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阳江港港区铁路工程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17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附件一:阳江港港区铁路工程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简本1、工程概况 阳江港港区铁路工程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平冈镇,陵港湾中部。拟建铁路位于阳江港滨海滩涂区,起点与既有阳江港站3道相接,设450m半径左转后跨前涌河进入南分区车场,车场设站线7股(含正线1股),基本与疏港大道平行。阳春至阳江港阳阳铁路线自三茂铁路阳春车站接轨,向南至阳江港站南咽喉,线路全长63.55km。阳江港港区铁路工程线路起自阳阳铁路K64+296.117(8#泊位铁路专用线 K0+015.695)右侧5.0m处,与阳
2、江港8#泊位铁路专用线并行(线间距5.0m),过柳步村铁路道口后左转,穿过港务公司预留用地,于CK1+199处设516m连续刚构桥跨越前涌河,然后进入港区铁路车场。港区铁路车场正线与疏港大道平行,间距约400m,距离码头约1km,设置车场后,牵出线过海港二横路(阳阳高速公路阳江港连接线),线路终于海港二横路东南侧约200m处。线路全长2.750km。项目建设规模包括新建阳江港港区铁路、南分区车场、货物站场及配套工程。项目施工工期约18个月。本项目用海面积约30.2公顷,其中桥梁用海面积约0.3公顷,填海面积约29.9公顷。2、工程分析l 施工期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来自铁路路基建设、桥梁钻孔灌注
3、桩施工2个工作环节。主要有铁路路基填筑、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建设场地工地污水;施工机械运行、冲洗及维修产生的油污水;施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路基沿线主要为农田、海砂吹填段、滨海滩涂区围堤形成的围塘、滨海海湾,对于农田和海砂吹填段,清除表面表层土及淤泥后,直接填筑,该段为实际上的陆域地段,对海水环境影响很小。滨海滩涂区围堤形成的围塘段和滨海海湾段在袋装围堰抛填时将产生一定量的悬浮泥沙,但悬浮泥沙产生量非常少,仅限于围塘内,不会对外海海域的水质环境造成影响。工程施工人员驻地设于当地乡村中,所产生的生活污水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污水一同处理、排放。其中,厨房
4、排放的污水含有大量的食物残渣及动植物油,需设置隔油隔渣池对其进行预处理。施工机械维修及冲洗产生的油污量较少,用容器收集,并定期由施工单位交给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施工场地的污水主要为围堰排水、钻孔泥浆水、混凝土浇筑水。这些污水含有大量的淤泥,将采用沉淀池进行集中沉淀,上层清液回收使用于工程建设,实际入海量极少,余下部分进行晾干。因此,施工期对海洋环境影响很小。l 营运期营运期海洋环境的污染影响因素主要有桥面初期雨水、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固体废物等。其中,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内部食堂含油污水和地面冲洗废水经隔油隔渣预处理,纳入阳江高新区临港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排海。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
5、收集后进行处理。固体废弃物委托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废物处理专业公司进行安全处理,应按广东省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规定等有关规定办理本项目危险废物的运输转移。初期雨水和冲洗废水含尘量较小,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本工程附近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利用两个水期的调查结果进行评价:秋季调查时间为 10月,春季调查时间为 3月,分别由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和国家海洋局珠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对项目附近海域进行秋季和春季现场调查。(1)水质状况秋季( 10月)调查结果表明:主要超标因子为DO、石油类、活性磷酸盐、锌和铅,涨潮DO和锌超标率分别为6.06%和12.12%,落潮
6、DO、石油类、活性磷酸盐和铅分别为9.09%、3.03%、9.09%和3.03%。春季( 3月)调查结果表明:超标项目主要为无机氮和石油类,表层无机氮和石油类超标率分别为24%和72%,底层石油类超标率为25%。(2)沉积物状况秋季( 10月)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内仅Z7的石油类超出其所在海洋功能区划所要求的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但符合第二类沉积物质量标准,全海区沉积物的石油类超标率为10%;其它站位各污染物含量都符合所在海洋功能区所要求的海洋沉积物标准限值要求,大部分污染物的平均标准指数均在0.5以下,该海区底质环境良好。(3)海洋生物状况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10月调查结果表明,涨潮海区
7、叶绿素a:表层叶绿素a含量变化范围在1.1512.9mg/m3之间,平面分布呈现丰头岛以东交汇海域叶绿素a含量较高,其余海区较低。落潮海区叶绿素a:表层叶绿素a含量变化范围在1.473.35mg/m3之间,平面分布呈现海区中部叶绿素a含量较低,海区南部和北部相对较高。各站海洋初级生产力差异较大;涨潮时范围为1.5310211.99102mgC/(m2d),南低北高;落潮时范围为0.3910211.64102mgC/(m2d),总体上北高南低。 3月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范围在0.683.36mg/m3之间。总体而言,调查海域的叶绿素a值处于相对中等水平。春季调查期间,初级生产力
