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思考题答案一.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开创中国
2、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中,由人民选择和决定的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4.在新时期,我们应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
3、帜的邪路。二.如何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重要意义。2.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国经济实力虽然大大提升,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正确认识我国当今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
4、,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总依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3.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总布局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也反映了我们党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科学发展重大战略问题认识的深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指导意义。4. 强调总任务,
5、是因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实现民族复兴,再创民族辉煌,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党的庄严使命、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都聚焦于这个总任务、归结于这个总任务。我们要紧紧扭住这个总任务,一代一代锲而不舍干下去。三.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1.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定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制监
6、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制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的重要取向。其5个方面是: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利的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要全面推进的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7、、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还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制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是: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出发,突出重点任务,扎实有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道路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法制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3.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
8、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如何认识协商民主?1.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2.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政治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长期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的创新。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既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又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既坚持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又贯彻了团结和谐的要求。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9、。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治国理政、管理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有利于发展人民民主、优化公共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协商民主作为利益多元化社会的一种有效治理方式,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制度安排和程序设计,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都能平等享有权利,自由、平等地参与国家管理和公共生活,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增进共识,促成科学决策与理性施政。 3.要做到协商民主,就是要:要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完善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
10、,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充分利用既有政治资源,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吸纳各方意见和建议,集中各方智慧和力量,使党和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使社会形成强大合力。扩大广大群众有序有效参与是重点。有序,关键是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开展民主协商;有效,关键是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使决策真正反映民主协商的结果。切实落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五.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怎样转变?1.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在持续,给我
11、国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冲击很大。第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提高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经济结构上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上的不协调状况,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需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第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环,是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真正使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也就是要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第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12、第五,中国的发展正面临来自资源环境方面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低用工成本来强化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时代已经或正在成为过去。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手段:第一,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第二,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第三,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第四,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第五,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
13、,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第六,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第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六.什么叫“新常态”?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常态?1.习近平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是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第一次系统阐述内涵是在2014年11月9日的APEC会议。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新常态的目标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其背后是执政思维理念的重大转变,核心是资源配置方式的理性回归。2.中国经济
14、新常态的三个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八大表现:第一,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第二,新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第三,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第四,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第五,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第六,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第七,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第八,经济风险总体可控。新常态给中国带来四个机遇:一是经济增速虽然放
15、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二是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三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四是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态度: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七.如何理解“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新认识、方略的新发展、举措的新突破。2.从理论上讲,是
16、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工业和农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联系,彼此相互作用。农业和农村发展,离不开工业和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同样,工业和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的支撑和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充分发挥彼此的作用。从实践上讲,是由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发现不平衡,农村发展滞后。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向
17、和着力重点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八.试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及着力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
18、人民生活的关怀,充分表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1.重要性: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3)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大国内需求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4)是坚持科学
19、发展这个主题的核心内容。解决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客观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6)是衡量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7)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是团结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着力点1)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
20、,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3)围绕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充分反映社情民意,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4)认真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5)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6)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九.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
21、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要:1.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把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2.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3.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科技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现绿色产业。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
22、用方式根本转变。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5.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全面推进污染防治;积极性对气候变化。6.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标准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眼前生态环境监督制度;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完善经济政策;推行市场化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政绩考核制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7.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检测和执法监督。加强统计监测;强调执法监督。8.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公众积极参与。9.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
23、筹协调;探索有效模式;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抓好贯彻落实。十.试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战略目标。这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因此,必须让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2.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我们所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括文化的复兴。我们必须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
24、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3.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文化软实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因此,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努力推动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4.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的发展。5.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文化生产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竞争。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6.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文化发展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塑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7.建设社会主
25、义文化强国才能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执政资源。西方资本主义用文化的强势来侵蚀我国,这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一.试述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所以我们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大学生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联系起来。2.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做
26、忠诚的爱国者。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3.教会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4.加强学生道德修养。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到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并且要增强法律意思,做一个知法、明法、守法的公民。5.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建设;要大力宣传先进典型。6.要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
27、、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7.构建德育实践的融入体系,增强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教学中;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中;将核心价值观送去社会实践中。8.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上台阶。健全制度的约束机制;构建宣传教育的实施机制;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十二.论述我们党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
28、的政治本色有以下重要作用:1.是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端正党风的重要内容。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更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一大法宝。坚持做好反腐工作,才能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反腐倡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内容。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构建能够具有有效化解矛盾、消除矛盾和预防矛盾激化机制的社会。由腐败行为引发的矛盾,必须通过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力度来解决。3.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如果反腐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
29、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因此,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4.是党的本身职责所在。反腐倡廉工作做不好,将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反腐倡廉工作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只有时刻不忘维护人民利益,才能继续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5.直接影响着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要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很重要的是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障碍、创造条件。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腐败。十三.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的关系。1.“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
30、设计”的内涵“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指在实践中走一步、看一步,一边探索、一边推进改革开放,既不裹足不前,又不盲目冒进。摸着石头过河,其实质就是从实际出发,坚信实践出真知、出思路、出创新、出举措。“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加强顶层设计”是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是指是要重视宏观思考、总体谋划、整体规划。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贯通性以及前瞻性五个特征,加强顶层设计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顶层设计尤其需要理论的创新,也需借助来自地方的经验和做法。2.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加强顶层设计是更
31、好地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把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强调顶层设计,就是要加强宏观思考、高瞻远瞩、整体谋划,增强我们推进改革开放的自觉和自信。依靠摸着石头过河为顶层设计提供材料和经验,为改革开放提供源头活水和实践依据;依靠顶层设计为摸着石头过河提供政策引导和方案指导,为改革开放引领目标、凝聚共识、统筹谋划。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要解决的问题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理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坚持
32、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是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它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是由深化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决定的,是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的需要。十四.如何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成果,是对历史的继承与发展。“我们党所积累
33、的治国理政经验是“四个全面”提出的重要历史前提。2.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3.集中体现了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当前,我国处于战略机遇期,具有很多有利的发展条件。“四个全面”站在时代前沿进行战略思考、战略谋划、战略部署。4.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阶段,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愿景不断提升,“四个全面”正是对此的回应。5.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在“四个全面”中,我们
34、党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解决问题。6.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四个全面”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使我们的前进方向更加明确,发展布局更加科学,战略举措更加有效,同时它也向国际社会宣示了中国的未来发展。十五结合习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的提出和论述,谈谈你是如何认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1.“一带一路”的提出和论述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涵盖东南亚经济整合、涵盖东北亚经济整合,并最终融合在一起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和丝绸之
35、路经济带战略形成一个海上、陆地的闭环。2.理解与认识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
36、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3.共建“一带一路”,应该: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国要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
37、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十六.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等五大新的发展理念,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对新理念的理解与认识。五大发展理念对于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有重要意义。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当前发展需要协
38、调三个方面: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三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不匹配。因此,必须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阶段,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社会管理和矛盾调处能力还不足。因此,必须坚要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因此,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