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州吴江存志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一小块(如图)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体积减少,表面积也减少 B.体积减少,表面积增加 C.体积减少,表面积不变
2.将除以与的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 )
A. B. C. D.
3.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1∶a(a>0),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4.红花的朵数比白花多,白花的朵数比黄花少。比较红花和黄花的朵数,正确结果是( )。
A.红花朵数多 B.黄花朵数多 C.红花和黄花的朵数相等 D.无法比较
5.下面四个立体图形,从右面看形状相同的是(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③和④ D.①③和④
6.如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少年宫在学校的西偏北30°方向
B.超市在学校的东偏北45°方向
C.图书馆在学校的南偏西40°方向
7.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比是4∶1,圆锥的高是6厘米,圆柱的高是( )厘米。
A.4 B.8 C.6 D.10
8.王明体重30kg,书包重5kg。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如果长期背负过重物体,会导致腰痛及背痛,严重的甚至会妨碍骨骼生长,王明的书包( )。
A.超重 B.不超重 C.无法确定
9.一个圆柱的高是8cm,如果把它的侧面展开正好是一个正方形,那么它的底面周长是( )。
A.8cm B.12cm C.25.12cm
二、填空题
10.25分=时;公顷=( )平方米。
11.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______)份,取其中的(______)份。它的分数单位是(______),它有(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2.如果a÷b=c(a、b、c都是非零的自然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
13.已知图中阴影三角形的面积是5cm2,那么圆的面积是(________)cm2。
14.巧巧帮妈妈包韭菜鸡蛋馅饺子,韭菜与鸡蛋的质量比2∶1,270g的馅中,韭菜(________)克,鸡蛋(________)克。
15.一幅图的比例尺是。在这幅图上量得一个圆形水池的直径是2.5cm,这个水池的实际周长是(______)米。
16.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2cm,水管内水的流速是每秒8cm,一位同学去洗手,走时忘记关水龙头,5分钟后另一位同学发现并关掉了水龙头,共浪费了(______)升水。
17.一次测验中,张帆、张凯、张红三人的成绩成“等差”,且平均分是82,李桐、李京二人的平均分是92,则这五位同学的平均分是______. 如果张红得85分, 李京得90分,那么这五位同学成绩的级差是______分.
18.一种商品打八五折销售,“八五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_____)。如果这种商品的原价是1000元,付款时要少付(_____)元。
19.把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按下图中的方式重叠起来,从1个、2个、3个、……,每次重叠后,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能找到规律并填写下表吗?
正方形个数
1
2
3
4
……
n
图形周长(cm)
40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三、解答题
20.直接等结果。
3.5÷0.07= 10÷10%= 10-10%=
2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共18分,每题3分)
(1)0.25×3.2×1.25 (2)9÷-÷9 (3)6.35--(-4.65)
(4)69×75%+7.5×3.1 (5)(+)×7+ (6)÷[÷(-)]
22.解方程。
23.小军家有6口人,早上每人喝一瓶升的牛奶,一共喝了多少升?每升牛奶大约含有钙克,一瓶牛奶大约含钙多少克?
24.五一期间,“花香奥莱村”开展打折促销活动,李宁运动服一律打八五折出售.妈妈买了一套原价800元的运动服,她少花了多少钱?
25.小兰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 ,第二天看了42页,这时已看的与未看的页数之比是2:3.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6.运动场上的数学问题:下图是某校操场示意图,其最内圈跑道长400米,每道跑道的宽是1米。
(1)在举行400米决赛时,王强和李刚分别在第一道和第二道,则起跑时,王强和李刚相距多少米?(2)在百米决赛时,1号、2号、3号、4号运动员分别获得前四名。小记者来采访他们的各自的名次。1号说:“2号第一个冲到终点。”2号说:“3号不是第4名。”小裁判说:“他们的号码和他们的名次都不相同。”四个运动员分别获得了什么名次?
1号第( )名;2号第( )名;3号第( )名;4号第( )名。
(3)王老师和张老师每天早上都要到操场上散步,王老师每分钟走40米,张老师每分钟走50米。一天早上,他们俩同时走到操场上,当王老师走了4圈的时候,张老师走了几圈?
(4)王强和李刚每天活动课都要到操场上慢跑,王强跑一圈要3分钟,李刚跑一圈要4分钟。一天他们俩同时从跑道的同一点背向出发,过多长时间王强和李刚会相遇?
