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上海市徐汇区爱菊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jī kě shāo bàng qià hǎo bǎng wén liè hù
xià hu guǐ jì xiōng táng yāo kuà páo xiào
2.将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本次祭祀,他提供(A.gōng B.gòng)了很多供(A.gōng B.gòng)品。
(2)梅花没有优美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A.qiú B.qióng)枝,但却有不折不挠、顶天立地的秉(A.bǐng B.bǐn)性精神。
(3)徘徊(A.huái B.huí)在碧波万顷(A.qīng B.qǐng)的大海沙滩,我不禁感慨万千。
(4)晶莹澄(A.chéng B.dēng)澈的湖水泛起了层层涟漪(A.yī B.yǐ)。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拔河比赛即将开始,我们班的参赛队员摩拳擦掌,等待一搏。
B.生命的精彩在于奋斗,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勇于探索,迎风远航,不可养尊处优,奔涌吧,后浪!
C.张爷爷平时生活简朴,他把节省下来的钱都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
D.听说田忌赛马赢了齐威王,门客们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B.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
C.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D.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班干部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同学们的建议。
B.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在全校拔尖。
C.雾霾天气危害巨大,因此治理雾霾不仅是大家的事,更是政府的事。
D.老师要求我们的校刊中应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B.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C.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青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D.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斩增加,出现了双凤朝日、龙凤是祥彩画,还有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7.给下面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作文果然有了进步。
②自己不动脑子,作文简直是七拼八凑。
③此后,我就试着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故事。
④以前,我每写一篇作文,都要先找别人的文章来参考。
⑤老师在我的作文后面批着:“不真实,要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故事。”
A.④⑤③②① B.①④③②⑤ C.②①③④⑤ D.④②⑤③①
8.实践与运用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出炉,60岁及以上人口高达2.6亿,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一老一宠物”的现象成为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过门望母”的滑稽现象也时有发生。“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孝道,请你运用知道的古代孝顺父母故事,对这些所谓“完成任务”的“孩子”进行劝诫,帮助他们改变思想,真正做到尊老孝老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爱古诗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
(2)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5)从上面的诗句中选择一句,写一写诗句描绘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国的四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在这些名著中,认识了足智多谋、运筹惟幄的________;鲁莽刚猛,大孝子________;________的齐天大圣________;大观园里的多愁善感的________。
(2)《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诗中直接描写农村劳动场面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以________→________→小篆→________→________最为典型。
(4)“孤帆远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所反映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送别的人是________,被送的人是________,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1、根据图片,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多选)( )
A.书名 B.教师推荐 C.家长评价 D.书受人欢迎 E.书中有个男孩名叫夏刚
12、仔细阅读上图,你猜这个故事会写什么?
_____________
13、寒假里,小林打算读这本书。下面是他的阅读计划,你还有什么建议呢?
