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与“媒”共生:“伊玛堪”传承路径研究_陈天一.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7832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媒”共生:“伊玛堪”传承路径研究_陈天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与“媒”共生:“伊玛堪”传承路径研究_陈天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与“媒”共生:“伊玛堪”传承路径研究_陈天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2082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研究”(19ZD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陈天一(1991),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2021 级艺术史论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艺术学理论、艺术传播学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22 年第 6 期(总第 191 期)民族学与人类学与“媒”共生:“伊玛堪”传承路径研究陈 天 一(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4)摘要: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文化传承离不开民族根脉的延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更加不容小觑。“伊玛堪”作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口头

2、记录民族历史、风俗、社会生活与精神信仰的重要使命,对研究赫哲族文学艺术具有独特价值。目前,媒介传播方式已经走过人际传播、大众传播,步入网络传播进而走向媒介融合成熟发展的阶段。在媒介融合的传播场域中,“伊玛堪”的传承须借助且使用媒介传播手段。在现有的媒介生态下,“伊玛堪”的传承现状并不乐观,表现出后备力量不足、传播路径匮乏、原生态空间枯竭等特点。尽管如此,经过学者们多年的耕耘,“伊玛堪”在抢救、记录、保护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今后,为更好地与当下媒介生态相协调,找寻“伊玛堪”融入现代生活的更多可能,需要逐步探索与媒介生态共生发展的传承路径。关 键 词:媒介融合;民族艺术;非遗传承;“伊玛堪”中图

3、分类号:C9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4922(2022)06-0141-07“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爬犁赫哲人”。赫哲族,一个长期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先祖可追溯到先秦时代的肃慎,两汉的挹娄,南北朝的勿吉,隋唐的靺鞨,以及辽代以后的女真人。“赫哲”作为族称最早出现于康熙二年(1663)三月。20 世纪 30 年代,民族学者凌纯生的民族志经典著作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 面世,这部民族学开创性著作以其调查研究的全面性成为了建国前边疆少数民族调查的范本,使得赫哲族这一边疆少数民族广为人知。1962 年,一曲由赫哲族民间曲调改编的 乌苏里船歌,让古老

4、的赫哲族家喻户晓。就是这样一个“依江而居、打渔为业”的少数民族经过世代繁衍,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了独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渔猎文学艺术,其中多项风俗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伊玛堪(2006)”“鱼 皮 制 作 技 艺(2006)”“婚 俗(2014)”“嫁令阔(2021)”“乌日贡大会(2021)”,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为世界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颁布了多项文化与艺术发展的相关文件和指导意见,众多非遗项目得到了有效保护与传承,“伊玛堪”便是其中之一。说唱艺术“伊玛堪”是赫哲族重要

5、的音乐形式之一,于 2011 年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伊玛堪”说唱表演无乐器无伴奏,经常以单人说唱结合徒口叙述的形式呈现,说为主,辅以常伴曲调,如“赫尼那调”“赫里勒调”“苏苏调”“喜调”“悲伤调”“下江打鱼调”等。按照节目类型及演出风格可分为“大唱”和“小唱”,分别侧重英雄传奇与抒情短篇。对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赫哲人来说,“过去,男人打猎回来,大家围坐喝酒,也像我们这样唱伊玛堪,这是赫哲人141DOI:10.16415/ki.23-1021/c.2022.06.020最好的娱乐活动”1。现如今,“伊玛堪”不仅是赫哲族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还承载了古老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化记忆。“

6、伊玛堪 文学的每一篇章几乎都是说唱他们祖先的英雄史事,其中也包括族源神话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史影。”2“伊玛堪”的采录保护工作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已经走过了 90 多个年头,在诸多专家的努力下出版了 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 黑龙江民间文学 伊玛堪集成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史诗黑龙江卷伊玛堪 伊玛堪 上下卷等著作。作为民族史诗,以上诸多著述较为完整地保存、还原了“伊玛堪”,反映出了“伊玛堪”传承现状。然而,作为一种口头传唱的说唱艺术,“伊玛堪”更应当在媒介融通的时空中占有一席之地。伴随着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浪潮,古老赫哲族长期赖以生存的渔猎生态几经变迁,赫哲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当前的

