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浆液循环泵技术规范书
48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文件编号:
XX工程
浆液循环泵技术规范书
发包方:
承包方:
8月
目 录
通用部分 1
1范围 1
2 总则 1
3 技术要求 2
3.1性能要求 2
3.2设计要求 2
3.3电气要求 5
3.4仪表及控制要求 9
3.5标准 9
3.6质量文件 10
3.7技术资料与技术服务 11
4 设计与供货界限 13
5 油漆、包装运输与储存 13
6 培训 14
专用部分 15
1 工程概况 15
2 浆液循环泵设计运行条件 15
2.1循环浆液介质特性: 15
2.2基本要求 15
2.4 性能保证值(以下空白处由投标方按每台泵的设计工况填写) 18
3原始设计参数表及设备设计数据表(以下空白处由投标方填写) 19
4供货范围及进度 26
4.1供货范围 26
4.2设备及零部件供货说明 26
4.3 供货清单 27
4.4进度 28
5 技术服务和联络 29
5.1投标方现场技术服务 29
5.2售后服务 30
6分包与外购 30
7 大(部)件情况 31
8交货 31
9差异表 31
通用部分
1范围
本招标书适用XX 工程的浆液循环泵及其配套设备的招标,包括泵本体、支座、密封结构、轴承箱、传动结构、驱动电机及相关的仪控附件。
2 总则
2.1本招标书包括浆液循环泵的性能、设计、制造、控制、试验、验收、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2本招标书所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符合规范要求和现行中国或国际通用标准的优质产品。
2.3泵的设计、生产和安装应根据最新有效的规范、标准(ICE、ANSI、ASME、DIN、API、GB)和相关法律规定。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应采用相关的工程设计和制造工艺的较高标准,按GB/T 3216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或ISO25481973CE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验收试验规范)进行试验及验收。
2.4投标方提出的产品应完全符合本招标书的要求。
2.5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应是全新的和先进的,并经过运行实践已证明是完全成熟可靠的产品。
2.6凡在投标方设计范围之内的外购件或外购设备,投标方应至少要推荐2至3家产品供招标方确认,而且招标方有权单独采购,但技术上均由投标方负责归口协调。
2.7在签订合同之后,到投标方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间内,招标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投标方应接受这些要求。根据下述2.7条款,这些修改不产生合同价的变更。
2.8本招标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到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但不应低于最新中国国家标准。如果本招标书与现行使用的有关中国标准以及中国部颁标准有明显抵触的条文,投标方应及时书面通知招标方进行解决。
2.9本招标书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2.10在今后合同谈判及合同执行过程中的一切图纸、技术文件、设备信函等必须使用中文,如果投标方提供的文件中使用另一种文字,则需有中文译本,在这种情况下,解释以中文为准。
2.11所有的来往文件均应采用国际单位制。
2.12合同中同一参数出现不一致时,将按照满足工程质量及有利于招标方要求的原则修改确定。
2.13本招标书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2.14投标方提出的产品应完全符合本招标书的要求。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方式对本招标书的条款提出异议,招标方就认为投标方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招标书和标准的要求。否则必须清楚地将偏差(无论多少)表示在本招标书的“差异表”中。
