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作者修订:;本刊修订: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语句子加工中的预测效应研究”()作者信息:魏 行(),男,山东临沂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吴怡璠(),女,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袁 芳(),女,陕西兴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句法学,:.;王 敏(),女,陕西安康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中国英语学习者 结构理解中的句法预测效应魏 行,吴怡璠,袁 芳,王 敏(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浙江大学外国语
2、学院,浙江 杭州)摘 要:预测效应能够有效地提高语言加工效率,近年来逐渐成为二语加工及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对二语预测效应的关注较少。本研究采用自定步速阅读任务,考察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句子阅读中的句法预测效应。结果显示,受试能够根据关联词 对 连接的并列成分进行预测性加工,预测效应不依赖显性形态标记;与连接并列名词短语相比,连接并列句时 与 之间的距离更远,但两种条件下的预测效应并无差异,说明认知负荷对预测效应未产生实质影响。研究结果不支持“预测不足假说”。关键词: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句子理解;预测效应;句法;认知负荷;自定步速阅读;结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引言语言理
3、解过程中,人们通常会根据当前语境预测即将出现的信息并提前对其加工。预测效应能够有效地提高语言加工效率,近年来备受心理语言学界关注(;),并逐渐成为二语加工及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对二语预测效应的关注较少(王芙蓉、王敏)。目前仅有一项研究采用线下语法判断任务对中国学生的二语预测能力及统计优选过程进行了探索(孙妙、杨连瑞),而对预测效应发生的条件及制约因素尚未系统考察。本研究采用自定步速阅读任务,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句子加工中的预测效应,检验无显性形态标记情况下二语预测能否发生,以及预测效应是否受认知负荷变化的影响。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人们在语言理解中不但可以对当前的信息进行即时加工,还能
4、够根据语境积极地预测尚未出现的信息()。如果预测与实际出现的信息吻合,新信息可立即整合到已建构的表征中,提高语言加工的效率;如果预测与实际信息不符,预测偏误可为语言使用者第 卷 第 期 年 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提供反馈,帮助他们在加工中做出调整,降低再次出现偏误的概率。因此,无论在语言加工还是语言习得领域,预测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母语加工中,预测效应可发生在句法、语义、语篇等层面()。限于篇幅,本文重点介绍句法层面的预测效应。句法预测研究主要采用行为和脑电技术,实验材料涉及形态句法特征(如限定词与名词的性、数配合)()和关联词引导的并列结构(;)等。二语加工中是否存在预测效应?早期研究发
5、现,二语学习者无法像母语者那样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性加工。()采用视觉情景眼动范式,发现西班牙母语者能够利用冠词的性别特征预测即将出现的名词,但相同条件下二语学习者无法做出预测。()采用 ()技术,发现英语母语者能够根据语境信息预测目标词及其形态音系特征,但在二语者中未发现预测效应。此外,(,)采用线下故事续写任务,发现二语语篇加工中也存在预测力不足现象。据此,()提出了“预测不足假说”(),认为二语者因受认知负荷的影响,无法像母语者那样及时、准确地预测尚未出现的信息。由于二语词汇提取和整合的速度较慢,二语者将大部分认知资源用于处理当前信息,无暇顾及尚未出现的信息。因此,同母语者比,二语者的预