7、“伊玛堪”传承主要表现出后备力量不足、传播路径匮乏、原生态空间枯竭等特点,在运用传播媒介为艺术传播载体时,表现出“在表述中华传统艺术时,内容不够丰富、形式较为单一”3 的现状。“伊玛堪”如何融入信息社会,发现自身价值,成为“伊玛堪”传承者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研究者需要面对的理论问题。所以,从艺术传播、媒介融合的视阈对其进行探讨十分必要。一、拨云见日:“伊玛堪”传承的媒介视角美国社会学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曾说过:“传播是人类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是一切心灵符号及其在空间上传递、在时间上保存的手段”4。媒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不仅是工具同时也是手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8、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也强调,缔约国应努力采取一切适当手段,运用教育和信息计划,以及能力建设活动和非正规知识传播手段,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结合公约 和相关论述,我们有理由从媒介与传播角度思考“伊玛堪”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传承离不开传播,传播为传承服务。刘魁立先生曾在一期专访中提出,“我认为非遗保护传承和非遗的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两翼,没有正确广泛有效的传播,就不会有到位的保护和持久的传承。”5 传播是“伊玛堪”传承与弘扬的必要手段,没有传播就不会有弘扬,传播与弘扬是非遗传承的两大阶段。传承的接续时空是纵向的,传播则是横向的,需要通过必要的传播路径传递信息,营造文化场域

9、,进而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非遗文化传播场域的构建就是要唤起大众参与非遗传播,借助媒介力量为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提供持续的认同感,让非遗传承融入现代生活,尤其是如同“伊玛堪”一样急需保护的非遗,更应从传播的视野去唤醒,反思在传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以传播为引擎,整合社会资源共同驱动非遗传承。“伊玛堪“作为急需保护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赓续,不仅靠传承,更要靠传播。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伊玛堪”的媒介传播更加不容忽视,其传承问题必须诉诸广阔的媒介路径,如印刷媒介以外的其他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相较于印刷媒介可保存、传阅率高的优点,视听媒介在传播速率、吸引力、覆盖面等方面更胜一筹。而网络传播以数字技术为依

10、托,拥有一对一、一对多,以及多对多的网络化交流与传播实践模式,在信息的海量性、时效性、交互性等方面呈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以媒介技术为推手的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则进一步挤压了“伊玛堪”的生存空间。尽管如此,从媒介视角对“伊玛堪”的保护与传承进行探讨仍具有特殊意义,如果没有传播媒介体系的支撑,“伊玛堪”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者”身份将会逐渐模糊,直到消失不见。所以,“伊玛堪”的生存艰辛在于如何在现代传播体系、亦即媒介融合的今天找到自身的传播语境,同时不被现代媒介形塑,保存其史诗级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二、披荆斩棘:“伊玛堪”传承的媒介路径自昆曲入选第一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21 年,中国互

11、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首发至今已经 25 年。二十多年来,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相伴相生。第 49 次 报告 显示,截至 2021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10 32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73 0%,241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 28 5 个小时,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人民日常生活。20 多年中,中国互联网络高速发展,互联网络与传统媒体在运作方式上大相径庭。相较于传统媒体,互联网络更加依靠人工智能技术、算法以及大数据等。在盈利模式上,新媒体通过社交、游戏、金融等手段组织生产和消费而获得流量,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强大的组织作用下被迫融入新媒体,成为新媒体平台吸引流

12、量的工具。可见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的碰撞中要面对的不是竟合关系,而是逐渐被重塑。这与媒介发展史上,所有媒介的更替情形相一致。正如麦克卢汉的断言:“任何媒介的内容 都是另一种媒介,文字的内容是语言,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一样。”6 了解到当下的媒介环境,我们更应该从媒介传播的角度思考“伊玛堪”的生存空间,以及传承的一系列问题。(一)激活“伊玛堪”生命力“伊玛堪”作为民族史诗级说唱艺术,是赫哲族独特的民族记忆,歌颂了民族英雄莫日干征战南北建功立业的伟大功绩,反映了古老民族的历史、文化、渔猎生活以及精神信仰,被称为是赫哲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强调:

13、“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伊玛堪”作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中华古老文明的代表,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如何将“伊玛堪”一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双创转化”的典范,挖掘与现代社会相融合的更多可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历史的教训非常多,过去许多文化就是因为不适合在另外的历史时间,不适合在另外的一个社会空间,所以必然要消亡。如何跟着时间、跟着空间的需求来调整、来应对、来互动,

