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89271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1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1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1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21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21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A氢气B天然气C酒精D汽油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晾干B玻璃破碎C冰雪融化D纸张燃烧3春天里百花竞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由原子构成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闻气体气味C 倾倒液体D比较火焰各层温度5下列为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H,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适宜吃的食

2、物是()A苹果:2.93.3B橘子:3.04.0C葡萄:3.54.5D玉米粥:6.88.06如图为某学校午餐食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肉富含淀粉B米饭富含蛋白质C番茄富含维生素D鸡蛋富含糖类7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C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纯铁好D加热煮沸不能降低水的硬度8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高精准度的铷原子钟,如图为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是RbC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D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79下列选项中,对相应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

3、水B.铁能在氧气中燃烧C.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低D.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AABBCCDD10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R只含碳、氢元素B消耗氧气32gC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11盛有下列物质的容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物质质量减少的是()A铁钉B浓盐酸C生石灰D浓硫酸12下列

4、选项中,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B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向盛有铜和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C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钾固体分别与少量熟石灰混合后,研磨,闻气味D分离硫酸钡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AABBCCDD13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 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可得到锌。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ZnCO3ZnO+CO2,C+2ZnO2Zn+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O2B反应是分解反应,反应是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14如图所示甲

5、、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相互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选项甲乙丙丁AH2OO2CaOCa(OH)2BH2SO4HClMgCl2Mg(OH)2CHClCO2CaCO3H2ODFeSO4FeCl2CuCuOAABBCCDD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5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剩余固体的质量是42gB120g 尿素CO(NH2)2与150g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C用含氧化铁85%的赤铁矿石160t,理论上可炼出含杂质3%的生铁80

6、tD现有氢氧化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20.5g,向其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为11.7g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分)16(6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钛合金熟石灰碳酸氢钠氦气活性炭氯化钠,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 ;(2)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 ;(3)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4)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5)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是 ;(6)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的是 。17(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构成氧气的粒子是 (填“氧原子”或“氧分子”)。(2)如

7、图是钠、镁、氯、溴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 。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溴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溴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溴化钠的化学式为 。(3)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9分)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1)2021年5月10日,“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启动向天津等地供水,以缓解我市可利用淡水资源 的现状。(2)下列有关保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B.工业上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后再排放C.农药、化肥的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应该禁止

8、施用(3)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进入贮水池中的海水,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减少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C.析出晶体后,母液中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4)某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 g。配制过程有以下步骤:a.称量及量取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A.bcadB.bacd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 g。(5)为研究水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电解水实验。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

9、。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7分)19(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燃烧 ;(2)锌与稀硫酸反应 ;(3)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制取氧气 。20(4分)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填序号)。A.面粉B.硝酸钾C.泥沙D.花生油(2)下表是氯化钠和氯化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20406080溶解度NaCl35.736.036.637.338.4KCl27.634.040.045.551.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20时,将20g氯化钠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10、g。某同学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得到相应的A、B、C三种溶液,C中析出的氯化钾固体质量为 g。21(7分)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1)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序号)。A.植树造林,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绿色植物通过光台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CO2+6H2O葡萄糖+6O2,则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若吸收44g二氧化碳,理论上可释放出氧气 g。(3)近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清洁的

11、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3.2g通过足量灼热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将所得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气体全部被吸收,生成白色碳酸钡沉淀,溶液质量减少15.3g。则原混合气体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22(7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7分)现有AF六瓶失

12、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澄清石灰水、硫酸铁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的氢氧化钾溶液。已知硫酸钠、硫酸钾溶液呈中性。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1)从外观上观察,F呈黄色,则F为 。(2)从剩余的五瓶溶液中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可以观察到:A+D白色沉淀,C+D无色气体,其余无明显现象。则这五种溶液两两混合可发生 个反应,C为 ,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未鉴别出的B、E溶液各20g于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再分别加入10%的稀硫酸17.5g(如图所示),并不断搅拌观察到B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E溶液仍为红色。则E为 溶液(填化学式)。(4)将六

13、瓶溶液贴上标签。24(8分)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1)生铁和钢是两种含碳量 的铁合金(填“相同”或“不同”)。(2)下列生活用品利用金属良好导热性的是 (填序号)。A.镀铬水龙头B.铸铁暖气片C.黄铜钥匙(3)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置换,这一方法是湿法冶金技术的起源。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焊接钢轨的反应原理是铝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已知氧化镁和氧化铝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现有氧化镁、氧化铝和铁的混合物9.9g,向其中加入245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54.8g溶液,则原