①了解作者、创作背景;
②完成一份阅读思维导图;
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14、这学期,你读过哪本课外书?先把书名写下来,再评一评这本书吧。(至少两方面)
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豺(chái)烹(pēng)羊
盘古初,乌兽皆能言。一日,豺①与羊同涧②饮水,豺欲烹其羊,自念无以措辞③,乃④强责之曰:“汝(rǔ)混浊此水,使老夫不能饮,该杀!”羊对曰:“大王在上流,羊在下流虽浊无碍。”豺复责曰:“汝去年某日,出言得罪于我,亦该杀!”羊曰:“大王误矣。去年某日,羊未出世,安⑤能得罪大王?”豺则变羞为怒,责之曰:“汝之父母得罪于我,亦汝之罪也。”遂⑥烹之。谚云:欲加之罪,何患⑦无辞。即此之谓⑧也。
——选自《意拾喻言》
【注释】①豺:与狼相近动物。②涧:小溪流。③措辞:选用词句,这里指理由、借口。④乃:于是。⑤安:怎么。⑥遂:于是。⑦患:担心。⑧之谓:说的就是……】
15、“去年某日,羊未出世,安能得罪大王?”这是一句( )句。
A.设问 B.反问 C.疑问
16、联系上下文和平时积累,下面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汝:你 B.烹:杀后煮着吃 C.老夫:指老人 D.混浊:把水弄脏
17、“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语言,最准确的是( )。
A.要想得罪于人,不用担心找不到理由。
B.要想加罪于人,不用担心找不到机会。
C.要想加罪于人,不用担心找不到借口。
18、这个故事让人明白的一个道理:下面最合适的是( )。
A.以弱胜强需要说明理由 B.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规律 C.以强欺弱是无罪的
19、用自己的话,把“豺欲烹其羊,自念无以措辞。”说得更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笑
①那年上学,我要交一大笔学费。正发愁时,父亲回家对母亲说,他下岗了。母亲听了就哭了,父亲却笑着安慰母亲。我气愤地说:“你还能笑得出来,这学我不上了。”母亲哭得更凶了。
②父亲失去工作的第二天就去找新工作。他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每天早晨出发,晚上回来,进门时总是笑嘻嘻的。
③一天,父亲进门时笑着说:“工作找好了,明天就上班。”第二天早晨,父亲穿着一身破衣服走了,晚上回来蓬头垢(gòu)面,浑身都是泥浆。我一看父亲的样子,嫌弃地端着碗离开了饭桌。父亲笑了笑说:“这孩子。”第三天,父亲回家时穿得干干净净,脏衣服被夹在自行车后面。
④两个月下来,建筑工程完工,工程队解散了。父亲又骑着自行车早出晚归地找工作,每天早晨准时出发,天黑了才回家。一天,父亲骑着一辆旧三轮车回来,说是要当老板,给自己打工。我对母亲说:“就他这样的,还当老板?”此后,父亲整天骑着他的破三轮车拉着货,像个猴子一样到处跑。他还经常去我的学校送货,让我很是难堪。要是在路上碰见骑三轮车的父亲,他就冲我笑一下,我却装作没有看见,不理他。
⑤有一天,我在放学路上看见前面围了好多人,上前一看,是父亲的三轮车翻了,车上的电冰箱摔坏了,父亲一手摸着电冰箱,一手抹眼泪。我从没有见父亲哭过,看他这个样子,我慌忙往家里跑。等我带着母亲来到出事地点时,父亲已不在那里了。晚上,父亲进门时还是笑嘻嘻的,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母亲问:“伤着哪没有?”父亲说:“什么伤着哪没有?”母亲说:“别装了!”父亲忙笑嘻嘻地说:“没事,没事!处理好了,吃饭。”第二天一早,父亲又骑三轮车走了。母亲说:“儿子,你爸爸虽然没大本事,可他一心为这个家,要尊敬你爸爸。”我点了点头,第一次觉得他是那么可敬。
⑥就这样,父亲每天都在外面奔波。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报答父亲。离开家去上大学的那一天,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打车或有专车送到火车站,我和母亲则坐着父亲的三轮车去。父亲就是用这辆三轮车,挣够了我上大学的学费。当时,我真想骄傲地告诉我的同学这就是我的父亲。
⑦在车站告别时,我再也忍不住了,哭着喊了一声“爸爸”,但接下来除了大哭,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父亲仍是笑嘻嘻地说:“这孩子,哭什么!”
