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3ds max全套教程入门与精通
3ds max全套教程入门与精通
第一章、界面的认识 4
一、3DMAX简介: 4
二、3DMAX窗口的组成 4
三、保存自定义工具栏 4
四、装入自定义布局 5
五、复位视窗布局 5
六、命令面板简介 6
七、视图区简介 6
第二章、物体显示/隐藏、视图控制、动画 8
一、显示/隐藏对象 8
二、视图控制区介绍 8
三、动画控制区介绍 9
第三章、 标准几何体、扩展几何体 10
一、标准几何体 10
二、扩展几何体 11
第四章、物体的移动、旋转、缩放、组使用 12
一、物体的移动、旋转、缩放 12
二、物体轴向锁定 12
三、物体选择锁定/不锁定( ) 12
四、选择物体的方法 13
五、建立选择集 14
六、组的使用 14
七、物体的精确变换 15
第五章、各种复制、渲染工具、合并 15
一、菜单命令复制、移动复制、旋转复制、缩放复制 15
二、镜像复制 15
三、间距工具复制(阵列工具)(Shift + i) 16
四、阵列复制 16
五、渲染工具 16
六、合并 17
第六章、定义工作界面 17
6.1设置视图类型 17
6.2设置视图布局 18
6.3设置物体的显示方式 18
6.4设置单位 18
6.5设置网格 18
6.6设置捕捉功能 19
6.7设置快捷键 19
6.8保存自定义的工作界面 20
第七章 创建基本二维形体 21
7.1二维形体的基本概念 21
7.2创建基本二维形体 22
7.3创建复合二维形体(实际上就是由多个图形和曲线构成的一个二维形体。) 23
第八章 编辑样条线 24
一、渲染卷展栏 24
二、插值(调整分段数)卷展栏 24
三、选择卷展栏: 24
四、软选择卷展栏: 25
五、几何体卷展栏: 25
第九章 创建基本三维模型 28
9.1坐标系的类型 28
9.2坐标轴心的使用 29
9.3创建标准几何体 29
9、4扩展几何体 29
第十章 从二维图形到三维模型的转变 31
10.1设置可渲染 31
10、2拉伸(挤出) 31
10.3旋转(车削) 32
10.4倒角 33
10.5放样 34
第十一章 创建复合模型 41
11.1布尔运算(布尔) 41
11.2切片(切割)修改器和补洞(封闭孔洞)修改器。 42
11.3变形工具 43
11.4分散(散布)工具 43
11.5 包裹(一致、映射)工具。 44
11.6 连接 45
11.7 图形合并(合并形状) 46
11.8 格式化曲线(或叫做规格化样条线) 47
11.9 地形 47
11、10水滴网格 48
11、11网格化 48
11、12 ProBoolean 48
11、13 ProCutter 48
第十二章 模型变形 49
12.1 修改器的基本原理 49
12.2 弯曲、锥化、扭曲(扭转)、噪波 49
12.3 拉伸、挤压 51
12.4结构线框(晶格) 52
12.5涟漪 52
12.6置换(位移) 52
12.7变换(Xfom变换) 52
12.8 FFD(长文体) 52
12.9影响区域 53
第十三章、建模进阶 53
13.1编辑面片 53
13.2编辑网格 55
第十四章材质编辑器 57
14、1工具栏: 57
14、2基本材质参数设置面板 58
14、3二维贴图: 61
14、4三维贴图 63
14、5合成贴图 64
14、6颜色变动 65
14、7其他 65
14、8共有卷展栏 66
第十五章灯光基础 67
15、1标准灯光种类: 67
15、2通用参数卷展栏 67
15、3阴影参数: 69
15、4灯光的衰减: 69
15、5聚光灯参数: 69
15、6高级效果 69
15、7排除(包括):使用得较多。 70
第一章、界面的认识
一、3DMAX简介:
3DMAX是由 Autodesk公司出品的强大的三维动画设计软件,它在影视广告、游戏动画、军事科技、建筑设计等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3DMAX窗口的组成
