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思阳镇盘街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撰写人:代梦妮
第 1 课时
课题名称:主题活动一 争做环保小卫士
教学目标:让小朋友在生活中懂得爱护环境卫生。
教学重难点:培养小朋友爱护环境的品质。
教学内容:教材1-2页。
教学过程:
你知道吗?
一、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是( )
A:3月15日 B:5月21日 C:6月5日 D:8月16日
二、把你了解到的关于破坏环境的资料在班级中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并做好记录。
三、你知道下图表达的是什么含义吗?(教材第1页)
四、开阔视野: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什么是石漠化?
五、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 2课时
课题名称:探究活动:活动一 垃圾的处理
教学目标: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减少垃圾的产生。
教学重难点:明白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理。
教学内容:教材3-5页。
教学过程:
活动步骤:
一、思考:垃圾的来源。
垃圾来源
具体包括
校园垃圾
零食袋、
生活垃圾
果皮、
社会垃圾
随意粘贴的小广告、
二、小调查:发现身边的垃圾。
三、垃圾的分类。
1、可回收垃圾。(纸类、金属、玻璃、织物)
2、不可回收垃圾。(生活、生产)
3、不可回收物是指:¬
4、变废为宝。
四、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 3课时
课题名称:探究活动 活动二 关注家乡的水资源
教学目标:增强节约每一滴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5-8页。
教学过程:
活动步骤:
一、说说人与水的关系。
生活中:食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中:水力发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调查公共场所浪费水的现象:(教材第6页)
时间
地点
浪费情况
三、看图写话。下面是某工厂废水的排放,看后请写出你的看法和建议。
四、说说日常节约水的方法。(教材第7页)。
淋浴
缩短淋浴时间。抹香皂时把水关掉。用盆或桶把淋浴过程中较干净的水装起来,可以留着冲厕所。
洗碗
刷牙
洗脸
洗菜
洗衣服
解冻
提前从冰箱里取出要解冻的食品,让其在室温下自然解冻,不要靠水来解冻。
提示:可以自己把空格补充完整。
五、成果评价:(教材第8页)
1、学生制作一张环保手抄报。
2、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
行为表现
满意程度
期望建议
兴趣爱好
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合作意识
能主动地与组内成员相互配合,取长补短。
语言表达
普通话流利,条理清楚,说服力强。
观察能力
在活动中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和发现。
六、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 4课时
课题名称:主题活动二 珍视健康 爱惜生命
教学目标:知道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9-10页。
教学过程:
一、你知道吗。
1、将下面体育运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教材第9页)
2、如何做到健康饮食呢?(教材第9页)
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开阔视野:(教材第10页)
1、笑一笑,十年少
2、吸烟有害健康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 5课时
课题名称:探究活动一 睡眠与健康
教学目标:知道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和一定的调查、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11-13页。
教学过程:
一、活动步骤:
1、把下面的空补充完整。(教材第11页)。
2、调查活动----小学生一天需要的睡眠时间。(教材第11页)。
3、活动记录表。(教材第12页)。
年级 班学生睡眠情况调查表
姓名
晚上
睡觉睡觉
早上
起床时间
晚上睡眠时间合计
午睡
时间
一天中的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是否充足
4、调查结果统计。(教材第12页)。
被调查的总人数
睡眠时间达标人数
睡眠时间未达标人数
结论:
在调查的班级中,睡眠达标的有 人,占班级总数的 %;睡眠时间不达标的有 人,占班级总数的 %。
5、睡眠与健康的关系。(教材第13页)。
睡眠不足对健康的影响:
(1)、记忆力下降。
(2)、上课不容易集中精力。
(3)、
(4)、
通过本次睡眠与健康的调查,我想对大家说:
6、调整我的作息时间。(教材第13页)
起床时间
午睡时间
晚上睡眠时间
起于
止于
二、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 6课时
课题名称:探究活动二 制作健康卡
教学目标: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表达祝福和爱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14-16页。
教学过程:
一、活动步骤:
1、成立健康卡制作小组。(教材第14页)。
小组成员的名字
承担的责任
2、卡片制作工具。(教材第14页)。
3、剪裁纸张。(教材第15页)。
4、在剪好的贺卡上写下祝福的话,画上漂亮的装饰图。(教材第15页)。
5、互赠“健康卡”。(教材第15页)。
二、成果评价:(教材第16页)。
1、学生评价:
(1)、你认为在调查活动中小组里哪位同学表现得最出色?为什么?