3 技术要求
3.1性能要求
3.1.1浆液循环泵必须完全满足工艺系统的运行条件和现场安装条件,能够在最低和最高条件下连续操作,连续运转的设计周期不应低于8000小时/年。
3.1.2 扬程、流量满足最大工况的介质特性条件, 并有适当的裕量。泵具有高的效率、低的能耗,且耐腐、耐磨性能好,运行可靠性,具有长使用寿命。泵的设计特性曲线在运行工况点的流量、扬程、效率不允许有负偏差;泵在最低允许水位运行时,应保证有良好的抗汽蚀性能。对所选择的叶轮,泵电机设计应能保证在全操作性能曲线内没有过载现象。
3.1.3泵应具有到关死点为止连续上升的扬程-流量曲线,且扬程上升量至少应是额定流量点扬程的5%以上,同时非经确认关死点扬程不应大于120%的额定流量点扬程。
3.1.4泵应耐高浓度氯离子的酸性腐蚀、大流量石灰石膏浆液的磨蚀,并能够避免沉淀和堵塞的发生。
3.1.5应保证浆液泵满足浆液与润滑油的零泄漏要求。
3.2设计要求
3.2.1所有可能与浆液接触的零件、部件都需要防腐。与浆液接触的金属部件,应采用能承耐浆液腐蚀性的, 且具有优异耐磨性能和良好的强度的材料制做;不允许使用衬里叶轮;焊缝表面平滑过渡,角焊缝的圆弧半径满足内衬要求。
3.2.2 所有泵的设计应能承受的试验压力:在泵吸入口最大压力条件下是最大截流压力/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泵出口壳体铸造合金的设计承受试验压力应达到1.5倍的截流压力、工作压力。
3.2.3 泵的性能设计应采用高效率成熟国际先进的水力模型,泵轴设计必须合理。应保证运行稳定,振动最小。泵在出厂前,泵的叶轮及电机转子应进行动、静平衡测试。在额定工况条件下,其轴承体处的振动应符合GB10889或ISO2372规定。
3.2.4 泵所有过流部件选用的材料应完全适于输送石灰石膏溶液,而且至少适应高达40000 ppm的Cl-浓度。所有材质的选择必须经招标方确认。
3.2.5泵零部件(特别是轴)应有足够强度。在泵速度升高至运行速度的过程中,水泵应平稳运行。第一阶临界转速至少高于泵最大运转速度20%。在所有运行情况下,轴密封区域内轴的变形远低于损坏极限(弯曲临界速度)。
3.2.6 泵的工艺设计应确保运转件和磨损件易于拆卸更换,同一类型的泵的叶轮等部件完全能够互相替换。能够离线更换磨损部件,拆卸和重装不改变结构性能。泵壳能够分开以便于维修(最好水平分开),确保达到在维修更换期间不需要断开和拆卸主管道或其它工艺系统重要部件(例如在叶轮检修期间,不用拆除泵入口前端的工艺管道、阀门及仪表)。机械密封件的结构设计应确保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很方便地完成检查和拆装工作,对连续运行的影响降至最低。泵应配有联轴器来方便维修(例如抽出转子,而不需拆卸电机)。轴承罩设计应能使轴承容易更换,而不需把泵或电机从台板上拆卸下来。所有零件配有供运输、安装及维护工作所需的提升吊耳。
3.2.7泵与驱动电机应配备有必要的保护装置。驱动电机由投标方配套供货,泵和电机组装在共同的刚性结构的底板上。泵与电机连接后的泵机组总体性能应由投标方完全负责。
3.2.8泵的转动方向应用一个附在泵壳体上的永久性箭头标明。
3.2.9在泵的停车期间,泵出口管线的液体倒流会引起泵叶轮的反转,为避免危险发生,要求泵叶轮能在短期内适应两个方向的转动。
3.2.10泵应达到浆液与润滑油的零泄漏。密封方式采用机械密封。机械密封上与浆液接触的的金属部件应选用合金材料,其余采用不低于316的材料。密封元件上应配有人工冲洗用接管的接口。密封材质采用SiC。如果机械密封需要密封水,卖方应提供相应接口及冲洗形式。叶轮和泵壳都应设有可更换型磨损环,磨损环应装配牢固以防止其转动。如果泵壳和叶轮上的磨损环都是由容易咬住的材料制成,叶轮磨损环的硬度应远远大于泵壳磨损环的硬度,以防止磨损环间咬住。
3.2.11泵应配有油位指示器、联轴器防护罩等。轴承与外界应有效密封,防止水,介质和灰尘的进入。轴承箱应配备固定的加油器,所有油井都应装设可见油位指示器。设计应考虑轴承套的排油措施。
3.2.12泵的轴承应是自润滑型。泵的轴承罩设计应能使轴承容易更换,而不需把泵或电机从台板上拆卸下来。轴承罩经过适当的遮挡装置,有效防止水、泵送介质和灰尘的进入。设计为无压油润滑的轴承应配备恒定油面注油器,所有轴承油箱都应装设可见油位指示器。设计应考虑轴承套的排油措施。设计为压力油润滑的轴承,使用的油应具有润滑和冷却两种作用,设计润滑和冷却系统要防止泵运行期间轴承润滑油的损失,而且要能防止污染物侵入轴承(特别是轴颈轴承)。泵应配备挠性联轴节,并应有联轴节防护罩。联轴器应精确校正。联轴器和齿轮的额定出力至少应是最大要求输出功率的120%。