20、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线索图。
21、第③段中父亲回来后“浑身都是泥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天回家时父亲穿得“干干净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变化突出了父亲_______________。
22、第⑤段中画“ ”的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父亲翻车后哭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晚上,父亲进门时还是笑嘻嘻的”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④段中写道:“他还经常去我的学校送货,让我很是难堪。”而第⑥段中则写道:“我真想骄傲地告诉我的同学这就是我的父亲。”结合这两个句子,我会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⑦段中写道:“我再也忍不住了,哭着喊了一声‘爸爸’,但接下来除了大哭,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你认为“我”可能想对爸爸说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习作
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
提示:与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400字以内)
1.饥渴 梢棒 恰好 榜文 猎户
吓唬 诡计 胸膛 腰胯 咆哮
【解析】略
2.(1)gōng gòng
(2)qiú bǐng
(3)huái qǐng
(4)chéng yī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识记。
(1)
供:[gōng]提供东西或条件给需要的人应用。组词:供应、供给、提供。
[gòng](1)把祭品陈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组词:供奉、供案。(2)旧时祭祖先或求神拜佛用的祭品。组词:供品。(3)受审者口述案情,也指叙述案情的话或文字。组词:口供、供认。
提供[ tí gōng ]:供给(意见、资料、物资、条件等)。
供品[ gòng pǐn ]:供奉神、佛、祖宗用的瓜果酒食等。
(2)
虬[qiú]:(1)古代神话传说中有角的小龙。组词:虬龙、盘虬卧龙。(2)卷曲。组词:虬须、虬曲。
虬枝:弯曲的树枝。
秉性[bǐng xìng]:性格,本性。
(3)
徘徊[pái huái]: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万顷[wàn qǐng]:百万亩;常用以形容面积广阔。
(4)
澄澈[chéng chè]:水清见底;清亮明洁。
涟漪[lián yī]:被风吹起的水面波纹,常用作比喻心里细微的活动。
3.D
【解析】D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可以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句意及语境分析加点词语使用是否正确。
A.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该词语使用正确。
B.养尊处优:指生活在有人伺候、条件优裕的环境中。该词语使用正确。
C.简朴:朴素简单。该词语使用正确。
D.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该词语使用不正确,意思与句子中“笑了起来”有重复,可将其改为“情不自禁”。
4.B
【解析】B
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和运用。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B项“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这句话中虽然有喻词“正如”,但没有本体、喻体。不构成比喻句。
5.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子语病的辨析,注意平时对语句中常见的错误进行辨析和识记,在本题中,没有语病的是B项。
A项:语序不当,先是广泛征求,然后是虚心接受。
C项:搭配不当, “大家”包含“政府”,应改为雾霾危害巨大,因此治理雾霾不仅是百姓的事,更是政府的事。
D项:搭配不当,“增加”应改为“促进”。
6.D
【解析】D
【详解】A.东西面的两个门是并列的可以用顿号,之前的南面、北面的不是并列的,用逗号隔开。
B.“三大殿”前都是引述这个词语的话,所以要用破折号。
C.“东六宫西六宫”中间用顿号。
7.D
【解析】D
【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以前,我每写一篇作文,都要先找别人的文章来参考;接着写自己是作文七拼八凑;紧接着写老师要求写真实的故事;然后写此后,我就试着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故事;最后写作文有了进步。
8.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孝敬父母不是为了“完成任务”。父母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无偿地付出了艰辛,是多么的伟大啊!他们理应受到孩子们的孝敬,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孝敬父母,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
本题要借用古代孝顺父母故事,对这些所谓“完成任务”的“孩子”进行劝诫,帮助他们改变思想,真正做到尊老孝老。可以列举出古代孝顺父母的故事,告诉那些“完成任务”的“孩子”,要学习古人那种孝敬父母的品德,父母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无偿地付出了艰辛,是多么的伟大啊!他们理应受到孩子们的孝敬,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语言要有号召力,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9. 稚子金盆脱晓冰 短笛无腔信口吹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详解】(1)考查诗词的积累与识记。
出自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原文: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银钲 一作: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 一作:玻瓈)
意思: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2)考查诗词的积累与识记。
