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 业 论 文题 目 数控技术 专 业 数控加工与维护工程 班 级 学 生 指导教师 西安工业大学函授部二 0 0 九 年摘 要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是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计算机及控制技术在机械制造设备中的应用是世纪内制造业发展的最伟大的技术进步。从1952年美国第1台数控铣床问世至今经历了50多年的历史。数控设备包括:车、铣、刨、磨、镗、冲压、电加工、加工中心及各类专机。每年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简称:CNC)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如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生物技术及其
2、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产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马克思曾经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制造技术和装备就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数控技术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此外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还将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资,不仅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而且在“高精尖”数控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和限制政策。总之,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
3、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数控技术及装备发展的趋势及我国数控装备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新环境下,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提高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性。我国是制造大国,在世界产业转移中要尽量接受前端而不是后端的转移,即要掌握先进制造核心技术,否则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制造业将进一步“空芯”。我们以资源、环境、市场为代价,交换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世界新经济格局中的国际“加工中心”和“组装中心”,而非掌握核心技术的制造中心的地位,这样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进程。我们应站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重视
4、数控技术和产业问题,首先从社会安全看,因为制造业是我国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制造业发展不仅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可缓解我国就业的压力,保障社会的稳定;其次从国防安全看,西方发达国家把高精尖数控产品都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质,对我国实现禁运和限制,“东芝事件”和“考克斯报告”就是最好的例证。不过现在在广东广州和辽宁大连在数控发面也在快速发展。在07年年度机械行业报告中发现,06年行业的收入同比增长约20%,达到1,456亿元。06年国内金切机床产量估计可达56万台,其中数控机床产量达85,000台,同比增长24.2%和42.5%,产品数控化率为15.2%。到2010年,国产数控机床占国内市场需求的
5、50%以上,功能部件配套齐全,自给率达60%。目前国内机床总产量中,经济型数控机床约占50%,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普及型数控机床约占45%,取得国内市场竞争优势;高级型数控机床约占5%,品种大大增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对竞争前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化能力较弱;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拓展力度不强;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滞后。如东北的老工业区。不过现在也在从建之中。中国的机床多从国外进口,尤其日本、德国占去近50%。在日本、德国他们有先进的操作系统和机床耐用时,如日本法那克(FANUC)、德国西门子(SIEMENS)。而在中国你又听说几个,所以现在我们首要做的就是能掌握核心技术,但这些又何从学起呢,
