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福建省东山县海域发现了1件人类遗骨右侧肱骨残段,该化石由东山县博物馆馆长陈立群于1987年1月21日发现,后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尤玉柱、张振标鉴定,命名为“东山人”。材料说明研究远古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 )A科学推断B史籍记载C化石DDNA检测2探究共性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相同之处是( )。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经营原始农业制作彩陶ABCD3“我中华民族,天宝物华,地灵人杰,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或招之聚于华夏,或去之散于五洲,天水一方,其源盖皆出于始祖轩辕也。”这篇祭文是在赞颂中国古代的( )A世袭
2、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4三字经中记载“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从中你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启建立了夏朝B世袭制出现了C夏朝把都城迁到了殷D商纣建立商并被武王诛灭而亡52020年4月19日,“庚子岁”(2020)首届华夏文字节在湖北武汉举行,本次活动呈现了以甲骨文明为代表的华夏厚重、璀璨的传统文化。甲骨文成为中华文明代表主要是因为( )A商代文字B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C字母文字的起源D目前我国发现了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6“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通过对这段文字的阅读可
3、以得知当时国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A分封制逐渐瓦解,诸侯取代周王室,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B完全分裂的一个状态C爆发大规模的战争D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7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干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对联中的“此公”主持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大运河B都江堰C灵渠D江南河8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相互转化。”他是A老子B韩非C孟子D墨子9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自从秦统一六国以来,历代统一王朝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如下图,反映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B加强经济治理C文化
4、教育措施D巩固边疆措施10刘邦进入咸阳后,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慰劳刘邦的军队,“唯恐沛公不为秦王”。由此可知,刘邦取得“楚汉之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是A深得民心B善于用人C严刑酷法D军队强大11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江南地区开发B北方战乱频繁C科技文化繁荣D民族融合加强12构建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明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A统一文字B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以法治国13西汉初
5、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A吸取秦亡教训B减轻人民负担C发展农业生产D巩固封建统治14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识读下图所示的战争示意图,指出此次战役的主要影响是A奠定了秦朝统一全国的基础B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形成了南北朝分立对峙局面15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下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A造纸B炼铁C纺织D制瓷16下列选项中最能证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项是A张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D西域各国归附汉朝统治17西晋时期,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图中划斜线部分代表哪一个少数民
6、族分布的地区?( )A匈奴族B羌族C鲜卑族D氐族18某中学史学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实力相比于北方处于优势 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ABCD19我国原来居住在北方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开始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始于( )A秦朝末年B东汉后期C西汉后期D南北朝时期20他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有重大成就。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他”是A郦道元B张仲景C贾思勰D祖冲之二、综合题21中国文明史历经近5千年的发展,政治
7、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发展,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并促进了民族融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三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 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当时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2)材料二中“商君治秦”是指历史上哪一重大改革事件?“诸
8、侯畏惧”的原因是什么?当时各诸侯国的结局如何?(3)材料三中“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主要指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行政、军事、监察事务分别由谁统领?地方施行什么制度?22从西周到秦,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材料二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摘自部编版七上历史教材(2)依据材料二指出,各国实行变法的根本原因和目的分别
9、是什么? 材料三(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什么制度?(4)材料三图中C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什么?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秦始皇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的实施对后世有何意义?23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中国古代灿烂的科技文化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小报,下面是他们设计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邀你一起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栏目一)伟大的工程与发明(1)图一是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2000多年前,它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写出此项工程的名称。图二是造纸工艺流程图,对造纸术做出重大改进的人物是谁?(栏目二)先进的医学与数学(2)写出张仲景的代
10、表作。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哪一成就领先世界近千年?(栏目三)辉煌的史学与艺术(3)写出图三的作者及该书的地位。图四是兰亭集序(摹本局部),这是谁的代表作?(4)结合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科技文化?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u除草)不待贾而足,亡(无)冻饿之人,亦亡(无)千金之家。史记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史料解读)(1)上述材料主要围绕哪一历史主题展开的?(2)如果说材料一、三是对历史变化的描述,那么使用材料二
11、的意图是什么?(问题思考)(3)据材料一,指出汉代江南地区社会概况。(4)据材料二、三,指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5)据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C解析C【详解】根据题干“福建省东山县海域发现了1件人类遗骨右侧肱骨残段,该化石鉴定,命名为东山人”可知,题干说明研究远古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化石,C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科学推断、史记记载、DNA检测的内容,排除ABD,故选C。2A解析A【详解】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建筑,半坡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符合题意;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生活在大江大河流域(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居民生