14、这是文化自身的一个调适。”7 那么,如何让“伊玛堪”再度被激活,让它们不只是陈列在博物馆,而是真正地活起来?答案便是始终坚持非遗传承与传播。(二)传播主体各司其职“伊玛堪”要传承,必然需要“被看见”“被听见”,诉诸媒介与传播正是使其能够让更多人得以“看见”“听见”的可行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任主要由谁来承担,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遗产法)中早有相关规定。公约 第一条宗旨中强调,尊重有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法 第一章第七条规定: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

15、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从相关法律条文以及目前的研究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传承人和政府,那他们就有责任让“伊玛堪”被看见听见。2020 年人口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赫哲族人口不足 6000 人。20 世纪 30 年代,几乎每个赫哲家庭都会唱“伊玛堪”,随着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放缓,人口外流严重,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不愿返回故里从事传统文化相关工作。目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网记录在册的“伊玛堪”国家级传承人有两位 吴明新(85 岁)、吴宝臣(62 岁),系叔侄关系。吴宝臣是赫哲族乡政府退休干部

16、,自幼跟随祖父吴连贵、叔叔吴明新学唱“伊玛堪”,由于幼年时的耳濡目染以及年龄阅历的增长,逐步认识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退休后吴宝臣对照汉译本进行说唱学习,学会后再唱给老人们听。可见以人为传播主体的家族传承是“伊玛堪”主要的传承方式,而这背后必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另一个传播主体是国家及省市县级政府部门。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 遗产法 “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多项政策法规。规划 第五章第五节推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专栏 6“民族文化繁荣发展行动”第1 条即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行动要

17、求完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341建设一批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开展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8。意见 指出,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并提出了到 2025 年和 2035 年的工作目标。同时,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包括调查记录体系、传承人制度、区域整体保护制度、理论研究体系等,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加强分类保护、融入国家战略、促进合理利用等,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要促进广泛传播、融入教育体系、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以及一系列保障措施9。黑龙江省委积极响应出台了 黑龙江省

18、“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 ”)、黑龙江省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62020 年)(以下简称“行动规划”)等具体条例。发展规划 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整体性保护,力争将赫哲族聚集区所在地佳木斯市和双鸭山市申报为国家级赫哲族生态保护区。落实文化部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举办鱼皮、桦树皮、满族刺绣传承人群培训班,每年培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员 300名。鼓励民族地区依托文化遗产发展旅游及相关产业,建设一批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基地10。行动规划 明确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抢救和保护世居少数民族传统经典、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术、

19、技艺、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省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命名工作10。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有助于保证并发挥国家省级市级主管部门在非遗保护传播中的主导作用,为传承人行使权利义务提供保障,也为传承人的传播活动提供应有的支持。(三)把握“伊玛堪”的精神内涵近几年,关于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出现了原生态传承和现代转化传承两种模式。无论是哪种传承,归根结底都不能丢失非遗的本真性。民俗学家刘魁立先生在界定非遗保护中的“本真性”时说:“我这里所说的 本真性,是指以实物仍然是它自身的那种专有属性,是衡量一种事物不是他种事物或者没有蜕变、转化为他种事物的一种规定性尺度。”11 赫哲族“伊玛堪”的本

20、真性在于古老民族历经世代变迁亘古不变的精神信仰的传承。无论现代转化传承在何种程度上改变了“伊玛堪”的呈现形式,如若仍能表现“伊玛堪”的民族精神内涵便是活态传承的有益尝试和自觉创造。如吴宝臣等人展演的代表作日出一族 是为佳木斯市参加魅力城市活动而创作的现代“伊玛堪”。以传统的大调式为基础,把以赫哲族民俗生活为内容的演唱与传统的民族舞蹈相结合,表现出强烈的赫哲族气韵,堪称“伊玛堪”现代转化传承的代表作。非遗剧目西温莫日根 是赫哲族“伊玛堪”与望奎县皮影戏这两大世界级非遗相结合的实验性保护项目,2015 年在哈尔滨首演成功,并获得第四届全国木偶皮影剧目展演中的最佳剧目奖。它以“伊玛堪”说唱中的民族英

