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港务集团建设5万吨级通用码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暨项目建议书.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899500 上传时间:2024-10-1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务集团建设5万吨级通用码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暨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港务集团建设5万吨级通用码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暨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皋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5万吨级通用码头工程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代项目建议书) 2005年9月 项目由香港金海岸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香港金海岸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港口、航空、道路、水电、能源、高科技领域的投资、融资。 1. 工程地理位置 拟建码头位于长江下游南通河段如皋沙群中汊水道北岸,江苏省如皋港经济开发区境内,已建皋张汽渡码头上游。水路东距吴淞口约127km,西距南京市约239 km。陆路距如皋市区约40 km,距南通市区约45km。 2. 建设规模 2.1 吞吐量、货种、流量和流向 根据业主提供的物料的吞吐量、货种、流量和流向表,本工程设计年吞吐量为123万吨,进出口物料种类、船型及运量见表2.1-1。 表2.1-1 吞吐量、货种、流量和流向 编号 物料 出口量 万吨/年 31 钢材 50  2 铸铁 15  3 水泥建材 8  4 桶装沥青 50  总计 123 2.2 设计船型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吞吐量情况,结合拟建码头处水深和水文情况,设计船型尺度见表2.2-1: 表2.2-1 设计代表船型主要尺度表 船类 吨级吨 主要尺度(米) 备注 总长 型宽 型深 满载吃水 散货船 50000 225 32.3 18 13 散货船 35000 190 30.5 15.8 11.2 杂货船 20000 166 24.7 14 10.2 杂货船 10000 150 22.2 13.2 8.8 2.3 建设规模 根据设计吞吐量为500万吨/年装卸任务,按照满足如皋港经济开发区码头总体规划,拟建码头位置确定长青沙岛皋张汽渡上游位置,本次建设规模为建设5万吨级通用码头1座。泊位长度考虑同时停泊2艘1万吨级杂货船舶,并建设后方陆域配套设施。 3.建设的必要性 3.1如皋港经济开发区现状 江苏省如皋港经济开发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的沿海开放城市南通市主城区西首,与上海、苏州、无锡隔江相望,属于上海组合港对外开放一类港口南通港口群,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规划总面积120km2,近期开发面积64.8km2,港区面积20km2。 如皋港区位于长江中汊凹岸地段,拥有黄金深水岸线长达17km,水深-10米以上,深水贴岸,微冲不淤。1999年开辟如皋港专用航道,港阔水深,水流平顺,能满足5万吨级以上海轮调头、航行、进港、停泊等作业,适合于布置大型船舶港区。 如皋港连接长江沿岸各大港口,出江入海通达世界各地;江阴、苏通长江大桥、区内皋张汽渡贯通大江南北;如皋港引河连接苏北河运网系;如港一级公路与宁通高速公路、204国道、盐通高速公路、沿江一级公路纵横交接;专用铁路支线连接新长、宁启铁路;上海、南通机场班机直达国内外主要城市。 如皋港开发区基础设施按照“七通一平”的标准建设,地块平整。