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浙江省宁波市太古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1.看拼音,写字词。
春日,微风吹fú,细雨sǎ落,小草xǐng来了,各种野花赶jí似的jù lǒng来,xíng成了烂漫无比的大好春光。过些日子,chí táng边的chuí liǔ更绿了,dào yìng在水面上,像一幅jīng měi的水mò画。
2.
用“√”选择括号里搭配正确的字,并完成练习。
(咳 刻)嗽(呕 讴)吐(唠 劳)叨(嘀 滴)咕
(谚 颜)语(谣 摇)言告(戒 诫)(辩 辨)论
我发现,第一行加点的字都含有________,这些字的意思大多与________有关;第二行选的字都含有________,这些字的意思大多与________有关。
3.下列哪个句子与“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这句一样都是比喻句。( )
A.这泡泡,好像我一碰就会破裂似的。
B.这小球,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
C.姑父的睡衣就像熊皮,落满了碎发。
D.他长得真像他爸爸。
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滥竽充数(失实的,假的) B.田中有株(树桩)
C.每逢佳节倍思亲(美好) D.奇花异草(不相同)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照样子写词语。
翩翩起( ) 没精打( ) 学( )五车 争奇斗( )
津津有( ) 窃窃私( ) 翻山( )岭 ( )南闯北
滥竽充数(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按要求写词语。
反义词:谦虚——( ) 前进——( )
例:津津有味(AABC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例:无边无际(ABAC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看到公园里有同学随手扔垃圾,下列劝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你怎么这么懒?垃圾不扔到垃圾箱里去?
B.同学,你怎么可以乱扔垃圾?立刻捡起来扔到垃圾箱去!
C.同学你好,随手扔垃圾是不文明的,会影响公园的环境。公园这么美,需要我们每个人维护,你说对吗?
8.
我是改写句子小行家。
(1)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
(2)妹妹眨巴着眼睛。
妹妹在妈妈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
(3)自由的山雀发出一种特殊的尖叫声。(缩句)
____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知道古人过春节有燃放鞭炮和饮屠苏酒的习俗;清明时节,细雨蒙蒙,在回家祭祖的途中,我总会想起杜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2)学过了《守株待兔》,你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肥皂泡》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她的作品集有(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4)眼见为实,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而不改,____________________。
(6)班里有同学犯错了,其他同学就总是嘲笑他,并远离他,我会用《左传》中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说
他们不要这样做。但是有的同学特别调皮,错误一犯再犯,被批评时就用这句名言来为自己辩解,这时,我会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说他。《我们奇妙的世界》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出了大自然的奇妙。阅读课文时,在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上,你掌握的学习方法有(任意写出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小镇的早晨
桃源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桨声,把小镇唤醒。
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河水清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玉带子,静静地和街道并行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飘过。船开远了,但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上轻轻荡漾。
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沿街摆满了土特产。卖东西的人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
小镇的早晨更是忙碌的。学生背着各色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妇女提着装满新鲜蔬菜的篮子从集市上回来,街道两旁不少卖早点的个体户不停地招呼着过往行人。河对岸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农家姑娘。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如今,他们办起了自己的缫丝厂、丝织厂、服装厂。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
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10、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召唤( ) 宁静( ) 喧闹( ) 闪耀( )
11、文中的“小镇”指的是坐落在江南水乡的_________。小镇的早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3、第四自然段具体列举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为代表的的人的活动,说明了小镇的早晨是_____的。作者还列举了小镇人办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小镇在变化和前进。
14、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桨声,把小镇唤醒。( )
(2)河水清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玉带子穿过小镇。(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苏珊的帽子
