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H:\精品资料\建筑精品网原稿ok(删除公文)\建筑精品网5未上传百度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数据是记录下来的可鉴别的 。
2. 是对数据经过解释或处理之后, 对人们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并赋予一定意义的”数据”。
3. 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4. 技术上能够定义为支持组织中决策和控制的进行信息收集、 处理、 存储和分配的相互关联部件的一个集合。
5. 是一个以人为主导, 利用计算机硬件、 软件、 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它办公设备, 进行信息的收集、 传输、 加工、 存储、 更新和维护, 以企业战略竞优、 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 支持企业高层决策、 中层控制、 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6.管理系统是分等级的, 管理信息也是分级的, 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 、 ___________和业务处理信息。
7._________是企业生产及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 资料、 图表和数据等信息的总称。
8.任何系统的存在, 都有3个必要条件: ______、 机构和目标。
9.根据系统的原理, 系统由输入、 处理、 输出、 _______和控制5个基本要素组成。
10.经过人机交互方式, 利用数据库、 模型库和知识库帮助决策者找到可能的答案, 为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这种信息系统成为 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是运行计算机以各种方式模仿人类各种行为的技术和软件。
12.______________把整个组织活动看成一系列过程, 每个过程都能为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添加一定的价值。
1.数据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有两方面的含义( )
A.主观性和不可识别性 B.客观性和不可识别性
C.主观性和可识别性 D.客观性和可识别性
2.从概念上讲, 信息主要包括( )
A.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 B.自然信息和微观信息
C.微观信息和宏观信息 D.社会信息和宏观信息
3.信息具有一些有别于数据的其它方面的性质, 主要表现在( )
A.价值性和共享性 B.可传输性和可加工性
C.时效性和整体性 D.以上皆是
4.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就是按照( ) 的思想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A.软件 B.系统 C.信息 D.管理
5.系统的存在的必要条件不包括( )
A.功能 B.机构 C.目标 D.环境
6.根据系统的原理, 系统由输入、 处理、 输出、 反馈、 控制5个基本要素组成, 它们之间存在( ) 联系
A.输入受输出控制 B.输出受输入控制
C.控制对输入的内容进行各种加工 D.反馈将输入的一部分返回到输出
7.管理信息系统由七大部分组成, 其中不包括( )
A.计算机软硬件 B.工作人员
C.规章制度 D.管理方法
8.信息( )
A.是形成知识的基础 B.是数据的基础
C.所有加工后的数据 D.具有完全性
9.管理信息是( )
A.加工后反映和控制管理活动的数据 B.客观世界的实际记录
C.数据处理的基础 D.管理者的指令
10.数据( )
A.就是信息 B.经过解释并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成为信息
C.必须经过加工才成为信息 D.不经过加工也能够称作信息
11.计算机输入的是( )
A.数据, 输出的还是数据 B.信息, 输出的还是信息
C.数据, 输出的是信息 D.信息, 输出的是数据
12.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是( )
A.计算机技术、 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B.管理方法、 运筹学和计算机工具
C.管理科学、 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应用
D.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和管理工具
13.信息资源管理正在向( ) 发展
A.数据管理 B.信息管理 C.知识管理 D.ERP管理
14.MIS突出了加工数据和产生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信息, 用以指导和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因此完成MIS开发的企业在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中, 已进入( )
A.信息管理阶段 B.数据管理阶段
C.知识管理阶段 D.系统管理阶段
15. ( )经过人机交互的方式, 利用数据库、 模型库和知识库帮助决策者找到可能的答案, 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A.管理信息系统 B.决策支持系统
C.事务处理系统 D.办公自动化系统
16.企业使用最多的人工智能系统不包括( )
A.专家系统 B.神经网络 C.遗传算法 D.收银系统
1.数据一般会影响人们的决定, 而信息不会。( )
2.一般认为,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而决策支持系统则以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为目的。( )
3.战略管理层对信息的加工方法往往比较固定。( )
4.管理信息系统不是一个技术系统, 而是一个人机系统。( )
5.业务处理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专门设计和开发用来为企业中最高层的管理决策者的日常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 决策和通信方面的支持的信息系统。( )
6.管理信息系统要发挥其在管理中的作用, 就必须与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结合起来。( )
