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厦门市小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1)1看拼音,写词语。yungjing yngshshjnpljijngpizrnbicntngynjiw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揭开(jixi)敏锐(ru dn)屹立(qy)薄雾(bob)霎时(shji)投降(jingxing)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是哪一句?()A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B白鹅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C谁也没想到,他竟然是个以德报怨的人。D老师气急败坏地说:“你们怎能乱扔垃圾?”4按要求写成语。把成语补充完整:一言既出,_。病从口入,_。写出形容人物外貌的成语,如:亭亭玉立_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
2、是()A即使我转学了,到别的学校去读书,也不会忘记我的老师。B只要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就拒绝了。C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D虽然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做事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黄牛”。B这个年轻人是老板心目中的千里马,公司里重要的事情都交给他办理。C班长能力十足,总是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是同学们心目中的“纸老虎”。D台上的“百灵鸟”正在放声歌唱,那歌声是多么美妙,多么婉转,多么令人陶醉。7青铜在心里不住地说着:“买鞋的,快来吧!买鞋的,快来吧!”中省略号的用法是()A表
3、示说法迟疑B表示语意未尽C表示重复语句的省略8照样子写句子,注意冒号的作用。例: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小亮是个细心的孩子:_9按要求完成练习。(1)“我的冰尜儿,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我会把这句话“长话短说”:_(2)“我把所有的灯都打开,衣服也不脱,快速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也不敢喘”(照样子,用动作描写表现一种心情。)_10积累填空。(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_。再近些,只见_,形成_。(2)、炎帝之少女,_。_,_,故为精卫,常衔_,以堙于东海。(3)、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描写周围环
4、境的诗句是_,_。描写嫦娥悔恨心情的诗句是:_,_。(4)、苏轼的题西林壁两句“_,_”揭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5)、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变冷一些,下了多场秋雨之后,天气就冷得该穿棉袄了。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谚语“_,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燕子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地来个180大转变,或者翼不掠,翅不摇,干脆在空中几分钟。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
5、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食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棱着翅膀,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那么,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数十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躯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11、燕子身体上的弱点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A两只脚很小很小。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B身体笨重
6、给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C站立时不能灵活地保持平衡。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燕子老是在飞,似乎永不感到疲倦。B燕子在给孩子喂食时是扑棱着翅膀蹲在巢沿上的。C燕子能够在空中进行几分钟的滑翔。13、文中加点的词语“似乎”能否删去?为什么?_14、燕子具有高超的飞行本领的原因是什么?简要回答一下。_15、边读边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请你仔细阅读第二自然段,并在横线处写下批注。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童年趣事我的童年有一段时间是在苏北度过的。那时,我住在一个如画的小村子里,村外有流淌的小河、碧绿的草地和高大的树木。春天悄悄地到了,百花相继怒放,而歪脖子大枣树似乎还没有睡醒,直到春末夏初,它才