3.2.13联轴器应提供有可拆卸的防护罩。
3.2.14泵壳体应考虑停机清洗措施。并在适当位置设置冲洗接口和排净口。
3.2.15泵应尽可能采用低位布置以确保泵的汽蚀余量(NPSH),在所有运行条件下达到其型号所述的出力。NPSH值指的是最不利运行条件时即最低大气压力、最低泵吸入侧液位及最高泵送流体温度。如果没有另外指出,要求最大的NPSH值应留有2m的安全余量。
3.2.16浆液泵的防振动要求,在泵轴承处测量得到的振动数值符合浆液泵的通用标准。
3.2.17在泵的每个吸入端管线上,装设自动阀,浆液循环管线配备自动排放系统。为防止磨损,泵的吸入口尺寸至少比出口大100mm。每台循环泵能够在线检修而不影响FGD的正常运行。
3.3电气要求
浆液循环泵的驱动电机为三相鼠笼式异步感应电动机,配备YKK型产品;轴承尽量选用滚动轴承;电机采用国家发改委推广使用YX3系列的高效电机。
3.3.1 电动机的电压
电动机的电压规定如下:
380V电动机的额定功率范围为200kW及以下;
额定功率为200KW及200KW以上的电机设计成YXKK系列高效节能空-空冷却鼠笼转子异步电动机,额定电压为6KV。
3.3.2 技术性能要求
(1) 电动机的设计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被驱动设备制造厂商提出的特定使用要求。当运行在设计条件下时,电动机的铭牌出力应不小于被驱动设备所需功率的115%。
(2) 电动机应为异步电动机。电动机应能在电源电压变化为额定电压的±10%内,或频率变化为额定频率的±5%内,或电压和频率同时改变,但变化之和的绝对值在10%内时连续满载运行。
(3) 电动机应为直接起动式(功率大于150KV的电机采用软启动),能按被驱动设备的转速—转矩曲线所示的载荷进行成功的起动。对于6kV电动机当电源电压降低到额定电压的70%时,电动机应能实现自动起动;对于380V电动机当电源电压降低到额定电压的55%时,电动机应能实现自动起动。
(4) 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应满足其应用要求的良好性能与经济设计一致的最低电流,值。除非得到需方的书面认可,否则,在额定电压条件下, 380V电动机的最大起动电流不得超过其额定电流的650%。
(5) 直流电动机(如采用)
1) 电动机应能在电源电压变化为额定电压的±10%内连续满载运行。
2) 电动机应能耐受253V(+115%额定电压)最大直流电压,在最大电压下运转一个小时而无损坏。在最低192V(-112.5%额定电压)直流电压下,电动机还应能够驱动相关联的设备。
3) 电动机应为串联电阻起动式。除非得到需方的书面认可,否则,在额定电压条件下,电动机的最大起动电流不得超过其额定电流的250%。
(6) 在规定的起动电压的极限值范围之内,电动机转子允许起动时间不得低于其加速时间。
(7) 电动机在冷态下起动应不少于2次,每次的起动循环周期不大于5分钟;热态起动应不少于1 次。如果起动时间不超过2~3秒,电动机应能够多次起动。
(8) 在额定功率下运行时,电动机应能承受电源快速切换过程中的电源中断而不损坏。假定原有电源与新通电源在切换之前是同步的。
(9) 电动机应具有F级绝缘,但其温升不得超过B级绝缘规定的温升值。电动机绕组应经真空压力浸渍处理和环氧树脂密封绝缘。绝缘应能承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10)电动机的连接导线与绕组的绝缘应具有相同的绝缘等级。
(11) 对于装有防滴式外壳的电动机,应采用弹性耐磨涂层对定子绕组的端部线匝和通风槽片进行处理。
(12) 电动机的结构应能耐受标准规定的正反转的超速值,而不造成设备损坏。
(13) 电动机的振动幅度不应超过标准所规定的数值。供方应采取一切合理的预防措施,将电动机的振动保持在允许限度内。
(14) 电动机的最高噪音水平应符合所列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距外壳1m远处,电动机的平均声压级不得大于85dB(A)声级。如果预计设备的最大音级超过规定的容许极限,供方应采取措施降低噪音,以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具体采取的措施应经需方审查认可。
(15) 在现场和规定的环境中完全符合规范地运行条件下,电动机的设计应能保证其使用寿命不低于30年。
3.3.4设计与结构要求
3.3.4.1 外壳的通风与保护