8、水平的变化范围为35.87510.38mgC/m2d。总体而言,本海域初级生产力水平属中等偏下,有个别站位处于丰富水平。浮游植物 10月浮游植物共出现4大门类25属51种,其中以硅藻门的种类最多,其次是甲藻门。浮游植物密度以硅藻类居首位,其次为甲藻和金藻类。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55,均匀度的平均值为0.45。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均属较低水平,说明本海域生态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最大优势种是中肋骨条藻,优势地位突出。 3月浮游植物共出现3大门类19属科39种,其中以硅藻门的种类最多,其次是甲藻门。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34,均
9、匀度平均为0.70。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均属较高水平,说明本海域生态环境较好。最大优势种是甲藻类的短角角藻,优势地位突出。浮游动物 10月调查区内出现浮游动物59种(类);调查区域浮游动物优势种分属4个类群,其中以亚强次圳哲水蚤和长尾类幼体优势度略高。调查水域浮游动物的密度在28.71288.58 indm-3之间;生物量在25.00171.43 mgm-3之间;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值分别在2.944.59之间和0.800.91之间,浮游动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均较高。浮游动物多样性丰富。 3月调查区内出现浮游动物70种(类),其中以鸟喙尖头溞和红住囊虫优
10、势度最高。调查水域栖息密度变化范围为73.75180.11 indm-3;生物量变化范围为16.75205.61 mgm-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333.94和0.570.88,浮游动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均较高。浮游动物多样性丰富。底栖生物 10月调查共鉴定出底栖生物9门72种。底栖生物密度优势种为白氏文昌鱼和智利巢沙蚕,它们的海区优势度分别为0.161和0.039。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89218.53 g/m2,栖息密度变化范围为30.00450.00 ind/m2。本海区采泥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2.023.18;
11、整个海区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781.04;丰度指数变化范围为1.032.68。总体上,调查海区底栖生物的种类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度处于较低水平。 3月调查共鉴定出底栖设国内无7大门34科48种。其中以软体动物出现的种类最多。本次调查底栖生物的Shannon-weave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7903.377,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8300.962,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属较高水平,说明本海域生态环境良好。潮间带生物 10月秋季调查的4条潮间带生物调查断面共鉴定出生物5大门类47种。其中节肢动物(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的种类最多。 3月春季采集到潮间带生物共出现7门36科56种,以软体动物的种类最
12、多,其次三甲壳类动物。本海区潮间带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布范围在2.5534.505之间;均匀度分布范围在0.6900.947之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属较高水平,表明本海域潮间带生态环境良好,种类分布也较为均匀。鱼卵仔鱼 10月共采获鱼卵50粒、仔稚鱼15尾,经分析鉴定,鱼卵7种,仔稚鱼5种,合计9种;其中1种鉴定到种,其余8种鉴定到属或科。垂直拖网采获鱼卵2种、仔稚鱼3种;水平拖网采获鱼卵3种、仔稚鱼3种。本次调查出现的鱼卵种类主要为石首鱼,共采获25粒,其中垂直拖网2粒,水平拖网23粒。鱼卵丰度变化范围为0.000.40ind/m3。 3月共鉴定出8个种类,隶属于8属8科。共采到鱼卵9,715粒
13、,仔稚鱼15尾。鱼卵分布较广,密度较为均匀。生物残毒 10查结果表明,软体类和鱼类体内污染物的残留水平较低,各项指标的单项标准指数值均小于1。从超标率来看,软体类有1个样品,所有指标均未超标;鱼类有48个样品,所有指标均未超标;甲壳类有7个样品,重金属均未超标。 3调查结果表明,贝类菲律宾蛤仔体内重金属砷超出海洋生物质量规定的第一类标准,但符合海洋生物质量规定的第二类标准;其余各污染物均未超标。(4)渔业资源 10月共捕获游泳生物47种,分属14目32科,其中鱼类37种,甲壳类7种,头足类3种。优势种类分别为:黄斑蓝子鱼、六指马鲅、红星梭子蟹共3种。 3月共捕获游泳生物67种,隶属于14目42
14、科。春季调查海区游泳生物重量密度在219.014399.452kg/km2之间个体密度在1267622926 ind/ km2之间。优势种类分别为:丽叶鲹、日本蟳、二长棘鲷、艾氏蛇鳗、细巧仿对虾、变态蟳、大鳞鳞鲬、长叉口虾蛄、褐菖鲉、鳗鲇共10种。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对水质环境影响桥梁施工和填海建设,不可避免的要对局部水质构成污染。桥墩桩基施工钻孔时会产生悬浮泥沙,根据水质数值模拟预测结果,悬浮泥沙浓度增量大于10mg/L扩散最远距离东东北向0.463km,西西南向0.152km,扩散面积为0.086 km2。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在工程施工结束后水质将逐渐恢复。(2)对沉积物环境影响由于
