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以梦为马从复旦到哈佛我的cs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样本.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773046 上传时间:2024-10-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梦为马从复旦到哈佛我的cs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以梦为马从复旦到哈佛我的cs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以梦为马, 从复旦到哈佛——我的CS申请总结 Just keep moving forward, and follow your heart! 首先这不是一篇技术贴, 因此你不会在这篇文章里看到任何很学术的东西( 因为我自己也是半个门外汉) , 我仅仅是想借此机会聊一下自己在申请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看法和策略, 可能带有主观性。So, do not take it too seriously. 虽然我以前上学的时候最烦的就是老师开始讲述各种大道理, 可是…咳…, 我还是写了很多感悟和情怀之类的东西, 借此来总结一下我的申请季吧。 最后, 因为我申请的是CS的Master, 请申请CS PhD的大牛和申请其它专业的同学酌情参考。 我的背景与申请 先大概介绍一下我自己的背景: 复旦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GPA: 3.71 (Top3) TOEFL: 110 (S: 24; W: 27) GRE: V 156 + Q 168 + AW 3.5 Research Experience: Fudan University,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Summer) Reference: 实验室导师一封, 任课老师兼科创项目导师一封, CMU暑研导师一封 Award: 国奖, 各类企业奖, …   我的申请情况: Admission: Harvard CSE, CMU MCDS, Yale CS, Columbia CS, Dartmouth CS, … Reject: Stanford CS, Princeton CS 刚进大学那会儿, 自个儿身无所长, 对本专业知识也知之甚少。作为一颗嫩新, 那会儿想的便是要在这大学四年尝试各种各样的事, 把大学活的”精彩”, ”充实”。由此我便展开了长达三年的”技能点增长”的过程。在此期间, 和几乎每个复旦的学生一样, 我蹭过课, 参加过各种学生组织, 大一大二期间, 技能树更是在非本专业领域全面开花, 活动范围包括而不限于主持、 拉赞助、 PS海报、 拍微电影、 剪片子、 策划活动、 做慕课、 搞公益、 参加软件竞赛、 举办Hackathon等等, 甚至跑去法国参加了一次初创活动( 其实就是玩) 等… 等到了大三, 不务正业了一段时间的我开始考虑起毕业出路这问题的时候, 我回顾了下大学三年多的学习生活, 虽然感觉还是蛮充实蛮有意义的, 可是在专业知识方面, 私以为远远没到能够在工作中尽情输出的阶段。由此, 萌发了还想要继续深入学习计算机相关的知识的念头。而在法国”玩耍”的那段经历, 使我有了和全世界各国大学生接触交流的机会, 也让我开始有了出国读研的想法。 然而, 遗憾的是申请出国读研和我上述这一颗”非专业”的技能树没有什么实质关系, 或者说对展示我CS方面的硬实力没有大用。不过, 好在当初我决定技能树的时候, 专业技能本身就是技能树里很重要的一根主干, 因此整体的GPA还比较好看。这里我个人得到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不论你怎么尝试新东西, 在进可攻的同时你得保证退可守。而GPA就是就是我退可守的那部分。不过话又说回来, 对于一个喜欢尝试新东西和积极学习的人来说, 本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尝试并努力的东西, 如果你觉得不是的话, 那你可能就要考虑下转专业的问题了。 接下来, 让我们来梳理下情况, 时间: 大三寒假, 持有道具: 比较高的GPA, …, 嗯……, 感觉别的也没什么出挑的经历了… 于是在大三上的那个寒假, 想着现在开始还来不来得及申请, 以及现在准备能申到哪些学校的我遇到了GGU。 遇到GGU后对我最大的帮助之一, 就是使我对之后申请之路怎么走有了清晰的认识, 使我之后的申请之路走得十分的顺畅。虽然说最了解自己的人永远是你自己, 然而, 如果没有GGU导师们不厌其烦地帮我剖析我的经历, 我可能不会那么顺利地挖掘出那些自己容易忽视的特点( 因为我自己经常会不清楚自己的哪个特点放在申请中会是优点…) 。 我当初选择GGU的理由也很简单, 更规范化的指导, 更丰富的申请经验, 以及CS领域相关Mentor的指导, 能让我更有自信地申请top class的学习, 同时也能让我将更多精力focus在我的专业知识上。 于是在大三的寒假, 我和世毕盟正式签约, 就此我的申请之路才算真正开始。