出自雷震的《村晚》,原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意思: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3)考查诗词的积累与识记。
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意思: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4)考查诗词的积累与识记。
出自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意思: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5)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类题首先要结合诗句进行理解,然后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即可,答案不唯一。
10.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诸葛亮 李逵 神通广大 孙悟空 林黛玉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甲骨文 金文 隶书 楷书 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三月 黄鹤楼 李白 孟浩然 扬州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1)我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以聪明、机智而闻名,善于用兵,运筹帷幄之中,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著名典故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
施耐庵《水浒传》中的李逵虽然鲁莽,快人快语,打起仗来一往直前,却是个大孝子,他在梁山觉得生活富足,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母亲,说是要接自己的母亲上山。
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法力高强,有火眼金睛,还能七十二变,翻个跟斗就有十万八千里,十分神通广大。
曹雪芹《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她经常想着小事,既担心又沮丧,“见花掉泪,见月伤心”。
(2)本题出自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全诗是: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意思是: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直接描写农村劳动场面的一句是: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3)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汉末)——草书(东汉末)——行书(东汉末)。
(4)本句出自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思是: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这首诗所反映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三月,地点是黄鹤楼,送别的人是李白,被送的人是孟浩然,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扬州。
11.A
【解析】11、ABCDE
12、一个男孩独自踏上去某地的列车后发生的一系列的事。
13、 制定每天要读的页数。 谈读书后的感想,收获。
14、 《西游记》 神奇的想象,曲折离奇的情节,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分析】
11、本题考查从短文提取信息的能力。
图片中有书名、出版社、作者、豆瓣评分、教师推荐、家长评价。
家长评价里还有一句“我要向夏刚父亲学习”,说明书中有一个叫“夏刚”的男孩。
12、本题考查从短文提取信息以及猜测内容的能力。
图上有个带着行李箱的小男孩在站台上走着。
可以猜测小男孩可能要坐火车远行。同时春风拂面的评价中“想象会带给你一场别样的心灵旅行”。可以猜测出书中也介绍了小男孩远行后发生的事情。
13、本题考查阅读策略和方法。
阅读计划除了背景、整体框架外还可以从细节处入手。
比如:每天读几页,整理书中每个人的经历,整理有感悟的句子等。
14、本题考查课外积累和阅读。
首先应该告诉大家书名。评价可以从书的整体思路、人物、某些句子等来评价。
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内容有趣,语言生动,整本书以问题的形式给我们带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知识,帮我们打开了探索科学奥秘的大门。
B
【解析】15、B
16、C
17、C
18、B
19、豺狼想把那只羊杀掉吃了,自己心想没有(合适的)说辞(理由)。
【解析】
15、本题考查句式。“去年某日,羊未出世,安能得罪大王?”意思是去年的某日,我还没出生呢,怎么会得罪大王?“安能”的意思是怎么能,是反问词,因此这个句子是反问句。
16、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老夫”出现在句子“使老夫不能饮”中,这句话的意思是使得我都不能喝了,因此“老夫”的意思是“我”。
17、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到词达句顺。本句重点词:欲:想要。患:担心。辞:借口。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加罪于人,不用担心找不到借口。
18、本题考查文章主旨。根据文章大意可知豺狼一直在加罪于羊,想要把羊吃了。豺是强者,羊是弱者。本文主要说明了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规律。
19、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到词达句顺。本句重点词:烹:杀后煮着吃。自念:自己心里想。措辞:选用词句,这里指理由、借口。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豺狼想要把羊吃掉,自己想了下觉得没有好的理由。
【点睛】
参考译文:
在盘古时期刚开始的时候,鸟兽都能开口说话。有一天,豺狼和羊一起在河边喝水,豺狼想要把羊吃掉,自己想了下觉得没有好的理由,便强词夺理道:“你把我要喝的水弄脏了,使得我都不能喝了,该死!”羊回答说:“大王在河流的上方,我在河流的下方,即使我弄脏了水也不妨碍您喝水。”豺狼又责怪道:“你在去年的某日,说了我的坏话,同样该杀!”羊又说:“大王误会了。去年的某日,我还没出生呢,怎么会得罪大王?”豺狼恼羞成怒,狠狠地说:“那一定是你父母!父债子偿,你也有罪!”于是,把羊给煮了吃掉!谚语说:想要加罪于人,何愁没有借口呢!