(1) 电动机采用卧式(或立式)结构,其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54级。如布置于户外,电动机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55(户外型),且有防雨、防尘等措施。电动机的设计应达到这类设备所需要的任何特殊转矩要求。高压电动机需要安装空间加热器,以防止电动机停运时内部潮湿和结露,加热器装在电动机内侧容易查看的地方。电动机应根据相关规程要求安装测温装置。
(2) 当通风要求设立隔栅时,这类隔栅应符合适用的标准,并应能够耐腐蚀。对于通风隔栅,应进行和电动机机座及外壳的油漆部分同样的防腐处理。为了检查和清扫电动机绕组和气隙,隔栅应能方便的拆卸。
(3) 当电动机采用全封闭水对空气冷却结构时,冷却器的设计应能使所有管路易于定期清扫和插入,并应采用可拆卸水室和可单独清扫的管路。电动机外壳的结构应保证在管道泄漏时,漏出的水能避开一切电气元件,而直接流向电动机的底部,从排放口无害地排出。
冷却器的设计应保证在25%的管路堵塞情况下,电动机能正常运行。
(4) 除了防爆电动机外,电动机应设有排放口。防爆电动机应设有一种经过安全认可的排放塞。
(5) 防爆电动机的防爆级别和类别,应符合所列标准的规定。
3.3.4.2 接地
每台电动机应装设有电动机机座接地的装置,两个接地装置应位于电动机完全相反的两侧。对于立式电动机,一个接地装置位于电源电缆穿线盒的下方,另一个接地装置位于与第一个接地装置相差180度的位置。
3.3.4.3轴承和轴承盖
电动机和轴承的结构应能排除尘垢和水份的侵入,并防止润滑剂到达电动机绕组。所有电动机轴承一般应与下列要求保持一致:
(1) 在能够满足规定的用途、操作条件和外壳等项要求时,卧式电动机可装有套筒式轴承。立式电动机应装备带护罩的推力式轴承。
(2) 除了压力润滑油以外,套筒式轴承应为油环式套筒轴承。装有套筒式轴承的电动机应具有容易拆卸的轴承、轴承箱、端罩或底座,以便检查和更换轴承时不必拆卸电动机或拆下电动机的联轴器。制造轴承的巴氏合金应符合相关标准。油环应为单片固定结构。应提供用于检查油环的装置。
(3) 套筒式轴承应有接近气隙的简便方法,以便在不拆下轴承盖的情况下利用气隙测量仪检测轴承的磨损。气隙的尺寸应适当,以弥补因轴承磨损和转子与定子的有些膨胀两者综合因素所导致的转子位移,从而使转子与定子两者互不接触。
(4) 提供的所有油位观察仪均应带有标志,以显示电动机在停用状态和运行状态的正确油位。如果两种状态下的油位之差是明显的。应提供检查正常轴承滑油流动的方法。
(5) 当采用压力油润滑的卧式电动机时,电动机轴承应为套筒式,压力油来自供起动和紧急操作用的、具有油环装置的被驱动设备的润滑系统。当压力油系统不工作时,油环装置应足以满足电动机起动和至少半小时的连续运行要求。电机制造厂应提供润滑油流动指示计来指示每个电动机轴承流出的油流方向。
(6) 具有轴架式轴承的电动机应配有两个与基座绝缘的轴承轴架,并应在驱动端(联轴器端)的轴架上提供一个可拆卸的接地搭接片。
(7) 具有耐磨轴承的电动机应配备润滑油加油嘴,这样不必拆卸电机便可将润滑油经过轴承箱注入轴承。电动机在装运时,应正确地将轴承箱包装或加注制造厂商允许的润滑油,并应在电动机上配备排泄装置和写有在将电动机投入运转之前需要完成的调整的固定说明标牌。
(8) 具有耐磨轴承的电动机应在固定于电动机壳的铭牌上明确标示。耐磨轴承应达到150000小时的最低额定使用寿命。供方应提供阐述确定轴承额定使用寿命所依据的资料以及这类实际使用条件下的电动机性能记录。
(9) 供方应在设备使用说明书中提供一份完整的推荐使用并完全适用的润滑油清单,包括其商标牌号和油品名称,并在电动机设备铭牌(能够使用单独的设备铭牌)上标明。
3.3.4.4 联轴器
(1) 套筒式轴承的电动机的设计应采用带有限制轴端浮动的联轴器,以防止被驱动设备将轴向推力传递给电动机轴承。电动机和联轴器的端部浮动应符合所列标准中的有关的规定。
(2) 实心轴的立式电动机应具有一个符合被驱动设备制造厂商提供的尺寸要求的延伸轴。
3.3.4.5 转向
多相电动机的端子处应有显示出与电动机铭牌所示的规定旋转方向一致的相序标牌,并由一个箭头标志指示出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倘若没有规定旋转方向,则应在电动机上标出与相序T1、T2、T3一致的旋转方向。
3.4仪表及控制要求
3.4.1仪控接口
循环浆液泵为全自动运行,并有就地事故操作手段,投标方应提供远程控制和性能试验用的测试接口。
3.4.2温度测量
投标方设备的设计应能经过招标方的PLC对泵本体及其附属设备进行过程控制。
投标方至少应设置以下控制项目:
泵和电机的轴承温度
电机定子绕组温度对于温度控制项目,采用pt100铂电阻温度计(三线制)。