(2)、你的收获是什么?
2、教师评价:(教材第16页)。
评价内容
行为表现
满意程度
期望建议
兴趣爱好
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调查活动中来。
合作能力
能主动地与组内成员相互配合,取长补短。
动手能力
能通过自己的头、脑、手来完成卡片制作活动。
沟通能力
能够采用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方法。
情感态度
懂得表达祝福和爱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7课时
课题名称:主题活动三 让我们的手儿灵巧起来
教学目标: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们的手。
教学内容:教材17-18页。
教学过程:
一、你知道吗:
1、你认真观察过自己的小手吗?如果没有,小组就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教材第17页)。
可以从指纹、指甲、手指长度等方面去观察。
2、读一读下面这首小诗,学着仿写一小节。(教材第17页)。
3、完成小诗《我们的手》。(教材第18页)。
二、开阔视野:(教材第18页)。
《指纹》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 8课时
课题名称:探究活动一 观察我们的小手
教学目标: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手的进一步了解,更加爱惜自己的双手。
教学内容:教材19-21页。
教学过程:
一、活动步骤:
1、比较自己和父母的手,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教材第19页)。
爸爸的手:
妈妈的手:
我的小手:
2、你的手做过哪些有意义的事?说一说。(教材第20页)。
3、有去的手影游戏。(教材第20页)。
第一步:伸出你的左手。
第二步:把左手的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全部往下按。
第三步:大拇指藏在那些指头的里面,右手摆出“打枪”的动作。
4、手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教材第21页)。
5、互赠“健康卡”。(教材第15页)。
二、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 9课时
课题名称:探究活动二 学习剪窗花
教学目标:陶治情操,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培养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教材21-24页。
教学过程:
一、活动步骤:
1、工具、材料准备。(教材第21页)。
我的工具箱:铅笔、剪刀……
2、制作窗花。(教材第22页)。
3、把剪好的图案展开,你便完成了一幅美丽的窗花。(教材第22页)。
4、设计窗花。(教材第22页)。
5、在制作窗花的过程中,你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呢?(教材第23页)。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完成情况
二、成果评价:(教材第24页)。
1、学生评价:
自评
我的表现:
我要这样改进:
我的收获:
我的体会:
互评
谁的窗花最好看:
他(她)的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教师评价:(教材第24页)。
评价内容
行为表现
满意程度
期望建议
兴趣爱好
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动手能力
能积极开动脑筋,用双手完成本次活动。
情感态度
对民间传统艺术萌发喜爱之情。
节约意识
能节约使用纸张,并引导其他小朋友共同节约。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 10课时
课题名称:主题活动四 植物是我们的朋友
教学目标:通过统计植物的数量、种类,提升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25-26页。
教学过程:
一、你知道吗:
1、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
A.4月3日 B.3月12日 C.3月15日 D.5月4日
2、下图是什么花?是哪个城市的市花?(教材第25页)。
3、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在正确的选项后画“√”。(教材第25页)。
A.充足的阳光。( )B.适宜的温度。( )C.土壤里的养分。( )
D.足够的空间。( )E.雨水的浇灌。( )F.新鲜的空气。( )
二、开阔视野:
鲜花物语(教材第26页)。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 11课时
课题名称:探究活动一 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教学目标: 通过统计植物的数量、种类和特征,提升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27-28页。
教学过程:
一、活动步骤:
1、回忆校园里的各种植物。(教材第27页)。
植物种类:
2、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完成下表。(教材第27页)。
树名
数量
特征
3、查资料,把你认为属于植物作用的正确答案选出来。(教材第28页)。
A.吸收二氧化碳,为我们提供充足的氧气。( )
B.植物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C.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丰富的食物。( )
D.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生产原料。( )
E.对居住环境中的污染空气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 )
F.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
4、校园绿化建议:(教材第28页)。
我的建议:
二、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 12课时
课题名称:探究活动二 关注家乡水土流失
教学目标:了解水土流失对生产、生活的危害。
教学重难点:学会与人合作,提升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29-32页。
教学过程:
一、活动步骤:
1、成立调查小组。(教材第29页)。
人员:
任务:
想一想,植物的根对保持水土是否有作用。
2、分小组进行植物根系保持水土作用的实验。(教材第30页)。
3、完成调查报告。(教材第31页)。
调查报告(提纲)
调查目的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水土流失情况(事实、现象)
水土流失的原因
防治水土流失的方法
报告人
4、读了下面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案后,写出你的建议。(教材第31页)
A.要大力植树、种草;退根还林,退牧还草;要封山育林,这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最根本方法。
B.在大江大河地区禁止砍伐森林,并且要大力建设防护林带。
一、填空:C.在山地陡峭地区最好将坡地改为梯田,这样不仅可以缓解水流,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13、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D.在山钩、河沟等地修建堤坝,逐级拦截流水和泥沙。
我的建议:
二、成果评价:(教材第32页)。
1、学生评价:
本次活动结束了,你明白了植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了吗?
