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言文妇翻译打印公开课.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226334 上传时间:2024-1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妇翻译打印公开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妇翻译打印公开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言文妇翻译打印公开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言文翻译(教案)教学目标:1、重视文言文翻译,明确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六种方法:对、留、换、删、补、调。3、巩固课内文言语句的翻译,强化翻译基本功。教学重点:以课内文言语句为例,介绍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同时兼顾能力迁移。教学难点:留、换、删、补、调五种翻译方法的具体运用。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自2002年高考,沉寂多年的文言文 翻译主观题重新出现,分值是5分;2004年、2005年浙江卷中的文言文 翻译主观题分值就都已提高到8分,最近几年增至10分 。2011年7分。今

2、天我们要探讨一下文言文翻译的比较明确的要求和实用的技巧。二、看一看 评一评(知识回顾)首先让我们来看下面这几句的译文,请大家指出其在翻译上的不足之处。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晋国侯王和秦国伯爵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2、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3、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长久地被慷慨人家笑话了。4、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望着海洋叹息道:有句俗话说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6、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7、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学习

3、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也没有筋骨的强壮。请学生分别指出其错误,然后概括说明,指出其错误主要在八个方面:1.强作对译。2.该译不译。3.以今译古。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5.胡添乱补.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6.该补不补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7.该删却留8.该调不调.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并指出这是我们翻译文言文的大忌:想当然,甚至靠想象;译出之后,句子却是不通的。那么,文言文的翻译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呢?二讲一讲 记一记 (考点透视)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

4、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考纲对本节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即用现代汉语的语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句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三练一练 说一说 (技法点睛)那么,我们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到底怎样达到“三标准”呢?我教大家几招,就足够用了,我们可以用“六方法”,“六方法”听起来好像复杂,其实就是六个字,就是“留删换”、“调补贯”,等我们分析完之后,大家就更清楚了,对付文言

5、文翻译可能就更得心应手了方法一:例: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译: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郡的欧阳修。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总结:对于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可以保留,不用翻译。 - 留 方法二例:1.久之,能以足音辨人。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4.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之衬音助词,不译;也句中停顿,不译;夫句首发语词,不译;公姥偏义复词,“公”不译)总结: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

6、累赘,译文时可删掉。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 删如果文言文翻译中只有这两种现象,那就很省事了,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就行了。这是我们文言文翻译的第一招。可惜的是,能留和删的字词却并不很多,所以我们还要掌握其它的方法。方法三: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传译文:屈原来到了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江边一边走一边吟唱,面容憔悴,身体和相貌像干枯的树木一样。(被通披; 古今异义:颜色、形容; 枯槁: 像干枯的树木一样)总结:文言文中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情况。以及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

7、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换方法四: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译文:(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省略了宾语和主语)总结:原句中有省略(如省略了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数词后面的量词等),或一一对应翻译不通顺时,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 -补方法五:例5: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译文:自以为听说了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莫己若应为莫若己宾语前置句; 我之谓应为谓我 宾语前置)总结: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

8、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结构后置等。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 - 调这是我们文言文翻译的第二招。补充要点:掌握并使用这些方法,好像翻译已不存在问题了,事实上也并不尽然。我们试着翻译下面两个句子看看:1.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用典)直:我活着应当掉脑袋,死后应当编草绳。意:我活着应当不惜性命,死后应当报恩2.秋毫不敢有所近。(比喻)直: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连最小的东西也不敢占有。好的是,我们还有第六个方法。 方法六: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往往指前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但是,必须说明的是,这

9、个“贯”不能随便使用。因为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不过,这种情况在高考时,不大可能会遇到,所以大家不必太过担心。 小结:从现代汉语看来,文言文之所以不能“文从句顺”,较主要就是在于其句式的特殊和省略的运用,所以“调”和“补”对翻译是很重要的;“贯”虽然作为备用方法,但它的“结合语境”的精神还是极为要紧的。简言之,“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四: 想一想 试一试 (拓展迁移)1、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叔敖杀蛇 刘向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

10、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选自新序杂事一)(1)译文:孙叔敖在年少的时候,出去游玩,看见两个头的蛇, 杀了并且埋了它。(2)译文:他的母亲说蛇现在在哪?(3)译文:等到(孙叔敖)长大,做了楚国的令尹,还没有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全国的百姓就信服他的仁慈了。2、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 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

11、我何以报子? 封人怨之。(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注1:绮乌,地名。注2:封人,官名,守边境的官吏。(1)、译文:管仲被捆绑起来,由鲁国押送到齐国去。(2)、译文:绮乌的守边境的官吏跪着献东西给他吃,态度很恭敬。(3)、译文:假如侥幸回到齐国不被处死而被齐国重用,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4)、译文:我将任用贤明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奖赏有功劳的人,我凭什么来报答你呢?五:课堂小结话说回来,就文言文翻译而言,这六个字并不是根本所在,而只是一种技巧。文言文翻译的根本还在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尤其是实词的积累和辨析,这是硬道理。古文功底好的人,他未必要学习什么“留删换调补贯”,却仍然能翻译得很好。但是,对文言功底有限的我们而言,尤其针对考试来说,明确翻译的要求,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我们无疑是很有用的,特别是遇到较难的题目和译成之后较对时。文言翻译歌诀通读全文 领会大意 一一对应 斟酌词义国年官地, 保留不译 活用通假 通通换替无意虚词 陪衬删去 特殊句式 调整语序省略句式 补充通顺 字词句篇 前后联系忠实原文 力求直译3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