27.有甲、乙两只圆柱形玻璃杯,其内直径依次是18厘米、12厘米,杯中盛有适量的水.甲杯中沉没着一铁块,当取出此铁块后,甲杯中的水位下降了2厘米;然后将铁块沉没于乙杯,且乙杯中的水未外溢.问:这时乙杯中的水位上升了多少厘米?
28.某地规定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应该交纳的个人调节税的计算方法是:
(1)李教授得稿酬2000元,杜教授得稿酬5000元,两人各应缴税多少元?
(2)按规定王老师共纳税434元,问王老师纳税后的稿费是多少元?
29.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
每个假分数可以写成一个自然数与一个真分数的和(例如=3+),上面的真分数的倒数又可以写成一个自然数与一个真分数的和(=1+),反复进行同样的过程,直到真分数的倒数是一个自然数为止(=4+,=2),我们把用这种方法得到的自然数,按照先后顺序写成一个数组,那么,这个数组叫做由这个假分数生成的自然数组.
如:对于假分数,则=3+,=1+,=4+,=2,所生成的自然数组为,请回答:
(1)所生成的自然数组为{ }
(2)某个假分数所生成的自然数组为{1,2,3,4},这个假分数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
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一小块,体积肯定减小,表面积减少三个面的同时也增加了三个面。
【详解】
从顶点上挖去一个小块后,体积减少了;表面减少了3个不同的面的面积,同时又增加了3个切面,即相当于相互抵消,实际上表面积不变;所以体积减少,表面积不变。
故选:C。
【点睛】
注意当一个长方体中挖掉一小块时,体积一定会减少,但表面积有可能不变,有可能增大或减少,不同题目具体分析。
2.D
解析:D
【解析】
解:最后一步求的是商,要用除法,被除数是,除数是与的差。
3.B
解析:B
【分析】
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1∶a(a>0),说明有两个角的度数相等,是个等腰三角形。
【详解】
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1∶a(a>0),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B
【点睛】
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熟悉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4.B
解析:B
【分析】
红花的朵数比白花多,将白花看作4份,红花是1+4份,据此写出白花和红花的比;白花的朵数比黄花少,将黄花看作4份,白花是4-1份,据此写出白花和黄花的比,以白花为标准统一比,观察红花和黄花的份数即可。
【详解】
白花∶红花=4∶(1+4)=4∶5=12∶15
白花∶黄花=(4-1)∶4=3∶4=12∶16
红花∶黄花=15∶16,所以黄花朵数多。
故答案为:B
【点睛】
关键是理解分数的比的意义,根据比的基本性质统一比。
5.B
解析:B
【详解】
略
6.A
解析:A
【分析】
以学校为观测点,根据方向与角度分别进行判断少年宫、超市和图书馆的位置即可。
【详解】
A.以学校为观测点,少年宫在学校的北偏西30°方向。故原题干说错错误。
B.以学校为观测点,超市在学校的东偏北45°方向。故原题干说法正确。
C.以学校为观测点,图书馆在学校的南偏西40°方向。故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位置与方向,明确观测点是解题的关键。
7.B
解析:B
【分析】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比是4∶1,说明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
(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圆柱、圆锥的体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
8.A
解析:A
【分析】
要判断王明的书包是否超重,那就必须知道王明的负重是多少,根据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单位“1”体重是30千克,即可求出王明的负重,用王明的负重和他的书包重比较就可以判断出来。
【详解】
30×=(千克)
5>
所以王明的书包超重。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乘法的应用,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想知道王明的书包是否超重,必须知道王明的负重,如果书包重大于负重,那王明的书包就超重,如果书包重不大于负重,那题的书包就不超重。
9.A
解析:A
【分析】
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则圆柱的底面周长等于高,据此解答。
【详解】
一个圆柱的高是8cm,如果把它的侧面展开正好是一个正方形,那么它的底面周长是8厘米。
故答案为:A
【点睛】
理解并掌握“圆柱的侧面展开是正方形,则圆柱的底面周长等于高” 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0.;8750
【分析】
(1)分钟换算小时除以进率60,结果化为最简分数:25÷60=(小时);
(2)公顷换算平方米乘进率10000,×10000=8750(平方米)
【详解】
25分=时;公顷=( 8750 )平方米。
【点睛】
熟记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高低单位之间换算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1.5 5
【分析】
分数的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其中的1份就是分数单位,分子是几,分数里面就有几个分数单位。
【详解】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它的分数单位是,它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点睛】