6、测力相对较弱。然而,近期研究显示,在形态句法层面,二语者完全能够像母语者一样进行预测性加工(;)。()采用视觉情景眼动范式,考察了母语为英语和意大利语的西班牙二语学习者对冠词名词搭配的加工。英语中名词与冠词不需要性别特征配合,意大利语及西班牙语中冠词与名词均需性别配合,但具体情况有别。结果发现,当意、西语使用的冠词一致时,意西双语者能够像西班牙母语者一样根据冠词的性别标记对名词做出预测;对英西双语者而言,预测效应则受二语水平影响:高水平受试能够像母语者一样进行预测,但中低水平的受试无法做出预测。该发现表明,二语者能否像母语者一样预测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视目标结构的跨语言异同和受试的二语水平等因素
7、而定。其他研究者采用不同的实验技术和材料,也取得了类似的发现(;)。认知负荷是否影响二语预测,相关研究较少。在语言加工领域,认知负荷主要是指语言在线加工与整合对工作记忆造成的负担()。目前,仅有一项研究考察了认知负荷对预测加工的影响。()将有、无记忆两种任务随机分配给英语母语者和二语者,结果发现,记忆任务产生的认知负荷影响了受试的预测加工,但并未显示二语者与母语者之间存在差异。更重要的是,该研究中认知负荷是由附加任务(单词记忆)而并非句子加工自身产生的,多大程度上能够说明预测效应受认知负荷的影响值得商榷。以往研究虽然揭示了影响二语句法预测的重要因素,但存在几点不足。其一,研究主要局限于形态句法
8、层面,预测效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显性形态标记(如性、数、格标记)(;)。在无形态标记的情况下二语者能否进行句法预测加工,相关研究较少。()采用 技术,考察了英语母语者及母语为荷兰语的英语学习者对平行结构中名词省略的预测性加工。由于平行结构不含形态标记,受试只能根据主句与从句的结构关系进行预测。结果发现,尽管二语学习者能够识别什么情况下名词可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省略,但却无法像母语者那样对名词省略出现的位置做出预测。这似乎表明如果不含形态标记,二语预测效应将难以发生。其二,二语预测效应受认知负荷影响的直接证据较为欠缺。现有研究仅考察了附加任务产生的认知负荷对二语预测效应的影响(),句子
9、加工自身的认知负荷是否会产生影响尚待研究。()指出,句法上具有依存关系的句子成分间隔越远,需要存储在工作记忆中的东西就越多,产生的认知负荷也越重。然而,以往研究中,预测信号通常与预测对象毗邻(;)或距离固定(;),无法有效地检验预测效应是否受认知负荷变化的影响。其三,目前采用无形态标记的结构考察句法预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母语加工领域(;),同等情况下二语者能否进行预测加工尚待研究。本研究采用自定步速阅读任务,考察当预测信号不含形态标记时二语者能否进行预测性加工,并检验二语句法预测效应是否受认知负荷的影响。实验材料选用 连接的并列句和并列名词短语。该结构不含形态标记,适合考察二语句法预测效应在无形
10、态标记的情况下能否发生。此外,与连接并列名词短语相比,连接并列句时 与 之间的距离较远,对受试造成的认知负荷更大(),对比两种条件可以有效地检验认知负荷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具体考察两个问题:)二语句法预测效应在无形态句法标记的情况下能否发生?)二语句法预测效应是否受认知负荷变化的影响?实验设计.受试以往研究()显示,低水平二语者预测效应较弱,往往达不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因此,本研究选取中级水平二语者为受试。某高校 名英语专业二年级本科生参加了实验,每人获得少量报酬。受试的母语均为汉语,平均年龄.岁(.),平均英语学习时间 年(.)。为了进一步了解受试的二语水平,实验结束后,所有受试均参加英语学习
11、背景问卷调查和牛津分级测试。问卷调查显示,除了个别受试曾在英语国家短期停留,其他受试均无国外生活或留学经历。牛津分级测试显示,受试的平均成绩为.(.),表明他们的二语水平整体处于中级阶段()。.实验材料及研究设计实验材料采用英语关联词 连接的并列结构。该结构具有以下特点:)在句子中既可出现也可隐去,但 出现时通常伴随 连接的并列成分(词、短语或小句),二者在句法上构成依存关系()。)连接的两个成分,词性和语法功能相同,受“相同句法范畴原则”()约束。违反该原则会导致句子不合语法,如 。本研究中,连接的成分有小句和名词短语两种类型。连接并列句时,位于第一个分句句首,与 间隔一个小句,包含 至 个