苏珊是个可爱的女孩。可是,7岁这年,她突然生病了。住院时,她接受了3个月的化学治疗。出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也不如以往那么活泼了。更(害怕 可怕)的是,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快掉光了。她每天顶着一(颗 棵)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原本美丽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得到苏珊要回校上课的信息,她班上的老师海伦,找来几个同学悄悄地商议起来……
就在苏珊返校上课前的那个周末,海伦老师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个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 带)着自己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3个多月的苏珊又回到了她所熟悉的学校。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外却迟迟没敢迈步,她犹豫了……
可是,当苏珊向教室里望去时,真令她难以置信:她的每一个同学头上都有一顶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自己头上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平淡无奇,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同学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现在,苏珊已忘记自己头上还有一顶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15、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难以置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花八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词,画上“____”。
17、苏珊为什么站在教室门外却迟迟没敢迈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苏珊为什么会笑得轻松,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我们上学都要戴帽。 B.老师的话我们要听。
C.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友善待人
20、习作。
题目:我最喜欢________
提示:1.横线上可以填一种植物、一种动物、一个人、一个游戏等。
(2)、文章内容要具体,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不少于350
【参考答案】
1.拂 洒 醒 集 聚拢 形 池塘 垂柳 倒映 精美 墨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先正确拼读音节,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相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检查所写词语是否正确。书写时要注意“拂、洒、聚、拢、塘、垂、墨”这些容易写错的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及易错点,做到书写规范、正确和美观。
2.咳 呕 唠 嘀
谚 谣 诫 辩
口字旁 口 嘴
【详解】此题考查选字填空及分析字形的能力。
咳嗽:咳嗽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咳嗽是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通过咳嗽可以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或者异物。
呕吐:呕吐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肠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唠叨:闲聊或漫无目的地说个不停。
谚语: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
谣言:指没有事实存在而捏造的话。
告诫:指警告劝诫。
辩论:它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辩论(赛)旨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
我发现:第一行的字都含有“口”,这些字的意思大多与“口”有关。
我发现:第二行的字都含有“讠”,这些字的意思大多与“嘴”有关。
3.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比喻句。
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比喻的构成必须有两个成分、两个条件。两个成分一个是所描绘的对象,即被比喻的事物,叫作“本体”或“主体”;一个是用来作比的事物或现象,叫作“喻体”或“客体”。两个条件一个是本体和喻体应当是不同的东西,有质的差异;另一个是两者之间又有某种相似之点。
A项,不是比喻句,没有喻体。
B项,不是比喻句,没有喻体。
C项,是比喻句。把“睡衣”比作“熊皮”;
D项,不是比喻句。本体和喻体是同类事物,不是比喻句。
4.D
【解析】D
【详解】该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A 正确。滥竽充数,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滥:失实的,假的。
B 正确。田中有株:株,树桩。意思是: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C 正确。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佳:美好的。
D 错误。奇花异草,原意是指稀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奇:奇异的,奇怪的。
5. 舞 采 富 艳 味 语 越 走 杯弓蛇影 守株待兔
【详解】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望梅止渴、四面楚歌、卧薪尝胆、背水一战、围魏救赵、负荆请罪、纸上谈兵、完璧归赵、草木皆兵、指鹿为马、唇亡齿寒
6. 骄傲 后退 亭亭玉立 源源不断 无法无天 无声无息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常见题型。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以及词语的仿写,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写作即可。
本题考查的词语格式是AABC式的词语,类似的词语有念念不忘、头头是道、代代相传、斤斤计较、欣欣向荣、步步登高、遥遥相对、面面相觑、亭亭玉立、窃窃私语、济济一堂、历历在目、碌碌无为、空空如也。
本题考查的词语格式是ABAC式的词语,类似的词语有多种多样、一五一十、非亲非故、毛手毛脚、再三再四、自由自在、人来人往、百发百中、冷言冷语、十全十美、一心一意、探头探脑、实话实说、一年一度。
7.C
【解析】C
