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初探摘要:建立以监测、评价和预测功能为主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在论述了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所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有关的具体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所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功能;原则;要求;内容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是通过一系列有关指标,特别是高等教育方面的指标,来全面地衡量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揭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各有关因素的发展变化,以及我国有关高等教育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各项高等教育措施的相关性。通过量化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
2、系,从而使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的研究者能够在全面、准确、客观地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运作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衡量、监控和评价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保持其优点和长处,克服其缺陷和不足,并逐步完善有关高等教育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提高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效率。为此,我们认为,我国应该建立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一、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功能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功能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描述功能,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全面地搜集、整理和记录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事实、事件和有关的资料,对所要研究的高等教育现象予以完整地、客观地呈现,如实反映情况,说明“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应该说,“是什么”和
3、“怎么样”,是判明一个社会高等教育性质和特征的关键,是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其他功能的基础。2解释功能,即对所要研究的高等教育现象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不但要发现问题,而且还要说明问题发生的原因,回答“为什么”的问题。3评价功能,即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发展的测量尺度,能对所要研究的高等教育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进行测量和分析,通过与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横向比较以及与我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从而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评价。4监测功能,即通过高等教育指标体系中的数据可监测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转情况。同时也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制定或修订有关高等
4、教育的决策和政策。5预测功能,即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根据已经占有的基本数据和资料,在对过去和现在有关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所研究的高等教育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而对未来时期高等教育可能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二、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1目的性。在确定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单项指标时,应认真考虑此项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它所反映的某一特定现象的性质和特征,确定该指标的名称、涵义和口径范围。应指出,由于高等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在确定高等教育发展指标时,可能会有许多指标可供选择,但究竟应确定哪些指标才能科学地对所要研究的高等教育现
5、象加以反映和分析,就要充分考虑选取该指标的目的和对它的要求。2科学性。即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应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并且也必须拥有自己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模式。同时,在确定每一个高等教育发展指标的名称、涵义和口径范围时,在理论上必须有科学的根据,在实践上必须可行且有实效。这样,才能真正用来搜集资料并予以数量表现,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果,从而使人们可以据此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3联系性。一方面是指所要选取的同类指标之间必须是相互衔接、相互关联的,同类指标中某一指标所反映的有关情况也应在该类其他指标中有所体现;另一方面是指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中所选取的各个指标之间,无论是在其涵义、口径范围方面,还
6、是在其计算方法、计算时间和空间范围等方面,都必须是连贯的。4统一性。统一性是指,一方面,就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内部关系来说,同一指标的涵义、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计算时间和空间范围等,都必须是统一的;另一方面,就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与外部的关系来说,还必须与其他有关的指标体系,如,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等,具有统一性。5可比性。在目的一定的前提下,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指标具有科学性、联系性和统一性,其实质都是为了保证高等教育发展指标具有可比性,因为只有可比性的指标,才能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可比性有两层涵义:一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可比性;二是在具体使用方面也具有可比性,不仅