1、标题栏 2、菜单栏 3、工具栏 4、命令面板 5、状态栏 7、视图区 8、视图控制区 9、动画控制区
(注1:工具栏按钮右下角有黑三角符号,表示该按钮包括多个工具
注2:箭头光标放在工具栏边缘处,光标变为手的形状时,可以移动工具栏)
三、保存自定义工具栏
‘设置好主界面 →‘自定义(菜单)→‘保存自定义UI方案 → 输入新的界面方案名称 → 选择保存位置 →‘保存(按钮)
四、装入自定义布局
‘自定义(菜单) → ‘加载自定义UI方案 → 选择自己保存过的界面方案名称 → ‘打开(按钮)
五、复位视窗布局
‘文件(菜单)→‘重置(重设)
六、命令面板简介
包括:1、 (创建):可创建二维、三维、灯光等物体
2、 (修改):可更改物体尺寸参数及使物体变形
3、 (分层):可更改物体轴心位置
4、 (显示):可显示/隐藏物体
七、视图区简介
1、默认视图窗有4个:①顶视图 ②前视图 ③左视图 ④透视图
2、窗口的激活
箭头光标在某窗口内单击左键或右键
3、窗口的切换
方法1:激活某窗口 → 敲字母
方法2:某窗口左上角文字’ →‘视窗 →‘前面的(或‘左面的 等)
字母如下:T=Top(顶视图) F=Front(前视图)
L=Left(左视图) P=Perspective(透视图)
C=Camera(摄像机视图) Shift+$=Spot(聚光灯视图)
3、显示/隐藏窗口栅格栏(G)
右击某窗口左上角文字’ →‘显示栅格或按快捷键G
4、物体的显示模式切换
右击某窗口左上角文字’→
平滑 + 高光:此方式显示物体较光滑,细腻
线框:以线框方式显示物体
其它 → 平滑
面 + 高光
面
平面
亮线边
边界框
5、窗口布局
‘自定义 →‘视口配置 →‘布局(标签) → 选择某一布局样式 →‘确定
第二章、物体显示/隐藏、视图控制、动画
一、显示/隐藏对象
在视窗中选中某对象’→‘按名称取消隐藏:按对象名称有选择的显示出被隐藏的对象
‘全部取消隐藏:显示出所有被隐藏的对象
‘隐藏未选定对象:可以隐藏没有选中的对象
‘隐藏当前选择:可以隐藏选中的对象
二、视图控制区介绍
1、 :缩放当前窗口显示比例
2、 :缩放所有窗口显示比例
3、 :缩放当前窗口中所有物体显示比例
4、 :缩放窗口中被选中的物体显示比例
5、 :缩放所有窗口中所有物体显示比例
6、 :缩放所有窗口中被选中的物体显示比例
7、 :局部缩放
8、 :平移窗口
9、 :旋转视图(Shift + Z 可以撤消上一次旋转操作)最好只用于透视图。
10、 :大/小视图切换(快捷键:Alt + W)
(注:Ctrl + X:面板显示/隐藏)
注:用户视图与透视图的主要区别是用户视图反映不出任何透视关系。
三、动画控制区介绍
1、 :动画记录开关
2、 :时间控制器
3、 :播放
4、 :关键帧模式开关
5、 :时间配置器
6、 :关键帧输入框
7、时间配置器介绍
(1) 帧速率栏:可以设置动画速率,单位为:帧/秒,默认为30帧/秒
(2) 播放栏:可以设置动画速度
(3) 动画栏:可设置动画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8、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上机示范)
建立物体 →‘ (开始记录),该按钮会变为红色 → 输入关键帧 → 操作物体(移动,旋转,缩放等)→‘ (关闭记录)
第三章、 标准几何体、扩展几何体
一、标准几何体
‘ (创建)→‘ (几何体)→‘ (标准几何体)
包括:长方体、球体(即经纬球体)、圆柱体、圆环、茶壶、圆锥体、几何球体、管状体、四棱锥(即金字塔型物体)、平面
1、长方体
建立物体后,可以直接在参数展卷栏中修改物体参数或利用修改器面板修改物体参数
方法1:‘ (参数展卷栏):可更改物体尺寸
方法2:选中物体 →‘ (修改器) →‘ → 具体设置长、宽、高及分段数值,分段数增大,则便于对物体变形
