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武汉光谷为明实验学校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测试卷(8套试卷带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881372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578.04K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光谷为明实验学校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测试卷(8套试卷带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武汉光谷为明实验学校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测试卷(8套试卷带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光谷为明实验学校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测试卷(8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piān pì   biāo zhì   shēn qǐng   dǐ yù   pái huái    miǎo shì (   )(   )  (   )  (   ) (   )  (   ) jīng zhàn   liáo liàng   chú chuāng   líng lì   shǎn shuò   chè dǐ (  )  (   )  (   )   (  ) (   )  (  ) 2.选字组词。(3分) (呐 纳)____喊       火柴____(梗 便)     气____(魂 魄) (魅 魁)____力      (嘹 缭)____亮       (溶 熔)____炼 3.选词填空。(4分) 描写   描绘 (1)这件艺术铜鼎深入细致地(  )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 (2)这部文学作品的第三章极细腻地(  )了江南的风土人情。 体会  体味 (3)我亲身(  )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4)从父亲讲的故事中,我(  )到了一份责任。 4.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意”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小心注意”叫    意;“任凭自己”叫    意;“沾沾自喜”叫    意;“任意妄为”叫    意;“心情爽快”叫     意;“心术不正”叫    意。 5.修改病句。(6分) (1)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和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4分) (1)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_____________ (2)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_____________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言警句) (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4分)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扬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8.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9.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  )(4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二、阅读理解(30分)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属牛。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发现: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爷爷还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 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熟悉—(     )    喜欢—(     )    坚强—(    ) 2. 照样子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3分) 例:(壮实的)身体 (     )小铜牛         (       )身骨       (       )腿脚 (     )犄角          (       )尾巴       (       )田野 3. 用“鞭策”写一句话。(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画出作者想象的内容。(1分) 5. 这些想象,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  )、(  )、(  )”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从作者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很注意(  )观察,如果不熟悉牛的习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  )的想象、细致的描写。(5分) 6. 作者写《牛》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括号里打√]。(1分) ①对牛很熟悉。(  ) ②非常喜爱牛。(  ) 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 挪树 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一息    风姿飘_____ 有声     丰_____ 秀美 2. 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分) 3. 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2分) 4. 