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公开课.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895916 上传时间:2024-10-1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公开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公开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公开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公开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公开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公开课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感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考点、得分点和评分标准。2、了解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标准。3、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和翻译步骤。(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翻译并小组讨论总结,老师适当点拨,从而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方法技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体会文言文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二、教学重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三、教学

2、难点在具体的语境中,多种翻译方法的综合使用。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堂导入文言文翻译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是高考文言文考查中的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方式。我省2012年高考将文言文语句翻译的分值由6分增加到10分,加大了对文言文考查的难度。但我发现许多同学解答这一类题型时往往不得要领,丢分现象比较严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要求和方法技巧。回顾2012年广东省高考和往年高考中文言文翻译题的分值变化。引起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重视。二考点解读2013年广东省语文考试大纲对此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考点中的关键词语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寻找关键词语并琢磨其含义。关键词语:理解、翻译。1、理解:准确把握字句在文段中的正确的意义。包括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2、翻译: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让学生明确高考要求,复习有的放失,以提高复习效益。三感知把握1、读一读: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卷翻译题及评分标准(投影展示)。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4分)年成不好的话就把准备好的粮食用于救济,丰年再捐献,大体上如同社仓法,却又避免了社仓法的弊端。赈:

4、救济。(1分) 乐岁:丰年。(1分) 略:大体上。(1分) 全句大意翻译正确。(1分)(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3分)(陶澍)最先编修了安徽通志,表彰忠孝节烈来激励民风(改良风俗)。旌表:表彰。(1分) 以:表示目的,可翻译为“来”。 (1分) 全句大意翻译正确(要补充被省略主语)。(1分)(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3分)(陶澍)晚年准备把淮北的方法推广到淮南,但已经患上了风痹病,来不及完成这项工作。病:患病。(1分) 竟:完成。(1分) 全句大意翻译正确。(1分)(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此句

5、中“于淮南”句为倒装句,翻译时需要调整到正常语序。2、议一议:文言文翻译试题中往往会在哪些地方设置关键得分点?1、学生默读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卷翻译题及评分标准。 2、学生讨论明确关键得分点:(1)句子大意:译出句子大意,确保通顺完整。(2)重要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多义词。(3)重要虚词: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4)词类活用: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确定活用词的词性和用法。(5)特殊句式: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宾语前置等。感知高考翻译题评分标准。把握高考所选句子特点,增强一种意识:得分点意识。四方法指导(一)原则与标准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补充:1、直译与

6、意译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如句子中用了比喻、借代、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时就要意译。学生回顾以往的知识回答。1、两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2、三字标准:“信、达、雅”。“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

7、动、优美。让学生明确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两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和三字标准“信、达、雅”。方法指导(二)方法与技巧知道了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标准,那么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如何才能够做到“信达雅”呢。我们通过下面这些练习题(印发给学生)来边做边寻找翻译的方法技巧:请口头快速翻译以下句子,归纳每组粗体字或句子的翻译方法。A组: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规律总结: B组: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规律总结: C组:1、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2、率妻子

8、邑人来此绝境。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规律总结: D组:1、古之人不余欺也。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规律总结: E组:1、欲呼张良与俱去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今以钟磬置水中。规律总结: 学生讨论时,教师巡视、交流、指导。 学生先自主口头快速翻译和思考,然后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归纳每组的翻译方法,选代表对讨论出来的规律总结进行发言:A组:留(保留法):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朝代、年号、国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和古今通用词语,保留不动。B组:删(删除法):删除那些仅有语法作用而无实际意义的词: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等;偏义复词

9、中陪衬的字。C组:换(替换法):用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句去替换原文的词句: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结合语境,选择正确义项);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古今异义译出古今区别;通假字换成本字。D组:调(调序法):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E组:补(增补法):按现代汉语习惯补出文言句中省略成分。1、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寻找规律方法(五种方法:留、换 、删、补、调),养成自主学习、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2、精心设计翻译题,并把有规律的字句加粗,降低难度,便于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热情。3、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方法指导(三)小结与步骤刚才我们共同探讨了翻译的一些

10、技巧和方法,但在实际运用中不仅仅只是这五种方法,还有很多需要同学们在练习中多思考多总结。而且在解题过程中,这些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的,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文言文翻译的“信达雅”。另外,有了方法还不够,我们还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操作才行。请总结刚才练习时你们翻译的步骤有哪些?教师补充:誊写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学生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四个步骤:审、译、连、誊第一步:审:审读要译句子前后的句子,把握句子大意,审文言现象。第二步:译:文言文常用的五种翻

