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仓储与配送实训报告一 仓储设施与设备1. 基本仓储设备货架系统的分类 1.按货架是固定式的或是移动型的, 可分为: (1)固定型货架: 固定型货架可细分为搁板式、 托盘式、 贯通式、 重力式、 压入式、 阁楼式、 钢结构平台、 悬臂式、 流动式、 抽屉式和牛腿式货架等。 (2)移动型货架: 移动型货架可细分为移动式货架和旋转式货架, 其中移动式货架又可细分为轻中型移动式货架(又称密集架, 分为手动和电动)、 重型托盘式移动货架, 旋转式货架又可细分为水平旋转式、 重直旋转式货架两种。 2.按货架整体结构是焊接式或是组装式的, 可分为:
2、 (1)焊接式货架。(2)组装式货架。当前国内大多使用组装式货架。 3.按货架系统与仓库建筑结构的联接与否, 可分为: (1)库架合一式货架。货架系统和建筑物屋顶等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由货架立柱直接支撑屋顶荷载, 在两侧的柱子上安装建筑物的围护(墙体)结构。 (2)分离结构式货架。货架系统和建筑物为两个单独的系统, 互相之间无直接联接。 4.按货架每层载重量, 大致可分为: (1)轻型货架: 每层载重量不大于200kg。 (2)中型货架: 每层载重量为200500kg。 (3)重型货架: 每层载重量在500kg以上。 5.按货架的高度分为 (1)低位货架: 高度5m以下。 (2)高位货架
3、: 高度512m。 (3)超高位货架: 12m以上。 各种货架系统的结构特点、 应用范围及选型原则 .搁板式货架。 (1)轻型搁板式货架: (2)中型搁板式货架: (3)重型搁板式货架2. 赞同2.仓储物资防护保管措施企业仓库管理制度 ( 一) 总则 1仓库是企业物资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各种物资周转储备的环节, 同时担负着物资管理的多项业务职能。它的主要任务是: 保管好库存物资, 做到数量准确, 质量完好, 确保安全, 收发迅速, 面向生产, 服务周到, 降低费用, 加速资金周转。 2置要根据工厂生产需要和厂房设备条件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内部要加强经济责任制, 进行科学分工
4、, 形成物资分口管理的保证体系; 业务上要实行工作质量标准化, 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和ABC分类法, 不断提高仓库管理水平。 ( 二) 物资验收入库存 3物资入库存, 保管员要亲自同交货人交接手续, 核对清点物资名称、 数量是否一致, 按物资交接本上的要求签字, 应当认识签收是经济责任的转移。 4物资入库存, 应先入待验区, 未经检验合格不准进入货位, 更不准投入使用。 5材料验收合格, 保管员凭发票所开列的名称、 型号、 数量、 计量验收就位, 钢材应涂色标志, 入库存单各栏应填写清楚, 并随同托收单交财务科记账。 6不合格品, 应隔离堆放, 严禁投产使用。如工作马虎, 混入生产, 保管员应负失
5、职的责任。 7验收中发现的总是要及时通知科长和经办人处理。托收到而货未到, 或货已到而无发票, 均应向经办人反映查询, 直到消除悬事挂账。 ( 三) 物资的储存保管 8物资的储存保管, 原则上应以物资的属性、 特点和用途规划设置仓库, 并根据仓库的条件考虑划区分工, 凡吞吐量大的落地堆放, 周转量小的货架存放, 落地堆放以分类和规格的次序排列编号, 上架的以分类四号定位编号。 9物资堆放的原则是: 在堆垛合理安全可靠的前提下, 推行五五堆放, 根据货物特点, 必须做到过目见数, 检点方便, 成行成列, 文明整齐。 10仓库保管员对库存、 代保管、 待验材料以及设备、 容器和工具等负有经济责任和
6、法律责任。因此坚决做到人各有责, 物各有主, 事事有人管。仓库物资如有损失、 贬值、 报废、 盘盈、 盘亏等, 保管员不得采取”发生盈时多送, 亏时克扣”的违纪做法。 11保管物资要根据其自然属性, 考虑储存的场所和保管常识处理, 加强保管措施, 达到”十不”要求, 务使国家财产不发生保管责任损失。同类物资堆放, 要考虑先进先出, 发货方便, 留有回旋余地。 12保管物资, 未经科长同意, 一律不准擅自借出。总成物资, 一律不准折件零发, 特殊情况应经科长批准。 13仓库要严格保卫制度, 禁止非本库存人员擅自入库。仓库严禁烟火, 明火作业需经保卫科批准。保管员要懂得使用消防器材和必要的防火知识