就地接线盒应为不锈钢材质,热电阻保护套管应采用不锈钢(测量电动机线圈温度的可选择专用的铠装pt100的电阻),铠装热电阻应采用活动卡套接头,固定在保护套管上,所有热电阻引出线应有防水式接线盒。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并应充分考虑防腐蚀,防雨雾等措施。
3.4.3就地控制箱(如有)
就地控制箱应带有塑料外壳以防止外力、杂质、温度等的影响,外壳防护等级至少应达到IP54。
控制箱装有必要的进线断路器,小型断路器,保险,继电器,接触器,过流继电器,端子排,接地端和电缆连接单元。
就地控制箱至少应装有:
·开_按钮;
·关_按钮;
·运行指示灯;
·故障灯;
·带灯测试按钮;
3.5标准
循环泵主体设备、电动机及附属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应遵循下列规程、规范和标准:
GB/T 3216-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
ISO25481973CE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验收试验规范
GB10069.3- 旋转机械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振动限值
GB 13006-1991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 汽蚀余量
GB 13007-1991离心泵 效率
GB 10889-1999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GB 10890-1999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GB755-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1032-1985 三角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GB4826-1999 电动机的功率等级
GB4831-1984 电动机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GB4942.1- 电动机外壳防护等级
GB10068.2-1998 旋转电机振动测量方法及限制、振动限值
GB10069.3- 旋转电机噪声测量方法及限制、振动限值
JB4735-1999 电工产品户外、户内腐蚀厂所用环境条件
IEC34-1及其它有关的最新国家协议
从订货之日至投标方制造之日的这段时期内,招标方有权提出因规程、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补充要求,投标方应遵守这些要求。
3.6质量文件
投标方在设备出厂发运的同时提供有关质量保证的各项质量文件和技术文件。这些文件至少包括:
· 产品检验合格证书;
· 主要零部件材料试验合格证书;
· 主要零部件材料试验报告;
· 有关各项工厂检验和试验的报告;
· 按有关标准提供电气试验结果。
· 质量控制计划(设备制造前提供)
· 质量检查计划(设备制造前提供)
· 安装、使用、维护手册
· 焊缝的无损检测报告结构、性能、技术参数、合同履行情况(全部设备)
3.7技术资料与技术服务
3.7.1 一般要求
3.7.1.1 投标方提供的资料应使用国家法定单位制即国际单位制(语言为中文),进口部件的外文图纸及文件应由投标方免费翻译成中文。
3.7.1.2 对于其它没有列入合同技术资料清单,却是工程所必须文件和资料,一经发现,投标方应及时免费提供。
3.7.1.3 招标方要及时提供与合同设备设计制造有关的资料。
3.7.1.4 投标方提供的技术资料为每台设备 6 套, 电子版本 2 套。(文字资料格式为Microsoft Word格式,图纸为AutoCAD格式)。设备运行维护手册6份,培训资料 6 份,其它最终资料核图纸 6 份。
3.7.2 资料提交的基本要求
3.7.2.1 在合同签订后5天内应提供的资料
·质量保证措施的文件和计划。
·总装图(纵向和断面视图),要求注明进出口条件、设计压头、主轴转速、临界转速、轴功率、效率、总重、转动件重等。
·泵在额定转速,规定的设计分界面和使用的介质密度等条件下的全特性曲线图,包括流量/压头、流量/能耗、流量/效率、流量/NPSH的图表。
·电动机总图和安装图,要求表示全部外形尺寸及装配尺寸,基础留孔、荷重等;
·电动机特性资料,包括额定输出功率的效率和功率因素;负荷特性;堵转允许工作时间;额定速度电机热时间常数;电机关机冷却的热常数;相关起动电流;转动惯量;速度、扭矩特征
·、机架和联轴节部件图