2、球体
参数修改:(1)半径:可以设置球体的大小
(2)切除/挤压: 可以设置数值,横向切去圆球体的一部分或全部
(3)切片启用:可以设置数值,纵向切去圆球体的一部分或全部
3、圆环
参数修改:(1)半径1:可以设置圆环总半径
(2)半径2:可以设置圆环粗细
(3)旋转:转动圆环
(4)扭曲:可以使圆环变为螺纹状
(5)分段:可以更改物体的圆度
(6)边数:可以更改物体表面光滑度
二、扩展几何体
‘ (创建)→‘ (几何体)→‘ (扩展几何体)
包括:异面体、倒角长方体、油箱体、彷锤体、正多边形体、 环形波(回转圈)、软管(即水管物体)、环形结、倒角圆柱体、胶囊体、L形拉伸体、C形拉伸体、三棱柱
1、多面体
参数修改:
(1)系列:可以更改多面体样式
包括:四面体、立方/八面体、十二面体/二十面体、星形1、星形2
(2)系列参数:P、Q:设置物体复杂程度
2、倒角长方体
参数修改:创建方法:可选择建立正方体或长方体
倒(圆)角:可以平滑物体边缘
3、环形波
参数修改:
(1)环形波大小设置框:高度:可以设置环形波物体的厚度
(2)外环衰减:可以设置齿轮向外显示
主圈数:可以设置齿轮个数
宽度涨幅:可以设置齿轮高度
变动时间:可以设置环形波动画速度
(3)外环衰减:可以设置齿轮向内显示
第四章、物体的移动、旋转、缩放、组使用
一、物体的移动、旋转、缩放
1、移动:‘ (移动按钮)→ 将光标放在物体的某一个轴上,当轴线变黄色时,按轴的方向拖动鼠标或将光标放在物体的两轴之间的黄色矩形区域时,移动鼠标,可在该平面内作任意方向盘的移动。
2、旋转:‘ (旋转按钮)将光标放在物体的某一个轴上(圆弧上),当轴线变黄色时,上下拖动鼠标
3、缩放
1、 :约束比例缩放
2、 :锁定某轴向缩放
3、 :挤压缩放
二、物体轴向锁定
1、智能锁定开关:敲X
2、智能锁定:箭头光标放在物体某轴向上,即可锁定该轴。
3、键盘锁定:F5:锁定X轴 F6:锁定Y轴
F7:锁定Z轴 F8:锁定XY轴
三、物体选择锁定/不锁定( )
敲空格键
四、选择物体的方法
1、使用 等工具,直接选择
2、框选:包括 (矩形选框)、 (圆形选框)、 (多边形选框)、 (套索选框)
(绘制选框)
3、按名字选物体(H)
‘ (按名称选择按钮)→ 具体选择
所有:选择列表中所有物体,无:不选择任何物体,反选:反向选择物体
列表类型:按物体类型显示已建立的对象清单
4、按颜色选物体
编辑(菜单) →‘选择依据 → 颜色 → 在视窗中单击某物体,则选中所有与该物体颜色相同的物体
5、窗口包含/交叉选择开关
(交叉):框选物体时,中要虚线边框与对象交叉就会选中对象
(窗口包含):框选物体时,只有当对象完全在虚线框内时,才能选中对象
五、建立选择集
作用:便于一次性选择多个物体
选择多个物体 → 在工具栏中‘ → 输入名称 → 敲回车
六、组的使用
1、作用:可以将有密切联系的物体组合为一体,便于统一处理
2、建立组:选中多个物体 →‘组(菜单)→‘组 → 输入组名称 →‘确定
3、打开组:可以不解散组,进入组子集,调整组内的物体摆放位置
‘选中已编组的物体 →‘组(菜单)→‘打开
4、关闭组(即退出组子集)
‘组(菜单)→‘关闭
5、解散组:分层解散组
选中已编组物体 →‘组(菜单)→‘取消组
6、炸开:一次性解散所有层次的组
选中已编组物体 →‘组(菜单)→‘炸开
七、物体的精确变换
选中物体 →右击 ’(或 ’或 ’)→ 输入偏移数值 → 敲回车
第五章、各种复制、渲染工具、合并
一、菜单命令复制、移动复制、旋转复制、缩放复制
1、菜单命令复制
2、移动复制、旋转复制、缩放复制
方法:Shift+‘物体(或移动物体或旋转物体、或缩放物体)→
复制:新复制的物体与原物体无关联
关联(实例):新复制的物体与原物体有密切关联。更改任何一个物体的参数,都会影响另一物体的尺寸
参考:新复制的物体与原物体有关联,但只有更改原物体参数,才能影响复制的物体的尺寸
→ 输入复制物体的数量 →‘确定
二、镜像复制