12、单词(平均间隔 个字母,.);连接并列名词短语时,位于主句谓语动词之后,与 间隔一个名词短语,包含 至 个单词(平均间隔 个字母,.)。显然,前者涉及的句子成分更复杂,与 之间的距离也更远,产生的认知负荷更大():对并列句而言,受试读到 后需要将第一个小句保存在工作记忆中,直到 出现;对并列名词短语而言,受试只 第 期魏 行,等 中国英语学习者 结构理解中的句法预测效应需将第一个名词短语保存在工作记忆中。如果二语预测受认知负荷影响(,),那么,并列句中的效应可能会相对较弱。实验采用 (隐现:出现、不出现)(句型结构:并列名词短语、并列句)受试内设计。表 呈现了 种实验条件及例句。句型结构的主效
13、应并非本研究的考察对象,因而没有控制两类句型的词频和句子长度()。实验重点考察两点:)隐现的主效应,即与 不出现相比,出现能否帮助受试进行预测性加工从而加快阅读速度。)隐现与句型结构的交互效应,即 隐现对并列句与并列名词短语产生的预测效应是否存在差异。如果交互效应显著,并列句条件下的预测效应小于并列名词短语,说明二语预测效应受认知负荷的影响;否则,说明认知负荷对二语预测效应没有实质性影响。表 实验材料示例(斜线代表呈现区段,每个句子的下画线部分为关键区)句型结构 隐现示例并列句 并列句 并列名词短语 并列名词短语 实验材料包括并列句和并列名词短语各 对,每一句对包含 隐现两个版本。实验句改编自
14、以往文献()。采用拉丁方设计,将实验材料分配到 个呈现列表中,每个列表包含 个关键句(并列句和并列名词短语各半)和 个填充句。材料的呈现顺序采用伪随机方式,每两个关键句之间有 至 个填充句间隔。为督促受试认真阅读,每个列表中的 个句子(个关键句和 个填充句)后附理解问题,受试点击键盘回答。.实验过程自定步速阅读任务采用 .编写。实验中,句子通过点击键盘的方式逐区段呈现在电脑屏幕上,区段如表 中的斜线所示。每个试次开始前,屏幕上先呈现一连串下画线,每条线的长度对应于每个区段的实际长度。受试每点击空格键一次,当前的区段便从屏幕上消失,同时一个新的区段呈现在相应的下画线位置。程序自动记录每次点击键盘
15、的时间,并自动计算连续两次点击键盘的时间间隔。该间隔代表了每个区段的阅读时间。正式实验前,受试先完成 个练习句。实验大约持续 分钟。实验结束后,受试完成英语学习背景问卷和牛津分级测试,共需 至 分钟。.数据分析参照以往研究(),数据分析主要针对实验句的两个区段:关键区(由 和紧邻其后的名词短语 构成,如表 中的 、)和句尾(如、)。因变量是受试在上述区段的反应时。我们对上述两个区段的反应时分别进行了以受试为随机变量()和以项目为随机变量()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数据分析采用 .,显著性水平设为.。实验结果首先统计了受试回答理解问题的正确率,结果显示,正确率均高于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
16、),说明他们认真阅读并较好地理解了实验材料。表 呈现了关键区和句尾的反应时平均值和标准差。对关键区和句尾的反应时平均值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如下。表 关键区及句尾的反应时平均值和标准差(以 为单位)关键区平均值标准差句尾平均值标准差并列句并列句并列名词短语并列名词短语 .关键区分析如表 所示,当 出现时,关键区 的反应时快于 未出现时的情况(),说明 对关键区的加工产生了促进效应。图 是对不同条件下关键区的反应时做了更直观的展示。图 不同条件下关键区的反应时(误差线代表每个条件下的标准误差)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首先,隐现的主效应显著,(,).,.,.,(,).,.,.。其次,句型结构
17、的主效应受试分析显著,但项目分析不显著,(,).,.,.,(,).,.,.。最后,句型结构与 隐现之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二者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说明 对两类句型产生的预测效应不存在差异(并列句:,相差 ;并列名词短语:,相差 )。换言之,尽管连接并列句时 与 之间的距离更远,对受试造成的认知负荷更大,但对预测效应并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总之,无论对于并列句还是并列名词短语,当 出现在句中时,受试在关键区的反应时都显著加快,说明受试能够根据预测信号 对 及其连接的并列成分进行预测性加工,且预测效应不受 与 距离远近的影响。.句尾分析首先,与关键区相似,当 出现时,句尾的
