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上海市江宁路小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1.让字词走进语境。
池táng里的荷花苏xǐng了,chéng 风jù 拢过来,用最美的zī shì ,yòu 人的花香,吸引着yōu xián 的人们xīn 赏拍照。
2.下列每组词,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崇敬 模形 大同小异 B.欧州 吹拂 准确无误
C.规距 紧凑 欣然怒放 D.闲散 懦弱 各式各样
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内容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妹妹哇哇大哭,说给她打预防针的护士阿姨是“害人精”。
B.他刚才说的话掩耳盗铃,肯定在说谎。
C.嗖的一声,闪电在空中炸开了。
D.“最后这道数学题好难啊!”小明皱了皱眉,高兴地跑去告诉妈妈。
4.
下列加点成语或名言警句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妈妈常常教育我:“不要老是轻易相信别人说得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你得自己学会看问题。”
B.芳芳犯了错很后悔,我安慰她:“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作文课上,老师点评了我的习作,特别指出文章的结尾写得非常精彩起到了画蛇添足的作用。
D.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台下已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5.
下列各句中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B.借着扇子的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C.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清风徐来,湖面上荡漾着飘鄰的波光。
B.鹿欣赏着自己均匀的身材,骄做极了。
C.全班齐背课文时,总有同学滥竽充数,蒙混过关。
7.下列选项中,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B.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C.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有的稍带灰黑色,有的略显青黑色……
8.
刘小小的寻物启事。
三年级四班的刘小小5月22日下午放学后在操场活动时,将一件蓝色外套落在了操场上,现请你帮她写一份寻物启事。注意寻物启事的格式。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大盘点。①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②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清明》)
(2)、垂柳把溪水当作__________,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__________,__________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__________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__________。(《溪边》)
(3)、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__________的,一会儿__________的,一会儿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火烧云》)
(4)、小明以前不爱学习,但是他现在知道错了并向老师道歉,还保证以后一定认真学习。老师用《左传》中的话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母亲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老师。”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黏糊糊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老师的这只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0、短文题目中,“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 ,“那只手”是____________的手。
1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2、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小道格拉斯外貌的句子。
13、为什么说“老师的这只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你最想感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西湖
①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②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③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澄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yíng)洲,湖心亭、阮(ruǎn)公墩(dūn),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的湖水映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yí)呢!
④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美景。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清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部融化在月色里了。
1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连绵起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文中“人间天堂”指的是______,作者把______比作“天堂”里的明珠。第②段中“硕大的银镜”指的是______,写出了西湖水面______的特点。
17、第④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_”画出来。
18、文章分别描写了______和______的西湖,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
19、仿照第④自然段的写法,根据提供的开头,写一段话。
我喜欢春天的早晨。____________________
20、习作。
小朋友们,咱们身边出现过很多有特点的人,请你结合“小书虫”“乐天派”“运动健将”“故事大王”“热心肠”等词语,回想身边的人,然后选一个写一写吧。(题目自拟)要求:语句通顺,字体工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参考答案】
1.塘 醒 乘 聚 姿势 诱 悠闲 欣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塘、醒、乘、聚、姿势、诱、悠闲、欣”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模形”改为“模型”。
B.“欧州”改为“欧洲”。
C.“规距”改为“规矩”。
D.没有错别字。
3.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搭配是否得当。
A恰当。害人精:比喻专门损害别人的人或事物。在此形容打针的护士在妹妹的眼里是坏人。
B不恰当。掩耳盗铃: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比喻自欺欺人。明明是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用来形容说话不恰当。
C不恰当。嗖:形容很快通过的声音。用来形容闪电炸开的声音不恰当。
D不恰当。“高兴地跑去告诉妈妈”与“皱了皱眉”矛盾。
4.C
【解析】C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成语解释。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的意思。出自汉·刘向《说苑·政理》。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原句出自《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人能够不犯错误,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窃窃私语:背地里小声说话。
5.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A.把“蘑菇”比作“斗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C.把“群星”比作蜡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把“柳条”比作“绿色丝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B