7.从信息资源管理的方面来考察,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存在数据管理、 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三个阶段。中国当前的企业信息化主要处于知识管理阶段。( )
8.采集和管理数据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 加工数据产生信息并加以利用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 挖掘、 组织和利用知识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高层次内容。( )
9.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在于辅助决策, 而决策只能由人来做, 因而管理信息系统必然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 1.系统有多种分类, 但都具有以下共同特性( )
A.系统具有目标 B.系统具有边界
C.系统能够划分为多个子系统
D.系统具有模块结构
2.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 从事该学科的研究者们从( ) 相关学科中吸取相应的理论, 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
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B.应用数学
C.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
3.管理信息系统由七大部分构成, 其中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 )
A.计算机操作系统
B.各种计算机语言编译或解释软件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用户界面软件
4.MIS在企业中扮演的主要角色( )
A.支持企业业务处理和基层运作
B.支持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控制和决策活动
C.支持高层管理人员为取得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战略决策活动 D.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5.从信息资源管理的方面来考察,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存在( ) 阶段。
A.数据管理 B.信息管理
C.系统管理 D.知识管理
6.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狭义的MIS不但要求在事务处理上的高效率, 而且更强调对各级管理决策的有效支持。因此管理信息系统以( ) 为重要标志强调信息处理的系统性、 综合性。
A.中心数据库 B.计算机系统
C.事务处理系统 D.计算机网络
第二章
信息系统与现代企业管理
1. 旨在支持组织内的知识及数据工作人员。这个层次的系统目的是帮助企业整合新知识, 而且帮助组织掌握内部知识流和书面文件的流向。
2. 是指制造企业采用现代通信手段, 经过快速配置各种资源( 包括技术、 管理和人) , 以有效和协调的方式响应用户需求, 实现制造的敏捷性。
3.事务处理系统的结构比较简单, 一般按其功能可分为四个部分, 即数据录入、 数据存储、 数据处理和 。
4. 是指为了达成组织目标而对知识的产生、 传播与运用加以管理的程序与机制。
5.______________把整个组织活动看成一系列过程, 每个过程都能为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添加一定的价值。
6. 是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实现手段, 在企业的整个供应链内以及跨供应链进行各种业务的合作, 最终经过改变业务经营的模式与方式达到资源最充分利用的目的。
7.按照企业管理的横向层次结构, 可将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分为对应的四个不同层次。服务于组织这四个阶层的信息系统有: 业务处理层系统、 ______________、 管理决策层系统及战略规划层系统。
1.按照上述企业管理的横向层次结构, 可将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分为对应的四个不同层次, a战略规划层系统、 b业务处理层系统、 c知识管理层系统及d管理决策层系统。它们在金字塔模型中由下及上的次序是( )
A.abcd B.bcda C.cdab D.dabc
2.全球最大的包裹快运公司之一的UPS( United Parcel Service) , 即美国联合包裹运送公司, 采用的一套自动包裹追踪系统, 就是一个典型的( ) 。
A.TPS B.DSS C.MIS D.EIS
3. 信息系统能为管理的( ) 职能提供支持。
A.计划 B.组织 C.控制 D.以上全部
4.惠普公司也曾在1995年实施一项管理措施, 记录下所解决客户有效运用惠普电脑产品的技术支持的知识, 存放在电脑中, 经过网络开放给全球员工参考, 使接听客户技术支持的电话的总体时间下降了近一半, 主要原因就得力于这套( ) 。
A.业务处理系统 B.知识管理系统
C.支持决策系统 D.经理信息系统
5.( ) 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 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合的综合绩效。
A.矩阵式组织 B.等级式组织
C.学习型组织 D.扁平式组织
6.按照不同级别的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的需要, 一般把管理信息分为以下三级( )
A.公司级、 工厂级、 车间级 B.工厂级、 车间级、 工段级
C.厂级、 处级、 科级 D.战略级、 策略级、 作业级
7.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下列不属于管理信息系统范畴的是( )
A.业务处理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
C.决策支持系统 D.专家系统
8.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 )
A.计算机系统 B.网络系统
C.人机系统 D.操作系统
9.从决策问题的性质来看, 在战略管理层上的决策大多属于( ) 问题。
A.结构化 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 D.以上都有
10.金字塔形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底部为( ) 处理和决策。
A.结构化 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 D.以上都有
11.在( ) 的信息系统主要协助中层管理者管理和控制公司财务资源, 例如进行全面预算以辅助企业决策。