12、活在黄河流域),都处于新石器时代,都会制作陶器,符合题意;河姆渡人不会制造彩陶,排除。所以A符合题意,BCD排除。故选择A。3B解析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始祖轩辕”指的是黄帝,黄帝时期采用的是禅让制,故B正确;世袭制是夏商时期才用的制度,故A错误;郡县制是秦朝时期采用的制度,故C错误;分封制是周朝时期采用的制度,故D错误。综上故选B。4B解析B【详解】材料“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是对当时王位世袭制的描述,B项正确;夏朝是大禹建立的,A项排除;商朝把都城迁到了殷,C项排除;商朝是商汤建立的,D项排除。故选B。5D解析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
13、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因而,甲骨文成为中华文明代表,故D符合题意;商代文字是甲骨文出现的时间,而非甲骨文的意义,故A错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甲骨文呈现的形式,而非甲骨文的意义,故B错误;甲骨文是字母文字的起源,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故选D。6A解析A【详解】根据题干“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可知,题干材料大意是从周平王开始,周王室势力开始衰弱,势力强的诸侯国兼并势力弱的诸侯国,齐、楚、秦、晋等诸侯国开始强大,政令出自一方诸侯之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原有的分封制度遭到了破坏,诸侯取代周王室,操控政治局面,竞相争霸,相互之间互相吞并,故选A项;东
14、周时期,国家名义上仍旧算是周朝统治,只是周王室对诸侯国的控制力完全没有了,不是完全分裂的状态,排除B项;诸侯之间的战争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全面说明材料,排除C项;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项。7B解析B【详解】据“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及所学知识可知,此联中的“此公”是李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项的修建与李冰无关,排除。故选择B。8A解
15、析A【详解】从题干关键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可知是老子,再结合题干“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相互转化。”可以进一步确认是老子的思想。故A符合题意;韩非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主张严刑峻法,与题干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主张“仁政”,与题干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墨子倡导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基本反映了广大劳动阶层的呼声,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A解析A【详解】图1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图2 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图3是皇权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制度,图4是清朝的中央机构,四幅图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经济治理、文化教育的信息,
16、排除BC;材料中四个朝代的中央行政机构,无法体现巩固边疆的措施,排除D。【点睛】10A解析A【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分析可知,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是刘邦善于收揽民心,因此能取得“楚汉之争”的胜利,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点睛】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材料并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语句“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联系教材及相关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准确做出判断。11B解析B【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关中地区人口
17、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可知北方人口减少,南方人口增加,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南迁。故B符合题意;东汉时期,南方地区尚未开发,故A不符合题意;科技文化繁荣与题干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民族融合加强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C解析C【详解】汉武帝在位时,诸子百家的思想还比较活跃,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故其中空格处的内容
18、应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选C;ABD是秦朝内容,排除。13D解析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了秦朝因暴政灭亡的教训,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同时这些措施的实行客观上起到了减轻人们负担和发展生产的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吸取秦亡教训属于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的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减轻人民负担是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的结果之一,故B不符合题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是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之一,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4B解析B【详解】根据图片中“官渡”、“曹军”、“袁军”等
19、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故选项B符合题意;奠定了秦朝统一全国的基础的战役是长平之战,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的战役赤壁之战,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官渡之战与南北朝分立对峙局面的形成无关,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5A解析A【详解】依据题干的关键信息“汉代”,再结合给出图片中的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
20、制作流程可知,图中展现的是东汉时期的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这种纸很便宜,质量高,原料又很容易找到,所以逐渐被普遍使用,所以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6C解析C【详解】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在西域设置的管辖机构,其主要职责在于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的社会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最能证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因此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与材料所述无关。
21、17C解析C【详解】依据题干图示可知,图中划斜线部分是黄河流域,结合所学可知,西晋时期,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C正确;匈奴族一般指匈奴。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A排除;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的平武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县和石阡县,B排除;氐族最先活动范围在川西北地区,起源于
22、四川松潘高原,D排除。故此题选C。18D解析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江南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因此项符合题意;“南方实力相比于北方处于优势”说法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符合题意,故选D。19B解析B【详解】东汉末年开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B项正确;秦朝末年和西汉后期尚未出现少数民区内迁的现象,排除A和C项;南北朝时期是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2
23、0D解析D【详解】根据所学,祖冲之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D项正确;ABC项与圆周率无关,排除。二、综合题21(1)制度分封制;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结局先后被秦国所灭。(3)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丞相、太尉、御史 大夫解析(1)制度分封制;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结局先后被秦国所灭。(3)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丞相、太尉、御史 大夫,分管行政、军
24、事、监察事务。地方推行郡县制。【详解】(1)依据材料一图片中燕、齐、鲁、宋等诸侯国,还有西周等级示意图,可知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结合课本所学,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好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宋、齐、燕等;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制度。(2)依据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可知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结合课本所学,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可知“诸侯畏惧”的原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增强,军事实力增强,军队战斗