6、仿造是先进的必经之路啊。就象我们学了课程,还要做习题一样.没有谁能跨越这一步。中国出了个蓝天数控,成了圈内知名品牌,但真正能做的又有多少呢?不过中国也在努力,广州数控、华中数控不就是新崛起的吗?中国毕竟起步晚,一切还是稳塌实地的好,不过分崇洋,也不过分自卑。中国是个大国,需要的很多。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改变大型、高精度数控机床大部分依赖进口的现状,满足机械、航空航天等工业发展的需要。现在它已经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一个象征了。中国的人很多,但真正懂技术的很少,抱着外国的技术,却又语言、文字无法沟通。中国的数控车床也很多了,真正会操作的又有多少呢?据统计,我国机床的数
7、控化率还不到4,远低于世界平均7%、发达国家50%的水平。国内每年新增加各种数控设备5万台以上,而数控设备操作人员严重缺乏,目前人才缺口达数十万。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高级蓝领工人时,给予的待遇比一般的本科生还要高,甚至超过硕士研究生。我们应该培养从事数控加工、模具制造和CADCAM技术的机电复合型人才,掌握和熟练运用制图、力学、机械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适合在机床、汽车、机电、冶金、建筑、轻纺及各种机电制造行业从事数控程序编制、模具设计、数控加工以及一线的
8、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机械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或者机电产品营销工作。说到这里,我们又有几个人能够维修机床。机床不工作了,又有几人知道该怎么办。我在实习的见过这样的情景,机床坏了的话就要等专业人员来修。辅导老师说了一句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话,他说:“其实很好修的,只是我们看不懂英文,它的功能很庞大,而我们平时用却很少。”英语还好,操作资料日文、德文的更多,因为都是人家生产的机床,又有几个人会呢?对各类数据控机床的安装、调试、检修工作也需要学很多东西,如果用国外的技术就要学习人家的文字,而水平达到者又有多少。不要以为维修工不须太多知识的,但现在这个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要的是全能技术人才。据广州市劳动力市
9、场服务中心目前对广州475家劳动力中介服务机构统计,2006年上半年企业登记求职人数为75万,求职者约55万人次,需求倍率为1.35,而在天津需求倍率甚至达到1.7。我们也不仅仅是维修,一个技术人员还要会改进它,完善它,我们不是仅仅对一些数据发呆。平时我们还要对机床进行好保养维护。一般数控机床都与计算机相连接的,在硬件和软件之间我们能处理好也不容易的。一个有高度职业道德的人,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边缘知识,勇于实践和勤奋积累经验、教训。其实我们还应该学好电脑,它出了事故也直接影响着机床的安全。在机床上都可以编程的,如果程序大的话就用电脑在线加工了。我们不仅仅是熟练掌握操作面板,还要熟练操作电脑
10、。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数控方面的精英,你不仅会操作、维修,你还应该会编程,还要会CAD、MasterCAM、Pro/E、UG、CAXA等。其中有很多是英文的,这就要求我们还要学好英语的。在调查中,59.6%的数控人才是中专及以下学历,31.4%是大专学历,仅有8.9%为本科学历,本科以上仅为1.1%。可以看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中国数控技术的发展也要系统化、信息化、新颖化、联盟化,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基于求事。机床及其制造系统的柔性化将在可重组制造(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对制造系统的快速重组实现更敏
11、捷和经济地适应不确定市场对产品多变的要求。数控技术被成为不衰竭的技术,它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而数控技术人才的发展也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相信我国数控技术会立于世界前列。关键词:数控 技术 刀具 工艺目 录 第一章 数控机床的分类1.1数控机床的特点31.2按工艺用途分类31.3按运动方式分类41.3. 1点位控制数控机床41.3. 2直线控制数控机床41.3. 3轮廓控制数控机床41.4按控制方式分类41.4. 1开环控制数控机床41.4. 2闭环控制数控机床41.4. 3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41.4 .4混合控制数控机床41.5按数控制机床的性能分类41.6按所用数控装置的构成方式分数61.7
