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练习试卷2.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773049 上传时间:2024-10-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练习试卷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练习试卷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练习试卷2 (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27,分数:54.00) 1.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正确的是  A.猪 √  B.血吸虫  C.乙脑患者  D.螨虫  E.按蚊 解析: 2.猩红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  B.肺炎  C.脑膜脑炎  D.咽炎  E.喉炎 解析:常见的并发症是化脓性炎症,如中耳炎、蜂窝织炎、肺炎等。也可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等。 3.关于猩红热的出疹时间,是在发热后  A.当天  B.2天 √  C.3~4天  D.4~5天  E.6~7天 解析:猩红热发热后2天皮疹,始于耳后、颈部、腋下及腹股沟,24小时内布满全身。 4.护士对脱屑期猩红热患儿采取的皮肤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大片脱皮时用消毒剪刀剪掉  B.观察皮疹消退及脱皮情况  C.用温水清洗皮肤,禁用肥皂清洗  D.脱皮时涂凡士林或液状石蜡  E.脱皮大时可用手轻轻撕掉 √ 解析: 5.关于猩红热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A.发热、全身皮肤充血、鸡皮样皮疹 √  B.阵发性犬吠性咳嗽,无呼吸困难  C.发热、皮疹,始见于耳后发际,开始为不规则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  D.全身散在斑丘疹、疱疹和结痂  E.发热、咳嗽、球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斑 解析:临床上以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片状脱皮为特征。 6.患儿,男,8岁。发热、咽部肿痛、颈部淋巴结肿大、全身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退色,诊断为“猩红热”,患者感染的病原体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肺炎克雷伯杆菌  C.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D.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  E.溶血性链球菌 解析: 7.患儿,6岁。因猩红热入院。对其玩伴或与其密切接触的孩子需医学观察的时间是  A.2天  B.7天 √  C.10天  D.21天  E.28天 解析: 8.患儿,9岁。因猩红热入院10天。目前患儿躯干呈糠皮样脱屑,手掌、足底有大片状脱皮。护士发现原本活跃的患儿近几日不爱说话了,总是闷闷不乐,问其原因,患儿回答是“我现在太难看了,别人会:笑话”。该护士给予患儿心理疏导的内容应除外  A.介绍该疾病的发展特点,告诉其目前的情况是暂时的  B.关心爱护患儿,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C.鼓励患儿与其他小朋友交往  D.介绍病情观察的要点 √  E.正确对待自我形象改变 解析: 9.患儿,4岁,高热3小时伴抽搐4次入院。患儿意识不清,初步诊断为中毒性痢疾,为了确诊须做的检查是  A.粪便培养  B.血常规  C.肛门拭子检查粪便常规 √  D.头颅CT  E.结肠镜检查 解析:肛门拭子检查大便常规以确诊是否为中毒型菌痢。 10.患儿,5岁。因高热、呕吐、腹泻1天、呼吸困难2小时急诊入院,初步诊断为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护士为患儿留取粪便标本正确的是  A.在抗菌治疗后采集标本  B.选择有黏液脓血部分的粪便送检 √  C.应加温便器后整体送检  D.可多次采集标本,集中送检  E.采集的时间只能选择睡前或晨起前 解析: 11.患者,6岁,高热5小时、反复抽搐,意识不清,急查白细胞14×10 9 /L,肛拭子取粪便见脓细胞8/HP,红细胞12/HP,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脑脓肿  B.高热惊厥  C.重症肺炎  D.中毒型菌痢 √  E.电解质紊乱 解析:痢疾杆菌致病性很强,可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内毒素可形成内毒素血症,引起全身和(或)脑的急性微循环障碍,产生休克和(或)脑病;外毒素的神经毒性可引起神经系统表现。 12.患者患急性细菌性痢疾,每天排脓血便7~8次,下述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需执行接触隔离 √  B.排便后用软纸擦拭肛门  C.温水局部坐浴后肛门涂凡士林  D.鼓励患者多饮水,卧床休息  E.补充电解质 解析:细菌性痢疾属于消化道传播疾病,因此应采用消化道隔离。 1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在败血症期会出现皮肤黏膜病变,典型的变化是  A.红斑和水疱  B.色素沉着  C.瘀点、瘀斑 √  D.网状青斑  E.溃疡 解析: 14.肺结核确诊最重要的依据是  A.典型的症状、体征  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C.痰中找到结核分枝杆菌 √  D.周围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发现结核杆菌  E.CT检查发现病灶 解析:痰中找到结核分枝杆菌是确诊肺结核最重要的依据。 15.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的表现是  A.凯尔尼格征阳性  B.面神经瘫  C.脑神经受损  D.昏迷 √  E.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 解析:结核性脑膜炎典型表现分为3期:早期(前驱期)、中期(脑膜刺激期)、晚期(昏迷期)。 16.关于结核菌素试验方法,错误的描述是  A.局部有水疱、坏死为强阳性  B.48~72小时看结果  C.硬结直径≤4mm为阴性  D.注射部位左上臂三角肌下缘 √  E.