20、(1)骑着旧三轮车去学校送货(2)在送货路上摔坏了电冰箱(3)嫌弃(4)骄傲
21、 到建筑工地打工
不想被孩子嫌弃,回家前提前换衣服 在意孩子的想法和照顾孩子的感受
22、 动作 电冰箱摔坏了,要赔偿 不想让家人担心
23、 为什么“我”想骄傲地告诉我的同学这就是我的父亲? “我”上学的费用是父亲辛苦骑三轮车奔波得来的,“我”理解了父亲的挣钱的不容易,也体会到父亲对“我”的爱。因为父亲为这个家一心一意地付出,他是伟大的,所以“我”想骄傲地告诉我的同学这就是我的父亲。
24、爸爸,谢谢您!感谢您为我和这个家所付出的一切。您是我们的骄傲!
【解析】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从第三段的“第二天早晨,父亲穿着一身破衣服走了,晚上回来蓬头垢面,浑身都是泥浆。我一看父亲的样子,嫌弃地端着碗离开了饭桌。”可以知道我看到工作回来浑身泥浆的父亲,感到十分嫌弃。
从第四段的“他还经常去我的学校送货,让我很是难堪。要是在路上碰见骑三轮车的父亲,他就冲我笑一下,我却装作没有看见,不理他。”可以知道我会因为父亲骑着旧三轮车去学校送货而感到难堪。
从第五段的“上前一看,是父亲的三轮车翻了,车上的电冰箱摔坏了,父亲一手摸着电冰箱,一手抹眼泪。”可以知道父亲在送货路上摔坏了电冰箱,回家后依旧笑嘻嘻不让家人担心,我觉得父亲是可敬的。
从第六段的“父亲就是用这辆三轮车,挣够了我上大学的学费。当时,我真想骄傲地告诉我的同学这就是我的父亲。”可以知道我因为父亲为我的辛勤付出而感到骄傲自豪。
根据以上信息,线索图中的答案为:(1)骑着旧三轮车去学校送货(2)在送货路上摔坏了电冰箱(3)嫌弃(4)骄傲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第三段的“两个月下来,建筑工程完工,工程队解散了。”可以知道父亲回来后“浑身都是泥浆”的原因是到建筑工地打工。从第二段的“我一看父亲的样子,嫌弃地端着碗离开了饭桌。”可以知道第二天回家时父亲穿得“干干净净”的原因是不想被孩子嫌弃,回家前提前换衣服。这样的变化体现了父亲十分在意孩子的想法和照顾孩子的感受。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划线句的“看”“摔坏”“摸”“抹”这几个动作可以知道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
一般情况,送货人在送货时弄坏了物品,是需要赔偿费用的。父亲送货拿到的钱不多,但因为摔坏了冰箱而需要额外赔付。因此,父亲父亲翻车后哭泣是因为电冰箱摔坏了,要赔偿。
从文章内容可以知道父亲是一个顾家,顾及家人感受的人,即使在外工作遇到不顺,回家后也笑嘻嘻,免得家人担心。因此,“晚上,父亲进门时还是笑嘻嘻的”则是因为不想让家人担心。
2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第④段的“他还经常去我的学校送货,让我很是难堪。”和第⑥段的“我真想骄傲地告诉我的同学这就是我的父亲。”是“我”对父亲骑旧三轮车送货的不同看法,之前认为父亲的做法让“我”难堪,现在认为父亲的做法让“我”骄傲。同学们提问时可以以一个句子为关键点来提问,或者以“我”的心理变化为重点提问。回答问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
示例一:为什么“我”想骄傲地告诉我的同学这就是我的父亲?