选中物体 →‘ (镜像按钮)→ 选择镜像轴 → 输入偏移量 → 选择复制方式 →‘确定
参数:偏移量:控制复制物体与原物体的距离
三、间距工具复制(阵列工具)(Shift + i)
可以使物体沿某曲线复制并排列
建立一个曲线 → 建立一个三维物体(或 二维曲线) → 选中三维物体(或 二维曲线) →‘工具(菜单)→ 输入复制的数量 →‘拾取路径 → 选择曲线 →‘跟随 →‘应用(按钮)
参数:跟随:可以使复制的物体跟随曲线旋转排列
四、阵列复制
可以使物体按矩阵方式二维或三维复制并排列
选中对象 →‘工具(菜单)→‘阵列,可以选阵列复制的个数和维数,阵列方式是矩形还是环状,在总计栏中输入数值即可
五、渲染工具
1、快速渲染(Shift + Q)
‘ (渲染场景按钮)
2、渲染设置(F10)
‘ (渲染设置工具)→‘ 公用参数 →
(1)时间输出
单帧:渲染当前1帧的场景
活动时间段:默认动画时间为0—100帧,可以更改渲染步数(跨度)
范围:可更改动画渲染范围
帧:可挑选某些帧进行渲染
(2)输出大小:可设置输出的效果图宽高尺寸
(3)渲染输出:可为渲染的图像或者说动画起名称
3、活动光影渲染
只对有灯光的场景有效,能实时方式渲染场影中对象受灯光影响的变化情况
4、保存渲染的效果图
选中某视窗(如:透视图)→ Shift + Q(渲染)→‘(保存按钮)→ 输入文件名、选择保存类型(如:JPG)以及选择保存位置
六、合并
作用:将其它场景文件(*.max)的文件导入到当前场景中
‘文件(菜单)→‘合并 → 选择max场景文件 → 选择需要合并的对象
第六章、定义工作界面
6.1设置视图类型
在当前视图中右击视图名称,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视图命令,然后从弹出的视图类型中任选一种。
注意:
1、用户视图与透视图的主要区别是:用户视图反映不出任何透视关系。
2、用户可用快捷键快速切换到不同的视图方式,方法是:用鼠标单击要切换的视图,然后按快捷键即可。
6.2设置视图布局
设置视图布局的方法(三种)
方法一:把鼠标放在4个视图的交线上,这时鼠标会变成双箭头,可以通过鼠标来缩放视图。
方法二:单击导航区的最小/最大化按钮,可以在单个视图与多个视图中切换。
方法三:选择菜单中的自定义,视图设置,布局
6.3设置物体的显示方式
方法:右击当前视图名称,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相应的项。
6.4设置单位
方法:菜单自定义,单位设置。
6.5设置网格
用户可以创建自己的网格。方法是:
1、在创建命令面板上单击辅助对象按钮,再单击网格按钮。
2、确定自定义网格处于选择状态,在菜单上选择视图/网格/激活网格对象。这时自定义的网格会代替原来的网格。
3、视图/网格/对齐网格到视图。作用-----使自定义网格的方向与当前视图对齐。
4、视图/网格/激活主网格,作用-------恢复到默认的网格设置。
5、可自定义网格大小:菜单下自定义/栅格与捕捉设置。
6、栅格显示:在视图名称上右击,选择显示栅格。或按G键快速切换显示网格。
6.6设置捕捉功能
在菜单栏上选择自定义/栅格与捕捉设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捕捉选项,就可以设置捕捉类型。
三维捕捉——用于捕捉对象各个方向上的顶点和边界。
二维捕捉——只能在启动的网格上进行对象捕捉,忽略其高度高度方向的捕捉。
二点五维捕捉——用于捕捉对象各个方向上的顶点和边界在某一平面上的投影。
角度捕捉——用于以一定的角度捕捉对象。(使用旋转命令时生效)
百分比捕捉——用于以一定的百分比增量捕捉对象。(使用缩放命令时有效)
微调捕捉——用于设置调整区域的数量增量(也就是调整精确度)。
6.7设置快捷键
用户可以对没有快捷键的选项自定义快捷键。其方法是:
1、从菜单栏中选择自定义/自定义用户界面,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键盘选项卡,用户就可以在这个选项卡中设置快捷键。
2、在类别选项卡中确定命令的类别。
3、在类别选项下面的文本框中确定要定义的具体命令。
4、在热键(快捷键)文本框中输入新的快捷键名称。
5、单击指定按钮,对快捷键进行指定。
6、如果想取消快捷键设置,可以单击清除(移去)按钮,取消快捷键设置。
7、单击复位按钮,初始化所有快捷键设置。
6.8保存自定义的工作界面
用户可以将调整后的工作界面保存起来。方法是:在菜单栏上选择自定义/保存自定义UI方案。
用户也可以随时将自定义的工作界面载入或将工作界面恢复到初始状态,其操作方法是:
1、在菜单栏上选择自定义/载入自定义工作界面命令,可载入自定义工作界面。
2、在菜单栏上选择自定义/还原为初始界面。
第七章 创建基本二维形体
7.1二维形体的基本概念
1、节点——表示曲线任何一端的一个点。按其属性可分为:贝兹尔,贝兹尔角点,角点,平滑,重置切线。
2、切线手柄(调整杆)——拖动切线手柄可以控制曲线进入或离开节点的余率。
3、线段——两个节点之间样条曲线。
4、样条线——整个线段。
5、步数(分段数)——将曲线分割成小段的数目,较高人步数可以产生光滑的曲线。
7.2创建基本二维形体
单击命令面板的创建/图表,弹出上面的子命令面板。
操作方法:如,单击线按钮,在命令面板中设置如下图所示的参数,前视图中单击鼠标左键开始绘图,在拐角处单击鼠标,结束时只需单击鼠标右键可以了。
当起点和终点不相遇时,创建的是一个不封闭的图形。当起点和终点相遇时,询问是否封闭图形,则可以创建的是一个封闭的图形
绘制正方形可通过矩形工具结合ctrl键来完成。
7.3创建复合二维形体(实际上就是由多个图形和曲线构成的一个二维形体。)
创建复合二维形体的方法:
其一:可以直接利用圆环,文本工具来产生多种曲线形体,
其二:通过关闭开始新图形,模式来产生复合二维形体;
其三:利用编辑样条线命令,将曲线添加到一个已经存在的二维形体上。
编辑样条线介绍:
1、选择线工具并结合shift,可在视图中创建一垂直(水平)的线段。
2、打开修改命令面板,单击线旁边的“+”,展开次一级选项,包括顶点、线段(分段),样条线3个选项。这个栏目叫做堆栈栏。
3、编辑节点(顶点)
提示:显示修改器命令按钮的方法是,在修改命令面板中右击修改器列表,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显示按钮。
在修改命令面板的几何体卷展栏中,单击优化按钮,然后在线段上单击,即可增加节点,右击鼠标结操作。
删除节点——按键盘上的delete可直接删除所选择的节点。
选择多个对象方法:按下ctrl+(加)结合单击对象,可选择多个对象。
修改节点属性——选择节点,右击节点,在下拉快捷菜单中选择节点类型,以修改节点属性。
4、具体编辑曲线
(1)选择节点,从右键快捷菜单中选择贝塞尔角点命令,可通过移动切线手柄来来调整曲线形状。
第八章 编辑样条线
一、渲染卷展栏:
作用——使线条产生立体效果。
厚度——线条的粗细。
边数——截面多边形的边的个数。
角度——旋转载面多边形的位置。
可渲染——渲染时线条产生立体效果。
生成贴图坐标——产生贴图坐标。
显示渲染网格——在编辑窗口中产生立体效果。
使用视口设置——使用视口中的设置。
二、插值(调整分段数)卷展栏。
步数——调整线段的分段数。
自适应——自动调整其分段数。
优化——最佳分段数。
三、选择卷展栏:
1、命名选择
复制——对命名选择集中的对象进行复制操作。
粘贴——对命名选择集中的对象进行粘贴。
2、锁定控制柄——勾选该选项,可对控制点的控制手柄作完全相同或相似的调整。
3、区域选择——勾选该选项,通过设置范围来选择点。
4、线段端点——勾选该选项,设置选择线段的端点。
5、显示顶点编号——勾选该选项,显示顶点编号。
6、仅选定——勾选该选项,仅显示选择顶点的编号。
四、软选择卷展栏:
1、 使用软选择——勾选该选项,启用软选择。
