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武汉市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1.请将古诗《宿建德江》在方框里补充完整,做到内容准确,行款整齐,书写美观,布局合理。
2.下列加点字注音或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粗扩(guǎng) 和蔼(ǎi) 花团锦簇(cù)
B.抵达(dǐ) 遮敲(bì) 参差不齐(cēn)
C.绽开(zhàn) 怅然(chàng) 混为一谈(hùn)
D.称职(chèng) 余晖(huī) 畏罪潜逃(qián)
3.下列各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安祥 耸立 倒塌 崇山峻岭
B.热忱 奥密 狼狈 废寝忘食
C.莅临 分歧 恭敬 人迹罕至
D.烂漫 绝别 祷告 自顾不暇
4.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是( )
A.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B.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C.几十年过去了,老师们的话仿佛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D.她长得像她妈妈一样,十分漂亮。
5.下列对话中,语言表达不恰当的一组是( )。
A.甲:我的作文不好,你今后得多指点。 乙:不敢当,尽我所能吧。
B.甲:你的作文没说的,全班第一。 乙:过奖了,哪有那么好?
C.甲:今天是我十二岁的生日。 乙: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D.甲:多年不见,我也没有准备贵重的礼物。这是我亲手做的小玩意儿,希望你能喜欢。 乙:礼轻情意重,谢谢你的一番心意。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B.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C.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D.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7.下列名言警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毛果在一次乒乓球比赛中赢了自己的教练,教练引用《荀子》中的名言赞叹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人都爱听夸奖自己的话,但只有那些善意的批评才会让我们更优秀。
C.小明不爱读书,妈妈劝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现在不抓紧,将来要后悔。”
D.我们要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督促自己及时反省,不断完善自己。
8.给下面句子排序,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突然,我发现了一只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
②我的目光顺着树干上下搜索着。
③雨过天晴,空气十分新鲜,我向菜园跑去。
④菜园里的柿子树枝繁叶茂,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翠绿。
A.③④②①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9.六年级学生开展“电子书VS纸质书”辩论赛。请你代表反方辩论。
正方:电子书比纸质书有利。电子书比纸质书方便携带,在闲暇时间可随时查看;电子书比纸质书存储空间小,而且环保,不用浪费纸张。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积累补充填空。
(1)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______。
(2)青,__________________。《荀子》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4)古人常常托物言志,诗人于谦通过“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来表达自己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郑燮则用“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来寄寓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品质。
(5)欲问行人去那边?__________________。
11.口语交际。
彬彬正在看课外书,他很喜欢在课外阅读书报杂志。可他的爸爸却反对他看课外书,只是要他读课本,做练习。现在彬彬的爸爸又在说彬彬了:“你就是不好好复习功课,看起闲书来倒那么起劲……”
请替彬彬设计一段话回答他爸爸,要说服他爸爸同意彬彬在课余时间读课外书,以消除父子间的误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曹彬仁爱
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敞,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注释】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所居堂屋敝( ) (2)吾为将( )
1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________”的德行。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推文(一) “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推文(二)
“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推文(三) “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推文(四)
16、根据以上“推文”,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罐装饮料易被老鼠啃,只能喝白开水。( )
(2)生肉买来了以后,建议在水里浸泡。( )
(3)霉变水果滋生了很多微生物,不能吃。( )
17、综合以上“推文”,"江苏疾控”公众号的风格偏于( )。
A.活泼明快 B.严肃冷峻 C.朴实无华 D.优美抒情
18、有读者认为,这些“推文”的编辑“真偷懒,文字太短了”。你的观点是什么?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最想把以上哪一则微信“推文”分享给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因马修所经受的痛苦而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20、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以手掩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契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括号中。
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
(1)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
(2)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
22、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了短文后,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习作。