7、。 ( 四) 物资发放 14按”推陈储新, 先进先出, 按规定供应, 节约用料”的原则发材料 。发料坚持一盘底, 二核对, 三发料, 四减数的原则。对贪图方便, 违反发料原则造成物资失效、 霉变、 大料小用、 优料劣用以及差错等损失, 保管员应负经济责任。 15领料单应填明材料名称、 规格、 型号、 领料数量、 图号、 零件名称或材料用途, 核算员和领料人签字。属计划内的材料应有材料计划; 属限额供料的材料应符合限额供料制度; 属规定审批的材料应有审批人签字。同时, 超费用领料人未办手续, 不得发料。 16调拨材料, 保管员要审查单价、 货款总金额并盖有财务科收款章时方可发料。发现价格不符或货
8、款少收等, 应立即通知开票人更正后发货。 17对于专项申请用料, 除计划采购员留作备用的数量外, 均应由申请单位领用。常备用料, 凡属能够分割折另的, 本着节约的原则, 都应折另供应, 不准一次性发料。 18发料必须与领料人和接料车间办理交接, 当面点交清楚, 防止差错出门。 19所有发料凭证, 保管员应妥善保管, 不可丢失。 ( 五) 其它有关事项 20记帐要字迹清楚, 日清月结不积压, 托收、 月报及时。 21允许范围内的磋差、 合理的自然损耗所引起的盘盈盘亏, 每月都能够上报, 以便做到账、 卡、 物、 资金四一致。 22创造五好仓库是每个保管员努力的方向, 每月对仓库进行一次检查, 以
9、促进创五好仓库的开展。 23保管员调动工作, 一定要办理交接手续, 移交中的未了事宜及有关凭证, 要列出清单三份, 写明情况, 双方签字, 科领导见证, 双方各执一份, 报科存档一份, 事后发生纠葛, 仍由原移交人负责赔偿。对失职造成的亏损, 除原价赔偿外, 还要给纪律处分。 24库存盈亏反映出保管员的工作质量, 力求做到不出现差错。二 仓储与配送合理化措施对于配送合理化与否的判断, 是配送决策系统的重要内容, 当前国内外尚无一定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和判断方法, 按一般认识, 以下若干标志是应当纳入的。 ( 一) 库存标志 库存是判断配送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志。具体指标有以下两方面: 1. 库存总量
10、 在一个配送系统中, 库存是从分散于各个用户转移给配送中心施行一定程度的集中库存。在实行配送后, 配送中心库存数量 加上各用户在实行配送后库存数量之和应低于实行配送前各用户库存量之和。 2. 库存周转 由于配送企业的调剂作用, 以低库存保持高的供应能力, 库存周转一般总是快于原来各企业库存周转。另外, 从各个用户角度进行判断, 各用户在实行配送前后的库存周转比较, 也是判断合理与否的标志。 ( 二) 资金标志 总的来讲, 实行配送应有利于资金占用降低及资金运用的科学化。具体判断标志如下: 1. 资金总量 用于资源筹措所占用流动资金总量, 随储备总量的下降及供应方式的改变必然有一个较大的降低。
11、2. 资金周转 从资金运用来讲, 由于整个节奏加快、 资金充分发挥作用, 同样数量资金, 过去需要较长时期才能满足一定供应要求, 配送之后, 在较短时期内就能达此目的。因此资金周转是否加快, 是衡量配送合理与否的标志。 3. 资金投向的改变 资金分散投入还是集中投入, 是资金调控能力的重要反映。实行配送后, 资金必然应当从分散投入改为集中投入, 以能增加调控作用。 ( 三) 成本和效益 总效益、 宏观效益、 微观效益、 资源筹措成本都是判断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不同的配送方式, 能够有不同的判断侧重点: 例如, 配送企业、 用户都是各自独立的以利润为中心的企业, 则不但要看配送的总效益,
12、而且还要看对社会的宏观效益及两个企业的微观效益, 不顾及任何一方, 都必然出现不合理。又例如, 如果配送是由用户集团自己组织的, 配送主要强调保证能力和服务性, 那么, 效益主要从总效益、 宏观效益和用户集团企业的微观效益来判断, 不必过多顾及配送企业的微观效益。 由于总效益及宏观效益难以计量, 在实际判断时, 常以按国家政策进行经营, 完成国家税收及配送企业及用户的微观效益来判断。 对于配送企业而言(在满足用户要求, 即投入确定了的情况下), 则企业利润反映配送合理化程度。 对于用户企业而言, 在保证供应水平或提高供应水平(产出一定)前提下, 供应成本的降低, 反映了配送的合理化程度。 (