A.管理层 B.知识层
C.业务层 D.战略层
1.战略规划层系统对象定位在组织的中层管理者, 能够回答类似组织是否正常运作的问题。( )
2.信息系统的纵向层次结构包括战略规划层系统、 业务处理层系统、 知识管理层系统及管理决策层系统。( )
3.准时生产制的实质是保持物流与信息流在生产中的同步, 实现以恰当数量的物料, 在恰当的时候进入恰当的地方, 生产出恰当质量的产品。( )
4.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使组织成员分享所创造的知识并加以运用, 以提升组织竞争力和创造利润。( )
5.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电脑为基础, 经过对话方式, 以协助决策者使用资料及模式, 以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
6.决策支持系统中, 电脑既负责计算分析, 也代替决策者作决定。( )
7.在知识层, 销售和营销系统支持各种营销分析工作。( )
8.决策支持系统强调以人机对话方式辅助决策者决策, 它不用使用数据。( )
9.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 体现在改变企业目标、 生产流程、 产品、 服务或者与环境的关系以帮助企业赢得市场的竞争优势。( )
1.事务处理系统, 是应用面最广的业务操作层面的各类信息系统。这一类系统的目的主要有( )
A.跟踪记录系统的状态
B.处理这些相关的数据
C.产生并输出已经发生的业务报表、 系统状态报告和业务发生的原因
D.制定业务决策
2.事务处理系统的结构比较简单, 一般按其功能可分为( )
A.数据录入 B.数据存储
C.数据处理 D.信息输出
3.一般而言, 组织决策系统有以下几个特性( )
A.未来导向 B.选择导向
C.对可能结果的认知 D.制定决策
4.决策活动是决策者就其对某一问题的了解, 据以产生方案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许多工作项目, 以Simon( 1960) 的著名的阶段模式来看, 决策过程可分为( )
A.资料收集 B.方案设计
C.方案选择 D.方案执行
第三章
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及应用
1.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由 运算器、 控制器、 、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大基本部件组成。
2.从1946年第一台可操作的计算机诞生到现在, 计算机系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一般认为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是计算机系统发展的 发展阶段。
3.计算机系统平台的构成包括: 硬件平台、 、 中间件平台和应用系统平台。
4.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 星形、 、 环形、 网状形和树形网络。
5.网络连接设备一般包括 中继器、 集线器、 和网关。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 。
A.运算器、 存储器、 控制器 B.外部设备和主机
C.主机和使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2.下列输入方法中, 属于源数据自动化输入的是( )
A.键盘输入 B. 软盘输入
C. 磁带输入 D.数字照相机输入
3.对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的是( ) 。
A.操作系统 B. 数据库管理系统
C. 语言处理系统 D. 用户程序
4.在Internet上, 大学或教育机构的类别域名中一般包括( ) 。
A.edu B. com C. gov D. org
5. IP 地址是( ) 。
A.网络的号 B. 主机的号
C. 网络号加主机号 D. 信息中心地址
6.下列操作系统中不是网络操作系统的是( ) 。
A.Windows NT B. DOS C. Netware D. Unix
7. 用户使用Internet Explorer的企业信息系统的模式是( ) .
A、 主从结构 B、 文件服务器/工作站
C、 客户机/服务器 D、 浏览器/Web服务器
8.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校园分布在某城市的几个地点, 它应采用( ) 实现校园网的网络联系。
A、 局域网 B、 广域网
C、 城域网 D、 都能够
第四章
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
1. 是指相同的数据在两个或多个数据文件中重复出现。
2. 将逻辑相关的记录和文件整合在一起进行统一管理。
3.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 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4.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 。
5. 就是从大量的、 不全的、 有噪声的、 模糊的、 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 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6. 使用面向对象观点来描述现实世界实体、 实体间联系等内容的模型。
7.数据库系统的目的和最重要的特点是 。
8.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 计算机硬件系统、 操作系统、 和最终用户组成。
1.( ) 是数据组织和存储的框架, 由若干个文件或表组成。
A.数据模型 B.数据结构
C.数据层次 D.数据仓库
2.文件系统中数据管理的方法是利用( ) 进行管理, 它是相关记录的集合。
A.矩阵 B.数组 C.表 D.文件
3.数据库系统( Database System, 简记为DBS) 是由以下哪些资源组成( )
A.计算机硬件、 软件 B.DB和DBMS
C.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D.以上皆是
4.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存取是以( ) 为单位
A.字段 B.记录 C.表 D.文件
5.数据库的数据组织层次中包括字段、 记录、 文件和数据库, 它们之间的数据层次关系是( ) 。
A.记录构成字段 B.字段构成文件
C.文件构成数据库 D.记录构成数据库
6.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 ) 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A.用户与操作系统 B.用户和硬件
C.硬件和操作系统 D.以上都不是
