿女能努力学习。我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爸爸也说很幸福;喝两杯酒,炒几个菜,爸爸说太幸福了。对于爸爸来说,幸福是那样的朴实。同学们的幸福观是单纯的:父母的一个微笑,老师的一句夸奖,朋友一个羡慕的眼神,都足以让他们高
31、兴一天;攻破一道难题,解决了朋友之间的矛盾,一次小小的活动,都成了千金难买的幸福。我的幸福是无处不在的:早晨到了学校,上课回答问题正确;同学们开开心心;回家后自己听喜欢的音乐;写一会儿作业;看一会儿电视。这都是幸福呀!“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悠然;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泽,自己的声音!真的,幸福就是这样简单!朋友,当你明白这些时,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很幸福了!【点评】文章语句简单质朴,却哲理深刻,思想性极强。这是一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作文,记叙文字为主体,议论文字很好的升华主题
32、和主旨,相得益彰。本习作紧扣题目“其实很简单”这一主题来写,用生动和充满正能量的文字写出幸福其实很简单,十分符合写作要求。15【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话题作文,题目中给出的话题是“细”。阅读题目中的材料可知,本文要求学生以细节当中蕴含的伟大为表现的主旨,可以议论说理,以“细”为论题,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也可以写人记事,以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为写作内容,写出自己从中感悟出的伟大来,写出真情实感来。【写作思路】拟题为:细节的魅力,创作一篇议论文。首段用一个名人故事或一句名人名言引出论题:细节的魅力,然后依次论述什么是细节,这些细节有哪些魅力,这些魅力蕴含着哪些感人之处,在生活中应怎样去感悟这
33、些细节的魅力等内容,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并向读者发出发现细节,发现美好的号召。【解答】【例文】细节的魅力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的指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人生中每个杰出的成就,无不是由点滴的细节积累而成,就如同每一粒珍珠,都是从细小的沙粒开始的。有人认为,“行大事不拘小节”,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有志者,就应当干大事、成大事,而不是拘泥以细微琐碎的小节,小节无伤大雅,何必要小题大做?其实并不是这样,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节问题同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平时不拘小
34、节,就可能微恙成大疾,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隙之烟焚”“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也正是这个道理。周恩来位居总理之职,官不可谓不大,但他强调的却是“关照小事,成就大事”。他一贯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尽可能考虑到事情的每个细节,最反感于“大概,可能”之类的做法和言语。有一次在北京饭店举办涉外宴会,他问:“今晚的点心是什么馅?”一位工作人员说道:“好像是三鲜馅吧”。周恩来总理马上追问:“什么叫好像?到底是还是不是?客人万一有对海鲜过敏的,出了问题谁负责?“周恩来总理正是用他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不仅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爱戴,同时受到了国际友人的尊敬。尼克松回
35、忆说:“我们在北京的第三天晚上应邀去看乒乓球表演,当时天下着大雪,而我们预定第二天要去参观长城。周恩来总理离开了一会,通知有关部门清扫通往长城路的积雪。”周恩来总理凭借他那一丝不苟,注重细节的习惯赢得了尊敬与爱戴,这正是细节的魅力。曾经读过这样一则真实故事,某学校招聘一名教师,但要通过面试从几名应聘者中选择一位。几位应聘者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上课铃响后,应聘者分别微笑着走上讲台,师生互相致意后开始讲课,导入新课、讲述正文、总结大概、复习巩固、每个应聘者都按照标准的讲课流程进行各项工作。一位应聘者为避免满堂灌,也效访前面几位应聘者设计了课堂提问。但这位应聘者相比前几位,自己的表现并不理想。谁知第二
36、天,这位本认为自己几乎不可能被录取的应聘者居然出乎意料的接到了录取通知书。接着他问校长相比前几位应聘者自己的水平不如他们但为什么被录取了,校长笑着回答:“说实话,论那堂课的精彩程度,你的表现的确逊色于其他人。但在课堂提问时,你表现出来一个细节,却足以让其他人自惭形秽。因为你叫的是学生的名字,而不是他们的学号,更不时用手指。如果一位老师不愿意了解自己的学生,不尊重自己的学生,那么他怎么可能把学生教好呢?而你,是唯一一个叫出学生姓名的人,所以你是唯一一个入选者。大事都是由一件件繁琐的小事组成,把这些小事认认真真的做好,虽不会取得惊人的效果,但如果对待小事马马虎虎,就必然会影响大事。要想成就大事,越
37、注意细节,越“苟小节“,就越容易成功。这,是细节的魅力。细节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一个没有细节的人索然无味,一个个细节记录着人的崇高与卑劣,宽广和狭小,坚强和软弱,欢乐和哀怨生活中没有所谓的小事,细节决定着做事的成与败,这就是所谓的细节,这就是细节的作用,细节的魅力!【点评】这篇议论文开头引用老子的名言,引出中心论点“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正文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进行论证,说服力强。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24 19:29:20;用户:我不叫王海宁;邮箱:orFmNtygTZdeoRRXtaD47YJRzPg0;学号:39962365第14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