·控制的详细描述及系统图,驱动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控制、保护及联锁要求框图。
·热工测量系统图及测点布置位置图。
·在机组故障和设备故障情况下,装置性能及保护的描述
·工厂制造、检验计划
·设备包装示意图和大件运输方案
3.7.2.2投标方、招标方签定合同后10天内,向招标方提供泵施工设计正式资料,包括:
·泵和电机分别的质量文件和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检查计划。
·运行中各项参数、报警、连锁要求框图和保护动作整定值;
·泵和电机分别的转动件的转动惯量;
·支撑结构,基础图,基础荷载和地脚螺栓位置图
·检修最重件尺寸、重量及起吊高度尺寸和所需的净距详图;
·设备结构说明书;
·气、水、电等的接口位置和尺寸;
·主要零部件材料清单(必须提交材料与采用的材料标准和制造标准,包括热化学和机械性能的全部资料);
·易损件清单(应注明材质);
·供货清单(含仪表、控制设备及其附件的供应清单);
·专用工具清单和备件清单;
·装箱清单,产品合格证书及质保证书;
·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包括配套供应的特殊测量保护仪表的使用技术说明书);
3.7.2.3 设备发运同时投标方向招标方提供:
·上述文件的最终版及电子文件。正式图纸必须加盖工厂公章或签字。
·各项质量文件和技术文件
·交货清单及装箱单
3.7.2.4 设备监造检查所需要的技术资料
·设备和部件的工厂试验结果报告。
·建设和安装期间实施的试验资料。
·安装和性能试验后试验结果报告和资料。
·在机组故障和设备故障情况下,装置性能及保护的描述。
3.7.2.5 施工、调试、试运、机组性能试验和运行维护所需的技术资料(招标方提供具体清单和要求,投标方细化,招标方确认)。包括但不限于:
·提供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说明书,以及组装、拆卸时所需用的技术资料。
·安装、运行、维护、检修所需详尽图纸和的技术资料(包括设备总图、部件总图、分图和必要的零件图、计算资料等)。
·设备安装、运行、维护、检修说明书(包括设备结构特点、安装程序和工艺要求、启动调试要领、运行操作规定和控制数据、定期校验和维护说明等)。
·投标方须提供备品备件清单和易损件清单。
3.7.2.6 投标方提供的其它技术资料(招标方提供具体清单和要求,投标方细化,招标方确认)。包括但不限于:
·检验记录、试验报告及质量合格证等出厂报告。
·投标方提供在设计、制造时所遵循的规范、标准和规程清单。
·设备和备品管理资料文件(包括设备和备品备件发运和装箱的详细资料,设备和备品备件存放与保管的技术要求,运输超重超大件的明细表和外形图)。
·详细的产品质量文件(包括材质、材质检验、焊接、热处理、加工质量、外形尺寸、水压试验和性能检验/试验等)的证明。
4 设计与供货界限
4.1投标方的设计界限从每台泵入口正法兰至泵出口正法兰的所有部分。
4.2投标方的供货范围接口的边界为相应的功能阀门(切断或调节)的配对法兰。
5 油漆、包装运输与储存
5.1投标方应根据《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T5072-1997)进行保温结构设计和油漆。需油漆部件的外表面必须进行抛丸除锈预处理,除锈质量达到SIS055900-88(瑞典)标准Sa2.5级的要求。色彩应得到招标方的确认。
油漆表面质量要求:
除锈等级:Sa 2.5
粗糙度:40—65 μm
底漆厚度:>120 μm
运输保护漆厚度:60—80 μm
5.2设备出厂前投标方应喷涂二层底漆、三层面漆,油漆颜色需由招标方确认。
5.3 设备包装前应考虑面漆防擦伤的保护性措施,确保运输保管过程中油漆的完整性。
5.4凡电气设备必须严格包装,以确保在运输保管期间不被损坏,并防止受潮。包装费包括在设备总价内。
5.5 所有外露部分应有保护装置,防止在运输和储存期间损坏,所有管道端头均应有封堵。
5.6 投标方应随投标文件提供设备包装示意图和大件运输方案。包装箱外表面应表明起吊索具的固定位置和起吊重量。
5.7 投标方提供的设备铭牌上应标明该设备的设备编码,该编码在设备招标时由招标方提供。
5.8 招标方有权在循环泵上打上供、招标方单位名称,招标方在前。
6 培训
为使合同设备能正常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检修,投标方有责任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应与工程进度相一致。
表6.1 培训计划和内容:
序号
培 训 内 容
计 划
人月数
培训讲师构成
培训