测局部硬结范围,取纵横两者平均直径判断强度 解析:结核菌素试验常用PPD,在左前臂屈侧中部皮内注射0.1ml,48~72小时测量皮肤硬结直径,≤4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以上或不足20mm但局部有水疱、坏死为强阳性。 17.对于未接种过卡介苗患儿行结核菌素试验,其结果如果呈强阳性反应,常提示  A.机体反应正常  B.需要接种卡介苗  C.有活动性肺结核 √  D.曾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E.营养状况良好 解析:婴幼儿未接种过卡介苗者,阳性反应提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年龄越小,活动性结核的可能性越大;强阳性提示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18.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典型表现为  A.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 √  B.糖含量升高,氯化物含量正常  C.糖和氯化物含量升高  D.糖含量正常,氯化物含量升高  E.糖含量正常,氯化物含量降低 解析:脑脊液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表现为压力增高,外观浑浊甚至呈脓性,白细胞数增多可达1000×10 6 /L,以上,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含量明显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多。 19.结核菌素(PPD)试验常用的剂量是  A.1结素  B.5结素 √  C.10结素  D.50结素  E.100结素 解析: 20.对于肺结核并发大咯血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暂禁食  B.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屏气以止血 √  E.取患侧卧位 解析: 21.对切断肺结核传播途径最有效的措施是  A.积极开展爱国性运动,广泛性的环境消毒  B.异烟肼预防性服药  C.对于易感人群加强保护  D.隔离并治疗痰菌涂阳患者 √  E.全民接种卡介苗 解析:切断肺结核传播途径的最有效措施是隔离并治疗痰菌涂阳患者。 22.预防肺结核流行的最主要的措施是  A.减少聚会的机会  B.接种卡介苗 √  C.加强登记管理  D.不要随地吐痰  E.发现病人迅速隔离 解析: 23.患者,男性,34岁。低热、咳嗽、咳痰、盗汗、乏力、消瘦2个月。查体:锁骨上、下区可闻及湿哕音。最能帮助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血培养  C.痰培养  D.胸部x线检查  E.痰结核菌检查 √ 解析: 24.患者,男性,34岁。PPD试验后48小时局部硬结的直径为15mm,护士判定其结果为  A.假阳性  B.弱阳性  C.阳性 √  D.强阳性  E.判定困难,需重做 解析: 25.患儿,2岁,高热、咳嗽,伴疱疹性结膜炎和结节性红斑。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疑为急性粟粒性肺结核。行结核菌素试验,72小时结果为局部硬结直径16mm,应判断为  A.(-)  B.(+)  C.(++) √  D.(+++)  E.(++++) 解析: 26.患者,男性,45岁,诊断为肺结核,使用乙胺丁醇抗结核化疗。该药的不良反应为  A.肝损伤  B.心功能下降  C.视神经炎 √  D.听力下降  E.肾毒性作用 解析: 27.肺结核患者使用链霉素抗结核治疗,护士指导患者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应重点监测的是  A.循环系统反应  B.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  C.神经系统反应  D.肾毒性 √  E.造血系统反应 解析: 二、 A3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 患儿,7岁,因发热,头痛、呕吐、腹泻2天入院。忠儿精神委靡,抽搐2次。查体嗜睡,颈强直(+),凯尔尼格征(+),血常规示白细胞14×10 9 /L,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110×10 9 /L,中性0.82。(分数:4.00)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中毒型菌痢  B.化脓性脑膜炎  C.高热惊厥  D.流行性乙型脑炎 √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脑炎型) 解析: (2).护士发现患儿出现反复抽搐,意识不清,伴高热不退,呼吸节律不规整。该护士首选的抢救措施是  A.脱水药 √  B.呼吸兴奋药  C.糖皮质激素  D.退热药  E.抗生素 解析: 患者,男性,62岁。长期糖尿病病史。近1个月来出现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近3日出现高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入院痰液检查示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诊断为“肺结核”。医嘱给予链霉素治疗。(分数:4.00) (1).护士为患者进行的药物指导中,告诉患者链霉素长期应用可出现的不良反应是  A.中毒反应  B.肝损害  C.眩晕、听力障碍 √  D.胃肠道反应  E.视神经炎 解析: (2).对患者的痰液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是  A.深埋  B.焚烧 √  C.阳光下曝晒  D.消毒液冲洗后排放  E.紫外线灯照射 解析: 患者,男性,29岁。近2个月来低热,乏力,盗汗,消瘦,食欲缺乏,偶有咳痰而就诊。经问诊和查体后,医生考虑患者可能的诊断是“肺结核”,医嘱行PPD试验。(分数:4.00) (1).护士为患者行PPD试验后检查皮试部位的情况,如果结果阳性,判定标准为皮肤硬结直径达  A.≤4mm  B.5~9mm  C.10~19mm √  D.≥20mm  E.≥20mm伴水疱 解析: (2).诊断患者的消瘦,护士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但不包括  A.与患者共同制订合理的饮食营养计划  B.告诉患者消瘦的主要原因  C.可有适当的活动增进食欲  D.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E.给予低蛋白、低脂饮食 √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