区内由华东电网供电,具备110KV变电所,形成双回路不间断供电系统;区内道路已形成网格化,均为高标准的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区内设有电信局,可提供国际、国内电话、电传、传真、宽带等各类通信业务;区内设有自来水厂,直取长江水源,水质优良,日供水能力3万吨;雨水通过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的给排水系统直接排入长江,区内污水通过污水管网连接至区内污水处理中心,日处理能力4万吨;区内建有热电厂,为进区企业提供蒸汽服务。 如皋港开发区重点开发大吞吐量、大用水量、大用地量的项目,建设石油化工基地、精细化工基地、船舶修造基地、钢铁冶炼和机械加工基地、能源基地、休闲旅游娱乐保健基地、现代物流和仓储基地。 近年来已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公司落户开发区,如香港阳鸿石化有限公司、香港华大石化有限公司、澳门永晖控股集团、上海阳光集团等。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如皋港经济开发区位于我国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带,基础工业特别发达,化工、机械、拆船等行业在开发区内已初具规模。改善开发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开发区的投资环境,会促进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 目前,如皋港经济开发区内有阳鸿石化3万吨级、5万吨级码头各一座、东方石化5万吨级码头一座以及拟建的华大石化5万吨级码头一座、焯晟石化5万吨级码头一座,均为业主专用码头。从进入和即将进入园区的企业对公共设施的要求来看,建设通用码头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更充分发挥如皋港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利用其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做好区内硬环境建设,夯实基础,为广大的投资商提供便捷的服务,如皋港经济开发区考虑战略长期规划,岸线利用在符合如皋港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拟建设两座5万吨级通用码头,其中一为散货码头,一为集装箱码头。本工程为建设散货码头。 4. 建设条件综合分析 4.1 气象 4.1.1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14.6℃ 历年最高气温:38.5℃(1995年9月7日) 历年最低气温:-10.8℃ (1977年1月31日) 4.1.2降水 多年平均降水量:1083.7mm 最大年降水量:1465.2mm 最大日降水量:262.5mm 全年平均降水日数:121.7 d ≥5.0 mm雨日数 :51.4 d ≥10.0mm雨日数 :31.9 d ≥50.0mm雨日数 :2.8 d 4.1.3风况 强风向:ESE 常风向:E—E SE 次常风向:NE—ENE 多年平均风速:3.1m/s,NE 历年最大风速:26.3m/s,NE (1960年7月7日) 瞬时最大风速:30.4/s,SW(1975年7月14日) ≥5级风日数:55.6 d ≥7级大风日数:12.8 d 4.1.4雷暴 年最多雷暴日:62天 年最少雷暴日:12天 多年平均雷暴日:34天 4.1.5雾况 年最多有雾日:60天 年最少有雾日:5天 多年平均雾日:30.9天 4.1.6湿度 本地区全年各月相对湿度均在75%以上,春夏季节可达80%以上,并以七、八月份为最大达85%;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 4.1.7降雪 多年平均降雪日:6.6天 年最多降雪日:16天 4.2 水文 本工程河段属长江下游感潮河段,潮型为非正规半日浅海潮, 距长江河口约160km,由于潮波受径流和河床阻力作用,变形十分明显,涨落潮不等,其涨潮期潮位曲线陡峭,涨潮历时较短;落潮期潮位曲线平缓,落潮历时延长,潮差变化主要取决于天文潮和风暴潮的大小。 4.2.1水位特征(黄海高程,下同) 本工程点附近无长期验潮站,根据上游江阴肖山水文站及下游南通天生港水文站多年潮位资料统计结果,其潮位特征值如表4.2.1: 表4.2.1 江阴肖山站与南通天生港潮位特征值 (85国际高程基面) 特征潮位类型 江阴肖山站 南通天生港 历史最高高潮位 5.24 5.14(97.8.9) 历史最低低潮位 -1.14(59.1.22) -1.52(56.2.29) 平均高潮位 2.10 1.88 平均底潮位 0.50 -0.08 平均潮位 1.31 0.88 最大潮差 3.39 4.16 平均潮差 1.64 1.93 最小潮差 0.00 0.00 平均涨潮历时 3:31 3:32 平均落潮历时 8:54 8:52 4.2.2设计水位 根据上游江阴肖山水文站及下游南通天生港水文站相应设计水未值按水面比降线性插值推算出。