2、 边距离——勾选该选项,限制软选择的范围。
3、衰减——设置软选择的范围。
4、收缩——选定点的作用力的强,产生尖锐突出。
5、膨胀——使选定点以外的点的作用力特强,产生膨胀。
注:软选择会产生许多特殊的效果。
五、几何体卷展栏:
1、 新顶点类型——创建线时的新的顶点类型。(线性、贝塞尔、平滑、贝塞尔角点)
2、 创建线——在现有图形的基础上创建复合图形。
3、 断开(打断)——将顶点断开或某线段断开。
4、 附加(连接)——组合成一个整体,成为复合二维形体。
5、附加多个(多重连接)——被选线形全部连在一起,与附加功能相同,只不过要出现对话框。
6、重定向——以选择物体为准,重新决定物体的位置。
7、横截面(交叉截面)——对线条执行附加命令后,然后依次拾取线条,使他们合并为一个整体,即复合二维形体,(一定要按照样条的顺序进行拾取)。然后拾取横截面命令,他的作用是:在连续的样条顶点之间自动连接出新的样条线段,使样条成一个线框。
8、曲面——将样条边接成的线框转换为表面。
详细的内容下面有叙述:
(1)勾选移除内部面片——同时将面片拓扑的步数降为0,使模型的精度降到最低。
(2)如果模型法线方向有问题,可勾选该选项。
(3)阈值——交叉截面的精度。
9、重定义(优化)——将鼠标移动到想要插入节点的样条曲线上,单击鼠标左键,即可插入一个节点。插入节点不改变线条的形状。
(1)连接——勾选该选项,结束操作时将两节点用一直线段连接起来,并得到一条新的线段。(当然线段上仍有两个节点)。
(2)线性——勾选该选项,将新增节点用一直线段连接起来。
(3)绑定始点(约束起端)——勾选该选项,新增线段的起点绑定在线段上。
(4)闭合(封闭)——在线段上插入三个节点,将出现封闭的线条。
(5)绑定末点(约束末端)——将新增节点绑定在线段上。
10、连接复制——()连接勾选该选项,按下Shift键将样条曲线进行复制,会将每个顶点一起拉伸复制成一个个封闭图形。
11、端点自动焊接——勾选该选项,在阈值距离内会自动将顶点焊接起来。
12、焊接——设置距离,在其范围内选定的点将焊接在一起。
13、连接——将线段的起点和终点用线段连接起来。
14、插入——插入点并可移动点的位置。
15、设为起点(设为首顶点)——将选定的点设为起始点。
16、融合(熔合)——将选定的点移动在一起,但并未合并也未焊接。
17、反转——将线段的起点与终点交换。
18、循环——依次选择二维线条的顶点。
19、相交——在复合二维线条的相交处插入一个顶点。
20、倒圆角(圆角)——在二维线条的顶点处倒圆角。
21倒直角(切角)——在二维线条的顶点处倒直角。
22、偏移(轮廓)——将二维线条进行偏移复制。(结果永远是封闭图形)。
23、布尔运算——条件:(1)必须是复合二维形体(2)必须有重合部分。(3)必须是两个封闭的二维线条。可进行交集、并集、差集运算。
24、镜像——水平镜像、垂直镜像、双向镜像。复制——勾选该选项,进行镜像并进行复制对象。
25、修剪、延伸——与AUTOCAD功能类同。
26、切线——复制、粘贴,粘贴长度的作用:选择节点,然后单击复制,再单击节点控制手柄,然后再单击粘贴,最后单击将控制手柄进行粘贴的控制手柄,完成对手柄性质的粘贴。
27、隐藏——隐藏选定的对象。
28、取消所有隐藏(全部取消隐藏)——取消对所有对象的隐藏。
29、绑定——将复合二维图形的顶点绑定到线段上。
30、取消绑定——将复合二维图形的顶点取消绑定。
31、删除——与键盘上的delete功能完全相同。
32、关闭——将线段闭合,成为封闭图形。
33、等分(拆分)——将线段平均分成几份。
34、分离——将选定的对象分离为绝对独立的二维线条。恒定方向(同一图形)——勾选该选项,分离的部份与原图形为同一复合二维图形,只是相对独立,且方向不发生任何改变。重定向——勾选该选项,分离的对象与原图形成为绝对独立的图形,且方向发生改变。复制——分离出一个绝对独立的对象,并在原位置复制一个图形。