11、译法 :留、换 、删、补、调第三步: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对译出的词义连缀成句。第四步:誊:检查语法现象是否落实,意思语气是否顺畅。检查修改好后,将译文誊抄到答卷上。让学生明确考场翻译的四个步骤:审、译、连、誊。按步骤解题,有条理不慌乱,不易漏得分点。五真题演练我们学习了翻译的方法技巧,又了解了翻译的步骤。下面就让我们运用所学知识来一展身手吧。请翻译下面文段中划线的句子(印发给学生):【2010年广东卷】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莫窥。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

12、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 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拔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吴玉守之。翻译下面的句子: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3分)学生翻译,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学生1:今天授予你,不可以错失。学生2: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师生分析明确: “今天” “授予”是古今异义,单音节词替换为双音节词;“以”是介词,省略了宾语,要补出省略成分。所以学生2 的翻译正确。出示高考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参考答案:现在上天把(居庸关这个地方)送给我,不可以错失机会啊。评分标准:

13、“今天”古今异义1分,“ 以”,介词1分,译出大意(补出省略成分)1分;学以致用,让学生在真题演练中再次琢磨方法技巧,体验成功。六总结与作业总结:今天只是突破高考文言文翻译的第一课时,今后同学们要在习题的反复操练中把“一意识二原则三标准四步骤五方法”落到实处,才能使之成为高考场上行之有效的得分手段。作业:今天的作业是完成创新设计和天利38套高考真题中的文言文翻译练习。请同学们在落实课堂内容的前提下,不要忘记积累与高考得分点相关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学生在笔记本上回顾总结“一意识二原则三标准四步骤五方法”的内容。记下作业,课后练习巩固文言文翻译的知识。总结本堂课的知识要点,加深印象。课后练习巩固

14、知识,提高翻译能力。七、板书设计: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一种意识:得分点意识两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三字标准:“信”“达”“雅”四个步骤:审、译、连、誊五种方法:留、换 、删、补、调二、高中文言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再上龚舍人书王安石 安抚舍人阁下: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廪 , 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

15、术也。 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以存活之。其术不过发常平、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此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者也。昔者梁惠王尝移粟以救饥馑,孟子论而非之,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谓极盛最隆,亦不能使五谷常登而水旱不至。然而无冻馁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谓至大至庶矣。此诚旷世不

16、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今朝廷公卿大夫不以此时讲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兴起太平,而一切惟务苟且,见患而后虑,见灾而后救。此传所谓“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某于阁下无一日之好,论其相知,固已疏矣。然自阁下之来,以说干阁下再矣。某固非苟有觊于阁下者也。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某故感激而屡干于左右者,以此。阁下其亮之。某再拜。(选自王文公文集,有删改)(1)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毕:全部B.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

17、 原:本来,原本C.可谓至大至庶矣 庶:众,众多D.以说干阁下再矣 干:求(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仓廪,文中指仓库中的粮食,古代仓廪是储藏粮食的仓库。B.糟糠,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古代糟糠是指酒糟和谷皮。C.五帝,我国上古神话中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是其中之一。D.毂辐,我国古代车辆的两个构件,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4)请概括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 【答案】 (1)B(2)B(3)当今士人,浸润

18、于仁德之中,不是要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浅小的功劳。我认为,有才学的大丈夫经常担忧的是遭遇不好的时代,遭遇好的时代以后,又担忧自己不被重用。(4)国家经常出现灾情;目前国家应对灾情的办法只是一时权宜之法,不是长远之法;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龚舍人位居高位,可以起到作用。 【解析】【分析】(1)B项,“原”,结合后面内容“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分析,译为推测,动词。故选B。 (2)B项,结合文本内容“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分析可知,“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错误。指的是酒糟米糠之类。故选B。 (3)“涵濡”,滋润、沉浸;“之”,助词,的;“以”,连词,来;“邀”,求取;

19、“功”,功劳;“而已”,罢了。“大丈夫有学术才谋”(定语后置句);“常”,经常;“患”,担忧;“时之不遭也”(宾语前置句);“既”,已经、以后;“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被采用、被重用。 (4)本题概括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结合“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分析,国家经常出现灾情,目前国家应对灾情的办法只是一时权宜之法,不是长远之法;由“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谓至大至庶矣”分析可知,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由“某