7、包括指标的口径、范围必须一致,而且也要求所使用的相对数、比例数、指数和平均数等也要一致。6可行性。指标必须简单明了,易操作。三、选取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标的具体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内在联系的单项指标组合而成,在确定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时,既要从整体上全面考虑该指标体系所应包括的内容、范围、框架和体系,又要考虑各个单项指标的名称、涵义、口径范围及计算方法等。1总体框架和内容。根据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目的,确定该指标体系的框架、内容和范围;考虑如何分类、编排,推敲和设计其结构和层次;确定哪些指标是中心指标或核心指标,哪些是普通指标或一般指标。2指标的名称、涵义和口径范围。在确定高
8、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名称和涵义时,主要应依据相应的科学概念和理论,以及实践的要求,便于实际操作。因为指标的名称和涵义往往制约着其口径范围,如“学生数”这个指标,有本科学生数、硕士研究生数、博士研究生数、成人教育学生数,以及流动学生数等,所以,不同的指标名称有其不同的涵义和统计的口径范围。3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一类是无须特殊规定具体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因为这些指标的计算方法表现为计数和简单的汇总,计量单位表现为通常人们所使用的计量单位;另一类是有些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比较复杂,这就需要根据指标的不同性质和要求,来分别设计和规定其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4指标的计算时间和空间范围
9、。计算时间有两种:一种是以一段时间为计算的时间界限;另一种是以某一时点为计算的时间界限,如学生数通常是以学期开始时为计算的时间界限的。应用哪一种计算时间是由具体指标的性质、特点和要求来决定的。空间范围一般包括地域范围,也包括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有关的高等教育机构或其他机构等。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高等教育发展的人口、社会与经济背景要了解高等教育结构、过程和高等教育成果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首先需要考查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运作所凭借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人口、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状况等,因为这些条件制约和影响着有关高等教育政策的拟定与实施,影响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设施以及其他高等
10、教育资源等的供应与需求。该类指标主要有:青年人口的相对规模;成年人口的教育成就;按教育成就水平分的1960岁人群在就业、失业与离开劳动力市场的预期年限,等等。投入高等教育的财力与人力资源本类指标主要考察高等教育机构所占国家资源的比重、资金的来源及其用于哪些高等教育层次,以及所有受雇于高等教育部门的人员数量和比例。同时也考察高等教育的财政资金是如何通过教师转化为学生这一人力资源的。包括:高等教育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师均教育支出;生均教育支出;按资金来源分的高等教育支出;高等教育从业人员的比例;高等教育生师比,等等。受高等教育机会、参与和深造该类指标主要有:高级中等教育
11、参与率;高等教育的参与率;成人教育的参与率;外国学生到我国接受高等教育和我国学生到外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成年劳动者参与继续教育和培训的类型与比例;民办高校学生的辍学率,等等。之所以加入指标,是因为国际间的学生流动涉及到派遣国和接受国的经济支出和收益问题以及相应的人才外流问题。高等学校的学习环境和组织管理前几类指标的重点在于投入高等教育的经济和人力资源以及高等教育的参与和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未考察高等学校的质量和效益方面的问题。比如,高等学校是否得以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将其精力用于学习,等。本类指标和下一类指标将考察这些问题:不同类型的公立高校教师的法定
12、各种待遇;民办高校教师收入的各种差异;公立与民办高校教学设施的差异;高校教师的教育成就及教学经验的报告;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情况的报告;高校教师在正常工作日之外参加与学校有关的各种活动的情况;同类高校同一课程课堂组织形式的差异;高等教育中学生在学校是如何度过的报告,等等。高等学校的教学秩序本指标有:高校师生受到各种法律保护的比率;校园刑事案件发案率;上访、请愿等的师生次数;师生流动情况的报告;公、民办高校学生的入学成绩、辍学率的差异,等等。高等学校学生的成绩该类指标有:同类高校学生某一科目的平均学习成绩;同类高校同年级学生该科目成绩的差异;同类高校同年级学生该科目成绩上的性别差异;同类高校不同年
13、级间学生该科目成绩的差异;不同地域同类高校学生的社会背景与该科目成绩的关系;同类高校不同年级学生对该科目态度的报告;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人次数和比例,等等。上述指标将显示出学生某一科目的平均成绩和相对成绩,同时也将显示出课程设置的重点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性别差异以及理解力这一背景。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受到学校的资源、教育过程和课堂环境的影响,包括教学质量、学生在课堂所能使用的资源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等。学生成绩是有关课堂、学校和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但平均成绩会掩盖巨大的差异,所以,最好还要根据国际标准进行国际比较,同时还比较国内同类高校中学生成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的差异。高等教育
14、社会产出和劳动力市场产出本类指标主要考察高等教育对整个适龄就业人口的劳动力市场产出,以及高等教育对不同人口子群的劳动力市场效应。主要有:按教育成就水平分的劳动力参与;各级高等教育学生就业的收益率;高等学校的内部收益率;高等教育学生的失业率;成人教育数量与劳动力规模之比,等等。当然,上述几个方面的指标,可能并不完整、深入和全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比如,有些指标还应该再细化成几个子指标;有些指标还比较模糊,不太精确等。但上述几个方面的指标既有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方面的,也有具体高等教育发展各个层面的。如果将上述指标进一步研究并修改、完善,对上述几个方面内容的增减趋势进行动态的定量分析,就能比较准确地描述、衡量、监测、评价和预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供有关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的研究者参考借鉴。参考文献:1朱庆芳,等社会指标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要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MISCED1997BPE98/WS/1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