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依据2三、编制原则2四、模板设计、安装24.1墙模板24.2柱模板34.3梁模板34.4板模板4五、成品保护措施5六、安全环保措施5七、荷载计算6一、 工程概况根据本工程的性质及结构特点,楼座基础及楼座之间均为地下车库,面积24000m2,为框架结构,为方便施工,经多方选择比较,本工程地下室柱、墙、梁、板模板选用竹胶板模板。竹胶板模板其特点是方便加工、接缝严密、整体性强、板块大、拼缝少、浇筑砼质量好,满足现代施工所要求的经济耐用、操作简便的要求。二、 编制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2、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
2、0-89)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5、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7、 楼工程结构图8、 楼工程建筑图三、 编制原则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荷载。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砼的浇筑,养护等要求。4、模板的接缝严密不漏浆。四、 模板设计、安装采用竹胶板,50100方木、扣件式钢管支撑。4.1墙模板墙模板采用规格1.222.4412厚竹胶板,50100方木做竖楞,483.5 mm架
3、子管做横楞,使用直径14mm间距400400 mm的对拉螺栓和钢管支撑用以固定。4.1.1工艺流程找平、定位组装墙模安装龙骨、穿墙螺栓安装拉杆或斜撑校正垂直度墙模预检4.1.2施工要点(1) 墙模板安装前,应先在基础或地面上弹出墙的中线及边线,按位置线安装门窗洞口模板,下木砖或预埋件,根据边线先立一侧模板,待钢筋绑扎完毕后验收后,再立另一侧模板。面板板与板之间的拼缝宜用双面胶条密封。(2) 模板安装:墙模板面板宜预先与内龙骨(50100mm方木)钉成大块模板,内龙骨竖向布置,外龙骨用钢管布置,483.5mm钢管与内龙骨垂直设置,用“3”形卡及穿墙螺栓固定。内、外龙骨间距应经过计算确定,当采用1
4、2厚胶合板时,内龙骨间距不宜大于300mm。墙体外侧模板(如外墙、电梯井、楼梯间等部位)下口宜包住下层混凝土100200mm,以保证接槎平整、防止错台。为了防止浇筑混凝土时胀模,应用对拉螺栓固定两侧模板。对拉螺栓宜用14mmHPB235钢筋制作,其纵横向间距400400 mm。4.1.3墙模板安装注意事项a 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距应按模板设计的规定边安装边校正,并随时注意使两侧穿孔的模板对称放置,以使穿墙螺栓与墙模保持垂直。穿墙螺栓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的穿墙螺栓采取不同的做法:通长螺栓中间焊接止水钢片,宽度为5050mm。b 相邻模板边肋用U形卡连接的间距,不得大于300mm,预组拼模板接缝处宜满上
5、U形卡要正反交替安装。c 预留门窗洞口的模板,应有锥度,安装要牢固,既不变形,又便于拆除。d 墙模板上预留的小型设备孔洞,当遇到钢筋时,按照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施工,其他位置应保证钢筋数量和位置正确,不得将钢筋切断。e 模板安装校正完毕,应检查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底边是否严密,门洞边的模板支撑是否牢靠等,并办理预检手续。h 外墙外侧模板在对拉螺栓与模板接触面处垫505012木片,以便后面的防水施工。4.2柱模板4.2.1工艺流程弹线找平、定位加工或预拼装柱模安装柱模(柱箍)安装拉杆或斜撑校正垂直度检查验收4.2.2 施工要点1) 本工程柱采用12mm厚竹胶合板作柱模板,且柱模板应预
6、先加工成型。竖向龙骨可采用50100或100100方木,龙骨间距不大于300mm。柱上梁的宽度小于柱宽时,在柱模上口按梁的宽度开缺口,并加设挡口木,以便与梁模板连接牢固、严密。2) 附壁柱可采用与墙体相同的模板,阴角处用阴角模板与墙体模板连接成整体。3) 安装柱模板时,应先在底板上弹出柱轴线及边线,按照边线位置钉好压脚定位板再安装柱模板,校正好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后在柱模之间用水平撑、剪刀撑等互相拉结固定。4) 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的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选择,柱截面较大(边长大于700mm)时应在柱中设置对拉螺栓。5) 柱模板安装时应留置清扫口,浇筑混凝土前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扫口,办