【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辨析搭配能力。
结合整句话的语境进行辨析和理解,本题中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B项。
A项:荡漾:意思是指飘荡;起伏不定;水面等起伏波动;形容起伏动荡。
B项:均匀:意思指事物各部分数量分布相同;大小粗细、时间的间隔相等。这里用来形容身材不合适,可以改为“匀称”
C项:滥竽充数: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
7.B
【解析】B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
题干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运用比喻的修辞,本题是“荷叶”,喻体是“大圆盘”,喻词是“像”。选项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窃窃私语”是人才有的行为,这里形容海底的动物,赋予了海底的动物人的行为情感。选项B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太阳”比喻成“大火球”。选项C句子由“有的……有的……有的”构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故答案为B。
8.示例:
寻物启事
昨天下午放学后,在操场活动时,我把一件蓝色外套落在了操场上。如有拾到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三年级四班 刘小小
5月23日
【解析】
略
9. 每逢佳节倍思亲 牧童遥指杏花村 梳妆的镜子 染绿了 钓竿 扑腾一声 鱼儿和笑声 红彤彤 金灿灿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百合色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清明》[ 唐 ]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2.《溪边》这篇课文描绘的是一个正在钓鱼的孩子.溪水映着柳树、孩子的倒影,钓鱼竿上立着红蜻蜒,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
3.《火烧云》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文章,文章描写的是乡村傍晚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景象的瑰丽和变幻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叹之情。
4.“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摘自《左传·宣公·宣公二年》解释: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
10.10、 小道格拉斯 女教师 97.不但 而且 98.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 99.因为小道格拉斯家庭不幸福,得不到温暖,老师常常拉他的手,让他感受到了关心与温暖 100.我最想感谢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生命,抚养我长大,让我感受到家人的温暖。
【分析】
10、本题考查信息提取能力,要结合故事情节进行分析。通过文中“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和“‘是你的手,老师。’孩子小声答道。”可知这里的“他”指的是小道格拉斯,“那只手”是女教师的手。
11、本题考查考查关联词语的应用,首先要了解分句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即可。本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可以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
12、本题考查信息提取能力,注意题干要求找出“小道格拉斯外貌”的句子,不要找错人物,也要注意外貌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不要找错内容。
13、考查理解句子含义,要结合文章第七自然段老师回忆的事件进行概括。要注意把事件写清楚,突出老师带给为小道格拉斯的温暖。
1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先要确定要感谢的人是谁,然后写出具体理由即可。注意语句通顺,不要出现错别字。
15、 连续不断且高低不平。 心情愉悦,精神舒畅。 27. 杭州 西湖 平静的湖面 平静 28.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美景。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29. 白天 月光下 对西湖的喜爱与赞美 30.和风絮絮,细雨蒙蒙。树上一点点地露出了小芽苞,大的像毛桃,小的像黄豆。鸟儿在树上歌唱,小草在地上打量着这个世界。到处都是绿色,烟雨迷蒙中像是一杯刚沏好的茶。
【解析】
15、考查词语解释。(1)连绵起伏:连续不断且高低不平。联系文中句子“连绵起伏的山峦”可知是指山峦连续不断且高低不平。(2)心旷神怡:心情愉悦,精神舒畅。联系文中句子“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可知是指西湖的美景令人心情愉悦,精神舒畅。
16、考查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由原文“西湖,就是镇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将“西湖”比作“明珠”;“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将“西湖”比作“银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湖面的平静。
17、考查中心句。第④段描写了月光下西湖的景致,可知中心句在开头,为“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美景”。这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文中通过描写白天与夜晚的西湖,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可知中心句在开头“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18、考查中心思想。仔细阅读,文章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将西湖比作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写西湖美景。第二部分为第2~4自然段,通过描写白天与夜晚的西湖,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19、考查语言表达。第④段是总分结构,围绕“春天的早晨”来写即可。喜欢晨跑的我每天清晨都会当我走向宽阔的田野,沿着田野的小路慢跑起来,越跑越快,风在耳边呼呼的吹过,穿过田野,来到一片竹林,竹林里绿草如茵,我放慢了步伐,小鸟在枝头歌唱,我渐渐的陶醉迷人的境界中。晨雾像一薄纱笼罩大地,我爱空气清新的早晨,最爱春天的早晨。
20、范文:
剪纸达人
我们班的同学个个身怀绝技,但当我看到剪纸这个民间艺术品时,最佩服的还是我们班“剪纸达人”王佳慧同学。
她,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小姑娘,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双灵巧的手,一头乌黑的长发,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可精神了!
如果你以为王佳慧只能剪这些那就大错特错了。只需一把剪刀、一套刻刀和一张彩纸,她便能剪出万千天地,天上飞的,地下跑的.,门上贴的,可都难不倒她!近日,学校在举行艺术活动,其中一个节目就是剪纸展示。王佳慧参加了这个节目,她展示的是十二生肖剪纸:那老鼠贼头贼脑;老虎张牙舞爪,威猛无比;猴子惟妙惟肖,活蹦乱跳;老牛踏实憨厚,一副勤劳的神态……这些剪纸在县上还获过奖呢!人们看了无不啧啧赞叹!
剪纸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先开始王佳慧半天也剪不出个像样的东西来,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货”,她付出了加倍的努力,才有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艺术品。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题目要求写话题作文,要认真审题,理清文章重点和主题,语句要流畅通顺。仔细观察周边的同学,找找班上同学的特点,比如手工达人、故事大王、魔方高手等。开头段可以先介绍这个同学的长相和特点;中间段通过具体的事例介绍他的本领,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重点写经过,结合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结尾段可以谈谈自己对他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