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红词的意思。(2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 骇人。( )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 5. 最后一段中,画“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概括。(2分) 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偏僻 标志 申请 抵御 徘徊 藐视 精湛 嘹亮 橱窗 伶俐 闪烁 彻底 解析:此题考查同学们对于生字词掌握的情况。要注意“僻”字不要写成“擗”,“烁”不要写成“砾”,要注意“藐”字不要写成“渺”,“湛”字不要写作“勘”,“嘹”不要写成“缭”,“橱”不要写作“厨”。 2.呐 梗 魄 熔 解析:这道题要求辨析形近字,“呐”和“纳”,“梗”和“便”,“魂”和“魄”,“溶”和“熔”,也都只是在部首上有一点差异,但字义与用法完全不同,需要仔细辨别。 3.(1)描绘(2)描写(3)体味(4)体会 解析:这是考查根据语言环境辨析近义词的能力。完成这样的题首先要知道这几个词语在意思、用法上的区别,然后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4.留意 随意 得意 肆意 惬意 歹意 解析:这是考察辨析词语意思的能力,只是形式与以往有所不同——给出解释,要求填入词语。完成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弄懂相关词语的意思,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填写合适的词语。 5.(1)杜甫是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就是事实。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等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解析:修改病句是培养同学们的语感,增强语言规范性和合理性的练习。我们不仅要能辨析一句话是否存在语病,而且能够把有语病的地方修改正确。做这样的练习一般要分三步:一是细读句子,明确病因;二是根据病因动笔修改,或“增”,或“删”,或“调”,或“换”;三是再读,检查修改是否正确。 6.答案: (1)每逢佳节倍思亲。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②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③…… 解析:这是考查同学们积累并准确书写的情况,要注意记忆的准确和书写的准确,不要写错别字。 7.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解析:这是考查同学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概括能力。完成这样的题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答案。 8. B 解析:排列句子的顺序,可以先找出开头句,然后根据其意思往下推想,依次找出与之相衔接的句子。 9. D 解析:这道题是考查古诗积累情况的灵活运用的一道题,我们先要弄懂各句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分类,最后得到合理答案。 二、 (一) 1.略。 2.天雨墙坏,不及时修补。富人认为儿子聪明,是因为事情的发生在他儿子的意料之中。 3.略。 (二) 1.熟知 喜爱 顽强 2.金黄色的 壮实的 稳健的 尖利的 灵巧的 广阔的 3.略。 4.手中的牛动起来……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5.自觉 踏实 耐劳 细致 合理 6.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解析:这是一篇咏物的文章,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特点展开的,也赞扬了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做题时应紧扣住这一中心来思考。 (三) 1.奄奄 逸 铮铮 满 2.漫——蔓 产——铲 3.卜算子·咏梅 陆游 4.①使人害怕 ②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5.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含义应为“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6. ①老花匠把腊梅移栽到新的地方。 ②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于文章内容和中心的理解。做这样的题必须认真读懂全文,抓住主要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第三段至第九段主要写老花匠把腊梅花移栽到新的地方。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 重点中学六年级语文小升初试卷 语 文 班级 姓名 得分(等级)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模(mó) 模范 模样 模仿 模本 B.蒙(méng) 蒙哄 蒙骗 蒙混 蒙昧 C.禁(jìn) 禁令 禁锢 禁忌 禁受 D.尽(jǐn) 尽管 尽先 尽量 尽快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要言不繁 矫枉过正 修养生息 别出心裁 B.插科打浑 蜂涌而至 准备就序 因地制宜 C.重山峻岭 融汇贯通 烦躁不安 顶礼模拜 D.明火直仗 锥心痛恨 一脉相成 附庸风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无穷。 ②他是被 迫而跟从别人做坏事的。 ③琳琳优美的演唱,赢得全场观众一片喝 。 ④瞧她那 得意相,一定又有什么高兴事。 A.以至 协 采 副 B.以致 胁 彩 付 C.以至 胁 彩 副 D.以致 协 采 付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我们已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决定胜利, 洪水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十分艰巨, 是今年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工作。 