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社会科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理念、新提法、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落到实处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我刊面向广大专家学者征文不断加强二十大精神的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为新征程凝聚起磅礴力量、提供理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支撑:内涵、逻辑与路径 宁国良 沈昊飞摘 要: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并且明确指出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的科学内涵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
2、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的理论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历史逻辑是对党的百年人才工作经验的总结和规律的揭示现实逻辑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的实践路径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强人才国际交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人才支撑 科学内涵 生成逻辑 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作者简介:宁国良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
3、南长沙沈昊飞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长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节点党的二十大面对国内外发展变化和现实发展需要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重大战略决策这是新时代新网络首发时间:2023-02-23 11:27:05网络首发地址:https:/ 人才作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主体已成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的第一资源和
4、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深入探究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的科学内涵、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理解好、实践好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的科学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等一系列重要论断这些重要论断不仅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的战略性意义也是我们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科学内涵的重要遵循(一)坚
5、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党在全面领导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实践经验总结体现了党对人才工作规律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规律的把握长期以来随着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凸显党对人才地位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自 年 月党和国家在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把人才确立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因素以来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人才逐渐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和智力支持推动我国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的那样:“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党的二
6、十大最终明确“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地位这既是对人才资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作出的巨大历史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是人才资源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作用规律的科学总结为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战略实际上同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相辅相成、一体推进的 人才地位确立的过程就是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深化的过程人才强国战略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把人口规模转变为人才优势依靠人才的创新性形成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全面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随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人才是第一资源”地位的确立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7、程度也从最初的“大力实施”“更好实施”推进至“深入实施”阶段 这意味着人才所承担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任务更加重要人才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也意味着人才强国战略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因而要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的困难、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地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二)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人才引领驱动是对人才引领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概括统一肯定了人才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中国社会繁荣发展的实践活动而人始终是实践的主体 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要不断取得发展就要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坚持
8、人才引领驱动根本在人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 举荐人才不拘一格 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断开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了人才作用 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宽领域、较完善的人才教育体系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我国的人才规模快速壮大人才质量不断改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湖南社会科学 年第 期推
9、动经济社会实现质变人才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核心是创新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人才引领驱动实际上是通过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带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又带来了生产工具的迭代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的前进 由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最根本的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突出强调人才引领驱动继续发挥人才主体作用充分释放人才创新活力继续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有力支撑(三)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聚天下
10、英才而用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保障包含了人才工作中“育”和“引”两个方面的内容近代以来的历史反复告诫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人才同样如此 全面提高人才质量必须走自力更生、自主培养之路把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人才竞争力牢固建立在自主培养的坚实基础之上把人才队伍培养的主导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必须加快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11、 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要求并进一步肯定了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地位、明确了教育“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用、强调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的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力求以高质量的教育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加大人才自主培养力度的同时也要注意面向全球吸引高层次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正如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实现任务如此艰巨的现代化事业不仅需
12、要优秀的国内人才深耕祖国大地还要广泛吸引国外人才参与中国伟大事业 只有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强大的人才支撑奠定更为坚实的发展根基(四)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要论断不仅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的战略性意义也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必须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管道科技是人才成长的主渠道创新是人才作用的主赛道教育、科技、人才三要素虽然各有侧重实际上却是整体协同、系统联动、一体推进的有机整体自党的十八大
13、报告开始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我国科教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创新驱动”的概念被纳入科教兴国战略框架创新、科技、教育、人才等要素开始进行系统融合 十年来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人才充分迸发创造活力带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进而驱动社会经济快速向好发展社会发展又反哺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形成了“教育人才创新科技强国”各要素良性循环的供给链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愈发凸显 因此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教育、科技、人才多要素进行系统联动将三大战略进行整
14、体布局是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的必然要求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各要素内在规律和底层发展逻辑的把握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专 题撑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 二、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的生成逻辑 “现代化”一词源于十八世纪的欧洲是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文明等各方面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涉及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 长期以来由于西方国家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以致于产生了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现代化的误解 直到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才打破了这样的认知才产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 而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历程中最具特点和最有成效
15、的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因而中国式现代化被称为“最伟大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这表明现代化建设与人才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以人才支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一)理论逻辑: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的理论逻辑源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两个基本观点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支撑提供了理论依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在进行物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推动了生产
16、工具的革新和科技发展的进步进而也带来了社会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和人类历史的发展 因而历史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群众的活动是由群众参与和主导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揭示了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和动力源泉的社会规律 在此基础上唯物史观还辩证地分析了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指出杰出人物在充分发挥自身能动作用、顺应历史发展机遇的情况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加速历史进程而人才作为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和其中的杰出者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伟大历史进程毫无疑问地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此外恩格斯提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观点也辩证地指出了人才只有将自己置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17、中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恩格斯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就是说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 而人才作为人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一部分要实现自我生存和自身发展也必须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说当前中国社会最伟大的劳动就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因而人才要实现自我发展和自身价值当前最有效和最有意义的方式就是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中国式现代
18、化提供有力支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一方面是我们理解人才为什么“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金钥匙另一方面还回答了人才为什么“要”支撑起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二)历史逻辑:党的百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党的百年人才工作经验是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的历史逻辑它是党在领导现代化历程、党的人才工作历程和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践经验总结党的现代化历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了方向、探明了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最早是将“现代化”和“工业化”视作等同的 早在 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随着实践的深入中国共产党人逐
19、步认识到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区别并丰富了现代化的内容至 年提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立巩固的现代化的国防”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在中国确立从根本上明确了中国要走的现湖南社会科学 年第 期代化道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经过多年探索 年周恩来同志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指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些开拓性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局面 年 月 日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