7、理检查验收手续。6) 柱模的固定一般采取设斜撑或用钢管井字支架固定。用花篮螺栓或可调螺杆调节校正模板的垂直度,拉杆或斜撑与地面夹角宜为45。7) 柱模板安装注意事项(1) 柱模安装完毕与邻柱群体固定前,要复查柱模板垂直度、位置、对角线偏差以及支撑、连接件稳定情况,合格后再固定。柱高在4m以上时,一般应四面支撑,柱高超过6m时,不宜单根柱支撑,宜几根柱同时支撑连成构架。(2) 对高度大的柱,宜在适当部位留浇灌和振捣口,以便于操作。4.3梁模板4.3.1工艺流程抄平、弹线(轴线、水平线)支撑架搭设支柱头模板铺梁底模板拉线找平(起拱)绑扎梁筋封侧模4.3.2 施工要点1) 支撑架搭设梁下支撑架采用扣
8、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搭设。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模板支撑架时,立杆间距为8001000mm。高度调整宜采用可调底座或可调顶托,可调底座或可调顶托插入钢管的最小长度应大于150mm;支撑架的构架必须按确保整体稳定的要求设置整体性拉结杆件,立杆全高范围内应至少有三道双向水平拉结杆;底水平杆(扫地杆)宜贴近楼地面250mm;水平杆的步距(上下水平杆间距)为1800mm;梁模板支架宜与楼板模板支架综合布置,相互连接、形成整体; 2)梁底模铺设:按设计标高拉线调整支架立柱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当梁的跨度大于等于4m时,应按设计要求起拱。3) 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板制作高
9、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帮或压帮(图4.3.3-1)确定。 压帮 碰帮图4.3.3-1当梁高超过700mm时,应设置对拉螺栓紧固。4) 梁模板安装注意事项(1) 梁口与柱头模板的连接特别重要,一般可采用角模拼接,当角模尺寸不符合要求时,宜专门设计配板,不得用方木、木条镶拼。(2) 采用扣件钢管脚手作支架时,扣件要拧紧,要抽查扣件的扭力矩,横杆的步距要按设计要求设置。4.4板模板4.4.1 工艺流程:支架搭设龙骨铺设、加固楼板模板安装楼板模板预检4.4.2施工要点1) 楼板模板支架搭设:楼板模板支架搭设要点同梁模板支架搭设,立杆间距为1000800mm,扫地杆距底板面250mm,纵横向水平拉杆步
10、距为1800mm,顶部水平杆距地下室顶板距离不应大于300mm,并与梁模板支架统一布置。为加快模板周转,模板下立杆可部分采用“早拆柱头”。使模板拆除时,带有“早拆柱头”的立杆仍保持不动,继续支撑混凝土,从而减小新浇混凝土的支撑跨度,使拆模时间大大提前。 “早拆柱头”应根据楼板跨度设置,跨度4m以内,可在跨中设一排;6m以内设两排;8m以内设三排,即可将新浇混凝土的支撑跨度减小至2m以内,从而使新浇混凝土要求的拆模强度从100%或75%减小到50%。2) 模板安装(1) 采用竹胶合板作楼板模板,一般采用整张铺设、局部小块拼补的方法,模板接缝应设置在龙骨上。大龙骨常采用方木或483.5双钢管,其跨
11、度取决于支架立杆间距;小龙骨一般采用50100方木(立放),其间距300400为宜(当采用12厚胶合板时宜取300),其跨度由大龙骨间距决定。(2) 模板的接缝应严密不漏浆,当不能满足拼缝要求时,应用胶布贴缝,以免漏浆。五、 成品保护措施1 模板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不准碰撞柱、墙、梁、板等混凝土,以防模板变形和损坏结构。2 模板安装时不得随意在结构上开洞;穿墙螺栓通过模板时,应尽量避免在模板上钻孔; 3 与混凝土接触的模板表面应认真涂刷脱模剂,不得漏涂,涂刷后如被雨淋,应补刷脱模剂。4 模板支好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砂浆、木屑等杂物。5 搭设脚手架时,严禁与模板及支柱连接在一起。6 不准在
12、吊模、水平拉杆上搭设跳板,以保证模板牢固稳定不变形。浇筑混凝土时,在芯模四周要均匀下料及振捣。7 不得在模板平台上行车和堆放大量材料和重物。10 在模板上进行钢筋、铁件等焊接工作时,必须用石棉板或薄钢板隔离。六、 安全环保措施1 安装模板操作人员应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应挂好安全带。2 模板安装应按顺序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在未固定前,严禁利用拉杆上下人。3 模板安装应在牢固的脚手架上进行,如中途停歇,应将就位的支柱、模板联结稳固,不得架空搁置,以防掉下伤人。4 登高作业时,模板连接件必须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扳手等各类工具必须系挂在身上或置放于工具袋内,不得掉落。在脚手架或操