要把洪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要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的目标。 A.不过 虽然 不但 更 B.然而 虽然 既 也 C.但是 特别 不仅 还 D.虽然 尤其 既 就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科学家们借此机会还将了解如果彗星碎片与地球发生类似的碰撞,将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后果。 B.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从接受这一艰巨的工作以来,这个部队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二百人。 C.破绽百出的一幅画,经过这位丹青妙手三笔两笔一改,竟变得无可挑剔了。 D.他从旧营垒中冲出来,但一尘不染,始终保持着崇高的品质、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咱俩约定在明天上午或下午的休息时间里去新华书店买几本参考书。 B.这个城市的住房是否抗震,成了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 C.像小牛犊一样的邓亚萍,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付出超人的代价,就能取得超人的成绩”。 D.如果说他们已经真正掌握了理论,就可以在干训班结业了,不如说他们只是仅仅记住了书本上一些空话、公式和材料。 7.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2分) A.进入七月份以来,长江中游和下游许多地区便连续降中到大雨,甚至是暴雨,这是历史上罕见的天气现象。 B.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上半年我国城市居民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与日常生活消费相比,呈不断上升趋势。 C.在昨天举行的大会上,六个民族学生代表热情洋溢地作了发言。 D.周六这一天,我们所有老师参加了为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而进行的宣传活动。 8.下文横线上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人生道路上的分歧给未来带来了不确定性,然而又不是不可把握的。一方面是外界的因素,一种力量把你往那边拉, ;另一种力量把你往这边拉, 。 A.欺骗你,引诱你,逼迫你 教育你,引导你,爱护你 B.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 引导你,教育你,爱护你 C.引诱你,逼迫你,欺骗你 引导你,教育你,爱护你 D.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 爱护你,教育你,引导你 9.下列句中强调“看见他”和“搞卫生”的一组是( )(2分) ①我今天早晨在学校是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②我是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③我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是搞教室卫生。 ④我今天早晨是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下面句子中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2分) A.班长和同学们都经常对我说:“学习上的问题,要多跟大家探讨,要多向老师请教。” B.目录学专家张之洞也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 C.旧上海每到夜深,便有人叫卖“桂花赤豆汤”。(一种红豆桂花糯米稀饭) D.别的且不说吧,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11.写出下列名言或古诗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3分) (1)十年树林, 。 (2) ,忠言逆耳利于行。 (3)咬定青山不放松, 。 (4) ,要留清白在人间。 12.综合性学习。(5分) 世界各国读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安徒生,为了纪念这位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感动和快乐的童话巨人,你们班计划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同学们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 (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2分) (2)请就安徒生童话对你成长的影响和意义,发表一段简短的富有激情的开场白。(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太空电梯(6分) ①设想一下,有一天你走进电梯,按下上升按钮就到了外太空,是不是很酷?这就是太空电梯,它将使人类的梦想成为现实。 ②前将一个重约2.2千克的东西发射到近地轨道就需耗资约5.3万人民币,但是太空电梯却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让普通人可以在太空中旅行。 ③目太空电梯的载人舱能够在数千万米长的电缆上移动,而电缆则靠地球转动产生的离心力来固定。碳纳米管的出现又朝这一梦想的实现前进了一步。科学家爱德华兹已证明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做到能够支撑太空电梯的超强力电缆。 ④科学家研究发现,建造一个200吨的电梯是个合理设想,而且具有商业价值。一个200吨的太空电梯的大小相当于一架大型的商务飞机。太空电梯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人的意愿,不受任何物理层面的限制。 13.读完全文,请用一句话谈谈“梦想”的具体内容。(2分) 14.第④自然段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写出一种并说明这种方法有何作用?(4分) (二)北京时间不到点(20分) ①儿子放假了,天天日上三竿才起。每天上午十点之前,我俩跑到附近的“德克士”快餐店要上两个汉堡,两杯可乐,早饭就算打发了。“德克士”这段时间搞活动:早上十点以前、晚上八点以后,汉堡买一送一。在儿子看来,这就是他的“幸福生活”。 ②这天,我们进去刚坐定,从门外急匆匆的进来两个人,看样子也是父子俩。父子俩在柜台前站定,气喘如牛。父亲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孩子则刚跟我儿子不相上下。他们身上的装束,显然是农村集贸市场上的流行款,与时尚明亮的大厅显得格格不入。这对父子的到来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我注意到有些时刻像我一样,一边大口嚼饮,一边余光旁观。我的位置刚好正对柜台,父子俩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视线里。 ③乡下父亲一边急急地掏钱,一边喊口令似的对服务员说:“同志,要两个汉堡。”服务员似乎不大习惯他这种称呼,用手掩了下嘴,笑着说:“先生要什么样的汉堡?”乡下父亲有点犹豫,显得拿不定主意,但仅仅一瞬,他便坚定地指着墙上一幅宣传画说“要那个,十块钱的。”服务员微笑着说:“两个超级鸡腿堡20元。”乡下父亲愣了,说:“你们不是‘买一送一’吗?”服务员微笑着说:“对不起先生,我们的活动规定,早上十点之前或晚上8点以后购买可享受‘买一送一’的优惠。”说着用手指一指墙上的报时钟,“您看现在已经是十点过三分了。”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④他的儿子在旁边似乎也明白了,很丧气地垂下了头。乡下父亲不安起来,局促地对儿子说:“勇,要不,咱明天再来?叫勇的小孩说:“明天还要看我妈哩!”乡下父亲搓着手不吭声了,脸上的表情更加尴尬,他转而试探的问服务员:“同志,能不能,宽限几分钟?我们一大早就往这儿赶,结果还是给耽误了!”服务员依旧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对不起先生,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我也做不了主。”乡下父亲又失望的转向儿子:“勇,要不晚上过来,8点咱们再来?”勇说:“爸,十几里地,天黑咋走呀?”乡下父亲说:”你不用来,我来!”勇说:“算了,我不吃了,就当我没有考‘双百’。说着又低下了头。 ⑤乡下父亲咬了咬牙,枯皱的手在衣袋里摸索,似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不经意的看了眼手机,显示十点零五分。儿子正往嘴里海塞,见我看手机,顺口问几点了,我刚要回答,一个念头突然在脑海里出现,让我既兴奋又紧张,心里怦怦直跳。我答道:“十点。”事不宜迟,我还要将错误进行到底!硬了硬头皮,我朝柜台方向高声喊道:“服务员,你们的表快了!快了整整5分钟!”意想不到的是,旁边竟然有人附和:“对,对!快了5分钟!”还有人迅速地调整手机,然后高高举起:“看,现在刚十点!”我看到,尽管这时用餐的人不多,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发出一致的声音。 ⑥一时间,柜台里的服务员全愣了,你看我,我看你,有些不知所措。刚才几个正忙不迭地说着:“先生,欢迎光临”“先生请慢走”的服务员也马上噤了声,纷纷朝这边张望。乡下父亲和儿子也转过头来,一脸感激地寻找,寻找帮他们说话的人。他们的眼睛逐一扫过去,找不到定格的地方。顿时,整个大厅安静下来了,只有反复播放的轻音乐在低回萦绕。 ⑦刚才一直为父子俩“服务”的那个服务员掏出手机,狐疑地看着。一边看,一边模仿电台播音员报时的腔调:“现在是北京时间——”她故意顿了一下,而后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不——到——点!”说完扬起脸,冲其他姐妹诡秘地一笑。接着,我听到,整个柜台内响起一片银铃般的“报时声”:“北京时间——不到点!”,“北京时间——不到点”……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悄悄揩了下眼睛。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6.联系全文,说说“北京时间不到点”的含义。(3分) 17.赏析下列句子(从用词的角度)。(6分) (1)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2)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悄悄揩了下眼睛。 18.第②段对乡下父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何作用?(4分) 19.如果你是乡下儿子,吃到这来之不易的汉堡时,最想说些什么?(不少于30字)(4分) 三、古诗文阅读(6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0-21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下列对诗中语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国破”句中,“国”指京城长安,“破”的意思是“沦陷”。 B.“城春”句中的“深”的意思是茂盛。 C.第二句的意思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D.“浑欲”句意为,安史之乱不平定,诗人就不整理散乱的头发。 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句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定下高昂的爱国基调。 B.“家书抵万金”一句出自肺腑,情真意切,很自然地引起共鸣,因而千古传诵。 C.诗的前四句写景,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的境况,充溢离情。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四、作文(40分) 所谓“一枝一叶一世界”,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又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时时呈现在我们眼前,请以《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为题进行描述。 要求:内容要具体、真实、生动;字数400以上。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D 解析 A选项加点字的读音依次为:“mó”“mú”“mó”“mó”;B选项依次为“méng”“mēng”“méng”“méng”;C选项为“jìn”“jìn”“jìn”“jīn”;D选项都读“jǐn”。 2.A 解析 A选项中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要言不繁”的“繁”应为“烦”,“修养生息”的“修”,应为“休”;B选项有三个错别字,“插科打诨”的“浑”应为“诨”,“蜂涌而上”的“涌”应为“拥”,“准备就序”的“序”应为“绪”;C选项有四个错别字,“重山峻岭”的“重”应为“崇”,“融汇贯通”的“汇”应为“会”,“烦躁不安”的“燥”应为“躁”,“顶礼模拜”的“模”应为“膜”;D选项有三个错别字,“明火直仗”的“直”应为“执”,“锥心痛恨”的“锥”应为“椎”,“一脉相成”的“成”应为“承”。 