这里大致给大家列一下我的时间的安排表。 我大概是大三寒假开始准备CV, 在网上着手查找和积累暑研教授的信息, 同时自学网上课程, 为大三下加实验室做好准备。大三下开学就开始发海套教授的邮件, 申请暑期科研。同时加入学校实验室, 在实验室积累经验, 完成托福和GRE的一刷。暑期的时候经过自己申请获得了一个去CMU做暑期科研的机会, 在那里待了两个月。回来后马上二刷了托福( 果然, 成绩来了个小跨越) 。等到大四开学的时候, 基本就进入了申请季, 于是立马着手准备CV, PS, 三封推荐信, 和各种网申的工作。( 这里感谢世毕盟的培训师和mentor的帮助, 使我这个时间表每一个节点的工作都能稳步完成~) 关于三围(GPA, TOEFL, GRE) 我自己本身的GPA相比于那些3.8, 3.9的大牛来说并不算很高, 但好在GPA的Ranking还不错, 能维持在前几名。我个人认为GPA对申请Master项目还是很重要的。大一大二的同学应该抓紧机会好好提升自己的GPA。对于大三的同学, 能够把精力放在专业课上, 把专业GPA提上来, 这样即使整体GPA不够高, 在PS上也能够表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很强。 关于GT成绩, 我在这里不会给什么刷题的建议, 毕竟每个人的英语能力不同, 也没有什么适合所有人的学习方式。因此, 在这里我可能想讲讲我个人对GT的看法, 给刷题的各位鼓鼓劲。咳, 不想听我啰嗦的同学, 如果你们的目标是Top30的学校, 就请记住TOEFL 100+( Speaking24+, Writing 24+) , GRE 320 + 3.0的核心思想, 然后跳过看下一小节吧… 对于TOEFL和GRE成绩, 我个人认为就算除去申请的因素, 这两者都是每个出国读研应该认真对待的事。TOEFL我们知道考的就是听说读写这四块, 美国大学之因此对TOEFL成绩有要求, 我认为是因为它代表了在美国学习生活最基本的能力。简单来说, 就是证明你未来在美国求学的时候上课听得懂, 下课能和Professor交流, 做作业时能看懂并用英语回答题目。而能达到以上这几点者, 我觉得TOEFL上100是没有问题的。而CS专业申请前30的学校, TOEFL100+也就足够了, 对于想申顶尖项目的同学, 最好把口语和写作都刷上24。还有一个刷T的技巧就是在美国交流期间或者刚回国的时候刷一次TOEFL。拿我自己举例说明就是之前TOEFL 100出头的我去美国做了一个暑期科研回来之后, TOEFL裸刷直上110。( 由于之前完全没有准备TOEFL口语和写作的模板, 口语全场肆意发挥, 当初出考场的感觉还以为这次又要给ETS捐钱了) 。 说完了TOEFL, 来简单聊聊GRE。GRE的重点其实就是单词和逻辑能力, 所代表的是广义上你学术的能力。虽然有很多同学会说GRE考的这些单词, 在美国交流根本用不到好吗? 背了完全没用。那为什么那些在美国完全不用这些单词的美国人能轻松把Verbal刷到160+呢? 因此我觉得单词背背还是有意义的。同样, 申请前30的学校320 + 3.0以上也就足够了。 总结而言, 我个人感觉GT成绩就是个标准, 过线了就能够, 没必要一次次去刷, 不用追求什么更高, 更快, 更强。 关于选校选项目 美国Master项目分为Academic和Professional两种。Academic的项目为research导向, 有论文要求, 可能会提供奖学金。而Professional的项目一般为就业导向, 一般时长1年乃至更短, 一般不提供奖学金。一般学校的官网上都会明确指明所提供的Master项目的性质。一般而言, 美国大多数的Master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 也就是Professional的项目, 这类项目的学制一般很短, 一年或者一年半会很快就要过去。那么提早确定一个明确而且适合自己的目标就很重要了。 无论你未来是想继续读博, 或是直接找工作, 尽早确立下你的目标对你的申请或是未来都很重要。确立了目标之后的下一步就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项目。这个项目的课程设置是怎么样的? 有没有导师? 导师是研究什么的? 想好了这些问题, 你大概就能得出一个项目的列表了。我建议大家能够用excel记录这些项目的信息, 并给项目分出保底, 匹配, 冲刺三档。冲刺的和匹配的学校能够多选一些, 分散一下风险, 保底的学校能够适当删减一些。毕竟, 最终就算拿到了保底校的offer, 决定去不去的还是要看你是否喜欢这个项目。分档的标准能够综合自己的硬指标根据学校官网上历年录取情况总结, 或是询问学长学姐来衡量自己的等级。 暑期科研 暑期科研的意义不但仅在于它是一段科研经历, 很重要的一点是它能够为你的申请增添一份强力的推荐信。我当初在签世毕盟之前手上有一个香港高盛的实习还没accept, 在决定出国而且和世毕盟的培训师聊了之后决定放弃实习, 转而追求暑期科研。因为对CS专业而言, 科研相比于实习对申请的帮助会来的更大。我是在大三下的暑假在CMU做了2个月的暑期科研, 与其它同在一个实验的做科研的同学相比, 我待的时间相对而言比较短。有很多同学会在那里待上3-4个月,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我还是建议大家, 特别是想在暑期发一篇paper的同学能够在那里多待一段时间, 一是能够得到一个完善的实习结果, 二也是能够加强你在导师心中的印象( 毕竟能够每周去刷一下脸) 。