12、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61.8对我国数控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估计7第二章 数控车的工艺与工装削2.1.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72.2. 合理选择刀具82.3. 合理选择夹具82.4. 确定加工路线82.5. 加工路线与加工余量的联系82.6. 夹具安装要点92.7.数控车削加工中妙用G00及保证尺寸精度的技巧92.8.控制尺寸精度的技巧10第三章 简单介绍FANUC系统3.1日本FANUC简介113.2 FANUC系统介绍113.3北京FANUC简介133.4数控车床14第四章 数控车床编程与技巧4.1灵活设置参考点234.2化零为整法234.3减少刀具空行程234.4优化参数,平衡刀具负荷,减少刀
13、具磨损24第五章 典型零件的加工第六章 数控车床的维护与保养的点检管理 6.1.数控机床的维护316.2.数控机床一般的故障诊断分析32结束语致谢参考文献第一章 数控机床的分类1.1数控机床的特点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监控全部在这个数控单元中完成,它是数控机床的大脑。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有如下特点: 加工精度高,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 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 加工零件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 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 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维修人员
14、的技术要求更高。 数控机床一般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 主机,他是数控机床的主题,包括机床身、立柱、主轴、进给机构等机械部件。他是用于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件。 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包括硬件(印刷电路板、CRT显示器、键盒、纸带阅读机等)以及相应的软件,用于输入数字化的零件程序,并完成输入信息的存储、数据的变换、插补运算以及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驱动装置,他是数控机床执行机构的驱动部件,包括主轴驱动单元、进给单元、主轴电机及进给电机等。他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通过电气或电液伺服系统实现主轴和进给驱动。当几个进给联动时,可以完成定位、直线、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的加工。 辅助装置,指数控机床的一些必
15、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证数控机床的运行,如冷却、排屑、润滑、照明、监测等。它包括液压和气动装置、排屑装置、交换工作台、数控转台和数控分度头,还包括刀具及监控检测装置等。 编程及其他附属设备,可用来在机外进行零件的程序编制、存储等。 自从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以来,数控机床在制造工业,特别是在汽车、航空航天、以及军事工业中被广泛地应用,数控技术无论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飞速发展1.2数控机床的分类1按工艺用途分类金属切削类数控机床,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钻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数控镗床发及加工中心.这些机床都有适用于单件、小批量和多品种和零件加工,具有很好的加工尺寸的一
16、致性、很高的生产率和自动化程度,以及很高的设备柔性。金属成型类数控机床;这类机床包括数控折弯机,数控组合冲床、数控弯管机、数控回转头压力机等。数控特种加工机床;这类机床包括数控线(电极)切割机床、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数控火焰切割机、数控激光切割机床、专用组合机床等。其他类型的数控设备;非加工设备采用数控技术,如自动装配机、多坐标测量机、自动绘图机和工业机器人等。1.3按运动方式分类按控1.3.1点位控制:点位控制数控机床的特点是机床的运动部件只能够实现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精确运动,在运动和定位过程中不进行任何加工工序。如数控钻床、数按坐标镗床、数控焊机和数控弯管机等。1.3.2直线控制:点