经推算,拟建工程处的设计水位如下: 设计高水位:2.92m(高潮累计频率10%) 设计低水位:-0.43m(低潮累计频率90%) 极端高水位:5.02m(重现期50年一遇值) 极端低水位:-1.34m(重现期50年一遇值) 4.2.3径流和泥沙 本工程河段处于长江下游潮流界变化范围内,洪季的潮流界大部分时间在江阴附近,只有当径充量>50000 m3/s,天文潮为中上潮时潮流界才在常熟徐六径附近。在长江径流与从外海传入的潮波双重作用下,水流基本呈每日二涨二落的潮流形态。据长江上游大通水文站资料统计,其径流特征值如下: 最大洪峰流量:92600m3/s(1954年8月1日) 最小枯水流量:4620m3/s(1979年1月31日) 多年平均流量:28255m3/s 其径流量在年内分布为,枯季发生在12月和1月—3月,该季节流量最小,洪季一般发生在6月—9月,即汛期长江上游来水量较为集中。 本河段的泥沙主要由上游径流挟带而来,含沙量在年内变化趋势与上游大通站相似。含沙量和河床质的分布符合长江澄通河段一般规律:即上游来的悬移质含沙量不大,粒径较细;其中主槽部位含沙量稍大,粒径亦粗些,支汊含沙量更小,粒径也细。 多年平均含沙量:0.516kg/m3 多年平均输沙量:14410 kg/s 4.3 河势演变分析 根据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如皋中汊水域利用河势分析报告》(2002年5月),如皋港区河势演变趋势与主要结论如下: 4.3.1河势概况 如皋沙群水道上承福姜沙水道,下接通州水道,全长约20km。在本水道内被如皋沙群分割成左、中、右三汊,左汊也叫北汊,即为天生港水道进口段;中汊分上、下两段,上段为双锏沙北水道,位于双锏沙与靖江市江岸之间;下段为如皋中汊,位于又来沙和长青沙与民主沙之间;右汊即南汊,为浏海沙水道。拟建通用码头工程地处如皋港经济开发区中汊水域内。七十年代以来,如皋沙群各汊道的演变特点是:北汊严重淤塞,现已淤死、并岸登陆;南汊一直是主汊,目前分流比约占长江径流量的70%;其余30%左右的径流经双锏沙北水道进入如皋中汊、如皋沙群水道由原来的多汊型水道演变成双汊型水道。 4.3.2如皋港区河势发展趋势预测与结论 如皋港区位于如皋中汊,上起如皋四号号港,下至泓北沙,水域长度约13km。在2002年5月的测图上显示,四号港至中心河口-10m(吴淞基面)槽宽均大于450m,最宽处达750m左右。如皋港自1995年建港以来,分别在如皋港闸上游侧及中心河口上游侧建设千吨级和万吨级码头共三座,因此,可供开发利用的深水岸线还有一定潜力。 如皋沙群水道上接福姜沙水道,多年来福姜沙水道南北汊分流基本稳定,且主流偏北,为中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进口条件,随着双锏沙水道和如皋北汊的逐渐萎缩,中汊不断得到发展,九十年代以来,中汊发展趋缓,分流比一直稳定在30%左右,如皋沙群水道已成为双汊型水道,目前的河势有利于港口建设。 4.3.3河段地质地貌及河床边界条件 本工程位于长江北岸江苏如皋重油码头下游约200m处,目前为冲刷河岸,地貌类型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在拟建码头区域近岸地段为了减缓长江水流对岸坡的冲刷,已抛填大量块石,块径一般为30—50cm。 4.4 工程地质 根据附近工程地质报告,自上而下可分为如下几层: (1)素填土、碎石层(KC):素填土灰黄~褐黄色,稍湿,可塑。以粘性土为主,局部为砂性土,见氧化晕斑迹,含植物根茎。该层仅见于陆域8#、9#孔附近,层厚3.0m~5.5m。标贯击数2击。 碎石层(KC)由人工抛填而成,一般块径30~50cm。该层仅在水域4#孔表部有揭示,厚度1m左右。 (2)现代堆积物(主要为灰黄色亚粘土夹粉细砂):饱和,流塑~软塑。亚粘土单层厚0.5~0.8cm,粉细单层厚0.5 cm,局部为淤泥。该层揭露于2#、3#、5#、6#孔附近,直接裸露于江底,厚度一般0.5~1.0m,5#孔附近较厚,为2.5米,标贯击数1~2击。 (3)全新世晚期河海相堆积物 (主要为灰色亚粘土、灰色粉细砂): 灰色亚粘土饱和,软塑。夹较多厚约0.3-的粉砂薄层。该层仅见于陆域8#、9#孔附近,厚度3.0-3.5米,顶板标高为+2.7~+3.6米。标贯击数2~3击。 灰色粉细砂饱和,松散~稍密。夹厚约0.5cm的粘性土薄层,局部为亚砂土。