7.数据库系统具有很好的逻辑独立性, 是因为( )
A.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数据的存储结构与逻辑结构之间的映射功能
B.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总体逻辑结构与局部逻辑结构之间的映射功能
C.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数据共享
D.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的最小冗余
8.在关系模型中, 实体本身的数据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均用( ) 来表示。
A.记录 B.指针 C.索引 D.二维表
9.在关系中, 如果一个属性集的值能惟一标识一个元组而又不含有多余的属性值, 则称该属性集为( ) 。
A.侯选键 B.组合键 C.外部键 D. 主键
10.常见的桌面型数据库系统是( )
A.Oracle B.Access
C.Sybase D.DB2
11.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 删除、 修改和插入, 这类功能称为( )
A.数据定义 B.数据管理
C.数据操纵 D.数据控制
12.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 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 )
A.数据独立性 B.数据安全性
C.结构规范化 D.操作可行性
13.当前市场上的主流数据库产品是( )
A.层次型数据库 B.网状模型数据库
C.关系型数据库 D.面向对象数据库
14 .( )是将一个数据库任务分割成多个子任务, 交由多台处理机协同完成, 从而极大地提高系统的事务处理能力。
A.分布式数据库 B.并行数据库
C.多媒体数据库 D.web数据库
1.文件管理阶段, 存在数据冗余严重, 程序与数据独立性差, 缺乏灵活性, 安全性差等问题。( )
2.在文件系统中, 数据不再仅仅服务于某个应用程序或用户, 而成为一个组织甚至组织之间的共享资源。( )
3.数据库系统是实现有组织地、 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 方便多用户访问的系统。( )
4.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只能描述了数据自身, 不能描述了整个组织数据之间的联系。( )
5.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它是数据库用户( 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 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
6.网状模型的特点是: 根结点惟一; 除了根结点以外的结点有惟一的父结点。( )
7.不论是实体还是实体间的联系,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一律用二维表来表示。( )
8.参照完整性规则要求关系中元组在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有空值。( )
9.数据仓库是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面向主题的、 集成的、 与时间相关的、 不可修改的数据集合。( )
10.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于数据仓库。( )
第六章
跨职能的企业系统应用
1.______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 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 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 为企业提供决策、 计划、 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2.在ERP发展过程中, 阶段第一次从整体最优的角度出发, 经过运用科学方法对企业各种制造资源和产、 供、 销、 财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计划、 组织和控制, 使她们得以协调发展, 并充分地发挥作用。
3. , 引进资源需求计划和能力需求计划, 采用计划-执行-反馈的管理逻辑, 有效地对生产各项资源进行规划和控制。
4.从基本原理的角度上, ERP系统基本都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功能: 、 生产管理、 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5.从管理的程序上看, 构成了SCM的三个关键要素是: 、 供应链执行和供应链绩效评估。
6.供应链管理的模式应包括三种能力: 、 技术能力、 组织能力。
7.在供应链管理的三要素中, 管理横跨配送中心到仓库的产品流动, 以确保产品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运送到正确的地点。
8. 是在建立客户关系的基础上, 企业整合各种与客户互动的渠道及媒介, 并利用信息技术对客户数据/信息进行分析, 以创造客户与企业双方价值的一种解决方案。
9.CRM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但其基本内容大多包括三个阶段: 客户获取、 客户开发和 。
10.客户关系管理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即销售管理、 营销支持、 客户服务、 。
11. 是指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 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 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 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12. 作为一种计算机、 电话、 网络的集成模式, 在CRM系统的客户服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 MRP系统建立在两个假设基础上, 即( ) 是可行的。
A.生产计划和库存计划
B.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
C.生产能力计划和库存计划
D.生产能力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
2.MRP是指( )
A.企业资源计划 B.制造资源计划
C.物料需求计划 D.生产主计划
3.( ) 把企业的制造活动与企业的其它业务如销售、 采购以及财务业务整合在一起, 综合利用所有资源