17、位直线控制的特点是机床的运动部件不仅要实现一个坐标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精确移动和定位,而且能实现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进给运动或控制两个坐标轴实现斜线进给运动。1.3.3轮廓控制:轮廓控制数控机床的特点是机床的运动部件能够实现两个坐标轴同时进行联动控制。它不仅要求控制机床运动部件的起点与终点坐标位置,而且要求控制整个加工过程每一点的速度和位移量,即要求控制运动轨迹,将零件加工成在平面内的直线、曲线或在空间的曲面。1.4按控制方式分类1.4.1开环控制:即不带位置反馈装置的控制方式。1.4.2半闭环控制:指在开环控制伺服电动机轴上装有角位移检测装置,通过检测伺服电动机的转角间接地检测出运动部件的位移反
18、馈给数控装置的比较器,与输入的指令进行比较,用差值控制运动部件。1.4.3闭环控制:是在机床的最终的运动部件的相应位置直接直线或回转式检测装置,将直接测量到的位移或角位移值反馈到数控装置的比较器中与输入指令移量进行比较,用差值控制运动部件,使运动部件严格按实际需要的位移量运动。1.4.4混合控制数控机床 混合控制数控机床特别适用于大型或重型数控机床,因为大型或重型数控机床需要较高的进给速度与相当高的精度,其传动链惯量与力矩大,如果只采用全闭环控制,机床传动链和工作台全部置于控制闭环中,闭环调试比较复杂。混合控制系统又分为两种形式: (1)开环补偿型。它的基本控制选用步进电动机的开环伺服机构,另
19、外附加一个校正电路。用装在工作台的直线位移测量元件的反馈信号校正机械系统的误差。 (2)半闭环补偿型。它是用半闭环控制方式取得高精度控制,再用装在工作台上的直线位移测量元件实现全闭环修正,以获得高速度与高精度的统一。其中A是速度测量元件(如测速发电机),B是角度测量元件,C是直线位移测量元件1.5、按数控制机床的性能分类 经济型数控机床;中档数控机床;高档数控机床1.6按所用数控装置的构成方式分数硬线数控系统;软线数控系统;1.7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高速、精密、复合、智能和绿色是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的总趋势,近几年来,在实用化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主要表现在:1. 机床复合技术进一步扩展随着数
20、控机床技术进步,复合加工技术日趋成熟,包括铣-车复合、车铣复合、车-镗-钻-齿轮加工等复合,车磨复合,成形复合加工、特种复合加工等,复合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一台机床就是一个加工厂”、“一次装卡,完全加工”等理念正在被更多人接受,复合加工机床发展正呈现多样化的态势。 2.智能化技术有新突破数控机床的智能化技术有新的突破,在数控系统的性能上得到了较多体现。如:自动调整干涉防碰撞功能、断电后工件自动退出安全区断电保护功能、加工零件检测和自动补偿学习功能、高精度加工零件智能化参数选用功能、加工过程自动消除机床震动等功能进入了实用化阶段,智能化提升了机床的功能和品质。3.机器人使柔性化组合效率更
21、高机器人与主机的柔性化组合得到广泛应用,使得柔性线更加灵活、功能进一步扩展、柔性线进一步缩短、效率更高。机器人与加工中心、车铣复合机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工具磨床、电加工机床、锯床、冲压机床、激光加工机床、水切割机床等组成多种形式的柔性单元和柔性生产线已经开始应用。 4.精密加工技术有了新进展数控金切机床的加工精度已从原来的丝级(0.01mm)提升到目前的微米级(0.001mm),有些品种已达到0.05m左右。超精密数控机床的微细切削和磨削加工,精度可稳定达到0.05m左右,形状精度可达0.01m左右。采用光、电、化学等能源的特种加工精度可达到纳米级(0.001m)。通过机床结构设计优化、机
22、床零部件的超精加工和精密装配、采用高精度的全闭环控制及温度、振动等动态误差补偿技术,提高机床加工的几何精度,降低形位误差、表面粗糙度等,从而进入亚微米、纳米级超精加工时代。 5.功能部件性能不断提高功能部件不断向高速度、高精度、大功率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并取得成熟的应用。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和驱动装置,高技术含量的电主轴、力矩电机、直线电机,高性能的直线滚动组件,高精度主轴单元等功能部件推广应用,极大的提高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1.8 对我国数控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估计 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1958年,近5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8年到1979年,即封闭式发展阶段。在此阶段
