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科、专业代码 081102 名称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重要研究方向
1. 视觉信息检测技术
2.检测与控制装置
3.小信号检测
4.电磁兼容与图像解决
5.视频压缩和图像检测技术
6.智能检测技术
学术带头人及重要学术骨干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 称
与否博导
重要研究
方 向
备 注
黄洪全
男
1962.1
副专家
视觉信息检测技术
海 涛
男
1963.6
副专家
检测与控制装置
王巨丰
男
1956.7
专家
电磁兼容与图像解决
龚仁喜
男
1962.9
专家
小信号检测
宋春宁
男
1962.9
副专家
视频压缩和图像检测技术
艾矫燕
女
1970.8
副专家
智能检测技术
一、 本学科重要研究方向及学术队伍
二、培养目的
纯熟掌握自动控制、信号检测和信号解决基本理论和办法,灵活应用计算机测控与网络技术、掌握智能化仪表及自动化装置设计原理和办法;具备研究和设计各类工业在线计算机检测与控制系统及综合自动化装置能力;熟悉本学科及其研究方向范畴学术成果和发展方向;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和承担研究课题能力;纯熟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较强听、说、读、写能力。
三、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基本规定
总学分 37 分
其中 公共学位课 必修 4 门 共 9 学分
专业(或专业基本)学位课 必修 4 门 共 11 学分
非学位课 须修 5 门 共 12 学分
教学实践 共 2 学分
必修环节: 论文选题(开题报告) 共 1 学分
学术活动和刊登论文 共 2 学分
四、 专业课程设立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中英文)
课内时数
学分
开学时间
学
位
课
程
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第2学期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2
自然辩证法
54
2
第1学期
Dialectics of Nature
3
基本英语
150
4
第1、2学期
Fundamental English
4
专业英语
40
2
第3学期
Professional English
5
数字信号解决
60
3
第2学期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6
数值分析
60
3
第1学期
Numerical Analysis
7
信号检测理论与技术
60
3
第1期
Signal Detection Theory and Techniques
8
系统辩识
40
2
第2期
System Identification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中英文)
课内时数
学分
开学时间
非
学
位
课
程
1
应用代数
40
2
第1学期
Applied Algebra
2
专家系统及其应用
60
3
第3学期
Expert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3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应用
60
3
第3学期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4
智能控制
60
3
第3学期
Intelligent Control
5
线性系统理论
60
3
第2学期
Linear System
6
DSP原理及应用
40
2
第3学期
DSP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7
VC++程序设计
40
2
第2学期
VC++ Programming
8
自适应控制
40
2
第2学期
Adaptive Control
9
VHDL设计仿真与综合
40
2
第2学期
VHDL Design and Simulation
10
最优控制
40
2
第3学期
Optimal Control
11
计算机通信技术
40
2
第3学期
Computer Communication
12
预测控制
40
2
第3学期
Predictive Control
13
最优化办法
60
3
第2学期
Optimization Method
14
数理记录
40
1
第1学期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15
当代传感技术
40
2
第2学期
Modern Sensing Techniques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中英文)
课内时数
学分
开学时间
非
学
位
课
程
16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
40
2
第2学期
Embedded Computers and Application
17
现场总线技术
40
2
第2学期
Fieldbus Technology
18
当代测控技术
40
2
第3学期
Modern Measurement & Control Techniques
19
虚拟仪器技术
40
2
第3学期
Virtual Instrument Techniques
20
当代检测技术
40
2
第3学期
Modern Detection Techniques
21
网络管理技术
40
2
第3学期
Network Management
22
网络互连
60
2
第3学期
Network Interconnect
23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40
2
第3学期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24
数字视频解决
40
2
第3学期
Digital Video Techniques
25
电磁兼容技术
40
2
第2学期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echniques
26
仪表智能化技术
40
2
第2学期
Intelligent Instrument Techniques
27
数字图像解决
60
3
第3学期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28
自动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
40
2
第2学期
Auto Testing and Fault Diagnosis Techniques
29
电气设备在线监测
40
2
第3学期
Electric Equipment Online Monitoring
30
专项讨论课
40
2
第3学期
Seminars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课内时数
学分
开学时间
非
学
位
课
程
31
模式辨认原理与应用
60
3
第3学期