2、教师评价:(教材第32页)。
评价内容
行为表现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满意程度
2、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期望建议
19、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的是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兴趣爱好
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17、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合作意识
能主动地与组内成员相互配合,取长补短。
一、填空:
14、大我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或河流。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答:硫酸铜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取出铁钉后,发现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那部分变红了。情感态度
明白防止水土流失人人有责的道理。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 13课时
课题名称:主题活动五 我是节约小能手
教学目标: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教学重难点:形成节约意识。
教学内容:教材33-35页。
教学过程:
一、你知道吗?:
1、你平时节俭吗?说一说你是如何节俭的。(教材第33页)。
2、读一读下面的小诗,仿写一段吧。(教材第33-34页)。
我的仿写
二、开阔视野:(教材第34页)。
1、时间也需要节约。
2、读了这则小故事,你有什么启示?(教材第34页)。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 14课时
课题名称:探究活动 节约从我做起
教学目标: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教学重难点: 形成节约意识。
教学内容:教材35-37页。
教学过程:
一、活动步骤:
1、将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想一想它包含的道理。(教材第35页)。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其中包含的道理:
2、浪费现象记录表。(教材第35页)。
浪费的地点
浪费的现象
节约的对策
3、看一看,想一想。(教材第36页)。
4、读下面这则小故事,谈收获。(教材第36-37页)。
我的收获
二、成果评价:(教材第37页)。
1、学生评价:
谈谈为什么我们要节约。
2、教师评价:(教材第37页)。
活动过程:
活动收获:
节约意识: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 15课时
课题名称:主题活动六 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目标: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教学重难点:树立自信心,喜悦地接纳自己。
教学内容:教材38-39页。
教学过程:
一、你知道吗?:
1、读下面一句名言,谈谈你的体会。(教材第38页)。
你应该庆幸自己是世界上独一为二的,应该把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经验、环境和遗传造就了你的面目,无论是好是坏,你都得耕耘自己的园地;无论是好是坏,你都得拨动生命中的琴弦。
-------卡耐基
我的体会:
2、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找一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教材第33-34页)。
对同学:
对学习:
上课专心,成绩有进步。
对劳动:
对父母:
对集体:
对老师:
其他:
二、开阔视野:(教材第39页)。
1、学会欣赏自己。
2、思考一下:索菲娅.罗兰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教材第39页)。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 16课时
课题名称:探究活动 树立自信心
教学目标: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教学重难点: 树立自信心,喜悦地接纳自己。
教学内容:教材40-42页。
教学过程:
一、活动步骤:
1、梳理问题。(教材第40页)。
你遇到过什么样的挫折
是如何处理的
结果如何
2、你对自己是否充满信心?(教材第40页)。
3、手指游戏。(教材第40-41页)。
请伸出你的右手,比较一下拇指与四指在形状和功能上有什么不同。
关节数:
其他四指:
拇指:
长度:
其他四指:
拇指:
佩戴首饰机会:
其他四指:
拇指:
参与生活和工作的机会:
其他四指:
拇指:
4、总结。(教材第41页)。
人与人就像手指一样不可能同样整齐,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我们最明智的做法是:
二、成果评价:(教材第42页)。
1、学生评价:
班级同学中有你学习的榜样吗?他(她)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呢?