23、,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我国的基础条件的限制,数控技术的发展较为缓慢。第二阶段是在国家的“六五”、“七五”期间以及“八五”的前期,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初步建立起国产化体系阶段。在此阶段,由于改革开放和国家的重视,以及研究开发环境和国际环境的改善,我国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在产品的国产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三阶段是在国家的“八五”的后期和“九五”期间,即实施产业化的研究,进入市场竞争阶段。在此阶段,我国国产数控装备的产业化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在“九五”末期,国产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配国产数控系统(普及型)也达到了10。 纵观我国数控技术近5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经过4个5年计划
24、的攻关,总体来看取得了以下成绩。 a.奠定了数控技术发展的基础,基本掌握了现代数控技术。我国现在已基本掌握了从数控系统、伺服驱动、数控主机、专机及其配套件的基础技术,其中大部分技术已具备进行商品化开发的基础,部分技术已商品化、产业化。 b.初步形成了数控产业基地。在攻关成果和部分技术商品化的基础上,建立了诸如华中数控、航天数控等具有批量生产能力的数控系统生产厂。兰州电机厂、华中数控等一批伺服系统和伺服电机生产厂以及北京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一机床厂等若干数控主机生产厂。这些生产厂基本形成了我国的数控产业基地。 c.建立了一支数控研究、开发、管理人才的基本队伍。虽然在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方面
25、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端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是在产业化方面的技术水平现状与我国的现实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虽然从纵向看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横向比(与国外对比)不仅技术水平有差距,在某些方面发展速度也有差距,即一些高精尖的数控装备的技术水平差距有扩大趋势。从国际上来看,对我国数控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估计大致如下。 a.技术水平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大约落后1015年,在高精尖技术方面则更大。 b.产业化水平上,市场占有率低,品种覆盖率小,还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功能部件专业化生产水平及成套能力较低;外观质量相对差;可靠性不高,商品化程度不足;国产数控系统尚未建立自己的品牌效
26、应,用户信心不足。 c.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对竞争前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化能力较弱;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拓展力度不强;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滞后。 分析存在上述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a.认识方面。对国产数控产业进程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认识不足;对市场的不规范、国外的封锁加扼杀、体制等困难估计不足;对我国数控技术应用水平及能力分析不够。 b.体系方面。从技术的角度关注数控产业化问题的时候多,从系统的、产业链的角度综合考虑数控产业化问题的时候少;没有建立完整的高质量的配套体系、完善的培训、服务网络等支撑体系。 c.机制方面。不良机制造成人才流失,又制约了技术及技术路线创新、产品
27、创新,且制约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往往规划理想,实施困难。 d.技术方面。企业在技术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的工程化能力不强。机床标准落后,水平较低,数控系统新标准研究不够。 1.8.1 对我国数控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1 战略考虑 我国是制造大国,在世界产业转移中要尽量接受前端而不是后端的转移,即要掌握先进制造核心技术,否则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制造业将进一步“空芯”。我们以资源、环境、市场为代价,交换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世界新经济格局中的国际“加工中心”和“组装中心”,而非掌握核心技术的制造中心的地位,这样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进程。 我们应站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