理解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2.b a
【分析】
两个不为0的数之间存在倍数关系,较大量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较小数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
如果a÷b=c(a、b、c都是非零的自然数)
则说明a是b的c倍,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3.4
【分析】
假设圆的半径为r,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r²÷2,则r²=5×2=10,再根据圆面积公式S=πr²求出圆面积。
【详解】
3.14×5×2
=15.7×2
=31.4(平方厘米)
【点睛】
解答此题关键是弄清三角形和圆之间的联系,再解答。
14.90
【分析】
韭菜与鸡蛋的质量比2∶1,韭菜的质量占饺子馅总质量的,鸡蛋的质量占饺子馅总质量的,据此解答。
【详解】
韭菜:270×=180(克)
鸡蛋:270×=90(克)
【点睛】
本
解析:90
【分析】
韭菜与鸡蛋的质量比2∶1,韭菜的质量占饺子馅总质量的,鸡蛋的质量占饺子馅总质量的,据此解答。
【详解】
韭菜:270×=180(克)
鸡蛋:270×=90(克)
【点睛】
本题考查了按比例分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5.5
【分析】
观察线段比例尺可知图上1cm表示实际30m,图上2.5cm表示实际(2.5×30)m;再根据圆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2.5×30=75(m)
3.14×75=235.5(m)
解析:5
【分析】
观察线段比例尺可知图上1cm表示实际30m,图上2.5cm表示实际(2.5×30)m;再根据圆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2.5×30=75(m)
3.14×75=235.5(m)
【点睛】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牢记圆的周长公式:C=πd。
16.536
【分析】
先求出5分钟从水管流出的水的长度,再利用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可求出浪费的水的体积。
【详解】
5分钟=300秒
2厘米=0.2分米
8厘米=0.8分米
3.14×(0.2÷2
解析:536
【分析】
先求出5分钟从水管流出的水的长度,再利用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可求出浪费的水的体积。
【详解】
5分钟=300秒
2厘米=0.2分米
8厘米=0.8分米
3.14×(0.2÷2)2×(0.8×300)
=3.14×2.4
=7.536(立方分米)
7.536立方分米=7.536升
浪费了7.536升的水。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公式的能力,强化圆柱体积公式的实际应用。
17.15
【解析】
张帆得分82-(85-82)=79, 李桐得分92+(92-90)=94,
则这五位同学成绩的级差 = 94-79 = 15.
解析:15
【解析】
张帆得分82-(85-82)=79, 李桐得分92+(92-90)=94,
则这五位同学成绩的级差 = 94-79 = 15.
18.150
【解析】
【详解】
略
解析:150
【解析】
【详解】
略
19.80 100 20(n+1)
【分析】
通过计算前3个图形的周长,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总结出一般规律,即可解答。
【详解】
1个正方形时,周长是:4×10=40(厘米)
2个正方形
解析:80 100 20(n+1)
【分析】
通过计算前3个图形的周长,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总结出一般规律,即可解答。
【详解】
1个正方形时,周长是:4×10=40(厘米)
2个正方形重叠后,周长是:4×(10+5)=60(厘米)
3个正方形重叠后,周长是:4×(10+5×2)=80(厘米)
4个正方形重叠后,周长是:4×(10+5×3)=100(厘米)
……
n个正方形重叠后,周长是:20(n+1)厘米
故答案为:60;80;100;20(n+1)
【点睛】
正确找出规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20.50;;9.9;0.65;
0.2;;;0.01;
【分析】
【详解】
略
解析:50;;9.9;0.65;
0.2;;;0.01;
【分析】
【详解】
略
21.(1)1;(2);(3)10;
(4)75;(5)6;(6);
【详解】
(1)0.25×3.2×1.25
=0.25×(4×0.8)×1.25 (1 分)
=0.25×4 ×(0
解析:(1)1;(2);(3)10;
(4)75;(5)6;(6);
【详解】
(1)0.25×3.2×1.25
=0.25×(4×0.8)×1.25 (1 分)
=0.25×4 ×(0.8×1.25) (2 分)
=1 (3 分)
(2)9÷-÷9
=9×-× (1 分)
=15- (2 分)
= (3 分)
(3)6.35--(-4.65)
=6.35+4.65-(+) (1 分)
=11-1 (2 分)
=10 (3 分)
(4)69×75%+7.5×3.1
=6.9×7.5+7.5×3.1 (1 分)
=7.5×(6.9+3.1) (2 分)
=75 (3 分)
(5)(+)×7+
=×7+×7+ (1 分)
=5+(+) (2 分)
=6 (3 分)
(6)÷[÷(-)]
=÷[÷] (1 分)
=÷4 (2 分)
= (3 分)
22.x=16;x=13
【分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据此解方程。
解析:x=16;x=13
【分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据此解方程。
【详解】
(1)
解:
(2)
解:
23.5升; 0.3克
【详解】
略
解析:5升; 0.3克
【详解】
略
24.120元
【分析】
已知原价是800元,打折是85%,求少花的钱用百分数的乘法运算即可.