14、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为 g。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25(3分)丙烯酸乙酯(C5H8O2)存在于菠萝等水果中。计算:(1)丙烯酸乙酯由 种元素组成(填数字);(2)丙烯酸乙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3)丙烯酸乙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6(7分)现有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其中含氯元素7.1g。向该混合物中加入138.1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氯化钠溶液并生成4.4g气体。计算:(1)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15、一个最符合题意)1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A氢气B天然气C酒精D汽油【分析】最理想的燃料,应具有燃烧无污染、燃烧放出热量多、可再生使用,符合以上条件的燃料就可以称为最理想的燃料,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气作为燃料,可用水作原料来制取(即来源广),燃烧时释放出的热量多,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无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故选项正确。B、天然气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C、酒精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D、汽油燃烧产生二氧化

16、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晾干B玻璃破碎C冰雪融化D纸张燃烧【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湿衣晾干、玻璃破碎、冰雪融化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湿衣晾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玻璃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冰雪融化没有新

17、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春天里百花竞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春天里百花竞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能闻

18、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闻气体气味C 倾倒液体D比较火焰各层温度【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温度越高,火柴梗越易被炭化,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

19、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D、温度越高,火柴梗越易被炭化,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上,12s后取出,观察到火柴梗上有两处碳化(变黑),即接触火焰的两端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可以比较火焰各层温度,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

20、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下列为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H,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适宜吃的食物是()A苹果:2.93.3B橘子:3.04.0C葡萄:3.54.5D玉米粥:6.88.0【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进食的食物应该是显弱碱性的食物。【解答】解: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应降低其酸性,可食用碱性食物以中和多余的酸。A、苹果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柑桔的pH为3.04.0,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葡萄的pH为3.54.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21、。D、玉米粥的pH为6.88.0,呈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6如图为某学校午餐食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肉富含淀粉B米饭富含蛋白质C番茄富含维生素D鸡蛋富含糖类【分析】根据常见的食品中含有的营养素分析回答;【解答】解:A.牛肉富含蛋白质,故A错误;B.米饭富含糖类,故B错误;C.番茄富含维生素,故C正确;D.鸡蛋富含蛋白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用肥皂水可区

22、分硬水和软水C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纯铁好D加热煮沸不能降低水的硬度【分析】A.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B.根据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来分析;C.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D.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这是采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来灭火,选项说法正确;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选项说法正确;C.不锈钢是一种铁合金,合金与其组成中的纯金属相比,抗腐蚀性增强,所以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纯铁好,选项说法正确;D.加热煮沸时,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会转化为难溶性的碳酸钙、氢氧化镁沉淀,所以可以降低水的硬度,选

23、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解题时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合金的优点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8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高精准度的铷原子钟,如图为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是RbC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D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7【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

24、元素的名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Rb,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7,而不是最外层电子数为37,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

25、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下列选项中,对相应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铁能在氧气中燃烧C.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低D.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AABBCCDD【分析】A、根据干而冷的烧杯能检验水蒸气的存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燃烧情况,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石灰水不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无法确定生成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26、。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得出燃烧温度达到着火点,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故选项说法错误。D、石灰水不具有吸水性,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能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0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R只含碳、氢

27、元素B消耗氧气32gC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确定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与该物质的质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解答】解:A、44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36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36g100%4g,生成物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12g+4g16g,恰好等于纯净物R的质量,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4g+36g16g64g,故选项说法错

28、误。C、根据A选项的分析,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5%,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稍大,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11盛有下列物质的容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物质质量减少的是()A铁钉B浓盐酸C生石灰D浓硫酸【分析】根据浓盐

29、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生石灰能与空气在的水反应,铁易生锈,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钉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反应生成铁锈,质量会增加,故选项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容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物质质量减少,故选项正确。C、生石灰能与空气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容器内物质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容器内物质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药品在空气中的质量变化(具有挥发性、具有吸水性、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等类型)是正确解

30、答此类题的关键。12下列选项中,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B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向盛有铜和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C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钾固体分别与少量熟石灰混合后,研磨,闻气味D分离硫酸钡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AABBCCDD【分析】A、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燃烧的木条燃烧更剧烈;B、稀盐酸不能和铜、银反应;C、氢氧化钙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D、硫酸钡和碳酸钙都不溶于水。【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燃烧的木条燃烧更剧烈,该

31、选项合理;B、稀盐酸不能和铜、银反应,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活泼性,该选项不合理;C、氢氧化钙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不能和硫酸钾反应,该选项合理;D、硫酸钡和碳酸钙都不溶于水,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不能分离两种物质,该选项不合理。故选:A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3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 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可得到锌。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ZnCO3ZnO+CO2,C+2ZnO2Zn+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O2B反应是分解反应,反应是置换反应C反应

32、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和选项中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解:A、反应物中有1个碳原子、2个锌原子、2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2个锌原子,所以X是CO2,故A正确;B、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反应是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C、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了空气中,所以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减少,故C错误;D、反应中单质碳生成了化合物二氧化碳,所以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有关性质以及冶炼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