28、重视数控技术和产业问题,首先从社会安全看,因为制造业是我国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制造业发展不仅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可缓解我国就业的压力,保障社会的稳定;其次从国防安全看,西方发达国家把高精尖数控产品都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质,对我国实现禁运和限制,“东芝事件”和“考克斯报告”就是最好的例证。 2 发展策略 从我国基本国情的角度出发,以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我国制造装备业综合竞争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为目标,用系统的方法,选择能够主导21世纪初期我国制造装备业发展升级的关键技术以及支持产业化发展的支撑技术、配套技术作为研究开发的内容,实现制造装备业的跨跃式发展。 强调市场需求
29、为导向,即以数控终端产品为主,以整机(如量大面广的数控车床、铣床、高速高精高性能数控机床、典型数字化机械、重点行业关键设备等)带动数控产业的发展。重点解决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数字化伺服系统与电机、高速电主轴系统和新型装备的附件等)的可靠性和生产规模问题。没有规模就不会有高可靠性的产品;没有规模就不会有价格低廉而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当然,没有规模中国的数控装备最终难以有出头之日。 在高精尖装备研发方面,要强调产、学、研以及最终用户的紧密结合,以“做得出、用得上、卖得掉”为目标,按国家意志实施攻关,以解决国家之急需。 六个方面:智能化、网络化、高速、高精度、符合、环保。目前德国和瑞士的机床精度最
30、高,综合起来,德国的水平最高,日本的产值最大。美国的机床业一般。中国大陆、韩国。台湾属于同一水平。但就门类、种类多少而言,我们应该能进世界前4名 在竞争前数控技术方面,强调创新,强调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为我国数控产业、装备制造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章 数控车的工艺与工装削数控车床加工的工艺与普通车床的加工工艺类似,但由于数控车床是一次装夹,连续自动加工完成所有车削工序,因而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对于高效率的金属切削加工来说,被加工材料、切削工具、切削条件是三大要素。这些决定着加工时间、刀具寿命和加工质量。经济有效的加工方式必然是
31、合理的选择了切削条件。 切削条件的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深直接引起刀具的损伤。伴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刀尖温度会上升,会产生机械的、化学的、热的磨损。切削速度提高20%,刀具寿命会减少1/2。 进给条件与刀具后面磨损关系在极小的范围内产生。但进给量大,切削温度上升,后面磨损大。它比切削速度对刀具的影响小。切深对刀具的影响虽然没有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大,但在微小切深切削时,被切削材料产生硬化层,同样会影响刀具的寿命。 用户要根据被加工的材料、硬度、切削状态、材料种类、进给量、切深等选择使用的切削速度。 最适合的加工条件的选定是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选定的。有规则的、稳定的磨损达到寿命才是理想的条件。
32、 然而,在实际作业中,刀具寿命的选择与刀具磨损、被加工尺寸变化、表面质量、切削噪声、加工热量等有关。在确定加工条件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对于不锈钢和耐热合金等难加工材料来说,可以采用冷却剂或选用刚性好的刀刃。 2.2. 合理选择刀具 1) 粗车时,要选强度高、耐用度好的刀具,以便满足粗车时大背吃刀量、大进给量的要求。 2) 精车时,要选精度高、耐用度好的刀具,以保证加工精度的要求。 3) 为减少换刀时间和方便对刀,应尽量采用机夹刀和机夹刀片。 2.3 合理选择夹具 1) 尽量选用通用夹具装夹工件,避免采用专用夹具; 2) 零件定位基准重合,以减少定位误差。 2.4 确定加工路线 加工路