该层在勘探区内分布稳定,厚度自拟建码头前沿向陆域逐渐增大,在I~I断面一般厚9.0-12.5米在拟建引桥区段厚16.6-19.0米,陆域厚达21.5-22.0米,顶板自泥建码头前沿向陆域逐渐升高,标高为-15.6~+0.1米。标贯击数5~11击。 (4) 全新世早期河海相堆积物(主要为灰色含钙泥质结核亚粘土和灰色亚粘土):饱和,可塑。该层分布稳定,且被III2单元体分割为上下两层。上层土质较匀,切面粗糙,含钙泥质结核及腐植物,局部粘性重或粉土含量高。厚度较均匀,一般厚16.0-17.5米,顶板较稳定,标高为-19.9~-22.3米;下层一般上部粘性重,切面较光滑,下部夹粉细砂薄层,切面较粗糙,含少量钙泥质结核及腐植物,厚度2.8~5.8米,顶板标高-38.6~-45.5米。标贯击数5~7击。 (5) 晚更新世河海相堆积物(主要为灰色粉细砂、中砂):灰色粉细砂饱和,中密~密实。一般上部粉土含量高,近亚砂土,下部质较纯。该层粉不稳定,厚度本次勘察仅1#、2#、3#孔附近揭示,揭示厚度为8~10米,其余钻孔厚度均未揭穿,顶板有一定起伏,标高为-41.3~-45.5米。标贯击数18~30击。局部大于50击。 灰色中砂饱和,中密~密实。含少量砾石,砾石粒径2.0mm左右,最大1.0cm左右,成磨圆状。该层仅在1#、2#、3#、6#孔附近有揭示,厚度本次勘探未揭穿,顶板标高为-51.5~-55.3米。标贯击数26~32击。 4.5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4.6 外部协作条件 4.6.1 水运 江苏省如皋港经济开发区水路交通十分便利,港区水路距吴凇口约127km,距南京市约239km。如皋港连接长江沿岸各大港口,出江入海通达世界各地;江阴、苏通长江大桥、区内皋张汽渡贯通大江南北;如皋港引河连接苏北河运网系。 4.6.2 公路、铁路、客运 如皋港经济开发区已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集疏运条件。如港一级公路与宁通高速公路、204国道、盐通高速公路、沿江一级公路纵横交接;专用铁路支线连接新长、宁启铁路;上海、南通机场班机直达国内外主要城市。 4.6.3 供水、供电、通信 本工程位于如皋港经济开发区内,依托条件良好,设施完善,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可以得到保障。 4.6.4 水域条件 港区范围内深水区开阔、稳定,能够满足设计船型船舶回转水域要求。 港区范围岸线基本顺直且边滩稳定,是长江下游地区较理想的港址之一。 4.6.5环境保护 在本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后期进行整个项目的环境评价工作,该报告将对本项目环保设计有指导作用,也是本工程环保设计的重要依据。 4.6.6施工条件 本地区自然条件等资料表明,工程点处水域和陆域条件良好;除台风等恶劣天气外,一般天气均可进行水上打桩、构件安装和陆上建筑物施工。 能够承担本工程施工的承包商在国内有数家,均拥有大型水上、陆上施工设备,并且有丰富的施工经验。 本工程砂、石料可由水运、陆运渠道解决,砂石料量有足够保证。 4.7综合分析 通过对本工程所在区域的气象、水文、地质等资料研究,并结合周边已建码头的建设经验,且陆域地势平坦,港区外部条件和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依托如皋港经济开发区予以解决,因此建设本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5. 码头建设方案 5.1总平面布置 5.1.1总平面布置原则 1 本工程总平面布置应与如皋港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相协调。 2 根据工程所处位置的自然条件,充分扬长避短,务使港区平面布置合理、实用。 5.1.2码头位置及平面布置方案 为充分利用已有岸线,本工程初步确定泊位长度为330m,可满足同时停靠2艘1万吨级件杂货船舶,并满足停靠1艘5万吨级散货船舶的使用要求。按照工艺要求码头直线段部分宽32m。 平面布置方案一: 码头布置在已建皋张汽渡码头上游。港区内自南往北依次布置生产、生活辅助区,仓库区,堆场区。码头与后方陆域由两条引桥连接,港区道路宽度为12m。 平面布置方案二: 码头布置在长青沙取水口下游。平面布置同方案一。 5.1.3港区高程设计 (1)码头前沿设计泥面高程为-14.50m。 (2)码头面高程为7.25m。 (3)陆域高程设计 防洪防汛墙堤顶高程为8.09m。 港区陆域取7.25m。 