13、作台上堆放模板时,应按规定码放平稳,防止脱落并不得超载。5 安装模板,必须有稳固的登高工具或脚手架,高度超过3.5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安装梁模板及梁、柱接头模板的支撑架或操作平台必须支搭牢固。6 地下室外墙支模,应先检查土壁的稳固情况,遇有裂缝或土方险情时,应先排除险情,方准进行作业。基槽上口1m以内,不得堆放模板、支撑件等。7 安装墙、柱模板时,应随时支撑固定。在模板的紧固件、连接件、支承件未安装完毕前,不得站立在模板上操作。8 墙、柱模板的支撑必须牢固,确保整体稳定。高度在4m以上的柱模,应四面设支撑。水平拉杆避免钉在脚手架或脚手板等不稳定的部件上,以防松动、失稳。9 浇筑混凝土时,应设
14、专人看护模板,如发现模板倾斜、位移、局部鼓胀时,应及时采取紧固措施,方可继续施工。10木模板加工过程中使用电锯、电刨,应在室内作业,注意控制噪音。夜间施工应遵守当地规定,防止噪音扰民。11 加工木模板产生的锯末、碎木要严格按照固体废弃物处理程序处理,避免污染环境。12 涂刷隔离剂时要防止撒漏,以免污染环境。七、 荷载计算7.1、荷载计算1)、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F1=0.3KN/m22)、新浇砼标准值: F2=24KN/m33)、钢筋自重标准值: F3=1.1KN/m3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F4=2.5KN/m25)、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 F5=2.0KN/m2楼板按200 m
15、m厚算荷载标准值:F1=0.3+240.2+1.1+2.5=8.7KN荷载标准值:F2=(0.3+240.2+1.1)1.2+1.4(2.5+2.0)=13.74KN7.2、板模板计算新浇筑的混凝土均匀作用在胶合板上,单位宽度的面板可以视为梁,次龙骨作为梁支点按三跨连续考虑,梁宽取200 mm。板厚按200 mm算则最大弯矩Mmax=0.1 qLL12最大挠度Umax=0.667 qLL14/(100EI)其中线荷载设计值:q1=F20.2=10.940.2=2.19KN/m按面板的抗弯承载力要求:Mmax=0.1 qLL12=fww=1/6fwbh20.12.19L12=1/6fwbh2L1
16、=(1/630200202)/(0.12.84)0.5=1780.2按面板的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为模板结构的1/250Umax=0.667 q1L4/(100EI)= L1/250L1=(1001044.16104)/(2.190.677250)1/3=482.4 mm施工次龙骨间距取200 mmL1满足要求。 7.3立柱验算:立杆布置按满堂架子间距1000 mm1000 mm计算,高度为4 m,中间纵横设有水平支撑,下部设扫地杆,模板下传荷载F2=13.741=13.74KN=13.74103Nx=l+2ho/i=180+230/1.58=152 查表=0.301A=4.89cm2=489m
17、m2=N/A=(13.74103)/(0.301489)=93N/mm2f=205N/mm2立杆满足要求。7.4墙体模板计算荷载计算1)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地下车库层高4m侧压力为F1=0.22rct012v1/2 F2=Hrc取两者最小值;F1=0.222451.01.153=52.58 KN/m2F2=244=96 KN/m2取F=52.58 KN/m2设倾倒混凝土时对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取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 4 KN/m2。 由,两项荷载组合,得模板承受的水平荷载值为q=1.2+1.4=1.252.58+1.44=68.34 KN/m2(用于验算模板及支撑的强度)2)模
18、板及次龙骨的设计及计算次龙骨选用50100 mm,间距200 mm,按受力方向垂直木纹方向,其截面性能为:E=10000N/mm2,=87 N/mm2,I=416cm,w=83cm2主龙骨间距取为600 mm,次龙骨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次龙骨承受的荷载为q托=qL模=68.340.30=20.5 KN/m次龙骨截面最大弯矩为Mmax=0.1 q托L模2=0.120.50.62=0.74=M/W=0.74106/83103=8.91=87 N/mm2次龙骨的强度满足要求3)主龙骨的设计及验算主龙骨选用483.52钢管,间距为600 mm,双根布置,穿墙螺栓间距取600 mm,主龙骨按三跨连续梁计算主龙骨的截面性能为:=215 N/mm2,I=212.19104cm,w=215.08103cm2主龙骨的强度验算次龙骨传给主龙骨的集中荷载为p主= q托L次=20.50.6=12.3 KN主龙骨截面最大弯矩为Mmax=0.604 p主L次=0.60412.30.6=4.46=M/W=4.46106/215.08103=147.88=215 N/mm2 (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