21、雄“莫日根”历经艰辛重建家园为故事内容,结合皮影戏的演绎形式,巧妙地挖掘了两大非遗项目传承的可能性,拓宽了“伊玛堪”的传承发展空间。伊玛堪歌舞剧拉哈苏苏 曾于 2017 年在京展演,是展现赫哲族“伊玛堪”的优秀代表作品,融合了伊玛堪传统经典故事,通过两个部落所经历的苦难与欢乐唤醒历史记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舞剧作品乌苏里传歌 是 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是我国第一部赫哲舞台剧目。整部剧目分为五个部分,在多方面融入了赫哲族传统文化元素,音乐以“伊玛堪”说唱为基调,且伊玛堪传承人在剧中完整地表演了“伊玛堪”说唱,使这一传唱自远古的声音久久回荡在观众耳畔,成为整台原创赫

22、哲舞剧的点睛之处。如上原创“伊玛堪”作品均是在不同程度上对古老“伊玛堪”说唱的颠覆,但这种颠覆不是毫无根据的,无论何种形式的作品,都彰显了赫哲民族不畏艰难,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都是保留了传统“伊玛堪”本真性元素基础上的双创式传承,同时也起到了传播“伊玛堪”说唱艺术的重要作用。(四)多路径共谋“伊玛堪”传播传统的“伊玛堪”主要是靠家族传播,一个家庭内、宗族内的长辈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授给下一代。但是这种家族内的人际传播覆盖面狭窄,接受者单一。传播媒介出现后“伊玛堪”的传441播境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之国家政策推动,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人有意识地运用媒介优势促

23、进“伊玛堪”的传承与传播。1 利用现代传播媒介。“伊玛堪”长期以来一直是民族家庭生活的一种娱乐方式,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伊玛堪”的存在场由家庭生活蜕变为民族说唱艺术,依托电视、电影等媒介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转化,如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文化十分栏目推出的电视节目非遗 国之瑰宝伊玛堪:赫哲族人的生命传唱,电视记录片赫哲绝唱 伊玛堪,综艺节目一起传承吧 等。电视节目、纪录片的录制播出强化了人们对于民族瑰宝的认识,同时也让更多的人通过影像了解到这一急需保护的非遗,有效解决了口传距离短、影响面窄的弱势。但是,相较于互联网、新媒体,电影、电视的传播效能还是远远不足的。抖音20212022 非遗文化研究报告

24、显示,抖音平台通过短视频制作、开播、制造话题等平台促推方案发挥平台优势,吸引了 1557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参与推广,覆盖率达到 97 94%,视频数量超过 1 4 亿,某种程度上抖音已经成为了非遗的视频版百科全书。最受欢迎的五大传统曲艺分别是相声、车灯、二人转、南曲以及河南坠子,且传统曲艺的播放量增速为 152%。在运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方面“伊玛堪”传承人及有关机构明显落后,笔者没有找到以赫哲族“伊玛堪”为名称运营的抖音账号。抖音官方称“一则作品,就是一种传承”“被看见就是一种传承”,借助抖音平台进行短视频传播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看见、知道、了解、进而喜欢、转发再传播。在新媒体充斥日

25、常生活的今天,如果无视新媒介的特性,让本该传承的非遗无法被看见,那么传承与传播就更加无从谈起。即使“伊玛堪”有其语言上的特殊性,但仍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文化艺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传统影像制作不仅需要专业人员、专业设备,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移动短视频的制作与传统影像制作不同,完全可以由非专业人员通过视频平台自带的视频编辑程序制作完成,还可以添加音效、字幕、拼贴等效果。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制作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大多以放松、娱乐的心态参与其中,在对某一文化符号再生产的过程中,其角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搞笑模仿,另一类是戏谑拼贴。虽然,在模仿与拼贴的过程中,原有的文化艺术内涵被不容程度的消解,但这仍是

26、让传统被看见的可行方式,正如上文提到的“被看见就是一种传承”。2002 年初,同江市街津口成立了赫哲族“伊玛堪”艺术团,第一届团长由“伊玛堪”传承人吴宝臣担任。经过二十载探索出特色旅游、义务展演、民族语言传习等多种线下传播形式,但在新媒体运用方面明显不足。2 拓宽思路多渠道传播。除了要充分利用传播媒介的传播优势,更应当多渠道推介。(1)借力品牌效应;如依托文化旅游资源,将赫哲族民族文化符号嵌入一年一度的冰雪旅游,在哈尔滨冰雪节期间举办专题展演;依托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策划民族音乐版块,将伊玛堪说唱艺术搬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舞台。让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的游客、音乐家、音乐爱好者看见“伊玛堪”。(