A.ERP B.MRP C.闭环MRP D.MRPⅡ
4.ERP的发展演变过程经历了五个阶段, 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
A.订货点法, MRP, 闭环MRP, MRPⅡ, ERP
B.订货点法, MRP, MRPⅡ, 闭环MRP , ERP
C.订货点法, MRPⅡ, ERP, MRP, 闭环MRP
D.订货点法, ERP, MRP, MRPⅡ, 闭环MRP
5.订货点法中订货点选取在( )
A.剩余的库存量到达安全库存
B.剩余的库存量除了保证安全库存以外可供消耗的时间刚好等于定货提前期
C.剩余的库存量除了保证安全库存以外可供消耗的时间刚好等于定货周期
D.剩余的库存量除了保证安全库存以外可供消耗的时间刚好等于定货时间
6.未来的ERP系统将朝着( ) 的方向发展。
A.集成化网络化B.快速高效和注重客户关系管理C.模块化智能化D.以上皆是
7. ERP II将取代ERP而成为下一代的企业资源计划战略与应用, ERPⅡ在ERP的基础上更加注重( ) 的发展
A.协同商务 B.内部管理
C.计划控制 D.市场反馈
8.( ) 模块是ERP系统的核心。
A.财务管理 B.生产管理
C.物流管理 D.人力资源管理
9.MRPⅡ是一种( ) 主导型管理模式。
A.计划 B.准时制造
C.精益生产 D.敏捷制造
10.在MRPⅡ系统中, 所有物流运动的同时伴随有( ) 的同步运动, 因此, 财务人员完全能够直接利用采购计划、 作业计划中的资金流数据来及时反映和控制企业的财务状况, 起到成本控制的作用。
A.信息流 B.资金流
C.工作流 D.现金流
11.ERP的管理思想必须依赖( ) 才能成为具体的企业行为准则和指令。
A.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
B.Internet和Intranet
C.中间件规范和软件平台
D.CORBA和分布数据库
12.从管理的程序上看, SCM系统可分为( ) 部分
A.供应链规划 B.供应链执行
C.供应链绩效评估 D.以上皆是
13. ( )将商务和行政事务处理, 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 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 实现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数据传输。
A.EDI B.EOS
C.CRP D.VMI
14.CRM产生和发展的动力主要源于哪些方面( )
A.需求的拉动 B.管理理念的更新
C.信息技术的推动 D.以上皆是
15.客户关系管理则侧重在( ) 经营理念
A.以产品为中心 B.以销售为中心
C.以市场为中心 D.以客户为中心
16.( ) 的重点在于建立整个供应链成员间的伙伴关系与团队工作氛围、 绩效评估制度等。
A.流程能力 B.组织能力
C.软件能力 D.技术能力
17.为了改进缺货状况并保持较低库存, 在沃尔玛的主导之下, 零售商与供货商建立了( ) 系统, 一起合作来做需求预测。
A.电子数据交换 B.电子订货系统
C.自动补货系统 D.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
1. MRPⅡ系统的原理是利用主生产计划, 物料清单、 库存和未交货单等, 经计算得到未来的物料需求, 并进行订单的补充和修改。 ( )
2.MRP 的主要宗旨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人、 财、 物、 信息、 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 )
3.MRP缺乏根据计划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对计划进行调整的功能。( )
4. 闭环MRP引进资源需求计划和能力需求计划, 用来同各个工作中心的能力进行平衡。( )
5.ERP只是一种软件产品。( )
6.供应链是一种新的组织结构模式。( )
7.纵向一体化 是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而本企业只关注自身的核心业务竞争能力。( )
8.建立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衡量标准, 才能了解供应链的效益, 以及是否达到最初所定的目标。( )
9.SCM和CRM是虽然是一组信息系统的集合, 本质上体现的却是一种市场竞争的商业策略, 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 )
10.经过自动补货系统, 供应商与批发商建立信息分享, 使双方都能够改进需求预测、 补货计划、 促销管理和运输装载计划等, 达到共赢的局面。( )
11.客户关系管理就是为客户服务, 即百分百的满足客户的一切要求。( )
12.CRM是一种管理理念, 信息技术或软件的实体只是实现这种理念的手段。( )
1.MRP系统的原理是利用( ) 经计算得到未来的物料需求
A.主生产计划 B.物料清单
C.库存和未交货单 D.生产能力
2.闭环MRP引进( ) , 用来同各个工作中心的能力进行平衡。
A.物料采购计划 B.生产计划
C.能力需求计划 D.资源需求计划
3.ERP系统应用是一项高风险、 高投入的项目, 应该引起注意的常见风险包括( )
A.财务风险B.实施风险C.人员风险D.选型风险
4.常见的应用于SCM的信息系统有( )
A.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 B.自动补货系统
C.电子订货系统 D.电子数据交换
5.CRM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 对客户进行系统的研究, 不断挖掘客户潜力, 开拓企业市场, 取得最大利益。它是( )
A.客户分析 B.管理方法
C.信息搜集 D.信息技术
6.CRM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但其基本内容大多包括( ) 阶段
A.客户获取 B.客户延续
C.客户开发 D.客户维持
7.CRM主要功能模块包括( )
A.销售管理B.营销支持
C.客户服务D.客户分析及商务智能
第七章
网络时代的信息系统——电子商务
1. 狭义的电子商务主要指利用 ______ 进行的商务活动。
2.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 极大地改变着企业的________, 使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搜索变得全面和方便。
3.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包括B2B、 ______、 _______、 B2G、 C2B等。
4.从系统的主体结构看, 电子商务是一个由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完成网上商务活动的系统, 为具有不同信息系统的参与方提供了一个_____________。
5.电子商务与 _________ 集成将使企业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