35、炸开——曲线(样条线)——勾选该选项,将二维线条分离为相对独立的复合二维图形。物体(对象)——勾选该选项,将二维线条分离为绝对独立的二维图形。
36、表面属性——为选定的线段设置ID号,并可利用ID号选择线段。
第九章 创建基本三维模型
9.1坐标系的类型
系统默认的视图坐标系是世界坐标系和屏幕坐标系,它是最有用也是最常用的坐标系。
1、 屏幕——x轴永远在激活视图的水平方向,y轴永远在激活视图的竖直方向,Z叫轴则垂直于屏幕。
2、 世界——从正前方看,X轴向水平方向延伸,Y轴则向竖直方向延伸,而Z轴则向场景方向延伸。当使用世界坐标系后,其坐标轴方向永远不改变,在哪一个视图都是一样。
3、 拾取坐标系——使用选择对象的坐标系。
4、 父级坐标系——使用选定对象所连接的父级对象的坐标系,如果选定的对象无父级对象,就使用世界坐标系。
5、 局部坐标系——以物体自身的方向作为参考。
6、 网格坐标系——以网格方向为基准,主要是在自定义网格时使用。
7、 Gimbal(万向节)坐标系——旋转时会根据X,Y,Z轴的顺序相互影响,如:旋转Z轴,会影响X,Y轴,旋转Y轴影响X轴,旋转X轴不会影响任何轴。
8、 视图坐标系——默认视图,根据当前视图方向来确定纵坐标的方向。
9.2坐标轴心的使用
1、使用坐标轴中心——当选择多个物体时,每个物体以自身的位置为轴心点。
2、使用选择中心——当选择多个物体时,所选物体会以一个公共位置为轴心点。
3、使用变换坐标系中心——当选择多个物体时,所有物体会使用当前坐标参考系统中心的位置为轴心点。
9.3创建标准几何体
9、4扩展几何体
1、多面体(异面体)
2、Torus knot(环形结)
3、ChamferBox倒角立方体(切角长方体)
4、ChamferCylinder(倒角圆柱体)切角圆柱体
5、OilTank油桶(油罐、油箱)
6、胶囊体(胶囊)
7、Spindle(纺锤体)
8、L—Ext,C—Ext——L形墙和C形墙。
9、Gengon(正多边形柱体)球棱柱体
10、三棱柱(棱柱)
11、Hose(软管)
12、环形波——自身带有动画属性的几何体,通常可用来模拟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
1、环形波大小——用来决定环形波的大小和不同方向上分段数。
2、无增长——勾选该选项,使环形波不产生由小到大的动画效果。
3、增长并保持——使环形波产生由小到大的动画效果,达到最大后会停止继续变大。
4、循环增长——使环形波产生由小到大的动画效果,达到最大后会循环生长。
5、开始时间——决定环形波产生动画的起始时间。
6、增长时间——决定环形波生长的时间长度。
7、结束时间——决定环形波结束的时间。
8、外边波折——设置外边缘的动画效果。
9、内边波折——设置内边缘的动画效果。
10、纹理坐标——勾选该选项,使用默认的贴图坐标。
11、平滑——光滑环形波形状。
第十章 从二维图形到三维模型的转变
10.1设置可渲染
将线条设置成可渲染的步骤:
1、 创建二维形体,并在命令面板中设置参数。
2、 并勾选渲染卷展栏中的可渲染。
3、 选择渲染,可得到立体效果。
10、2拉伸(挤出)
复合二维图形拉伸产生特殊效果。功能——为二维图形增加厚度,将其转化为三维模型。只能用于二维图形。
数量——设置拉伸的数量。
分段数——设置在拉伸高度上的划分片断数。
封顶(封口)
封闭起端——勾选该选项,封闭开始截面。
封闭末端——勾选该选项,封闭结束截面。
变形——选择此项,可对顶盖进行变形处理。
网格——选择此项,顶盖为网格类型,渲染效果优于变形方式。
输出
面片——将拉伸而成的对象输出为面片对象,可使用编辑面片修改命令进行编辑操作。
网格——将拉伸而成的对象输出为网格造型,可使用编辑网格修改命令进行编辑操作。
NURBS——将拉伸而成的对象输出为NURBS曲面造型,可使用NURBS修改命令进行编辑操作。
创建贴图坐标——勾选该选项,为拉伸对象自动指定贴图坐标。
创建材质ID——勾选该选项,为造型指定不同材质ID号,顶盖材质ID号为1,底盖材质ID号为2,侧面材质ID号为3。