地点
备注
职 称
人数
1
2
3
…
培训的时间、人数、地点等具体内容由供需双方商定。投标方为招标方培训人员提供设备、场地、资料等培训条件,并提供食宿和交通方便。
专用部分
1 工程概况
1.1 概述
本工程对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电厂2X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进行超低排放改造。电厂现有2×50MW发电机组配套有2台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为华西能源公司 产,锅炉形式为单汽包、自然循环水管、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1.2 厂址条件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发电厂位于灵石县南关镇,地处晋中、临汾两市交界,东临石膏山风景区、南望霍州,西靠汾西、北接灵石,大运公路、祁临高速公路、南同浦铁路、汾河从附近穿过。本工程属于电厂改造工程浆液循环泵布置在新增浆液循环泵房内。
1.3厂址气象条件
(1) 历年平均气温9.5℃;
(2) 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3.7℃;
(3) 最冷(一月)平均气温-7℃;
(4)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0℃;
(5)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7.6℃;
(6) 绝对最高温度39.4℃;
(7) 绝对最低温度-25.5℃;
(8) 历年最大风速25m/s;
(9) 历年平均风速2.4m/s;
(10) 全年主导风向NNW;
(11)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60%;
(12) 历年平均气压926.8mba;
(13) 全年无霜期188d;
(14) 历年平均绝对湿度-17g/m3(t=23℃时);
(15) 历年平均降雨量450mm;
(16) 一日最大降雨量183.5mm;
(17) 历年最大积雪深度160mm;
(18) 最大冻土深度770mm;
1.4 厂址地震烈度
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基本地震加速度0.28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1.5 水质资料
脱硫系统的工艺水采用电厂循环水
以上资料如有需要详细资料请向招标方索要。
2 浆液循环泵设计运行条件
2.1循环浆液介质特性:
物流名称
石灰石膏溶液
浆液浓度
wt%
15-20
密度
kg/m3
1110
CL-
ppm
0
溶液成分
H2O
kg/hr
9975436
CL-
kg/hr
2 3
SO4--
kg/hr
285855
Ca++
kg/hr
326223
Mg++
kg/hr
5024
Na+
kg/hr
57958
固体成分
CaSO4-2H2O
kg/hr
1354927
CaSO3-1/2H2O
kg/hr
300
CaCO3
kg/hr
25882
MgCO3
kg/hr
5783
CaF2
kg/hr
22722
Inert
kg/hr
234088
Ash (Particle)
kg/hr
14915
2.2基本要求
#1机组吸收系统
用途
把脱硫塔浆液池内的吸收剂浆液循环送给喷嘴, 每台循环浆泵与各自的喷淋层连接
数量
共5台
设计参数
流量2200m3/h
扬程18.4m/20.4m/22.4m/24.4/26.4m
(分别对应五层喷淋层),各1台
驱动方式
电动机驱动方式,若采用减速机,需采用名牌产品(SEW品牌)
供货要求
安装地点
室内
型式
无堵塞离心叶轮机械密封泵
运行方式
全自动连续运行, 泵应能满足机组各种运行工况。为了满足启动、停机以及试验条件下的特殊要求,应能就地手动操作,并设有单元控制室控制接口。
密封类型
机械密封
材质要求
描述:
泵壳材质
2606N或等同
叶轮材质
CR30A或等同
泵壳内衬
合金
护套材质
轴材质
45#
轴套材质
SiC
机械密封材质
SiC
#2机组吸收系统
用途
把脱硫塔浆液池内的吸收剂浆液循环送给喷嘴, 每台循环浆泵与各自的喷淋层连接
数量
共1台,利用原循环泵改造
原泵设计参数
流量7400m3/h
扬程17.21m
减速器(SEW):型号1C280N;运行功率560kw;转速1485/397r/min