18、反应时快于 没有出现的情况 第 期魏 行,等 中国英语学习者 结构理解中的句法预测效应(),说明 产生的预测效应持续到了句尾。隐现的主效应仅达到边缘显著,(,).,.,.;(,).,.,.。其次,句型结构的主效应显著,(,).,.,.;(,).,.,.,并列名词短语的句尾反应时快于并列句()。最后,隐现与句型结构之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综上,无论是并列句还是并列名词短语,当 出现在句中时,关键区的反应时均快于 没有出现的情况,说明两类句型条件下受试都可以凭借 预测由 连接的句子成分。预测信号与预测对象之间的距离对预测效应并无显著影响:尽管连接并列句时 与 之间的距离更
19、远,产生的认知负荷更大,但两类句型条件下均出现了显著的预测效应,句型结构与 隐现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讨论本研究采用自定步速阅读任务,考察了中级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能否根据关联词 及其连接的句子成分进行预测性加工,以及预测效应是否受认知负荷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出现时,关键区的反应时显著快于 没有出现的情况,说明 对 及其连接的成分产生了预测效应。尽管 结构不含形态标记,但预测效应依然存在,说明二语句法预测效应不依赖显性形态标记。)句型结构与预测效应之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尽管 与 在连接并列句时比连接并列名词短语时距离更远,对受试造成的认知负荷更大,但两类句型条件下的预测效应不存在差异。这
20、说明认知负荷的变化对预测效应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下文将围绕这两点展开讨论。.二语句法预测效应不依赖显性形态标记本研究发现,无论连接并列句还是并列名词短语,当 出现在句中时,关键区 的反应时均显著快于 没有出现的情况,说明受试能够根据 预测 及其连接的句子成分。基于 与 之间的句法依存关系,受试读到 及其连接的句子成分时,会预测后面即将出现 及相关成分。此外,受相同句法范畴原则制约(详见.),连接的句子成分内部句法结构通常一致,受试能够根据 及其连接的句法结构对 连接的句法结构进行预测性加工;当他们读到 连接的并列成分时,只需将其嵌入预先激活的结构表征中,从而提高了加工速度,节省了阅读时间。本研
21、究结果与母语预测加工的研究一致(;)。()针对英语母语者的眼动追踪阅读实验显示,当句中出现 时,关键区 的首遍阅读时间和回读时间均显著快于 没有出现的情况。就关键区的回读时间(约等于自定步速阅读时间)而言,()观察到的预测效应与本研究基本一致,说明无论是英语母语者还是二语者,均可根据关联词 预测尚未出现的句子成分;而且,就关键区的预测效应而言,二语者与母语者并无二致,不支持二语预测不足假说。与以往研究不同,本研究考察的 结构不含形态标记,但同样发现了显著的预测效应,这说明二语句法预测效应不依赖显性形态标记。我们认为,与是否包含形态标记相比,预测信号的信度对二语预测效应的影响更大。对二语者而言,
22、预测信号的信度受预测信号与预测对象联系的紧密程度、母语与二语的异同等因素影响。本研究采用的预测信号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 具有如下特点。首先,预测信号 与预测对象 联系紧密,共现率高。我们从 语料库(:.)中随机抽取了 条包含 的句子,逐条分析后发现,有 个句子的 之后伴随 连接的并列成分,与 的共现率约为。受试读到 后可以比较确信地预测接下来将出现。其次,预测信号的信度受跨语言异同的影响:预测信号在母语与二语中的共享程度越高,其预测信度就越高(;)。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汉语中存在与英语 对应的结构“或者或者”。汉语句子理解中,母语者能够利用句首的“或者”预测句中第二个“或者”及其连接的