33、提供的信息进行。14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相互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选项甲乙丙丁AH2OO2CaOCa(OH)2BH2SO4HClMgCl2Mg(OH)2CHClCO2CaCO3H2ODFeSO4FeCl2CuCuOAABBCCDD【分析】根据各组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变化规律,分析各组物质间能按转化关系图完全物质间转化的一组;通过列出具体的反应,可以使分析和判断变得直观、简单。【解答】解: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不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不符合图示转化关系,故选项错误。B、硫酸

34、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硫酸不能与氯化镁反应,不符合图示转化关系,故选项错误。C、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符合图示转化关系,故选项正确。D、硫酸亚铁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亚铁,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氯化亚铁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铜,不符合图示转化关系,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通过列举具体反应,判断物质间是否可以实现一步反应的转化,采用排除法(即发现一步转

35、化不能实现,排除该选项)是解答本题的捷径。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5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剩余固体的质量是42gB120g 尿素CO(NH2)2与150g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C用含氧化铁85%的赤铁矿石160t,理论上可炼出含杂质3%的生铁80tD现有氢氧化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20.5g,向其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为11.7g【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钙元素质量不变,最后固体全部变为氧化钙,用钙元素质量除以氧化钙中钙元素质量分数即可;B、根据氮元素质量的

36、计算方法考虑;C、根据炼铁过程中铁元素质量不变列等式进行计算;D、根据盐酸的质量计算出氢氧化钾的质量,再利用20.5减去氢氧化钾的质量,就是氯化钾的质量,再计算钾元素质量即可。【解答】解:A、钙元素质量:50g60%30g,最后固体全部变为氧化钙,所以氧化钙的质量:42g,故A正确;B、120g 尿素CO(NH2)2中氮元素质量:120g56g;150g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150g52.5g,故B错;C、炼铁过程中铁元素质量不变:160t赤铁矿石中氧化铁占85%,所以氧化铁的质量:160t85%136t,含铁元素质量:136t95.2t;设可炼出含杂质3%的生铁质量为k:k(13%)95.2

37、t,解得k98.1%,故C错;D、设与1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反应消耗氢氧化钾的质量为x则:KOH+HClKCl+H2O56 36.5x 100g3.65%根据:解得:x5.6g,所以氯化钾的质量为:20.5g5.6g14.9g,所以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为:5.6g+14.9g11.7g,故D正确。故选:A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分)16(6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钛合金熟石灰碳酸氢钠氦气活性炭氯化钠,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 ;(2)可用于焙制糕点

38、的是 ;(3)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4)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5)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是 ;(6)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的是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回答。【解答】解:(1)氯化钠可用作厨房调味品;(2)碳酸氢钠受热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用于焙制糕点;(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作冰箱除味剂;(4)熟石灰是一种碱,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5)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可用于制造电光源;(6)钛合金的强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故答案为:(1);(2);(3);(4);(5);(6)。【点评】本题难

39、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7(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构成氧气的粒子是 氧分子 (填“氧原子”或“氧分子”)。(2)如图是钠、镁、氯、溴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 2。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电子(填“得到”或“失去”);溴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溴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溴化钠的化学式为 NaBr。(3)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O22CO2。【分析】(1)构成氧气的粒子是氧分子。(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

40、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3)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解答】解:(1)构成氧气的粒子是氧分子。故填:氧分子。(2)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12282。故填:2。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溴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溴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溴化钠的化学式为NaBr。故填:得到;NaBr。(3)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O22CO2。故填:2CO+O22C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

41、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8(9分)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1)2021年5月10日,“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启动向天津等地供水,以缓解我市可利用淡水资源 短缺的现状。(2)下列有关保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B.工业上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后再排放C.农药、化肥的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应该禁止施用(3)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填序号)。A.进入贮水池中的海水,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减少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

42、增加C.析出晶体后,母液中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4)某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 5g。配制过程有以下步骤:a.称量及量取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A.bcadB.bacd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 50g。(5)为研究水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电解水实验。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 氢、氧元素组成的。【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分析;(2)A、根据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体进行解答;B、根据工业上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后再

43、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进行解答;C、根据不能为了保护水资源,而禁止使用化肥、农药进行解答;(3)根据海水晒盐的过程、原理来分析;(4)根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进行分析;根据在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列等式计算;(5)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解答】解:(1)由于天津等地可利用淡水资源短缺,因此启动“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来进行缓解;故填:短缺; (2)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体;故A错误;B、工业上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后再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可保护水资源;故B正确;C、不能为了保护水资源,而禁止使用化肥、农药,而应该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故C错误;故选:C;(3)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氯化钠的质量不变;故A错误;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在饱和以前或刚刚饱和时不变,在饱和以后逐渐减小;故B错误;C、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仍然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否则析出的氯化钠晶体就又溶解了;故C正确; 故选:C;(4)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0%5g;故填:5;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及量取、溶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