Pattern Recognition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
32
鲁棒控制
40
2
第3学期
Robust Control
33
DSP原理及应用
40
2
第3学期
DSP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
补
本
科
课
程
1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任
选
2~4
门
2
微机原理及应用
3
检测技术
4
自动控制理论
5
电子技术
五、 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基本规定(涉及时间安排、内容、
研究生研究生必要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参加主讲一定学时本科课程,教学时间完毕后,本人写出报告,由指引研究生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写出评语。
时间安排:第三、四学期
内容:① 主讲一定学时本科课程 (10学时)
② 指引课程设计 (2~3周)
③ 指引毕业设计 协助指引
④ 指引综合实验 (2~3周)
⑤ 指引生产实习 (2~3周)
⑥ 其她教学工作
考核方式:有本人写出工作报告,指引研究生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写出评语,指引教师按筹划规定核算,学院写出通过否意见。
工作量、考核方式)
六、 学术活动(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环节基本规定(涉及次数、内容、
考核方式)
1.参加国内、学院、教研室、教学小组学术报告与学术交流活动3次/年以上。
2.每次学术活动要作出书面活动总结,由指引教师审视签字,交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存档。
七、文献阅读基本规定
本学科研究生必要阅读学术著作、学术期刊:
1.IEEE Trans. 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
2.IEEE Trans.Engineering Management
3.IEEE Trans.Signal Processing
4.Artificial Intelligence
5.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ngineering
6.Measurement and Control
7.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8.Pattern Recognition
9.自动化学报
10.自动化仪表
11.计算机仿真
12.模式辨认与人工智能仪器
13.仪表学报
14.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15.传感器学报
文献综述、选题报告基本规定:
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必要阅读与拟选课题关于属本学科近国内外文献。文献综述要论述研究课题背景意义、关于方面最新成果和发展,在理解学科发展动态基本上,提出研究内容、拟采用实行方案、核心技术或难点、阐述所选方案根据。文献综述应把握所研究课题在学科发展中所处地位。
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理论深度、技术难度和先进性、工作量,满足论文审核基本规定。
选题报告基本内容为:
①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和意义;
② 国内外在该方向研究现状及分析;
③ 重要研究内容;
④ 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目的;
⑤ 为完毕课题已具备条件;
⑥ 预测研究过程中也许遇到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⑦ 重要参照文献。
⑧ 格式规范。
⑨ 选题报告字数不少于5千。
选题报告要经导师组和关于专家(由3名以上专家构成)参加开题报告会进行审议,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八、学位论文基本规定
本学科研究生研究生须具备科研能力与水平基本规定(列出可以证明能力与水平标志)
1. 普通至少有一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刊物或正式出版论文集上刊登(含录取)专业学术论文(排序前三名)或有一项通过鉴定、验收科研成果或有一项专利证明(重要完毕者)。若两名以上研究生共同签名刊登论文或专利,则只算排序前面一名。
2. 计算机水平获得ATA等证书。
3. 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学位论文基本原则(涉及学术水平和工作量规定):
1.论文选题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基本理论研究及应用基本研究应具备一定理论深度。应用研究应有明确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能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其研究成果应具备先进性,同步至少要有局部进一步理论分析。
2.论文有一定难度,能表白作者具备坚实基本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
论文综合、分析、研究等应有一定理论深度、技术难度、先进性,能体现作者跟踪学科研究前沿,综合、系统地运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研究或解决该学科关于问题。
技术研究类(涉及应用基本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实验研究等)应:
① 能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理论推导、分析严密完整,实验办法科学,数据可信;
② 能应用先进技术办法分析与解决问题;
③ 论文成果应具备一定先进性或合用性
1. 论文有新看法,能表白作者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肩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2. 论文构造合理,逻辑性强,层次清晰,论据充分,文图原则规范、数据详实精确,写作认真,软件文档齐全。
5. 论文研究工作及撰写不少于一年,论文字数3万字以上。
论文评审:
1. 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办法和技术手段解决问题能力;
2. 审核学位论文工作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3. 审核解决问题新思想、新办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或也许创造)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