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张家港市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一期工程一标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773057 上传时间:2024-10-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家港市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一期工程一标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本文档共19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张家港市老海坝节点 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施工一标段 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审定: 山东水利工程总公司张家港市老海坝节点 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施工一标段项目部 2015年10月 目录 第1章 工程概况 2 第2章 应急预案编制及处理流程 3 2.1 编制依据 3 2.2 应急预案编制原则 3 2.3 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3 2.4 应急程序 4 2.5 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5 第3章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职责分工 6 3.1 组织机构设置 6 3.2 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6 第4章 综合应急预案 9 4.1 水上作业船舶施工应急处理预案 9 4.2 施工设备机电应急处理预案 11 4.3 施工用电应急措施 11 4.4 人员发生外伤急救 11 4.5 夏季施工防汛应急预案 12 4.6 夏季防雷雨季节施工应急预案 13 4.7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13 4.8 防台、防寒潮大风、防汛、防强对流天气和防雾预案 14 4.8.1 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组成 14 4.8.2 职责与分工 15 4.8.3 具体措施 15 第5章 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 18 5.1 事故的调查 18 5.2 事故的报告 18 5.3受伤人员处理 18 5.4环境和社会影响处理 18 第1章 工程概况 张家港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工程位于长江澄通河段的中段右岸,隶属长江澄通河段中部如皋沙群段,是该河段长江自江阴以下重要的河势控制节点工程。老海坝江段是张家港江岸主要的易崩坍区域之一,历史上岸线崩退剧烈;近三十年,经过多次抢险守护,岸线崩退趋势受到遏制,但由于局部河势的变化以及地质条件较差等原因的影响,该段岸线水下岸坡处于持续冲刷状态。目前岸坡已处于临界状态,一旦发生新的岸线崩坍,不仅影响防洪安全,影响后方工矿企业和张家港、南通两市沿江码头安全运行,也影响河势和航道的稳定,产生严重的经济社会影响。因此,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工程,是保障防洪(潮)安全的需要,是两岸工矿企业及码头安全的需要,是维持河势稳定和维持航道稳定的需要。 本工程综合整治(二期)工程范围为九龙港~二干河(十一圩港)下游1260m范围内的岸线整治。桩号为S2+488(二期工程起点)~S6+800(二期工程终点),堤防桩号为D2+513.35~D7+046.38。 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堤防稳定要求整治范围长1299.59m;维持码头前沿现状岸坡稳定要求及抗冲刷要求整治范围长4256m。主要工程内容为两部分:堤防与岸坡整体抗滑稳定要求的加固整治工程,维持码头前沿现状岸坡稳定要求及抗冲刷要求的平顺护岸整治工程。 本标段主要建设内容为:海力5号、4号码头前沿抛石防护及抛石压载,抛石量约44万方。桩号为S2+488-S3+430,堤防桩号为:D2+513.35-D3+461.75; 为保证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后的效果,对护岸稳定进行合理评价及保证长江堤防的安全,在整治工程施工期及完成后,需要对整治工程范围内的岸线及堤防进行跟踪监测。 第2章 应急预案编制及处理流程 2.1 编制依据 为了有效地防止各类灾害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船舶和人员安全。依据《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安全环境特点,编制本工程综合应急预案。 2.2 应急预案编制原则 (1)建立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部门相关责任人为组员的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和应急抢险小分队。 (2)根据工程特点,对可能存在事故类型,编写应急处置措施。 (3)建立发现有危险征兆或突发事件,反应迅速的各级报告、处置和启动机制。 (4)建立畅通公安、海事、航道、医疗、上级有关部门联系机制和联动办法。 2.3 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1)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当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 (2)接到事故报告后,现场负责人应当立即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报告,应急救援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应按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立即将事故情况向事故发生地政府、公司和业主报告。报告内容:事故发生时间、详细地点、事故类别、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现场救援所需专业人员和抢险设备等。 (3)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 (4)根据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的指示启动本预案,各专业小组按本预案的分工,迅速组织救援人员,抢险设备、物资器材等到达事故现场,听从总指挥统一指挥,立即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5)项目部各部门及下属施工队要树立全局观念,抢险施救过程中,指挥部调用任何单位人员、设备,各单位必须无条件服从,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任何单位和人员不得拒绝,否则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4 应急程序 指挥与控制 指挥:应急救援工作由指挥长进行指挥,应急救援机构各成员配合。其主要职责是:排除险情,救助遇难、遇险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控制:由现场总指挥负责,调度室、安全部、事故工段(劳务队伍责任人、工段长、技术员、船长)配合。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现场抢险,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职工疏散,特种物资(财务)保卫。 另外,船长是船舶应急反应总指挥。当遭遇紧急情况时根据《水上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有关规定、项目部指示和现场情况组织、指挥全体船员采取一切可行手段全力抢险,并与项目部或有关方面保持及时、有效的通信联系。轮机长是机舱应急抢险现场指挥并负责保障船舶动力。大副是其他应急抢险现场指挥且为应急总指挥的接替人。 (1)资源调度程序 由项目部负责,各相关部门、工段配合。其主要职责是:保障运送抢险救援人员、物资器材及伤员所需的船舶、车辆,保障抢险道路和施救现场通讯的畅通;提供施救所需的船机设备和物资器材;保障救援人员所需食品、饮水的供应,提供休息场所及其它生活必需品,提供应急救援资金保障。 (2)医疗救助程序 在项目部设立医务室,配备有急救经验的值班医生对受伤人员进行应急医救;对受伤人员由值班医生进行应急医救后,确定是否送医院医治。水上搬运过程要在现场急救医生指导下进行救运。 (3)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程序 一旦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及船舶翻沉、机海损等事故时,首先组织人力、物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伤员及危险区域的相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再将设备、财物等撤离危险区域。 (4)事态监测与评估程序 发生事故时,由项目部安监部随时随地跟踪事故发展及伤害程度,及时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根据对事故的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动用社会资源进行应急救援。 2.5 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突 发 事 故 停 止 施 工 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 彻底消除危险和影响 恢 复 施 工 总结经验教训 制定相应措施、加强管理 报告监理工程师 、业主代表和主管部门 分析事故原因 研究善后处理办法 进行有关处理 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图 第3章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职责分工 3.1 组织机构设置 (1)组长 (2)副组长 (3)通讯联络小队 (4)技术支持小队 (5)消防保卫小队 (6)抢险抢修小队 (7)医疗救护小队 (8)后勤保障小队 3.2 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1)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保持与公司最高领导者的通讯联系,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堤防进行直接操作指挥; 2)复查和评估事故(时间)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3)指导施工现场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的记录做好安排; 5)在场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分析和处理。 (2)副组长职责 1)协助组长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如有必要在救援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3)指挥救护人员寻找受伤者及安排现场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 4)设立与应急服务机构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3)通讯联络小队职责 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负责应急过程的对外联络。 (4)技术支持小队职责 1)提出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预案技术方案和措施; 2)指导抢修组实施临时应急技术方案和措施; 3修补实施中的临时应急技术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表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5)提供事故原始记录资料,参与事故分析。 (5)消防保卫小队的职责 1)执行消防方案应急预案程序; 2)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警戒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3)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4)保护受害人财产; 5)抢救救援结束前,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6)抢险抢修小队职责 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的情况下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受伤; 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组长并对结果进行 复查和评估。 (7)医疗救护小队职责 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 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8)后勤保障小队职责 1)对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做好日常的维护及保管; 2)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3)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第4章 综合应急预案 4.1 水上作业船舶施工应急处理预案 序号 应急类型 处理预案 共同处理预案 1 船舶遇险搁浅、划舱造成船舱进水。 先进行排水、堵漏,机舱进水当水淹到发电机线圈和主机油底壳的油孔时立即关闭主机和副机,特别紧急情况水淹到机器进气孔前停机。 1、为了维护船舶及水上工作人员生命安全,避免扩大事故损失,施工船进行应急应变部署和演练。 2、各船由大副排定应变部署表,每一位船员填发“应变备忘卡”,船员熟记应变备忘卡所载岗位和任务,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按应急应变部署积极抢救,减少或避免事故损失。 3、船舶发生碰撞事故后,马上检查是否进水,进水程度,如船舶进水,立即向安全处绞滩,迅速准备好堵漏工具和材料,根据情况堵漏如进水严重,向当地海事部门求救,并报告处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4、发生事故后,首先查明有无人员伤亡,有伤亡人员,先抢救伤亡人员。 2 船舶失火。 分清起火部位,类型,机舱起火先关闭通风机、关闭燃油舱和油柜的油阀,按船舶应变部署表实施抢救。 3 船舶有人落水。 按船舶应变部署表实施抢救。 4 船舶施工过程中,前横缆冒堆、断缆、开锚走锚船舶出现横倾。 迅速松同一边后横缆或后开锚迅速让船顺水流,同时请求拖轮协助。 5 水上交通小艇不慎被施工船船头钢缆挂住和横在主缆上。 施救时用其它船在上游抛锚,放吊缆到被救船由锚机缓慢上绞吊缆调顺船身后,再拖离现场。 6 编队过程中接拖轮拖缆时,发生手指受伤。 接拖缆时,充分考虑拖轮的势子大小,快速准确接缆。 7 钢缆下桩时,千斤链条断裂,发生钢丝绳突然滑出伤人。 千斤链打钢缆下桩时,待钢缆松后不受力再下桩,发生意外时招呼人员离开钢缆伤人区,有拖轮配合,召呼拖轮用车稳船。 