20、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分析可知,龚舍人位居高位,可以起到作用。 故答案为:B;B; 当今士人,浸润于仁德之中,不是要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浅小的功劳。我认为,有才学的大丈夫经常担忧的是遭遇不好的时代,遭遇好的时代以后,又担忧自己不被重用。 国家经常出现灾情;目前国家应对灾情的办法只是一时权宜之法,不是长远之法;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龚舍人位居高位,可以起到作用。【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

21、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贵在平时的积累,经常翻阅经典,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和查证。也可以分类整理,便于查询和记忆。 (3)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首先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其次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

22、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然后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最后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附参考译文】 安抚舍人阁下:您前天跟我讲的,不过想计算比较仓库储量多少,劝说富民献出粮食,来解除百姓一时的匮乏。我想要说的,不是这方面的意思。

23、我愿把意思说完,请您选择些许有用的。 我曾经听说善于谋划天下大事的人,必定会设置长久的计策,创立非常的功业。当今士人,浸润于仁德之中,不是要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浅小的功劳。水旱灾害是常有的事,仓储财用国家经常不充足。用不充足的财用来抵御经常发生的水旱灾害,没有见到它能救助多少,绝对不是治理国家、养育百姓的方法。 自从庆历以来,南北饥荒相连,朝廷大臣、朝野间富有智谋之人无不哀怜,不忍看到百姓流亡饿死,都在考虑让他们生存下去的办法。他们的方法不过是发放常平仓的粮食,向富户募捐,提供一些稀粥、酒糟米糠之类粗食,以有限的粮食供给无数的灾民。我推测救活的人百不及一,而饿死者已经白骨遍野了。这只造

24、就了给人恩惠的美名,而没有取得救人祸难的实际效果。 从前,梁惠王曾经调拨粮食来救饥荒,孟子评论反对这种做法。正是所谓“只有良善的心愿,不足以治理国家;只有好的办法,也不能自行起作用”。至于治理国家不遵循先王之道,就是单纯依靠良善的心愿、好的办法而不能将之结合起来的办法。况且五帝、三王之时,可以称得上极其繁盛兴隆了,也不能保证年年丰收而没有水旱灾害。然而没有受冻挨饿的百姓,什么原因呢?在上有良善的政策,在下有储藏的防备。我遍观远古以来,太平之日少有,而混乱之日颇多。而今大宋建国已经一百多年,百姓不知道有战争,四方边境最远的达到万余里,其间可以耕种的原野,百姓都已居住了,可以称得上最广大、最富庶了

25、。这确实是世所未有的好时机,贤能的人有所作为的时代。现在朝廷的公卿大夫,不在此时讲求治理国家的办法,考虑富裕百姓、改善风俗的良策,来创立太平之世,反而只是干些只顾眼前的事,见到祸患再思考解决办法,见到灾害再考虑拯救措施,这正是传所言“车毂已经破碎,才增大车辐;事情已经不成,再大声叹息”,这样有益吗? 我与您过去不太熟识,若论相知程度,确实太不亲近了。但自从您到来,已经两次麻烦您向您请教意见了。我对您并没什么个人企图。我曾经说过,有学问技艺才能谋略的大丈夫,常常忧虑生不逢时,已经遇上明时,又忧虑其言辞不被采用。而今您在朝廷有权力,不能说不逢时;处于可以建言献策的位置,不能说言辞得不到采用。只是您

26、没有做而已。我有所感受而情绪激动,屡次向您建言,正因为此。请您明鉴。王安石再拜。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豫章文献王嶷,字宣俨,太祖第二子。宽仁弘雅,有大成之量,太祖特钟爱焉。起家为太学博士、长城令。时沈攸之责赕,伐荆州界内诸蛮,遂及五溪,禁断鱼盐。群蛮怒,酉溪蛮王田头拟杀攸之使,攸之责赕千万,头拟输五百万,发气死。其弟娄侯墓立,头拟子田都走入獠中。于是蛮部大乱,抄掠平民,至郡城下。嶷遣队主张莫儿率将吏击破之。命田都继其父,蛮众乃安。时太祖辅政,嶷务在省约,停府州仪迎物。初,沈攸之欲聚众,开民相告,士庶坐执役者甚众。疑至镇,一日遣三千余人。见囚五岁刑以下不连台者,皆原遣。二千石官长不