7、开满了芬芳醉人的小黄花。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A大人们说:“千万不要去惹它们,不然会挨蜇的!”可是有一天,我们实在忍不住了,大家拿来弹弓,聚集在歪脖子树下,装好石子,对准马蜂窝一齐“开火”。果然,一群马蜂嗡嗡地出动了,冲着我们飞来。B我们吓得扔掉了弹弓,捂着脑袋没命地跑。我很不走运,被蜇了一下,肿起一个大包,奶奶一边给我抹药,一边数落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夏天来了,歪脖子树上的知了叫了起来。中午,大家每人拿着一根长竹竿,在竿头上绑一块面筋,来到树下,发现知了就悄悄地把竿头伸过去,瞧准了,用竿头的面筋猛地一粘,它就成了我们的俘虏。傍晚,大家每人拿着一把小铁铲
8、,又来到树下。只要能在地上找到蚕豆大小的洞,就能挖出一只浑身是泥的“知了猴”。把它放在盒子里,第二天,它就神奇地成了一只又黑又亮的知了。秋风送爽,歪脖子树上挂满了大枣,有红的,有青的,还有的一半红、一半青,像是一盏盏小灯笼,放着奇异的光彩,真叫人垂涎三尺。C这时,我们便每人拿上一个大塑料袋,扛一根带钩的长竹竿,“噼里啪啦”炒豆子似的把树上的枣全都打下来,每人捡上满满的一袋,兴冲冲地拿回家去。秋去冬来,歪脖子树上垒起了一个个脸盆大小的喜鹊窝,我们常常聚到树下,个个跃跃欲试要掏鸟窝去。16、本文按_顺序,依次写了捅马蜂窝、_、_、_这些童年趣事,其中写得最简略的是_。17、读一读文中画横线的三个句
9、子,按要求作答。(1)三句话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表达了人物的不同心情:_、恐惧、_。(2)仿照C句,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一个人“期待”“委屈”或者“得意的某一种情形。_18、作者通过连续细致地观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歪脖子树的变化,从第段和第段中任选其中的一句并抄写下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_19、下面的哪句话做文章的结尾更好?在你选择的句子后面打“”。A这段童年生活带给我无穷的快乐,我能不忘记那美丽的小村庄,可爱的小伙伴,那棵歪脖子大枣树?()B这段童年生活带给我无穷的快乐,我不会忘记那美丽的小村庄,可爱的小伙伴,那棵歪脖子大枣树。()20、一位同学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在旁边做了批注,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吧
10、。答案:B21、习作。你的家人和哪些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请以我家是个动物园为题写一篇350字左右的习作,注意语句通顺,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1缘故僵硬舒适精疲力竭敬佩滋润悲惨腾云驾雾【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字词,然后写出正确的汉字,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注意“缘故”的“缘”不要写成“原”;“腾云驾雾”的“驾”要与“架”区分开。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ji ru yb sh xing【详解】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
11、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薄:bo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 片。b微;少;弱 技。产。单。霎: (从雨,妾(sh)声。本义:小雨) 同本义 很短时间;瞬间;降:jing落下(跟“升”相对) 落。雨。xing投降 诱。顺。将。3D【解析】D【详解】此题考查词语搭配,解答此题要在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作答。半途而废:半路上就停下来了。一丝不苟:意思是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以德报怨:意思是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D选项“气急败坏”是指呼吸急促,狼狈不堪。形容因愤怒或激动而慌张地说话、回答或喊叫。不适合用在这里。 应改为:老师语重
12、心长地说:“你们怎能乱扔垃圾?”4 驷马难追 祸从口出 唇红齿白 玉树临风【详解】本题考查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意思是:形容话已说出口,没法再收回。“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意思是:病毒常常因饮食不注意而入侵,灾祸往往因说话不谨慎而引起。形容人物外貌的成语有:眉清目秀、明眸皓齿、老态龙钟5B【解析】B【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13、。关联词搭配不当,“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与“梅兰芳拒绝了。”两个分句间是条件关系,选用“无论都”合适。6C【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A项,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结合“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可知,该项正确。B项,千里马:指骏马,比喻有才干的人才。结合“公司里重要的事情都交给他办理”可知,该项正确。C项,纸老虎: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这里形容能力十足的班长,使用错误。D项,百灵鸟:比喻声音好听、嗓子清脆、唱歌好听的人。结合“正在放声歌唱,那歌声是多么美妙,多么婉转,多么令人陶醉”可知,使用正确。7C8每做完一道题