题目:小镜头·大道理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亲身经历的哪些事?这些事给与你怎样的启示?请你围绕题目选材写一篇习作,注意做到中心明确,详略得当,首尾呼应,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提示:不许仿套或抄袭例文;不许出现真实的学校名称或人名)
【参考答案】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详解】本题考查的诗词歌赋背诵默写。
根据题干的内容进行默写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诗歌内容即可。本题考查的诗歌是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全诗内容是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意书写整齐,美观,布局合理即可。
2.C
解析: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粗扩——粗犷
B项:遮敲——遮蔽
D项:称职chèng——chèn
3.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形的错误,仔细对没个词语的字形进行辨析。在本题中书写无误的是C项。
A项:安祥——安详
B项:奥密——奥秘
D项:绝别——诀别
4.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掌握。比喻句,是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但要注意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有本体或喻体。仔细阅读所给句子可知:
A“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是一个比喻句,句子中把“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
B“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不是比喻句。
C“几十年过去了,老师们的话仿佛还在我的耳边回响。”不是比喻句。
D“她长得像她妈妈一样,十分漂亮。”不是比喻句。
5.C
解析:C
【详解】略
6.C
解析:C
【详解】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A、B、D正确。
C.有误,“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为并列的词语,“负责”“慈爱”“勇敢”之间用“顿号”,“辛苦”后用“逗号”。
7.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格言的积累和理解。
A选项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B选项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药虽然很苦,但是对病人的病有好处;诚恳的劝告、尖锐的批评虽然听起来让人不舒服,但是有利于听的人改正他们的行为。
D选项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选自《礼记·大学》,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
C选项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意思是: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本句小明不爱读书,妈妈应该是劝小明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含义不符。可以换成“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故C项使用不当。
8.A
解析:A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后,首先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是菜园,然后对菜园进行了描写,结合①和②的内容我们可知先要目光搜索才能看到蝉虫。
9.纸质书具有质感,能享受书香气息。
【详解】本题考查辩论能力。
根据正方观点的内容,反方要持“纸质书阅读更好”的观点,可围绕“质感”“真实感”等方面阐述理由。
如:正方:电子书比纸质书有利。电子书不仅比纸质书方便携带,在闲暇时间可随时查看;电子书比纸质书存储空间小,而且环保,不用浪费纸张。
反方:纸质书阅读更好。因为纸质书方便做笔记、阅读舒适、有真实感,其天然具有的文化重量也使读者更能体会到阅读的氛围和趣味。
10. 日久见人心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少壮不努力 粉骨碎身浑不怕 任尔东西南北风 眉眼盈盈处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和诗歌的默写。
(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意为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劝学》。意思: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长歌行》,意思: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奋进,不要等到年老时再后悔。
(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意思:(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竹石》意思: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出自宋代诗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意思: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11.示例:读课外书能使我学到许许多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读课外书能开阔我的视野,能使我的头脑变得聪慧,使我受益无穷。而且我保证不会耽误学习,只会使我的学习越来越好。爸爸,您就让我看课外书吧。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组织语言在语境中的运用。
针对长辈,委婉尊敬的说出看课外书的好处,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用途,对学习有啥作用,如何平衡学习和课外书的时间。
故答案为:读课外书能使我学到许许多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读课外书能开阔我的视野,能使我的头脑变得聪慧,使我受益无穷。而且我保证不会耽误学习,只会使我的学习越来越好。爸爸,您就让我看课外书吧。
12、 居住 担任
13、当时正是严寒的冬天,墙壁瓦石的缝隙里蛰伏着各种虫子,不能伤害它们的生命。
14、为下面的古诗作衬托,突出他“仁心爱物”
15、 不以个人喜怒杀人 冬日不修敝屋 仁心爱物
【分析】译文:“武惠王曹彬,国家的名将,创下了鼎盛的战绩,没人比得过他。他曾经说:自从我当了将领,杀了很多人,然而(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乱杀一个人。他的住所旧了,弟子请求修理,曹彬说:这个时节正值大冬天,墙壁与瓦石之间,有许多虫子在这里冬眠,不可以伤害它们的生命。他的仁爱原来是这样啊!”
1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词语的翻译,要注意一句话当中的关键词语的分析。结合上下文和全文内容来理解分析即可得出答案,具体参考译文。
13、本题考查的是原文的翻译,注意翻译出原文中的重点字词,翻译要结合逻辑和正常的语序。具体翻译参考译文。
14、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写作的思路,开头先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是为了衬托后文她的仁心爱物的品格,理解题目,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15、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的分析,以及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A