2、教师评价:(教材第42页)。
评价内容
行为表现
满意程度
期望建议
活动过程
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并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
主动性
在本次活动中能主动参与讨论,并获得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
能否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并积极完善自我。
语言表达
普通话标准、流利、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 17课时
课题名称:主题活动七 制作年历
教学目标:掌握有关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通过亲手制作年历,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43-44页。
教学过程:
一、一般来说,一年有 个月,共有 天。(教材第43页)。
二、你知道什么是“闰年”、“闰月”吗?请将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闰年的含义:
闰月的含义:
三、在括号内填上节日名称。
六月一日( ) 七月一日( )
八月一日( ) 十月一日( )
一月一日( ) 五月一日( )
四、开阔视野:(教材第44页)。
1、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五、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 18课时
课题名称:探究活动 动手制作年历
教学目标: 掌握有关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亲手制作年历,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45-47页。
教学过程:
一、活动步骤:
1、成立年历制作小组。(教材第45页)。
小组成员的名字
承担的任务
2、观察已有的年历。(教材第45页)。
我的发现:
(1)、一年的天数和每月的天数一定要弄清楚。
(2)、后一月的第一天要与前一个月的最后一天连续准确。
(3)用颜色或者图片装饰重要的日子,以提醒自己。
(4)、
3、工具准备。(教材第46页)。
4、制作过程。(教材第46页)。
(1)、布局设计。
(2)、填写日期。没一竖排的上一个数与下一个数之间相差7.
(3)、美化加工。
5、作品评比。
最佳设计奖:
获奖原因:
最佳团结合作奖:
获奖原因:
二、成果评价:(教材第42页)。
1、学生评价:
谈谈你对本次活动的体会。
2、教师评价:(教材第42页)。
评价内容
行为表现
满意程度
期望建议
学以致用
能够把数学问题运用到制作年历中。
动手能力
能主动与组内成员相互配合取长补短。
沟通能力
能够与同学进行良好的沟通,完成本次活动。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 19课时
课题名称:主题活动九 家乡的菌类真丰富
教学目标:了解教学菌类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教学重难点:通过了解家乡的菌类,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教材48-49页。
教学过程:
一、你知道吗?(教材第48页)。
1、贵州的简称是( )
A.贵 B.阳 C.黔 D.晋
二、列举家乡的产物。
三、在贵州省除了汉族外,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挑选1—2个你熟悉的进行简要介绍。
我所指的的少数民族:
我的介绍:
四、开阔视野:(教材第44页)。
1、贵州的蜡染工艺。
2、你见到过这样的艺术品吗?给大家描述一下吧。
五、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20课时
课题名称:探究活动 了解家乡的菌类
教学目标: 了解教学菌类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家乡的菌类,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教材50-52页。
教学过程:
一、活动步骤:
1、画出你见到过的各种菌类。(教材第50页)。
2、认识竹荪。(教材第50页)。
人们都把竹荪称作“盛开的山珍之花”。它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益。
3、家乡的特产菌类。(教材第51页)。
4、区分菌类的有毒与无毒。(教材第51页)。
无毒菌类(图片资料):略
特点:
有毒菌类(图片资料):略
特点:
安全提示:
食物中毒的症状一般有呕吐、拉肚子、全身发抖等现象。食物中毒一定要立即求助或者拨打“120”。
二、成果评价:(教材第52页)。
1、学生评价:
(1)、能否用相似的方法开展家乡的民族工艺品小调查。
(2)、是否熟练地掌握了调查方法?
(3)、是否能团结同学,懂得分享?
2、教师评价:(教材第52页)。
评价内容
行为表现
满意程度
期望建议
兴趣爱好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调查能力
学期结束了,调查方法和能力是否有长进
沟通能力
能够与同学进行良好的沟通
语言表达
普通话标准、流利、能较好地表达自我。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