27、2)注重民族语言传习;由于赫哲族没有文字,传承“伊玛堪”必须有会说本民族语言的人承担,但很多年轻人已经完全不会讲赫哲语,这就意味着“伊玛堪”的传承无从为继。尽管一些传习所已经开展语言课程,但收效并不乐观。(3)提升通婚族人的民族意识;在汉赫通婚的家庭中,应该有针对性的提高婚育中赫哲族男性或女性的民族意识,有意识的学习并传承赫哲族语言文化。(4)进一步深耕赫哲特色村落旅游。借助国家文化旅游司每年的旅游推介大力宣传赫哲族文化旅游村落,笔者于 6 月中旬探访了同江市津街口赫哲族乡以及抚远市八岔赫哲族乡,似乎由于并非旅游旺季,赫哲族民族文化村、赫哲族博物馆等主要游览地点门可罗雀。但最大的感受是,当地的

28、旅游宣传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景区外并没有可以激发起游客想要进去一探究竟的主要标识。同时,还可以集中优势借鉴“印象”实景演出的有益经验,将“伊玛堪”艺术团演出的拉哈苏苏 作为在地演出项目,提高文化旅游的深度。“伊玛堪”传承难是有目共睹的,不仅传承人吴明新在纪录片中表达了他个人的担忧,忧心“伊玛堪”从他这里就此绝迹,我们也为“伊玛堪”541传承的迫切却又不得法而哀叹。究其原因是“伊玛堪”传承与传播没有考虑到“伊玛堪”是否真正走入人心。“伊玛堪”的受众常常被框定在赫哲族本族人群范围内,而现实是传承人的后代都不愿学习。为此必须转变传播受众的固有思维,传承人,以及受众都应认识到即使不懂赫哲族语言的汉族接受

29、者也同样能感受到音乐情绪,因为乐感是共通的。此外,传承人应不断增进表演技能,在保留民族文化精神的同时创新演出形式,探索出能为广大受众接受理解的“伊玛堪”说唱艺术作品。三、水到渠成:融入网媒生态寻求互促共生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经历了若干个时代,口语传播时代是传播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这是人类开始动手写字之前的一个漫长发展时期,“口语的产生无疑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1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向着更高的文明阶段迈进的重要里程碑,文字的产生使得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都发生了极大地变革。人们能够把信息长久地保存下来,同时传递到遥远的地方。印刷术的发明让人类传播的进程跨入了快车道,人类由此产生了

30、对于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电子印刷技术的普及使得出版传播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的时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互联网络已经发展成为“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邮政、电子生物、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于一体,对音声、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综合处理和传播的多媒体双向信息系统。”14 传播媒介不仅深入介入日常生活,承载了信息传递的功能,同时其本身也开创了更多可能性,正如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一个著名观点:媒介即信息。目前,不仅是赫哲族“伊玛堪”,众多非遗项目的传承都面临脱离民众生活的境遇,而互联网络与人民生产生活深入融合的现状提醒我们,在

31、网媒生态中走出一条非遗与互联网络互促共生的发展之路恰逢其时。拉斯维尔曾提出社会传播的三大功能,其中之一便是“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13。法国媒介学者德布雷也曾说:“如果要传承的话,首先必须要有传播。”14 非遗如果只是在一门一户中传承,不能被更多人看见,不能被广泛传播,其自身价值就不会被认可,也就不会激发这些人的传承热情。“伊玛堪”是生长在传统渔猎文明基础上的艺术形态,其传统价值在于渔猎活动之后的娱乐消遣,同时记录、传承祖先们的宗教信仰以及生命精神。可见,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传播无时无刻不存在,传播是彰显“伊玛堪”的价值的必要途径。在传播主体上。“伊玛堪”的传承依托国家顶层设计,下设国家

32、级传承人、省级传承人与市级传承人。虽然层级完备,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国家级传承人与省市级传承人并不熟悉,没有形成传承合力;在市级传承人认证上有时存在考核不明确;传承人大多不是专职,且由于传承的公益性,无法将主要精力放在“伊玛堪”传承上。为此有必要建立“伊玛堪”线上与线下传承网络,建立各级传承人广泛沟通的机制。在传播内容上。虽然赫哲族“伊玛堪”具有深厚的民族史诗性意涵,但在新媒介环境下,仍需要进行积极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5。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高速迭代发展的时代,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等

