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一上学期期末数学综合检测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2021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
A. B. C. D.2021
2.若关于的方程的解是,则的值是( )
A. B. C. D.
3.下列说法:①的5倍与的和的一半用代数式表示是;②,都是单项式,也都是整式;③(、、是常数,)是二次三项式;④,,5是的项;⑤单项式的系数是-1,次数是3,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在下面的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左视图与主视图不一样的是( )
A.正方体 B.长方体 C.圆柱 D.圆锥
5.如图,在铁路旁有一村庄,现在铁路线上选一点建火车站,且使此村庄到火车站的距离最短,则此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6.图1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如果将其合成原来的正方体图2时,与点P重合的两个点应该是( )
A.S和Z B.T和Y C.T和V D.U和Y
7.新年快到了,小聪制作了一只正方体灯笼,并在每个面都写上一个汉字,将正方体灯笼展开如图所示,那么在该正方体灯笼中,在“祝”相对面上的汉字是( )
A.新 B.年 C.快 D.乐
8.如果两个角互为补角,而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5倍,那么这两个角是( )
A.15o,75o B.20o,100o C.10o,50o D.30o,150o
9.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0.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下图1,2,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的,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
A.289 B.1225 C.1024 D.1378
11.单项式﹣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12.已知x=-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3=0的解,则a的值是_________.
13.若,则的值为______.
14.已知,化简 = _______.
15.若,,且,那么_______.
16.如图所示是计算机某计算程序,若开始输入x=-3,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__.
17.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一半少,则这个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8.观察如图,发现第二个和第三个图形是怎样借助第一个图形得到的,概括其中的规律
在第个图形中,它有个黑色六边形,有_______个白色六边形.
19.有理数计算:
(1)
(2)
(3)
20.计算.
(1)5x﹣4y﹣3x+y.
(2)3(m2﹣2m﹣1)﹣(2m2﹣3m)+3.
21.先化简,再求值:(x+1)(x﹣1)﹣x(x﹣2),其中x=2.
22.如图,平面上有射线AP和点B,C,请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
(1)连接AB,并在射线AP上截取AD=AB;
(2)连接BC、BD,并延长BC到E,使BE=BD.
(3)在(2)的基础上,取BE中点F,若BD=6,BC=4,求CF的值.
23.用“⊕”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和b,规定a⊕b=ab2+2ab+a.如:1⊕3=1×32+2×1×3+1=16.
(1)求(﹣1)⊕2的值;
(2)若a⊕3=4,求a的值
24.某牛奶加工厂有鲜奶9吨,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鲜奶,每吨可获取利润500元,制成酸奶销售,每吨可获取利润1200元;制成奶片销售,每吨可获利润2000元,该工厂的生产能力是:若制成酸奶,每天可加工3吨;制成奶片每天可加工1吨,受人员限制,两种加工方式不可同时进行,受气温条件限制,这批牛奶必须在4天内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该厂某领导提出了两种可行方案:
方案1:尽可能多的制成奶片,其余直接销售鲜牛奶;
方案2:将一部分制成奶片,其余制成酸奶销售,并恰好4天完成.
你认为选择哪种方案获利最多,为什么?
25.以直线AB上一点O为端点作射线OC,使∠BOC=40°,将一个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O处,即∠DOE=90°.
(1)如图1,若直角三角板DOE的一边OE放在射线OA上,则∠COD= ;
(2)如图2,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顺时针转动到某个位置,若OE恰好平分∠AOC,则∠COD= ;
(3)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顺时针转动(OD与OB重合时为停止)的过程中,恰好有∠COD=∠AOE,求此时∠BOD的度数.
26.如图1,已知线段,线段,且.
(1)求线段的长.
(2)如图2,若点M为的中点,点N为的中点,求线段的长.
(3)若线段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向右运动(当点D运动到与点B重合时停止),点M为的中点,点N为的中点,设运动时间为t,当时,求运动时间t的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A
解析:A
【分析】
根据倒数及相反数的概念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2021的倒数是,的相反数是,
∴2021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倒数与相反数,熟练掌握倒数及相反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3.B
解析:B
【分析】
把代入原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把代入
得
-3=9a-4
解得a=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把方程的解直接代入原方程.