解答:“我”上学的费用是父亲辛苦骑三轮车奔波得来的,“我”理解了父亲的挣钱的不容易,也体会到父亲对“我”的爱。因为父亲为这个家一心一意地付出,他是伟大的,所以“我”想骄傲地告诉我的同学这就是我的父亲。
示例二:为什么“我”不觉得父亲让“我”难堪,反而让“我”觉得骄傲呢?
解答:之前“我”没有理解父亲的挣钱的不容易,只是担心怕同学们嘲笑,才会认为父亲让“我”难堪。现在我因为理解了父亲的行为,体会到父亲对“我”的爱,知道父爱的伟大,所以才认为父亲让“我”觉得骄傲。
2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在车站告别时,“我”哭了起来的原因:一是要与父亲告别,不能经常看望父亲;二是理解和体会到父亲的付出,被父亲的爱感动了。
同学们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来写话,说的内容可以是一些感恩的话语或者是关心祝福的话语。
示例一:爸爸,谢谢您!感谢您为我和这个家所付出的一切。您是我们的骄傲!
示例二:爸爸,您为我们付出的一切,我们是知道的。您也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太操劳了。
25、范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了。因为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工作,所以照顾我重担便落在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每当我看见爷爷奶奶到田地里去干活,我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酸痛,于是,我盼望着自己能够早点长大,能帮爷爷奶奶分担一点家务,让爷爷奶奶减轻一些负担。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起床洗漱完毕后我便去找奶奶,可在家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我心想今天是周末,我又不上学这么早奶奶会去哪里呢?我沿着屋前的小路朝田地的方向找去,不远处隐隐约约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果然不出所料,奶奶正在田地里给菜浇水呢!我走近一看,奶奶一手提着水桶,一手拿着水瓢,正在给每一颗白菜浇水,汗水已经湿透了奶奶单薄的衣服,额头上汗水直往下滴,奶奶浇完一颗菜就吃力地移动一下水桶,腰也累得直不起来了。这时我轻轻地走上前去,悄悄地握住了奶奶的手,这是一双长满老茧的手而勤劳的手。奶奶猛然间抬起头一看是我便笑着说:“琪琪,怎么这么早就起床了今天是星期天不用上学,你可以多睡一会,我浇完水就回去做饭。”我也微笑着对奶奶说:“奶奶,今天我和您一起浇水,再说我也不小了可以帮奶奶干活了。”奶奶呦不过我只好同意了。
奶奶对我说:“我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浇水任务吧!”我对奶奶说:“那我负责提水,您就来浇菜。”奶奶想了一会说:“那不行你还小,提水的任务还是我来完成你就浇菜吧!”我和奶奶推来推去,最终还是我负责浇菜。奶奶提着满满的一桶水,吃力地往前走着,看着奶奶提水的样子我鼻子酸酸的,我忍住眼泪丢到手中的水瓢,跑到奶奶身边对奶奶说:“奶奶,我们一起提水吧!”奶奶望着我开心地笑了。
不到一会儿,菜园里的菜就被我和奶奶浇完了。我望了望奶奶又望了望菜地露出甜甜的笑容,就在这一瞬间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详解】本次习作考查记叙文。成长过程中总是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就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中逐渐成长的,选择成长过程中的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把它写下来。这是一篇写事作文,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在事件的叙述上,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深刻的体验?你的收获是什么?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用到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叙事要注意一下几点:
1.时间,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2.地点,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地点。
3.人物,哪些人干了这件事,谁是这件事的主要人物。
4.原因,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
5.经过,这件事的全过程是怎么样的。
6.结果,这件事最后怎样。
以上就是记叙文的六要素。
写好记叙文,还要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问题:
1.环境和事物的关系。也就是文章中的环境描写要为中心服务。
2.要注意观察。通过观察,选择你感受最深的来写。
3.要注意组织材料和选择材料。
4.写出自己的感受。
【点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