解析:16、 × √ √
17、A
18、文字精炼但是读者容易记忆
19、把第一则推给孩子们,希望多喝白开水,有益于身体健康。
【分析】
16、考查对图文的辨析。
(1)错。理解不全面。
材料二:罐装饮料存在被污染的情况,所以建议不要直接饮用,而是通过吸管等介质饮用。
材料一:饮料添加成分较多,所以不如白开水营养健康,偶尔饮用,不能长期当水喝。
(2)对。
(3)对。
17、。考查对图文风格的辨析。
图片形象生动,文字简洁凝练,整体感觉亲切可爱,客观明白。所以应该是:活泼明快风格。
18、开放性试题,考查思维拓展。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
示例: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推广的目的是给读者科普知识,而不是卖弄文字。图片形象生动,利于理解认知;同时重点突出,让人一目了然,有比文字更好的推广效果。
19、开放性试题,考查语言表达。选一则你最喜欢的,推广给需要的人,理由合情理,语句通顺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我最想把第三条推给老人们,他们年轻时生活较苦,所以养成了勤俭的好习惯,往往东西变质都不舍得扔,对健康危害特别大。希望通过推广能让他们理解,为何变质的食物不能吃。
20、 指用手遮住自己的脸部。本文指年轻的女护士害怕看到马修经受痛苦的样子。 指事物转化的关键。本文指马修把痛楚作为病情好转的预兆。
20、 ② ①
22、因为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感受到自己还活着,病情正在不断好转,所以他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23、本文主要内容是讲一位长年因外伤而全身瘫痪的威廉·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面对钻心的刺痛,他毫无畏惧,反而盼望这种特定的痛楚带给他神经感觉以及希望。
24、不要麻木不仁地活着,也不要不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东西。熟视无睹的事物,也有它的独特之处,健康是无价之宝。
【解析】
20、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以手掩面”指用手遮住自己的脸部。本文指年轻的女护士害怕看到马修经受痛苦的样子。
“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本文指马修把痛楚作为病情好转的预兆。
20、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1)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语意的转换,由前面一句话转换至下一语句。
(2)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它”是“痛楚”。
2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由“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神经发出“痛”的信号。”可以知道,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感受到自己还活着,病情正在不断好转,所以他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2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内容是讲一位长年因外伤而全身瘫痪的威廉·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面对钻心的刺痛,他毫无畏惧,反而盼望这种特定的痛楚带给他神经感觉以及希望。
24、本题考查情感表达。
本文讲述了一位长年因外伤而全身瘫痪的威廉·马修,他没有放弃自己病情,忍受着钻心的刺痛,他毫无畏惧,反而感谢这种“痛楚”,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感受到自己还活着。那么,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与痛苦,我们也不能放弃,要学会坚强,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即可。
25.范文:
小镜头·大道理
中午十二点,正是上下班回家的高峰期。一辆公交车从远方驶来,在人们焦急
解析:范文:
小镜头·大道理
中午十二点,正是上下班回家的高峰期。一辆公交车从远方驶来,在人们焦急期盼的目光中停在路边站点上。站牌旁站着一堆等待的人们。车刚刚停稳、开了车门,还没等人们下车,在下面等得烦躁不堪的人们就蜂拥到了车门口。
一群人将车门围了个水泄不通,谁都想先上车,争先恐后地往上拥。而不知所措、等着下车的人们僵在了那里。其中,有一个高大的男子一把推开堆在门口的人,冲上了车,其他人也纷纷效仿,好不容易才都挤上了车。
车终于缓缓开动了,摇摇晃晃地行驶着,车内闷热无比,令人烦躁。汽车就像一个沙丁鱼罐头,里面的人一个挨着一个,就这样继续前行。这时,有人开始抱怨了:“车里怎么这么多人啊!你们就不会坐下一趟车吗哎呦,谁踩了我的脚!”有人反驳道:“那你怎么不坐下一趟车?刚才你不是也抢着上车的吗?又不是只有你活着。”又有人说:“这么热的天,谁不想早点回家啊,啊挤死我了!”其他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起来,原本就热的车上变得更燥热了。
到了某一站,有一个座位上的人下车了,站着的人又挤到了那个空座位边,争着抢着要坐下。这是,一位步履瞒珊的老人拄着拐杖上了车。一个小女孩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他,说:“老爷爷,您坐这儿。99然后伸手去扶他。没想到,小女孩刚离开,就有一个年轻人坐了上去,之后就将头扭向窗外。老人张了张嘴,没说什么,颤颤巍巍地站在了一边。小女孩撅起嘴来:“你干嘛坐这儿,这是我给爷爷让的位子!”年轻人瞪了她一眼:“要你管啊,小东西!你离开了这个位置就不是你的了,我坐上去有什么不对呀!”
车到了终点站,大群的人又挤下了车,接着喧嚷、推挤……看到这儿,我不禁想,世界上有真善美,就会有假恶丑,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品德高尚,这个社会怎么还会是这个样子?都说中华民族要讲文明、讲美德,可是一到关键的时候,秩序呢?文明呢?美德呢?在利益的面前,谁又能守住清规,舍己为人呢?都口口声声说品质高,讲文明,但在实践中,还不都是只会说不会做的假布偶?相信就公交车这个例子在很多城市都是常见的吧,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在炎热的骄阳下,谁又能上下车不拥挤、给老人让座、甚至等下一趟车呢?难道这个丑陋的小镜头不值得我们深深反思、品味吗?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要求以“小镜头·大道理”为题,围绕生活中让你感触的某个“小镜头”进行描绘,写一篇记叙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小事会让我们深有感触,有的让我们感动,有的给予我们启迪,有的让我们深思……。选择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去写,注意要以小见大,写出你的感受或启示。写作时可开篇入题,直接叙事,注意写清楚事件的时间、地点、起因。中间详细叙述事情的经过,注意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表现人物的特点。结尾重点写一写通过这件事自己的反思。
开头:对事情发生的背景进行铺垫,写出事件的起因。
过程:对事情的经过和结果进行详细的描述,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我的心情我的感受等是如何的。
结尾:点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升华文章主旨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