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淮河史灌河堤防崩塌抢险 一、基本情况 史灌河位于河南省固始县,是淮河南岸的最大支流,也是淮河洪水主要来源之一。左、右岸堤防均筑在以细砂为主的地基上,沙土填筑,稳定性差,渗水严重。左岸17km以上,右岸34.5km以上已筑有堤防,按十年一遇防洪标准,顶宽5m,一般堤高56m,内外边坡1:3。史灌河上游处于暴雨中心地带,山洪暴发势猛流急,常出现河岸崩塌及散浸、管涌、流土等重大险情。 1991年汛期,从6月29日至7月10日,流域内连降暴雨、大暴雨,蒋集水文站最大流量达3600m3/s,超过十年一遇流量(3580m3/s);相应水位达到33.26m,超过十年一遇水位(33.24m)。在持续高水位下,
2、防汛形势非常严峻。左岸里河梢、孟小桥、范台等出现重大崩塌岸(坡)险工4处,右岸柴营、北野、任台、秦楼、李祠堂、陈台、瓦房营、新台、李小庄、高台、埂湾上下等出现重大崩岸坡险工18处,共8.251km。此外,陈台、李庄户、庙门口分别出现3处长200m、150m、400m的流土群;汪营、栎元、瓦坊、殷庙、学地、杨营、秦前楼、刘营、白台、腰台、孙小台、舟滩及左岸的马元、竹大庄、车台等19处出现散浸,共长8.95km。 二、出险的原因 史灌河1991年汛期出现重大险情主要原因如下。 (1)史灌河为游荡型沙质河床,在强水流和河床的相互作用下,水流紊乱,沿程弯多、滩高、槽深,当岸坡陡到一定程度时,即出现岸坡
3、崩塌。 (2)史灌河堤防的堤基多以中细沙为主,稳定性差,在高水头的作用下,会出现堤基渗水、管涌、流土等严重险情。 (3)1986年对史灌河堤防按十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培修加固,施工时未能按设计标准实施,大部分堤身单薄,部分堤段填土质量仍然很差。 (4)史灌河左岸堤防17km,被群众占堤居住9km;右岸长34.5km,被居民挤占29.7km。由于居民在内外堤脚乱取沙土,乱栽树,乱设粪坑厕所,致使堤脚内外坑槽满布,严重破坏堤防内外覆盖层,缩短了渗径。 三、可能造成的危害 史灌河流经固始县腹心地带,两岸耕地面积40余万亩(包括史、灌两河中游及泉河下游),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5%左右,一旦史灌河失事,将危
4、及固始县整个经济发展。 四、抢险措施及效果 在固始县县委、县政府组织下,动员干部群众,针对不同险情采取不同措施,及时排除险情,保护了堤防安全。在抢护岸(坡)崩塌险情中采取将土袋用麻绳编联成软体排体沉入河底的方法,以覆盖崩塌面,遏止岸坡继续崩塌,取得很好效果。如1991年7月4日,抢护柴营堤岸崩塌险工就是采取这种措施(柴营险段是由于水流顶冲导致崩塌)。抢险措施具体如下。 (1)根据水深和崩塌面的大小,备足备好木桩、绳索和编织袋(也可边用边备),木桩长1.5m,小头直径5cm左右,砍尖备用。捆袋主绳直径2.53cm,并保证有足够的抗拉强度,长度根据需要而定。捆袋子绳直径0.51cm,长1.8m,也
5、要有足够的强度。 (2)以乡组织基本抢险队伍骨干,根据需要分若干个抢险小组,每组装袋6人,运袋6人,捆扎拴编袋4人,牵拉松放主绳2人。 (3)以堤顶作为操作平台,木桩打在操作面内侧,入土深1.2m梢向内倾,一块排体长1.4m,以两袋对口顺连为宜,宽自塌面底到塌面顶以上1m为度。 (4)捆扎拴编一块排体,主绳上下各2根,下主绳先平摊于操作面上,两绳距0.7m左右,下端拴连土袋,上端用活扣拴在堤顶木桩上,便于松动,使排体下沉。上主绳由2人操作,同下主绳结合拴捆土袋,务求上下袋挤紧捆牢,不留空隙,避免流水淘刷塌面。捆编袋2人面对面操作,先将子绳同下主绳连接平摊,将两袋口相对挤紧,拿起捆袋子绳,同上主
6、绳有机结合后,互递子绳相对用力,捆袋至紧,尔后踩扁。依此类推,边排边松动下主绳下放,露出水面1m左右,防止洪水上涨和风浪淘刷岸(坡)顶,一块排体制成护盖后,将上下主绳合并拴在桩上。各排接头处,沉放时也力求贴靠紧密以免散头。详见图25-1、图25-2。 柴营险工崩塌最严重的是一长56m的险段。该险段滩面以下冲深6m,滩面以上水深4m,洪水位34.0m。组织劳力300人(包括捻绳等辅助劳力),编成15个组,捆编排体40块,用编织袋4200条,装土约130m3,麻绳600余kg,历时6h完成了该险段抢护任务,保证了大堤的安全。 此种抢护的优点是所使用的抢险料物由群众集、兑,勿需远运,省时省力;缺点是
