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转型策略分析
1、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转型策略分析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依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高达37.9万辆,同比增长4倍,占汽车总产量的比例提升至1.55%。与此同时,前瞻产业争辩院?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3.1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到达1.35%。可见,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已超过1%的拐点。这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己开头由产业导入期向产业成长期转型。未來,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成长期,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张,特斯拉、宝马等外资企业将加快涌入,市场竞争将不断加剧。为适应这种形势,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严密结合消费者需求
2、,开发适应市场的产品,并通过加强技术研发、融合新兴技术等手段,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本钱和捉高使川便利性,主动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主体的作用。新能源汽车企业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头进入产业成长期,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主体作用还不够突岀,主要表现为一些新能源汽车产品过于依靠补贴、市场竞争力不强、配套效劳滞后等。具体来看,不管是新能源汽车整乍企业,还是关键零部件企业和充电效劳企业,其产胡和效劳供应力气尚不能完金满足消费者大批量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千的需求。从新能源汽车企业层面來看,虽然我国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已开头批量生产,但其中不乏对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展逆向开发和依II」使用传统燃油汽车底盘的企业。与国外领先企业相比,我国在纯
3、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一体化与平台化、轻量化设计技术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电耦合装置、混合动力总成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在汽车智能与网联技术方面,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尚处于道路试验阶段,而欧、美、FI的一些企业已推出多款具有白动驾驶和智能驾驶功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对于关键零部件金业,目前,我国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已开头产业化,但其产品性能和住产本钱仍需进一步优化。相对于国际先进技术,我国在动力电池原材料技术、大规模生产把握力气、系统集成力气以及驱动电机把握器设计等方面仍存在短板。虽然我国动力电池模块能量密度已达140瓦时/公斤,本钱己降至2元/瓦时以下,但只有当其能量密度到达300瓦吋/公斤,本钱降至0.8元/瓦时以下吋,新能源汽年才能实现与
4、传统燃油汽平直接竞争。从充电效劳企业来看,我国充电效劳企业数量较少,性质相对单一,效劳体系不够健全。就数量来看,我国形成确定规模的充电效劳企业数量较少,主耍有国家电网、普天新能源、万帮充电、特锐徳等。就企业性质來看,我国早期的充电效劳金业以国有金业为主,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加快Z后,才开头有万帮充电等民营企业进入。就效劳体系来看,现有充电效劳企业的充电桩数量多在1力?个以下,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兴盛城市。具屮,一些充电效劳企业尚未建立在线管理效劳平台,不利于消费者查找和使用充电桩。新能源汽车企业转型的措施建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汽车市场的比例超过1%,还意味着消费者把握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信息更加充分,对不同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性能优势
5、、经济性和使用便利性等关键信息有了更精确 的把握。因此,下一阶段将是消费者主动选择新能源汽床产品的吋期。面对这种趋势,新能源汽车企业只冇努力打造具冇性能和本钱优势的产品、不断提高效劳力气,才能在竞争H趋猛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获得立足Z地。这里提出四方而建议:一、强化技术研发由于能源供应系统和动力系统等核心部件与传统燃油汽车存在木质区分,新能源汽车需要基于新的底盘进展重新设计,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未來,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以正向开发为导向,加强全新的电动化底盘开发,主动推动全新车型开发,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水平。以核心技术和重点产品的全面赶超为方向,加快突破整车动力系统集成、动力电池大规模牛产把握及系统集成、驱动电机把握器设计等技术短板,形成一批具
6、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加强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技术研发,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持续提高供应支撑。二、创新商业模式对于新能源汽午企业而言,商业模式创新是促进消费者购置和使用其产站的重要途径。例如,通过“体验丿占+网络直销〞的营销模式,特斯拉快速翻开了国际帀场;而浙江康迪那么依靠分时租赁等创新,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晶的快速推广。将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金业应留意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新能源汽车企业需结合自身产品特点,精确 界定目标消费者群体,加强与租赁效劳企业和网络运营平台之间的合作。充电效劳方而,商业模式创新贾乏是制约充电效劳企业进展的一大瓶颈。为此,充电效劳企业亟须聚焦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充电需求,以商
7、场、车站、机场、宾馆、旅游景点等商业性公共区域为突破口,加快形成可持续的充电效劳模式。三、提咼效劳力气针对快速扩张的消费者需求,新能源汽午企业需加强产品销售、维护等效劳网络建立。加快完善现有新能源汽车销售、修理网络,在新的推广城市和区域建立集新能源汽午体验、销售、修理、维护于一体的效劳网络,保障消费者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便利性。动力电池回收方而,?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22年版)?己明确将新能源汽车企业作为废I口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主体。将来,新能源汽车企业需主动与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金业等相关主体合作,加快建立以区域废IH动力蓄电池回收利川点为核心的动力电池回收利川网络。四、融合新兴技术本文:余水工()本文來
8、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來源!
第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