使用图形ID——勾选该选项,使用曲线的材质ID号。
光滑——勾选该选项,对拉伸对象进行光滑处理。
10.3旋转(车削)
功能——通过围绕指定的轴向,旋转二维图形产生三维模型,只用于二维图形。
角度(度数)——用来设置旋转成型的角度。
焊接核(焊接内核)——将旋转轴上重合的点进行焊接,以得到结构相对简单的造型,如果旋转而成的对象要进行变形操作,则不能勾选该选项。
镜像法线(翻转法线)——勾选该选项,将会翻转造型表面的法线方向。
分段数——用来设置旋转圆周上的片段划分数,值越高,造型越光滑。
封顶
封闭起端——勾选该选项,封闭开始截面。
封闭末端——勾选该选项,封闭结束截面。
变形——选择此项,可对顶盖进行变形处理。
网格——勾选该选项,顶盖为网格类型。
方向
用来设置旋转中心轴的方向。X、Y、Z分别用来设置不同的轴向。
对齐
最小——将曲线在指定轴向上的最小点与中心轴线对齐。
中心——将曲线在指定轴向上的中心与中心轴线对齐。
最大——将曲线在指定轴向上的最大点与中心轴线对齐。
输出
面片——将放转而成的对象输出为面片造型,可使用编辑面片修改命令进行编辑操作。
网格——将旋转而成的对象输出为网格造型,可使用编辑网格修改命令进行编辑操作。
NURBS——将旋转而成的对象输出为NURBS曲面造型,可使用NURBS修改命令进行编辑操作。
创建贴图坐标——勾选该选项,为拉伸对象自动指定贴图坐标。
创建材质ID——勾选该选项,为造型指定不同材质ID号,顶盖材质ID号为1,底盖材质ID号为2,侧面材质ID号为3。
使用图形ID——勾选该选项,使用曲线的材质ID号。
光滑——勾选该选项,对拉伸对象进行光滑处理。
10.4倒角
功能——只能对二维形体使用。它可将二维形体挤压成型,并且在挤压的同时,在边缘上加入直角形或圆形倒角。
封口(封顶)
(始端)开始——勾选该选项,封闭开始截面。
(末端)结束——勾选该选项,封闭结束截面。
封口类型(封顶类型)
变形——勾选该选项,可对顶盖进行变形处理。
网格(栅格)——勾选该选项,顶盖为网格类型。
曲面
线性边(线性侧面)——勾选该选项,两个倒角级别的补插方式为直线方式。
曲性边(曲线侧面)——勾选该选项,两个倒角级别的补插方式为曲线方式。
分段数——设置倒角步幅数,值越大,倒角越圆滑。
光滑交叉面(级间平滑)——勾选该选项,将对倒角的边进行光滑处理。
创建贴图坐标(生成贴图坐标)——勾选该选项,将自动指定贴图坐标。
交差(相交)
保持线相交(避免线相交)——勾选该选项,防止尖锐边角产出突出变形与自身相交。
间隔(分离)——设置两个边界线之间保持的距离,防止交叉。
倒角值卷展栏:
开始偏移(起始轮廓)——原始图形的外轮廓,如果为0,将以原始图形为基准进行倒角制作。
级别1(斜切值1)、级别2(斜切值2)、级别3(斜切值3)——设置倒角的级别数。
高度——设置拉伸的高度数。
偏移(轮廓)——设置倒角轮廓大小。
10.5放样
命令位置——创建/几何体/复合物体。
条件——至少需要两条样条曲线,一条用于定义路径,另一条用于定义横截面。一个这么样对象只能有一个放样路径,但可以有多个横截面曲线
10.5.1初次放样
步骤:
1、先拾取路径,由路径决定放样后物体的摆放位置。(先拾取截面,由截面决定放样后物体的摆放位置。)
2、再拾取截面。
如:画一个圆柱体
(1) 初始化场景,在前视图中按住shift键画一根直线作为路径,然后作一个圆作为截面。
(2) 选择圆形,选择放样,然后面板下方出现放样选项。
(3) 在创建方法卷展栏,注意卷展栏中有两上按钮,一个是拾取路径,另一个是获取截面,这里选择拾取路径,然后在视图内拾取路径,也就是直线,可得到圆柱体。
注意:是先选择拾取路径还是先选择获取截面并不重要,但如果先选择了形状,就要单击拾取路径,反之,如果先选择的是拾取路径,就要单击获取截面。
放样结束后,选择原来的直线或圆形,修改它们的形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