23、并列成分(陈庆荣,等;)。这种跨语相似性进一步增强了 在中国学生英语句子理解中的预测信度。此外,目标结构的表征质量也是影响二语句法预测的重要因素。二语者具备清晰、稳固的表征是预测效应发生的前提(;)。受语言输入的质量、二语学习环境、母语迁移等因素影响,二语表征通常更嘈杂、更模糊(;),这可能是二语者往往难以在纯句法层面做出预测的重要原因。以 ()为例,一方面,其实验材料结构复杂(,),句法依存关系跨越了两个小句;另一方面,英语平行结构中所有格后的名词可以省略,但在荷兰语中不能省略。这些因素使得荷英双语者难以形成稳固的结构表征。相比之下,本研究采用的 结构相对简单,且中国学生接触该结构的时间也较
24、早(初中便开始正式学习),不存在跨语差异,这使得该结构的心理表征出现得更早,表征状态也更稳固。因此,中级水平的二语学习者便能够像英语母语者一样,根据 对即将出现的句子成分进行预测性加工。.认知负荷对二语预测效应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的另一主要发现是认知负荷的变化对二语预测效应没有造成实质性影响。预测不足假说认为认知负荷过高是影响二语预测效应发生的主要因素,但相关证据欠缺。本研究中预测信号 与预测对象不毗邻,而且连接不同的句子成分时二者之间的距离不等,由此产生的认知负荷不同。连接并列句时 与 之间的距离更远,产生的认知负荷更大。假设二语预测效应受认知负荷的影响,则连接并列句时预测效应应相对减弱。然而
25、,实验结果显示,在关键区和句尾,并列句与并列名词短语条件下的预测效应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二语预测效应并不受认知负荷的影响,不支持预测不足假说的观点。该发现与母语预测加工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按工作记忆容量将受试分为高、低工作记忆组,并让两组受试阅读相同的实验材料。结果发现,两组受试均可根据语境信息预测即将出现的目标词,而且预测效应与工作记忆容量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据此,认为,预测作为语言加工的一种内在机制,其发生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动化的,无需占用大量的认知资源。同理,我们认为,如果二语者对目标结构较为熟悉,已具备了稳固的心理表征,二语预测加工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在此情况下,二语
26、预测效应的发生也不会消耗大量的认知资源。因此,预测信号与预测对象的距离远近以及由此产生的认知负荷差异不会对二语预测效应造成显著影响。当然,本研究考察的 结构相对简单,句子加工产生的认知负荷总体较小,不排除在目标结构更复杂、在线加工需消耗更多认知资源的情况下,二语预测效应会随之受到影响的可能。未来研究可 第 期魏 行,等 中国英语学习者 结构理解中的句法预测效应对此做进一步考察。结语本研究采用自定步速阅读任务,考察了中级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句子阅读中的句法预测效应。研究发现:)二语句法预测效应存在并可以在无显性形态标记的情况下发生。尽管 结构不包含形态标记,但中国英语学习者能够根据关联词 对
27、及其连接的句子成分进行预测性加工,且预测效应与英语母语者基本一致。)认知负荷的变化对预测效应并无显著影响。与连接并列名词短语相比,连接并列句时 与 之间的距离更远,对受试造成的认知负荷更大,但两类句型条件下均出现了显著的预测效应,且二者之间不存在差异。上述发现不支持预测不足假说。本研究表明,预测信号的信度、目标结构的表征质量对二语句法预测效应具有重要的影响,而预测信度和表征质量又与目标结构的复杂度、母语与二语的异同、受试的二语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二语预测效应的发生。只有对这些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考察,才能揭示二语预测效应发生的条件和机制,建构更合理的二语预测加
28、工理论。参考文献:陈庆荣,谭顶良,邓铸,等 句法预测对句子理解影响的眼动实验 心理学报,():孙妙,杨连瑞 基于预期力不足假说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统计优选过程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王芙蓉,王敏 语言加工中的预测行为研究综述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责任编辑 刘 心)第 期魏 行,等 中国英语学习者 结构理解中的句法预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