考查学生结合语境对句子的理解。
A项,不符合。“你怎么这么懒?垃圾不扔到垃圾箱里去?”中没有体现劝导的作用,而是运用反问起到的是强调“同学”懒的特点。
B项,不符合。“同学,你怎么可以乱扔垃圾?立刻捡起来扔到垃圾箱去!”中没有体现劝导的作用,更多的是祈使的口吻。
C项,符合。“同学你好,随手扔垃圾是不文明的,会影响公园的环境。公园这么美,需要我们每个人维护,你说对吗?”中运用了恰当的表达对其进行劝导,并指出了乱扔垃圾的后果。
8. 狂风把地上的落叶刮飞了 地上的落叶被狂风刮飞了 妹妹眨巴着眼睛,在妈妈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 山雀发出尖叫声
【解析】
(1)本题考查改写“把字句”和“被字句”。
方法:①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②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③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2)本题考查合并句子。
首先找到两句话共同的内容“妹妹”,将两者合并为一项,将句子组合到一起。最后句子改为:妹妹眨巴着眼睛,在妈妈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
(3)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而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本题去掉修饰语“自由的”和“一种特殊的”。
9.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我们要靠双手养活自己,世界上不会有这么多好事,更不会有不劳而获的事 冰心 《繁星》 耳听为虚 是谓过矣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天空 大地 联系上下文 练习生活实际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
(1)本题考查的诗歌是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杜牧的《清明》,全诗内容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2)本题考查的是《守株待兔》寓意却很深刻。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可农夫却幻想这桩巧事能变成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被人笑话的下场。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也常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3)本题考查的是《肥皂泡》一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是出远。课文写的是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那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笔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冰心的作品集还有: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通信集《寄小读者》等。
(4)本题考查的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5)本题考查的是“过而不改”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
(6)本题考查的是“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解释: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摘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宣公二年》
本题考查的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处:《左传·宣公二年》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本题考查的是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分别从天空和大地奇妙的颜色和形状等来描写世界的奇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这是英国作家彼得西摩写得一篇散文,文章围绕“奇妙的世界”这一中心,描绘了天地中的各种事物,展现了世界之奇美。
本题考查的是阅读方法的理解,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方法有:
联系生活实际。课文中一些句子比较深奥,光去钻字眼很难把握句子的准确含义。所以,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情况,体会特定情况下人物的动作、语言表达的情感。
联系上下文。联系上下文是理解句子含义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含义深刻的句子一般是在事件或情节的推进中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引起读者思考,引发读者感悟。因此必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品读,句子含义便会迎刃而解。
抓关键词。题有题眼,文有文眼,句子也有句眼,句子的句眼就是重点词。理解了重点词就理解了该句子的全部。查资料。了解作者的写作初衷、写作背景,会有助于我们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信息。
找近义词、说反义词、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一些词语的理解,即通过具体可感的词语进行换词,可以让大体明白词语的含义。
拆分法。词语一般是由几个字组合而成的,我们可以先把词先拆开理解,再把意思合起来就可以组合出词语的含义。
10.10、 唤醒 安静 热闹 闪烁 72. 桃源 安静 热闹 忙碌 73.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 74. 学生 买菜妇女 个体户 农家姑娘 忙碌 缫丝厂 丝织厂 服装厂 75. 拟人 比喻
【解析】
10、本题考查近义词,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章中认真寻找相近的词语即可。
“召唤”意思是用某种方式或方法把人们唤来,通常口头呼唤某人,文中其近义词是“唤醒”。
“宁静”意思是安宁平静,文中其近义词是“安静”。
“喧闹”喧哗吵闹,文中其近义词是“热闹”。
“闪耀”指耀眼、闪烁的意思。文中其近义词是“闪烁”。
1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文章第一自然段“桃源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读出,文中的“小镇”指的是坐落在江南水乡的桃源。从短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开头的中心句可以读出,小镇早晨的特点是安静、热闹以及忙碌。