7、制作难度大,历时较长。如果当时备有土工布,用土工布制作排体抢护历时肯定要短些。图25-1 编织袋捆扎示意图(尺寸单位:cm)图25-2 排体与木桩锚固示意图(尺寸单位:cm) 抢护管涌、流土险情采用以反滤导渗制止涌流带走土沙,遏止险情进一步发展,保证大堤安全。 如李庄户险段,堤顶宽5m,堤高6m,边坡1:3,临河堤脚下到河槽滩地宽1012m,滩面以下槽深56m,滩面以上水深4.55.0m,滩面高程2727.5m,堤质为沙性土。7月48日,在200m险段内,出现了4处大的管涌险情,第一处在背水堤脚以外15m处,第二处为18m,第三处为17m,第四处22m。自上游至下游几乎是均匀排列,管涌孔径约1
8、0cm左右,抢护方法是清除管涌口周围杂物后,在管涌出口处用土袋筑围井,以麦草作反滤料,井壁底厚1.0m,顶0.4m,高1.0m,在距地面0.6m高处留排水孔一处,图25-3 砂石反滤围井示意图孔径5cm,井径1.2m,井内均匀铺麦草厚0.40.5m作反滤料,草上用土袋压重(因砂石料汛前未备),洪水过后扒开检查,效果尚佳。详见示意图25-3。 庙门口和陈台险段,堤顶宽包括群众庄台在内812m,局部达1520m,外加34m沿堤交通道路,堤高7m,边坡1:3,背河坡脚下地面高程26.0m,外河主流靠近堤脚,槽深45m。当6月1416日史灌河第一次洪峰出现时,该两段险工处洪水位庙门口为31.0m,陈台
9、为30.5m。庙门口段出现3处管涌,陈台段出现4处管涌,涌孔直径35cm,涌水挟带有中细砂和少量的土颗粒。险情发生后,采取就地取材,用土袋筑围井、麦草作反滤料的措施阻止了险情的发展,围井直径1.0m,高1.0m,井壁底部厚1.0m,顶部厚0.5m,距地面0.6m处留排水池一处,孔径5cm。6月29日7月12日,庙门口洪水位高达32.3m,陈台洪水位高达31.5m,水情形势更加严峻。7月412日,庙门口和陈台两险段管涌等险情一个接一个,有的管涌口直径在10cm以上,陈台一处最大达50cm,用10m3碎石都未压住,情况十分危急,4日晚县防办派8辆大卡车运送了100余m35号碎石和4万条塑料编织袋,
10、采取分割分围的办法,土袋筑格堤、月堤和导滤战台、反滤围井等,经近一昼夜的奋战,基本上制止了险情的恶化,但因无粗砂作反滤料,碎石的级配也不合理,多数涌口还有细沙流出,于是又逐处用编织袋、草袋、麦草等覆盖涌口,用碎石压重进行补救,之后日夜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直至7月14日,水势逐渐消退,此两处抢险包括第一次洪峰时在内历时共12天,投入劳力万余人,用碎石100余m3、编织袋6万余条、麦草1000余kg、土方近5000m3,保住了大堤和圩内数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洪效益达2亿元以上。 1991年大汛期间,史灌河岸的栎元、殷庙、学地、杨营、秦前楼、刘营、白台、腰台、孙小台等8000余m堤防,在堤
11、身单薄,筑堤质量差,高水位时浸润线抬高出现管涌、散浸等情况下,采取背水坡脚以土袋加战、麦草导滤的方法进行处理,收效都很好,不再赘述。 五、效益 1991年大洪水过后,固始县水利局河道管理段,对可能造成的粮食作物、房屋、家什、牲畜以及林木、道路、集镇等直接经济损失进行测算,避免18.7万亩耕地、15.1万人受灾,防洪效益达2.325亿元。 六、经验教训 固始县1991年史灌河抢险取得成功的经验主要如下: (1)县防汛指挥部根据防汛方针,建立健全县、乡两级防汛指挥机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汛计划,县防指成员分赴各自责任段检查落实防汛工程和物质准备情况,为抗洪抢险的胜利奠定了组织保证。 (2)县境南部
12、地区户均2条编织袋,交水利仓库保管备用。临淮地区人均1条编织袋,交重点防汛地段保管备用,全县年筹编织袋70余万条,为抗洪抢险的胜利莫定了物质基础。 (3)临淮地区各乡镇每年都组建80120人的抗洪抢险基本队伍,进行抗洪抢险技术培训和强化水患意识的教育,为抗洪抢险的胜利奠定了人力和技术基础。 (4)党政军民同舟共济,奋力抢险,是抗洪抢险成功的基本保证。 1991年史灌河抗洪抢险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1)部分地方没有完全按国家有关规定办事,让沿河群众任意占堤居住,乱挖乱建,造成诸多险情隐患,应认真加以纠正。 (2)防汛投入不足,现代的防汛用品得不到利用,造成抢险中费时费力,各级政府和防汛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