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乌鲁木齐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测试卷(8套试卷带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879222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鲁木齐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测试卷(8套试卷带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乌鲁木齐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测试卷(8套试卷带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乌鲁木齐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测试卷(8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测试卷 语 文 班级 姓名 得分(等级) 一、语言基础(共28分) (一)阅读文段一,回答问题。(共14分) 文段一 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1) 。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也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清明节前,小麦还没有“起身”,是不怕jiàn tà的,而且越踏越长得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chàng kuài。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桥、亭、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从外面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爬行,振翅鸣叫。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2) 。用西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通草做huā bàn,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真是美极了。用小西瓜(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作“打瓜”或“笃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diāo lòu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xiàn mù。 1.在(1)处最适合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和颜悦色 B.察言观色 C.疾言厉色 D.不动声色 2.在(2)处最适合填入的成语是( )(2分) A.绘声绘色 B.栩栩如生 C.跃然纸上 D.入木三分 3.请结合上下文和拼音写出词语:(每字1分,共10分) jiàn tà chàng kuài huā bàn diāo lòu xiàn mù ( ) ( ) ( ) ( ) ( ) (二)阅读文段二,回答问题。(共10分) 文段二 有一次,午夜醒来,后庭的月光正在涨潮,满园的树木都淹没在发亮的波澜里。我惊讶地坐起,完全不能置信地望着越来越浓的月光,一时不知知道自己究竟是快乐,还是忧愁。只觉得如小舟,悠然浮起,浮向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的青天,而微风里橄榄树细小的白花正飘着、落着,矮矮的通往后院的阶石在月光下呗落花堆积的有如玉砌一般。我忍不住欢喜起来,活着真是一种极大的幸福——这种晶莹的夜,这样透明的月光,这样的温柔的、落着花的树。 4.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每空2分,共8分) 涨潮( ) 波澜( ) 玉砌( ) 晶莹( ) 5.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2分)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排比 (三)阅读诗歌,按要求作答。(4分) 6.读下面的诗,理解诗意,补全诗句。 夜 捕 流沙河 儿女拉我园中去, 篱边夜捕蟋蟀。 静悄悄,步步侧耳听, 小女握瓶,小儿照灯火, 一回捕获八九个, 从此荒园 。 且看瓶中何所有, 断腿冤虫,悲哀与寂寞。 二、古诗基础(40分) 7.请把“春”“夏”“秋”“冬”四个字准确地补入下面的诗词中。(每空2分,共8分) (1)绿树荫浓 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银烛 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 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4)江南有丹橘,经 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8.小学毕业了,你想在好朋友的毕业留言册上写一句古诗,你会选择哪一句?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 。 9.请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字。(每空2分,共8分)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涕: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 (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躬: 10.默写。(每空2分,共20分)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明月何时照我还。 (2) ,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映日荷花别样红。 (4)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 。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 (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 (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 (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 (1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 。 三、文言文基础(16分) 饭后钟 王播①少孤贫,尝居扬州慧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餐,诸僧厌恶,播至,已饭矣。播惭,题诗壁上云:“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②饭后钟。”后二纪③,镇扬州,访旧诗,已碧纱笼之矣。援笔续云:“三十年来尘土里,于今始得碧纱笼。” (《唐摭(zhí)言》) 【注释】①王播:唐代人。②阇黎(shé lí)梵语,指高僧。饭后钟:寺庙本来是饭前敲钟聚集众僧,但和尚们因为王播的缘故吃完了才敲钟。③纪:古时十二年为一纪。 11.下列句中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王播少孤贫 孤:幼年丧父 B.尝居扬州慧昭寺木兰院 尝:曾经 C.播至,已饭矣 饭:米饭 D.于今始得碧纱笼 始:才 12.文言文中常有省略主语的现象,请把下面句子被省略的主语补充出来。(每空3分,共6分) (1)诸僧厌恶,播至,( )已饭矣。 (2)后二纪,( )镇扬州,访旧诗。 1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堂已了各西东”指的是等王播到了饭堂,僧人们都已经吃完,各自走了。 B.“惭愧阇黎饭后钟”指的是僧人们饭后敲钟的行为令王播很羞惭。 C.“三十年来尘土里”指的是王播三十年来在世俗的风尘中奔波。 D.“于今始得碧纱笼”指的是王播的诗现在才有碧纱笼罩着。 14.对于王播题诗讽刺和尚一事,宋代的苏轼曾作诗评论。阅读下面这首诗,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的观点。(5分) 石塔寺 苏轼 饥眼眩东西,饭肠忘早晏①。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山僧异漂母②,但可供一莞。何为③三十年,记忆作此讪④。斋厨养若⑤人,无益只遗患。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 【注释】①晏:迟,晚。②漂母:汉代大将韩信年少家贫,在水边洗衣的老妇供给他饭吃;韩信得志后,以千金相报。③何为:为什么。④讪:嘲笑。⑤若:这样的。 四、现代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5分) 15.下面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你还在我身旁 佚 名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弹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二)阅读《外祖父的白胡须》,回答第16—17题。(11分) 外祖父的白胡须 琦 君 我没有看见过我家的财神爷,但是我总是把外祖父与财神爷联想在一起。因为外祖父有三绺雪白雪白的长胡须,连眉毛都是雪白的。手里老捏着旱烟筒,脚上无论夏天与冬天,总是拖一双草拖鞋,冬天多套一双白布袜。小帮工阿喜说财神也就是这个样儿,他听一个小偷亲口讲给他听的。 那个小偷有一夜来我家偷东西,在古仓里挑了一担谷子,刚挑到后门,却看见一个白胡子老公公站在门边,拿手一指,他那单谷子就重得再也挑不动了。他吓得把扁担丢下,拔腿想跑,老公公却开口了:“站住不要跑。告诉你,我是这家的财神爷,你想偷东西是偷不走的。你没有钱,我给你两块洋钱,你以后不要再做贼了。”他就摸出两块亮晃晃的银圆给他,叫他快走,小偷从此不敢到我家偷东西了。所以地方上人人都知道我家的财神爷最灵、最管事。外祖父却摸着胡子笑眯眯地说:“哪一家都有个财神爷,就看这一家做事待人怎么样。” 外祖父是读书人,讲过学,却什么都没考取过。后来就在祠堂里教私塾,在地方上给人义务治病。 冬天,他最喜欢叫我端两张竹椅,并排坐在后门矮墙边晒太阳。夏天就坐那儿乘凉,跟他讲那讲不完的故事。妈妈怕他累,叫我换张靠背藤椅给他,他都不要。那时他七十多岁,腰杆挺得直直的,没有一点佝偻的老态。 要饭的看见他坐在后门口,就伸手向他讨钱,他就掏出一枚铜板给他。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一个女乞丐向外祖父讨了一枚铜钱,不到两个钟,她又背了个孩子再来讨。我告诉外祖父说:“她已经来过了。”他好像听也没听见,又给了她一枚。我问他:“您为什么不看看清楚,他明明是欺骗。”他说:“孩子,天底下的事就这样,他来骗你,你只要不被他骗就是了。一枚铜钱,在她眼里比斗笠还大,多给她一枚,她多高兴?这么多讨饭的,有的人确是好吃懒做,但真的真的是因为贫穷,我有多的就给他们也许有一天他们有好日子过了,也会想起自己从前的苦日子,受过人的接济,他就会好好帮助别人了,那么我今天这枚铜钱的功效就很大了。” 他忽然轻声轻气地问我:“你知不知道那一次财神爷吓走了小偷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 “你别告诉别人,那个白胡子财神爷就是我呀!” “外公,您真好玩,那个小偷一定不知道。” “他知道,他不好意思说,故意那么告诉人的。我给他凉快银圆,劝说他一顿,他以后就去学做手艺,没有再做小偷了。” 这一段有趣的故事,使我一直不会忘记。“施比受更为有福”,这是中外古今不变的真理,外祖父就是一位专门赐予快乐给人们的仁慈老人。 记得最后那年腊月二十八,乡下演庙戏,天下着大雪,冻得足手都僵硬了。外祖父点起灯笼,穿上钉鞋,对我和小帮工阿喜说:“走,我们看戏去。” “我不去,外公,太冷了。” “外公都不怕冷,你怕冷?走。” 他一手牵着我,一手提着灯笼,阿喜背着长板凳。外祖父的钉鞋踩在雪地里,发出沙沙的清脆声音。戏开锣了,正殿里冷冷清清不到三十个人。台上演的戏我是看厌了,一男一女哑着嗓子不知在唱什么。武生旧兮兮的长靠后背,旗子只剩下两根,没精打采地垂下来。可是唱完一出,外祖父就拼命拍手叫好,并给台上递去一块银圆。 