15、工程施工过程产生的悬浮物主要来自本海区,因此经扩散和沉降后,沉积物的环境质量不会产生明显变化,沉积物质量状况仍将保持现有水平。(3)非污染物环境影响综合分析与评价对水动力环境的影响受桥梁和填海的影响,工程区域附近的流场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流向的变化。工程后流向发生一定的偏转,流速则变化不大。工程对流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桥墩和填海附近水域,影响范围有限,对桥区整体通航水流条件影响不大。对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填海和桥梁建设的桥桩会局部引起周边海域的流场变化,表现为填海阻水作用造成流速减小,桥墩周边因过水断面减少而流速明显增加,对桥墩附近的海床冲刷起关键的作用,桥墩冲刷坑所引起的河床
16、变化将会加速桥线附近局部海床的冲刷速度。项目施工后引起的地形冲淤局限在项目附近,整体而言本项目对周边海域的冲淤影响作用主要集中在项目所在前涌河水域,对西侧的海陵湾影响较小,项目建成后需监测桥墩附近的冲淤状况。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工程建设中,由于填海和桥墩施工作业,栖息于上述范围内的底栖生物将全部损失,部分游泳能力差的底栖生物如底栖鱼类、虾类也将因为躲避不及而被损伤或掩埋,导致底栖生物资源损失。本工程施工过程产生的悬浮泥沙,污染工程区附近海域的水质环境,使水体浑浊,也将对浮游生物产生影响。从水生生态角度来看,海水悬浮物增加将导致水体透明度下降,从而使溶解氧降低,对水生生物产生诸多的负面影响。最
17、直接的影响是削弱了水体的真光层厚度,对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妨碍浮游植物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降低单位水体内浮游植物数量,导致局部水域内初级生产力水平降低,使浮游植物生物量降低。同时,浮游动物也将因阳光的透射率下降而迁移别处,浮游动物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现状调查,项目所处海域浮游动植物群落相对稳定。由于悬浮泥沙的影响仅在施工期大,且施工结束后即可消失,不会产生长期的、累积的不良影响,本工程悬沙影响也仅在项目附近海域,因此,本工程对浮游生物的影响较小。悬浮物的增加也将影响到海域的渔业资源,悬浮物能够阻塞鱼类的鳃组织,造成呼吸因难;影响某些滤食性动物的摄食;低溶解氧对游泳生物产生不
18、利影响;最终对游泳生物产生“驱散效应”。悬浮物对幼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阻碍,而且可导致死亡。悬浮物对鱼卵的影响也很大,水体中若含有过量的悬浮固体,细微颗粒会粘附在鱼卵的表面,妨碍鱼卵呼吸,不利于鱼卵的孵化,从而影响鱼类繁殖。填海导致其所在海域的水体消失,填海区所在的浮游生物将全部消失,由于浮游生物暂无经济价值衡量标准,在此不进行生物量损失计算。本项目施工期造成生物损失为底栖生物9.883t,潮间带生物0.368t,游泳生物4.343kg,鱼卵1.76106ind,仔鱼3.14105尾。营运期由于没有污水排海,因此,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4)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l 对养殖区的影响 项目附近养殖区主
19、要位于吉树港区、海陵大堤西海域和海陵岛麻礼村边海域,本项目填海占用部分海陵大堤西海域养殖海域,桥梁桥墩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前涌河水域,与三大养殖区均有曲折岸线阻隔,不会受到悬浮泥沙的影响。项目建成后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会得到有效处理,不排海。本项目建成后员工的生活污水经收集处理,不排海。桥面初期雨水对海水水质影响甚微,也不会影响平岗农场取排水口功能的发挥。l 对海陵湾近江牡蛎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海陵岛国家级海洋公园的影响海陵岛国家级海洋公园距离本项目约12km,两者之间还有海陵岛阻隔。本项目施工期间的悬浮泥沙不会扩散到达海陵岛国家级海洋公园,该海洋公园海水水质不会受到影响,
20、营运期间的污染物也不会降低海洋公园附近海水水质。因此本项目建设对海陵岛国家级海洋公园基本无影响。5、环境风险项目用海的风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对项目可能产生的风险和项目本身对自然环境可能潜在的风险。从工程的性质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分析,由本工程建设直接引发的对周边环境风险影响的可能性较小,而外部的环境风险可能会对工程主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灾害性天气入暴雨、大雾、热带气旋等,施工过程中决堤溢流风险。本项目经过采取成立应急组织机构、建立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和完善溢油应急设备等方式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6、清洁生产在本项目的建设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合适的施工方案,使用先进的工艺装备、使作业高效、节能,减少不必要
21、的消耗,也就降低了对环境的不必要的影响;同时,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技术规范,以环境保护意识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中,文明施工,爱护环境,这些都是清洁生产原则在本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体现。因此,从总体上说,本项目施工期的清洁生产水平较高。7、环保措施(1)施工期环保措施l 防止污染水域措施1)在填海的施工期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设备的数量、位置,设计好填海进度,建议采用良好工作设备建设围堰,以尽量减少对水体的搅动强度和范围,有效控制悬浮泥沙产生的污染;2)对于围堰内抽出的泥浆严格输送到设计好的沉淀池,待沉淀池内水清之后,清水排放;3)桥梁钻孔施工产生的泥浆经过管道输送到沉淀池,待水清之后,清水排