4.B
解析:B
【分析】
根据列代数式的方法列出x的5倍与y的和的一半的代数式,即可判断①;
根据单项式、整式的定义判断②;
根据多项式的次数与项数的定义判断③;
根据多项式的项的定义判断④;
根据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的定义判断⑤.
【详解】
①x的5倍与y的和的一半用代数式表示是(5x+y),故说法错误;
②-3ax2,x都是单项式,也都是整式,故说法正确;
③ax2+bx+c是三次三项式,故说法错误;
④-4a2b,3ab,-5是-4a2b+3ab-5的项,故说法错误;
⑤单项式-ab2的系数是-1,次数是3,故说法正确.
其中正确的有②⑤,一共2个.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列代数式,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的定义,多项式、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次数与项数的定义,整式的定义,解题关键在于需牢固掌握各性质定义.
5.B
解析:B
【分析】
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左视图是从物体的左面看得到的视图.分别分析四个选项的左视图和主视图,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
解:A、左视图与主视图都是正方形,故A不符合题意;
B、左视图与主视图不相同,分别是正方形和长方形,故B符合题意;
C、左视图与主视图都是矩形,故C不符合题意;
D、左视图与主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同时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几何体三种视图的空间想象能力.
6.A
解析:A
【分析】
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答案.
【详解】
解: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应建在A处,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作的垂线段最短.
7.C
解析:C
【分析】
由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与正方体的各部分对应情况,通过空间想象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结合图形可知,将图1围成立体图形后Q与S重合,P与T重合,T与V重合,所以与点P重合的两点应是T和V.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图折成几何体.解答本题需要同学们熟记正方体展开图的各种情形.也可动手操作一下,增强空间想象能力.
8.B
解析:B
【分析】
根据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征,相对面上的汉字在“Z”字形的两端,“Z”字型两端是指紧挨着中间竖线的两个面,即可求解.
【详解】
依题意,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可知,“祝”相对面上的汉字是“年”,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展开图相对面的确定,熟练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D
解析:D
【分析】
设较小的角为x,则较大的角5x,根据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x,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设较小的角为x,则较大的角5x,根据题意得:
x+5x=180°,
解得:x=30°,
5×30°=150°;
所以这两个角是:30°,150°.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互补两角的概念和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型,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0.B
解析:B
【分析】
根据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得到它们的正负和大小关系,去判断选项的正确性.
【详解】
解:根据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得,,,
∴A、C、D选项错误,
∵,
∴,
∵,
∴,故B正确.
故选项:B.
【点睛】
本题考查数轴上的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数轴上的数的特点和相互的关系.
二、填空题
11.B
解析:B
【分析】
图1中求出1.3.6.10,…,第n个图中点的个数是1+2+3+…+n,即;图2中1.4.9.16,…,第n个图中点的个数是n2.然后把各数分别代入,若解出的n是正整数,则说明符合条件就是所求.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三角形数的第n个图中点的个数为;
正方形数第n个图中点的个数为n2.
A、令=289,解得:n= (不合题意,舍去);再令n2=289,n=±17;不符合条件,错误;
B.令=1225,解得n1=49,n2=﹣50(不合题意,舍去);再令n2=1225,n1=35,n2=﹣35(不合题意,舍去),符合条件,正确.
C.令=1024,解得:n=(都不合题意,舍去);再令n2=1024,n=±32;不符合条件,错误;
D.令=1378,解得n1=52,n2=﹣53(不合题意,舍去);再令n2=1378,n= (不合题意,舍去),不符合条件,错误.
故选B.
【点睛】
主要考查了学生通过特例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一般结论的能力.
12.- , 3
【解析】
解: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是2+1=3.故答案为:,3.
13.3
【分析】
根据方程的解的概念,将x=2代入原方程,得到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可得a的值.
【详解】
解:将x=-1代入ax+3=0,得
-a+3=0,解得a=3,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方程的解的定义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将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是关键.
14.19
【分析】
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后,把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x+y=5,xy=3,
∴x2+y2
=(x+y)2-2xy
=25-6
=19,
则x2+y2的值是19.
故答案为:19.