27、得与人为市,诸曹吏听分番假。百姓甚悦。封豫章郡王,邑三千户。仆射王俭笺曰:“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自庾亮以来,荆楚无复如此美政。古人期月有成,而公自日致治,岂不休哉!”二年春,虏寇司、豫二州,嶷表遣南蛮司马崔慧景北讨,又分遣中兵参军萧惠朗援司州,屯西关。虏军济准攻寿春,分骑当出随、邓,众以为忧。嶷曰:“虏入春夏,非动众时,令豫、司强守,遇其津要;彼见坚严,自当溃散,必不敢越二镇而南也。”是时纂严,嶷以荆州接蛮,虑其生心,令镇内皆缓服。既而虏竟不出樊、邓,于寿春败走。寻给班剑二十人。年四十九,薨。其日,上再视疾,至薨,乃还宫。诏曰:“嶷明哲至亲,勋高业

28、始,德懋王朝,道光区县,奄至薨逝,痛酷抽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今便临哭。九命之礼,宜备其制。敛以衮冕之服,温明秘器,命服一具,衣一袭,丧事一依汉东平王故事,大鸿胪持节护丧事,大官朝夕送奠。大司马、太傅二府文武悉停过葬。”(南齐书列传卷二十二)(1)下列对文章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稳/江汉来苏/八州慕义/B.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稳/江汉来/苏八州慕义/C.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D.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

29、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汉武帝时五经每经设一博士,称为“五经博士”。B.二千石,汉官秩,又为郡守的通称。汉代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斗,故称。C.薨,死。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亮,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D.衮冕,衮衣和冕,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和礼冠,在重大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嶷明于吏治,平定民族纷乱。田头拟引发蛮族大乱,萧嶷派张莫儿带兵将其击溃,后又令田都继承他父亲的王位,蛮民才平静下

30、来。B.萧嶷治政有方,赢得他人称赞。任豫章郡王时,王俭赞扬他刚到任十余天就让灾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并赞这是荆楚地区少有的好政绩。C.萧嶷深谋远虑,准确判断形势。敌军大举进攻,大家对此忧虑。萧嶷分析只要坚守渡口要道,敌人必然不敢进犯。最终敌人果然败退。D.萧嶷深受器重,皇上多次探询。发病当天皇上两次探望,直至萧嶷死才回宫。萧嶷的丧礼规格很高,大臣早晚祭奠,文武官员停下公务送葬。(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沈攸之责赕,伐荆州界内诸蛮,遂及五溪,禁断鱼盐古人期月有成,而公旬日致治,岂不休哉!【答案】 (1)C(2)B(3)A(4)当时沈攸之(向南方蛮族)勒索钱财,讨伐荆州地区的各蛮族部

31、落,于是影响到五溪,禁止五溪一带居民捕鱼、贩盐。古人有一个月见成效的,你在十来天里就治理好了,岂不是美事! 【解析】【分析】(1)句子意思是:故楚国之地萧条不振,连年多灾,饥民流离失所,实在是需要治理。你刚刚到任,社会风气一变而为肃敬,江、汉地区的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其他地区的百姓都表示向往。其中“仍岁多故”中“多故”是一个词语,不能断开,排除A项;“缉理”译为“治理”,是一个词语,不能断开,排除B项;“甫尔”译为“刚刚到这里”,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C。(2)B项,“月俸百二十斗”错,应是“百二十斛”,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故选B。(3)A项,“田头拟引发蛮族大乱”错,原文是“头拟

32、输五百万,发气死。其弟娄侯墓立,头拟子田都走入獠中。于是蛮部大乱,抄掠平民,至郡城下。嶷遣队主张莫儿率将吏击破之。命田都继其父,蛮众乃安”,可见当时田头拟已死,娄侯篡位,头拟的儿子田都逃到僚中,由此蛮族大乱。故选A。(4)本题关键词有责,要求、勒索;赕,钱财;伐,讨伐;及,影响到;鱼盐,名词作动词,捕鱼、贩盐。期月,一个月;有成,有成效;旬日,十天;致治,治理好;休,美事。故答案为:C;B;A;当时沈攸之(向南方蛮族)勒索钱财,讨伐荆州地区的各蛮族部落,于是影响到五溪,禁止五溪一带居民捕鱼、贩盐。古人有一个月见成效的,你在十来天里就治理好了,岂不是美事! 【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33、。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3)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梳理原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把各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比对,逐个排除。(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句翻译首先要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重点字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