8 交通艇在带缆时碰撞,发生人员落水。 立即抛救生圈或其他浮具施救,同时所有船员需穿好救生衣,听候施救,同时避免车叶伤人。 9 抛锚链时人员站的位置不对,发生人身伤害。 除敲钩子人员外,其余人员远离锚链堆放处,操作人员看好后退位置。 10 在施工定位后地方小船不识施工信号,发生船舶碰撞,伤人。 迅速救助遇险人员,了解碰撞部位损坏情况,危险程度,是否需要其他船救助。 11 船舶定位时对施工集体配合作业意图不详,造成人员伤害。 重新召开定位作业会,明确作业步骤、各部分工,作业中加强通讯联络。 12 钢丝绳受力过大,连结千斤链卡环损坏,发生千斤链伤人。 拉千斤链人员站在受力点的侧面或背面。 13 钢丝绳上桩、上绞关时反弹,发生伤人。 对较粗的钢缆(超过φ21),二人配合上桩,上绞关和下绞关,变形钢缆及时更换。 14 钢丝绳、链条质量差锈损严重,突然断裂,造成人员伤害。 及时检查更换钢缆、链条锈损情况。 15 网兜抛石、预制构件吊装施工起重钢缆发生断裂或起重旋转碰撞伤人。 1、及时检查更换钢缆 2、吊臂下方严禁站人 3、在起重臂旋转范围内严禁站人。 16 过往船舶和渔船试图通过施工船内档 1、通过高音喇叭招呼,不听劝阻时出动交通艇和操舟艇制止。 2、必要时停止施工,松横缆让船。 17 上游方船舶失去动力、下水船舶走向不对,对施工船造成威胁 1、停止施工根据流向采取松沉链和横栏的办法避让。 2、立即报告海事部们派救援船施救。 4.2 施工设备机电应急处理预案 序号 应急类型 处理预案 共同处理预案 1 柴油机拉缸、曲轴箱爆炸。 迅速慢车、检查、再停车。 迅速组织救援受伤人员,检查事故原因。 2 柴油机运转发现严重异响。 立即停车检查。 3 调速器失灵,出现飞车。 立即堵住进气孔,同时切断油路。 4 机油管爆裂。 立即封油门、停车、使机油泵停止工作。 5 机油喷在排气管上或涡轮上出现先失火现象。 柴油机停车,同时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4.3 施工用电应急措施 序号 应急类型 处理预案 共同处理预案 1 当漏电而伤人时 立即拉闸,对受伤人员进行包扎处理、人工呼吸或及时送医院。 迅速组织救援受伤人员,检查事故原因。 2 短路而引发火灾 立即切断电源,用CO2、干粉灭火器等进行灭火。 4.4 人员发生外伤急救 序号 应急类型 处理预案 共同处理预案 1 伤情判断 检查伤员心跳、呼吸和瞳孔散大特征及外伤情况,正常人心跳60---80次每分钟。 迅速组织人员把伤员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2 伤口处理 1、清洗: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击覆盖在伤口或周围皮肤上的污物。 2、止血:一般用纱布绷带包扎好伤口即可止血。 3、包扎,包扎的材料有胶布、绷带、三角带等。 4.5 夏季施工防汛应急预案 序号 应急类型 处理预案 共同处理预案 1 预告当地超警戒水位 1、流速大、水势坏的施工区域,将船撤离施工现场,拖到安全锚地停泊。 2、流态好的区域,配置拖轮24小时值班守候。 1、为了维护船舶及水上工作人员生命安全,避免扩大事故损失,施工船进行应急应变部署和演练。 2、各船由大副排定应变部署表,每一位船员填发“应变备忘卡”,船员熟记应变备忘卡所载岗位和任务,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按应急应变部署积极抢救,减少或避免事故损失。 3、发生事故后,首先查明有无人员伤亡,有伤亡人员,先抢救伤亡人员。 4、施工船舶安全锚等安全设施,随时处于可使用状态。 5、救险船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施救。 2 水位突涨,流速加大,主缆受力过大。 1、根据船舶主缆的最大破断拉力,现场船长决定是否停止作业; 2、情况危急下采用拖轮助顶施工船。 3、将船撤离施工现场,拖到安全锚地停泊。 3 水位上涨流速加大,上、下水船舶走向不对,对施工船造成威胁 施工中由值班人员加强过往船舶联系和观察,发现上述情况,要立即停止施工,根据流向采取松沉链和横栏的办法避让,并报告海事部们。 4 水位上涨流速加大,船舶施工受力过大,前横缆冒堆、断缆、开锚走锚船舶出现横倾。 迅速松同一边后横缆或后开锚迅速让船顺水流,同时请求拖轮协助。 5 水位上涨流速加大,船舶施工受力过大,主缆地牛冒堆、断缆 1、停止作业。 2、根据情况,迅速抛安全锚,同时火速请求拖轮协助。 6 飘移物多影响船舶 1、动车前检查螺旋桨是否挂有漂移物,有则清除。 2、轮机人员要勤观察机器水温的变化,防止海底阀堵塞。 7 飘移物多,钢缆受力大。 1、及时清理挂在钢缆上的漂移物。 2、无法清除漂移物时,要增设钢缆。 8 江水上涨,现有锚缆地牛较低,高水位无法满足安全 1、利用现在水位较低,在较高的位置重新围堆和设置地牛。 2、及时针对水位变化,调整地牛高低位置。 4.6 夏季防雷雨季节施工应急预案 序号 应急类型 处理预案 共同处理预案 1 台风 1、加强对施工现场火工库的安全检查,发现险情应立即撤离居住人员。 2、加强船舶锚缆设置,发现船舶走锚,及时抛安全锚,同时拖轮24小时处于待令状态。 1、做好天气预报的收听、预警工作。 2、遇有六级风以上天气要停止施工作业。 3、迅速组织抢救受伤人员 2 雷击 1、按要求安装避雷设施。 2、人员严禁在江滩、露天、大树下站立、使用手机和收看电视。 4.7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将制定严密可行的安全措施,尽量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但是,现场施工是一个平行、交叉作业,随机性较大的过程,安全事故随时可能发生。