回家的路上我埋怨道:“什么破戏,看它干什么?” “你不懂,戏班子怪可怜的,台下没有人看,叫他们怎么演下去,所以我们得捧场。” “你还给他一块大洋呢。” “让他们打壶酒,买斤肉暖暖肠胃,天太冷了。” 红灯笼的光晕照在雪地上,好美的颜色。我再看外祖父雪白的长胡须,也被灯笼照得变成粉红色了。 如今外祖父早已仙逝多年。每当我抬头望蔚蓝晴空,朵朵白云后面,仿佛出现了我那雪白长须的外祖父,他在对我微笑,也对这世界微笑。 (有删改) 16.作者主要写了哪三件表现外祖父乐善好施的事?(6分) 17.文章结尾处作者写到“每当我抬头望蔚蓝晴空,朵朵白云后面,仿佛出现了我那雪白长须的外祖父,他在对我微笑,也对这世界微笑。”请你谈谈这段话的作用。(5分) 一、语言基础 (一)1.C 解析 疾言厉色:说话急躁,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联系上下文可知C合适。 2.B 解析 栩栩如生: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3.践踏 畅快 花瓣 雕镂 羡慕 (二)4.zhǎng 解析 “涨”有两个读音,“zhǎng”,指水量增加,水面高起来,如涨潮;“zhàng”,指体积增大,如豆子泡涨了。 lán 解析 “澜”只有一个读音,指大波浪。 qì 解析 “砌”有两个读音,“qì”,指建筑时垒砖石,用泥灰黏合,如砌墙;“qiè”,〔砌末〕戏曲舞台上所用的简单布景和大小道具。 yíng 解析 “莹”只有一个读音,指光洁像玉的石头。 5.B (三)6.夜夜不闻歌 二、古诗基础 7.(1)夏 (2)秋 (3)春 (4)冬 8.示例一: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示例二: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9.(1)指眼泪 (2)因为 (3)因为 (4)亲自 10.(1)春风又绿江南岸 (2)梅子金黄杏子肥 (3)接天莲叶无穷碧 (4)只留清气满乾坤 (5)独钓寒江雪 (6)天下谁人不识君 (7)古来征战几人回 (8)春风不度玉门关 (9)粒粒皆辛苦 (10)望湖楼下水如天 三、文言文基础 11.C 解析 “饭”在这里指吃饭,不是米饭的意思。 12.(1)诸僧 解析 联系上下文可知,诸僧厌恶王播,当王播到了的时候,饭已经吃完了,指的是诸僧已经吃过饭了。 (2)王播 解析 二十年以后,王播被派来镇守扬州,特意到自己写诗的地方看。 13.C 14.表现出作者对于一些只记住别人的坏处而忘记别人对他的诸多好处的人的讽刺。 四、现代诗文阅读 (一)15.表达作者对往昔时光之怀念,提醒人们要懂得珍惜。 (二)16.给小偷银圆,劝他改过;两次给同一个要饭的铜钱;大冷天看戏,给戏班子捧场; 17.这一段话体现了作者对外祖父的思念和爱,外祖父对生活、对世界的爱深深地影响和激励了作者,最后一句话也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同时又于开头形成呼应。 六年级小升初测试语文模拟试题 语 文 班级 姓名 得分(等级) 一、基础部分(30分) 1.先补充成语,再按要求分类。(8分) 神机( )算 自私自( ) 斗志( )扬 阴( )诡计 滔滔不( ) ( )头丧气 舍( )为人 口若( )河 (1)将上述成语按褒义词和贬义词分类。 ①褒义词: ②贬义词: (2)从上述成语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 )—( ) ( )—( ) 2.把题目、作者和主人公用线连起来,使其具有关联性。(6分) 杜甫 《鸟的填空》 桑娜 安徒生 《穷人》 诸葛亮 罗贯中 《卖火柴的小女孩》 武松 列夫·托尔斯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小女孩 巴金 《景阳冈》 作者 施耐庵 《草船借箭》 作者和自己的朋友 3.默写王昌龄的《出塞》一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课外阅读积累。(8分) (1)歇后语填空。(1分) ①大路上的电杆——( ) ②杨树开花——( ) (2)成语填空。(2分) ①桃李无言, 。 ②万事俱备,, 。 (3)名句填空。(3分) ①少壮不努力, 。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 。 ③路漫漫其修远兮, 。 (4)文化常识。(2分) ①“岁寒三友”是指 。 ② 与 分别登上了我国古代诗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5.按要求写句子。(2分) (1)小螃蟹悠闲自得地挥舞着两只小钳子。(缩句) (2)我即使很想参加奥运会开幕式,但我知道这是无法实现的。(修改病句) 二、阅读部分 (一)上将与下士 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就是他领导美国人民为了自由、为了独立浴血奋战,赶走了原来的统治者。 乔治·华盛顿是个伟人,但他若在你面前,你会觉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样,一样诚实,一样热情,一样的与人为善。 有一天,他穿着大衣独自一人走出营房,他所遇到的士兵,没有一个认出他。在一处,他看到一个下士领着手下的士兵筑街垒。 “加把劲!”那个下士对抬着巨大石块的士兵们喊道:“一、二,加把劲!”但是,那下士自己的双手连石头都不碰一下。因为石块很重,士兵们一直没能把它放到正确的位置上。下士又喊:“一、二,加把劲!”但是士兵们还是不能把石块放到正确的位置上。他们的力气几乎用尽,石块眼看就要滚下来了。 这时,华盛顿已经疾步跑到眼前,用强劲的臂膀顶住石块。这一援助很及时,石块终于放到了正确的位置上。士兵们转过身,拥抱华盛顿,表示感谢。 “你为什么光喊加把劲而让自己的手放在衣袋里呢?”华盛顿问那下士。 “你问我?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哦,这倒真是!”华盛顿说着,解开大衣纽扣,向这位鼻孔朝天、背绞双手的下士露出他的军装。“按军服看,我市上将。不过,下次再抬重东西的时候,你可以叫上我!” 你可以想象,那位下士看到站到自己面前的华盛顿本人,是多么羞愧,至此他才真正懂得;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决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的那种倒人胃口的蠢事。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2.