3.C 解析 “以至”表示“一直到”,而“以致”意为“导致”,①句中应用前者;“胁迫”“喝彩”为固定搭配;“副”,用于面部表情、人的样子等,如一副嘴脸、一副笑脸。 4.C 解析 这是一组复句结构,总体上是因果关系,在因果关系中,前半部分为转折关系,所以用“但是”和“特别”;后半部分是递进关系,所以用“不仅……还……”。 5.C 解析 “破绽百出”用来比喻说话、做事漏洞极多,用在这里不合适。 6.C 解析 A选项有歧义,应改为“在明天上午的休息时间或下午的休息时间”;B选项前后不一致,应改为“这个城市的住房是否抗震,成了关系到人们生活是否安全的重大问题”;D选项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如果”改为“与其”。 7.B 解析 A选项“长江中游和下游许多地区”,“地区”的限制范围有歧义;C选项“六个民族学生代表”数量词修饰对象不清;D选项“我们”可为复指,可为限制,所指不明。 8.D 解析 观察词语的逻辑关系,选D。 9.B 解析 “是”之后的部分被强调。 10.D 解析 A选项“说”后是引述大意,应将冒号改为逗号;D选项“无功”后应用分号并列关系;C项是局部注释,应取句内括号。 11.(1)百年树人 (2)良药苦口利于病 (3)立根原在破岩中 (4)粉骨碎身全不怕 12.(1)主题:安徒生童话伴我成长 (2)同学们,在安徒生美丽的童话世界里,我们懂得了同情与善良,感受到了真善美的力量,让我们走进安徒生,理解安徒生童话的精髓,让我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二、现代文阅读 (一)13.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做到能够支撑太空电梯的超强力电缆。 14.作比较,可以让人更直观地感受太空电梯的大小;列数字,准确地说明设计的太空电梯的合理重量。 (二)15.在德克士,乡下父子错过了“买一送一”优惠活动的时间,在“我”和顾客帮助下如愿以偿买到优惠汉堡的故事。 16.①为了让乡下父子买到优惠的汉堡,我和顾客以及服务员故意将错就错,说北京时间不到十点。②“北京时间不到点”是一句善意的谎言,充分体现出众人的爱心、善心和同情心。 17.(1)“凝固”是固定不动的意思。形象地刻画出父子得知时间已过,不能享受优惠时的失望又无助的表情。 (2)“揩”是擦的意思,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父子对众人善意谎言的由衷感激之情。“悄悄”(是不动声色地意思)生动地写出父亲掩饰自己内心的情感,展示刻画出他的自尊的特点。 18.动作描写、外貌描写暗示了乡下父子生活的拮据,为了买优惠的汉堡,他们一大早急匆匆地从遥远的乡下赶来,为后文优惠时间已过,众人为了帮助他们善意撒谎做铺垫。 19.示例:感谢叔叔阿姨们,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我永远会记住这个汉堡,更加努力学习,将来像你们一样关心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三、古诗文阅读 20.D 解析 “浑”,简直,该句句意为白发愈搔愈稀,簪子简直插不上。 21.A 解析 第一句“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全篇感情深沉,沉郁顿挫,说“高昂”不恰当。 四、作文 略 六年级小升初测试语文模拟试题 语 文 班级 姓名 得分(等级)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面加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绷带(běng) 湖畔(pàn) 心旷神怡(yí) B.坠落(zhuì) 泥渍(zì) 踉踉跄跄(qiàng) C.淙淙(cóng) 俯瞰(hàn) 坚持不懈(xiè) D.河蚌(bèng) 分泌(bì) 千里迢迢(ti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向是( )(3分) A.告诫 戒备森严 皱纹 蚊丝不动 B.震撼 骇人听闻 微型 得意忘型 C.栽种 载歌载舞 急切 迫不急待 D.隔壁 完璧归赵 布置 置之不理 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两山之间往往 着清澈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许多野花呀。 ②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 不已。 ③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 典礼。 A.晃动 感叹 举行 B.晃动 赞叹 进行 C.流动 赞叹 举行 D.流动 感叹 进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这只,又看漏了那只。 ②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 ③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 A.①东西太多,手都来不及接;②愤怒地号叫;③有古迹或有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 B.①鸟儿繁多,来不及观看;②愤怒地号叫;③有古迹或有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 C.①东西太多,手都来不接;②形容风很大,生硬响亮;③有古迹或有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 D.①鸟儿繁多,来不及观看;②形容风很大,声影响亮;③有古迹或有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 5.填入下列句子方框中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雨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糟了□眼看就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水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 A.。 ? ,“ 。” B.! ? ;“ !” C.! 。 ,“ 。” D.。 , :“ !”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3分) A.只要我们多读多些,作文水平就会不断进步。 B.星期天看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