14、,他都要仔细地检查好几遍。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冒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仿写的句子要围绕“细心”这个中心来写,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9 冰尜儿给了我欢乐和自豪。 自豪:我自豪极了,把头昂起来,胸挺起来,身体立的直直的,眼睛平视前方。【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缩句。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所以本句话可以缩写成:冰尜儿给了我欢乐和自豪。(2)本题考查按要求仿写句子的能力。要想写出好句子,
15、必须要理解自己所运用的词语,能够准确理解所要运用词语的含义,包括其词性和感情色彩,才能够更加明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生气:他怒睁着眼,额角的青筋随着呼呼的粗气一鼓一张。快乐:她心里喜滋滋的,脸上带着动人的微笑,像只鸽子似的不住地点头。自豪:我自豪极了,把头昂起来,胸挺起来,身体立的直直的,眼睛平视前方。10 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 西山之木石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要穿棉【解析】考查了课文、文言文、诗词名句的背诵、根据课文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
16、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写。(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语段阅读,观潮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2)、“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翻译: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3)、“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
17、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出自唐代李商隐嫦娥翻译: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题西林壁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意思为立秋之后差不多两个半月的属时间就是立冬了,在这期间下一场雨就会感觉天气越凉;若是下了十场秋
18、雨的话那就意味着要加厚衣服了,而十场秋雨是一个大概的数字,不一定非得是十场雨。B【解析】11、B12、B13、不能删去,“似乎”表示猜测,说明燕子老是飞不觉得累只是作者的猜想,并不确凿,如果去掉了就太过肯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4、燕子的身体呈流线型;翅膀既窄又长,挥动速度快;尾巴长,身子轻。15、燕子能随心所欲地改变飞行路线和飞行方式,真是厉害!【解析】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从“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来看没有交代身体笨重,给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故B项错误。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A由第段“燕子老是在
19、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知,该项正确。B由第段“在飞行中吞食猎获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棱着翅膀,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可知燕子喂食时不是蹲在巢沿上的,故B项错误。C由第段“它们能够倏忽地来个180大转变,或者翼不掠,翅不摇,干脆在空中几分钟”可知该项正确。故选B。13、本题考查词语的作用。文中的“似乎”如果去掉,句子就变成:燕子老是在飞,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太过于肯定和果断,不符合事实,因此“似乎”不能去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4、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从第段“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
20、长,每秒钟可以挥动数十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躯特别灵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可以看出燕子具有高超的飞行本领是因为燕子的身体呈流线型;翅膀既窄又长,挥动速度快;尾巴长,身子轻。15、本题考查对于文章的批注。批注,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如:“它们能够倏忽间来个180大转弯,或者翼不掠,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可以看出燕子的飞行速度真快、真稳!B【解析】16、 时间 捉知了、挖知了猴 打大枣 掏鸟窝 掏鸟窝17、 关心 高兴 小妞儿红着脸蛋
21、儿,拍着手,一蹦一跳的,两只小辫子也随着身体一摆一摆。18、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巢”比作“莲蓬”,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马蜂窝的形状。19、B20、不听年纪大的人、长辈或者过来人的意见,你是要吃亏的。在本文是指我不听大人的话,就被马蜂蜇了。“知了猴”为什么第二天就变成了知了?【解析】16、本题考查写作顺序及概括文章主要事件。审题后要确定答题范围,然后从前向后找关键语段及关键语句,并将其加以概括,用简洁的切题的语句作答。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写作顺序和。从“春天悄悄地到了、夏天来了、秋风送爽、秋去冬来”可知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首先审题后确定答案范