为此,项目部将设置救援组织机构,制定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配置相关的设备,一旦出现危及安全的事故,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突发事故主要指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人员重大伤亡、船舶交通事故、火灾、重大爆破事故等。如果出现此类事故,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救援。 (1)加强对人员的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强化人员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督促广大职工遵纪守法,杜绝违法乱纪的行为。 (2)增强人员防范意识,特别是增强对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的防范意识,注意周围环境,遇到突发公共事件,采取必要的形式进行人员疏散、报警、逃生自救等。 (3)杜绝职工违反治安处罚规定的行为,遇到他人寻衅滋事的治安事件,立即上报当地公安机关及上级部门,同时加强联络,保证信息畅通,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事态扩大,同时采取一切可能的正当防卫措施,保证人员及财产安全。 4.8 防台、防寒潮大风、防汛、防强对流天气和防雾预案 本工程施工地区每年6-10月份是台风和热带气旋发生季节。防台、防风、防洪工作是关系到参与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大事,施工期间将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保证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在台风季节,我们将把防台、防风、防洪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责任到人,落实各级责任制,采取三级预警制度。现场成立防台、防风、防洪领导小组,与当地的抗台组织取得联系,落实避台水域,统一部署、指挥全工地的防台、防风、防洪工作。 为了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确保人员、船舶、机械安全,将将强化全体职工的“立足于防抗结合、宁早勿晚、有备无患”意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早防早避、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层层把关、职责落实”的原则,把防台、防突风工作,抓实抓牢,千方百计确保船舶及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4.8.1 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组成 (1)防台、防风、防汛领导小组: 组 长: 项目经理、常务副经理 副 组 长: 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 组 员: 安全工程师、专职安全员、施工负责人 (2)区域现场指挥: 抛石区:施工队长 吊装区:施工队长 (3)抢险救助队 根据施工区设四个抢险救助队,每组10人。 (4)后勤保障队:设3人 (5)对外联络组:设2人 4.8.2 职责与分工 组长职责:严格按照《船舶防抗热带气旋(台风)的规定》全面组织抢险救助工作,执行并贯彻我公司总体防台、防风应急预案;对所辖区域及单位的船机、人员安全负全责;负责船机防台、防风的全面部署和总体指挥; 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执行、贯彻我公司总体防台、防突风应急预案;协助组长组织好现场具体指挥工作并配合好船舶调度的工作;保证每天有24小时现场值班。 项目部调度室:负责与各参建施工船舶的联络与沟通,并掌握各施工区的全面动态,协调各施工区及避风地点的对接。 现场指挥职责:全面了解所有船舶名称、性能、数量和值班拖轮的安排,熟知指定的锚地情况及锚泊就位图。直接指挥船舶及人员安全撤离施工现场并组织抢险船、抢险车、抢险队进行抢险救助工作,执行组长和副组长的指令。 组员职责:认真学习防台知识和上级有关防台文件。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安排,具体实施所负责的防台、防突风方案,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做到提前预防,落实到位;在险情发生时,安全迅速地完成各类抢险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果断、准确地执行防风、防风措施,服从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对所负责的工作承担法律责任。 抢险救助队在接到抢险救助命令后,立即赶赴现场参加抢险救助工作,安全及时地将受伤人员护送至医院治疗抢救,在保证自我安全的基础上,奋力抢险,保证财产的最低损失。 4.8.3 具体措施 (1)防台、防风、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在防台、防风、防汛期间24小时值班,负责对防台、防风、防洪工作指挥、协调调度。