34、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附参考译文】 豫章文献王萧嶷字宣俨,是太祖的第二个儿子。宽厚高雅,有成大器的胸襟,太祖非常钟爱他。起初做太学博士、长城县令。当时沈攸之向南方蛮族勒索钱财,讨伐荆州地区的各蛮族部落,于是影响到五溪,禁止鱼盐贩卖。这些部落大怒,酉溪蛮首领田头拟杀了沈攸之的使者,攸之索要赎罪钱千万,头拟送钱五百万,受气而死。他弟弟娄侯篡位,头拟的儿子田都逃到僚中,由此蛮族大乱,劫掠百姓,直到郡城外。萧嶷派队主张莫儿带将士击溃他们。田都在僚地内请求朝廷册封他为王,娄侯惶恐,也归

35、降。萧嶷在郡狱中诛杀娄侯,命田都继承他父亲的王位,蛮民才平静下来。那时太祖辅佐朝政,萧嶷决定一切开支从俭,停用府州仪仗迎送物品。当初,沈攸之想聚集人马,让百姓互诉,士族和平民因罪被押被罚苦役的很多。萧嶷到任,一天就放了三千余人。被囚的凡在五年刑期以下而不牵连政事的,都予释放。因市税又多又重,就重新制定税收牌,把税还给百姓。禁止多项对商人的征税和苗籍。二千石俸禄的官长不准直接买卖东西,安排众部曹官吏轮流值事。百姓很高兴。封为豫章郡王,食邑三千户。仆射王俭写信给萧嶷说:“故楚国之地萧条不振,连年多灾,饥民流离失所,实在是需要治理。你刚刚到任,社会风气一变而为肃敬,江、汉地区的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其他

36、地区的百姓都表示向往,自从庾亮以来,荆楚就没有如此美政。古人有一个月见成效的,你在十来天裹就治理好了,岂不是美事!”二年春天,北虏侵犯司、豫二州,萧嶷上表派南蛮司马崔慧景讨伐北方,又分派中兵参军萧惠朗增援司州,驻西关。北虏军渡淮水攻寿春,分骑兵从随、邓二地进发,大家对此忧虑,萧嶷说:“进入春夏以后,不再是敌人用兵的好季节,只要命令豫、司二州坚守重要渡口要道,他们看到戒备森严,会自己溃散,必然不敢越过这两镇向南进犯。”这时正戒严,萧嶷想到荆州与蛮、蛋接壤,怕他们产生二心,就令防区内都穿宽大的衣服。最终北虏没有从樊、邓出兵,在寿春败退了。不久赐给萧嶷班剑仪仗二十人。当年去世,终年四十九岁。发病当天

37、,皇上两次探望病情,直到萧嶷死,才回宫。下韶:“萧嶷明哲而敬亲,在开国的事业中建立很高功勋,德行激励朝廷,光照家国,突然逝世,我悲痛得心如刀割,不能禁受,怎么办呵怎么办!今日临哭,九命礼仪应完备地依制办理。用衮冕服饰装殓,温明秘器,命服一套,衣一袭,丧事全照汉塞芒玉的旧例,大鸿胪持节监护丧事,大臣早晚祭奠。大司马、太傅二二府的文武官员都停下公务去送葬。”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贡师泰,字泰甫。泰定四年,释褐出身,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丁外艰 , 改徽州路歙县丞。大臣有以其名闻者,擢应奉翰林文字。丁内艰,服阕 , 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山阴白洋港有大船飘近岸,史

38、甲二十人,适取卤海滨,见其无主,因取其篙橹,而船中有二死人。有徐乙者,怪其无物而有死人,称为史等所劫。史佣作富民高丙家,事遂连高。史既诬服,高亦就逮。师泰密询之,则里中沈丁载物抵杭而回,渔者张网海中,因盗网中鱼,为渔者所杀,史实未尝杀人夺物,高亦弗知情,其冤皆白。其于冤狱详谳之明多类此,以故郡民自以不冤,治行为诸郡第一。历翰林待制、国子司业,擢礼部郎中,再迁吏部,拜监察御史。至正十四年,除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食不足,师泰奉命和籴于浙右,得粮百万石,以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朝廷以京师至上都,驿户凋弊,命师泰巡视整饬之。至则历究其病原,验其富贫,而均其徭役,数十郡之民,赖以稍苏。豪贵以其不利于