25、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当时的各诸侯国先后被秦国所灭,秦国统一了六国。(3)依据材料三“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可知反映的是秦朝的建立。结合课本所学,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成为中国沿用了几千年的政治制度;秦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丞相、太尉、御史 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在地方上,秦朝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22(1)分封制;诸侯争霸。(2)铁制工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3)中央集权制。(4)
26、皇帝;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解析(1)分封制;诸侯争霸。(2)铁制工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3)中央集权制。(4)皇帝;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详解】(1)根据材料一图一中的周及各个封国燕、鲁、晋、宋等,可知体现的是分封制。结合课本所学,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施行分封制,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由图二中的列国纷争可知体现的是诸侯争霸形势。诸侯争霸一方面使得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2)依据材料二“战国时期,铁制工具
27、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可知,各国实行变法的根本原因铁制工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由材料二“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可知变法的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3)依据材料三秦朝建立中央集权,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秦实现大一统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4)依据材料三C下设太尉、丞相、太尉,可知“C”是皇帝。结合课本所学,秦统一后,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理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机构,由
28、太尉、丞相、御史大夫统领;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3(1)都江堰;蔡伦(2)伤寒杂病论;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或把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3)司马迁、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王羲之(4)解析(1)都江堰;蔡伦(2)伤寒杂病论;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或把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3)司马迁、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王羲之(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继承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等,)【详解】(1)
29、依据图一“二王庙”“岷江”,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二王庙”是为纪念李冰父子而建。结合课本所学,战国时期,各国注重兴修水利。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的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千里沃野;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医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了竹简、布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2)依据栏目二图片人物张仲景、张仲景。结合课本所学,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
30、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器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数学方面,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3)依据栏目三图片史记,结合课本所学,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他立志继承父亲遗志,撰写史书,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史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王羲之。他的行书、楷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痕迹,当时的人就称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
31、,王羲之的代表作有兰亭序,达到了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4)依据前面的材料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文化,有从古至今都起着重大贡献的,也有不适合时代发展。故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4(1)江南地区的开发。(2)意图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3)社会概况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发展落后,不够富裕。(4)原因为躲避北方战祸,大批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具,增加了那里解析(1)江南地区的开发。(2)意图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3)社会概况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发展落后,不够富裕。(4)原因为躲避北方战祸,大批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具,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较好;南方社
32、会秩序较为稳定。(5)变化经济重心已经南移。【详解】(1)依据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u除草)亡(无)冻饿之人,亦亡(无)千金之家”可以看出,西汉时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据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大量迁往江南,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据材料三“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以看出,南朝时江南地区已变得富庶。因此上述材料主要围绕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历史主题展开的。(2)仔细观察材料二图片可知,图示反映的是人口南迁。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北方战乱而迁往江南。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
33、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得江南地区变得富庶起来。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因此材料一、三是对历史变化的描述,使用材料二的意图是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3)依据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u除草)亡(无)冻饿之人,亦亡(无)千金之家”可知,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多少积蓄,也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因此汉代江南地区社会概况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发展落后,不够富裕。(4)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南方战乱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加上自然条件较好,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南方社会秩序较为稳定,有利于发展。(5)依据材料一、三可知,江南地区的经济在汉代十分落后,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得到开发,在宋代已经超过北方。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江南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共同开发了江南,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二示意图可知,由于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成为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表明这一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到南宋时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