文章仅用了“鼻孔朝天”“背绞双手”二词,下士趾高气扬的神态便跃然纸上,请你也写两个词,形象刻画“那位下士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华盛顿本人,是多么羞愧”的神态。(4分) 3.把画线句子改写陈述句。(3分) 4.短文中哪个句子能反映这则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请把它用直线画出来。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二)麻雀和燕子 有一回,我站在院子里看着屋檐下边的燕子窝。一对燕子掠过我前面飞走了,留下一个空窝。 燕子一飞走,有只麻雀从屋顶飞下来,跳到燕子窝上。它四面打量一下,拍拍翅膀就溜进窝里去,接着从窝里探出头来,还啾啾地叫呢。 过了一会儿,一只燕子飞回来了。它钻进窝,一看有个生客,就吱吱吱地叫了几声,拍拍翅膀走了。麻雀还蹲在窝里叽叽喳喳地叫着。忽然飞来一群燕子。它们急急忙忙地直飞到窝边,好像特意来看看麻雀似的,但马上又飞走了。 麻雀一点也不(hài sào),还叽叽喳喳地叫着。 一会儿,燕子们再飞到窝上来,不知干了什么,又飞走了。燕子不是无缘无故飞来的。每只燕子的嘴里都衔着稀泥,它们把燕子窝的小门一点儿、一点儿地封起来。 燕子飞来飞去,燕子窝也越堆越大,小门却越缩越小。起先还看得见麻雀的脖子,一会儿只看见它的小脑袋,再过一会儿只能看见它的嘴,到后来什么也看不见了。因为燕子们把麻雀完完全全给封在窝里了。这时,燕子叽里叽里地唱着歌,在屋子周围绕了几圈便飞走了。 1.轻请为下列词语注音,并根据音节写出词语。(4分) 屋檐( ) hài sào( ) 2.读读短文,联系上下文内容,展开想象,写句子。(4分) (1)“麻雀一点也不hài sào,还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 (2)“燕子叽里叽里地唱着歌,在屋子周围绕了几圈”好像在说: 3.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4分) 4.你觉得燕子还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对付麻雀?(4分) 5.你对文中的小燕子和麻雀分别有什么评价?(4分) (三)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令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单?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2分) (1)卿令当涂掌事(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4)但当涉猎( )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1分) 3.孙权为什么劝吕蒙读书学习?(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三、写作部分(30分)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生活中我们与周围的人少不了相互帮助,请记叙与同学合作的一件小事,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400字以上,题目自拟。 一、基础部分 1.妙 利 昂 谋 绝 垂 已 悬 (1)①褒义词:神机妙算 斗志昂扬 滔滔不绝 舍己为人 口若悬河 ②贬义词:自私自利 阴谋诡计 垂头丧气 (2)自私自利—舍己为人 垂头丧气—斗志昂扬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意义及感情色彩、词语的正确书写,应要平时多加练习、体会。 2.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 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 罗贯中——《草船借箭》——诸葛亮 列夫·托尔斯泰——《穷人》——桑娜 巴金——《鸟的天堂》——作者和自己的朋友 施耐庵——《景阳冈》——武松 解析 本题考查课本中的文学常识,平时更要加强识记。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表达了诗人渴望朝廷能够有像李广那样的猛将守边,保护国家和人民安宁的思想感情。 解析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指秦汉时候的明月和关塞,但其意义悠远,指从古到今,包括了唐王朝。当时唐王朝也缺少像李广那样的猛将,致使“万里长征人未还”。诗人的思想感情其实是唐代人民思想感情的反映。 4.(1)①靠边站 ②不结果 (2)①下自成蹊 ②只欠东风 (3)①老大徒伤悲 ②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吾将上下而求索 (4)①松、竹、梅 ②李白 杜甫 解析 本题考查各方面语文知识的积累,要更加识记。 5.(1)螃蟹挥舞着钳子。 (2)“即使”改成“虽然”。 解析 缩句即提取主干,去掉各种修饰语。该病句属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是“虽然……但……”。 二、阅读部分 (一)1.华盛顿帮助士兵抬石块并教育光指挥不动手的下士。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能力。应抓住主要事件进行概括。 2.手足无措 无地自容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积累能力,平时在表达时应多加运用。 3.你应该看出我是这里的下士。 解析 本题考查自由运用句式的能力,要懂得各种句式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4.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决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的那种倒人胃口的蠢事。理解:华盛顿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会像下士那样恃权自傲,搞特殊化。而是待人热情诚实,与人为善,以身作则。