33、线是指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刀具相对零件的运动轨迹和方向。 1) 应能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要求; 2) 应尽量缩短加工路线,减少刀具空行程时间。 5. 加工路线与加工余量的联系 目前,在数控车床还未达到普及使用的条件下,一般应把毛坯上过多的余量,特别是含有锻、铸硬皮层的余量安排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如必须用数控车床加工时,则需注意程序的灵活安排。 2.6. 夹具安装要点 目前液压卡盘和液压夹紧油缸的连接是靠拉杆实现的,如图1。液压卡盘夹紧要点如下:首先用搬手卸下液压油缸上的螺帽,卸下拉管,并从主轴后端抽出,再用搬手卸下卡盘固定螺钉,即可卸下卡盘。2.7. 数控车削加工中妙用G00及保证尺寸精度的技
34、巧目前我们所接触到的教科书及数控车削方面的技术书籍,程序首句均为建立工件坐标系,即以G50 X Z作为程序首句。根据该指令,可设定一个坐标系,使刀具的某一点在此坐标系中的坐标值为(X Z)(本文工件坐标系原点均设定在工件右端面)。采用这种方法编写程序,对刀后,必须将刀移动到G50设定的既定位置方能进行加工,找准该位置的过程如下。 对刀后,装夹好工件毛坯; 主轴正转,手轮基准刀平工件右端面A; Z轴不动,沿X轴释放刀具至C点,输入G50 Z0,电脑记忆该点; 程序录入方式,输入G01W-8F50,将工件车削出一台阶; X轴不动,沿Z轴释放刀具至C点,停车测量车削出的工件台阶直径,输入G50 X,
35、电脑记忆该点; 程序录入方式下,输入G00 X Z,刀具运行至编程指定的程序原点,再输入G50 X Z,电脑记忆该程序原点。上述步骤中,步骤6即刀具定位在XZ处至关重要,否则,工件坐标系就会被修改,无法正常加工工件。有过加工经验的人都知道,上述将刀具定位到XZ处的过程繁琐,一旦出现意外,X或Z轴无伺服,跟踪出错,断电等情况发生,系统只能重启,重启后系统失去对G50设定的工件坐标值的记忆,“复位、回零运行”不再起作用,需重新将刀具运行至XZ位置并重设G50。如果是批量生产,加工完一件后,回G50起点继续加工下一件,在操作过程中稍有失误,就可能修改工件坐标系。鉴于上述程序首句使用G50建立工件坐标
36、系的种种弊端,笔者想办法将工件坐标系固定在机床上,将程序首句G50 XZ改为G00 X Z后,问题迎刃而解。其操作过程只需采用上述找G50过程的前五步,即完成步骤1、2、3、4、5后,将刀具运行至安全位置,调出程序,按自动运行即可。即使发生断电等意外情况,重启系统后,在编辑方式下将光标移至能安全加工又不影响工件加工进程的程序段,按自动运行方式继续加工即可。上述程序首句用G00代替G50的实质是将工件坐标系固定在机床上,不再囿于G50 X Z程序原点的限制,不改变工件坐标系,操作简单,可靠性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8、控制尺寸精度的技巧2.8.1 修改刀补值保证尺寸精度 由于第一次对刀误差
37、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工件误差超出工件公差,不能满足加工要求时,可通过修改刀补使工件达到要求尺寸,保证径向尺寸方法如下: 绝对坐标输入法 根据“大减小,小加大”的原则,在刀补001004处修改。如用2号切断刀切槽时工件尺寸大了0.1mm,而002处刀补显示是X3.8,则可输入X3.7,减少2号刀补。 相对坐标法 如上例,002刀补处输入U-0.1,亦可收到同样的效果。 同理,对于轴向尺寸的控制亦如此类推。如用1号外圆刀加工某处轴段,尺寸长了0.1mm,可在001刀补处输入W0.1。2.8.2半精加工消除丝杆间隙影响保证尺寸精度 对于大部分数控车床来说,使用较长时间后,由于丝杆间隙的影响,加工出的工件
38、尺寸经常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这时,我们可在粗加工之后,进行一次半精加工消除丝杆间隙的影响。如用1号刀G71粗加工外圆之后,可在001刀补处输入U0.3,调用G70精车一次,停车测量后,再在001刀补处输入U-0.3,再次调用G70精车一次。经过此番半精车,消除了丝杆间隙的影响,保证了尺寸精度的稳定。 程序编制保证尺寸精度 2.8.3绝对编程保证尺寸精度 编程有绝对编程和相对编程。相对编程是指在加工轮廓曲线上,各线段的终点位置以该线段起点为坐标原点而确定的坐标系。也就是说,相对编程的坐标原点经常在变换,连续位移时必然产生累积误差,绝对编程是在加工的全过程中,均有相对统一的基准点,即坐标原点,故累积
39、误差较相对编程小。数控车削工件时,工件径向尺寸的精度一般比轴向尺寸精度高,故在编写程序时,径向尺寸最好采用绝对编程,考虑到加工及编写程序的方便,轴向尺寸常采用相对编程,但对于重要的轴向尺寸,最好采用绝对编程。 数值换算保证尺寸精度 很多情况下,图样上的尺寸基准与编程所需的尺寸基准不一致,故应先将图样上的基准尺寸换算为编程坐标系中的尺寸。如图2b中,除尺寸13.06mm外,其余均属直接按图2a标注尺寸经换算后而得到的编程尺寸。其中,29.95mm、16mm及60.07mm三个尺寸为分别取两极限尺寸平均值后得到的编程尺寸。2.8.4修改程序和刀补控制尺寸 数控加工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一种现象:程序