【点睛】
此题考查了绝对值以及乘法的化简求值,熟悉绝对值及平方的非负性是解本题的关键.
15.-
【分析】
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最后把x,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
把代入得:
原式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代数式的化简求值,快速解题的关键是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化简原式.
16.3或13
【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定义求出a,b,然后即可求解的值.
【详解】
解:∵,,且
∴a=8,b=±5
∴13或3
故答案为13或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定
解析:3或13
【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定义求出a,b,然后即可求解的值.
【详解】
解:∵,,且
∴a=8,b=±5
∴13或3
故答案为13或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学会求解一个数的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
17.
【分析】
把x的值代入程序中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
解:把x=-3代入得:(-3)×2-(-1)=-6+1=-5,
把x=-5代入得:(-5)×2-(-1)=-10+1=-9<-5,
解析:
【分析】
把x的值代入程序中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
解:把x=-3代入得:(-3)×2-(-1)=-6+1=-5,
把x=-5代入得:(-5)×2-(-1)=-10+1=-9<-5,
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9,
故答案为:-9
【点睛】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8.
【分析】
这个角的度数为x,根据题意,列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这个角的度数为x
根据题意得: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
解析:
【分析】
这个角的度数为x,根据题意,列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这个角的度数为x
根据题意得: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三、解答题
19.
【分析】
发现规律,下一个图形是在上一个图形的基础上加上1个黑色六边形和4个白色六边形.
【详解】
解:第一个图形中有6个白色六边形,
第二个图形有6+4个白色六边形,
第三个图形有
解析:
【分析】
发现规律,下一个图形是在上一个图形的基础上加上1个黑色六边形和4个白色六边形.
【详解】
解:第一个图形中有6个白色六边形,
第二个图形有6+4个白色六边形,
第三个图形有6+4+4个白色六边形,
根据发现的规律,
第n个图形中有6+4(n-1)个白色四边形.
故答案是:4n+2.
【点睛】
本题考查规律的探究,解题的关键是先发现图形之间的规律,再去归纳总结出公式.
20.(1)-19;(2) ) -1;(3) -20
【分析】
(1)按照有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1)原式=
(2) )原式=
解析:(1)-19;(2) ) -1;(3) -20
【分析】
(1)按照有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1)原式=
(2) )原式=
=
=-1
(3) 原式=
=
=-2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1)2x﹣3y;(2)m2﹣3m
【分析】
(1)根据整式的加减法则合并同类项即可;
(2)先去括号,然后根据整式的加减法则合并同类型即可.
【详解】
解:(1)5x﹣4y﹣3x+y=
解析:(1)2x﹣3y;(2)m2﹣3m
【分析】
(1)根据整式的加减法则合并同类项即可;
(2)先去括号,然后根据整式的加减法则合并同类型即可.
【详解】
解:(1)5x﹣4y﹣3x+y=(5x-3x)+(-4y+y)=2x-3y,
故答案为:2x-3y;
(2)3(m2﹣2m﹣1)-(2m2﹣3m)+3
=3m2﹣6m﹣3﹣2m2+3m+3
=m2﹣3m,
故答案为:m2﹣3m.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混合运算,整式的加减的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一般步骤是:先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据此求解即可.
22.,3
【分析】
根据整式的混合运算先化简,再将x=2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
解:原式=x2﹣1﹣x2+2x=2x﹣1,
当x=2时,原式=2×2﹣1=3.
【点睛】
本题考查整式的
解析:,3
【分析】
根据整式的混合运算先化简,再将x=2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
解:原式=x2﹣1﹣x2+2x=2x﹣1,
当x=2时,原式=2×2﹣1=3.
【点睛】
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熟练运算法则先化简再求值是解题关键.
23.(1)见解析;(2)见解析;(3)CF的值为1
【分析】
(1)连接AB,并在射线AP上截取AD=ABJ即可;
(2)连接BC、BD,并延长BC到E,使BE=BD即可;
(3)在(2)的基础上
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3)CF的值为1
【分析】
(1)连接AB,并在射线AP上截取AD=ABJ即可;
(2)连接BC、BD,并延长BC到E,使BE=BD即可;
(3)在(2)的基础上,取BE中点F,根据BD=6,BC=4,即可求CF的值.