13、四) 供应保证标志 实行配送, 各用户的最大担心是害怕供应保证程度降低, 这并不简单是个心态问题, 更是可能要承担风险的实际问题。 配送的重要一点是必须提高而不是降低对用户的供应保证能力, 才算实现了合理。供应保证能力能够从以下方面判断: 1. 缺货次数 实行配送后, 必须下降才算合理。 2. 配送企业集中库存量 对每一个用户来讲, 其数量所形成的保证供应能力高于配送前单个企业保证程度。 3.即时配送的能力及速度 即时配送的能力及速度是用户出现特殊情况的特殊供应保障方式, 这一能力必须高于未实行配送前用户紧急进货能力及速度才算合理。 特别需要强调一点, 配送企业的供应保障能力, 是一个科学的合
14、理的概念, 而不是无限的概念。具体来讲, 如果供应保障能力过高, 超过了实际的需要, 属于不合理。因此追求供应保障能力的合理化也是有限度的。 ( 五) 社会运力节约标志 末端运输是当前运能、 运力使用不合理, 浪费较大的领域, 因而人们寄希望于配送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成了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标志。 运力使用的合理化是依靠送货运力的规划和整个配送系统的合理流程及与社会运输系统合理衔接实现的。送货运力的规划是任何配送中心都需要花力气解决的问题, 能够简化判断如下: 社会车辆总数减少, 而承运量增加; 社会车辆空驶减少; 一家一户自营运输减少, 社会化运输增加。 ( 六) 用户企业仓库、 供应、 进货人
15、力物力节约标志 配送的重要作用是以配送代劳用户。因此, 实行配送后, 各用户库存量、 仓库面积、 仓库管理人员减少为合理; 用于订货、 接货、 供应的人减少才为合理。真正解除了用户的后顾之忧, 配送的合理化程度则能够说是一个高水平了。 ( 七) 物流合理化标志 配送必须有利于物流合理。这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判断: 是否降低了物流费用; 是否减少了物流损失; 是否加快了物流速度; 是否发挥了各种物流方式的最优效果; 是否有效衔接了干线运输和末端运输; 是否不增加实际的物流中转次数; 是否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及技术手段。 物流合理化的问题是配送要解决的大问题, 也是衡量配送本身的重要标志。 三 配送合
16、理化可采取的做法国内外推行配送合理化, 有一些可供借鉴的办法, 简介如下。 ( 一) 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 经过采用专业设备、 设施及操作程序, 取得较好的配送效果并降低配送过分综合化的复杂程度及难度, 从而追求配送合理化。 ( 二) 推行加工配送 经过加工和配送结合, 充分利用原来应有的这次中转, 而不增加新的中转求得配送合理化。同时, 加工借助于配送, 加工目的更明确和用户联系更紧密, 更避免了盲目性。这两者有机结合, 投入不增加太多却可追求两个优势、 两个效益, 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经验。 ( 三) 推行共同配送 经过共同配送能够以最近的路程、 最低的配送成本完成配送, 从而追求合
17、理化。 ( 四) 实行送取结合 配送企业与用户建立稳定、 密切的协作关系, 配送企业不但成了用户的供应代理人, 而且承担用户储存据点的作用, 甚至成为产品代销人, 在配送时, 将用户所需的物资送到, 再将该用户生产的产品用同一车运回, 这种产品也成了配送中心的配送产品之一, 或者作为代存代储, 免去了生产企业库存包袱。这种送取结合, 使运力充分利用, 也使配送企业功能有更大的发挥, 从而追求合理化。 ( 五) 推行准时配送系统 准时配送是配送合理化重要内容。配送做到了准时, 用户才有资源把握, 能够放心地实施低库存或零库存, 能够有效地安排接货的人力、 物力, 以追求最高效率的工作。另外, 保证供应能力, 也取决于准时供应。从国外的经验看, 准时供应配送系统是现在许多配送企业追求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 六) 推行即时配送 作为计划配送的应急手段, 即时配送是最终解决用户企业担心断供之忧、 大幅度提高供应保证能力的重要手段。即时配送是配送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具体化, 是配送企业能力的体现。 即时配送成本较高, 但它是整个配送合理化的重要保证手段。另外, 用户实行零库存, 即时配送也是重要手段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