40、自动运行后,停车测量,发现工件尺寸达不到要求,尺寸变化无规律。如用1号外圆刀加工图3所示工件,经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后停车测量,各轴段径向尺寸如下:30.06mm、23.03mm及16.02mm。对此,笔者采用修改程序和刀补的方法进行补救,方法如下: 2.8.5修改程序 原程序中的X30不变,X23改为X23.03,X16改为X16.04,这样一来,各轴段均有超出名义尺寸的统一公差0.06mm; 改刀补 在1号刀刀补001处输入U-0.06。经过上述程序和刀补双管齐下的修改后,再调用精车程序,工件尺寸一般都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数控车削加工是基于数控程序的自动化加工方式,实际加工中,操作者只有具备较
41、强的程序指令运用能力和丰富的实践技能,方能编制出高质量的加工程序,加工出高质量的工件。第三章 简单介绍下FANUC系统3.1.日本FANUC简介日本发那科公司(FANUC)是当今世界上数控系统科研、设计、制造、销售实力最强大的企业,总人数4549人年9月数字),科研设计人员1500人。2005年9月销售额18278亿日元(约合156亿美元),9月每人平均销售额9万美元。FANUC目前数控系统月生产能力超过7000套,大量出口,销售额在世界市场上占50,在日本国内占70。2005年数控系统在中国销售约16万台套,主要为中档产品。掌握数控机床发展核心技术的FANUC,不仅加快了日本本国数控机床的快
42、速发展,而且加快了全世界数控机床技术水平的提高。FANUC能够在今天具有世界首位的实力与先进性,占领广大市场,决非偶然。远见卓识,引进技术、自主创新早在1956年,日本技术专家预见到未来3c(Communication、Computer、Contr01)时代即将到来,一方面集聚有关人才,另一方面即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发展工作。当时富士通信制造株式会社(即现在的 3.2 FANUC系统介绍FANUC系统是日本富士通公司的产品,通常其中文译名为发那科。FANUC系统进入中国市场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有多种型号的产品在使用,使用较为广泛的产品有FANUC 0、FANUC16、FANUC18、FANUC21等
43、。在这些型号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FANUC0系列。系统在设计中大量采用模块化结构。这种结构易于拆装、各个控制板高度集成,使可靠性有很大提高,而且便于维修、更换。FANUC系统设计了比较健全的自我保护电路。PMC信号和PMC功能指令极为丰富,便于工具机厂商编制PMC控制程序,而且增加了编程的灵活性。系统提供串行RS232C接口,以太网接口,能够完成PC和机床之间的数据传输。FANUC系统性能稳定,操作界面友好,系统各系列总体结构非常的类似,具有基本统一的操作界面。FANUC系统可以在较为宽泛的环境中使用,对于电压、温度等外界条件的要求不是特别高,因此适应性很强。鉴于前述的特点,FANUC系统拥有
44、广泛的客户。使用该系统的操作员队伍十分庞大,因此有必要了解该系统的一些软、硬件上的特点。3.2.1我们可以通过常见的FANUC 0系列了解整个FANUC系统的特点。1. 刚性攻丝主轴控制回路为位置闭环控制,主轴电机的旋转与攻丝轴(Z轴)进给完全同步,从而实现高速高精度攻丝。 2. 复合加工循环 复合加工循环可用简单指令生成一系列的切削路径。比如定义了工件的最终轮廓,可以自动生成多次粗车的刀具路径,简化了车床编程。 3. 圆柱插补适用于切削圆柱上的槽,能够按照圆柱表面的展开图进行编程。 4. 直接尺寸编程 可直接指定诸如直线的倾角、倒角值、转角半径值等尺寸,这些尺寸在零件图上指定,这样能简化部件
45、加工程序的编程。5. 记忆型螺距误差补偿 可对丝杠螺距误差等机械系统中的误差进行补偿,补偿数据以参数的形式存储在CNC的存储器中。 6. CNC内装PMC编程功能 PMC对机床和外部设备进行程序控制7. 随机存储模块 MTB(机床厂)可在CNC上直接改变PMC程序和宏执行器程序。由于使用的是闪存芯片,故无需专用的RAM写入器或PMC的调试RAM。 8. 显示装置 3.2.2、FANUC 0系列硬件框架1. 系统构成 图6 系统硬件概要图6从总体上描述了系统板上应该连接的硬件和应具有的功能。图7 FANUC 0i系列控制单元构成及连接图7所表示的是FANUC0i控制单元及其所要连接的部件示意图,
46、每一个文字方框中表示的部件,都按照图中所列的位置(插座、插槽)与系统相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方法请参照FANUC连接说明书(硬件)的各章节。2. 系统连线 系统综合连接图系统的综合连接详图中标示了系统板上的插槽名以及每一个插槽所连接的部件。3. 系统构成主轴电动机的控制有两种接口;模拟和数字(串行传送)输出。模拟接口需用其他公司的变频器及电动机。(1) 模拟主轴接口(2) 串行主轴接口4. 数字伺服伺服的连接分A型和B型,由伺服放大器上的一个短接棒控制。A型连接是将位置反馈线接到cNc系统,B型连接是将其接到伺服放大器。0i和近期开发的系统用B型。o系统大多数用A型。两种接法不能任意使用,与伺服软件有关。连接时最后的放大器JxlB需插上FANUC (提供的短接插头,如果遗忘会出现#401报警.另外,荐选用一个伺服放大器控制两个电动机,应将大电动机电抠接在M端子上,小电动机接在L端子上否则电动机运行时会听到不正常的嗡声。3.3北京FANUC简介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是由北京机床研究所与日本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