【详解】
解:如图所示,
(1)连接AB,并在射线AP上截取AD=AB;
(2)连接BC、BD,并延长BC到E,使BE=BD.
(3)在(2)的基础上,
∵BE=BD=6,BC=4,
∴CE=BE﹣BC=2
∵F是BE的中点,
∴BF===3
∴CF=BC﹣BF=4﹣3=1.
答:CF的值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语句准确画图.
24.(1)-9;(2)a=
【分析】
(1)根据新定义即可列式求解;
(2)根据题中新定义得a⊕3=16a=4,故可求解.
【详解】
解:(1)根据题中新定义得:
(﹣1)⊕2=(﹣1)×
解析:(1)-9;(2)a=
【分析】
(1)根据新定义即可列式求解;
(2)根据题中新定义得a⊕3=16a=4,故可求解.
【详解】
解:(1)根据题中新定义得:
(﹣1)⊕2=(﹣1)×22+2×(﹣1)×2+(﹣1)
=﹣4﹣4﹣1
=﹣9;
(2)根据题中新定义得:a⊕3=a×32+2×a×3+ a
=16a
已知等式整理得:16a=4,
解得: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新定义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式计算求解.
25.第二种方案可以多得1500元的利润.
【分析】
方案一:根据制成奶片每天可加工1吨,求出4天加工的吨数,剩下的直接销售鲜牛奶,求出利润;
方案二:设生产x天奶片,(4x)天酸奶,根据题意列出
解析:第二种方案可以多得1500元的利润.
【分析】
方案一:根据制成奶片每天可加工1吨,求出4天加工的吨数,剩下的直接销售鲜牛奶,求出利润;
方案二:设生产x天奶片,(4x)天酸奶,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进而求出利润,比较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方案一:最多生产4吨奶片,其余的鲜奶直接销售,
则其利润为:4×2000+(94)×500=10500(元);
方案二:设生产x天奶片,则生产(4-x)天酸奶,
根据题意得:x+3(4x)=9,
解得:x=1.5,
∴2.5天生产酸奶,加工的鲜奶3×2.5=7.5吨,
则利润为:1.5×2000+3×2.5×1200=3000+9000=12000(元),
∴1200010500=1500.
得到第二种方案可以多得1500元的利润.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6.(1)50°;(2)20°;(3)15°或52.5°.
【分析】
(1)利用余角的定义可求解;
(2)由平角的定义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的度数,进而可求解;
(3)可分两种情况:①当在的内部
解析:(1)50°;(2)20°;(3)15°或52.5°.
【分析】
(1)利用余角的定义可求解;
(2)由平角的定义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的度数,进而可求解;
(3)可分两种情况:①当在的内部时,②当在的外部时,根据角的和差可求解.
【详解】
解:(1)由题意得,
,
,
故答案为;
(2),,
,
平分,
,
,
,
故答案为;
(3)①当在的内部时,
,而,
,
,,
,
又,
,
;
②当在的外部时,
,而,
,
,,
,
又,
,
,
综上所述:的度数为或.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余角的定义,角的和差,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7.(1)13;(2)6;(3)
【分析】
(1)先求出BD,利用线段和差关系求出BC即可;
(2)先求出AC得到AD,根据点M为的中点,点N为的中点,分别求出AM、BN,即可求出MN的长;
解析:(1)13;(2)6;(3)
【分析】
(1)先求出BD,利用线段和差关系求出BC即可;
(2)先求出AC得到AD,根据点M为的中点,点N为的中点,分别求出AM、BN,即可求出MN的长;
(3)先求出AC得到AD,根据点M为的中点,点N为的中点,用t分别表示出AM、BN,根据即可求出t的值.
【详解】
(1)∵且,
∴,
∴;
(2)由(1)知:,
∴,
∴.
∵点M是中点,
∴.
∵点N是中点,
∴,
∴
=15-9
=6;
(3)∵运动时间为t,
则,
.
∵点M是中点,
∴
.
∵,
∴,
,
又∵点N是中点,
∴
,
当时,
,
∴
解得:,满足题意,
∴时,.
【点睛】
此题考查线段中点的性质,线段和差的计算,整式的加减计算,解一元一次方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