5.1.4平面布置方案比较 方案一位置水域条件较方案二好,根据总体规划,方案一所处岸线比较顺直,可以直线布置2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而方案二岸线曲率较大,因此,从发展如皋港经济开发区的集装箱运输业务方面考虑,本工程平面方案推荐方案二,方案一位置作为今后发展建设集装箱码头用岸线。 5.1.5码头年作业天数 综合考虑当地气象、水文情况,扣除风、雨、雷暴可能同时出现的重叠部分本工程50000吨级船舶全年可作业天数平均取331天。 5.1.6 航道基本概况 (1)长江口通海通道 长江口大型船舶航道目前均走南港北槽航道。随着长江口航道 治理工程的分期实施,航道水深将逐渐改善。长江口深水航道一期整 治工程实施后航道水深已达8.5m(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以下同),航 槽长度57km,航宽为300m(航宽可满足5-8万吨级船舶的单向通航 要求)。二期工程整治后航道水深将到达10.0m,航槽长度69km,航宽350m。三期工程整治后航道水深将到达12.5队航槽长度79.5km,航宽350m。根据整治后的通航要求:一期实施后能满足3万吨级船舶乘潮通航;二期实施后能满足5-6万吨级船舶乘潮通航;三期实施后能满足6-8万吨级船舶乘潮进出长江口航槽的要求,同时能兼顾10万吨级散货轮乘潮通航的要求。 (2)长江下游航道整治 为了与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相衔接,长江航道局制定的长江下 游海轮进口航道维护标准与建设目标如下: 2000年前己通过改善白茆沙、通洲沙两水道通航条件,使2.5 万吨级海轮通航至南京。 2001年起到2010年系统整治芜湖以下重点碍航浅滩,提高航 道尺度,改善航行条件,在2005年使5万吨级海轮由浏河口至南通, 实现与长江口深水航道接轨,到2010年使5万吨级海轮通航至南京。 具体目标是: (a)浏河口至南通河段在2005年航道尺度提高到13m×300m, 乘潮水深保证率为90%。 (b)南通至南京河段在2010年航道尺度提高到13m×300m, 水深保证率90%,使5万吨级海轮通航到南京。 5.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5-1 表5-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 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 量 备注 方案一 方案二 1 设计吞吐量 万吨 132 2 码头尺度(长度/宽度) m/m 330/32 3 5万吨级泊位 个 1 2个1万吨级泊位 4 引桥数量 座 2 5 引桥尺度(长/宽) m/m 18/12 6 仓库面积 m2 7200 7 生产、生活辅助设施面积 m2 3784 8 征地面积 亩 177.7 9 堆场面积 m2 45000 10 予留堆场面积 m2 12660 11 道路面积 m2 24507 包括进港道路面积 12 港区绿化面积 m2 12000 按港区占地面积的10%计 13 港区陆域总面积 m2 118470 14 定员 人 270 其中合同工80人 5.2装卸工艺 5.2.1 设计原则 (1)装卸工艺系统应高效、安全、可靠,选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能耗低、综合经济效益好的装卸设备。 (2)装卸工艺系统应减少操作环节,努力提高生产效率。 (3)为了便于装卸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管理,应尽可能减少和统一机型。 5.2.2 装卸工艺方案的拟定 (1)本工程码头前沿按能停靠1艘5万吨级船或同时停靠2艘万吨级船设计。码头前沿装卸船设备选用门机,码头前沿线离江侧轨 中心线3m,门机轨距10.5m。 (2)水平运输采用5吨牵引力的牵引车和40t平板车(因有铸铁等重货),在运输焦炭时在平板车上还需增设专用底开门料斗。 (3)焦炭堆场作业采用铲斗车,其它杂货堆场作业采用轮胎吊,仓库作业采用铲车。 5.2.3工艺流程 (1) 钢材 场→船 铲斗车→牵引车+平板车+专用底开门料斗→门机 车→场 自卸车自卸(铲斗车堆垛) (2)水泥建材等 库→船 铲车→牵引车+平板车→门机 车→库 铲车 (3)桶装沥青铸铁 场→船 轮胎吊→牵引车+平板车→门机 车→场 轮胎吊 5.2.4泊位年通过能力估算 本工程以2个万吨级泊位来估算通过能力,每个万吨级泊位配2台门机,在可能前提下再利用船吊开1条作业线。计算结果见表5-2。 