【详解】
少花的钱=原价 ×(1-85%)
=800×15%
=120(元)
答:她少花了120元钱.
【点
解析:120元
【分析】
已知原价是800元,打折是85%,求少花的钱用百分数的乘法运算即可.
【详解】
少花的钱=原价 ×(1-85%)
=800×15%
=120(元)
答:她少花了120元钱.
【点睛】
本题考查百分数的打折问题综合运用.
25.180页
【解析】
【分析】
已看的与未看的页数之比是2:3,那么看的页数就是总页数的 ;把总页数看成单位“1”,第二天看的页数是总页数的( ﹣ ),它对应的数量是42页,由此用除法求出总页数.本题
解析:180页
【解析】
【分析】
已看的与未看的页数之比是2:3,那么看的页数就是总页数的 ;把总页数看成单位“1”,第二天看的页数是总页数的( ﹣ ),它对应的数量是42页,由此用除法求出总页数.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并找出单位“1”的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用除法就可以求出单位“1”的量.
【详解】
= ,
42÷( ﹣ ),
=42÷ ,
=180(页);
答:这本书共有180页.
26.(1)6.28米
(2)4;1;2;3
(3)5圈
(4)分钟
【解析】
【详解】
(1)(米) 答:王强和李刚相距6.28米。
(2)4;1;2;3
(3)(圈) 答:张老师走了5圈。
(4)
解析:(1)6.28米
(2)4;1;2;3
(3)5圈
(4)分钟
【解析】
【详解】
(1)(米) 答:王强和李刚相距6.28米。
(2)4;1;2;3
(3)(圈) 答:张老师走了5圈。
(4)(分钟) 答:过分钟王强和李刚会相遇。
27.5厘米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当甲杯中取出铁块后,水面下降部分水的体积就等于铁块的体积,即底面直径18厘米、高是2厘米的圆柱的体积;然后再除以乙杯的底面积,就是水位上升的高度.
【详解】
解析:5厘米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当甲杯中取出铁块后,水面下降部分水的体积就等于铁块的体积,即底面直径18厘米、高是2厘米的圆柱的体积;然后再除以乙杯的底面积,就是水位上升的高度.
【详解】
3.14×(18÷2)2×2÷3.14÷(12÷2)2=4.5(厘米)
答:这时乙杯中的水位上升了4.5厘米.
28.(1)168元;550元;(2)3466元
【分析】
由题意知,首先判断出纳税额的百分率所在的范围后,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1)李教授得2000元,超过800元不超过4000元,2000-800
解析:(1)168元;550元;(2)3466元
【分析】
由题意知,首先判断出纳税额的百分率所在的范围后,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1)李教授得2000元,超过800元不超过4000元,2000-800=1200元乘14%就是要交的税;杜教授得5000元,按5000的11%交税;
(2)假设王老师的稿费是4000元,他应交(4000-800)×14%=448元,超过了他交的434元,显然王老师的稿费不超过4000元,按14%交的税,用434÷14%求出应交税的稿费,再加上800元就是王老师所得的稿费,减去434元税,即是要求的问题。
【详解】
(1)(2000-800)×14%
=1200×14%
=168(元)
5000×11%=550(元)
答:李教授应交税168元,杜教授应交税550元。
(2)(4000-800)×14%
=3200×14%
=448(元)
448>434,因此王老师的稿费不超过4000元,
434÷14%=3100(元)
3100+800-434
=3900-434
=3466(元)
答:王老师纳税后的稿费是3466元。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难点是判断出纳税额的百分率所在的范围。
29.(1)6、1、2、2;(2)
【详解】
=6+,=1+,=2+,=2
(1)4=,3+=,2+=,1+=
解析:(1)6、1、2、2;(2)
【详解】
=6+,=1+,=2+,=2
(1)4=,3+=,2+=,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