22、围,即二至五段,根据语段的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即可。如二段写用弹弓打马蜂窝,我被马蜂蜇了。三段写用“面筋”捉知了,用小铁铲挖“知了猴”。四段写上树打枣。五段写掏鸟窝。从文章的篇幅可知掏鸟窝写得最简略。17、本题考查分析句子表达的心情及仿写句子。(1)A处大人的话“千万不要去惹它们,不然会挨蜇的”表达了大人对我们的关心之情。C处从“每人捡上满满的一袋,兴冲冲地拿回家去”可知我们激动、高兴的心情。(2)仿写句子。C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我们激动的心情。首先选择好要描写的词,然后围绕这个词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表现出来,但是在写的句子中还不要直接用到这个词语。作答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平时表达“期待
23、”“委屈”或者“得意”时人们会有哪些典型的动作能让人们感受到与之相应的心情。如“委屈”会噘嘴、抹眼泪,“得意”会蹦跳等。18、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可在第段和第段中选一处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分析其好处。示例: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这句话把“巢”比作“莲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马蜂窝的形状。脖树上挂满了一颗颗大枣,有红的,有黄的,也有青的,像是一盏盏小灯笼,放着奇异的光彩。这句话把“枣”比作“小灯笼”。1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结合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选择合适的结尾。这篇文章回忆了童年里与枣树相关的趣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我的童年是在苏北度过,村
24、中景色美丽怡人;第二部分描述一年四季在大枣树下发生的令我回味的童年趣事;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抒发对童年、对乡村枣树的怀念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按时间顺序分别记述了与枣树相关的童年趣事,表现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的怀念。所以B选项正确。A选项是反问句,表达的是我会忘记那美丽的小村庄,可爱的小伙伴,那棵歪脖子大枣树。与文章不符。20、本题考查作批注的能力。“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意思是不听年纪大的人、长辈或者过来人的意见,你是要吃亏的。在本文是指我不听大人的话,就被马蜂蜇了。把你对第的疑问写出了即可。疑问可以是针对文章内容的、文章写法的等。21、范文我家是个动物园我家是个动物园,看见这个题目,你一定
25、很惊奇,家怎么会是动物园呢?要想知道答案,就接着往下看吧!我的妈妈是一只凶猛的老虎。记得有一次,快要期末 考试 了,我们班进行了一次【解析】范文我家是个动物园我家是个动物园,看见这个题目,你一定很惊奇,家怎么会是动物园呢?要想知道答案,就接着往下看吧!我的妈妈是一只凶猛的老虎。记得有一次,快要期末 考试 了,我们班进行了一次模拟测试,我只考了九十五分,回家后,我低着头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们语文考试了。”“考了多少分?”妈妈急切的问我。“只考了九十五分。”我一边从书包里拿出试卷,一边对妈妈说。妈妈看了试卷,生气的说:“你犯的全是低级的错误,把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写错了,你考试的时候有没有检查?”
26、最后,让我和两份语文试卷、数学试卷交了朋友,我的脸颊上流下了两行泪。当然,我的妈妈也是有善良的一面。当我提出合理的要求,妈妈就会立马答应我。我的爸爸是一个懒洋洋的猪。他每天都要睡懒觉,每次都是我叫他起床,叫醒了他,他还是不起床,还要在躺上十分钟才肯罢休,在这十分钟里,任我和妈妈怎么叫他,他都不可能起床。爸爸还很贪吃。上次一大锅酸菜鱼,他一顿就吃完了,只剩下一些鱼刺。我,则是一只贪玩而又认真的小猴子。上个周末,因为我作业写得又快又对,字迹工整,妈妈允许我玩一会儿电脑,但时间不长,只有半小时,不一会儿,时间就像水流一样,很快到了半小时,妈妈对我说:周皓雯,时间到了,别玩了,出去散散步,让眼睛休息一
27、会儿吧!我漫不经心的说:再玩5分钟,求求您了,妈妈大人!我和妈妈讨价还价。终于,争取到了这宝贵的五分钟五分钟又到了,我只好自觉的离开了电脑。我很爱看书会飞的教室、夏洛的网、笨狼的故事我都看过。有一天晚上,都已经10点钟了,我还在看书,妈妈让我去睡觉,我不情愿的答应了。我刚闭上眼睛,书里精彩的语句在我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一闪而过。我只好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如今,我已经戴上了眼睛,我后悔莫及呀!看!我家就是这样一个动物园!尽管,老虎、猪、猴子在一起偶尔会发生一些摩擦,可是,绝大部分时间,大家相处愉快,动物园里的笑声不断呢!【详解】考查书面表达的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先思考你的家人和哪些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以事写人。写作时可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开头:开篇点题,指出“我”的家像小小动物园。中间:具体写家庭成员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如外貌、饮食、性格。结尾:“我”在这个“动物园”里的感受,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