另外, 大家不要觉得等去了美国自己的暑期科研才真正开始, 其实同学们完全能够在去美国前就开始提前准备科研的内容, 在前期把该看的paper都看起来, 在去美国前定下科研的内容和方向, 这样等到了美国的时候就能够直接上手开始做实验。 在暑期科研的期间, 除了认真完成项目, 还应该和带你的导师多交流, 让导师了解你每周做了些什么, 你对这个项目有哪些想法, 你在接下来的时间准备干些什么? 一来加深了你在老师心中的印象, 二来这些都是老师未来帮你写推荐信时非常重要的一个素材。你想要教授在推荐信里夸你这个好, 那个棒, 那你就要努力在科研期间表现出这些特质, 让老师看到。 关于文书写作 我当初是大四上开学那会儿写的第一稿SOP。我其实属于那种特别不擅长”感性地”描写自己的类型。这方面世毕盟的培训师和mentor帮助了我很多, 重复地经过skype帮我一遍遍梳理思路, 明确PS中应该突出的能力有哪些, 用哪些事例能够更有力地支撑我的论点, 给我的内容提了不少的建议。我本人前前后后就对文书修改过5, 6次, 每个申请的学校又都重写了SOP的结尾, 而我每次修改后的SOP, CV, 甚至网申中要填的问题培训师都会逐字逐句地check我的表示和语法。而我又经常积压式爆发, 比如一周没动静, 突然一天发出十几个写好的结尾等等, 培训师总是能及时地回复我, 这里要感谢世毕盟培训师能够持续地忍受我的拖延症, 和我深夜的骚扰, 要给她们大大的飞吻~ Offers 在提供完申请了之后就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期了, 这个期间你会不断地刷新着你的申请邮箱, 而你的朋友圈也会不断刷新着各种ad or rej的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各位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我当初在等待的期间就做好了心理建设, 想好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真的发生了应该怎么做, 提前给自己打好预防针( 省得被别人扎…) 。同时也要想好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真的发生了该怎么调整自己, 避免乐极生悲这种情况的发生。 我收到的第一封offer来自于CMU eBusiness项目, 当初是1月底收到的offer, 属于CS Master发是比较早的一批。因此收到的瞬间, 一下子心里就稳了, 心想着就算其它学校都不来, 我也能够安息了。接下来过年期间, 陆陆续续地收到了Harvard CSE, Yale CS等项目。此处需要@我可爱的网申老师, 感谢她帮我追踪我寄过去每一封材料的状态, 并时刻关注我申请的最新动态, 每次申请状态一有变化的时候她总是最早通知我的, 比我自己知道的还早, 真的非常非常负责! 关于GGU 当一个人在离路口还有3米距离的时候发现红绿灯开始20秒倒计时, 她的反应会是什么?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跑啊, 或者走快点就过了。而我应该会, 恩, 保持匀速, 甚至放慢脚步走到路口停下, 等待下一个红灯。 这里就能够看出我其实不是那种特别富有激情的类型, 情绪常年起伏也不怎么大, 同时也没有什么自我表现欲, 讲直接了其实就是经常不够积极, 主动。不像美国人普遍在这方面都十分厉害, 哪怕自己啥都不会, 也能冲到教授面前扯个几分钟。而培训师就充分地弥补了我的这点。当我还在慢慢走的时候, 培训师就是那个在我旁边对我说”冲啊, 冲过去就到了”的那个人。如果没有培训师一遍遍来戳我, push我的话, 我很多事情我都可能不会主动去做或者干脆miss掉。 感谢你们的陪伴让不论我遇到什么问题, 有什么疑虑, 都不用慌。因为我知道永远有那样个你, 在我身边, 给我力量, 让我能继续踏着淡定的步子去往我想去的地方。 最后, 感谢所有在我申请过程中帮助我的人, 我的父母, 朋友, 三位推荐我的老师, GGU的培训师和mentor。 哎呀呀, 作为一个不怎么会说话的人, 还是让我以图代字聊表谢意~   能坚持看到这里的你一定是真爱了, 那么最后的最后就让我情怀一把。虽然我讲了很多申请上的策略, 有的可能有些功利, 有的可能你觉得和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符。但无论你未来是否决定出国, 无论你最终选择工作还是钻研科学, 我觉得人幸福的秘诀来源于做自己, 不去看别人怎么生活, 也不去生活给别人看。总会有很多人告诉你很多很多的道理, 然后告诉你哪里哪里好, 你看别人怎么样怎么样。这些话都没有道理吗? 其实也不尽然, 只不过这些个公式, 这些个道理不一定适合你罢了。不要因为在别人眼中的风光而丢失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因为当你一旦做出选择, 最后要来承担这个选择所带来的责任的人是你。希望大家最终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 以梦为马, 诗酒趁年华。比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