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心意思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二)1.wū yán 害臊 解析 语文即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要注意字词积累。 2.(1)“我就是要占你们的窝,看你们怎么办!” (2)“这就是不劳而获抢占别人房屋的下场。” 解析 作答本题必须理解语境,根据语境加以想象。 3.不事劳动、懒惰、妄图不劳而获的人绝不会有好下场。 解析 对故事寄寓的道理的探究,必须从故事入手,了解其过程和结局,加以思考。 4.略 解析 本题是开放题,有理即可,如:用嘴啄、轮番攻击等。 5.①对小燕子:勤劳、聪明伶俐。 ②对麻雀:懒惰,厚颜无耻,妄想不劳而获。 解析 根据情节加以思考。 (三)1.(1)掌管 (2)推托 (3)难道 (4)只,只是 解析 要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2.吕蒙才开始学习。 解析 本题关键在于对“乃”的解释,这里“乃”的意思是“才”。 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解析 本题考查按要求筛选语句的能力。 三、写作部分 略 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给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词。(3分) ①分歧( ) ②确凿( )③dǎo gào( ) 2. 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怎么又……” B、闻一多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C、我要登上北高峰,享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妙体验。 D、面对困难,是退避三舍呢?还是迎难而上?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3分) ①废( )忘( ) ②舍( )为人 ③同心( )力 ④居( )思( ) ⑤万古长( ) ⑥神机( )算 4. 背诵默写(4分)①会当凌绝顶, 。     ② ,柳暗花明又一村。 5.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面这些与“看”有关的成语补充完整。(4分) ①左看看,右看看——左顾右( ) ②站在高处往远处看——高( )远瞩 ③斜着眼睛看人——侧目而( ) ④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瞻前( )后 6.仿写成语。(4分) ①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调兵遣将 ②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同甘共苦 7.句型转换。(2分)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改为陈述句)改: ②这花真香。(改为夸张句)改: 8.选择填空。(4分)①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 A.《封神演义》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②下面不是三国故事的是( ) 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③《孟姜女哭倒长城》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里面提到的皇帝是( ) A.刘邦 B.秦始皇 C.唐太宗 D.乾隆 ④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特别受到赞美,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是( ) A.梅、竹、兰 B.松、竹、梅 C.梅、兰、菊 D.松、梅 、菊 9.仿写句子。(2分)金钱可以买来书籍,但买不来知识。 A.金钱可以 ; B.金钱可以 。 10.你喜欢古诗吗,积累了多少?请用心整理一下写在下面。(4分) ①描写春天的古诗。题目: 作者: 名句: ②与送别有关的诗歌。题目: 作者: 名句: 11、写一则你最喜欢的广告语或歌词句子并说说原因(3分)。 二 阅读(25分)(一)阅读《匆匆》,回答文后问题(14分)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2、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①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3、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4、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2、文章开头写了哪些自然现象?请加以概括。(3分) 13、从第二段看,“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原因是什么?(3分) 14、从文中划线的语句中任选一句,指出它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4分) ①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15、第四段中,作者用了一连串问句,表达了他的哪些感慨?(2分) 16、珍惜时间,有所作为,是我们从上文中获得的有益启示。请以“时间”为开头,仿照例句在下面的横线上再写一个句子。(4分) 例句:时间在农民辛勤的耕耘中,结成金黄的麦穗。 , 。 (二)(11分) 生命的礼物 ①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b、捐献我的心脏起博器官(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博器。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②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吉利。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