表5-2 泊位年通过能力估算 货 种 项 目 焦 炭 铸 铁 玻璃制品 桶装沥清 吞吐量 50万t 15万t 8万t 50万t 船时效率 202t/h 180t/h 108t/h 108t/h 一个万吨级泊位年通过能力 87万t 85万t 52万t 52万t 需要泊位个数 0.57个 0.18个 0.15个 0.96个 根据以上计算本工程在完成上述123万t吞吐量需要1.86个泊位,取2个。 5.2.5装卸机械设备配置表 装卸机械设备配置表见表5-2。 表5-2 装卸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配置数量(台) 备注 1 门机 LK=10.5m、Q=25t 台 2 2 门机 LK=10.5m、Q=10t 台 2 3 牵引车 牵引力5吨 台 7 4 平板车 Q=40t 台 14 5 料斗 底开门30m3 台 6 6 铲斗车 3M3 台 2 7 铲车 Q=5t 台 2 8 轮胎车 Q=25t(内燃) 台 4 9 成组工具 填 1 5.2.6各类货种需要的库场容量和库场面积 库场所需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Qh ——年货运量(t); KBK ——仓库或堆场不平衡系数; Kr ——货物最大入仓库或堆场百分比(%); TYK ——仓库或堆场年营运天(d); tdc ——货物在仓库堆场的平均堆存期(d); aK ——堆场容积利用系数对件杂货取1.0对散货取0.7~0.9。 经计算,玻璃制品等的仓库容量为4270吨,焦炭、沥青等堆场容量为5.83万吨。 库场所需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A ——仓库或堆场所需面积(m2); q ——单位面积货物堆存量(t/m2); KK ——仓库堆场总面积利用率。 经计算本工程共需仓库面积6560m2,堆场面积3.9万m2。 5.2.7装卸工人和机械司机的配置 装卸工人和机械司机根据工艺系统布置及专机专人配工定额经计算确定,本工程需装卸工186人,司机84人。 5.2.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5-3。 表5-3 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 量 备注 1 设计吞吐量 万吨/年 123 2 码头通过能力 万吨/年 132 船舶平均在泊时间 天艘 0.95 万吨级焦炭船 3.2 万吨级杂货船 4 所需库场容量 万吨 6.25 5 所需库场面积 万m2 4.52 所需装卸工司机 人 270 其中:装卸工 人 186 司机 人 84 7 劳动生产率 吨/人.年 4556 8 装卸机械设备投资 万元 2686 9 单位装卸成本 元/吞吐吨 9.10 5.3水工结构 根据附近港址的地质条件资料,拟建码头采用为高桩梁板结构,基桩采用钢管桩方案或PHC方案。引桥采用高桩梁板结构。护舷选用1250H拱型橡胶护舷和500H拱型橡胶护舷组合方案。 5.4 港区配套设施 5.4.1供电、照明 (1)设计范围 码头及其后方堆场和生产生活辅助设施动力照明的供电设计。 (2)电源 本工程为二级负荷,需两路6KV电源,一用一备。 (3)供电方案 港区内由华东电网供电,具备110kV变电所,形成双回路不间断供电系统。 (4)容量分析及负荷计算 港区内设备总装机容量约为3862KW,计算有功功率约为2333KW,计算无功功率约为1063KVAR,计算视在功率约为2563KVA。 (5)照明 a.码头照明采用投光灯置于15米升降式灯塔上;引桥照明采用8米路灯。 b.堆场照明采用投光灯置于25米升降式灯塔上。 c.码头、堆场照明平均照度为15Lx,控制方式采用就地控制。 d.防雷、接地:本工程接地制式为TN-C-S制,设备做好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灯塔、装卸桥设防雷接地,电缆进户处作重复接地,建筑物按规范要求设防雷接地。 5.4.2通信 (1)设计范围 本工程范围内所有有线、无线通信系统及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用户工程设计。 (2)设计内容 a.程设置有线通信用户若干门,用户纳入如皋港通信网。 b.设置无线调度系统一套,以作堆场、码头大型流动机械及现场流动指挥人员联络之用。 c.设置甚高频无线电话系统,以满足码头与靠泊船舶联络通信。 d.工业电视监控的设置,用以监控码头、堆场生产作业实际情况。 5.4.3给排水、消防 (1)给水 本工程所需水源拟由港区自来水厂提供,本工程主要用水范围为:提供一条5万吨级杂货船的船舶供水;港区员工生活用水;港区环保用水及消防用水。最大日用水量约Q=600m3/d。 (2)排水 港内雨、污水实行分流制,雨水由暗管与明沟收集后自流排入附近水域内, 污水纳入港区污水管网,经处理达标后纳入港区雨水管. 5.4.4 消防 (1)港区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一次,消防用水量Q=30l/s。 (2)港区消防系统为低压消防,消防水管拟与生活、生产用水管道合并,港内管网布置为环状,二路进水。 (3)沿港区主干道按规范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办公楼、仓库、候工楼、流动机械库、维修保养间、变电所、门卫等建筑物内按规范配置室内消火栓或手提式灭火器。 5.4.5环境保护 (1)大气保护 a.污染源 本工程为件杂货码头,货种以钢材为主,兼顾散杂货。其大气污染源主要是少量散货装卸时产生的粉尘,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及二次扬尘等。 b.治理措施 少量散货装卸时应采用密闭措施;对进出车辆建议采用无铅汽油为燃料,减少废气排放量,平时可采用清扫小车清扫码头、引桥、路面等,以减少二次扬尘。 (2)水域保护 a.主要污染源 本工程主要装卸货物为钢材及件杂货,无生产性污水产生,港区污水主要来源于办公楼、候工楼、工具间、维修保养间、供应站、变电所等生活、生产辅助建筑物内员工日常生活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及工具维修与进港船舶的机舱油污水。 b.治理对策 港区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纳入港区雨水总管。 进港船舶的机舱油污水根据国际海事有关规定,由船舶自配油水分离装置自行处理达标后在指定海域排放,工具维修等产生的油污水设置隔油池处理。 (3)噪声控制 a.污染源 主要是设备运转时产生的噪声;工艺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瞬时撞击噪声;车辆运行时产生的交通噪声。 b.治理措施 机械设备选型时首选低噪声产品;对撞击噪声,应提倡文明作业;对交通噪声,应加强宏观管理,减速、限制呜号。 (4)固态废弃物治理 a.污染源 主要是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二大类。 b.治理措施 设置若干垃圾桶,生活垃圾直接投入垃圾桶。 对于生产垃圾中的有用部分应加以积极回收,其余部分可纳入生活垃圾桶。 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5)绿化 绿化系数为 10 %。 (6)其它环保措施 a.组织措施 应设置环保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港区环境保护工作。 5.5施工组织 5.5.1施工程序 本工程为码头、引桥及陆域设施。码头施工顺序按建设要求采用流水作业。先码头和引桥打桩,再上部结构安装施工,最后为土建和设备安装、调试。水域和陆域项目可同时进行。 5.5.2施工周期 本工程施工周期可按2年考虑。 6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价 6.1 投资估算 6.1.1工程概况 5万吨通用码头工程投资估算内容包括水工工程、装卸设备、地基加固、道路堆场、房屋建筑、供电、控制、通信、给排水消防、暖通、环保等配套项目。 6.1.2工程投资 工程投资:2999 万美元 6.1.3编制依据 (1)南通金港港埠有限公司5万吨通用码头工程设计说明。 (2)交通部交基发(1995)1230号文批准的《沿海港口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规定》。 (3)交通部交水发(1999)133号发布《沿海港口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沿海港口水工建筑及装卸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船舶机械艘(台)班费用定额》。 (4)交基发(1998)112号文批准的《水运工程砼和砂浆材料用量定额》。 (5)交基发(1994)329号文批准的《沿海港口水工建筑工程定额》;《沿海港口装卸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定额》。及有关部委的定额和规定。 (6)计价格[2002]10号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 (7)《如皋市建设工程造价信息》2003年。 