12、本题考查对中心句的把握。一个段落中能概括整段文章主旨的句子叫中心句。
后面的内容是围绕第一句话展开的,描写了小镇早餐安静的景象。故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
13、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注意认真阅读原文。
结合“学生背着各色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妇女提着装满新鲜蔬菜的篮子从集市上回来,街道两旁不少卖早点的个体户不停地招呼着过往行人。河对岸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农家姑娘”,可知这段具体列举了以学生、买菜妇女、个体户和农家姑娘等为代表的的人的活动,说明了小镇的早晨是忙碌的。
结合“他们办起了自己的缫丝厂、丝织厂、服装厂。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可知,作者还列举了小镇人办起的缫丝厂、丝织厂、服装厂,来说明小镇在变化和前进。
14、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学生注意结合不同修辞的特点辨析。
拟人就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句子①“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桨声,把小镇唤醒”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句子②“河水清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玉带子穿过小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河水”比作“一条碧玉带子”。
C
【解析】15、 不容易相信。 比喻花样繁多。 152.可怕 颗 戴 153.苏珊的头发掉光了,她戴着帽子上学,怕同学们笑她而自卑。 154.苏珊没有因为自己的头发掉光而自卑。相反,同学之间的友谊仍然存在。所以她笑得轻松,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155.C
【分析】
15、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
结合词语的特点和语境进行分析,写出词语的本义和文中义即可。本题中“难以置信”意思是出乎意料,让人很难相信。“五花八门”意思是变幻多端或比喻花样繁多。
16、本题考查学生对字词的辨析。
颗:多用于颗粒状的东西。棵:量词。用于植物。结合语境选择“颗”。戴: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带: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结合语境选择“戴”。慎重:谨慎认真。郑重:严肃认真。结合语境选择“郑重”。
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句子“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可知,她担心同学们会觉得她很奇怪,而嘲笑她。可以得出苏珊站在教室门外却迟迟没敢迈步是因为苏珊的头发掉光了,她戴着帽子上学,怕同学们笑她而自卑。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句子“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可知苏珊笑了是因为她为老师的用心而感到内心温暖。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同学们自如地见面了。她又可以像往常一样开心地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了。
19、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旨的分析。
本题中根据原文的内容“可是,当苏珊向教室里望去时,真令她难以置信:她的每一个同学头上都有一顶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自己头上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平淡无奇,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同学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可以得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友善待人。
20、范文:
我最喜欢小白兔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那就是小白兔。
它浑身上下一片纯白,一双蓝宝石般的大眼睛,两只长长的耳朵,仿佛在倾听着家中的一点点动静;它有一条短短的尾巴,它的嘴巴一张开,大大是两颗门牙露出来了,就显得它更可爱了。
小白兔喜欢吃的东西有青菜和胡萝卜。它吃起胡萝卜来用两颗大门牙“咔嚓、咔嚓”地咬着那美味的萝卜,吃得可津津有味啦!
记得有一次,我到外婆的邻居家里玩,他们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起先它不但跟我很陌生,而且还看都不看我一眼呢!我灵机一动,就想了一个好办法:我拿了一些胡萝卜丢在里面,我就走到边上偷偷地看。它看见没人了,就吃起胡萝卜来,我悄悄地走过去,小白兔跟我有点熟悉了,我很高兴。慢慢的,我就跟小白兔越来越熟悉了,就成了好朋友。
我和它继续玩。可过了一会儿,我就回去了。小白兔恋恋不舍地看着我,好象在跟我诉说:“记得以后要常来看我哦!”我也跟小白兔说:“好的,我有空时一定会来的,请等着我吧!”然后我也就依依不舍地走了。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小白兔。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审题。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以“我最喜欢___________”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
二、选材,立意。
生活中,“喜欢”的东西有很多,植物,动物,人物,季节,一个地方,做的一件事……,通过文章的记叙,把自己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三、写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的表明自己喜欢的是什么。
中间:首先可以简单的介绍自己喜欢之物的特点,然后选取最具特色的特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可例举自己与其发生的具体事例,写人时,就把故事写出来;写景物时就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景物介绍出来;写物品时就把最有特色的特征写出来;写事时,就把经过具体的描述出来……总之,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字中,要把自己喜欢的情感表明出来。
结尾:总结全文,这就是“我”最喜欢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