39、己,深嫉之,然莫能有所中伤也。会朝廷欲仍和籴浙西,因除师泰都水庸田使。十五年,庸田司罢,擢江西廉访副使,未行,迁福建廉访使。居亡何,除礼部尚书。时平江缺守,师泰又以选为平江路总管。其年冬,甫视事,张士诚自高邮率众渡江,直抵城下,攻围甚急。明年春守将弗能支斩关遁去师泰领义兵出战力不敌亦怀印绶弃城遁匿海滨者久之士诚既纳降,江浙行省丞相以便宜授师泰两浙都转运盐使。至则剔其积蠹,通其利源,大课以集,国用资之。丞相复承制除师泰江浙行省参知政事。二十年,除户部尚书。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行至杭之海宁,得疾而卒。尤喜接引后进,士之贤,不问识不识,即加推毂,以故士翕然咸归之。(节选自元史贡师泰传)(1)下列对

40、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年春/守将弗能支/斩关遁去/师泰领义兵/出战/力不敌/亦怀印绶弃城遁/匿海滨者久之B.明年春/守将弗能支/斩关遁去/师泰领义兵出战/力不敌/亦怀印绶弃城遁/匿海滨者久之C.明年春/守将弗能支/斩关遁去/师泰领义兵出战/力不敌/亦怀印绶弃城遁/匿海滨者/久之D.明年春/守将弗能支/斩关遁去/师泰领义兵/出战/力不敌/亦怀印绶弃城遁/匿海滨者/久之(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外艰,也称为“丁母忧”,古代丧制名,指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B.服阕,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服除”“免丧”“释服”也可表示此意。C

41、.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D.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御史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泰明察秋毫,注重调查研究。在绍兴任职时,高姓富商雇佣史姓伙计等二十人出海取盐,伙计被人诬告,无辜服罪,师泰秘密查访,使冤情昭雪。B.师泰治政有方,一心为民着想。他任吏部侍郎时,从浙右征购粮食供给京师,驿站人户贫困,他验实人户贫富,平均他们的徭役,百姓生活开始好转。C.师泰兴利除弊,取得显著效果。张士诚归降之后,师泰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他到任后立即清除积弊,开通谋利的来源,以大量的赋税支

42、撑了国家财政。D.师泰爱惜人才,深受士人爱戴。贡师泰喜欢举荐后辈,不论是他熟识还是不熟识的人,只要贤能,他就积极推荐,因此,士人们一致都归向他。(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于冤狱详谳之明多类此,以故郡民自以不冤,治行为诸郡第一。豪贵以其不利于己,深嫉之,然莫能有所中伤也。【答案】 (1)B(2)A(3)B(4)他对于冤案大多像这样详细审理得很清楚,因此郡中百姓认为自己没有被冤屈,师泰治理的政绩是各郡第一。豪富权贵因为这对自己不利,非常憎恨师泰,然而没有人能有毁谤伤害他的借口。 【解析】【分析】(1)句中,“师泰领义兵出战”句意完整不宜断开,排除AD;“久之”为时间副词,不能成句

43、,不宜断开,排除C。故选B。(2)A项,“丁外艰,也称为“丁母忧”张冠李戴,“丁外艰”同“丁父忧”。故选A。(3)B项,“师泰治政有方,一心为民着想。他任吏部侍郎时,从浙右征购粮食供给京师,驿站人户贫困,他验实人户贫富,平均他们的徭役,百姓生活开始好转”理解错误,他任兵部侍郎时“驿站人户贫困,他验实人户贫富,平均他们的徭役,百姓生活开始好转”。故选B。(4)中的“狱”名词,案件;“谳”动词,审判定罪;“类”副词,像;“以”动词,认为;“为”动词,是。中的“以”连词,因为;“嫉”动词,憎恨;“莫”否定代词,没有人;“中伤”动词,毁谤伤害。故答案为:B;A;B;他对于冤案大多像这样详细审理得很清楚

44、,因此郡中百姓认为自己没有被冤屈,师泰治理的政绩是各郡第一。豪富权贵因为这对自己不利,非常憎恨师泰,然而没有人能有毁谤伤害他的借口。【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贵在平时的积累,经常翻阅经典,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和查证。也可以分类整理,便于查询和记忆。(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4)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首先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其次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然后连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