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doc.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900268 上传时间:2024-10-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doc一、选择题1考古发现的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直立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遗址之一。它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二里头遗址2下列文物出土于同一原始文化遗址,请问该遗址的名称是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良渚文化遗址D元谋人遗址3请根据下图判断这一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中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4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B受封者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保卫周王C阻碍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

2、经济、文化联系D随着周王室的衰落,成为春秋战国战乱不断的根源5下图是部分商周青铜器的实物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商周青铜器( )A用途广泛B造型优美C世界领先D铭文众多6论语中说“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局面开始出现于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7“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段材料最准确的认识是A“仁者爱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以德治国8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该水利工程A修建于春秋时期B助力秦统一六国C连接湘水和离

3、水D减少了黄河水患9秦朝咸阳的一位粮商要购进一批粮食,结账时他应该使用的法定货币是A“半两”钱B刀币C纸币D五铢钱10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A秦西汉B西汉东汉C东汉三国D三国西晋11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中原地区引种栽培葡萄的起始时间应该不会早于A汉朝B三国时期C两晋时期D南北朝时期12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王莽施政的危害B外戚权利的膨胀C宦官把持朝政D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13对于昭君出塞一事,古人张仲素有王昭君诗云:“仙娥今下嫁,娇子自和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今人翦伯赞则曰:

4、“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如何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以上两人( )A都赞扬了汉代的和亲政策B都为王昭君下嫁鸣不平C都批评汉武帝的战争行径D都称颂昭君密切了汉匈友好关系14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的理沦和治病原则C华佗制成了“麻沸散”D九章算术总结了自周秦到汉代的中国古代数学成就15“项羽败亡,刘邦称帝,国号汉,是为汉高祖”此材料说明了A秦朝灭亡B秦末农民战争,秦灭汉兴C楚汉之争D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16学会运用原因和结果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下表中因果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因果A汉武帝推

5、行儒学儒学开始于主导地位B淝水之战前秦战败北方重新陷入分裂割据局面C八王之乱、匈奴人灭西晋北方人民大量南迁D江南地区的开发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AABBCCDD17分封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然而,因为大肆分封诸侯而导致战乱的朝代是秦朝 西汉 东汉 西晋ABCD18观察下列四幅战争形势图,请回答以上四场战争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图图图图B图图图图C图图图图D图图图图19北魏孝文帝在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采取措施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汉文化,其措施有( )在朝廷中使用汉语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迁都长安ABCD20“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

6、的长期动乱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A夏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二、材料分析题21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1)图1和图2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居住在图2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2)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而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有哪些?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有哪些?(各答出一点即可)(3)春秋时期,谁提出了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

7、人们应顺应自然?他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代表?(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两个事例。(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一 秦孝公“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孝公为什么会认为“丑莫大焉”?(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

8、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与材料二、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23历朝的封建统治者都作出了不少努力,但是一个朝代都花开花落,你唱罢我登场,但始终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材料:有一次,孝文帝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孝文帝说:“那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接着,孝文帝就宣布几条法令: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现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

9、士族通婚,改用汉人的姓。北魏皇室本来姓拓跋,从那时候开始改姓为元。魏孝文帝名元宏,就是用了汉人的姓。请回答:(1)请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除此之外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还有什么?(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此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此次改革带来了哪些影响?(3)阅读材料分析历代王朝的历史发展主流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或,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

10、材料最齐全的遗址之一。B正确;CD排除;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A排除;故选B。2B【详解】根据所学和图片可知,在北方,半坡遗址是我国原始居民遗址之一,在这个时候,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有了钻孔技术,还会制造鱼纹彩陶盆,故B符合题意;河姆渡遗址、良渚文化遗址、元谋人遗址均在南方,故解析:B【详解】根据所学和图片可知,在北方,半坡遗址是我国原始居民遗址之一,在这个时候,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有了钻孔技术,还会制造鱼纹彩陶盆,故B符合题意;河姆渡遗址、良渚文化遗址、元谋人遗址均在南方,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3A【详解】根据图片左图为北京人,中间图片为河姆渡居民的干栏式房屋,右图为大禹

11、治水头像,联系所学可知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故选A;图片中没有涉及社会变革,B错误;秦朝出现统一多民族国家,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交融,D错误。4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故“阻碍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说法不正确,C符合题意;ABD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是正确的,排除。故选C项。5A【详解】根据图片“烹饪时期、编钟乐器、兵器、车马器、镰刀”可以看出商周青铜器用途广泛,A正确;题干图片体现不出

12、造型精美、世界领先、铭文众多的信息,排除BCD。故选A。6C【详解】根据材料“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为争夺霸权连年混战,分封制逐渐瓦解,C项正确;商朝没有分封制,排除A项;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排除B项;战国时期,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排除D项。故选C项。7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针对性地对他们(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等等)进行教育,发挥长处,克服不足,属于因材施教。故C符合题意; 仁者爱人是孟子仁者爱解析: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针对性地对他们(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

13、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等等)进行教育,发挥长处,克服不足,属于因材施教。故C符合题意; 仁者爱人是孟子仁者爱人中的一句,与题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与题干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以德治国属于政治主张,与教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的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促进了秦国的发展,助力秦统一六国,故B符合题意;都江堰修建与战国时期而非春秋时期,故A不符合题意;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链接起来。故C不符合题意;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

14、江上,与黄河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前221年,秦朝统一全国,将圆形方孔“半两”钱定为法宝货币,A项正确;刀币是战国货币的一种,纸币在北宋才出现,五铢钱是汉武帝开创的货币,排除BCD三项。选A项。解析: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前221年,秦朝统一全国,将圆形方孔“半两”钱定为法宝货币,A项正确;刀币是战国货币的一种,纸币在北宋才出现,五铢钱是汉武帝开创的货币,排除BCD三项。选A项。10A【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反映事件的是秦朝建立、秦朝的灭亡和楚汉战争;“高

