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过程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则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噪音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噪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哪些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弱噪音?一、噪音的来源请同学们阅读42页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令人心烦意乱,杂乱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例如,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2、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这个理论可从下面的演示实验得到证实。组长演示:观察噪声的波形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
2、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生仔细观察。实验结果: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 ,音叉声音的波形有规则。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例如:自习课上,教室里很安静,不小心学习用具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1) (2) (3) 训练1、下列各种情况中,哪些声音肯定是噪声( )A、响声大的声音肯定是噪声B、振动无规则的声音是
3、噪声C、爆竹爆炸时发出的“吧吧”的响声肯定是噪声D、影响人们休息的声音肯定是噪声训练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A、上课了,学校附近的卡拉OK厅播放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B、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琴声,伴随着老年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C、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放声大笑,表现得十分开心D、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 (decibel,符号是 )为单位来表示。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_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的声强为_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
4、响的声强为_dB以上;能引起双耳失去听力的声强为_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dB。三、控制噪声控制噪声十分重要。请同学们阅读44页控制噪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3)鼓膜的振动。 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3、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1)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在发
5、声处减弱噪声)。(2)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置于空纸盒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处减弱)。4、课本44页图2.4-3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1)摩托车的消声器采用了在 减弱噪声。(2)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采用了 中减弱噪声。(3)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采用了在 减弱噪声。训练1、用洗衣机洗衣服时,如果衣服没有摆好,如一边多、一边少,就会引起洗衣机发出噪声,这时应该采取的办法是( )A、从声源处想办法,在洗衣机中将衣物摆放尽量均衡,不让洗衣机做无规则的振动B、关上房门,让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戴上耳罩,让噪声在人耳处减弱D、以上三种方法均不是好办法训练2、下列措施中不属
6、于减少噪声危害的方法是( )A、在汽车底盘下安装减震弹簧 B、在宾馆地面上要铺厚地毯C、在特工手枪上安装消音器 D、给噪声大的机器加上外罩训练3、下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A、安装隔音壁 B、带耳塞C、给机器加上隔音罩 D、手枪上安装消音器训练4、无声手枪无声是因为 ;花草树木茂盛的公园显得格外幽静,是因为 的缘故。“掩耳盗铃”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训练5、电话亭都用玻璃罩隔起来,这是因为玻璃罩( )A、能反射声音并有隔声作用 B、不能传播声音C、能吸收声音 D、能传播声音训练6、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和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音板,这种减
7、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扩展训练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小明说“乱弹吉他的声音就是噪声”,他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分贝数越大,表示声音越弱。( )长期生活在高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双耳有完全失去听力的可能。( )2、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指发声体振动频率过高而发出的声音B、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对人们正常生活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C、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D、在耳中塞一小团棉花,是为了降低听到声音的音调3、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个钓鱼的小孩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这时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 中传播。小孩招手 (选填“会”或“不会”)产生波动,鱼儿听不见的原因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