22、放;4)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计划、安排施工进度时,应充分注意到附近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特别前涌河桥梁施工和围填海时应尽量避开保护生物和主要经济鱼虾类的主要繁殖育苗季节。5)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长期处于正常状态,发生故障后应及时予以修复。l 防止施工期污水污染海域措施施工期的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由各施工单位负责处理,不得随意排放,建设单位应在施工招标书中提出相应的条款和处罚制度。各施工单位在合同中应承诺处理施工期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并达到环保要求。污水由各施工单位负责回收、处理,施工单位应在投标书中明确施工废水100%达标处理的条款及相应的处罚
23、措施。施工单位应建立施工废水管理和处理计划,不允许随意排放,应布置环保厕所处理生活污水,预处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油污水应设接收容器,尽量回收、加工利用。l 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理措施1)施工期垃圾由各施工单位负责处理,不得随意抛弃或填埋。建设单位应在施工招标书中提出相应的条款和处罚制度。2)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管理和环保教育,施工垃圾定点集中堆放,尽量分类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应运往垃圾处理场无害化处理。3)施工单位应将施工现场的大门和砂石料等零散材料堆场应量使地面硬化。在施工区内设置杂物停滞区、垃圾箱和卫生责任区,经常清理各类施工垃圾,并确定责任人和定期清除的周期。4)建设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在
24、一个月内将工地的剩余建筑垃圾等处理干净,建设单位应负责督促。(2)运营期环保措施1)本项目营运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纳入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2)项目建设时配套建设沉淀池,车场及货场雨污水均经该沉淀池沉淀后排入海滨。(3) 海洋生态环保措施施工期间1)桩基施工时,应采用环保型液压式打桩机,削减水下噪音超压;2)施工期造成的泥沙悬浮,运营期排放路面径流污水等,都将对附近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按照有关环境保护措施中提出的具体要求加以实施,认真落实,严格管理;3)施工应尽量减少在底栖生物、鱼类的产卵期、浮游动物的快速生长期及鱼卵、仔鱼、幼鱼的高密度季节进行作业,以
25、减轻施工可能带来的水生生态环境影响;4)填海施工应按照设计图纸的范围进行,尽可能减少对红树林及其栖息地的影响;5)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充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建议施工单位制定有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奖惩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6)施工期间,应对项目附近的生态环境进行跟踪监测,掌握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调控措施。营运期间(1)对于施工期已经占用的红树林,应采取异地补种或者交纳生态补偿费等方式进行修复。(2)根据农业部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 )的有关规定,对项目附近水域的生物资源恢复做出经济补偿。具体的补偿措施和方案与当地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协商
26、确定。建设单位应积极配合主管部门采取可行的生态补偿措施,对本工程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失进行合理补偿。 (3)工程完工后清除工程建筑垃圾,养护绿化植物,以吸附汽车行驶产生的浮尘和降低噪声,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8、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在不采取任何环保措施的情况下,工程环境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将成倍增大,资源的损失和环境污染损失也同样以倍数增加;在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后,能够使建设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低程度,进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的损失。因此,建设工程污染防治措施的环境经济效益还是比较明显的。本工程的实施,可增强阳江港集疏运能力,为加快阳江港建设步伐提供有力支撑。9、总体结论本项目为阳江港10#及以东各泊位配套的铁路工程,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的建设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的要求,项目所在海域环境质量现状一般,项目主要污染物为打桩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等,经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后,其SS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可得到有效控制,造成的环境影响较小。而且项目建设存在环境风险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能够接受的。在建设单位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切实实施工程环境监理的情况下,妥善协调项目用海冲突的前提下,本项目的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可行的。