20、协会代表团时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自此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了明确的提法 针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党的十三大对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安排 此后历次党代会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设计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实际情况和时代要求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制定了科学的目标和完备的战略安排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号角党的人才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准备了思想基础和人才资源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工作我们党百年历程中
21、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与党所领导的人才工作密不可分因此党的历代领导同志都曾就人才工作作出明确指示 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毛泽东同志认为要夺取革命胜利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做好人才工作建立庞大的人才队伍 这里强调了人才的“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 所以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急需培养、选拔一大批合格的人才”邓小平同志认为“合格的人才”才是四个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 这里强调了人才的“质”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制定了人才标准 江泽民同志指出
22、:“我们要注重智力资源的开发抓好人才培养 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江泽民同志要求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强调了人才的“使用”新世纪以来胡锦涛同志结合新的情况对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进行了有效探索 他指出:“做好面向新世纪的人才人事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改革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研究分析人才人事工作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使人才人事工作水平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才工作思想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才
23、工作的新思想新论述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科学的新时代人才理论推动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发展 正是由于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人才工作上的探索和实践当前我国已形成了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人才基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支撑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不同时期国际国内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江泽民同志还特别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是关键”将人才纳入科教兴国的要素范畴 进入 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剧人才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
24、力竞争中的作用愈加突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决策 年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年 月胡锦涛同志出席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时所做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报告中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两大战略有机联系起来 此后两大战略共同推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起到了重大作用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社会发展的新定位多次在讲话中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并高度重视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作用以创新为核专 题心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的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逐步成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支撑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
25、(三)现实逻辑:大变局下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支撑正是为满足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而提出的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主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坚定决心和强大信心还体现着党和国家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顺利展开的战略部署和制度安排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各国发展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受到变局影响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地位愈加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虽然及时抓住了这样
26、的机遇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我们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比较薄弱以致于在一些关键核心领域我们仍面临着卡脖子难题 此外国家间的激烈竞争早已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生命健康、军事安全等各个领域种种难题都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这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党和国家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理念主动迎接世界变局坚定走和平发展、高质量发展道路正是为解决制约我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难题做出的科学决策、贡献的中国力量彰显了我们党和国家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来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
27、力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到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在过往取得一个个伟大胜利的过程中我们拥有了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比过去很多时期都更艰巨的历史重任和现实挑战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现成的路可走需要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克服困难、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摸索前进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作出以人才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决策是我们党和国家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顺利展开的战略部署和制度安排对于实现第
28、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理念的提出是大变局下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遵循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逻辑 三、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的实践路径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深刻把握基本国情有力结合时代特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步入新发展阶段 这些伟大胜利的取得得益于人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支撑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应继续坚持守正创新
29、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挥人才对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支撑作用(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正确方向的政治保障也是使人才具备满足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能力和素质的组织保障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工作首先应该明确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这是对为谁培养人才问题的回答 坚持党管人才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坚持为党育
30、人、为国育才才能保证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南社会科学 年第 期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是能满足新征程上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创新型人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应该保证人才工作朝着实现人的现代化方向努力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这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回答 为此党在坚持人才工作“管方向、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提升人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确保我国人才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也是新征程上引领人才事业继续前进
31、的最大政治优势 只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需要强调的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既不是空喊口号、浮于形式又不是事无巨细、大包大揽 新征程上坚持党管人才应切实把握“管方向、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原则充分发挥党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决落实人才工作各项决策部署推动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支撑提供根本保证(二)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战略布局是人才工作中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意义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基础环节 做好人才战略布局不仅需要进行科学的人员配置还需要进行合理的
32、空间布局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经过长期培育我国已经拥有了一支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但是人才结构仍需优化、人才素质还可提升 能否持续扩大人才存量、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关系到我国是否能在未来的现代化建设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包括基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中青年人才和老一代科学家、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内的年龄合理、层次分明、分工有序、类型全面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完善人才战略布局要合理进行空间布局服务于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 经过持续
33、努力我国进入了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创新最活跃的历史时期祖国大地正在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有利条件已经成熟 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因其雄厚的经济基础、丰富的科教资源、明显的区位优势而被党和国家寄予了“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时代厚望扮演着雁阵格局中领头雁的角色 但是要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不仅需要头雁领航还需要群雁竞飞因此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和具备区域优势的中西部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加快形成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三)加快建设
34、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强人才国际交流战略人才是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的高层次人才对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创新整体效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必须把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中之重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必须坚持实践原则和问题导向只有在科技创新主战场中发现和培养作为“科学帅才”的战略科学家以及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难题中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贯彻落实青年人才培养引进支持政策的过程中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在充分调动高校和企业人才培养积极性、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
35、过程中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才能真正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人才规模大而不强的问题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还须加强人才国际交流用好用活国内外人才 一方面要积极搭建人才国际交流平台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国内人才走出去吸引国外人专 题才走进来拓宽人才培养和使用渠道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建设一批海外创新平台开展重大科研项目国际合作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更好发挥人才引领驱动的作用(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做好人才工作、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 更好地发挥人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必须真正建立起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竞
36、争比较优势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官本位”思维转变人才管理观念为服务观念 人才管理包含管理但不是只有管理还包括服务、支持、激励、保障等多个方面必须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做到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切实做好人才服务工作消除人才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后顾之忧其次要积极为人才松绑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和科研项目管理改革在做好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的前提下给予用人单位和科学家更大自主权把人才从科研管理的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第三要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彻底解决人才“帽子”满天飞、简
37、单以人才“帽子”对标薪酬待遇和科研资源分配问题为“帽子热”降温总而言之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机制方面下大功夫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参考文献: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毛泽东选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邓小平思想年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文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邓小平文选: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江泽民文选: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胡锦涛文选: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强调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 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人民日报().责任编辑:李彪湖南社会科学 年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