33、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赫哲族“伊玛堪”的原生环境已经今非昔比,传承与传播面临很多困境,是在双创转化上还不够深入,可尝试在历史与现实、文化与功能、美学与传承等方面再度挖掘,借由声音、影像、数字技术促进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传播发展出新业态、新走向。近几年在国家提出传统文化“双创发展”后,出现了很多现象级作品,如从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一组隋代乐舞俑到舞蹈作品唐宫夜宴,从千里江山图 到舞蹈诗剧 只此青绿。如此成功的作品背后一定少不了为推动传统艺术传承发展的强烈愿望。赫哲族“伊玛堪”的传承与传播需要的就是新创意、新点子,纵使无法拥有强大的“国家级”支持,也可汇集各方资源,争取“省级”支持,

34、将民族文化传承战线的优秀资源汇聚过来,共谋赫哲族“伊玛堪”的“双创”传承与传播。641不可否认的是,有效的传播内容加之传播渠道的合理选择,才能使传播效果最大化。传播渠道的选择,一方面要考虑媒介本身的特性,还要思考传播内容的适应性,以及受众群体的获取信息的习惯。当下,年轻人已经成为了传播传承传统文化的主力军,据 2021 年 B 站发布的年度报告,有超过 1 7 亿年轻人沉迷国风文化,B 站的短视频渠道囊括了汉服、古画、民族乐器、非遗技艺等内容,B 站成为了年轻人表达文化自信的聚集地。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与传播不能忽视 B 站、抖音等短视频渠道的传播优势,应借力短视频平台向更多年轻人展示赫哲族非

35、遗文化,激发年轻人对赫哲语言的兴趣,自发地学习学唱、挖掘赫哲族的文化审美。四、结语赫哲族“伊玛堪”作为濒临消失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学、文化、艺术、历史价值,是赫哲族的民族文化瑰宝。其传承的艰辛有目共睹,但困难与机遇总是并行的。虽然“伊玛堪”的生态环境逐渐偏离了既有的境况,但传承人应当发现古老的“伊玛堪”能够依托媒介传播手段与时下如火如荼的舞台表演之间形成可见的互动。应不断挖掘更多传承路径,打开思维,多角度、多方向探索新模式,认识到互联网络、新媒体平台能够带来的更多可能性。学习借鉴其他非遗传承传播的有益经验,以伊玛堪为传播内容,多种传播媒介为手段,推动赫哲族“伊玛堪”进行创造性转

36、化、创新性发展,创造出更多艺术形式以丰富“伊玛堪”的传承发展,让当代人从古老文学艺术中体会面对生活与苦难的智慧,引发共鸣与认同,共促“伊玛堪”长久的传承与传播。参考文献:1 汪立珍 赫哲族“伊玛堪”歌手的时代特征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4,(4)2 傅朗云 赫哲族“伊玛堪”史地考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1)3王廷信 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生态理念”与“共生机制”视角,民族艺术 J 2021,(3)4Charles Horton Cooley,Social Organization:A Study ofthe Larger Mind,Charles Scribner

37、s SonsM,NewYork,1929,P 45 5 侯仰军,刘勍 保护民间文化传承文化根脉 访民间文艺理论家刘魁立 J 中国文艺评论,2020,(12)6 加米歇尔,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 M 何道宽,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4 7 侯仰军,刘勍 保护民间文化传承文化根脉 访民间文艺理论家刘魁立 J 中国文艺评论,2020,(12)8 文化部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 ht-tp:/www gov cn/zhengce/content/2017 01/24/con-tent_5162950 htm 9 进一步加强非物质

38、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 http:/www govcn/zhengce/202108/12/content_5630974 htm 10 黑龙江省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62020 年)EB/OL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 https:/zwgk hlj govcn/zwgk/publicInfo/detail?id=450246 11 刘魁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 J 山东社会科学,2010,(3)1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3 哈罗德拉斯韦尔 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M 何道宽,译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3536 14 法 雷吉斯德布雷 媒介学引论 M 刘文玲,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5 15 十九大报告 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http:/www gov cn/zhengce/2021 11/16/content _5651269 htm 责任编辑王佳7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