6.1.4其他说明 (1)土地费用按8万元/亩计列。 (2) 本项目投资估算为全部自有资金,出资投入。 总 估 算 表 序号 工程或项目费用名称 估算价值(万元) 备注 一 工程费用 12489   1 水工 5487   1.1 码头 5280 按砼桩考虑 1.2 引桥 207   2 装卸设备 2955   3 地基加固 415   4 道路堆场 952   5 土建 1280   6 供电 829   7 通信 167   9 给排水、消防 254   10 暖通 31   11 环保 71   12 绿化 48           二 其他费用 2594   1 土地使用费 1422   2 建设单位管理费 177   3 工程建设监理费 125   4 工程质量监督费 6   5 定额编制管理费 10   6 联合试运转费 21   7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 47   8 前期工作费及勘察设计费 655   9 研究试验费 50   10 生产职工培训费 54   11 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27           三 预留费用 1508   1 基本预备费 1508           四 建设期贷款利息 630         总计 24500   6.2经济效益评价 6.2.1基础数据 (1)本项目经济评价的计算期22年,建设期2年。 (2)项目完成后,运量按年123万吨考虑,详见运量表。 (3)投资估算: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24500万元。 (4)本项目财务评价基准收益率按8%考虑。 6.2.2财务评价依据 6.2.2.1评价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2)《水运建设项目评价手册》。 (3)《交通运输企业财务通则》。 (4)《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准则》。 (5)交通部有关费收规则及港务局统计资料。 6.2.2.2收入计算 经测算,项目完成后正常年份收入按3702万元估算。 6.2.2.3营业总成本费用 (1)工资及福利费 项目完成后人员270人,工资性费用按每年350万元,福利性费用126万元考虑。 (2) 燃动力、照明及材料费: 动力照明费按98万元,燃、润料、水及材料费按148万元考虑。 (3) 修理费 根据其它同类泊位的实际支出水平的平均值估算,分类估算修理费 (4)折旧 根据运输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设施折旧年限分类计算,分类计算的折旧费见表。 (5)其他管理费、其它费用 其它管理费按年100万元考虑,其它支出每年估算为100万元。 6.2.2.4税金及附加 营业税:装卸及港务收入按3%,堆存收入按5%提取。 附加费:包括城市建设维护费、教育费附加等在内为营业税的10%。 6.2.2.5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按营业利润的33%计提。 6.2.2.6财务评价指标 (1)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10.39%,税后8.11%。 (2)财务净现值:税前3285万元,税后143万元。 (3)投资回收期:税前10年 ,税后11年。(含建设期) 6.2.3评估结论 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8.11%,高于基准收益率,同时也远高于现行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有一定的还贷能力,对推动地区经济也有其积极的意义,因此项目从财务评价角度看是可行的。 7. 问题和建议 7.1由于没有现场勘探资料,本阶段码头结构的确定参照附近区域的勘探资料。在下阶段设计中,将根据新的地质资料进行调整。 7.2本工程两路6KV电源由业主落实解决,外线费用未列入本次设计工程概算中。 7.3 由于本工程是开发区深水码头区域的先期开发建设项目,为使开发区深水码头区域总体布局合理,减少码头后方公用设施项目今后重复建设费用,应先期进行深水码头区域总体布局规划,本工程应根据总体布局规划进行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