各施工船船长(副组长)是该船防台、防风、防汛指挥员,服从项目部的调度和安排,对本船的防台、防风、防汛负责。组员系各船部门负责人,在船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做好各项防台、防风、防汛工作,对船长负责。 (2)施工前与业主及相关部门协商,在施工区内确定本项目施工船机在台风期间的避风锚地,所有船舶在台风到来之前拖带或自航到避风锚地避风。从开始收工集合至进入避风港(锚地) 整个过程计划需时不超过8小时。在台风到来之前10小时,决不可冒险施工作业。 (3)设专人每天定时收听气象台、无线电台、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收集、分析预报台风的风力、风向、位置变化及潮汐、浪涌等情况,及时报送抗台领导小组。 (4)当收听、收看到台风紧急警报时,立即启动防台预案。 (5)根据各施工船舶的抗风能力,当台风对施工区域有影响时,各施工船舶达预先安排的锚地抛锚避风。避风船舶派专人24小时值班,守听高频和船载电话,全程关注台风变化情况,确保避风船舶安全。 (6)根据“台风警报”提供的台风中心位置、强度、台风前进方向和速度等风情数据,选择正确的避台、避风措施。 (7)停靠码头加强系缆,并使受力均匀,加抛艏尾开锚防止船舶与码头碰撞,伸向码头的系缆摩擦部位包扎好保护物,在紧靠码头一舷加放防碰设备。 (8)及时加强锚缆设备的检查、维修、保养,保证备用的保险缆、锚标及索具等设施随时可用。水密设备、排水设备、救生设备、堵漏器材及通讯设备要定期检查,确保处于良好状态。 (9)合理压载,保证稳性和通体强度,绑好移动物件(如电视、电脑、冰箱等)。 (10)提前充分储存好粮食、蔬菜和生活用水等物品。 (11)甲板上来往通道装扶手、安全网并铺垫防滑设施。 (12)台风期间加强值班。各船将加派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备主机待令,同时加强安全巡视,密切注意周边及过往船舶的动态,时常检查各条缆绳受力情况。当班人员坚守操纵室、机舱,守听甚高频电话,守听6频道,监听69频道,不做与当班无关的事,其他船员随时处于待令状态。对水密设备、排水设备、救生设备及通讯设备加大检查、养护力度,确保随时处于良好状态。 (13)船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当班及休息时均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各项规定,以保证在恶劣环境中不发生任何人身伤害事故。 (14)在紧急状态下,通过高频电话、应急电话、单边带电台等,使用国际海上遇险求救频率或紧急通讯频率与其它船舶或港监部门交管中心、海上搜救中心等建立联络,求得帮助。与此同时,船舶按规定的通讯网络和频率与项目经理部联系,汇报情况,求得帮助,各施工船舶内部建立严格的应急措施,结合工程施工,制定应急办法,确保遇到紧急情况时急情得以解除。 (15)事后检查:台风过后各单位、班组、施工队将对锚缆、水上施工标志等进行检查,发现损害立即报告,采取措施修复。 (16)施工船舶按分类指导的原则,分别采取防风防台措施。 1)大型专用船舶(大平板驳、抛石定位船等): 7~8级风,离开作业场地,-3m以下水域6点锚泊定位,绞车制动负载60t,用Φ40mm钢丝绳500m×4,700m×2抛锚,AC~14大抓力锚5t×6。 8级风以上,避台水域锚地单点锚泊(或前后锚锚泊),用AC-14大抓力锚6t×2,Φ68mm锚链300m×2抛锚,甲板上制掣链器负荷100t。 2)中小型船舶(980Hp及其以下拖轮、1000t以下方驳、交通艇、工作艇): 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时,进入锚地抛锚避风。 第5章 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 5.1 事故的调查 由项目部事故处理小组进驻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测量,收集数据并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初步意见报公司领导审批形成处理意见,上报主管机关。如上级主管部门派人调查,项目部事故调查小组成员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联合调查。 5.2 事故的报告 重大事故必须议最快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向项目经理报告,特大事故应当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上报主管上级机关。 重大事故书面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企业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 5.3受伤人员处理 对受伤人员积极开展治疗,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伤员情绪稳定;做好其家属和伤员的慰问工作,并按国家和企业有关规定,进行赔偿和采取其他优抚措施。 5.4环境和社会影响处理 积极消除对周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影响,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和小区做好群众安抚工作,化解事态,并对环境造成影响做出相应补救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