电机型号YKK4505-4,功率560kw,6kV(西安西玛)
改造后设计参数
流量3700m3/h
扬程24.8m,电机计算功率约为400kW
电机利旧是否可行,请泵厂家现场确定改造方案。
驱动方式
供货要求
安装地点
室内
型式
无堵塞离心叶轮机械密封泵
运行方式
全自动连续运行, 泵应能满足机组各种运行工况。为了满足启动、停机以及试验条件下的特殊要求,应能就地手动操作,并设有单元控制室控制接口。
密封类型
机械密封
材质要求
描述:
泵壳材质
2606N或等同
叶轮材质
CR30A或等同
泵壳内衬
合金
护套材质
A49或CR30A
轴材质
45#
轴套材质
SiC
机械密封材质
SiC
2.2.1所有的浆液泵、废水泵采用引进技术材料和引进技术生产的烟气脱硫专用的全金属卧式离心泵,耐磨、耐腐,主轴不低于45#材质要求,叶轮不低于Cr30A材质要求,泵体、泵盖、出入口不低于Cr30A材质要求,并能承受PH4、Cl离子40000ppm。
2.2.2所有浆液泵的密封形式采用带内冷却水的双端机械密封。
2.2.3每台泵和其附属设备的布置方式在不中断装置运行的情况下,对于那些受磨损或需要调整和检查的部件,能便于靠近操作,维修和拆卸。特别是要确保在维修工作或替换期间不需要断开和拆卸主管道或其它装置重要部件。
2.2.4对于构造特性特殊的泵,标书中应给出操作及维护帮助或特殊考虑。
2.2.5并列运行或备用泵采用同样的设计,即具有可更换性。安装的备用泵在故障时应能立即投入运行应有联锁保护,以便防止装置的停运。
2.2.6泵应为自注型的并按电动机满电压启动扭距设计。
2.2.7所有泵设计能承受的试验压力,是在最大入口压力情况下的最大水泵关闭压力的1.5倍。铸铁合金排放壳设计承受1.5倍于关闭压力的试验压力。如果泵在低于大气压的吸入条件下运行,整台泵将按全真空设计。
2.2.8所有泵轴的尺寸足够能从电动机传送最大可能的出力。泵轴和联轴器的尺寸要使轴的最大允许力矩高于联轴器的最大传送力矩,最好选用直联泵。
2.2.9对于相同容量和相同类型的泵,其配件包括备件应能完全互换。
2.2.10泵的设计流量应考虑该系统的最大流量另加10%裕量;泵的设计压力应为该系统的最大压力另加裕量,对浆液泵加20%裕量,对水泵加10%裕量。
2.2.11从经济性考虑,在机壳和叶轮上配有可更新的磨损环。
2.2.12对于配有填料层的泵,泵轴安装有合适材料制作的可更换的保护性轴套。根据单个的要求,将提供冷却、加热、冲洗或轴密封件锁紧装置。
2.1.13除非特殊条件另外有要求,浆液泵应按水平的末端吸入离心式,不需密封水设计,能按工艺条件可靠连续运行,并由已证实能按此指定用途和所述尺寸有成功制造经验的制造商供货。
2.2.14水泵填料层或机械密封件的布置在进行拆换安装时对装置运行的破坏极小。在真空条件下运行的泵要提供液封装置。
2.1.15泵壳能分开以便于维修(最好水平分开),而且泵壳的设计要能使叶轮和轴从机壳内退出来而且对输送泵的主要管件和阀门不造成任何影响。一般地,所有能抽出转子的水平泵都配有挠性联轴器以方便维修,而不需拆卸电机。立式地坑泵同样能抽出转子。
2.1.16在所有运行条件下确保足够的汽蚀余量(NPSH),NPSH值与最不利运行条件—最低大气压力,最低泵吸入侧液位和最高泵送流体温度有关。如果没有另外指出,要求最大的NPSH值应留有2m的安全余量。
2.2.17作为单个部件和组装后的整体,在所有离心水泵的转动构件上将进行静和动平衡试验。
2.2.18在泵速度升高至运行速度的过程中,水泵将平稳运行。第一耦合临界速度至少高于最大运转速度20%,确定轴径和两个连续轴承间的距离,以便包括足够安全余量来满足这种条件。
2.1.19所有接触泵送流体的部件和辅件将由适于介质条件和性质的材料制造;而且能耐磨损和腐蚀。
2.1.20在各种泵规范书中给出的材料规范,将认为是最低要求,并没有免除乙方选择正确材料的责任。
2.1.21除非另外规定,浆液泵的轴承应采用高容量的滚动轴承,其寿命不低于60000小时,轴承应采用自动油润滑套型式,并配有活塞环密封和橡胶二级密封,以防止脏物和水侵入。
2.1.22卧式泵的轴承罩能使轴承得到更换,而不需把泵或电机从台座上拆卸下来。轴承罩经过适当的非铁遮挡装置,将有效防止水、泵送流体和灰尘的进入。
2.1.23无压油润滑轴承应配备恒定油面加油器,所有轴承油井都装有可见油位指示器。将提供轴承套排油措施。排油装置安装有阀门以及排池阀下游的空段。
2.1.24设计为压力润滑的轴承,使用的油有润滑和冷却两种作用,设计润滑和冷却系统要防止泵运行期间轴承润滑油的损失。
2.3接口
2.3.1进出管接接口
项目
内容
1
2
入口
出口
接口方向
水平
垂直
接口方式
法兰
法兰
接口法兰工称压力, MPa
1.0 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