15、祖兴,汉业建”反解析:A【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反映事件的是秦朝建立、秦朝的灭亡和楚汉战争;“高祖兴,汉业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西汉的建立,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无关。故选A。11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后,葡萄传入中原,A项正确;三国时期、两晋时期、南北朝时期均晚于汉代,排除BCD三项。选A项。解析: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后,葡萄传入中原,A项正确;三国时期、两晋时期、南北朝时期均晚于汉代,排除BCD三项。选A项。12A【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东汉

16、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权力膨胀。皇帝长大以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解析:A【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权力膨胀。皇帝长大以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败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

17、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东汉末年爆发的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而王莽施政是在东汉成立之前,因此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A,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3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汉元帝时期,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友好关系,促进了汉匈经济的发展。题干的“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和“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都称颂昭君密切了汉匈友好关解析: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汉元帝时期,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友好关系,促进了汉匈经济的发展。题干的“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和“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

18、十年。”都称颂昭君密切了汉匈友好关系,故D符合题意;题干两人的诗句都称颂昭君密切了汉匈友好关系,并不是赞扬了汉代的和亲政策,排除A;为王昭君下嫁鸣不平与题干诗句不符,排除B;批评汉武帝的战争行径与题干诗句不符,排除C。故选D。14A【详解】根据知识可知,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故A符合题意。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的著作,书中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华佗制成额麻沸散,让病人和酒喝下去,失去知觉,然后进行外科解析:A【详解】根据知识可知,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故A符合题意。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的著作,书中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华佗制成额麻沸散,让病人和酒喝下去,失去知

19、觉,然后进行外科手术。故C不符合题意。九章算术总结了自周秦到汉代的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故排除D项。故选A。15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末农民起义中刘邦推翻秦后被封为汉王,楚汉争霸,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所以题干材料反映了“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的史实,D符合解析: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末农民起义中刘邦推翻秦后被封为汉王,楚汉争霸,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所以题干材料反映了“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的史实,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本题选D。16D【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江南地区的开发,只是说明南方社

20、会经济发展较快,要到南宋,南方经济发展才超过北方,故D符合题意;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推行儒学,从此儒学居解析:D【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江南地区的开发,只是说明南方社会经济发展较快,要到南宋,南方经济发展才超过北方,故D符合题意;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推行儒学,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排除A;公元383年,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北方重新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排除B;相对于北方的统治集团内部纷争和外族骚扰,南方相对安定,这样,北方人民大量南迁,排除C。故选D。17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21、,西汉初年,大规模分封,最终发生七国之乱;西晋大规模分封,最终发生八王之乱;故D符合题意。秦朝实行郡县制,东汉发生宦官专权,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大规模分封,最终发生七国之乱;西晋大规模分封,最终发生八王之乱;故D符合题意。秦朝实行郡县制,东汉发生宦官专权,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18C【详解】据所学可知,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官渡之战发生在200年,淝水之战发生在383年。故ABD排列顺序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排列顺序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C【详解】据所学可知,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巨鹿之战发生在

22、公元前207年,官渡之战发生在200年,淝水之战发生在383年。故ABD排列顺序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排列顺序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图巨鹿之战,发生时间最早,故排除ABD。19A【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在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采取措施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汉文化,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采用汉族的官制、解析:A【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在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采取措施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汉文化,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23、;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符合题意,A正确;北魏建立以后,定都平城。魏孝文帝即位后,把都城迁到了洛阳。错误,BCD排除;故选A。20D【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汉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期间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各政权之间的纷争解析:D【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汉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期间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各政权之间的纷争导致战事连绵不

24、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所以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都发生在汉帝国崩解之前,排除。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21(1)河姆渡原始居民。(2)大禹治水。修建都江堰。(3)老子。道家。(4)沙尘暴、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环境污染等。(符合题意的任意两个事例即可)(5)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解析:(1)河姆渡原始居民。(2)大禹治水。修建都江堰。(3)老子。道家。(4)沙尘暴、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环境污染等。(符合题意的任意两个事例即可)(5)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图2是干栏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

25、式房屋;(2)依据所学可知,禹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 历经十年终灭水患;(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老子提出了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4)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沙尘暴、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环境污染等。(5)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22(1)三晋夺秦地;诸侯卑秦。(2)商鞅变法(3)秦灭六国或秦统中国(4)材料-是材料二的背景(或具体阐述为秦国落后,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亦可);材料二为材料三的原因( 具体阐述为商鞅变法为解

26、析:(1)三晋夺秦地;诸侯卑秦。(2)商鞅变法(3)秦灭六国或秦统中国(4)材料-是材料二的背景(或具体阐述为秦国落后,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亦可);材料二为材料三的原因( 具体阐述为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 基础也可)【详解】(1)依据材料一“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可知,秦孝公之所以会认为“丑莫大焉”,是因为三晋夺秦地;诸侯卑秦。(2)依据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等等。(3)依据材料三“秦王扫六合

27、,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可知,材料三体现了秦始皇灭东方六国,统一天下的历史事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秦朝。(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关系是材料-是材料二的背景(或秦国落后,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是材料二为材料三的原因(或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经济、军事基础)。23(1)用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改汉姓,迁都洛阳(2)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民族融合【详解】(1)根据材料“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解析:(1)用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改汉姓,迁都洛阳(2)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民族融合【详解】(1)根据材料“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现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汉人的姓。”并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为用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改汉姓,迁都洛阳(2)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为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以分析出历代王朝的历史发展主流是民族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